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 post header:漳县董姓家族的迁移和演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3:59:02
董宏儒  董显儒 

  漳县董姓族人和现有诸姓族人大致都是域外迁入的。发掘证明,史前时期域内为原始人居住。史书记载,战国前为西戎之地。战国秦穆公37年(公元前623年)戎人由于归秦,遂逐步并入秦国,则有秦人迁入漳县境内,为最早向域内移民。以后因王朝兴衰换代,各民族迁入退出,诸姓族人频繁迁移,则有开发漳盐而迁入的营盐家族,民族融合产生的同化家族,为官迁入的官僚家族,随军而来的戌边家族,服务于各姓族人的技术家族,因政策驱动和自然迁入的农耕家族。董姓家族就是这最后一种迁入的类型。

  一个县域文明是域内主要大家族共同创造的。域内经济的繁荣,是主要家族经济体发展的总合,就像世界经济以500强大公司来表证一样。一个县域的发展史,实际是大家族经济体的发展史。家史、家谱的研究,对区域经济、文化、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董姓族人由于社会变迁频繁,族人经济文化落后,对迁移演变缺少记载,从而对家族发展过程了解造成困难。董姓家族迁自何时何地?发展状况如何,很有必要划出个框架。

  1、迁入漳县的年代

  董姓族人到底何时迁入漳县,在没有记载的情况下,唯有通过点滴遗迹进行推断。根据董显儒去董家山调查,董姓族人从陇西迁到董家山时,在董家山有老坟地1代;1962年清明扫墓时董硕儒、董四早调查,庄前老坟地入土董姓族人共13代。以后老坟地停止再葬故人,各分支族人新开墓地,董硕儒记忆,董商户这一代在尕坟地入土董姓族人3代,大坟地入土董姓族人3代。至20世纪八十年代时再延长到4代人。因为董家山老坟和董家庄庄前老坟地是董姓族人迁入漳县后的共有墓地,所以族人在漳县合计入土20代,繁衍至24代。根据这些资料,如果能够知道两代人之间的年代长度,就可以根据下列计算式得到董姓人迁入漳县的时间。

  迁入的年代=族人最后入土人年代-平均两代人间年代长度×(族人入土人世代数-1)

  由漳县县志(2006年版)汪氏家族墓地66代汪世显(1243年)至80代汪滕(1616年)共15代资料,则平均两代人间年代长度=(1616-1243)/(15-1)=26.7,已知董姓族人最后正常逝世入土年代为1986年,代入前式

  董姓族人迁入年代=1986-26.7×(20-1)=1479年

  计算迁入年代的准确性,取决于计算平均两代人间年代长度所选资料的可靠性。根据岳飞家谱(兰州晚报,2007.3.1)记载14代孙从河南新郑于1597年迁至平顶山市北渡镇,已传19代;董姓族人迁入漳县为24代,由此计算,董姓族人

  迁入年代=2006-[(2006-1479)/(19-1)]×(24-1)=1332年

  由于岳飞属名望之族,家谱资料真实,并且董、岳两族迁移于相同时代,应该说计算结果更为可靠,并与采用汪氏家谱资料计算结果相近,证明计算迁入年代接近实际。现将计算迁入年代值与我国王朝年谱相对应,1479年、1332年正好是元朝宁宗,明朝孝宗弘治(1332-1488年)年间,是元朝灭亡到明朝建立后安定的时期。迁入漳县已有530-670年历史。

  董氏族人在元朝宁宗,明朝孝宗时代迁入漳县是有其历史地理和经济原因的。从庄址分布而言,漳河由西向东流动,在河流北岸,南为胡家庄,近在漳河岸边,有泉水出露,地平土肥;中为董家庄,离漳河稍远,早年饮用井水,土质稍差;北为水家庄,紧靠山坡,自然条件更差。因此,三姓族人迁入的次序应该是先胡、后董、再水。胡姓族人最早迁入,选择最佳地段,董姓族人后于胡姓人迁入,选择了较次地段,水姓族人最后迁入,别无选择,居于最北地段。据考证胡姓人是元代用鼓乐服务于汪氏家族而迁入的,因此董姓人是在元代胡姓人之后迁入漳县的,说明上述推断在大趋势上是正确的。

  从元朝灭亡到明朝建立后安定的变化而言,元朝灭亡,明朝总结了元朝的经验教训,明朝开国后,从太祖至宣宗(1368-1435年)是明朝盛期,于民休养生息,开荒屯田,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据记载,英宗时代(1458年统计)漳县人口增至660户6679人。也就是从英宗开始,明王朝进入中衰期,外有蒙古人频频侵扰,内部朝政腐败,苛捐杂税,民不聊生,饥民四起,全国流民达几百万人,官府并以禁封为由,不让开荒,人民大量死亡,至明世宗(1521-1567年)时代,漳县人口减至197户750人,减少88.8%。后来在农**动的冲击下,朝廷同意了流民垦荒的权利,至穆宗(1567-1572年)时代,张居正进入内阁,改革弊政,垦荒屯田,减轻人民负担,此时漳县境内人少、地多,董姓族人手持朝令进入漳县,占山划地、垦荒种田,是很自然的。可见董姓族人进入漳县是政策性驱动而迁移的。

  2、迁移路线和祖源

  (1)迁入漳县的方向

  元朝宁宗,明朝孝宗年间,根据研究漳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茂密,沃野千里。董姓族人进入漳县以后,在北部山、川区,选择住址,在今日之董家山、董家半山里、董家庄定居下来。但是董姓族人是从什么方向进入漳县的,是先到董家山后到董家庄,或是从其它方向到董家庄再到董家山,是关系到回答董姓族人从何地迁入的问题。

  董姓族人共有庄前墓地,说明是同时迁入的一个家族。如果最先不论从何方向来到川区,由于川区农耕条件优越,再迁入条件差些的山区,可能性较小。并且其它方向没有丝毫迁移踪迹。如果先到董家山,再到董家庄,按今日之山川生存条件,川区既有广阔耕地,肯定全部迁入川区定居;而移民当初,山区土地肥沃,山泉处处,薪柴丰富,避风向阳,而川区条件虽好,但饮水井深、砂土不肥,山洪多害、薪柴源远,山、川区条件差异不是太大。因此董姓族人从山区迁入川区过程中保留了山庄。迁入方向应该是由北而南,自陇西→董家山→董家庄。

  (2)族人迁入陇西

  至于董姓族人迁入漳县以前,由何处迁来陇西地界,有三种说法:一曰:战国时期诸侯国董国为晋国所灭,避难而来;二曰:汉相国董卓被杀后,由临洮东逃迁来;三曰:是董氏第十六代传人董静安告知后人,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前二种说法至目前为止,毫无证据,第三种说法,陇右各县比较普遍,各县县志中也有反映。另根据岳飞家族迁移路线:汤阴→洪洞→新郑市→平顶山北渡镇,第一次迁移是1142年岳飞遇害,族人避难迁至山西,第三次迁移,前已说明是明朝中叶政策性移民所致。第二次迁移正好也和董静安所言相一致。再是2007年5月4日19时新闻联播,报道国人清明节扫墓活动,其中有两个重点,一是纪念轩辕黄帝,二是报道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百万移民纪念活动。这些足以证明这一移民事件的存在。其实正史也记载了洪武年间,于民休养生息、诱招流民、贫民到边地、空地屯田开荒的事实。因此董姓族人迁入漳县前是洪武年间由晋南洪洞县迁来陇西的。

  (3)董姓族人进入山西

  进入山西前的董氏始祖是黄帝第四代孙董父。约在4200年前,夏王朝建立前夜,舜帝大禹时期,华夏民族初现文明的曙光,发明创造,群星争艳,董父因驯养动物,脱颖而出,惠泽族人,“帝舜喜焉,赐姓曰董”(见《广韵•董》)给了大奖,族人敬为神明。

  董氏人祖居渭河流域,约4000年前左右“出陇西济阴一带”(见《广韵•董》),即一部分族人向西迁出至陇山以西地区,一部分向东迁出至晋南、河南、山东等地。生活在晋南的董氏人,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人建立西周王朝,因为和周人同族,封为董国。公元前400年进入战国时期,董国为晋国所灭。族人此后一直生活在翼城一带。

  由上总述,族人迁移路线是渭河流域→晋南洪洞县→陇西地区→漳县董家山→漳县董家庄。

  3、族人的繁衍和扩散

  族人在漳县定居以后,不断改善生存条件,逐步增强对自然条件的适应能力,族人开始繁衍生息,向外自然扩散。

  (1)人气川旺山衰。族人定居开初,董家庄、董家山川山两地生存条件差异不大。但以后气候不断变干,川山条件差异增大。山区泉水干枯,薪柴减少,旱灾频频,产量不保,董家山族人繁衍减慢。而川区筑堤防洪,引水浇田,地里施肥,生产力稳定增长,董家庄族人繁衍加快。川区人丁兴旺,山区相对衰退。生存条件差异,愈到后期愈加明显。明朝中叶,族人刚迁入时,估计山川人口相当,解放前后虽有差异,但差异不大,至今(2007年)董家庄族人有户口,董家山为17户80口。差异相当悬殊。

  (2)各分支不对称繁衍。所谓族群繁衍是指族人后代的分支和延伸。明、清时期族人繁衍,由于战乱、苛政、天灾,往往分支中断,延伸缓慢。从清王朝光绪以后至20世纪末,漳县政局相对稳定,族人主要在生产力和自身因素影响下繁衍。大致光绪年代(计算年代为1879年),族人发展至13代,族人发展为6大分支,即边商户分支,仓保一世保分支,董商户分支,场里家(月成、董镜、李克志等)分支,前来一孟来分支,四早一得昌分支。由于辈分愈大,祖上兄弟排行愈小的道理,边商户分支祖上兄弟排行应为老大,仓保分支为老二……四早分支为老小。祖上排行大,结婚早,早生儿育女,早分支繁衍,因此边商户分支繁衍最为庞大,四早分支,由于生产低下和自身排行小的原因,繁衍最为弱小。至解放初,边商户分支已繁衍为8户32人,四早分支为2户7人,其它分支属中等状态,成显著不对称繁衍。

  (3)族人的扩散。定居族人在生存条件不断改善的基础上,以董家庄或董家山为中心自发的向生存条件好的方向扩散。董家山是族人移向川区,移向土地开扩之地。董家庄族人一是向南往河边移动,利用水力,发展粮油加工工业;二是漳河川水区是漳县经济发展的黄金地段,因此,族人沿川区东西方向移动,移向县城、三岔、蔺家庄、贯底下等地。三是向城市移动。以求学、发展工商业,打工等在省内移向兰州、定西、天水等城市。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市场经济的趋动,移向东南沿海城市和新疆等地。向城市扩散这是很长时间人口迁移的大趋势。

  4、创造了漳县山川过度带的农业文明

  进入漳县的董姓族人,在董家山、董家庄定居以后,在繁衍生息的同时,用自身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与其它族人共同创造了漳县文明。

  漳县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古文明的一部分,与埃及、巴比伦、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所谓人类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闪光点,经天纬地照临四方。到解放前夕,漳县形成了四大文明:盐业文明、农业文明、中草药文明和胜迹文明。董姓族人继承和带入了县域外文明,吸收了域内文明,历数百年反复实践,用心能开释出依山伴水环境下五种农业生产方式,适应于自然,改造了自然,应用于族人,将漳县农业文明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1)作物生态生产方式。作物生产即小农业,是董姓族人最早从事的行业,也是迄今为止县域经济中最重要的行业。董姓族人对漳县小农业的贡献是创立了生命力极强的三增二配一链的作物生态生产方式。所谓三增是土垠增墒、增肥,作物生长增时的耕作方法。土垠增墒是通过集水、歇地、深耕而增多土垠水分。集水像洋芋大垅稀植,使更多降水集中于垅中;歇地是指歇地当年的降水存储于土垠之中,使第二年作物增加用水,两年降水一年用;深耕是用于保墒,保持夏秋降水,秋雨春用。增肥是通过倒荐、混种固氮增肥,通过埋茬增加土垠有机质含量,从而改善土垠肥力。增时是适时早播,使作物提早生长,合理套种,变一年一收为两年三收。墒饱、肥多,作物生长时间长,庄稼自然高产。

  所谓二配是两个合理匹配。一是夏、秋作物合理匹配,以免夏作或秋作种植过分集中因夏旱或秋旱造成全年欠收。二是山、川合理匹配,山地退耕还林,川地种植作物,山地植喜凉作物,川地植喜温作物,或山地植耐旱作物川地植保收作物,达到山川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所谓一链是年际作物之间成生物链状匹配。如冬小麦→小麦套秋作→蚕豆(或混种作物)生物链,蚕豆茬种冬小麦,因蚕豆使土垠增肥达到小麦增产;冬小麦茬接小麦套秋作,因两年三种三收而增产。

  三、二、一耕作方法,在用中增加产量,增强地力,用地和养地相结合,加强了作物与地理环境的适宜性。

  (2)农牧结合生产方式。在作物生态生产方式不断完善的情况下,粮食产量逐步提高,但该生产模式是一个封闭系统,增产潜力仅限于自身结构的调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要求从外部增加能量。族人发展了养羊为主的畜牧业,川地种粮山地养羊,充分利用森林草原地区的自然资源,牧业以肥支持农业,农业以作物茎、叶、果实支持牧业,形成农牧之间的生物链条,达到更高层次的农业生产方式。

  (3)农牧林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农牧结合的基础上,为了增强生态链之间的联系,发展林业,形成农牧林结合的生产方式。这里的林是指果园,渠边地头的树木,或小片森林,林有自身的经济收益,尚可作薪材,其叶、枝、果实可以作养羊的饲料,避免冬雪复地,春季缺草时羊群大量死亡。

  (4)农商结合生产方式。这里商在解放前是指经营粮油加工的水磨、油房和商品流通等行业。商有自身的效益,并以肤皮、油饼支持农牧业,用资金投资农业,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农业设施,扩大再生产,农牧林业可以为商业提供商品,从而形成层次更高的农业生产方式。

  (5)农、学结合的生产方式。所谓学是指知识,农、学结合,就是农业和知识之间的互助作用。族人住地近县城文化政治中心,方便就学,有文化的农民悟性好,接受信息快,农业技术容易掌握尽快推广;文化发展,从政、从教、从工者多,对政策、法律熟习,是自觉的法律顾问,保护农业,以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促进农业生产过程顺利运行。

  董商户家族是农业创新的典型,历五代人的经营积累,常盛不衰,至新中国成立时,将农业生产方式推向很高程度。

  五种农业生产方式,按次每一个是一个发展阶段,一个比一个有其进步和优势,有其更高的生产力;按次愈往后的生产方式,抗逆性愈强,抗旱、抗雹、抗虫害的能力更大。五种农业生产方式,构成了漳县川山过度带的农业文明,是现代农业的基础,是漳县人民的宝贵财富,至今仍散发着燦烂的光辉,指引着漳县农业世代延续,养育各姓族人繁衍生息。

  人民公社已经解体,这是历史的必然。它的不足不仅是破坏了生产关系限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破坏了农业生产方式的生态结构,丢掉了世代沉积的农业文明。历史的教训在于对一个经济体的分析,不仅要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要看到生产结构的优化组合。

  5、结论

  (1)董姓族人祖居渭河流域,有4200年历史。其迁移路线是:渭河流域→晋南地区→陇西地区→漳县董家山→漳县董家庄。约4000年前左右由渭水流域迁入晋南,公元14世纪(明初)由晋南洪洞县大槐树下迁至陇西地区,公元16世纪(明中叶)由陇西迁至漳县董家庄。分别在晋南、陇西、漳县生活了2600年、200年、440年。

  (2)董姓人是黄帝子孙,始祖是黄帝第四代孙董父,是一位动物驯养专家。舜帝奖励其功绩,赐董姓,始有董氏家族。族人祖根地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或漳县董家庄,祖先是明中叶迁入董家庄的第一代族人。

  (3)族人繁衍,明朝中叶迁入漳县董家庄为第一代,清末为第十三代,至今传二十代。族人沿两个方向扩散,一沿漳河东西向延伸,二是向城镇和沿海地区迁移。

  (4)族人创造了漳县山川过度带的农业文明,建立的五种农业生产方式是其代表性标志。这一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的黄河文明的一部分。是由始祖董父点燃的科学之光,经董国的人文之光,数千年永续的精灵之光;是生长于武阳大地百花争艳的奇艳之光,是时间之光和空间之光相交汇的光芒,是沿历史长河的纵向文明和沿空间的横向文明的交集文明。它伴随祖人生命之光的延续,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理性根基。

  (5)董商户族人繁衍:从14代(胖商户父)开始→15代(胖商户)→16年(静安、禄安)→17代(国仁、国义、国礼)→18代(明儒等)→19代(少雄等)→20代(云锋等),共七代。

  漳县韦家坪董家

  董显儒

  今年(2007年)是个多雨年,尤其是进入秋天后,在西秦岭边缘的山区小县漳县,连绵秋雨就没有停止过。可不,到10月5日了,还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造***们在农村出门的诸多不变。

  韦家坪是漳县盐井乡的一个小村庄,这里也居住着不少的董氏族人。早上,顶着连绵细雨,从漳县县城出发,向南行进2公里,便到了漳县盐井乡(原盐井镇)。从漳县县城到盐井这段路还可以,是新铺的柏油马路,一路上脚底虽然走湿了,但脚面却是干干净净的,没沾上一点泥巴。但一进盐井镇,就不那么得意了,在镇子的小街小巷中,满是水坑、泥浆,迈一步过一步都非常艰难,找不准下脚、迈步的地方。在这样的小街小巷中,让我足足熬上了20多分钟后,才从这些泥泞中拔出了脚来。

  从盐井镇出来后,沿着漳河南面的土质公路向西行进,虽然雨停了,但下过了雨的路上却很干净,没有一点泥泞,看着路两旁边绿里透黄的将要收割的玉米和小杂粮,走在路上心情舒服多了。慢慢行进了4公里,便是韦家沟门口。韦家沟门口有几户人家,是与河争地时从韦家坪搬下来的,从他们修的房子看,他们过得很好,打听了一下,他们在上世纪还是一家人,现在已经是三四个院子,也就是说变成三四户人家了。从韦家沟门口向南直上一小坡,便是韦家坪。韦家坪面积不大,一条小巷向西向南两个方向延伸,房子新旧交错,可以看出时间的变异,从大门的气魄程度也可以看出家庭的贫富。韦家坪居住着约40户人家,董家人居住在坪的东头和中间,目前有7户41人。进了韦家坪,随西进的小巷前行,在一个气魄的大门上扣开了门,当问到“董姓人家”时,他们回答他们就是“董姓人家”。亲房见亲房,一股暖流注入全身,双方都异常兴奋,他们急忙把我让进了家里的厅房里,听到来了亲房的家人从爷爷到孙子都来看我,端上了最好吃的东西。厅房里的炕上坐着一位穿戴干干净净长得白白净净的80多岁的老奶奶,她已经是这个家庭的老寿星,是孩子们的太太,董金保的亲生母亲。

  真是亲的说不远,远的说不亲。据董启祥、董金保介绍,他们家是从太爷手上到韦家坪的(约1840年左右),太爷是怎么去世的,没有传下可靠的说法,他们也说不清楚,坟茔在陇西的宝峰。他们在川里的坟茔除董家庄的老坟外,在胡家庄的庄背后还有他们这一支的新坟,近两辈去世的人才埋在了韦家坪。他们和城里董励韫是平辈,看来辈份不小。

  韦家坪的董家人创业是从他们爷爷开始的,爷爷去世后,坟茔才正式埋葬在韦家坪,他们几代人都是老老实实的本份人家。他们的爷爷生有3子,即董发春、董宜春、董建明。在3子手上也是他们快速发展的时期。到解放时,他们家已有耕地70多亩,水磨、糖坊各一处。他们在解放前不只经营农业、水磨、糖坊,还跑吆脚搞运输,是典型的农商结合有实力的人家。解放后他们家被定为地主,30年受了不少的罪,改革开放后才得以正常生活。

  解放前,董家3兄弟很会盘光阴,兄弟3人的分工是:老大董发春(1901-1964)对农业、工商业熟悉,持掌家务,在整个家庭中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老二董宜春(1903-1983)能吃苦,善交易,主要负责吆脚搞运输;老三董建明(1925-1953),是家里的知识分子,上过陇西师范并毕业,曾在兰州雁滩小学当过一年教员后回老家,1949年作为漳县知识分子在盐井镇参加了王震的军队进疆,在新疆后被分配到阿克苏军分区教导团任职,属于老干部一族,1953年去世,老伴至今尚在红光满面的,身体很好,改革开放后,享受政府抚恤金养老。看来只有老伴老了后倒沾了些光。现在韦家坪董姓族人的情况是这样:董发春下一代是董启祥、董兆祥、董三娃、董苗巧、董尕巧、董妹妹;其后为董小平、董小牛、董小强、董贵喜、董虎娃、董菊兰、董兰兰、董菊莲、董宏莲、董菊红、董玉红、董小明。董宜春下一代是董黑东、董启绿、董甜甜;其后为董宗源。董建明下一代是董金保、董金巧、董玉巧;其后为董林红、董爱花、董翻花;再其后为董元龙、董文文、董卓卓、董慧慧、董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