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雪奈热乐队:转发: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11)(12)(13)(14)(15)(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45:31
 

 家长要善于细心地观察孩子,从孩子的一举一动和只言片语中去发现孩子的求知欲。

 

——[日本]木村久一

 

11. 感觉剥夺: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

 

人的感官每天都在从外界获得各种刺激和信息,这种活动就是感觉。感觉虽是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却十分重要,它使人们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从而保证机体和外界环境的平衡。可以说,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

 

什么是“感觉剥夺”

 

1954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勃实验室,心理学家海勃进行了一项有关感觉剥夺的实验。该实验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在当时是很高的金额)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试者。

 

实验的内容是这样的:为了营造出极端的感觉剥夺状态,实验者将被测学生关在有隔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带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接着,又让他们戴上木棉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个长长的圆筒。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其头部垫了一个气泡胶枕。除了进餐和排泄以外的其他时间,实验者都要求被测学生躺在床上。可以说,这就等于是一个所有感觉都被剥夺的状态。

 

结果,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感觉剥夺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经过8个小时以后,被测学生中有的吹起了口哨,有的自言自语,显得有点烦躁不安。对于那些8小时后结束实验的被测学生,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

 

实验持续数日后,被测学生产生一些幻觉。例如看到大队老鼠行进的情景,或者听到有音乐传来等等。当实验进行到第4天时,被测学生出现了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被测学生参与完实验后,实验者再继续进行追踪调查,发现被测学生在实验结束后,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通过这个实验,心理学家们发现:感觉是人最基本的心理现象,通过感觉我们才能获得周围环境的信息,并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的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是智力和情绪等心理因素发展的必要条件。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如果不能从外界获得足够的刺激和信息,就会陷入思维闭塞、头脑僵化。可遗憾的是,很多孩子的父母害怕影响孩子学习,很少允许孩子参加实践活动。这种做法容易使孩子远离丰富多彩的现实,成为只会读书和考试的“书呆子”。

 

家教故事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出生于一个豪华富贵的大家庭中,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除了潜心研究印度宗教圣典和西方哲学书籍之外,还爱好旅游。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就是“身体力行”。父亲认为,不妨带上孩子去亲近山林、听听鸟鸣、闻闻花香,领略大自然的奥秘和人文的胜迹,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

 

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为他主持了成人仪式。仪式举行后,父亲问他愿不愿意跟他一起去喜马拉雅山旅游。“我愿意!”泰戈尔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了。

 

旅行开始了。他们到达的第一站宿营地是桑地尼克坦,那里空旷无涯,广阔的原野,平坦的荒地,还有那错落有致的沟沟壑壑,在蓝天白云之下,像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大油画。壮丽的景色深深感染了泰戈尔,他第一次获得了在空旷的大自然里自由遨游的乐趣。

他们继续向喜马拉雅山进发,沿途游览了许多地方,还特地参观了阿默尔特萨尔的金庙,和那些虔诚的信徒在一起,吟唱锡克人的颂神曲。抵达喜马拉雅山麓时已是阳春三月,但山区的春天却是姗姗来迟,他们稍事休息之后,便向海拔7000英尺的德尔豪杰峰攀登。途中要经过几个宿营地,他们或步行、或骑马、或坐轿。山路两旁,古松参天,山花初绽,云飞雾绕,鸟语声声,皑皑白雪在峰岭闪烁,山路自下盘旋而上,沟壑万丈,层林叠翠。这一切,对泰戈尔来说都宛如天堂,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一颗好奇和探索的童心完全陶醉在这山区的美景之中了。

 

他们到达德尔豪杰峰后,住在自己早已购置的小屋里。每当太阳从东方的峰岭喷射出万道金光时,泰戈尔和父亲早已在户外散步了,然后回到屋里读一小时英文,读完就到冰凉的水里沐浴,下午仍是读书,讨论宗教问题,晚上则是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高山美丽迷人的夜色。父子俩在那里整整度过了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这次旅游,使泰戈尔和喜马拉雅山结下了不解之缘,留给他许多终身难忘的美好记忆,他后来称喜马拉雅山是“蛰居在心灵上的情人”。成人以后,怀着深深的眷恋,他曾多次攀登喜马拉雅山。1916年出版的诗集《飞鹤》,就真实地记录了他这些游览活动的感受,被评论家称为出类拔萃的诗,达到了抒情诗的最高水平。

 

以后,泰戈尔和他的父亲又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桑地尼克坦买了一块地,建了一幢住宅和一座花园,他们常去那里游览休假。他还在那里创立了植树节和开犁节,使当地植树造林蔚然成风。泰戈尔的生活已经与桑地尼克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通过在那里的许多实验活动,扩大和增进了对自己所酷爱的大自然的亲近感,饱览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熟悉了普通人民的生活情形,这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让孩子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我们所处的世界丰富多彩,每个人的正常生活和自我发展,都离不开与外界的接触。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是智力、情绪等心理因素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漫不经心地接受各种刺激,进而由此形成各种感觉,这是一种本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更多地感受外界的接触,并加强和外界的联系,才可能拥有更大的力量,获得更好的发展,人的心理和思想境界才能达到最优。如果切断一个人同外界的联系,切断一个人的人际交往,对人来讲无异于坐“精神监狱”,这种状况对身心健康和人的智力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对于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孩子正处于吸收知识的最佳年龄,如果没有通过多样的渠道去接触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就会造成闭目塞听。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在生活中接受教育,体现教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对孩子过于关心,生怕各种意外和疾病,怕孩子吃苦,于是把孩子放在较好的环境中,不让孩子从事家务劳动,这样做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成长。过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很少参加实践活动的孩子,不仅无法获得足够的知识,还容易使头脑由于处于一定程度的感觉剥夺状态,而变得越来越僵化,反过来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也是不利的。

 

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应该是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的。让孩子适当地吃些苦,从事一些诸如整理个人的小床、倒掉废纸篓、洗手绢等义务劳动,能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格,也可以增强孩子的各种情感体验,激发出孩子的求知欲望。

 

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得到基本的劳动锻炼,就不会懂得劳动果实是多么来之不易,也不懂得珍惜父母给予的爱。例如,孩子自己不洗衣服,就不可能理解大人洗衣服的辛苦,也不会注意保持衣服的清洁,即使大人告诉他几百次,他仍然不会注意。这就在无形之中为亲子间的体谅和沟通设置了障碍,也使得父母终日辛劳不得解脱,却难以得到孩子应有的情感回报,让人产生“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感慨。

 

父母要懂得实践活动的重要,支持和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在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强,也有较强的责任心,学习、品德也相当优秀。因为孩子在实践中,能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能够学会理解人、尊重人、珍惜他人的劳动,热爱生活,从而激发克服困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解决困难的能力。

小故事

 

一位教育专家带着三十多名小学生到郊区搞夏令营。一天吃早饭,她看见一个二年级的小女孩眼巴巴地盯着一个煮鸡蛋发呆,就过去问:“你不爱吃鸡蛋吗?”

 

“爱吃。”女孩小声说。

 

“那你为什么不吃呢?”

 

“这个鸡蛋和我们家的鸡蛋长得不一样。”女孩面带难色。

 

“说说看,你们家的鸡蛋长得什么样?”教育专家好奇地问。

 

“我们家的鸡蛋是白的,软软的,好咬。这个鸡蛋太硬,咬不动。”

 

教育专家仔细一问,才弄明白,原来她从小在家从来没看到过煮鸡蛋、剥鸡蛋的过程。都是大人剥好了,切成两半,放到她面前。难怪她不会剥。

 

老师问女孩旁边的几个小同学:“你们知道鸡蛋是从哪儿来的吗?”

 

“知道,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竟然没有一个学生知道“母鸡下蛋”。

 

大胆让孩子去尝试

 

保护自己的后代是物种繁衍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规律,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很多父母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这种过度的保护容易使得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偏差。例如,很多家长都喜欢用语言传达经验,指导孩子的言行,还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多替孩子做一些,孩子就少辛苦一些。父母煞费苦心的“付出”,结局却不容乐观。因为家长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人的成长必须用时间和智慧去身体力行地争取。

 

一群孩子正在一起玩沙土,其中一个孩子用小铲子把沙子往漏斗里装。沙子顺着漏口往下漏,漏斗总也装不满。如果这是一个中国孩子,孩子的妈妈会在沙子刚从底部开始漏时就立刻蹲下说:“来,妈妈教你!把漏斗对准瓶子口,再把沙子从这儿灌下去。”

 

如果这是一个美国孩子,孩子的母亲会选择静静的在旁边观看。孩子歪着脑袋看了半天,然后他用手指头堵住漏口,等沙子装满就把漏斗拿到瓶子口边,再放开手,让沙子流进瓶子。

 

由于沙子漏下的速度很快,从孩子拿开手指到漏斗对准瓶子口,沙子剩不了多少。但孩子丝毫不泄气,一点一点儿地做着。

 

终于,孩子弄明白了:他等到漏斗口对准了瓶子再倒沙子,瓶子很快就被装满了。孩子笑了,高兴地看着身后的妈妈,而他妈妈正鼓掌为他庆贺。

 

这就是中国和美国家庭教育的不同。中国的父母总是竭尽全力来预防孩子犯错,一旦犯错又竭尽全力让孩子避免惩罚,以为孩子犯错一定是父母教育不好,要替孩子受过。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认真地反思一下:到底怎样帮助孩子?是代替他们做事,还是让他们自己做事?是处处表现父母行,还是让孩子证明自己行?

 

人们常常惧怕失败,更惧怕自己的子女失败。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遭遇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而一个好的父母一定会让孩子大胆地去实践,去挑战失败。在孩子遭遇失败时,把它看成是教育的良机,让孩子在失败中不断成长。

 

有这样一个关于鹰的寓言:

有人问老鹰:“你为什么要在苍穹中培养自己的孩子呢?要是他们不小心掉下来,就会受到伤害呀!”

 

老鹰回答说:“如果我贴着地面去教育他们,那他们长大了,哪有勇气去接近太阳呢?”

 

寓言中的老鹰为我们人类作了良好的表率。如果父母总是担心孩子磕着、碰着,而进行“全方位”的保护,那么,在温室中长大的孩子,又怎么能真正成长呢?

 

事实上,很多家长对于父母的过度保护来源于假想的危险,例如,当孩子放学后还没回家,就担心是发生什么意外了;发现孩子的背包不见,就担心孩子是离家出走了;发现孩子的异性同学一起回家,就担心是早恋了……父母总在想,如果我不给孩子指导,孩子的前途就会一片黯淡;如果我不为孩子做这些事,孩子一定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些“错爱”只会剥夺了孩子在实践中学习的机会,导致他们失去自立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危险。

 

家教故事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小说家,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的父亲是一名杰出的医生,热衷于钓鱼和打猎,他的兴趣和爱好对儿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儿子的前途和成长,他也十分关心,并且为此花了不少心思。

 

为了引起儿子对于户外活动的爱好,父亲把家搬到橡树园镇,这里北部是印第安人居住的密执安湖畔,那儿是一个景色优美而又气候宜人的地方。美丽的大自然也使小海明威深深迷恋。

 

小孩子的天性是对外面的世界好奇不已。每当父亲出诊或者出门打猎钓鱼的时候,小海明威总是拉着父亲的衣服央求着一起去。父亲每次都答应他的要求,带上他穿越茂密的森林,趟过哗哗的流水,去拜访那些散落的村庄。在这些日子里,小海明威大开了眼界,也增长了不少见识。在他的眼里,这一切是那么的新奇而又有趣,充满魅力和欢乐。同时,长途跋涉又让他的体力和意志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小小年龄能陪着成人一起整天地跑。

 

渐渐地,小海明威迷恋上跟着父亲去出诊,成了父亲的“跟屁虫”。只要父亲一出门,他必然要跟上,天天如此。发现这个问题后,父亲忽然觉得不妙,他觉得事事依赖父母对孩子成长不利,现在是到了培养儿子的独立能力的时候了。

 

在小海明威4岁那年,当他又缠着爸爸带他一起出门时,父亲拒绝了他。小海明威不明白父亲为什么突然改变了态度,不再喜欢带他一起出去了。他伤心地问:“爸爸,难道我做错什么了吗?”

 

父亲扶着他的肩膀,非常严肃地说:“孩子,你没有做错什么,爸爸只是想让你自己去活动。不要总是跟着我!这样才会对你有好处!”说完,他给了小海明威一个渔竿,并鼓励他说:“从今以后,你就大胆地去玩自己的吧!你肯定玩得好!”

 

从此,海明威就开始一个人在山林和水边玩耍。后来,等他又长大一些的时候,父亲又给了他一杆猎枪。就这样,他在父亲的不断指引和鼓励下,开始了独立的玩耍时光。他很快就迷恋起钓鱼、打猎以及探险,并乐此不倦。

 

在父亲的引导下,海明威养成了独立、喜好探索的性格。

12. 好奇效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对自己周围的事情不了解,便产生了好奇心,这是一种好现象。孩子有了好奇心,他才会在好奇心的支配下去探索自己未知的事物。父母应该处处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必要时可以鼓励孩子去尝试。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大凡孩子都有好奇心,这是因为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学会生存,弄不清面前的事物对他的生存是个障碍。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幼儿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他会指着蓝天飞翔的小鸟对着父母发问,会对水里游泳的鱼拍手叫。父母带他上街,只要他能走了,他就会去走那只有10厘米的路沿石,碰到水洼,父母越是怕他湿了鞋,他却偏偏往水里走。

 

这便是他的好奇心,引导他去探索自己还不明白事物的一些行为。

 

好奇心是促使孩子学习、成长的良机。达尔文7岁的时候便对收集生物标本、观察昆虫鸟兽十分感兴趣。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尔6岁的时候,便对星星为什么会发光充满了好奇心。

 

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成功,同样出自于他对戏剧的浓厚兴趣以及对所热爱的戏剧强烈的求知欲。有一次,一个演员病了,剧院的老板就让他去替补,莎士比亚一听,乐坏了,因为有强大的动力,才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他就把台词全背了下来,演得比那个演员还好。演了一段时间的戏之后,莎士比亚便开始尝试写剧本,这些剧本上演后很受观众欢迎。从此,他便开始了戏剧文学的创作生涯,并终于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和由此带来的探索行为是宝贵的,说明孩子的创造力在发展。如果父母不知道保护它,甚至打击他,便会把孩子的探索精神抹杀了,渐渐地他便心灰意冷,失去了创造力,甚至使本来具有探索精神的孩子变得傻乎乎的。一些父母在遇到小孩向自己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感到麻烦、费劲,而缺乏耐心,这是很愚蠢的行为。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告诉他说,他儿子很淘气,竟然把她一块好端端的金表拆坏了,为此这个母亲狠狠地打了儿子一顿。陶行知先生对这位母亲说:“可惜呀,中国的爱迪生让你枪毙了。”陶行知先生的这番话确实道出了目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怎样无意识地扼杀了孩子可贵的好奇心。

 

著名科学家贝弗里奇曾说:“科学家的好奇心通常表现为探索对他所注意到的,但尚无令人满意解释的事物或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他们通常有一种愿望,要去寻找其间并无明显联系的大量资料背后的原理。这种强烈愿望可被视为成人型的或升华了的好奇心,所以好奇心是长久以来构成智慧的一项重要特征。”

 

我们有些父母不仅不爱护孩子的好奇心,反而认为孩子很无用,那么简单的东西都不明白。年轻的父母最好和孩子换位体会一下,自己在孩子这么大时,不是也认为什么都是新奇的吗?现在做了父亲和母亲了,就忘了儿时那些幼稚的问题。

 

所以,父母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回答,孩子要动手做什么就让他去尝试,只要看着他不出危险就行了。要是孩子因为满足好奇心而破坏了你的东西,也千万不要责备他。

 

小故事

 

印度的加娜庙是一座古寺庙,红墙环绕,绿树成阴,庙门宽敞。但庙里的地方却不大,行人从宽大的庙门前走过时,庙里的景致也就一览无余了。因此,真正走进庙里的游人十分稀少,日子一久,寺庙就只好关闭了。

 

但自从加娜庙的大门关闭了以后,却出现了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游人常会在庙门前停留,扒着门缝儿向里窥探。每天窥探的人比往日大敞大开着庙门时多了许多倍,甚至连工作人员也被感染了,也扒着门缝儿向里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其实什么也没有,一切如同往日。能看到的景象只是一角砖地,一块红墙,一棵老树,剩下的东西全被遮住了。

 

当地的和尚对这种现象很好奇,便数数每天扒着门缝儿向里面窥探的人数,这一数不要紧,大家都吓了一跳。窥探的人一个挨着一个,竟比往日开门时多了几十倍。

 

加娜庙终于又开放了。不过这次开放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尚们在大门的里面做了一道影壁,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人们不知道里边是什么,踊跃进去购票。

和尚们在庙里还有意锁了几间房,用来供人们窥探之用。房里同样放了屏障,窥探起来就很费劲,很不方便。仔细看能看到一张老床,一个老柜,一双旧鞋,再向里看,能看到一个小泥菩萨——总之很费劲。但人们却乐此不疲。

 

后来加娜庙里来了一个远方的和尚。这和尚知识一般,无啥特别,只有一样,说话从来都是说半句,从来没把什么事情说完整过,他是没有本事说完整。可正因为此,前来讨教的人都说这和尚灵,深不可测,有一套。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加娜庙与这位和尚都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奉为神灵,前来烧香磕头的人与日俱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年阶段对周围事物产生好奇、发生浓厚的兴趣,可能是终生成就的源泉。兴趣是儿童对某种事物探索的欲望,只要有了好奇心,有了探索欲望,孩子就会从内心的深处去研究喜欢的事物,即使十分辛苦也乐此不疲。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父亲李言屡试不第。于是将仕进的希望寄托在李时珍的身上,而李时珍对八股文不感兴趣,对医学特别酷爱。可是在“父权”时代,儿子只好从命,攻读八股文,结果三次科考不中。后来李时珍说服父亲同意他弃文从医,终成大医学家。

 

卡尔?威特有一个教育原则,就是“教育不能强迫”。不管教什么,他总是先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只有在孩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时,他才开始教。他教孩子读书时,先给小威特买来小人书和画册,绘声绘色地讲给他听,并且说:“如果你认识了这些字,你就能明白这些故事了。”他用这种方式来激发威特的好奇心,或者干脆不讲给他听,只告诉他:“这个画册上的故事非常有趣,可是爸爸没时间给你讲。”这样一来,威特就有了一定要识字的想法。这时,老威特就不失时机地教他识字。

 

孩子的学习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是指智力,就是通常所说的聪明与否,这种能力有一定的先天性,后天的环境与培养则会激发一个人内在的潜能;另一方面是指会学习,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学习过程中会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能力来自后天的锻炼、获得与积累。而兴趣可以说是孩子培养学习能力最强有力的动力。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渴望与积极性,就有了自觉学习的可能,就有可能持之以恒。并且从中体验到快乐,这时就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生活需要好奇心,需要兴趣所激发的创造火花。如果你的孩子对音乐感兴趣,他有可能会成为音乐家;如果你的孩子爱玩电脑,他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如果你的孩子爱做生意,有可能会成为精明的企业家。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未来的路,更容易走向成功。

 

小故事

 

一位母亲带着自己五岁的孩子去拜访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想了解这位大人物是如何踏上成才之路的。化学家没有跟他们讲述自己的奋斗经历和成才经验,他把他们带到了实验室。

 

第一次到实验室的孩子很兴奋,他好奇地看着林林总总的瓶子和装在里边的五颜六色的溶液,看看化学家,看看母亲,过了一会儿终于试探性地将手伸向盛有黄色溶液的瓶子。这时,他的背后传来了一声急切的断喝,母亲快步走到孩子旁边,孩子吓得赶忙缩回了手。

 

化学家哈哈笑了起来,对孩子的母亲说:“我已经回答你的问题了。”

 

母亲疑惑地望了望化学家。化学家漫不经心地将自己的手放入溶液里,笑着说:“其实这不过是一杯染过色的水而已。你的一声呵斥出自本能,但也呵斥走了一个天才。”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的好奇心、兴趣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对于原有的学习内容,他们很容易出现经常性的厌倦情绪,这是因为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爱玩、喜新厌旧,一成不变而又需要不断重复的学习很容易使他们感到厌倦,这很不利于他们的深入学习。因此,父母应努力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地去发现、创造学习的乐趣,并且能长久地将这种兴趣保持下去。

 

例如,有些孩子对喜欢的课程肯下工夫,对不喜欢的课程则采取逃避的态度。因此,若想让孩子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去学习自己不喜欢的功课,父母可以采取强迫孩子先将不喜欢的科目全部学习完,否则就不开始学习喜欢的科目,就如同驯兽一般,做完一个动作给一点甜头。逐渐地,孩子对那些原本不喜欢的科目也产生了兴趣,并且会主动去完成。这种方法就是心理学上的“报酬效应”。换句话说,就是利用孩子喜欢的科目作诱饵,来诱发他们对不喜欢的科目的兴趣。

 

此外,与孩子进行“抽签”也是一种培养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即当孩子面对要学习的太多科目无从下手时,就会产生低落的情绪。这时候,家长和老师可以将准备攻读的科目写在纸条上,做成签,抽到什么科目就学什么,以此提升学习兴趣,这样做也是很见效果的。利用这种方法达到学习目标,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满足感,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完成动机”。

 

对于如何才能培养孩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以下几个建议可以供家长参考:

 

⑴教导孩子不只是去做感兴趣的事,而要以感兴趣的态度去做一切该做的事;

 

⑵自信是增加学习兴趣的动力,所以一定要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

 

⑶教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

 

⑷根据孩子的能力,适当地鼓励他们参加学习竞赛;

 

⑸肯定孩子在学习上取得的每一点进步。

 

孩子的好奇心可以被父母的无知摧毁,也可以被父母的爱心培养出来。诀窍就是大人要有童心,要换位思考。大人对孩子的好奇心不能理解,甚至不耐烦,是因为孩子问的问题,大人早就不关心了,站在大人的角度,没什么可问的。正如作家桑姆金丽所说:“我们的眼睛变得只盯着追求的目标,以至于对眼前的玫瑰花也不惊奇。”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尊重孩子的好奇,允许他提问,并积极配合找到答案。

 

有些家长和老师说孩子天生不是学习的料,这绝对是一句自欺欺人的话。要趁着他们年轻的时候,尊重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然后带着乐趣学习,才会越学越有趣,越学越优秀。

 

小故事

 

寅次很讨厌上音乐课,经常跟父母吵闹,说是不愿意继续学习了。

 

铃木老师(日本著名教育家)经过与寅次沟通后,了解到寅次不想去上学,并不是因为他不想学习,而是单调的弹钢琴和拉小提琴练习使他失去了兴趣。铃木老师决心想办法提高孩子们练习同一首曲目的兴趣。

 

一次,铃木老师和妻子一起去逛百货公司。当时,百货公司正在开展一个“抽签中大奖”的促销活动,参加的顾客似乎都非常踊跃。见此情景后,铃木老师忽然灵机一动:“如果在教育孩子时采用‘学习抽签法’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呢?”

 

第二天上课时,铃木老师向孩子们宣布,上课前大家要先来做一个游戏。他把写好曲目的竹签放进竹筒摇一摇。

然后说:“寅次,你来抽一支签吧。”

 

十几双眼睛充满了疑问和探寻,它们注视着跑到老师身边的寅次,寅次则屏住呼吸抽了一支签,然后大声说:“是《巴赫的波尔卡舞曲》。”

 

铃木老师说,“寅次同学,这是你抽到的结果,那么你是否同意今天就学习这支曲子呢?”

 

寅次使劲点头:“我同意,我同意,抽签的结果哪能随便改呢。”

 

原来如此,孩子们纷纷明白了,他们觉得这个游戏一定很有趣,于是一个个地举起小手,围着老师大声叫喊:“该我了,该我了。”“我也要抽!”“该轮到我抽了。”“老师,我有点够不着。”

 

最后,所有的孩子都抽到了自己的签,他们无比热情地投入了练习。寅次也练习得很认真,因为他认为“这支签是我自己抽中的,如果练不好该多丢脸呀!”

 

这个由铃木老师创造出的“学习抽签法”从此在音乐教室开始推广。实践证明,它能够非常有效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这种方法,孩子们进步非常明显。没过多久,寅次就已经能够极其熟练地演奏巴鲁特的《小提琴协奏曲》。

13. 倒U形假说:给孩子适当的压力

 

很多家长都清楚地知道激励的作用,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去把握“度”。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必须对孩子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恰当的估计,改变“压力越大,效率越高”的错误观念,找到一个最佳点并以此为标准,适当掌控压力的增加和减少,使激励达到最佳效果。

 

认识“倒U形假说”

 

倒U形假说是由英国心理学家耶基斯和他的学生多德林提出的。耶基斯和多德林是最早研究工作压力和工作业绩之间关系的科学家。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对于处在各种工作状态的人来说,过大或过小的压力都会使工作效率降低。压力较小,工作缺乏挑战处于松懈状态;压力逐渐增大,压力成为动力激励人们努力工作,效率将逐步提高,当压力达到人的最大承受能力时,人的效率才会达到最大值;压力超过最大承受力后,压力成阻力,效率也随之降低。

 

世界网坛名将贝克尔被称为“常胜将军”,其秘诀之一就是在比赛中自始至终防止过度兴奋,而保持半兴奋状态。所以有人亦将“倒U形假说”称为“贝克尔境界”。贝克尔境界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度”,中国人有“过犹不及”、“把握分寸”等类似的说法。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做过一个实验对倒U形假说进行求证:

 

齐加尼克把自愿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20项工作。其间,齐加尼克对一组受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无法继续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务,而对另一组则让他们顺利完成全部工作。

 

实验结果显示: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显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

孩子的成长也符合倒U形假说。例如,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孩子的负担过重,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差。作为家长必须重视这一效应,采取有效措施,既不要对孩子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也要设法帮助孩子按时完成任务,适当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让孩子学得愉快。

 

要做到这一点,父母必须对孩子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恰当的估计,改变那种“压力越大,效率越高”的错误观念。最好的办法是找到一个最佳点,并以此为标准:当孩子压力较小时适当增加压力,当孩子压力较大时缓解压力。

 

小故事

 

孔子有一次带弟子们到鲁国的祠庙参观。子路看到一个形状很不规则的容器歪歪斜斜地放在几案上,于是很好奇地问孔子:“这是什么器皿呢?”

 

孔子说:“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边,如‘座右铭’一般用来伴坐的器皿,它是用来警戒自己的。”

 

见弟子们对其不以为然,孔子说:“子路,你往里面倒水看看!”

 

子路好奇地把欹器摆在一个果盘里,然后从外面端来一杯水,慢慢地向这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里灌水。令大家惊奇的事情出现了:当水装得适中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端端正正地立在那里。不一会,水灌满了,它就翻倒了,里面的水流了出来。再过了一会儿,器皿里的水流尽了,就又歪斜在那里。

 

孔子感叹地说:“哪有满了不倒的呢?”

 

欹器没有装水时歪了,而装满水又会倾覆翻倒,只有水装得适中,不多不少的时候才会端正。

 

从教育的角度看,这也说明了激励一定要适度,适可而止。

 

给孩子适度的压力

 

与一些由于“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心切而对孩子提出很高期望的父母不同,有些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总想着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担心给孩子压力过多,所以就放松要求,甚至没有要求,这种教育方法是不正确的。绝对宽松的教育肯定会失败,诚如绝对高压的教育肯定失败一样。

 

俗话说“井无压力不出水,人无压力难成器。”父母对孩子寄予一定的期望,给予孩子一定的压力,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关爱,一种鼓励,也是建立孩子自信心的主渠道,对发掘孩子的潜力也大有益处。

 

一般来说,孩子具有比我们所知的更大的潜力。据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只有5%的潜能得到运用,95%的潜能未被开发出来,而它就像隐藏在水下的冰山一样巨大,适当的压力会使孩子更好地调动自己的潜能,使他们更加自信,能够更好地锻炼孩子发展和提高自身的能力。适当的压力会激发孩子无穷的动力,使孩子在张弛有度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在家庭教育中要对孩子施加一定的压力,关键是要掌握好压力的强度,这种强度是因人而异,并随着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进行调节。

 

⑴家长给孩子合理的期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其实就是对孩子施加的压力,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会毁了孩子。家长的期望必须根据孩子能力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最好的期望值是让孩子稍加努力后就能实现。期望值过高,孩子怎么努力都不能实现,会产生失望情绪,不愿意继续努力;如果期望值过低,会造成孩子对自己缺乏信心,自尊心低下,认为“我就只有这个能力”,由此造成孩子怀疑自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自暴自弃,缺乏上进心,导致许多其他问题。

 

这就好比摘桃子一样,不用跳就能摘到桃子会使人产生惰性,怎么跳也摘不着桃子会使人失望,努力地使劲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富有挑战意义,下次才会跳得更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是如此:高不可攀会丧失信心,唾手可得会消磨斗志,富于挑战才会催人奋进!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可以长短期望相结合:短期内根据孩子上次或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提出“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的期望,一旦孩子达到目标后,家长一定要表现出无比的兴奋与幸福之情,根据家庭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与孩子一起探讨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关于远期期望可以根据孩子的理想与志向加以适当的引导,并将远期期望分解到无数个短期的期望之中,孩子每前进一步都予以鼓励。这样孩子和家长就会有许多的成功、许多的希望、更多的努力、更好的发展。

 

⑵给孩子与压力相对应的支持。很多时候,孩子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取决于家长给孩子多大的支持。一个孩子在没有压力也没有支持的环境下难以成才,因为没有足够的压力使他前进,没有相应的手段对他进行塑造,他的潜力得不到发挥。如果孩子接受的是高压但缺少支持,也很糟糕,因为孩子孤军奋战,很难走向成功。如果孩子承受低压却获得巨大的支持,情况也不容乐观,因为缺乏挑战,我们很可能会看到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孩子的成长需要一定的压力,但同时也需要得到家长较多的支持。适当的压力和支持,既让孩子充满挑战的信心,又让孩子得到必要的指导,这种合力使孩子容易成功。

 

对孩子的支持不一定是在具体某个问题上的探讨,更重要的是用一种明确的方式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关心自己的,爱自己的,而不仅仅是强迫他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这种支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父母要善于赞扬孩子,时刻关注他取得的进步,就像关注他的缺点一样。这样对缓解压力有很大好处,为了不辜负你的赞赏,孩子会全力以赴,怀着积极的心态,从而激发出强大的自信与冲劲,并引发出潜能。

 

二是当孩子承受压力时,家长要和孩子一起面对。要让孩子正确地认识失败和成功,认识到“失败”与“暂时挫折”的区别,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和过程,注意发现和肯定他在学习以外的优点和长处,同时辅以必要的严格要求,重新拟定计划,以求改正。

 

⑶压力不是心灵虐待。给孩子适当的压力是需要的,但这和心灵虐待是两回事。有些父母为了激励孩子,会采用讽刺挖苦、威胁恐吓、不理不睬等方式,这种心灵虐待会给孩子造成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其危害并不小于对孩子的躯体折磨。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灵会变得扭曲、变态、自卑、缺乏爱心、焦虑压抑,不仅学习成绩好不了,还很容易造成成人时期的种种性格缺陷。

 

家长应以平等的思想、平和的心态、平静的语言与孩子进行认真的对话和交流,和孩子像朋友一样分享欢乐,分担痛苦……孩子的感觉就会大不相同。他们回报父母的一定是一份丰收的硕果,一片晴朗的天空。

 

小故事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了可怕的风暴。水手们惊惶失措,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船长是不是疯了,往船舱里灌水只会增加船的压力,使船下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一个年轻的水手嘟囔。

 

看着船长严厉的神色,水手们还是照做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随着船一寸一寸地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地减少,货轮渐渐平稳了。

 

船长望着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们说:“百万吨的巨轮很少有被打翻的,被打翻的常常是根基轻的小船。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则是最危险的。当然这种负重是要根据船的承载能力界定的,适当的压力可以抵挡暴风骤雨的侵袭,但如果是船不能承受之重,它就会如你们担心的那样,消失在海面。”

 

如何给孩子减压

 

良性的压力会驱使人们工作更加卖力,把事情做得更好,但负面压力或压力过重则会带来不良影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这一情景会指挥他的行动,结果事情不是向他希望的那样发展,而是向他害怕的方向发展——这时候,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

上世纪50年代,美国有一位著名的高空走钢丝的表演者名叫瓦伦达,他一辈子表演都很成功,但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却从钢丝上掉下来摔死了。事后他的妻子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一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

 

瓦伦达的失败,其实是败给了自己。他一心想着事情能不能做好,而无法专注地去做事,因而就无法获得成功。

 

后来,人们把这种不能专注做好眼前事情、患得患失的心态称为“瓦伦达心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瓦伦达事件”也在不断重演。每次高考成绩一出来,就会有好多学生到心理医生那里寻求帮助。原因是好多原本在学校里成绩不错的孩子,在高考时失利,一些人甚至连专科线也没过。

 

如果长期压力过大,甚至还可能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病症。比如一个人若长期处于压力或过重压力之下,他的身体最终会因无力招架而崩溃。他可能会患上冠状动脉心脏病、高血压等生理疾病,或者抑郁症和焦虑等心理疾病。同时,过重压力还有可能导致个体行为改变,如酗酒或服用镇静剂。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该给孩子提出要求,但是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孩子才能心情放松地去学习和生活。当发现孩子的压力过重时,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减轻压力,调整好心态,以最佳状态去学习和生活。

 

如何给孩子减压呢?

 

⑴父母要调整自己的期望。不切实际的期望对孩子的杀伤力很大。引领孩子成长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自己的心态。当父母把全部希望系于孩子,最终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因此,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或不切实际的期望,若孩子做不到,无形中会产生心理压力。即使有期望,也分成一步步达成,而不能是急于求成。

 

一个曾经是县重点高中的佼佼者,最后竟连专科线也没过的高考生在分析失败的原因时说:“我的压力太大了,我是全校的前几名,许多人都关注我,我要考北大,我经不起失败的打击。我常常告诉自己,挺住,绝不能失败。过度的紧张使我焦虑不安,彻夜难眠,无端的恐惧不时袭上心头。高考前一天晚上,我甚至失眠。这样子又怎么会发挥正常?”

 

⑵不要对孩子过分关心。有些孩子的父母也许会说,我并没有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只是对他表示关心而已。殊不知,有时关心也是一种压力。

 

让孩子放松心态,父母首先要做到不要对孩子过分“关心”。例如,当孩子面临某项重大考试时,父母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考试看成孩子的事情,让自己先轻松起来。也没有必要去要求孩子一定要取得好成绩。在感到自己和孩子有压力的时候不妨和孩子聊聊,看看他们对成功与不成功有什么看法。在对孩子表示关心时,切忌唠唠叨叨,这只会加大孩子的心理压力。

 

所有的孩子都是非常敏感的,父母的过分关心只会让他们增加对自己的期望值,更加紧张。在这种心态下,如果一旦发挥失常,他们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钻牛角尖,甚至做出极端反应。

 

⑶确保孩子生活作息正常。当压力来临地,孩子有可能会出现乱发脾气、头痛、发烧、肚子不舒服甚至失眠等状况。父母要注意调节好孩子身心平衡,让孩子和平时一样吃好睡好,不做噩梦,维持正常作息,孩子才能处于最佳状态。

 

⑷帮助孩子发泄压力。如果孩子确实压力过大,甚至影响到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就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发泄压力,放松心态。和孩子一起做运动是个很好的方法,适当的运动可以发泄压力,让孩子的紧绷状态松懈下来。此外,一起到公园散步,做上几分钟的深呼吸等方法,都是很好的解压方法。

小故事

 

中国教育电视台“知心家庭”演播室曾做过一期如何才能让孩子不害怕考试的节目。受访者是一个名叫贺洋溢的女孩子。

 

在接受采访时,贺洋溢这样回答主持人关于不怕考试的奥妙,她说:“我觉得考试只是一种测验,通过测验可以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不怕考试。”

 

贺洋溢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父母的心态直接相关。父母希望她自然成长,所以孩子轻松自在。

 

在那期节目中,一同接受采访的贺爸爸说:“我不是简单地要求女儿考一个好成绩,我主要教她解题的思路,这样她就能触类旁通。”

 

当主持人让贺爸爸从家长的角度介绍如何帮孩子在考试中放松时,贺爸爸说:“第一是不给孩子施加压力,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二是在成绩不好的时候,孩子赴考要鼓劲。批评或者打骂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负担。鼓励的话应该讲究方式,不能为鼓励而鼓励。另外,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让他扩展知识面,知识丰富了,学习自然就轻松。这些虽然与考试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对学习却有辅助作用。”

 

节目的最后,主持人问贺洋溢:“洋溢,面对电视机前害怕考试的同学,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

 

贺洋溢想都没想,大声说:“不要害怕,考试只是一种测验,你一定能行!”

14. 木桶定律:均衡发展最重要

 

每个人都有优势和劣势,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能力。然而,如果一个人的某些基本能力严重欠缺,那么原来的优势就会失去必要的支撑和平衡,强项必然受到弱项的拖累而无法顺利施展,最后鸡飞蛋打,导致崩盘。

 

认识“木桶定律”

 

一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定律”,也称为“木桶理论”。

 

“木桶定律”有三个推论:

 

推论1: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木桶才能盛满水,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木板不够高,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推论2:比最低木板高的木板的高出部分都是没有意义的,高的越多,浪费越大;

 

推论3: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应该设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惟一的途径。

 

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桶”,不仅可以象征一个国家、企业、部门、团队,也可象征一个人,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则分别象征着国家、部门、团队和个人等的最大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管是哪一只“木桶”,其盛水的多少,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那块最长的木板,而是那块最短的木板,因为水的界面是与最短的木板平齐的。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决定整个组织水平的往往是那个最薄弱的部分;对于一个产品来说,决定产品档次的往往是那个水平最低的方面。

 

对于一个人来说同样如此,如果存在某类知识缺陷,能力的发挥总是受到瓶颈学科的制约;如果他的某些缺点长期得不到改善,甚至可能会给自己带来致命的打击。例如,一个搞研发的人如果不懂市场,自己的辛劳成果很可能会一文不值;搞市场的如果对技术一窍不通,就难以把自己的产品优点向客户做全面的更有说服力的展示……一个人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技能,并让其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才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因此,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能力时,应及时纠正孩子学习能力发展失衡的情况,不能只强调孩子的优势或特长,而忽视甚至放弃孩子的弱势能力,这样势必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关于“木桶定律”的一个神话

 

古希腊神话有一则这样的传说:

 

美丽的女海神蕾蒂斯生下一个孩子,他的名字叫做阿基里斯。她把新生儿带到圣河,双手紧紧握住阿基里斯的脚踝,将孩子几乎完全浸到圣河里。经过圣河洗礼的阿基里斯,从此拥有一副与众不同的金刚不坏之身。

 

长大后的阿基里斯果然骁勇善战,他为希腊立下许多不朽的功勋。所以在他的生命中,只有胜利与荣耀,他是失败、挫折、疾病、灾难等的绝缘体。直到特洛伊战争改变了这一切。特洛伊城的王子帕里斯劫走了希腊皇后海伦,阿基里斯奉命不计任何代价,必须救回皇后海伦。

 

一向战无不克的阿基里斯,经过九年苦战,却依旧攻不下特洛伊城。在战争进行到第十年时,敌方将领帕里斯在众神的示意下,一箭射中了阿基里斯的脚踝,阿基里斯倒下了。

 

原来当年蕾蒂斯将阿基里斯浸入圣河时,她双手紧紧握住阿基里斯的脚踝,这是惟一没有浸到圣河的地方,如今却成了阿基里斯的致命伤。

 

脚踝是阿基里斯惟一的弱点,可就是这个弱点决定了英雄的生死。

 

让孩子全面发展

 

如果把对孩子的教育比作“木桶”的话,它应该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教育五块“木板”组成。然而,我们在生活中发现,很多父母都非常重视智育这块“木板”的长度,却忽视了其他四块“木板”。而现行的升学制度、考试制度等考核方式,无疑也加剧了包括学生在内的人们对智育的畸形重视。

 

这种片面的教育,其结果很可能与父母的初衷大相径庭。例如,我们看到有的父母放松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结果孩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的父母不重视孩子的体育,结果一些成绩优秀的孩子成了“豆芽儿”体型;有的不注意孩子的美育,导致他们盲目接受社会的反面文化……

 

在现实中存在这样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在学校里成绩排在10名左右的孩子,在社会上往往比那些成绩总是前两名的孩子成功。专家们称其为“考试现象”。考试现象的根源在于部分家长片面追求智能发育,忽视了孩子全面素质的培养。殊不知,与单纯的智育相比,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更为重要,只具备一种素质的孩子客观上只能划入“低能”的行列。

 

“只要学习好就行”的观点是错误的。“重智力、轻德育”会导致孩子的畸形发展,造就一批高分低能、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的孩子。为了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需要重视智育,但是也绝对不能放松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能教育。

 

为了让孩子的各项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家长还需要注意的是,要纠正孩子的偏科行为。

 

在学生时代,有偏科现象的孩子比比皆是,有些父母也为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能力而沾沾自喜,却忽视了对其偏科现象的纠正。这并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

 

各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例如,有专家通过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如果学理的学生不懂文,他的思维方式会受到很大影响,将来创新能力肯定不行。从现象上看,这种学生的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差,甚至无法把自己的观点在论文中很好地表达出来。从长远来看,将来他们毕业后科研项目的论证报告、申请项目、结题报告都需要好的文科知识。知识面的狭窄会影响他对新事物、新学科的接受,甚至还会妨碍学术交流,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父母应该对孩子的“偏科”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加以解决。中、小学是孩子的基础教育阶段,孩子们应该在这一时期为日后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任何一门课程的偏废,都会为日后的高楼大厦埋下严重的危害因素。如果任由其“偏科”,让孩子畸形发展,到头来只能是误了孩子。

 

纠正学习“偏科”不是一蹴而就的,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家长不仅要保障孩子“优势学科”的发展,更要热情辅导孩子的“非优势学科”,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孩子对该学科的兴趣,增强信心。长期坚持下去,学习“偏科”的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

 

小故事

 

魏永康,1983年6月出生在湖南省华容县,两岁的时候就能认识2000多个汉字;4岁进小学;8岁上中学;13岁时,魏永康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2000年,17岁的魏永康大学毕业后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

 

这位天才少年的成长经历可谓一帆风顺。然而,2003年8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回家。

 

从“神童”到被劝退回家,生活似乎给魏永康开了个非常残酷的玩笑。

 

分析魏永康的成长经历,我们或许能从中能得到一些启示。

 

一直以来,为了让魏永康专心读书,魏永康的母亲曾学梅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都包下了,包括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曾学梅还亲自给他喂饭。

 

后来读大学时,曾学梅也一直跟在儿子的身边“陪读”,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曾学梅说:“我从来没有让他洗过衣服、袜子,洗头都是我给他洗的。”

 

魏永康在大学期间,教授们除了对他的“过目成诵、思辨力超凡”的高智商留下深刻印象外,更突出的则是发现其心理发育和人格成长的荒芜。

 

例如,魏永康对礼仪常识知之甚少。他很少与人打招呼。去拜访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师,见到别人在看报纸,他会径直从人家手里拿过报纸,就自顾自地看起来,也不管老师在一旁发愣。

 

他时常干出些荒唐事:读大一时,一天他突发灵感,一个电话拨到119,称学校发生火情,惹得消防车蜂拥而至;学会电脑后,一次,他将一个同学存在电脑里加密的情书破解并公布了出来;看了《“*”十年》一书后,他就在网上发“×××教授是物理系的走资派”的帖子……

 

有人说,魏永康始终在以童年的心态闯入一个成年人的世界,与外界交流对他来讲无疑有着种种难以逾越的障碍。即便他21岁的人生,事实上仍是一个扩张的童年。

 

来到北京读书后,魏永康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便执意不要母亲“陪读”,孤身一人北上求学。

 

身边突然没了母亲的照料,魏永康感到很不适应,竟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年冬天,他竟然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去天安门逛了一圈,周围的游客像看怪物一样使劲盯着他看。由于长期生活不能自理,并且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模式,2003年8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回家。

开发孩子的左、右脑

 

每一位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过人,都绝不会忽视对孩子智力和潜能的开发。而我们的大脑正是智慧的源头:左脑与右脑以显著不同的方式进行着神奇的工作,左脑偏向于使用语言、数字、逻辑性进行思考,右脑则擅长在图形、空间、想象方面的思考。

 

一般左脑发达的人在数理或分析能力方面较强,右脑发达的人则对美术、艺术等感性的东西敏感度更高。

 

两个大脑半球彼此的活动并非分工式进行,而是互相支持、协调的。左脑与右脑以每秒10亿位次的速度彼此交流。左右脑的运作流程,是由左脑透过语言收集信息,把看到、听到、摸到、闻到、尝到,也就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觉接收到的信息转换成语言,再传到右脑加以印象化,接着传回给左脑逻辑处理,再由右脑显现创意或灵感,最后交给左脑,进行语言处理。

 

科学家发现,左脑和右脑的发育有相互促进作用,两者不可偏废。卓越的科学家往往是左右半脑都比较发达的。例如,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全脑”型的人,他高度发达的左脑,使他能洞穿很多人们认为抽象的东西,而他能用形象(右脑功能)来解释和理解它;他聪睿的右脑,使得他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同时,又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小提琴家。

 

父母们虽然不一定指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但是如果孩子左右脑都得到开发和锻炼,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在生活中,父母可以教孩子一些游戏。从而促进孩子左右脑的协调发展,以获得更高的智力。

 

例如,孩子如果是经常使用左脑的,父母可以建议他多做一些锻炼右脑的运动,调节一下过于理性的思维,可以多听听音乐、多看一些展览、多做一些趣味性的活动等。而对于艺术天赋比较好的孩子来说,父母应该着重让孩子对左脑做一些有建设性的训练,让他尽量多用心算,少用计算器;让他多阅读,多对事情做理性的分析、判断。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小小的运动,也可以起到锻炼脑部的作用。例如,父母可以让孩子在穿衣服、系鞋带、画画、开门、拿杯子喝水、换电视频道的时候,试着用左手去完成(如果是左撇子就用右手去完成)。

 

小故事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但他并不是脑子里只单纯的充满着数字和公式的数学、物理学家,他是一个更喜欢想象的人。

 

据爱因斯坦自己说,他不是坐在书桌前发展“相对论”的,而是在某个夏天,他躺在一个小山头上发现的。当他眯着眼睛向天上看时,千万道细细的阳光穿过他的睫毛射进了他的眼睛,他好奇地想,如果能乘一条光线去旅行,那将是什么样子呢?于是在想象中,他作了一次宇宙旅行。他的想像力把他带进一个场所,这个场所,用经典物理学的观点是不能解释的。他怀着特别急切的心情,回到了教室黑板前,他相信,他的想象比经典物理学的概念更正确。他提出一种新的数学理论,以解释他的想象。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充分发挥了他的全脑功能。他的右脑产生了精彩美妙的想象,接着再用左脑发展了一套崭新的数学及物理论,为他的创造性的想象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因为有了右脑的想象,然后左右脑的相互配合才为人类提供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学说之一。

15. 德西效应:金钱不是万能的

 

奖励运用得好,可以达到意料之外的良好效果,但如果一味依赖外在刺激,却也未必能事事如意,毕竟“金钱不是万能的”。

 

教育孩子为学习而学习,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期待由学习而获得奖励的孩子,只是在为奖励学习而已。

认识“德西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结果发现一种明显的趋势: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这个实验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德西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一个人发动或抑制自身行为的内部原因。当动机达到最佳水平,活动效率就会达到最大值;而动机不足,则会使活动效率下降。动机又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是那种不是由活动本身引起而是由与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动机,其特点是持续时间比较短。上述实验中的奖励刺激容易引发人的外部动机。

 

内在动机是一种要求自己在困难的挑战面前感到有能力、能做出决定的先天性需要,它潜伏于人的多种行为,包括探究活动、学习甚至游戏活动中,它激起人们去寻求并努力征服一系列对其能力来说是最理想或最合适的挑战。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是人的内在动机,这也是学习的最佳动机,它的特点是更容易持久。因此,最好的奖励办法是引导孩子进一步探究、尝试和交流,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在德西的实验中,那些有一定难度的有趣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解出难题又正好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这一基本的心理需求,增进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而此时如果给学生以物质奖励,则会使学生把主要的学习目标置于脑后而不顾,只在乎当前的奖励,甚至把奖励当成学习的主要目标,转移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果,这一结果显然与家长的初衷相去甚远。

 

小故事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千万别“贿赂”孩子

 

为了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很多父母倾向于采用物质奖励的方式,并且对这种方式颇为认同,有些家长甚至说:“给予孩子一定的物质刺激,远远比说教一百句管用得多。”在小学阶段,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给予孩子的多是一些“小恩小惠”,买些小玩具、给点小零食,而中学生,父母则多以金钱或昂贵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等作为诱饵。

 

刚开始,这种物质奖励的方式也确实颇为奏效,孩子一回家就好好看书,温习功课。可是,时间一长,就慢慢的变得不尽如人意了,有些孩子开始出现厌倦学习的情绪,有些甚至把学习做为交换奖赏的筹码,逼得父母只好不停地增加奖金的数目,但效果仍然不大。

这种奖赏所以慢慢地失效,正是“德西效应”在起作用。父母如果让孩子养成为获得奖赏才去努力学习的习惯,孩子就体会不到出色完成一项工作之后的激动与兴奋,单纯的求知的快乐可能会逐渐降低。而对于任何事情来说,兴趣才是更大更持久的动力,一旦失去了兴趣,做事的动机就会大大下降。

 

如果学习活动本身令孩子感兴趣,父母再给孩子奖励,可能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反而会降低孩子原有的学习热情。比如,孩子自己喜欢画画,那么他并不需要父母的表扬和物质奖励,只要获得认可就足够了。如果孩子画出很美的画,父母只要关注一下就行了。但如果父母说“你画得真棒,妈妈奖励你一个本子”,这样反而会使孩子厌烦——“我的努力和成就只是为了一个本子呀?”这样反倒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一味地给予物质奖励,还会使孩子的欲望越来越大,沾染上自私自利和功利主义的毛病,滋生只图享受的心理,养成斤斤计较、讨价还价的庸俗习气。有的孩子为了得到物质奖励,甚至学会了欺骗,通过在考试中舞弊、弄虚作假等方式获得高分。

 

事实证明,物质奖励不是万能的,还可能会出现许多弊端,例如,孩子的学习没有进步,虚荣心、功利心却增长了。长期的物质奖励还会让孩子形成一种错误认识:所有的劳动都应该得到金钱回报。他们可能认为赚钱更多的父亲很伟大,而多做家务少挣钱的妈妈的价值却小得多。他们也不可能理解志愿劳动者和义务工作者,自己也不可能养成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激励总停留在物质奖励这一低级、原始的阶段,那孩子对精神和情感的投入也会减少。最终的恶果是让孩子变得贪婪,逐渐发展成惟利是图的“小魔鬼”。

 

还有一些父母为了激励孩子好好学习,许下一些物质奖励的诺言,但说完后又立刻忘记,这样会在无意中伤害孩子。例如,有的家长为了激励孩子,向孩子许诺如果在期末考试能考到年级第一名,就奖励一台电脑。但当期末考试结束,孩子真考了年级第一名时,家长又以种种借口拒绝兑现承诺。

 

承诺无法兑现,就成了谎言。这有点像“狼来了”的游戏,只会让孩子失望,同时颠覆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尊敬。一诺千金是爱和关怀的表现,因为一些意外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时,一定要对孩子解释原因,或直接向孩子道歉。要知道,父母履行诺言,既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也能维护作为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时又教育他学会诚信。

 

小故事

 

谭秋姣是一位高级女白领,在公司管理中驾轻就熟,深负众望。但她对自己的儿子超超感到无可奈何,力不从心。原来,超超去年上小学5年级了,虽然很聪明,但就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完全是随心所欲地学习,高兴的时候,看一会儿书,不高兴了,就想方设法地偷懒,学习成绩自然是处于下游。让谭女士特别烦恼的是超超对此不着急。

 

对这样一个不争气的孩子,谭秋姣显然非常难过。

 

开始的时候,谭秋姣采用过说服教育的方法,给孩子讲学习的重要性,塑造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她发现孩子对许多道理似懂非懂,这种教育方式收效甚微。后来,她从同事那里学会了奖励方法,很快,她给儿子制定了一个“各科成绩奖励条例”,例如,各科成绩达到了多少分就可以获得相应等级的奖励,谭秋姣制定得很认真、具体,具备很强的操作性。同时,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增加奖赏的设置。

 

很快,谭秋姣苦心经营的“妈妈奖学金”取得了出乎预料的成功,超超对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不仅态度变得认真了,而且也更加勤奋了,不再马马虎虎,也不再敷衍老师,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仅仅过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谭秋姣发现孩子故态复萌,又开始对学习三心二意了。于是她制定了更加丰厚的奖励办法,但是,孩子的学习情况越来越糟糕。

奖励内部学习动机

 

动机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维持已有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以满足需要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是源泉。动机从自发性和目的性可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心理学家认为,内部动机是由个体的自尊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求知欲等内在因素引起的,俗称“我要干”、“我要学”;外部动机则是由外力逼迫(包括金钱刺激)而引起,俗称“要我干”、“要我学”。与外部动机相比较,内部动机具有更大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是长远而有效的动机。例如,有些人喜欢写小说,即使从来没有出版过,他也乐此不疲,因为写作本身对他而言就是一种乐趣。这就是内部动机在起作用。

 

既然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孩子的学习行为同样受到动机的支配和调节。内部学习动机则是孩子对学习本身的一种内在兴趣,这种动机下的学习不是靠外力的推动,而是自觉自动地、积极主动地学习,这种学习更具有持久性。因此,能否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是家庭教育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要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就要重视知识本身的兴趣,使整个学习过程都充满激励性,使孩子发自内心地热爱知识,而不是单纯地把学习知识当成获得某种报酬的手段。一旦孩子形成了良好的内部动机,学习就成了人的精神需要,学习行为成了自觉、自愿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习效果定能显著提高。

 

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

 

⑴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父母可根据孩子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设计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使孩子对新知识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进而促进主动学习的愿望和意向的产生。例如,可以向孩子提问:“打开汽水瓶盖时,为什么会有大量气泡放出?为什么热天比冷天冒的气泡更多?”孩子对这些现象充满了好奇,但对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却束手无策,父母可抓住孩子的这种心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⑵学习动机迁移。学习动机迁移是把其他活动转移到学习上来,或者是把这一学科的学习动机转移到另一学科的学习之中。布鲁纳在其名著《教育过程》一书中强调,在孩子还没有对某种学习产生内部学习动机之前,父母不应消极地等待,而是应积极利用原有的学习动机,因势利导地使之迁移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利用游戏与学习的联系,把孩子对游戏的动机转移到学习上来;利用学好语文的意义与学好数学的关系,把对数学的学习动机转移到学习语文上来。

 

⑶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一个人除物质需求外,还有被人尊重、被人爱、被社会认可、被人理解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很多时候,精神鼓励比物质奖励更有效,因为精神鼓励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因此,父母应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激励方式,不要单纯在物质方面进行刺激。例如:父母在家人或亲友面前表扬孩子,使他产生荣誉感;如果孩子连续一段时间表现得好,可以带他们去看电影、旅游或吃一顿他喜欢的饭等等。父母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就有可能让孩子铭记一辈子。父母要引导孩子树立高尚的学习目的,向着更高的思想境界看齐,使孩子的学习经常有一股动力。如果非要给孩子一些物质的东西,最好是一两本新书或其他学习用具之类,不要让孩子单纯地将物质因素作为自己的学习动力。

 

父母要努力使孩子更关注自己的成长,一旦发现孩子的良好行为,就要及时给予褒奖,要注意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的方向发展,而不要引导他们仅仅去谋取一些物质上的“蝇头小利”。

 

小故事

 

有一位女教师,长得很美。她的学生,特别是男生,都希望得到她的喜爱和重视。

 

女教师十分喜爱班上一个叫罗斯的小男孩,因为他的学习成绩突出,而且很守纪律。女教师安排他在毕业典礼上致词,并亲吻他,祝愿他走上成功之路。

 

可是,这一吻却引起了一个比罗斯低一年级的小男孩的羡慕,或者说嫉妒,他对女教师说:“我也要得到你的一个吻。”

女教师很惊讶,问他为什么。小男孩说:“我觉得我并不比罗斯差。”

 

女教师听了,微微地笑着,摸摸他的头说:“可是,罗斯成绩很好,而且很守纪律。”女教师接着说,“如果你能和罗斯一样出色,我也一定会奖你一个吻。”

 

小男孩说:“那咱们一言为定。”

 

小男孩为了得到女教师的一个吻,发奋学习,成绩提高很快,而且发展全面。全校都知道这个小男孩越来越出色。他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那个美丽的女教师的一个吻。

 

这个小男孩名叫亨利?杜鲁门。长大后,他的最高职务是美国总统。

 

更富传奇色彩的是,当年那个叫罗斯的小男孩长大后也进了白宫,成为杜鲁门总统的助手,专门负责文字方面的工作。

 

伟大的一吻,激励两个孩子成为杰出人才,其激发力远远胜过物质上的奖赏。

16. 模仿效应: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模仿,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手段,也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人在婴儿时期就表现出了爱模仿的天性,例如孩子的咿呀学语,就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

 

养育孩子,也应从培养模仿能力做起。

 

认识“模仿效应”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过模仿行为,就是有意或无意地效仿和再现与他人类似的行为。比如看见别人留长发,自己也留长发,看见别人穿牛仔裤,自己也穿牛仔裤,等等。

 

从心理学上说,模仿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机制,或者说是一种本能。

 

例如,在一个行人很多的路口,当人行横道的信号变为红灯时,大家都在等待红灯变绿。如果有一个人率先闯红灯走过路口,就有许多人模仿这种行为,大家纷纷不顾红灯,跟在那个人后面一个接一个地走过路口。

 

大家都知道红灯时不应该过路口,如果没有一个人过,大家都会等待红灯变绿,但如果有一个人闯红灯,那么大家就会想“他过了我为什么不能过?他没有受到惩罚,那我过也没关系”。就是说前面的人给后面的人做了示范,后面的人就模仿前面人的行为。

 

由于“模仿效应”,模仿者身上所出现的行为变化通常可分为四类:

 

⑴塑造效应。指模仿者通过对榜样的学习,学会了以前不会的一些新东西。

 

⑵抑制-去抑制效应。指模仿者由于看到榜样受奖或受罚而抑制或不抑制某种行为。这种情况下模仿者没有学得新东西,只学会在适当条件下表现或抑制原先已经掌握的行为。

 

⑶引发效应。指模仿者表现出与榜样行为有关的行为。

 

⑷涟漪效应,榜样行为波及一群人。如班级学生看到个别学生破坏规则而未受处理,就会模仿破坏规则行为。如果破坏规则的学生是班级有地位的人物,那么波及面就更大。

模仿效应在教育中非常重要,它是学习的基础。实际上,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模仿大人了:首先是模仿大人的面部表情和发音,然后是身体运动和话语的模仿。人刚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我们之所以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技能、思想和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模仿。

 

小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五口人,三代同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一个儿子。

 

爷爷、奶奶七八十岁了,老了,走不动了,爸爸妈妈很讨厌他们,觉得是一个包袱。两人一商量,决定把爷爷奶奶丢进大山里去。

 

一天晚上,他们把爷爷奶奶装进一个大竹篮里抬进了大山。当他们正准备把爷爷奶奶扔下不管时,他们的儿子在旁边说话了:“爸爸妈妈,你们把爷爷奶奶丢在大山里,这个大篮子也不要扔了。”

 

爸爸妈妈感到很奇怪,问儿子:“为什么要把篮子带回家?”

 

儿子回答:“等你们老的时候,我也要用这个大篮子抬你们进山,把你们丢进大山里。”

 

爸爸妈妈听了,心里慌了,赶紧把爷爷奶奶抬回家,好心侍候,再也不敢不孝敬父母了。

 

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孩子年龄尚小,还没有获得基本的生活经验,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也很难理解父母的说教。而榜样与示范可以让他们有形可循、有样可学。例如,孩子看到哥哥举止有礼貌,得到了妈妈的赞许,他也会乐于学习这样的榜样。孩子的年龄越小,榜样的感染力就越大。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与其让孩子记住规则,不如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如果你把孩子熟知的人所做出的正面的和负面的榜样,指出来给他看,同时告诉他为什么那样是好的或坏的,可能比你的单纯说教更有效果。

 

可以供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很多。比如,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父母和教师,同学朋友中的好典型,电影、戏剧、文学作品中的好典型,等等。

 

在这些榜样中,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最重要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曾经讲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举止,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电视上曾播出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贤惠的儿媳,给婆婆张罗着洗脚,这一切被幼小的儿子看在眼里,也效仿妈妈的样子,为妈妈打来了洗脚水。这位妈妈的行为为儿子上了一堂生动的家庭教育课。

 

孩子出生以后,首先接触的是父母及其家庭成员,其最初形成的行为习惯几乎都是从模仿家长而来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起着全方位、立体化的示范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犹如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孩子面前,家长从自身的思想品德到生活小节,都不再是小事。要教育孩子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家长自己就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正如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所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

 

据各地调查资料显示,多数儿童的不正确饮食习惯与父母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关。现在孩子的磨蹭行为,是让许多家长头疼的事情。但是孩子的这种行为不是天生的,有相当一部分与父母自身行为密切相关。有些家长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节目或书报,这种行为就往往会使孩子养成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办事拖沓的不良行为习惯。

 

很多家长也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懂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怎么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呢?有的家长会认为第一任教师就是督促孩子学好功课,孩子不懂的,讲给他听,不会做的,教给他做;孩子有缺点、错误,要批评他、教育他,孩子有优点、进步,要表扬他。这些固然是应该做的,但是并不仅仅限于此。因为单凭空口说教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有时还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你让他去东,他偏去西,对父母的话产生反感。相反,那些天天晚上都拿出一定时间伏案读书、钻研业务的父母,孩子们大多会自觉地学父母的样子,去认真做功课。

家教故事

 

李远哲是著名的华裔美籍化学家。1986年,其因为改进并发展了交叉分子线束的方法,在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小时候,李远哲就具有绘画天赋。他的父亲是一个有名的画家,从小到大耳濡目染,他从父亲那里掌握了不少画艺,绘画水平提高得很快。他希望将来能当一个画家,画出轰动世界的名画。

 

然而,李远哲的童年,是台湾局势非常动荡的时期。父亲清楚地知道,当画家没有什么出路,甚至连生存下去都很困难。他对儿子的选择感到担忧。

 

一天,当远哲从画室里出来后,父亲喊住了他:“远哲,到我房间里来,我有事要和你谈谈。”

 

远哲知道,父亲这样郑重其事地找他谈话,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心里有些忐忑不安。

 

走进父亲的房间,父子俩相对而坐。父亲用手拍了拍远哲的肩说:“孩子,你已经慢慢长大了,爸爸想知道你以后准备从事什么职业。”

 

远哲回答:“爸爸,我想做画家,这个你是知道的。”

 

父亲说:“远哲,我知道你有绘画的天才,爸爸也愿意把你培养成一个画家。可是,你还不明白,一个人从事的职业应该与现实结合起来。现在,台湾局势不稳定,单靠画画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爸爸建议你改变一下奋斗方向。”

 

听了父亲的话,远哲的脸色凝重起来。一直以来,他的理想是成为一个画家,并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

 

父亲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他不急于要儿子表态,而是递给他一本《居里夫人传》,说:“这是一本写女科学家的书,你拿去好好看看吧,它可能对你有启发。”

 

远哲拿着这本书,心情沉重地回到自己的房间。晚上,他久久不能入睡,要不要放弃自己多年的爱好呢?父亲的话又不无道理。他内心矛盾万分。“不如看看那本《居里夫人传》吧!”远哲开了灯,翻开《居里夫人传》,从头到尾地阅读起来。渐渐地,他被居里夫人的事迹打动了。“她的祖国也是如此的多灾多难,但她所做的一切对全世界人民是多么伟大的贡献啊!做人就应该做一个像居里夫人这样的对全世界许许多多人民有贡献的人。画画是我的爱好,但科学将会成为我的生命。”他已下决心,要像居里夫人那样做一个科学家。

 

几十年后,李远哲也像居里夫人那样站在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成为一位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

 

鼓励孩子独立思考问题

 

“模仿效应”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模仿”是一把“双刃剑”,在某些方面的模仿对孩子只能起到消极的作用。例如,当孩子身边有人表现出某些不良行为时,孩子很容易通过模仿,并且沾染上种种恶习。因此,父母要教导孩子: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即在做事情的时候,不管其他人怎么做,自己心中应该有评判事物的价值观和标准,而不应该盲目地跟从别人。

 

“模仿效应”在家庭教育中的消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⑴随大流。例如,一些孩子爱攀比,看别的孩子穿名牌服装,自己也想穿。如果父母对其进行教育,孩子就会辩解:“别人家的孩子都有,所以我也要买。”孩子甚至很聪明地掌握了父母的心理弱点:不愿意孩子被别人看不起,别人孩子有的东西自己的孩子也应该有。

要避免孩子的这种行为,父母首先要摒弃自己没有意义的虚荣心。当孩子用“别人如何如何”来狡辩时,只要事情是不应该做的,父母就该理直气壮地说:“还有更多的孩子没那样做!”“别人家孩子有的玩具,你不一定也得有!”从而杜绝孩子的借口。

 

⑵模仿影视作品中的不良行为。有的孩子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后,就会在游戏时,学剧中坏蛋的模样、装束、腔调,更严重的,学习他们的行为。比如世界上年龄最小的银行抢劫犯——一个9岁的孩子,就是因为刚看过一部关于银行抢劫的侦探片,觉得有趣就去模仿,而导致了犯罪行为。这种有害的模仿是需要父母警惕的。

 

还有的孩子有时会迫于同伴的压力,去做错事或染上不良的习惯。这时,父母一方面要帮助孩子远离这些不良朋友,同时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问题:“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想做了这些事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跟朋友在一起时,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你都要带着自己的脑子思考。”使孩子避免受不良朋友的影响。

 

⑶对明星的盲目崇拜。青少年由于其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他们更容易被歌星、影星的形式化、表面性的形象所吸引,并且模仿他们的行为。一般来说,这种对明星的喜爱并无不可,但如果发展到“追星”,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例如有女生特别喜欢张国荣,只要是他的CD就买,有他的相片、图片就收藏,有张国荣的电视节目就看……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学习成绩也受到了影响。在张国荣去世那段时间里,该女生悲痛欲绝,几乎也想自杀。这种“追星”现象,就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了。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辩证地看待明星,不能极端化。要让孩子知道,明星能引起人们的好感、关注,的确是有某些可爱之处;但是明星也不是完人,在很多方面可能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他们身上也可能有一些不好的思想和行为,并不值得效仿。对于明星的崇拜,应该适度和理性。父母要引导孩子,去关注明星为成功付出的努力,为自己树立良好的楷模。

 

如果发现孩子有追星现象,并且因此耽误了学业,父母要及时觉察,慢慢对孩子进行心理开导,把他的心思引回正路。

 

此外,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以科学家为榜样,让那些贡献突出的科学家、企业家、文学家“走进”孩子的心中,帮助孩子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追求事业的成功。

 

家教故事

 

著名女演员兼畅销书作家玛萝?托马斯从小就梦想和他的父亲丹尼?托马斯一样,成为出色的演员。后来,玛萝终于在一部影片中担任女主角而大获成功,但是成名的喜悦和兴奋很快就被痛苦所代替,因为玛萝发现所有记者对她的采访都是以父亲的背景为焦点。

 

“我会像父亲一样成功吗?我会受欢迎吗?”一下子,玛萝信心全无。

 

有一天,玛萝鼓起勇气对父亲说:“爸爸,当我说出下面的话时,请不要怪我。我想改名字,虽然我很爱你,但我不想再当什么托马斯了,我不想活在托马斯的阴影之下。”

 

父亲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平静地对她说:“我期待你成为一匹好马。你知道吗?一匹好马在奔跑时,它的头上是带着眼罩的,这样一来,它的目光就会保持向前直视,可以防止周遭的干扰,直直走自己的路。我期待你能成为一匹良马,按照自己的道路前过,不要理会那些拿你和我或其他人比较的言论。”

 

第二天晚上,玛萝准备演出前,父亲送给她一个盒子,里面装有一个旧的马的眼罩,和一张字条,写着:“走自己的路,孩子。”

在父亲的鼓励下,玛萝托马斯终于坚持了下来,并且成为了一位演技高超、受人喜欢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