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 ajax同步和异步的:(隋唐)董氏南北迁徙路径考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6:05:28

(隋唐)董氏南北迁徙路径考释

 

             撰文:董孝忠

 

一.董氏南北朝时代的迁徙路径

 

盐山董氏族谱讲"......怀愍被虏 至密云......".说的是我董族曾于"永嘉之乱"后的五胡乱华时期从西晋首都(洛阳.长安)迁徙到当时的密云落籍......

由于西晋时期尚无密云称号,人们对此产生疑惑是必然之举.为此,笔者对西晋以来的历史文献进行了复习,现将各人见解撰文如下.--- 怀愍旧臣在刘聪屠杀中并没有斩尽杀绝.除了留用一部分人外,曾有一大批官员在混乱中得以逃脱厄运.他们大部分人去了东晋,一小部分人却去了北方,参与各个朝廷的组建与谋划.我们看到,无论是前秦二赵,北魏东西魏与齐周,政权中到处都有西晋旧臣的影子.--- 根据当时形势董氏北徙有悖常理.因此认为,董氏极有可能隋初被当权者迁徙.--- 北徙董族也不应是一支族群.从当时态势看,应该有西与东两支北徙队伍.西支从洛阳(长安)沿晋冀太行通道或永济渠北行.东支应在南陈朝被歼灭后沿运河北徙.时间应晚于西路族人若干年之久.

迁徙落籍地应是涿郡(范阳). 密云为涿(范阳)辖区.从历史进程看涿地治所变动很大.从涿州(范阳)到蓟再到雍奴(津武清旧地).但其所辖县域基本没有多大变化,只是密云前期被称为檀州和鱼阳.我们可以看看本文下载附图(南北朝时期497).从这份地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获得以下几个信息.--- 此时的渔阳郡在雍奴.复习资料获悉,历史上渔阳郡治更改过多次.北魏在雍奴(武清县北).北齐迁至幽州东(今通县地区).隋唐又迁至蓟县.就广义而言上述地域在某个时期均应可称谓渔阳(密云). --- 这份地图资料上冀州的地域非常有意思.我们从中清晰看到,从冀州向东一直到渤海湾所有十几个县全被收罗在冀州辖区范围内.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枣强.故城.景县.甚至还包括山东的德州.平原.商河.阳信.无棣.滨州等地.这样一来我们就有理由阐述如下观点:盐山董氏族谱所指......至密云......应该是上述明确指出地的涿渔地带,即涿州与雍奴两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蓟..和现在的密云等地).另外我们还理解了古代先祖为何总是按着一定路线迁徙的内在缘由 --- 古代地缘观念的牢固与惯性使然--- 这幅图还从一个侧面向我们提示,枣强景县故城德州是密不可分的位于冀州的中心.临毗的瀛州河间依然.而定州则显得"遥远"了一些.这对我们进一步探索董氏渊源有着独特的启示作用.同时,我们还知道了唐宪宗时代,元和七年(812),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的《元和姓纂》中将范阳纳入董氏望郡的历史背景.

 

二.密云(涿.)董氏南下冀鲁的缘由

 

历史上曾有两个"平卢"地名,一个在辽宁朝阳.另一个则是现在的青州临淄地区.而这两个同一名称的平卢其实是一分为二的一个整体.只是在历史上由于战争而被分离成两个地方.

平卢淄青镇建立于安史之乱后,是唐代的一个重要藩镇.它长期辖有的淄、青、齐、登、莱、兖、海、沂、密、郓、曹、濮等十二州的总体范围,大致与现代山东政区相当。《新唐书·藩镇传》把它列在魏博、成德、幽州等河朔三镇之后,位居第四.该镇的建立、灭亡及其内部环境都呈现出一种特色.最初的藩镇,是玄宗基于边境形势的考虑,为防御外患而设立,故皆位于沿边之地.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在逃亡四川的途中下了一道制命,准许各地自募军队,自调兵食,自署官吏.于是,在战争期间,中原内地以至江南、岭南地区也设置了许多藩镇,形成了藩镇林立的局面.河朔三镇建立于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当时安史余部纷纷投降唐朝,唐王朝亦元气大伤,为加速平定战局,遂将安史降将安置在旧地.于是,河北地区的魏博、成德、幽州三个藩镇,即通谓的河朔三镇,便显露了雏形.它们名为唐属,实为割据势力.淄青镇既不同于各地为抵御乱兵而建立的藩镇,又不同于朝廷将土地分付安史降将的河朔三镇. 它是由原驻东北边疆的平卢军在安史之乱中转徙千里,南下至今山东地区后,以平卢军为主力而建立的一个藩镇.为对此问题有一完整而清晰的认识,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平卢军的变化情况.

一平卢军(镇)的建立与安史之乱后的分化

平卢军始置于开元七年(719年) ,是开元时期最强大的军镇之一.“平卢军节度使,镇抚室韦、靺鞨,统平卢、卢龙二军、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 治营州.至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时,又兼押两蕃(即奚、契丹)、渤海、黑水四府经略处置使,这项职能一直执行到肃宗朝.由此看来,平卢道是镇抚当地少数民族,维护东北边疆安全的重要机构,不仅管制规模较小的东军等十一守捉,而且统辖规模较大的平卢、卢龙二军.

平卢也是安史乱军的老巢.安禄山任平卢节度使达十年,史思明也长期担任平卢军将,后官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他起兵南下后,留驻后方的平卢军一分为二.一小部分由史思明率领南下,大部将士则留驻原地,一直忠于朝廷,并且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至德元年(756年),平卢军游奕使刘客奴与诸将袭杀安禄山任命的节度副使吕知诲,上表归顺朝廷.朝廷即任命刘客奴为平卢节度使,并赐名刘正臣.

安史之乱起,叛军所经各地因承平日久,皆望风披靡,只有平原郡太守颜真卿未雨绸缪,成为抵抗叛军的中流砥柱.刘正臣遣使与颜真卿取得联系,颜真卿支援平卢军资十万,并遣子入质。至德元年(756年)六月,刘正臣率兵进攻范阳失利后被杀,安禄山又任命徐归道为平卢军节度使。安东都护王玄志与平卢将侯希逸等又袭杀(徐)归道, 朝廷任命王玄志为平卢节度使。王玄志不仅固守平卢,还于至德二年(757年)正月,派出平卢兵马使董秦和名将田神功率部南下青齐.

乾元元年(758年),王玄志死,军人推侯希逸为节度使,从而开有唐一代节度使由军士废立的先河.侯希逸率领的平卢将士继续坚守平卢,但既淹岁月,且无救援,又为奚虏所侵, 无法在河北地区立足,遂不得已而作战略转移.上元二年(761年),侯希逸率平卢将士二万人,突破叛军安禄山部李怀仙的防线,于次年一月浮海到达青州.

平卢兵马使董秦(后改名李忠臣)和田神功、阳惠元等人已相继泛海至青、齐间, 并在当地占稳了脚跟.田神功从李忠臣收沧、德,攻相州,拒杏园,又自淄青济淮,助邓景山平定刘展之乱,因功迁淄青节度使董秦(李忠臣)则转战沿途,收复了许多州县.防河招讨使李铣承制以董秦(忠臣)为德州刺史.此时史思明一度归顺,河南节度使张镐董秦(忠臣)以兵赴郓州,与诸军使收河南州县。他与裨将阳惠元大破贼将于舒舍口,肃宗多次下诏慰谕,仍令镇濮州,寻移韦城.”至乾元二年(759年)时,又拜濮州刺史、缘河守捉使.可见董秦(李忠臣)南下后,在山东战场的战功尤为卓著.他们的先行到达及在山东地区的经营,在当地形成了一支颇有规模的政治势力,从而为大部人马的南下,奠定了牢固的根基.当然,囿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即河北大部沦陷,陆路阻断,客观上也只有浮海转移一途.这也是平卢军南下青齐一带的另一重要原因.总之,以上诸种因素,使得山东地区尤为适合作为平卢军战略转移的目的地.学者孙慧庆先生推测平卢军南下时,携带家属者绝不是个别的.事实诚然如此,魏博节度使田悦,早孤,母更嫁平卢戍卒,悦随母转侧淄、青间.田悦的继父仅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平卢戍卒,田悦母子即可随其南下,由此看来,家属随军南下应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孙先生估算南下将士及家属总有十万人左右,是比较可信的.平卢地区和山东地区,分别减少和增加十万人,无疑会对两地人口构成、风俗习惯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东北地区的人口南迁后,奚、契丹趁机南下,在客观上便于接受中原影响.当然,当他们怀有不臣之心时,对中原地区亦更具威胁.南下人口与青齐人民也会存在矛盾和冲突,但南北文化交流乃至民族融合毕竟是主流. 以平卢节度使侯希逸为首的平卢将士到达青州之前,朝廷已在这里设置了青密(又称北海)节度使,领北海(即青州)、高密(即密州)、东牟(即登州)、东莱(即莱州).战争时期,青、密等州得失无常.宝应元年(762年),朝廷任命先期到达的平卢军将田神功为淄青节度使,董秦(李忠臣)为淮西节度使.侯希逸到达青州后,田神功以州让之, 移镇兖郓.朝廷即以侯希逸为平卢、淄青节度使.因侯希逸是以平卢节度使的身份率领大批平卢将士来到山东的,唐朝廷遂将平卢青密两称号合而为一.从此,淄青节度皆带平卢之名也.除平卢淄青” 之称外,该节度使还有多种称谓:有仍称平卢的,如李纳叛而复归之后,唐德宗授检校工部尚书,复平卢帅节” ;有仍称淄青的,如宪宗授李师道充平卢军及淄青节度副大使淄青这一名称是以境内两大主要州名命名的,类似名称还有青淄,如代宗拟以沧、德、棣、冀  瀛为青淄管” ;或称青郓,如《旧唐书》称师道祖父弟兄,盗据青郓;或称青齐,宪宗平定山东这一事件,被称为宪宗皇帝扫荡青齐;或称淄郓,如吴元济遣人求救于淄郓李师道.因治所郓州原为东平郡,故又有东平之称,如李惟诚为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最后客死东平又该地区为古齐国、鲁国之旧境,故又有齐鲁之称,如宪宗收复该地区,即称为复齐鲁地

旧唐书李忠臣传

 李忠臣,本姓董,名秦,平卢人也,世家于幽州蓟县.自云曾祖文昱,棣州刺史;祖玄奖,安东都护府录事参军;父神峤,河内府折冲.忠臣少从军,在卒伍之中,材力冠异.事幽州节度薛楚玉、张守珪、安禄山等,频委征讨,积劳至折冲郎将、将军同正、平卢军先锋使......

 

本文引证平卢军的资料意在说明以下问题--- 董氏北徙密云落籍地乃涿(范阳)蓟雍奴地区.这也是《元和姓纂》将范阳列为董氏望郡的历史背景--- 董氏再次南下是由于平卢军的分流(一分为二)而使然.这也是淄青地区出现"平卢"名称的历史背景--- 从平卢南下的随军家属有十万之众.这也是我董氏北上南下的主流群体,他们分别落籍于鲁北,鲁西,冀州等地.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凡明朝永乐洪武时代之前移民的董氏群体,冀鲁豫三地应该都是平卢军将士的后裔(应包含三地嗣后复迁移群体).

董秦是这一群体能找到的最有代表的人物之一.他的曾祖董文昱,棣州刺使;祖玄奖,安东都护府录事参军;父神峤,河内府折冲.棣州是隋朝置治,在山东阳信南.唐朝贞观时改在惠民,就是现在的无棣.说明董秦曾祖在上四代时为刺使.这个刺使是继承的还是自己升上去的,无可考证.但他们的居住地却恰恰在蓟州,年代也颇符合历史记载.因此,我们可以说,他们就是董氏北上的族群代表.后来董秦的祖父董玄奖为安东都护府录事参军,可认为是继承.安东都护府治所在朝鲜平壤,董玄奖接班时已经移到平州(唐玄宗二年.714).当时的首脑是唐休景,但他并没有到职,董玄奖则是平州主要领导.他们家族这一段时期大致是从700年到750年间.

平卢军一分为二的时间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前后.这时的董氏已经陆续在山东各地逐渐安置下来,各自找到了自己适宜生存生活的地方.这是后话.

 

三.南北朝时期几位董氏过渡人物介评.

 

   董绍.摘于《魏书》列传六十七.

 

董绍,字兴远,新蔡鲖阳人也.少好学,颇有文义.起家四门博士,历殿中侍御史、国子助教、积射将军、兼中书舍人.辩于对问,为世宗所赏.   豫州城人白早生以城南叛,诏绍慰劳.至上蔡,为贼所袭,囚送江东,仍被锁禁.萧衍领军将吕憎珍暂与绍言,便相器重.衍闻之,遣使劳绍云:"忠臣孝子,不可无之.今当听卿还国."绍对曰:"老母在洛,无复方寸,既奉恩贷,实若更生."衍又遣主书霍灵超谓绍曰:"今放卿还,令卿通两家之好,彼此息民,岂不善也?"对曰:"通好息民,乃两国之事,既蒙命及,辄当闻奏本朝."衍赐绍衣物,引入见之,令其舍人周舍慰劳,并称:"战争多年,民物涂炭,是以不耻先言,与魏朝通好.比亦有书,都无报旨.卿宜备申此意,故遣传诏周灵秀送卿至国,迟有嘉问."又令谓绍曰:"卿知所以得不死不?今者获卿,乃天意也.夫千人之聚,不散则乱,故须立君以治天下,不以天下养一人.凡在民上,胡不思此?若欲通好,今以宿豫还彼,彼当以汉中见归."先是,诏有司以所获衍将齐苟儿等十人欲以换绍,事在《司马悦传》.及绍还,世宗愍之.永平中,除给事中,仍兼舍人.绍虽陈说和计,朝廷不许.久之,加轻车将军、正舍人,又除步兵校尉.   肃宗初,绍上《御天马颂》,帝赏其辞,赐帛八十匹.又除龙骧将军中散大夫,舍人如故.加冠军将军,出除右将军、洛州刺史.绍好行小惠,颇得民情.萧衍将军曹义宗、王玄真等寇荆州,据顺阳马圈,裴衍、王罴讨之.既复顺阳,进围马圈.城坚,裴、王粮少,绍上书言其必败.未几,裴衍等果失利,顺阳复为义宗所据.绍有气病,启求解州,诏不许.  萧宝夤反于长安也,绍上书求击之,云:"臣当出瞎巴三千,生啖蜀子!"肃宗谓黄门徐纥曰:"此巴真瞎也?"纥曰:"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帝大笑,敕绍速行,又加平西将军.以拒宝夤之功,赏新蔡县开国男,食邑二百户.   永安中,代还.于是除安西将军、梁州刺史、假抚军将军、兼尚书,为山南行台,颇有清称.前废帝以元孚代之.绍至长安,时尔朱天光为关右大行台,启绍为大行台从事、兼吏部尚书,又除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天光赴洛,留绍于后。天光败,贺拔岳复请绍为其开府谘议参军.永熙中,加车骑将军.岳后携绍于高平牧马,绍悲而赋诗曰:"走马山之阿,马渴饮黄河.宁谓胡关下,复闻楚客歌."后为宇文黑獭所杀  子敏,永安中,为太尉西阁祭酒.

董绍真的是鮦阳人?笔者以为应当进一步探讨.历史上往往将一个人的出生地或者任职地当成籍贯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当今争夺名人故里的潜伏因素.如上面介绍的董秦,本是蓟州人,而许多资料上却将他写成平卢人(平卢是他的任职地).萧衍以土地换和平的背景是北魏占领的鮦阳当属南朝梁的地盘,他提出将宿迁还给北魏,将汉中给梁.其中就包括阜阳这一带.魏元恪当然不会同意.这还牵扯到董绍的出生地.我分析董绍的籍贯绝不会是鮦阳,有可能是他的父辈或祖辈任职时来到这里(他们的籍贯极有可能是建康).梁武帝萧衍肯定知道董绍的籍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在套老乡关系.拉拢他回归祖籍.至于他的原籍是否在建康?有待后继资料的解释.

关于车骑将军.这方面的资料十分丰富,概述如下.将军体系最高三个是大将军骠骑.车骑将军.这三个都是可以加大司马名号,总揽军政的职务.是整个官僚体系最高峰.比司徒司空太尉三公还高.董绍两次被授予车骑将军,按当时仕人称呼的习惯,给董绍加上大司马名号并不为过,在情理之中.当然,董士选说的大司马到底是否是董绍(尽管从时间上很接近),还要得到更多的史料证实.这里只是提供一个线索而已.

董徵,字文发,顿丘卫国人也.祖英,高平太守.父虬,郡功曹.徵身长七尺二寸,好古,学尚雅素.年十七,师清河监伯阳,受《论语》、《毛诗》、《春秋》、《周易》,就河内高望崇受《周官》,后于博陵刘献之遍受诸经.数年之中,大义精练,讲授生徒.太和末,为四门小学博士.后世宗诏徵入璇华宫,令孙惠蔚问以《六经》,仍诏征教授京兆、清河、广平、汝南四王,后特除员外散骑侍郎.清河王怿之为司空、司徒,引征为长流参军.怿迁太尉,征为仓曹参军.出为氵市郡太守,加扬烈将军.入为太尉司马,俄加辅国将军.未几,以本将军除安州刺史.徵因述职,路次过家,置酒高会,大享邑老,乃言曰:腰龟返国,昔人称荣;仗节还家,云胡不乐.”因诫二三子弟曰:此之富贵,匪自天降,乃勤学所致耳.”时人荣之.入为司农少卿、光禄大夫.征出州入卿,匪唯学业所致,亦由汝南王悦以其师资之义.为之启请焉.永安初,加平东将军,寻以老解职。永熙二年卒.出帝以徵昔授父业,故优赠散骑常侍、都督相殷沧三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相州刺史,谥曰文烈.  子仲曜,武定末,仪同开府属.
董徵是顿丘人.中国顿丘有好几个.这里指的是卫国顿丘.查阅资料获悉,这个顿丘就是现在的河南清丰县.祖父父亲均为北魏官员.他本人卒于北魏最后一个年代533.他的车骑大将军等官衔只是一种谥赠.他们家族有可能就是从晋乱中出逃到北魏统治区而从政的.

 

董谧

玄伯同郡董谧.谧父京,与同郡崔康时、广阳霍原等,俱以硕学播名辽海.谧好学,传父业.中山平,入朝,拜仪曹郎,撰朝觐飨宴郊庙社稷之仪.魏书对董谧介绍甚少.从资料上获悉,董谧是清河东武城人.魏太元十一年(398)在位.他与当时的魏四大姓的崔姓有密切交往.他的家族肯定是从平卢就职的,而且是"以硕学播名辽海"的学者.他可能是为北魏皇帝道武帝拓跋珪服务的董姓第一人.另外,因为武城距平原县只有十几公里,魏书对董谧的家乡又没有明确标明,因此人们不禁想到:平原董氏是否与此人有关连.

以下董佛子董绍先董元嗣情况大致相同.从略.

小结.

本文就密云涿州范阳渔阳雍奴等地理方位探讨了隋唐以前的历史演变.从而给出上述地址为我董氏先祖落籍地的推断,求解出盐山董氏家谱中阐述的"怀愍被虏至密云"的含义.

本文又对董氏族群南下找到了历史背景."平卢军的南迁".十万之众的随军家属中有我董氏一族的军旅之宗.解释了董氏从密渔地南徙的真相.

本文还列举几位历史名人,说明董氏北上南下的具体情况与平原董氏渊源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