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指南2漫画书店:给学生一点心灵鸡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9:09:45
2004年4月12日,重庆市一名女生因在课堂上和同桌的男生小声嘀咕了几句,被老师嘲讽“连坐台都没有资格”,这名女生为此跳楼自杀身亡。
    因为语言伤害导致学生死亡,这样极端的事情也许不多。但不可否认,它一旦发生,给学生带来的心理阴影却是至深至远,甚至会影响了他们的性格和个性。
    在“恨铁不成钢”的老师看来,说几句难听的话“刺激刺激”是为了学生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   

    很多时候,学生对于“刺激”的反应并非像老师期待的那样立竿见影,反而促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
    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一直重视并提倡语言美,荀子就有“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甚于矛戟”之说。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更是耳熟能详。
    而教师,因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之神圣责任,被人们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魅力不光表现在学识上,在语言上也应是表率。
    2004年11月16日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由“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公布的“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170名少年儿童中,81.45%的受访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般人会认为,校园伤害似乎多为意外事故等情况,而对学生的“语言伤害”一向被忽略。其实这种伤害比身体上的伤害更隐蔽,也更具有破坏性。
   “语言伤害”的施予方可能是学生,也可能是教师。
    面对学生,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少一些讽刺和挖苦,多一些耐心和友善,尤其是在学生“屡教不改”时,更要冷静、克制,别让“语言暴力”刺伤了学生的心!
    学生需要知识的滋润,同样也需要语言的关爱!
    化“矛戟’’为“布帛”,这是学生们对老师的期望,不要让他们的期望变成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