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感情美好的成语:蒋介石嫡孙蒋友柏的中和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50:18

蒋介石嫡孙蒋友柏的中和之道

2011年12月01日13:20作者:福布斯中文网

  “对未来10 年有何计划?” “小孩子大了,再想吧。现在只想好好的,平易的,努力的,带家里走过忙碌的现在”。这一段寻常对话,像会发生在和任何一个行将踏入中年的人的对话中,但是很难想象的,是出自蒋家第四代中最吸引公众关注的蒋友柏口中。是什么力量让他发生了改变?

  “当没有资源,背景无效,人情不再,靠山消失,又快要坐吃山空时,人就会变。”——蒋友柏

  贵族的少年

  1975年,蒋介石在台湾去世,次年,蒋家第四代继承人蒋友柏出生。姓“蒋”,在蒋友柏的儿童时代,可以算做一件引以为傲的事。上课有保镖,作业可以提前批改……家族赋予的特权,让小时候的蒋友柏形成张扬的个性,感觉自己非常“拽”。在《悬崖边的贵族》中,他形容自己的童年:“小时候我真的就像拥有一个阿拉丁神灯似的,心想事成,要什么有什么。”

  1988年,蒋经国去世,台湾政坛风云变幻。

  蒋友柏12岁的时候,父亲蒋孝勇带领全家搬到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始漂泊海外的生活。对于年幼的蒋友柏来说,他那时还不能理解生活为何会突然发生如此大的改变,就好像“有人把我手上的神灯拿走,我好像一下子被丢到一个看不见边界的沙漠里,东西一下子都不见了”,而他也会幻想,有一天还能够回到台湾,回归原来锦衣玉食的生活。

  加拿大的生活没有往日的呼风唤雨,但也单纯快乐。父亲很少跟友柏谈起家族的政治历史,“轻声细语说重话”是蒋孝勇的教育方式,跟他相处,更像朋友。蒋孝勇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年少的友柏心里对于未来的规划也许就是进入父亲的公司上班,自然而然会有一段美好的前程。

  然而命运却开了有一个玩笑,1996年,蒋孝勇英年早逝,年仅20岁的蒋友柏就这样失去了靠山。

  迷茫的纨绔子弟

  父亲去世之后,除了继续完成在纽约大学的学业,蒋友柏还在纽约做了四年职员。金融专业出身,19岁做房地产生意就能赚得160万美元的他,在投行的工作可谓天时地利。那段时间,蒋友柏过着肆意享受、放纵不羁的生活。

  中学同学去美国看他,他直接负责来回机票。带着兄弟们去吃米其林推荐的法国大餐,只要觉得红酒不错,来个五六瓶是非常正常的。和朋友约在纽约最热门的酒吧Chaos见面,朋友先到却无法进入,蒋友柏到了以后和门口保镖握握手就带着朋友们进去了。更多的夜晚,蒋友柏喝得酩酊大醉,倒头就睡,习惯在酒精中麻痹自己,

  他曾经形容过当时的放纵状态:你能够想到的事情我都做过,你没有想到的我也都做过。

  但是,放纵过后却是迷失。巨大的空虚感包围了他,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

  ”我的人生曾经是没有心跳的风花雪月,表面上过得体面但无处可取。“

  重新布局人生

  浪子回头,蒋友柏的人生开始重新布局。他的第一步,便是把自己推下“悬崖”。

  难以想象的是,这样一位出身显赫的名门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以后,竟然摆起地摊买二手衣服。很长一段时间,蒋友柏和女友住在西门町,过着每月只有2万元新台币(人民币4000元)的生活。也是在这段时间,他看清了自己到底拥有什么。

  2003年,橙果设计公司在台湾开张,蒋友柏担任CEO。自小性格叛逆的他选择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不做本行,不靠关系,他能走多远?

  橙果设计公司最初的发展非常顺利,陆续为捷安特、雷诺、摩托罗拉等知名品牌设计作品,2005年营业额已超过7000万新台币,这个数字,比成立之时暴增24倍,橙果在台湾时尚设计界已是不可或缺的要角。然而,2006年,橙果却遭遇了一次危机。

  设计师与客户之间的矛盾一直让蒋友柏非常为难。有些设计师要求的设计成本非常高,他们只是想要借助市场去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而蒋友柏的原则却是最大程度为客户赚钱。无法调和的矛盾使橙果失去了一张王牌——Michael Young,更糟糕的是,一些冲着设计师名气来的客户开始停止与橙果的合作。随着严重财务问题而来的是巨大的人事变更,两个资深主管向蒋友柏辞职,随后又有一半员工离开了橙果。蒋友柏却总是能绝处逢生。2007年,橙果谈妥了一些设计案,那些单子的金额总计大约1300万元新台币,正好补足缺口。反省过后,橙果也找到了新的前进方向,转危为安,走出困境。

  此后,他将《中庸》里提到的“中”与“和”作为橙果设计理念的DNA,“一个可以获利的设计,需要与目的地的环境相辅相成。我讲究‘赚钱’的设计,有时,客户的逻辑是不符合市场的,这时,要‘中’,就必须先以破坏式的创新达成人‘和’。”

  2008年,橙果在上海开了内地第一家分公司,先后推出了上海双妹、浙江奇迪、联想酷酷熊等设计,但是无论是台湾还是内地,所有的策略、战略与创意都是由蒋友柏直接裁决。

  他很坦诚地说:“因为知道自己不适合经营‘大’公司,所以一直都在量力而为。”谈到在内地其他地方开分店的想法,他表示:“目前没有能力。”

  其实并不是橙果没有实力,只是蒋友柏有自己的原则。“我很不喜欢像一些二、三流的创意者,因为在自己的家乡混不下去,而去内地捞金。我认为,在各种机缘的促成下,内地对于创意的认知,已具有国际水平,而我只要好好地做,鸡首也会变成凤尾。”

  ”我实在不相信,在东方为王的年代,还要再用西方的价值与文化才能具有国际身份。我想留下的,是勇敢的东方故事。“

  勇敢的东方故事

  现在的蒋友柏,更喜欢以“生意人”的身份自居。素未谋面的曾祖父留给蒋友柏的不仅仅是几十年叱咤风云的历史,还有浸润家族一代代的傲气与贵气。在没有资源、背景无效、人情不再,靠山消失的时候,他回到了“被赶出来”的台湾,哪里跌倒,就从哪里重新站起。

  祖父和父亲的去世,是他人生的两次转折。蒋家繁华落尽,他曾认为这是悲剧,而现在,他觉得是运气。绝境中跳下悬崖,面对失败,完成蜕变。他开创了自己的王国,骄傲地宣称:“我是蒋家第一代。”

  橙果曾经为F1车队设计过车体图腾,这辆拥有东方面孔的西方赛车以皇帝出征的四只圣兽为灵感,向国际社会讲述了古老的东方传说,这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橙果对于东方元素的钟爱。橙果对自己的期许就像它在内地注册的名字一样——常橙,蒋友柏希望橙果是守住中原文化的长城。

  “我实在不相信,在东方为王的年代,还要再用西方的价值与文化才能具有国际身份。我想留下的,是勇敢的东方故事。”

  蒋友柏曾经认为“蒋”姓是荣耀,而现在,他更多地希望利用姓氏的积极影响去为橙果打响品牌,在世界的舞台上,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东方故事。

  Q福布斯生活 & A蒋友柏

  Q:2008年,“橙果”在上海开了大陆第一家分公司,您对大陆事务是否直接管理?

  A:目前所有的设计团队还是放在台湾。因为:1、质量控管问题;2、团队与我的默契问题;3、我自己因为“私人因素”无法长期待在大陆。但不论是大陆还是台湾,所有的策略、战略与创意都是由我直接管理,而其他的事物,会按照各个战将的能力,视情况来帮我分担。

  Q:它在您的规划中占据什么位置?

  A:大陆是一个未来世界的中心。对于任何公司都有其必要而且重要的意义与地位。只是因为知道自己不适合经营“大”公司,所以一直都是量力而为,我很不喜欢像一些二三流的创意者,因为在自己的家乡混不下去,而去大陆捞金。我认为,在各种机缘的触成下,内第对于创意的认知,以具有国际水平。而我只要好好的做,鸡首也会变成凤尾。

  Q:到现在为止,上海“橙果”推出了哪些设计?

  A:上海家化的双妹、浙江奇迪的识别、爱国者的随身碟、联想的酷酷熊、上海新旺壁纸。

  Q:在大陆的经营状况如何?

  A:还能赚到钱,还有客户找。

  Q:有没有在大陆其他地区开分店的想法?

  A:目前没有能力。不过未来,想在南京、浙江和北京设办事处。

  Q:您曾说过,要将儒家《中庸》里提到“中”与“和”作为“橙果”设计理念的DNA, “中”和“和”的概念,放在当下语境中,应该怎样理解?

  A:中=设计,和=体验。一个可以获利的设计, 需要与目的地的环境相辅相成。也可以因为和,而成中。

  Q:在您的设计作品中又怎么体现?

  A:我是一个商人,所以只为客户做出可以获利的创意投资。因此,我讲究做“赚钱”的事,与赚钱的设计。有时,客户的逻辑是不符合市场的。这时,要“中”,就必须先 以破坏试的创新达成人“和”。

  Q:能不能举几个例子?

  A:每个案子都不一样。请等明年初我发表一个与中国文化,趋势,心态相辅的品牌与商品时,再问我。

  Q:我们注意到,“橙果”的作品不仅拥有视觉上的美感,同时还兼具了实用性,比如 捷安特自行车中添加了防卷入齿链盖的设计,这样在骑乘时就不会弄脏裤管。类似于这 样的设计,“橙果”还有很多,这是否从某种方面体现了“橙果”的一些设计原则?

  A:两个原则:1、会赚钱的设计;2、我们自己会买的设计。

  Q:“橙果”在设计中非常注重中国元素的运用,如为 RENAULT F1 车队设计的车体图腾“守护凤凰”,这是一种让人非常欣喜的设计。加入中国元素对“橙果”的设计意味着什么?

  A:“橙果”在大陆的注册名是“常橙”(因为“橙果”已被很多人注册),其代表的是守住中原的文化大墙,也是世界上的7大奇迹之一。这就是“橙果”对自己的期许。我实在不相信,在东方为王的年代,还要在用西方的价值与文化才能俱有国际身份。我想要留下的,是勇敢的东方故事.

  Q:“橙果”从2003年创立至今,已经有8年的历史,这8年中“橙果”面临了怎样的坎坷?

  A:与任何公司一样,竞争、污名、周转、人才、客户等“坎坷”,很平常。

  Q:发展到现在又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A:目前还在求进步。

  Q:对于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

  A:不会多想未来,而是先把当下做好。这样,路自然会出现。

  Q:现在您在媒体面前是一种非常正面、有力的形象,但在大学时期,您也曾经过着“放纵”的生活,是什么力量让您发生了转变?

  A:当没有资源,背景无效,人情不再,靠山消失,又快要坐吃山空时,人就会变。

  Q:而以后的这几年中,您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A:有累积些许做自己的实力。

  Q:对于未来10年又有怎样的计划?

  A:小孩子大了,再想吧。现在只想好好的,平易的,努力的,带家里走过忙碌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