固态电池 物理研究所:湖北省直辖神农架林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1:40:51

所属分类: 中国地名 地理 湖北县区 湖北城市

神农架林区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房倚县、竹山且近武当,地跨东经109°56′--110°58′,北纬31°15′--31°75′,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

目录

·                                 • 林区概况

·                                 • 行政区划

·                                 • 历史沿革

·                                 • 资源状况

·                                 • 经济建设

[显示全部]

神农架林区-林区概况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辖4镇4乡和1个林业管理局(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人口8万人。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远古时期,神农架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燕山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将其抬升为多级陆地,成为大巴山东延的余脉。山脉呈东西方向延伸,山体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山峰多在海拔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多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为“华中第一峰”。西南部石柱河海拔398米,是神农架的最低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差为2707.4米。   

神农架是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境内有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和堵河4个水系。由于该地区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气温偏凉而且多雨,海拔每上升100米,季节相差3--4天。“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

神农架林区

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是神农架气候的真实写照。由于一年四季受到湿热的东南季风和干冷的大陆高压的交替影响,以及高山森林对热量、降水的调节,形成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当南方城市夏季普遍是高温时,神农架却是一片清凉世界。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使神农架成为我国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神农架拥有各类植物3700多种(菌类730多种,地衣190多种,蕨类290多种,裸子植物30多种,被子植物2430多种,加上苔藓类可达4000种以上),其中有40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有各类动物1050多种(兽类70多种,鸟类300多种,两栖类20多种,爬行类40多种,鱼类40多种,昆虫560多种),其中有70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几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双版纳,东自日本中部,西至喜马拉雅山的所有动植物物种。  

神农架是我国内陆保存完好的唯一一片绿洲和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的一块绿色宝地。它所拥有的在当今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富特色的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动植物区系成分丰富多彩,古老、特有而且珍稀。苍劲挺拔的冷杉、古朴郁香的岩柏、雍容华贵的梭罗、风度翩翩的珙桐、独占一方的铁坚杉,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金丝猴、白熊、苏门羚、大鲵以及白鹳、白鹤、金雕等走兽飞禽出没草丛,翔天

神农架林区

林间。一切是那样地和谐宁静,自在安详。这里还有着优美而古老的传说和古朴而神秘的民风民俗,人与自然其同构成我国内地的高山原始生态文化圈。神农氏尝草采药的传说、“野人”之谜、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川鄂古盐道、土家婚俗、山乡情韵都具有令人神往的诱惑力。这里山峰瑰丽,清泉甘冽,风景绝妙。神农顶雄踞“华中第一峰”,风景垭名跻“神农第一景”;红坪峡谷、关门河峡谷、夹道河峡谷、野马河峡谷雄伟壮观;阴峪河、沿渡河、香溪河、大九湖风光绮丽;万燕栖息的燕子洞、时冷时热的冷热洞、盛夏冰封的冰洞、一天三潮的潮水洞、雷响出鱼的钱鱼洞令人叫绝;流泉飞瀑、云海佛光皆为大观。

神农架茫茫的林海,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宜人的气候条件,原始独特的内陆高山文化,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也使神农架享有了“绿色明珠”、“天然动植物园”、“生物避难所”、“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清凉王国”等等众多美誉。在地球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神农架正以其原始完美的生态环境而引起世人瞩目。

神农架林区-行政区划

 

神农架林区

神农架林区辖4个镇、4个乡:松柏镇、阳日镇、红坪镇、木鱼镇、新华乡、宋洛乡、九湖乡、下谷平土家族乡。林区人民政府驻松柏镇。

神农架林区-历史沿革

 

原名神龙架,后讹为“龙”为“农”,缘于神农氏曾在此搭架采药的传说。1970年析房县、兴山、巴东三县邻界

神农架林区

地区设省辖神农架林区,以境内神农架山得名。1971年改属宜昌地区,1972年属省直辖。1976年属郧阳地区,1973年复属省直辖,为县级林区。  
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神农架林区,由湖北省的房县、兴山、保康四县的边缘地合并而成。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将郧阳地区的神农架林区(县级)由湖北省直接领导。    
2000年,神农架林区辖5个镇、8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7824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松柏镇25407阳日镇11493木鱼镇5174红花镇5714红坪镇2239新华乡4053宋洛乡8171官封乡1644红举乡1668板仓乡1322东溪乡2374大九湖乡2383下谷坪土家族乡6600   
2004年底,神农架林区辖松柏、阳日、木鱼、红坪4镇。新华、宋洛、九湖、下谷坪4乡。7个居民委员会、71个村民委员会。另设有林业管理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正处级单位。

神农架林区-资源状况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组织领导下,经科技工作者多次的考察,神农架林区的各种植物资源已基本摸清。但是,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丰富的植物资源,又如何保护好这些植物资源,做到永续利用,造福子孙后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重要而艰同的任务。  
木材是神农架林区主要的植物资源,该林区是湖北省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之一。就目前情况看,木材的利用水平还很低,没有做到物尽其用。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和林业发展的需要,减少资源浪费,首先应对各种木本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用途全面认识,有些植物除供木材用外,其“废料“亦可开展综合利用,做到变“废“为宝。其次,应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创造必要的技术条件和物质条件,建立现代化的木材综台加工厂,充分合理地利用木材资源。并且,在完成伐木任务的同时,要兼顾水土保持和森林更新,保持生态环境和资源永续。 

神农架林区

 

神农架林区的野生食用植物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但因受生态环境的影响,且不易管理,故产量和质量均不高,对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今后,对有些种类,如猕猴桃、野核桃、板栗等应积极开展野生转家种试验研究,培育出符合当地生长条件的优良品,大力发展果园和果品加工厂,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  
纤维植物资源在神农架林区非常丰富,仅野生竹类的产量就约有100万吨。竹类植物生长迅速,采伐容易,且易于更新,只要合理采伐,加强管理,就可永续作业。从目前情况看,神农架林区还未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植物资源。从蕴藏量来看,可建立一个纤维加工厂或造纸厂。  

神农架林区的药用植物资源在华中地区是首屈一指的,不仅种类多,有不少名贵中药材,而且有些种类的产量相当大。但因受交通影响,难以外输,加上当地又无药用植物研究机构和生产基地,因此该类植物资源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还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应尽早建立一个药用植物研究机构。在保护好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大力发展药用植物种植业,扩大药用植物资源及综合利用途径。并建立一个中药材加工厂或中药制药厂,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为发展林区经济做出贡献。 

神农架林区-经济建设

 

神农架建制初期,以修路和伐木的原始粗放型经济为主,80年代中期,林区党委、政府开始探索保护与发展的关系,1985年提出了“加强保护,立体开发,综合利用,全面开发”的方针,几经调整,于1997年确立了“立足保护,发展旅游产业,发展绿色产业,建设富裕文明的神农架”的建设方针。

神农架林区

   
2000年3月,神农架全面停止天然林砍伐、“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实施,林区党委、政府适时提出了对神农架进行“二次大开发”,构建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以绿色产业为支柱产业的生态经济建设体系的设想,确立了“保护自然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富裕文明的神农架”的建设方针,神农架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3年12月,在神农架林区第九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了把神农架建设成“生态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社会文明”的国家生态园及旅游明星区、生态农业区、水电示范区和文明富裕区(即“一园四区”)的战略目标。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神农架资源管护、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5.41亿元,同比增长19%;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1416万元,三级财政收入达到9825万元,同比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5亿元,同比增长20.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亿,同比增长10.7%;人均GDP为687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3%;农民人均纯收入2164元,增加258元,同比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26元,同比增长6.1%。

神农架林区-神农文化

 

在神农架古老的谜一样的山林里,积淀着古老的谜一样的文化。独具魅力的神农架文化像一樽陈年老酒,香漂万里,醉人心脾,令人心往神驰。神农架文化具有区别于其他地区文化的显著特点:这就是古老的山林特色。既保留了明显的原始古老文化的痕迹,又具有浓厚的山林地域风貌。其区域文化特色被视为亚洲少见的山地文化圈----高山原生态文化群落带。

堂戏

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的发现受到了我国神话学界和德国、英国、法国、奥地利、丹麦的汉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热情评价。这部长达3000多行的史诗唱本,记录着汉民族的远古创世神话。被我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判定为汉民族广义的神话史诗,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黑暗传》的保存,是神农架先民崇敬上古开天辟地的英雄而歌唱的结果。他们把神话当做真有其事的历史知识,代代往下传唱。一些老歌手把《黑暗传》手抄本奉为经典,当作传家宝加以珍藏,从不轻易示人。在神农架,把《黑暗传》带进棺材作陪葬或死前埋在地下不为子孙所知的事屡见不鲜。《黑暗传》的发现,是中国古神话的发现,打破了汉民族没有神话史诗的定论,对于中国神话学和楚文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因此成为神农架民间文学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

神农架民歌的演唱形式、音乐色彩和语言艺术十分古老和丰富。许多民歌珍品历传不衰,成为神农架人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古楚文化的灿烂光辉。薅草歌声情并茂,明快悠扬;婚礼歌脍炙人口,趣味盎然;丧礼歌音色古朴,粗犷苍凉;民间小调抒情状物,盛情真挚。
堂戏是神农架现存的十分古老的地方剧种,因演出时所需场地较小,一般在农家堂屋里表演,故名堂戏。剧目大多是传说的古装戏,也有民间艺人自编自演的现代戏。演唱风格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神农架的历史文化遗迹已鲜可寻觅。阳日的净莲寺,九冲的天观庙,松香坪的白云庵、观音阁,只依稀辨认出断壁残垣。但是兰英寨、松柏寨等古寨堡和大九湖古战场保存得十分完好。1985年在红坪、刘享寨相继发现了两块保护山林的石碑。红坪的护林石碑立于经坪西沟天门洞口的老岩石上,石碑约一米见方,上镌“严禁山林”四个大字,落款为清同治元年,距今有100多年了。另一块石碑立于刘享寨南麓一个名叫新大路垭的峰峦石壁上,石碑长83厘米,宽55厘米,刻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上镌“严禁石木”四个大字。这两块石碑是神农架古代保护山林的“石碑双壁”。

神农架林区

神农架民风古朴,民俗奇特。在一些农家的大门上,常挂着一幅青面獠牙、面目凶恶的木雕脸谱,谓之“吞口”。在南部山乡,热情的主人往往以酒待客,谓之“喝冷酒”;北部山乡则有一整套待客的酒规。山民爱抽烟,每人备有一个旱烟袋,长一米左右,谓之“烟枪”。山村妇女爱缠头巾,有时缠在头上的头巾多达数十条。

神农架的文化生态与其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一样包含着巨大的价值而且具有长期恒久的魅力。其独特的文化个性,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她背后蕴含的真正的资源价值,承载着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可能性,并给予神农架一个真正安宁与幸福的承诺。
神农架林区的民间文学是神农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珍贵的汉民族神话史诗,优美抒情的民间歌谣,绚丽多彩的传说故事,构成了神农架民间文学的宝库,也是上个世纪以前的古老文化封存在神农架的有力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