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夏洛特在线播放:和田玉的市场现状及鉴定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6:22:11

和田玉的市场现状及鉴定误区     [复制链接]

江城探花 实名认证  江城探花 当前离线
HTY金币
2195
贡献
1237
威望
502
阅读权限
150
精华
2
积分
5161
帖子
715
窥视卡 雷达卡

超级版主

皓雪斋主人

威望
502
HTY金币
2195
贡献
1237
在线时间
199 小时
最后登录
2011-9-26
精华
2
积分
5161
阅读权限
150
帖子
715
  • 串个门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终生拥有一件和田美玉绝对是每个"玉迷们"的穷其一生的梦想,在他们中间不乏有"愈挫愈奋"的"执着"者,其恒久毅力非道中人所能明了。6 h# k" m1 c  x6 p0 N
, S: e( A! z& R- p" k4 c) g
一方面,这般"玉迷"们都是知道"物以稀为贵"的现实,确实也承认和田玉的绝对稀缺,也认同如今数千元一克的神话,但是极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中的大多却始终都不承认在自己的藏品中曾"打眼",在我眼中,简直是一场场现代版"皇帝的新装"啊.
  G$ ~. P9 o7 M  P
5 \0 G$ E4 p' v1 T! T我接触过不少这类人,有老有少,爱好一样,皆是"玉迷",只要谈起自己的收藏,皆眉飞色舞,不厌其烦地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总之,仿佛每一件都是依赖自己"眼力高",才屡屡皆花小钱"拣大漏",每每此时,我不禁倍感无奈,其实,实事求是地讲,他们对和田玉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单单从"皮色艳"或"出油"来判断,,对于这等问题,作假者早已针对于这等新手"仿身定制"了级别不一的赝品,静静在等候你上钩哦,便宜者诸如数百元有之,昂贵者数万元者亦有之.
. `5 U) e9 @- ~6 {5 P( S6 B3 h8 P$ _2 C/ O# J1 ?; i
不由人想起了范伟的那句经典:"防不胜防啊"!6 Y! ^2 k4 _% ?! f5 p* |4 d/ [" J

$ V% t6 C3 i5 V8 \8 B
  写到这里,我不禁感叹:和田玉啊,有人为你痴,有人为你狂.以至于此类闹剧每天都会上演----比比皆是的"捡漏"与"打眼"之怪现象.难道不令人深思吗?9 i( I4 [1 k" K6 m* M1 V
- R4 W6 _  X5 s
究竟和田玉如何鉴别?相信朋友们或多或少有各种自以为有效的诀窍,诸如:试手感,观皮色,感受油脂度,掂测密度,甚至还有用80倍放大镜鉴定内部结构,呵呵,你能看到什么我真的是很纳闷,很不解.如此这般三五招而已,但是您也许会不相信,这些所谓的招数永远是隔靴搔痒,距离鉴别真知绝对相差得很远啊,在这里,我把实话告诉您吧:
3 ~5 a& u* `, ^$ i! b) e% w   }; C6 a( k+ ?, l
第一;手感那是绝对靠不住的,假如您是一位没有接触到过真正和田玉的朋友,您那个手感永远是盲人摸象;另外,并非所有的和田玉都有很好的质地,有的则差得多,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山东人的豪爽仗义大家都是知道的,你能说这其中没有小人啊?中原某省的口碑在国内再不好,我接触的有比山东人更讲义气的哦,呵呵.
" ?8 j; R% c. ?- @" e7 \ 2 X9 B; s8 s" H3 s1 ~8 u. x! P
第二;好皮色那绝对都是"专业人士"费尽心血做上的,逼真程度极高,外行人很难知晓:好仔玉玉质缜密,自然条件下很难有鲜艳皮色产生.须知:好玉无皮.即天然的好仔料皮色几乎淡不可见,市面上皮色鲜艳的"仔料",特别是"很正点"的那类,要是当真作为"和田玉精品"收藏以求升值,那我可要恭喜您可是"中大奖"了啊.
) S! ?, ~8 a5 y3 ~, |" \
6 V6 p5 k2 ]5 _2 k/ K8 m第三;油脂度,呵呵,那全靠玉石揉光的工艺,现在已有的处理工艺绝对的可以逼真地"复制"出来那种和田玉的特有"油润"色泽,你以为凭油脂度可以鉴别和田玉?呵呵.醒醒吧,那也是不靠谱的.
7 v% `3 d5 I9 x: d2 z3 J- k
$ S  _) b1 e' I- ]6 M( @3 ?& ]第四;看密度,这可纯粹是"老外"的做法,和田玉其实和俄玉,青海玉,甚至韩玉,密度都是大同小异的,行内人都晓得:即使是同一种玉质,密度也会有略微差异,密度鉴定那是相对其他玉种来说的一种参考指标,也可以基本是说那是忽悠人的,现实中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呵呵.
+ z: @1 v9 \9 F2 `( R # d- G- [0 z. e, j
真假和田辨别----记住这招!" M. h$ P# F" o, \+ E: L& n
以上的诸多愚笨方法皆不要用,那都是"大师""专家"们故弄玄虚,忽悠您的!其实识玉很简单,只不过如今是人为地把它神秘化了而已.呵呵,这就像是一层窗户纸,一戳就透.就这么简单!下面再次介绍这最直观最实用的一招:敲击一下.
4 y8 ?! x# G  p  C ; A9 n! }2 a0 s0 ^( |
随手拿一件小物事,实在没有,钥匙也行,轻轻敲一下和田玉的玉件,细听其声音,绝对的"清越"哦!是什么声音呢?类似风铃般清脆悦耳,甚至还要悠长,您只要听过一次,我相信您终生不会再忘记.2 l" b- V9 q% ?" `* i: y# C8 m

6 ?9 A1 D' [  H8 v0 @2 S  G9 K我敢说:如今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所谓"和田玉"是经不住这一小绝招的,因为这是鉴定真假和田玉的"死穴"!
; c  \( c, D  l3 f
: r0 j( d2 Z* Z& x- Q那些"和田玉专卖"的商家对此绝对地会闭口不言,讳莫若深,你想啊,倘若此法你等尽皆知晓,那岂不自砸买卖?- [! G! R7 R( ^! H1 X% X9 D* E
也许会有朋友问:这种鉴定和田玉方法有什么理由吗?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玉石有此特性?( K7 X+ j3 M1 ~8 `  [$ u* t0 B
我的回答:只有上等真正的新疆和田玉,才有此唯一特性.国家鉴定标准中涵盖的所谓的其他"和田玉"是绝无此特性的!
* O: Y% v3 h! |; B- b* ?5 t% E
; D! d$ x) f/ V0 Z$ A8 \
其实我不止一次地向朋友们介绍过,甚至现场演示过,俄玉,青海玉,包括加拿大玉,韩玉,敲击之下,沉闷无比,皆发出类似是两件鹅卵石互相碰撞般的声响,着实令人听而生厌.% t- W& |5 b9 i* Q/ p/ V

( I9 G8 ^  ^4 F- J- f切记:和田玉敲击后能发出这种清脆悠远声音的特性,和玉件本身的大小,厚薄,甚至是否把它悬挂起来毫无关系.* ?  `; p1 Q7 Y+ I) _* @% B
  L: n6 u( n$ a' ]2 T; n5 y
呵呵,这就是和田玉的神奇之处.9 k, r4 `: k; Z$ H5 z8 j, Y

" s3 F0 _7 d1 Z1 }
  ! X" `1 m& @, W6 |2 c  w
同时,这也符合了孔子评价和田玉的"敲之,其声清越",管子"玉有九德"中的"扣之,其音清博彻远".4 T* |$ i) [3 `# E3 q; h

; Z* g" |) M$ L" d/ ?扯远点啊,再说古人为什么佩玉?为何"无故,君子玉不离身"?8 o9 _" S+ J$ b5 H, H8 o* |

1 n" F2 `. p5 W; j一是古人认为玉可以避邪,最主要的一点,"君子比德于玉".玉有的种种美德被君子认为缺一不可,追求完美修身养德而已.
9 F# M3 r1 M' B3 j, {7 M1 o1 z. U# k2 K
还有一个例证,在此也可以补充一下:古典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女主角"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环佩叮当"的描述,试想一下:要是玉件相碰的声音宛若粗瓷大碗般的沉闷,即使是再珍贵,再难得的和田玉,还会有多少爱美之人佩戴吗?
9 {' A9 j! e, o  C& g4 |( O2 v7 D- t- l( t' `# e
"清越"---这也是充分表现出了和田玉其与众不同、质地上佳之处.
0 ?' G  M9 N6 r+ I' l
1 ]3 o4 I$ |" f3 A5 U# K
  $ i# f; h6 {3 I9 N3 n$ k
再扯远点啊,您面对着如今满天遍地的"和田玉仔料""专卖",你认为会有多少可信度啊?而且,究竟我国一年的仔料产量有多少?会上百度的朋友大可去找一下吧,寥寥三五百公斤而已。其中还不包括有不少个头小或颜色质地低劣无法加工的,在如今全国上下共享"和田玉"的闹剧中,究竟有多少人交了昂贵的学费?相信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实在无法考证.
. g3 S3 g$ |9 n) k& E4 F $ M; u7 Q! x- D& z* j" i: \
可能您的内心无法接受,但现实的状况是:如今相当多的"玉迷"朋友们手里所谓的"正宗新疆和田玉"绝对是赝品。9 ]2 v7 g( C& {& e1 P$ i9 `
! E% F; I4 {+ z
其实,国内真正好的和田玉仔料大都沉睡在有钱人,或者是炒家的保险柜里,他们不会轻易卖出,更不会傻到在二级三级批发市场粗制滥造后赚那点蝇头小利.另外须知:好料子反而是不会雕的! 相反,那些费尽精力气力精细雕刻的所谓"和田仔料"大都是有先天缺陷的或者是和田玉的替代品,只不过做了精细处理,临时你看不出而已.时间一久,自会原形必露.
6 ]0 M. P- T4 G# [: s1 t" b6 i' o+ s6 N
  7 W' F$ h/ F* m2 g" n8 s3 V" a+ b
结束语:. N1 L& a) o; L5 Y
0 b) M$ s1 ~3 G# v* H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其实,适当地远离和田玉,现在看来这应该算是一种智者的行为,与其整天泡在满是赝品的地摊上期待"捡漏",莫若静下心来,多了解一下专业的和田玉的知识,少一份愚昧,多一份真知,对自己的收藏境界何尝不是一种超越?
  }' E+ C0 Z9 Z
" J' C8 t9 X) t9 }, P9 O  b适当地远离和田玉,并不是代表您该鄙弃它,其实那更是对自己收藏心态的一种历炼,少一份盲从,多一份理智,远离了投资风险,也许才更能享受到更完美更充实的别处风景,岂不美哉?
$ p& D: ~2 s+ f8 B$ `  @% ]; b 0 k+ V+ X6 w3 u: O1 L- g
最后,面对着如今仍为数众多的,仍矢志不渝地坚持在"前沿阵地",兢兢业业从事"捡漏"的玉迷朋友们,套用一句不很恰当的祝福他们并结束这篇文字:享受生命,远离和田吧!; j7 q% \+ ~/ M( Y& V2 J' `6 j! M4 G

, S8 @" W( U4 \$ ~补充一;仔料牌子不要碰!& l7 R4 w1 s: s- Y9 G) I# Y; j) C
为何?
0 l# R  O5 D0 y7 m7 s+ f我先举一例:前几日有朋友告诉我,某人有一件苏州新工仔料观音白牌子急转手,工艺极佳,价格不到两万元,他看中了,心急眼热,请我"掌眼"。我淡淡一笑,随口说,不用看了,假的。
8 X( k( i0 Z6 j( ]. a- ]0 G理由是:
1 C& ~3 h& v$ Y& U$ ?7 O6 ^% i( E, h首先,若是真好仔料,绝对不会做牌子这等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牌子的做成需要相对比较大的一块玉料,如今真仔料奇贵,压根儿不会出现这等卖家自贬价值数倍的傻事情,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与逻辑;
8 \% U% P1 F5 N1 T3 ~+ ^另外,一件标准苏州工白仔牌子,倘若真的,市场开价五六万都会疯抢,岂有这等"大漏"等你?呵呵,工艺好?工再好玉质不对,又有啥用?你买的是玉质,可不是工艺啊?3 L* x" A# j% h8 J, d; h" h* E
再说,如今国内软玉市场这等题材的“籽料”牌子可算是“海量”哦,可是您想找到真货的可能几乎是没有------难度接近于单注中五百万,呵呵。
; q0 M+ q3 u; [0 g再次提醒您:一定要时时克服自己内心的那些贪念,谨慎方无大错哦,反之,您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 ~( o+ V0 k% k- F! o8 N
& w# a" i- y8 Q3 l6 ~4 w! G% `
二;和田玉会返青变白?
6 Q5 K4 F! |, @* _/ `这是目前应该算是很流行的一种说法,大致是说买和田玉颜色青一点那没有关系的,只要贴身佩带或终日把玩,日久必会返青增白。

  }& M; I. Y: l8 |1 m3 u呵呵,我实在无法考证这类说辞的最早出处,但是这几年间我亲眼见过数件行内公认的----所谓的“和田玉”,玩家一带数年也丝毫没有变化,尽管个别相熟的玩家屡屡找我“相宝”,说白了就是说服你认同他的观点,比如:看看,这阵子是不是又白了很多啊?呵呵,其实啊,我是没有看出一丝变化啊,但是确有些碍于面子吧,每次我都是只能苦笑作罢,每每此时,我都感到:人啊,要是这种活法太累了。
* R6 b2 u: Q. l3 I0 d! G然而最令我诧异的是:这类说法恰恰都是这样一些“资深”玩家身上,我不禁纳闷了:您老要不是老眼昏花,那便是有点自欺欺人了啊!- `. T- J4 q- B( H, ^
为了验证是不是青返白,我也曾赌气似地做过长达半年的类似“实验”,在这里,我很无奈地告诉大家结果:这些都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和田玉没有那么“神”,现在以至于再听到“高人”说整天“盘玉”还能“去脏”,甚至于内部“棉”都可以去掉的神话时,我都一笑了之。
# b& u/ q" N2 V. s) ~: \退一步说,假如真的有此“青返白”之“神化”,哪怕能由青返到“青白”,提高一个档次,那可不得了的事情,价差数倍不止哦!若真如此,那说明和田玉的质地也忒不稳定了啊,换言之,根本也就不值那么多的钱喽!
0 j) h7 n+ ~+ y8 W0 e: L3 j唉,我有时想想,这群玩家,既可悲,又可爱----好傻好天真哦!0 W" d6 y3 b/ C7 E1 x  @- o% `
中秋临近,月光如洗,在这温馨的日子里向好朋友说声:中秋快乐,万事亨通!
; P9 R+ W  s9 v5 S" J$ r3 n呵呵,愿我的祝福让你拥有一个快乐难忘的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