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利思达喷特:广陵散古琴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4:42:28
广陵散古琴曲------作品简介及故事(图)
2011-05-03 22:46

第一次邂逅《广陵散》是在金庸小说《笑傲江湖》里,我以为《广陵散》那只是金庸大侠神思妙笔下虚构的东西,又正如书中小人物所言像高深武功密笈一般绝响于世了。关于《广陵散》的些许我就只剩下这么多,而当时让我们激动不已的是此书中的《笑傲江湖》琴萧合奏曲,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江湖情结。
',1)">
再一次地邂逅《广陵散》是在阅读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故事时。在一曲《广陵散》弹毕后,嵇康在刑场为朋友而就义。此情此景,可谓悲天恸地。在感慨之时,我想到了《广陵散》,想到了伟大文人寄予其中的情思。忽然之间,《广陵散》魔力般地吸引了我。为什么嵇康会弹奏此曲而不是其他,而它到底是什么样的曲子。于是我在网上放肆搜索,一睹为快。
一曲过后,像是喝了杯白开水一样,单就这一古典琴音而言,我不知道怎么来形容,我丝毫触及不到其中的内涵,我不知道它要表达什么,不知道它因何而被创作,那淡淡,轻挑的琴音里我找不到任何可以共鸣的东西。如若能以嵇康的心境来感受这样的曲调,我也不是真实的我了。不得不感慨我所生活的时代,我所感悟的世界。我对于诸如《广陵散》这类古典音乐一无所知,然而,我却不得不承认我对《广陵散》的喜爱,不是因为它本身,而是形容它的那些文字已先入为主地打动了我。我听不明白它,但我听到它的名字时,就傻傻地想起那些文人雅士所带来的放浪、淡定、率真、坦荡、自然、旷达的不凡之风。或许有一天,我经历了什么,有点修养了,能读懂这一曲《广陵散》。
广陵散时而豪迈激越,时而柔情似水,人们听到了一个灵魂孤独决绝的脚步,忧愤冲天的呐喊。人们还沉浸在琴声动情不已之际,乐曲嘎然而止,嵇康一掸风尘,向围观人群施礼拜谢后,转身从容赴死。
此曲气魄深沉雄大,有粗犷、质朴之美。《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或许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如此酷爱《广陵散》并对之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广陵散失传之传(一段寻找此曲知音感人故事)
永乐十三年的春天,师从江浙派学琴的陆嘉去梅岭访友,出来的时候已近黄昏。朋友再三挽留他在这里住上一晚明日再走,陆嘉只道:“我看今日天气很好,晚上必定风清月明,在月下散步而归,岂不快哉?”
朋友知道他的性子,便不再挽留,由他去了。陆嘉慢慢离了朋友居住的地方,信步下山,行不到半个时辰,一轮明月便在昏黑的山谷中缓缓升了上来。其时,风声入耳,月色满怀,那一轮冰鉴挂在东边的树林中,十分端然可爱。
陆嘉走走停停,或欣赏月色,或吟诗歌赋,在一阵阵和熙的春风吹拂下,一会儿功夫便走到了一个山坳里。陆嘉看看地形,知道这并不是自己一向走的那条路,多半自己沉浸于月色中走岔了路口,他摇摇脑袋,反正梅岭是自己来惯了的,横竖不会迷路,于是还是顺着这条路,一路悠闲的走下去。
走不多久,隐隐的忽然听到叮咚的轻微声音,陆嘉初时以为是远处的流水声,也不放在心上继续赶路。但走的近了,离那声音也近了,陆嘉这才听出来,这隐隐的叮咚声竟是琴声。陆嘉好奇得很,是谁在这无人的夜晚抚琴?他赶上前几步,眼前顿时开朗,一大片湖泊横贯在了眼前。
姣白的月光倾泻在这不大的湖上,轻纱似地朦朦胧胧的雾笼罩在这湖上,使得陆嘉看不清在湖的对岸弹琴的身影,只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但清朗的琴声却一直叮咚叮咚的不断传来,使得陆嘉更觉自己是在梦中,因为那琴声虽然悦耳,但却说不出是什么曲子,有些像《天风环佩》,但又不是。
琴弹了很久,最终慢慢的低了下去,陆嘉回过神来时,湖对岸已没有了那个模模糊糊的身影,就像一个美丽的梦境消失了,他怅然的叹一口气,在心神恍惚中,绕过了湖泊,只有那还停留在他耳边的琴声不断的鸣响,一路伴得他回家。
后来回到家,他细细的寻查了一番琴谱,发现那人弹奏的曲子在所有历代曲谱中都没有记载。他也在十五的晚上再次到过那个湖泊,但最终那个人和琴声再没出现过。这件事他后来也没有对人提起过,只把它作为一个秘密藏在心里。
两年后的一天,师从他姑父学琴的曾清,邀他一同到梅岭寻访一个道士。那个道士住的地方很偏,结果到了的时候,已近午后,用过饭后,曾清受邀便在那里留下了。而陆嘉一向最不喜在道观留宿,便告辞出来回家。
走在偏僻的山路上,陆嘉想起两年前的夜晚,兴之所至,便依旧顺着那条路来到了湖泊,从前他总是绕路而过,从没有到过湖的对岸,此时他不知为了什么,忽然很想到对岸看看,说不定弹琴的那人就住在对岸呢。
于是他沿着湖岸,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湖边的芦苇丛,慢慢到了那人弹琴的所在,一块巨大的山石上,一条小路便在石后延展在远处。陆嘉顺着那条小径走了良久,才来到一个人家的所在。

一道白墙下,乌木门扇上贴着半新的年画,陆嘉敲了许久,才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伯,拄着竹杖开了门。陆嘉一看见他便有些失望,但还是问道:“老人家,你知道这里有一个弹琴弹得很好的人吗?”
老伯看了他良久,最后眯着眼道:“进来说话吧。”说着让他进来。
一条碎石小路铺在院中,尽头是三间简陋的茅草屋。屋中一张桃木方桌,底下设着几个椅凳。待陆嘉坐下,老伯也缓缓在椅上坐下,慢慢问道:“年轻人打听这些做什么?”
陆嘉自从进屋后,目光便一直停留在方桌上平铺的蓝布琴囊上,此时见问便顺口道:“两年前我路经贵地,偶然听到有人在湖边弹琴,琴声清越,便很想见一见这人,再听一次那首曲子。不知老伯知道这人是谁吗?”
老伯听到这里微微一笑,摇头道:“不知道。这里除了我,没有别的人家。”
陆嘉看看琴囊:“不知老伯是不是精于此道?”
老伯看看那琴囊,依旧摇头:“我哪里会弹琴?这是一个朋友送与我的,平日解解闷而已。不过我也很想找到一个知音,好继承我的曲谱。”说着他取出琴囊里面的古琴,双手递给陆嘉。
陆嘉心里只想,难不成那晚的琴是眼前的老伯所弹,他要试试自己,于是他便站起深施一礼道:“那我就献丑了。”也双手接过琴,恭恭敬敬的放在膝上。
微一撩拨,只觉琴音异常清越,陆嘉心下喜悦,便弹了一曲《渔歌》,弹毕,老伯微然一笑,神气上不大赞许,只道:“还好,可是还继承不了我的曲谱。”
陆嘉一听,便有些泄气,同时又想知道老伯是不是那晚的弹琴者,便道:“那请老伯也弹上一曲吧。”
老头便从他手中接过来,仍旧放在桌上,闭上眼,便拨动了几下,再抚几下,陆嘉便听得出他弹得是《樵歌》,但无论指法还是琴音都不是那晚的那人,陆嘉便等老伯弹毕,这才长叹一声。

老伯微微然笑着:“你也不要灰心,回去再练五六年,说不定我这曲谱就可传给你了。”
陆嘉摇头:“我不是为的曲谱,我是为的……”他没有再说下去。
老伯微微皱眉:“年轻人别不知好歹,我这曲谱可是失传了许久的名曲……”
陆嘉依旧摇头:“可我那天晚上所听的那首曲子……”
“还有什么曲子能比得上……”老伯打断他道:“你可听过《广陵散》吗?”
陆嘉精神一振:“《广陵散》?”
“不错。”老伯微微点头:“我手上的曲谱正是久已失传的《广陵散》。”
陆嘉来了精神:“老伯,你此话当真?”
老伯微微皱眉:“我还骗你不成?所以说,你在这里好好练上几年,这曲谱我便传了你。”
陆嘉忽然摇头:“老伯,《广陵散》是我师父的一件憾事,我琴艺低微不配此谱,但不知此谱可不可以传给我师父。”
老伯微微一哂:“要我给你师父,也可以,除非他亲自过来弹上一曲,否则一概免谈。”
陆嘉微微一偮:“谢老伯,改日我一定带师父前来。”
几日后,陆嘉果然带着他师父,一个眉清骨秀的老者过来,那老者已过半百,但头发却很黑亮,一见到老伯,便作了一偮,问道:“先生真有久已失传的《广陵散》?”
老伯微微点头,依旧是将琴递了过去,老者便顺手弹了一曲《潇湘水云》中的一段,“水天一碧”,弹毕,陆嘉和老者一齐向老伯看去。只见老伯依旧是那样微然,不大赞许的样子。老者无法,连声招呼都没打,便拂袖而去。
这里陆嘉便问老伯:“老伯,我师父比我好上十倍也有余了,为什么你说我五六年后就可以继承曲谱,而我师父此时比我五六年后还要再精进几步,为什么你不传给他呢?”

老伯冲他微微笑道:“你师父的琴艺是没问题了,但人品却是有瑕,我不传给他,是由于他会因为这曲谱而导致有灾祸发生,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看人是不会走眼的。”
陆嘉细想,很是对他的这番话心悦诚服,于是他便从老者那里搬到了老伯那里,一心一意的跟着老伯学琴。
不过半个多月过去,老伯的门前又来了几位客人。陆嘉前去开门时,只见众人簇拥着一个中年人立在门前,身后是一辆华贵的马车并几匹装饰的很奢华的马匹。陆嘉知道这是来了贵客,便将他们一一让进院中。
茅檐低矮且屋中地方不大,陆嘉便搬出椅凳,让他们坐到院中。只是只有那中年人捡一张椅子坐了,旁边的众人都不肯落座。陆嘉纳闷时,便听见屋里的老伯问道:“陆嘉,是谁来了?”
陆嘉进到屋里,将外面的情形细说了一遍,老伯气定神闲的从椅上站起:“走,我去会会这几个人。”
老伯刚到院里,便看见那中年人迎着他站了起来,微微一笑:“老伯有礼了。”话是这样说,但并没有施礼。
老伯便有些不满,再打量时,只见这中年人生的神姿秀朗,白皙面庞上蓄着美髯,双目亮晶晶的,透出一股聪慧。老伯便将那不满压了下去,微然道:“大家坐,不用拘礼。”

还是只有那中年人坐下,其余五人依旧站着,本来打算坐下的陆嘉看此情形,也站在了老伯后面。老伯微微一哂,大大方方在中年人对面坐下,问道:“几位贵脚踏贱地,不知所谓何事啊?”
中年人好修养的一笑,只摇着手上那把白羽扇子,身后一人便站出来道:“听说老人家有久已失传的曲谱,我们前来……”
老伯微笑着打断他:“我这里的规矩是凡能入得了我的凡耳的,我便将曲谱传了与他。”
中年人便淡淡笑道:“勉之,那你就勉为其难谈上一曲吧。”
何勉之便应了一声,这才取了身上随身背负的古琴,向老伯微施一礼,便盘膝坐在地上,一曲《乌夜啼》便在他手下流淌出来。众人都将视线投向弹琴者,唯独陆嘉看向老伯,企图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什么来,但直到曲毕,老伯才露出微笑,说道:“还好,差个两三年。”意下还是不可以。
中年人便又淡淡回身看了其中一人一眼,那人同样站了出来,向老伯微施一礼道:“在下李吉之,请老伯指教。”便也从身上取出琴囊,爱惜的取出宝琴,抚了几下,这才信手弹起来。
陆嘉留神听时,只听得是一首《山居吟》,先前何勉之弹得是羽调,而他弹得却是徵调,和老伯的那首《樵歌》倒很相近。果然李吉之弹毕,老伯露出一丝赞许:“好。”

众人露出喜色,中年人摇了摇手中的扇子,陆嘉看看老伯。
老伯继续道:“很好。再有一年的修为就可以了。”
这次不等中年人示意,其中的徐穆之便主动站了出来,只是中年人微微挥手让他退了下去,自己亲自站起来道:“取我的琴来。”
最近的何勉之便道:“王,王公子,不可。”
中年人淡淡一笑:“贵物不能贱用,这个道理我懂得。只是琴乃太古之神物,天地之灵器,而此曲谱又惊天地泣鬼神,怎可长期流于民间。取我的琴来。”
那几人便不再相劝,取来了一把古色古香的琴,恭恭敬敬的奉上,随后又有下人抬过一张琴案,并一只白铜香炉,点着异香。
中年人便看向老伯,淡淡道:“老人家想听何曲?”
老伯微然笑道:“不敢,随先生的意好了。”
中年人沉吟了一会儿,若有所思道:“那就此曲好了。”说着话,白皙的双手已开始撩拨了几下琴弦,于是舒畅的曲调便倾泻了出来,环佩叮当,有如一条小溪缓缓流淌过众人身旁,但接着曲调一转,琴音高了上去,清和条畅中隐着一股高雅的调子,随着琴音在众人耳边弥漫开来。
陆嘉只感到自己又回到了那个晚上,虽然琴音有异,琴曲有异,但它们相同的调子中那种高而孤的忧伤,却是互通的,而且能深深的打入进内心。
琴音在接近尾末时,并没有停了下来,而是继续低缓,徘徊了几个低音过后,音调一转,一首《猗兰》又缓缓流淌了出来,同样接近曲尾时,另一首曲子又倾泻了出来,直到三十四首琴曲过后,中年人才停了下来。
老伯一改往日的微然,激动道:“先生好指法,真乃旷世奇才也。”
中年人淡淡一笑:“老人家谬赞了。”
老伯叹口气:“天可怜见,今天我终于为那位姑娘找到了《广陵散》的传人。”
何勉之道:“老人家此话怎讲?”
老伯长叹口气道:“那要从两年前说起,老朽在这深山里隐居了四十多年,闲时用来打发时间的便是弹上一曲,自己也觉得琴艺虽然不能说多么高超,但也自觉可以。可是就在两年前,我去这附近的湖泊旁钓鱼,偶遇一位姑娘昏倒,便将她救下带到家中。三日后,这姑娘才恢复了体力,但却一直沉默寡言,我问她亲属,她便摇头,神情很是凄楚。我也不好再问下去,只命她在这里好生住下。
这姑娘来时,身上负着一张古琴,且长时间的轻抚琴弦,我好奇不过,便问她可会弹琴,她只摇头。但过了几日,我闲闷不过,便抚琴一曲借以消遣,哪知这姑娘听了以后,微微摇头。我看她神情很是不以为然,便问她我弹得曲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她不说话,我问的多了,她才一一指正我的错误。
后来,她和我渐渐相熟了,看我不是那种狂乍之人,便当着我的面弹了几曲,都是一些不曾听过的曲子。我好奇不过,便问她这些曲子的来历,她才告诉我说,她祖上是琴艺世家,在宋朝时曾名响一时,后来在前朝时衰败下来。许多曲谱也失传在战火当中,她的祖上,为重新获得曲谱,便开始了盗墓的勾当。虽然后来一一获得失传的曲谱,但毕竟阴损过甚,所以传到她这一支时,只剩得了她一人。
后来她也患了一场大病,病好后她怕这些曲谱失传于人间,便千里迢迢来到梅岭想找和她有世家之好的一个琴师,想传于琴师,哪知刚好琴师外出,她奔波劳累之下便昏倒在路旁,正好被我救下。后来她精神慢慢恢复了些,便将所记曲谱一一抄与我,让我找一擅琴之人传于他。我依她所瞩,于是便有了后来这小兄弟的前来,也有了众人的到来。”说道这里,他向陆嘉看了一眼:“你那日所听的琴曲,就是她在临死前的几天外出时所弹,那晚回来后,她便感染了风寒,拖了几日后就去了。死前她将这古琴送与了我,后来我将她记下的曲谱保管在箱子里。可就在几个月前,那十几首曲谱因我一时失手,烧掉了大半,只留下了一首完整的《广陵散》。”
最后老伯从屋中郑而重之的取出一个木匣,里面是一些灰黄的碎片,并一张发黄的方纸。
老伯道:“如今我的心愿终于了了。”双手将他交给中年人:“那位姑娘如果有灵,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随  笔
不是失传了吗?
金庸群侠传里,好像在破庙后面的坟墓里能挖到
作品简介
嵇康
嵇康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写的《声无哀乐论》、《难自然好学论》、《太师箴》、《明胆论》、《释私论》、《养生论》千秋相传,并且他弹得一手好琴,尤其善于演奏《广陵散》,倍受人们关注。当时与他齐名的还有比他大十三岁的阮籍,音乐史上常有“嵇琴阮啸”的说法,但在思想和人格上,嵇康要比阮籍更高出一筹。
嵇康对那些传世久远、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不以为然,更深恶痛绝那些乌烟瘴气、尔谀我诈的官场仕途。他宁愿在洛阳城外做一个默默无闻而自由自在的打铁匠,也不愿与竖子们同流合污。他如痴如醉地追求着他心中崇高的人生境界:摆脱约束,释放人性,回归自然,享受悠闲。熊旺的炉火和刚劲的锤击,正是这种境界绝妙的阐释。所以,当他的朋友山涛向朝廷推荐他做官时,他毅然决然地与山涛绝交,并写了文化史上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明心志。
不幸的是,嵇康那卓越的才华和逍遥的处世风格,最终为他招来了祸端。他提出的“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主张,深深刺痛了统治阶级的要害:嵇康如此藐视圣人经典、痛恨官场仕途,长久下去,岂不危害我太平江山的统治,此人非杀无以正民风、清王道,这里不是现成有个吕安的案子吗?将他牵连进去,既可杀之,又不会施人以柄,岂不妙哉。于是,在一些仇视嵇康的小人的诽谤和唆使下,公元262年,统治者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处以死刑。
广陵散是是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广陵就是古扬州,散就是散曲,是相对于套曲的一种曲目。之所以写广陵散,不单是对古曲的钟爱,更是因为对作者嵇康有着浓厚兴趣。
嵇康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这名号可不是轻易得来的,既要文笔出众,又要辩才超群。说白了,是能写又能说。因为那年代崇尚清谈,很看重口才。嵇康出身草根,但能写能说,又生就了一副美男坯子,升高超过了一米八。所以做了曹操重孙女的乘龙快婿,混了个中散大夫的头衔,所以一些古书称嵇康为嵇中散。有的资料说是曹操的孙女,我觉得不对,因为那时候结婚早,换代快,按年头推算应该是曾孙女。
“竹林七贤”算是当时的精英集团。伟人有言“历史往往惊人地相似”,当初曹操位高权重 “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由曹家废了大汉刘家,建立了魏国。无奈孙子辈不争气,让司马家族大权独揽,所以就有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名言,司马昭之心,就是当年曹操的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曹魏天下取而代之。中国传统观念,总认为老皇上是正宗,不愿意改朝换代。竹林七贤自然也就置身政治漩涡之中了。
打江山、坐江山都要靠人才。急于篡位夺权的司马家族,自然更看重人才。竹林七贤自然被纳入了视线。这个精英集团也不是铁板一块。山巨源等就乖乖地去做官,给司马家打工去了。刘伶是采取装醉、装傻、装死的办法消极对抗。嵇康是一腔血性,正面对抗。司马昭派一个叫锺会的人找嵇康套近乎,嵇康正和朋友向秀打铁铸剑,明知道人家来了,不屑一顾,光着膀子做自己的活。人家讨了个没趣,想悄悄离开,嵇康却发言了:“听了什么来的?看见什么走的?”有意羞辱人家,锺会尴尬地回答“听了听到的来了,看了看到的走啊!”从此结下了仇。司马昭又派山巨源以朋友的身份当说客,劝他也去投奔司马家。嵇康一时性起,给山巨源写了一封绝交信,还揭露了司马昭的野心。也就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司马昭看拉拢不了嵇康,就决定除掉他。机会很快来了,但理由很牵强。嵇康和吕安弟兄是好朋友,吕安把弟媳妇奸污了,家里炸开了锅。吕安请求嵇康调解,稳住弟弟别闹事。嵇康出于朋友道义。过去好说歹说,总算让弟弟同意私了。结果很快出现反复,哥俩发生新的冲突,弟弟把哥哥告到了公堂,吕安因乱伦被捕。管这个案子的,恰好就是被嵇康羞辱过的锺会。锺会抓住把柄借机报复,说嵇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无益于今,有败于俗。”很快司马昭批准逮捕,很快决定和吕安同罪处死。
每当想起嵇康和他的广陵散,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假如我是嵇康该当如何?我也不会走山巨源的路,也学不来刘伶,那也就是死路一条了。真的庆幸,没有生在那个年代,没有走进那片竹林……
嵇康在刑场上,有三千太学生向朝廷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拜嵇康为师,这正是向社会昭示了嵇康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但这种“无理要求”当然不会被当权者接纳。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飞扬的生命即将终止,却是一首美妙绝伦的音乐后继无人。他要过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对成千上万前来为他送行的人们,弹奏了最后的《广陵散》,铮铮的琴声,神秘的曲调,铺天盖地,飘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弹毕之后,嵇康从容地引首就戳,时年仅三十九岁。
嵇康除在文学,思想上取得重要成就外,还在音乐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
嵇康从小喜欢音乐,并对音乐有特殊的感受能力,有极高的天赋。《晋书·嵇康传》云,嵇康“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这与其思想上的狂放不羁、不受礼法约束有很大关系。   嵇康可谓魏晋奇才,精于笛,妙于琴,还善于音律。尤其是他对琴及琴曲的嗜好,为后人留下了种种迷人的传说。据《太平广记》三百十七引《灵鬼志》说:"嵇康灯下弹琴,忽有一人长丈余,著黑衣革带,熟视之。乃吹火灭之,曰:“耻与魑魅争光。”尝行,去路数十里,有亭名月华。投此亭,由来杀人。中散(嵇康曾任曹魏的中散大夫)心中萧散,了无惧意。至一更,操琴先作诸弄,雅声逸奏,空中称善。中散抚琴而呼之:"君是何人?”答云;“身是故人,幽没于此,闻君弹琴,音曲清和,昔所好,故来听耳。身不幸非理就终,形体残毁,不宜接见君子。然爱君之琴, 要当相见,君勿怪恶之。君可更作数曲。”中散复为抚琴击节曰:“夜已久,何不来也?形骸之间,复何足计?”乃手击其头曰:“闻之奏琴,不觉心开神悟,况若暂生。”邀与共论音声之趣,辞甚清辨,谓中散曰:“君试以琴见与。” 乃弹《广陵散》,便从受之,果悉得。中散先所受引,殊不及。与中散誓:不得教人。天明语中散:“相遇虽一遇于今夕,可以远同千载。于此长绝,不能怅然。”
嵇康有一张非常名贵的琴,为了这张琴,他卖去了东阳旧业,还向尚书令讨了一块河轮佩玉,截成薄片镶嵌在琴面上作琴徽。琴囊则是用玉帘巾单、缩丝制成,此琴可谓价值连城。有一次,其友山涛乘醉想剖琴,嵇康以生命相威胁,才使此琴免遭大祸。   嵇康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足见其影响之大、成就之高。   面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嵇康是愤然不平。为表示反抗,他经常逃入山林,与竹林七贤相与邀游。袁颜伯《竹林七贤传》云:“嵇叔夜尝采药山泽,遇之于山,冬以被发自覆,夏则编草为裳,弹一弦琴,而五声和。”正因嵇康这种愤世嫉俗的表现,使他在音乐创作与演奏上才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嵇康所弹奏的《广陵散》是这一古代名曲经嵇康加工而成的一首曲子,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正象一首民歌一样,凝聚着历代传颂者的心血。据《世说新语·雅量》载:"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 曲终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 正因为嵇康临刑索弹《广陵散》,才使这首古典琴曲名声大振,一定程度上,《广陵散》是因嵇康而“名”起来的。但所谓“于今绝矣”则非指曲子本身而言,它主要反映了嵇康临刑时的愤激之语。由于具有“谱简腔繁”特点的记谱法,嵇康所奏《广陵散》在节奏上的处理无法标于谱面流传后世。事实上,琴曲《广陵散》经《神奇秘谱》保存,一直流传到今天。   正因为嵇康有着很深的音乐功底,所以,他临刑前,有三千太学生共同向司马氏要求“请以为师”,但未被允许,使“海内之士,莫不痛之”(《晋书》本传)。因此,嵇康的名字始终与《广陵散》联系在一起。
感觉任何语言都说不清楚是一种什么情怀,一边再一边的听着,心情澎湃。每次听都有不一样的感觉。当夜深人静时,听此曲,开始有阵胆寒,而后又有阵阵快意,边听边看着生死琴音的感人故事。真是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古来论文情至厚,莫如管鲍。管是管夷吾,鲍是鲍叔牙。他两个同为商贾,得利均分。时管夷吾多取其利,叔牙不以为贪,知其贫也,后来管夷吾被囚,叔牙脱之,荐为齐相。这样朋友,才是个真正相知。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嗜,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