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第十八单元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5:02:40
细目一:外阴及前庭大腺炎
一、外阴及前庭大腺炎病因、临床表现
(一)外阴炎
1.病因
(1)局部原因 外阴部与尿道、阴道和肛门临近,经常受经血、尿液、阴道分泌物及粪便的浸渍和刺激。
(2)全身原因 糖尿病人的尿糖刺激;维生素缺乏;婴幼儿、绝经后妇女因雌激素水平低等。
2.临床表现 外阴、大小阴唇肿胀充血,重者可有糜烂或溃疡。患者自觉外阴灼热、痒痛,排尿时疼痛加剧。
(二)前庭大腺炎
1.病因 前庭大腺因解剖部位的特点,在性交、分娩或其他情况污染外阴时,病原体易侵入而引起炎症。
2.临床表现 急性期,前庭大腺腺管开口处肿胀、疼痛,常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检查见大阴唇下1/3处红肿,触痛明显;慢性炎症时,一般无明显症状,囊肿较大者,则有外阴坠胀或性交不适感。
二、中西医治疗
(一)西医治疗
1.外阴炎 急性期禁止性生活,补充多种维生素。局部症状明显或发热者,全身应用抗生素,以免感染加重。用l: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1%聚维酮碘液坐浴,擦干后涂以抗生素软膏。
2.前庭大腺炎
(1)急性期 给予抗生素;脓肿形成者即行切开引流并做造口术。
(2)慢性期 较大或反复急性发作的囊肿应做囊肿造口术。
(二)中医治疗
1.外阴炎
(1)湿热下注 外阴肿痛,灼热或瘙痒,充血或有糜烂,溃疡,带下增多,色黄质稠,气味秽臭,伴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尿黄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 清热利湿。
方药 龙胆泻肝汤。
(2)湿毒浸渍 外阴疼痛,肿胀,充血,溃疡,渗流脓水,带下增多,色黄秽臭。舌红,苔黄糙,脉数。
治法 清热解毒除湿。
方药 五味消毒饮。
2.前庭大腺炎
(1)热毒蕴结 外阴一侧红肿疼痛,灼热结块,拒按,或破溃溢脓,带下量多,色黄,臭秽,甚或恶寒,发热,口苦咽干,心烦易怒,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方药 仙方活命饮。
(2)寒凝瘀滞 外阴一侧结块肿胀,疼痛缠绵,皮色不变,经久不消。舌体胖,苔薄,脉细缓。
治法 温经散寒,化湿涤痰,和营散结。
方药 阳和汤。
细目二:阴道炎
【习题】
患女49岁,已婚。1周来带下量多,呈黄水脓性,有异臭,伴外阴瘙痒,灼热,干涩感,便结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检查:阴道粘膜菲薄,见散在出血点,阴道分泌物镜检为清洁度Ⅲ度,PH值增高。其诊断是
A.非特异性阴道炎湿毒证
B.老年性阴道炎肾阴亏损证
C.老年性阴道炎脾虚湿盛证
D.老年性阴道炎湿热下注证
E.非特异性阴道炎脾虚湿盛证
[答疑编号501085180101: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D
一、各种阴道炎的病因及发病特点
1.滴虫性阴道炎 本病由阴道毛滴虫引起。适宜其生长的温度为25℃~40℃,阴道pH值为5.2~6.6的潮湿环境。传染途径有二:直接传染,即经性交传播;间接传染,即经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厕所、衣物、器械及敷料等。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脾虚肝郁,蕴湿化热,或病虫直接内侵;或素体亏损,正虚邪侵,积久生虫所致。
2.念珠菌阴道炎 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过去误称为霉菌阴道炎。适宜其繁殖的阴道pH值在4.0~4.7,一般<4.5。传染途径有三,除了上述的直接传染和间接传染外,还可自身传染,即白色念珠菌常存在于人体的口腔、肠道及阴道黏膜上,这三个部位的白色念珠菌可相互感染。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可由寒湿外侵,湿久蕴热,或直接感受湿热之邪;或因脾肾两虚,运化失职,湿浊内生,蕴而生虫所致。
3.细菌性阴道病 本病是正常寄生在阴道内的菌群生态平衡失调所致。主要有加德纳尔菌、动弯杆菌、普雷沃菌及其他厌氧菌等,其中以厌氧菌居多。适宜其生长的温度为25℃~40℃,阴道pH值为6.0~6.5,pH值在≤4.5时不生长。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因摄生不慎,或手术消毒不严,或正值经期、产后,湿热、湿毒之邪直犯阴器、胞宫所致。
4.老年性阴道炎 自然绝经,或卵巢去势后的妇女,由于雌激素缺乏,阴道黏膜萎缩,上皮细胞糖原减少,阴道pH值升高,局部抵抗力下降,易受细菌感染而发生炎症。中医认为本病患者因年过七七,肝肾亏损,阴虚内热;或肾亏体虚,湿热秽毒之邪乘虚入侵而致。
二、各种阴道炎的临床表现


细目三:宫颈炎
一、病因
1.病因 主要致病因素有机械性刺激或损伤、病原体感染、化学物质刺激。
2.病理 急性宫颈炎表现为宫颈红肿,宫颈黏膜充血、水肿及脓性分泌物;慢性宫颈炎有以下几种病理改变:即宫颈糜烂(在临床分三型,单纯型、颗粒型及乳头型;按宫颈糜烂面分为三度,轻度、中度及重度糜烂)、宫颈肥大(宫颈充赢水肿,不同程度肥大)、宫颈息肉(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向宫颈外口突出,呈舌形,质软脆,易出血,蒂细长)、宫颈腺体囊肿(宫颈表面突出青白色小囊泡,内含无色液体)及宫颈管炎(颈管口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
3.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属于中医“带下病”的范畴。主要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或因素体肾虚,或久病及肾,封藏失职;或摄生不洁,感受湿毒之邪,或肝经湿热下注,最终导致任脉不固,带脉失约而成。
二、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1.临床表现 白带增多。或呈乳白色黏液状,或为淡黄色脓性、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妇科检查宫颈有不同程度的糜烂、肥大或质硬,或见息肉、裂伤、外翻及腺体囊肿等病变。
2.鉴别诊断 需与早期宫颈癌、宫颈湿疣相鉴别。
三、中西医治疗方法
(一)西医治疗
1.药物疗法 适用于糜烂面较小或炎症浸润较浅的病例。常用l0%~20%硝酸银或重铬酸钾溶液局部涂药。
2.物理疗法 主要有电熨法、冷冻疗法及激光治疗。
3.手术治疗。
(二)中医治疗
1.湿热内蕴 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相兼,质稠,有臭味,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 疏肝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 龙胆泻肝汤。
2.湿毒内侵 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绿如脓,质稠,或夹血色,或混浊如米泔,或阴部灼痛,瘙痒。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 清热泄毒.燥湿止带。
方药 止带方合五味消毒饮。
3.脾虚 带下增多,绵绵不断。色白或淡黄,质黏稠,无臭味,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或腻,脉缓弱。
治法 健脾利湿。
方药 完带汤。
4.肾虚 带下清冷,质稀如水,无臭味,腰脊酸楚,大便稀薄。舌苔薄白或无苔,脉沉迟。
治法 补肾围涩。
方药 内补丸。
【习题】
下列哪项是“颗粒型(因宫颈腺上皮和间质增生所致)重度宫颈糜烂”的正确处理方法
A.激光治疗
B.药物治疗
C.宫颈锥切
D.定期检查
E.定期检查先做宫颈刮片检查,排除早期宫颈癌后,再做治疗
[答疑编号501085180102: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E
细目四:盆腔炎
一、急、慢性盆腔炎的病因
主要有产后、流产后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经期及产褥期卫生不洁,周围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及其他部位的感染血行传播等。
二、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1.临床表现
(1)急性盆腔炎 下腹疼痛,伴发热。病情严重者可有高热,寒战,阴道分泌物增多,常呈脓性,秽臭;腹膜炎时,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如有脓肿形成,可有局部刺激症状。妇科检查阴道充血,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宫颈举痛明显,宫体及附件区压痛明显。
(2)慢性盆腔炎 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易感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有时伴肛门坠感,常在劳累、性交后、月经前后加重。妇科检查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一侧或双侧附件增厚,或有压痛。
2.鉴别诊断 急性盆腔炎需与急性阑尾炎、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等急腹症相鉴别;慢性盆腔炎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盆腔淤血综合征相鉴别。
三、中医分型论治
(一)急性盆腔炎
1.热毒壅盛 高热、恶寒,下腹疼痛拒按,带下量多,色黄如脓,秽臭,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糙或黄腻,脉洪数或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化瘀止痛。
方药 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皮汤。
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大黄 芒硝 丹皮 桃仁 冬瓜仁
用于热毒炽盛,瘀热结聚之产后腹痛、产后发热等。
2.湿热瘀结 发热恶寒,或低热起伏,下腹疼痛拒按,带下黄稠、臭秽,胸脘满闷,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腻或薄黄,脉弦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活血止痛。
方药 仙方活命饮。
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银花 甘草 穿山甲 皂角刺 当归尾 赤芍 乳香 没药 天花粉 陈皮 防风 贝母 白芷
(二)慢性盆腔炎
l. 湿热壅阻 低热起伏,少腹隐痛,带下增多,色黄黏稠或秽臭,口干欲饮,尿赤便秘。舌质暗,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 清热利湿,祛瘀散结。
方药 银甲丸。
2.寒湿凝滞 少腹冷痛,或坠胀疼痛,得温则舒,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舌质暗,苔白腻,脉沉迟。
治法 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方药 少腹逐瘀汤。
3.气滞血瘀 少腹胀痛或刺痛,经行加重,情志抑郁。舌质暗。有瘀点或瘀斑.苔薄.脉弦。
治法 理气活血,消癥散结。
方药 血府逐瘀汤。
4.气虚血瘀 下腹部疼痛结块,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经血量多有块,带下量多.精神不振,疲乏无力,食少纳呆。舌暗红,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涩无力。
治法 益气健脾,化瘀散结。
方药 理冲汤。
四、急性盆腔炎的西医治疗方法
1.抗生素治疗 多采用联合用药。待细菌培养加药敏结果出来后,予以调整。常用药有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磺胺类、甲硝唑、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收效快。抗生素用量要足,时间要够,症状消失后应继续给药两周以巩固疗效。
2.手术治疗 脓肿形成,保守治疗无效,或脓肿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