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query.event.drag.js:幸福在哪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5:30:45

深度报道 FEATURES 中国人,你幸福吗

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并没有保证国民幸福感的持续增长。到底,什么才是幸福?如何才能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幸福在哪里

文/本刊编辑部


   幸福究竟在哪里?20世纪80年代一首流行歌曲《幸福在哪里》中的答案是:“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啊!幸福,就在你晶莹的汗水里。”“她在精心的耕作中,她在知识的宝库里。啊!幸福,就在你闪光的智慧里。”
   的确,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通过劳动和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感受到了莫大的幸福。如今,如果再说幸福来自于劳动和知识,大概反对者会不少。与30年前相比,中国人的财富已经翻了好几番。然而,如今有多少中国人从心底里感到幸福呢?为什么幸福不能和财富同步增长呢?
   人为什么会感到幸福?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是要从心理学上来解释和测量却十分复杂。对于人的主观幸福感的测量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并在近几十年来成为世界各国心理学家的一个研究热点,因为不只是中国人感到不幸福,不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也因不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而感到不幸福。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幸福其实是内心欲望获得满足的一种感受。在低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的欲望相对较低,也比较容易获得满足,人们的幸福感也比较强烈。而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每天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和新鲜事物,欲望的起点容易拔高到自己难以实现的程度,最终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感觉不幸福。
   难道为了幸福我们应该回到贫穷的时代?其实不然,幸福感有低层次和高层次之分,贫穷时代物质的满足不过是一种低层次的幸福。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有思想和情感,不会仅仅因为吃饱了、穿暖了就感到幸福,人们还有更多精神上的需求。如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相应的文化建设不能跟上,人们就会感到心底空虚和较大的不满足,不幸福的感觉由此产生。
   虽然幸福感是很个性化的感觉,但是幸福感的产生毕竟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当一个国家中人民整体的幸福感大规模下降时,我们必须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此,研究人员提出用国民幸福总值(GNH)来督促“政府制定的政策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人民幸福为目标”。要提高GNH,则要从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4个方面入手。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我国各级政府也认识到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逐步把幸福感纳入到政府的评价体系中,并想方设法从上述4个方面来提升GNH。我们相信,在政府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能越来越幸福。

Are you happy
中国人,你幸福吗

文/孙大强


 

 

 

2007年下半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2007我国民众心理和谐状况研究报告》。报告认为,我国目前民众整体心态和谐,东部地区和谐状态低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心理和谐程度又远低于农村居民,甚至农民工的心态也要好于城镇常住人口。尽管发布该报告的项目组确认调研过程科学规范,但是这篇报告仍然激起千层浪,研究结果让人跌破眼镜,引起国人议论纷纷,或者大呼不解,或者心怀愤懑:我咋就“幸福”了呢?显然,该报告的主要结论与国人的日常思维感知是大异其趣的。
2010年8月10日,在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上发布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6.9万名参与者中,90%的被调查者有孤独感,46.9%的受访者的生活满意度不太高,19.1%的人甚至表示对生活非常不满意。种种数据还表明,越是生活在大城市,越感到不幸福。
再看看外来和尚念的经。荷兰伊拉斯谟大学曾对中国国民的幸福感进行3次调查,其中,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6.64(1~10标度),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却下降到6.60。到了2009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公布的幸福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现在的中国人没有10年前快乐了。
事实上,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并没有保证国民幸福感的持续增长。
如果说上述新闻只是让国人感到不解和震撼,那么另一则新闻则是震撼全球的:不丹,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国,是全球首个将“幸福指数”引入经济统计的国家,而与其毗邻的另一个小国尼泊尔则是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当我们查询全球各国GDP排名时,费了许多气力才可能找到它们的身影,但是在和谐、幸福领域,它们却在全球领其风骚。看来钱多不多,住的房子大不大,开的车是不是名牌,拎的手包价值几何,这些平日让我们眼热流口水的,似乎都不是幸福的旨归。真让人大惑不解:到底,什么才是幸福?

Why do happiness levels of people in china decline
中国人幸福感为何下降

文/孙大强


 

 

 



中国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历史由来已久,德国著名汉学家鲍吾刚在其著作《中国人的幸福观》中甚至把这一历史追溯到殷商甲骨文时期,并且发现了那时的中国先民们对于幸福的理解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而非物质层面的,尽管那时候物质尚极度匮乏,仓廪不实,温饱不足,但是追求的境界似乎很高。至于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更有很多关于幸福或者追求幸福的描述。
自周朝以来,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历史在进步,但是人民的生活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尤其是每每经历繁荣昌盛之后的硝烟弥漫,战火连天,百姓的生活可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这种情况下,占中国社会主流的一般小民所追求的幸福无非就是“不纳粮”“免除徭役”“等贵贱”“均贫富”一类,或者就如《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的理想,就是“成瓮吃酒,大块吃肉,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缎”。无论世事怎样变迁,人们追求幸福的心灵是一直不曾停下脚步的。
当代中国人的幸福感为什么会经历一个起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呈上升趋势,而之后呈递减之势呢?这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
笔者认为,当代中国人幸福感下降有深层的历史与时代原因。

对个人幸福的长期集体失语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近30年时间里,国民的“幸福”是由国家照看的,以至于当改革开放之后,大家可以合法地追求自己的个人幸福时,却不知道该如何行使这个权利。于是,当眼前出现获得幸福的机会时,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把握。30年的禁锢,也许要花上更长的时间才能化完人们内心的坚冰,教会人们到底该如何去获得自己那一份幸福人生。

信仰的迷失
幸福的人生必然是有信仰的。那么,如今我们内心最本真的那一份信仰是什么呢?海内外学者多有认为,“文革”结束了人们的乌托邦式的共产主义梦想,转而建设更为务实的社会。但是,旧的信仰拆除了,新的信仰却没有完全建立,而如今人们只愿相信冰冷的现实。理想远去,随之远去的还有那内涵的幸福旨归。
中国传统的儒教可以很好地起到社会凝聚与传承的作用,但是儒教本身更多指向现世,对终极价值伦理探讨较少。目前国内逐渐开展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等,其实可看作对这一伦理的补充。

What is happiness
什么是幸福

文/孙大强


 

幸福,这个词现在十分泛滥,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我要幸福!但是,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恐怕不是每个人都说得清楚,或许正应了老人们的那句话:说得清的,那还叫幸福?
幸福是说不清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道:“不同的人对于它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也把它说成不同的东西:在生病时说它是健康;在贫困时说它是财富;在感到了自己的无知时,又对那些提出他无法理解的宏论的人无比崇拜。”无独有偶,中国的先贤也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其实说的也是同一个意思:幸福,是因人而异的。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朦胧的“幸福”,千百年来多少哲人名流试图为其下个定义以图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指明终极方向。其中,心理学对何为幸福做了大量的研究,并有众多理论可以自圆其说,成一家之言。
认知决定论认为,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客观的外界因素往往是通过人的主观认知加工,即理性或感性的思维判断而起作用的。该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人幸福和痛苦是由某个具体个体的特质或者认知方式决定的,有的人就是乐天派,多大的痛苦也不会太当回事,经常看到的是已有的半杯水;而有的人则如林妹妹,无论何时何事,总是要感时伤物而禁不住落泪,他们看到的总是那空着的半杯。
判断比较论认为,幸福感是在“比较”中产生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格伦·菲尔鲍研究认为,幸福感是在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中产生的。中国有句话叫做“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就是判断比较论的中国版例证。
认知协调论认为,态度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当这三个成分都协调时,人就具有幸福感;相反,就会痛苦。我们常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意也就意味着三种成分是充分协调一致的,而实际上三者很难达成充分一致,总会有些许缺憾。我们常说,“知行合一”“天人合一”。如果能够达到“合一”的状态,则“万物皆备于我”,内心自然是和谐幸福的。
目标理论认为,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最大的幸福感来自本能;马斯洛则将人的潜能和价值的实现看作是人类最高的幸福感。中国有句古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其实也是一种目标理论导向的幸福感。《礼记·大学》中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其实和部分学者的说法异曲同工——幸福是至善。
活动理论认为,幸福感来自活动过程,而非活动的结果。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来源于有价值的活动。

Being rich doesn't mean being happy
有钱未必幸福

文/陈柳钦


 

 


甲:说实在的,我很羡慕你。
乙:你羡慕我什么呀?
甲:因为你比我幸福,你有房子,你有车,你有钱!我什么时候能像你一样幸福啊?你说,我怎么才能幸福呢?
……
这是相声《我要幸福》中的一段。“我怎么才能幸福呢”,这句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古代先哲谈幸福
我幸福吗?我怎样才能幸福?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追问。一般认为,幸福是个人在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愉悦感。从根本上说,个人是幸福的主体,幸福应当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事实上,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也是人类探讨的永恒主题。
人类发展的历史,说到底就是一部争取幸福的发展史。正如法国哲学家保尔·霍尔巴赫在《自然的体系》中所言:“我们的一切教育、思考和知识,都不过以怎样能获得我们的本性所不断努力追求的幸福为对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大概没有什么东西能像追求幸福那样燃起人们的热情。千百年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幸福的憧憬和追求。正因为如此,人类才显得壮美与伟大,人类也才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保持并弘扬作为万物之灵的崇高和荣光。
那么,财富和收入是否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感?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政治家梭伦在与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谈话时,就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论断:“许多有钱的人并不幸福,而许多只有中等财产的人却是幸福的。”亚里士多德也赞同梭伦的观点,在他看来,幸福这种合乎德性的活动还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不过,尽管幸福也需要外在的东西,我们不应当认为幸福需要很多或大量的东西……只要有中等的财产就可以做合乎德性的事。”亚里士多德如是说。
从梭伦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出发,在对个人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考察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是一条倒“U”型曲线。在这条曲线上,收入特别低的人和收入特别高的人,幸福感水平都相对较低,而那些拥有中等收入水平的人,幸福感最高。这一假定与我国传统的“中庸”思维也十分耦合,“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维定势很容易令特定人群满足,因而中等收入者更容易获得某种幸福感便在情理之中。

财富与幸福的关系
近几年来,幸福成了世界的热门话题。中国人现在也面临着如何幸福的大问题。在经济学上,人均年收入3000~5000美元是一个分界点,在到达这个分界点之前,国民幸福感会随着GDP的增长而递增。例如,我国过去30年的经济腾飞,就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幸福体验。

 

Why not be happy
人们为何不幸福

文/陈柳钦


 

 


自感不幸福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个人都处于不安全感、无归属感的忐忑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开始让众人感觉不幸福呢?为什么现在许多人拥有更多的物质和财富,幸福感反而在下降?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不幸福的种种原因。

老爱攀比
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由于每个人的资源、条件、禀赋、机遇不同,再加上某些不公平的因素,在物的占有上是无法攀比的。攀比心理导致不满足及幸福感落差,攀比的结果一定是不幸福。现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竞争中,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你远去了。

唯钱是上
通常人们认为,一个人是否成功,唯一的标准是有没有钱。有钱就幸福,有钱就成功,有钱就是英雄,是当今世界的主流看法。然而,事实证明有钱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幸福。一些人除了赚钱,不知道人生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样能幸福吗?不,绝不能!以金钱与财富为幸福,就永远得不到幸福。

心胸阴暗
生活中有许多积极的、好的方面,但许多人却忽略了它们,“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是其真实写照。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也对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大肆宣传报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削弱了人们的积极心态。

过于利己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曾显示,在生活中多去帮助他人,能让自己感到更快乐。如果你总算计着“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做这件事值不值得”,就会生活得很累。在善良的人眼里,别人也都是善良的,若获得滴水之恩就会备感幸福,觉得应以涌泉相报;而在自私的人看来,别人也都是自私自利的,需时时防备才是,即使获取很多,也总是不知足,觉得一切都是自己该得的,这自然就难以感受到幸福。过于利己,必然患得患失,心胸狭窄,不顾及别人,人际关系不好。


How to be happy
到底怎样才幸福

文/孙大强


 



如何寻找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我们无法给出标准答案。或许,幸福就是在你的小生活里发现大视野。幸福在于知止。《大学》有云:“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在先。当你的人生有了分号,有了休止符的时候,才会感悟每一段的华彩乐章;当人了然于自己的局限性,必然将其全部的热情投入自己如火的青春,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也就是说,活在当下,感悟幸福。

生活在现在
为什么活在当下?因为只有现在的时间是你真正可以把握的。每一瞬的现在马上成为过去,每一个未来转眼成为现在,因此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当下。但是,人可能具有两种不健全性格:一是追溯性性格,一是预期性性格。
具有追溯性性格的人生活在过去,他们总是对过去生活中的某个事件耿耿于怀,如对自己或者某人以往的某一次过失一直悔恨或者记恨在心,对过去“放不下”。而另一种预期性性格同样有损于人格的健康成长。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今社会中,人们常常惦念着明天的事。吃饭的时候,惦记着学习;上课的时候,计划着娱乐;走路的时候,想着约会,从而失去了对此刻所发生的一切事物的深刻感受,是对未来的“拿不起”。
其实,宇宙的一切都是由“现在”充斥着,唯有如《金刚经》中所言的“不住相”,去者不追,来者不拒,才是真的活在当下。孔子在《论语》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停止猜想,面向实际
有句话叫做,“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其实,很多心理上的困扰,往往是没有实际根据的“想当然”造成的。想象力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厚赠,但是要看用在何处。如果这些赠品只是用在那些无中生有上,不光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心智的负担。但是,不少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人们天生喜欢复杂,不喜欢简单,对于简单的事情总会认为“不会就是这个样子吧”,进而发挥想象力添枝加叶,并按照自己所想象的状况而非本来存在的状况去面对这个世界。如果药家鑫不是“猜想”张妙会敲诈自己,而是面对实际去解决问题,恐怕就不是今天这样的结局了。
面向实际,即不要逃避现实,学会接受不愉快的情感。人最大的烦恼是根本不想要烦恼。既然无烦恼的生活是根本不存在的,那么排斥、拒绝种种不愉快的情感就是在排斥、拒绝生活。这种对立的状态只会让自己消耗更多的能量,而无助于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很多时候,排斥这种不快乐的根源其实是在排斥自己身上那些自己不愿接受的部分,是一种“自我排异”反应。但是,是你的,终归是你的,美国电影《秋日传奇》和《追风筝的人》对此均有精彩而深刻的描述。另外,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好事与坏事,这矛盾的对立双方,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各自的相反方向转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这个道理。现实中,人们总是急于得到一个结果,反而让事物错过了其另一种可能的结果,而且往往是更为积极良好的结果。

正确自我评估
自古以来,自我认知就被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正确的自我了解和评估是一个人能否健康快乐生活的基础。能够正确自我评估的人从自己的起点做起,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做好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虽然“我”字当头,却不是“自我中心”在作怪,而是真的担当起自己的人生。不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既不懦弱怕事,又不像武松好勇斗狠,始终是阳光而有活力的,最后临终遗言一句“今日方知我是我”道出其本色。
能够正确自我评估的人可以很好地活在当下,体验幸福,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目前所处的一切,都是符合自己的,也是当下所能拥有的最恰当的。他们非但不会抱怨,还会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自我,获得更大的幸福。但是,能正确自我评估太难了,需要我们毕生的修为。

幸福有窍门

活在当下,是对幸福的一种感悟方式。生活中,还有很多便于操作的小窍门,帮助我们提升幸福感。
适度运动,锻炼身体。人体内有诸如多巴胺、脑内啡肽、五羟色胺等生化物质,这些物质的适量存在可以让人更加兴奋且有活力,更容易体验到幸福感。现有研究发现,多巴胺和爱情的发生,特别是一见钟情是有密切联系的。适度的运动和体育锻炼,譬如慢跑半小时,可以适度增加多巴胺等生化物质在人体内的存在,提升人的幸福感。另外,健康的体魄是人自信的重要基础,而自信心又是幸福感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