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a5不改时间:教学絮语(6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19:12

教学絮语(65)

(2011-09-05 12:12:39) 转载▼标签:

文化

分类: 思想芳菲

十多年前,担任文科班班主任。有一位学生,平时表现较为自由散漫。不喜欢学习,课堂喜欢讲话,课外经常与许多男女同学一起,开些不着边际的玩笑。在班级很有影响力。在理科班级上了一学期的课,感到不适应,第二学期就想转到我的文科班。我不同意他转过来。校长与我谈话,劝我接受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的老爸是副镇长,说这个学生确实蛮调皮,但还是可以教育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同意这位学生转到我的班级,但要他写保证书,上课期间不要讲话,不要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让他的副镇长老爸到学校来,把保证书交给我。这招很有效。这个学生在我的班级以后,虽然还改不了他那种好动的天性,但上课期间,约束了他自己,不随便讲话。课外也没有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自然,我对他也很友好,没有对他另眼相看。他很讲义气。学校举行运动会,我的班级实力较弱,在这种情况下,他一个人报了好几个项目。其中一个项目得到全校第一名,另一个得了全校第二名。同时,还主动担任拉拉队,为其他运动员加油。后来经过努力,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这个学生苗子不错,只是从小娇生惯养,人变得自由散漫。管理得当,对他自由散漫的个性予以适当约束,是有必要的。

在《海子、骆一禾作品集》一书中,读到骆一禾写给朋友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骆一禾写道:“随着文化环境的变迁,被贻误的诗人过若干年再被钩沉发现的可能性是极小的。一般说来,在一个出版畅达,出版粗率,诗歌意识不完备,加上功昨主义主流和商品文化社会的特性,遗忘的速度很快,连传到未来的可能性和条件都不留下,又谈什么永恒的品鉴力。例子海子的状况不改善,而我们一旦不在人世,他是完全湮没的。又如,我最近为昌耀写诗评,遍查1956至1987的评论资料,竟然发现我的评论是头一篇较为系统地评价昌耀诗歌的文章。”昌耀是一位很优秀的诗人,他的文章早已经发表,但对他的文章予以关注,为他作出专门评论,这样的人却很少。表明绝大多数人,他们的内心是庸俗的,对于崇高的事物,缺乏热爱,他们的鉴赏力是平庸的,辨别不出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缺乏价值的。即使大多数很有知名度的学者,也是如此。几年前,地处京城的某所全国最高学府,若干知名教授评选近三十年最优秀诗人,却将食指排除在外。与其说是食指的诗歌水平不高,不如说是这些水平不高,是不学无术的混混之辈。表明他们的文艺鉴赏力极其低下。这使我认识到,真正美好而崇尚的事物,往往是脆弱的。因为其他许多人,往往有眼无珠,而是去保护它,而是把它当做废物一样,扔在一边。这也使我认识到,一个有良心的人,一个责任就是发现被忽视的那些有价值的东西,让更多的世人了解它,认识它的价值。正如一位有良心的出版家,他的责任不但是努力把已经被公认的优秀作品,通过出版推荐给世人,而且是努力将那些世人不知、但深有价值的优秀作品,通过出版推荐给世人,哪怕赔本也要做这样的事!因为人活在世上,不但要关注自己的利益,而且还要弘扬真善美,而且后者才是人之为人的更大使命!

一位作家指出,在最初的阶段,文革在各个阶层遭到不同程度的抵制。从中央到地方,许多人不理解,响应者寥寥。但过不了多久,就在自发的中学生红卫兵组织中,找到了文革的最坚决支持力量。这些中学生,年纪轻,极其缺乏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传统教育。一旦最高人物发出文革的召唤,可谓一呼百应,召之即来。我觉得,这位作家的分析,是很有见地的。给予青年人较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传统教育,极其重要。使青年人可以辨别是非,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不至于迷失方向。

从教二十余年,我常常遇到或听到两种类型的校长或教育行政干部:一是虽有地位,却对教育很外行。你与他谈教育规律、教育心得,他听不进,他听不懂。他平时很少看教育方面的书籍,尤其很少看人文方面的书籍。他只是凭自己很肤浅的经验和认识,来管理复杂的教育活动。与这样的校长或教育行政干部打交道,可谓秀人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二是有一定的学问或才华,但心术不正。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是他们的人生信条。他们当干部,决不是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决不是出于对真理和美德的热爱,而是出于校长或教育行政干部这个位置,能够给他们带来许多油水。他们热衷于板着脸教训教师,热衷于任人唯亲,他们撒谎不脸红,他们变着法门化公为私。虽然也有校长或教育行政干部的身份,但他们的内心世界,与社会上的贪官恶吏,没有多大差别。在这样两种校长的治校下,一个稍有个性、对教育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教师,要么遭到打压,其才学难以得到展示,要么就遭到同化。对那些未被同化,仍然坚持独立个性,仍然坚持对真善美的热爱,仍然坚持自己对教育规律的探索,这样的教师,我得给予最诚挚的敬意。

我与孙,是大学同学。我在一班,孙在二班,四年间一直在同一个教室上课。同我一样,孙喜欢读书,也喜欢思考。大学四年,孙写了大量的思想随笔。孙的喜欢读书和思考,不是出于考研,而完全是出于对思想的热爱。有时,我也与孙聊天,谈些人生与社会的问题。孙的许多观点,与我不同。但我赞同孙热爱思考的精神,孙也对我的热爱思考,表示欣赏。大学毕业数年之后,在一次省教育局主办的大型教研会议遇到孙。问他忙吗?孙说:忙。一直在某校担任高三的把关教学工作。那时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体制,已获高层认可。到处都是下海经商,许多人通过各种违法乱纪手段,发家致富。孙说到,现在这个阶段,正是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为了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许多人赚钱,是不择手段的,这个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今后还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此后,又是十多年不曾谋面。两三年前,在大学毕业二十周年同学会上,再次遇到孙。现在孙在教学事业上,已经卓有成就了。同时,孙在经济上,也过着殷实的生活。回忆二十年前的大学时光,孙仍然缅怀那段喜欢读书和思考的日子,说那段时光是纯真的,快乐的,有意义的。但问孙,现在还经常读书,经常思考人生和社会吗?孙说:现在哪有这么多时间思考和阅读啊!每天都有许许多多七七八八的事情要干。我理解孙。因为作为一个高中教师,确实忙碌,要花很多时间用于备课、改作、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作为一家之主,他还要处理各种现实生活的问题。但我还是为孙感到几分惋惜。如果孙在教学之余,如果他在忙于生计之余,还能把大学时的习惯继续保持下来,继续思考人生与社会问题,在我看来,当是一件更好的事。

曾经亲历一次听证会,省教育局主办。听证会主题,是三电三模的高考加分应不应取消。参加听证会的代表,有重点中学的教师与学生,有农村中学的教师与学生,有学生家长,有地方教育局的副局长,有三电三模的指导教师,有体育局领导,有大学招生办的教师,有参加三电三模比赛、并获奖的学生。大多数听证会的人,都要求取消三电三摸的高考加分,或者大幅度减少加分分值。他们的理由是,一是现在的社会风气不正,有钱就可以买奖。一位做生意、家庭条件很好的学生家长说道,他认识到许多家长,孩子的成绩不如别人,但由于家长肯出钱,孩子参加全国三电三模比赛后获得一、二等奖,结果孩子为名牌大学所录取。他说这对其他许多勤奋学习的学生来说,很不公平。二是对农村中学不公平。因为参加全国三电三模比赛,需要投入更多的师资和财力,在这方面,农村中学的条件,远不如城市中学。三是把中学教育引到错误的道路。中学教育是素质教育。应该鼓励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而不应该鼓励学生把那么多的时间,用在参加某个学科的竞赛。大家畅所欲言,敢讲真话,气氛十分热烈。只有参加三电三摸比赛指导的教练、体育局的领导等少数几个人,为三电三摸加分辩护。但在听证会上,这几个人的发言,得不到大家的响应。一位来自某县重点中学的学生,事先还对他所在学校的其他同学,进行调查,然后在听证会上,发表了长篇大论,发言时间至少有十多分钟。这位孩子口无遮拦,直言高考加分的许多弊端,引起其他许多听证会成员的鼓掌。看来,还是孩子更加单纯,期待我们这个社会有更多的公平。听证会分批召开,每一批开半天,参加这次听证会的成员,约有两三百人。吃的东西不错,住的旅馆也很好。一年之后,三电三摸的加分被取消了。看来,那次听证会,取得了积极效果。

一些教师,喜欢出过深的试题。我感到奇怪,每次考试,把学生考得灰溜溜的,你心里就那么高兴?为什么不把考试面向学生中的百分之七八十,使他们在考试中都能取得较好成绩,都能感到成功的喜悦?我同样费解,高考为什么要出偏题怪题。我总觉得,一些教师——包括高考命题人员——喜欢出偏题怪题,并非就是为了选拔优秀人才,而是还有一个原因,即以偏题怪题来刁难学生,当一个个学生为失败而伤心、流泪时,而命题教师却从中获得恶意的快乐。这样的命题教师,我看是不称职的!

是的,在我看来,教育应该有另外一种模样。虽然我没有办法,清楚地描绘出另一种模样的具体轮廓,我也没有办法指出,它在多大程度上,与现在的教育有所不同。但我坚信,会有另一种模样。比现在更美好,更合乎人性,既使受教育者从中得到益处,也对社会的进步发展,起促进作用。

手头有一本《泰戈尔诗》(新月集.飞鸟集),郑振铎译、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八二年九月买自家乡的一个小书店。这本书,已经伴随我二十九个年头了,就像朋友一样,形影相随。喜欢“新月集”的童心,喜欢飞鸟集的哲理。大学时,读了泰戈尔小说《戈拉》,又读了泰戈尔传,对泰戈尔的人生和文学,有了更多的印象。感到他对人类有博大的爱与同情之心。他对狭隘爱国主义予以批评,引起许多印度人的谩骂,使我认识到,一个坚持真理的人,往往会遭到许多国人的误会的。再后来,又大学毕业后,工作忙碌,一有空,我就阅读泰戈尔《泰戈尔诗》(新月集.飞鸟集),调节自己的心灵,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并先后购买了泰戈尔撰写的《人生的亲证》等著作。2006年夏秋两季,更是用数月时间,写作泰戈尔诗歌点评,从《飞鸟集》和泰戈尔写的其他诗歌中,择出六十余句,予以点评。写作点评,是艰苦的。却深化了我对泰戈尔思想的理解,也深化了我对人生社会的理解。在此前后,又在网上阅读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泰戈尔访华之后,在中国文化界引起的一场风波。许多人写文章,对泰戈尔访华予以热烈欢迎,高度肯定泰戈尔在文学和思想上的贡献。但也有许多人,对泰戈尔的文字和思想,持批评态度。持批评态度的那些人的观念中,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和军事不如西方,就表明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不如西方,他们甚至说,中国和印度经济和军事的落后,正是中国文化的落后造成的。我为这些批评者看问题如此简单化,深感痛心。后来,我认真阅读了泰戈尔撰写的《人生的亲证》。感到这篇书虽短,却是充满智慧光芒的。揭示了古印度了人梵合一的宗教观。却又充满着人道主义情怀。全书洋溢着对真理的热爱,洋溢着爱人如己的慈悲心肠。我并不赞同此书的全部观点,但毫无疑问,此书使我受益非浅。我热爱泰戈尔,也热爱圣雄甘地。我认为他们不但是印度人民的精神财富,而且也是亚洲和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我看到许多学生,也喜欢阅读泰戈尔的著作,深为高兴。我不时鼓励学生从泰戈尔的著作中,吸取心灵营养,做一个更为善良、更为美好的人。我也不时鼓励学生热爱印度,尊敬印度,懂得印度人民同中国人民一样善良,懂得印度文化同中国文化一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将军,你不能这样做》是我八十年代时,就读过的一篇长诗,作者叶文福。这首诗是这样开头的:“据说,一位遭四人帮残酷迫害的高级将领,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后,竟下令拆掉幼儿园,为自己盖楼房;全部现代化设备,耗用了几十万元外汇。”接着,作者写道,将军是受人尊敬的前辈,曾在战场上与战友一起,浴血奋战,不怕牺牲,所想的只是“为子孙后代,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所说的只是:“最艰巨的任务,给我!” 而四十年过去,将军却堕落了,变得贪得无厌:“给你月亮,你嫌太冷,给你太阳,你嫌太热! 你想把地球,搂在怀里,一切都供你欣赏,任你选择…… ”作者忧虑:“难道一个共产党人,竟要去写牛金星们可悲的历史?难道一代一代揭竿而起,殊死抗争,竟只是为了你一家人”,作者责问:“如果真的是这样,将军,你怎么对得起,牺牲在你怀里的战友 最后的嘱托? ”“你有什么权利,把先烈的热血,把人民对党的信赖,把劳动者辛勤的汗水,肆无忌惮地挥霍?! ”最后,作者对将军拆幼儿园、动用几十万外汇为自己盖楼房的行为,发出诚挚呼吁:“将军,不能这样做!”一首多好的诗!充满正义感!充满对将军的信任!充满对人民的热爱!充满对国家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期待!这篇文章发表之时,曾经引起广大读者的热烈好评。但却遭到不公正的待遇,许多报纸杂志对这篇长诗,予以批判。三十年过去,腐败现象变得更加猖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于腐败现象,不能回避,而应正视,不能容忍,而应采取严厉措施予以遏制,否则人民的幸福,国家的未来,都会毁之一旦。叶文福在八十年代初,就看到了腐败现象日益泛滥的现象,并且撰写长诗,强烈谴责腐败。这种铮铮正气,令人饮佩。一个知识分子,需要有这样一种铮铮正气。

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谈》:“邵茂齐有言:天上月色,能移世界。果然,故夫山石泉涧,梵刹园,屋庐竹树,种种常见之物,月照之则深,蒙之则净;金碧之彩,披之则醇;惨悴之容,承之则奇;浅深浓淡之色,按之望之,则屡易而不可了。以至河山大地,邈若皇古;犬吠松涛,远于岩谷;草生木长,闲如坐卧;人在月下,亦尝忘我之为我也。今夜严叔向置酒破山僧舍,起步庭中,幽华可爱。旦视之,酱盎纷然,瓦石布地而已。”喜欢张大复的这段文字。有人会说,月色下的世界,与阳光下的世界,哪个真?哪个假?我觉得,他们这种用要么真要么假的思维,来看待月色下的世界与阳光下的世界,是错误的,正如用要么真要么假的思维,来看待诗歌与科学,同样是错误的。在我看来,月色下的世界,与阳光下的世界,都是真的,只是真的角度不同。月色下的世界,接近于诗,接近于情感,阳光下的世界,接近于科学,接近于理性。它们揭示了自然和宇宙价值的两个方面。我爱阳光下的明朗,我也爱月色下的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