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演讲台词英文版:【用心原创】明朝首辅李廷机为啥辞职123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0:39:08
  李廷机(1542年-1616年) ,字尔张,号九我,明代晋江新门外浮桥(今属鲤城区)人。嘉靖二十一年生,万历四十四年卒。少贫励学,1570年举顺天乡试解元,万历十一年会元、榜眼,累官礼部沿书兼东阁大学士。

    按照明朝官制体系,首席内阁大学士就是首辅,名义上相当于宰相之职。设置于建文四年(1402年)八月。明代朱元璋废除宰相一职之后,世间便再无宰相。明中期后,大学士又成实际宰相,称之为“辅臣”,称首席大学士为“首辅”,或称“首揆”、“元辅”。嘉靖、隆庆和万历初期,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权力最大,内阁中亦争夺剧烈,次辅不敢与较。我们从明朝首辅列表看到,李廷机是万历三十六年十一月进,四十年九月致仕,在位时间为:1608年-1612年,共四年多。

    后人对李廷机的评价很高,把他称为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清官贤相。李廷机为人向以严为主,明史记其“遇事有执,尤廉洁,然性刻深,亦颇偏愎,不谙大体。”为政是以“清、慎、勤”著称.李廷机主持浙江乡试与官吏考核时,杜绝舞弊。任职南京时,罢免杂税,商界复苏;解决被南京主帅成山堵断的长江河道,复民生计;捕捉“恶虎”李文政戍边,为民除害;用财政盈余,修葺罗城、公署、考场、庙宇等公共建筑。北京任内,革除贡使车马费;停发高丽戍饷;整顿殿试场所;扩建馆舍等。

    也许正是因为过于正直刚烈,不愿同流合污,更不肯助纣为虐,加上人们觉得他“性刻深,亦颇偏愎”,故在当时不少大臣眼里是“不谙大体”,不懂世故,因此常受他人的攻讦。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夏,朝议推举阁臣,李廷机在被选之列,但受到给事中曹于忭、宋一朝和御史陈宗契等人反对。神宗仍命李廷机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李廷机三辞而后拜命。刚刚入阁视事,又有给事中王元翰、胡忻等上言反对。神宗将此2人夺俸处分,以慰李廷机。江西参政姜士昌、御史宋焘也因疏论李廷机而被罢黜。因此,更遭一部分朝臣嫉恨。李廷机见事不可为,遂累疏求罢,神宗不许,慰谕有加。次年四月,主事郑振先在论朱赓十二罪中,又涉及李廷机,李廷机再度累疏乞休,并杜门数月不出。神宗屡次遣人促其出来理事,仍坚卧不起。万历帝见状无奈,却就是不批准他辞官,李廷机只能回到岗位工作。

    李廷机在首辅岗位上干得实在憋屈,皇帝早已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九月十六日起,这位皇帝就开始罢工,三十多年如一日地窝在巴掌大的紫禁城里冬眠。其间,大臣们无论怎么恳求、谩骂、抱怨还是造谣,神宗就是不上朝、不见臣、不办公。一切压力都是内阁大臣身上。试想,皇帝都不办公了,自然造成中央部门人员无法补充,无法替换。一方面,中央九部全部官员加一起才31人,空缺竟达24人;另一方面,全国各地每天都有成千上百份奏折送来,等着决策和批复,职责压力极大。

    为此,李廷机在皇帝罢工、事务怠工、群臣逼宫的情况下,顿生退意,上辞呈准备走人。他原本估计皇帝大人即便懒点,得交个三五份辞呈就能批下来。为了早点办完手续,让皇帝看到自己辞职的决心,他把房子捐给穷人,让全家老小卷铺盖先走,自己则一个人跑到庙里凑合住了下来。

  5份辞呈交上去了,万历没反应。李廷机又写了5份,万历依然没反应。李廷机犟上了,继续写,写他50份,就不信万历不给批,依旧是石沉大海。就这样,可怜的李廷机在破庙里一住就是4年,写了123封辞呈,其结果是皇帝的批条没得到,反倒得到一个“庙祝阁老”的绰号。最后,李廷机彻底崩溃了,索性自己把自己解雇,顶着抗旨的罪名、冒着杀头的危险,自作主张跑回福建老家去了。幸运的是,万历皇帝连追究都懒得追究,任由他去。又是4年后,贫困潦倒的李廷机病逝,万历这个时候罕见地勤快了一次,赐赠他少保头衔,谥“文节”。

    李廷机身为首辅,位高权重,本可以做许多对江山社稷有益、对普天百姓有利的事,却由于社会制度黑暗、政坛风气不正、清官贤相难为,不得不成为中国历史上连续辞官“最牛”之人,他的行为不仅前无古人,也难以后有来者,不能不说是明朝末年的一出莫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