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游戏源码:孔子与鲁迅(王富仁演讲全记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1:56:31
烟里孤行客复制,望诸位吧友认真看后,再发言
现在横向的现实社会,想想我们的家庭,在过去我们培养的孩子,从小要培养他要忠,要孝,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只要是一个对父母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但是现在不一样的,为了孩子的利益,为了孩子的生存和发展,就不行了。你要培养他同情人,要有自己独立的追求,当你离开这个世界,当他进入现实世界,他能够在单位上能够独立生存和发展,发展到什么高度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至少他能够在作为一个人在生存期间充满生命活力,克服眼前的困难求得自己发展,处理事情的能力越高,他在现实当中能够实现的目标就越大,假如这个力量越小,他就有可能在这个人事纷争在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当中成了社会遗弃的一个对象。每一个人都不能够把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另外一个人身上,都必须要依托在自己的身上,并且加强人与人整体之间的同情和理解。
      所以怎样看待鲁迅的价值?有些人说鲁迅不宽容。但是你看一看鲁迅的小说,你就可以看,他对哪一个人不宽容了?大家看一看那个赵太爷在跟白毛女当中的黄世仁比较一下(宽容多了)。赵太爷是不是地主啊?但是当鲁迅死了以后,但是当鲁迅那个“我”,就对赵太爷也没有说出一句恶毒的话来,为什么?那是一种文化,赵太爷在主观上来说没有做什么坏事,今天来说赵太爷尽管是一个地主在伦理道德上比我们一些官员好多了,他很讲道德的。我经常举这个例子,再看看鲁四老爷,当祥林嫂的在那儿的时候,祥林嫂从来都是在鲁四佬爷这里领工钱的,都存在柜台上了,她存了多少,她婆婆知道吗?但是被祥林嫂抢走了以后,她婆婆回来鲁四老爷再一五一十把工钱都交给他婆婆了。尽管他是个地主,尽管他对祥林嫂的态度是不合理的,但是这个是文化,不能把祥林嫂死的责任全部都推到鲁四老爷的身上。
到了黄世仁身上就不一样,枪毙之后人民都高兴,大快人心,中丅国人都是这样,把坏人枪毙了都是大快人心。我们人活着就这一世,不要把杀人当作乐事,要拯救人、培养人、挽救人、疼爱人。即使他犯了罪,也不应该再从情感方面加重他的罪行,而应该从人的角度尽量减轻对他的惩罚,而他也被拯救出来,把他拯救成一个好人。但是这个社会不能没有法理,没有法理,这个社会犯罪分子就会多。但是我们不能以惩罚为乐趣。我们杀人为了(杜绝)。战场死了那么多人,自己的战友十个可能死了三个、五个,但是我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这三、五个生命就悄悄消失了。鲁迅从来没有写过这样狂暴、残暴的作品,鲁迅的作品不残暴,包括那个复仇国王是复了仇之后,国王和复仇者和黑衣人和那三个人。
      这就是现实社会,我们平等的社会要求家庭要培养出有独立性的有自己独立追求、独立思想的一个人。而他的思想的标准也是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构成的一种细则,当然详细起来从哲学的角度有复杂的情况,但是一个基本的人,不是要求他做文学家、哲学家,基本的人就在社会当中求得最基本的生存,你想一下,我们自己奋斗就行了吗?我们离开那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联系能行吗?
      我们社会培养的就是这两种最基本的品德。儒家文化培养的是什么?培养的是底层人对上层人,幼者对长者,女人对男人顺从和驯服。他不讲这样一种关系当中,他都不讲人应该如何想一想自己应该如何做,想一想自己需要什么,也想一想对方要什么?既不能把对方当作自己的一个工具,反过来说也不能把自己当作别人的一个工具,当成工具并不是我们一般说的(工具)。我做一个教丅师,我拿着教丅师的工资,我当然是学校的工具,但是我出卖的是我教学的工作,我完成工作量,但是我不是出卖人。你不能校长说王富仁你今天向东,我就向东。你应该批判文化大革命我就批判文化大革命,那我还是个人吗?我这个工具独立在哪里?文化大革命不好你叫我歌颂我就歌颂吗?在这个方面,人应该是独立的,社会的需要也成了我们为儿童教育当中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这个基本的原则刚才说,并不是学生不孝顺父亲,反叛父亲,而是在这两种之间既承认彼此的个性,又能加入情感联系的一个整体的考虑。父亲对待儿子,女儿也对待母亲。鲁迅有一句话就是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父亲,一个母亲要想一想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母亲,一个儿子也应该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做儿子?并不是父亲现在如何做父亲了,我这个儿子就可以任意乱来了?连老爸我都可以吊起来抽打他?父亲不打我了,我就开始打我父亲了,那就不行了。这个家庭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都在发展变化,这个变化当中,我们再看待鲁迅思想,我们看到鲁迅首先提出了人思想,从基本上来说,与孔子两千年以前培养人、重视人的思想是遥相呼应的。

但是在这两个时代他们对这个“人”做出了不同的思考,在这个不同的思考当中,我们绝对不能够因为记住了孔子而忘掉了鲁迅,因为忘记了鲁迅你就忘掉了自己是个现代人而不是一个古代人。你要忘掉了鲁迅你就是忘掉了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你不能因为记住了过去而忘记现在。过去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你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也是有益的,现在我们回到老子那里去,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老子说的话尽管是两千年前说的话我们现在也说不出来,是很深刻的,也是了不起的。并且这些思想家和西方的思想家也并不逊色的,我们并不能够说我们的思想传统就比西方好,但也不能绝对地说,西方的传统就一定优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作为一个现代人对西方的文化,对中国古代的文化,对现代的文化都要有所涉猎,形成我们自己独立的自我。不论是孔子,不论是鲁迅,也不论是西方的爱因斯坦都不能代表我们个人的思考和个人的追求,假如我们不知道中外伟大的思想和追求,我们又怎能建立起自己的文化的支架呢?这两者是一个互利的关系。
      我们现在不因为“国学”而重新来歧视孔子,来简单批判孔子,否定我们当代丅文化,否定为五四新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更新,尤其是不能忘掉鲁迅,因为鲁迅在现代社会,不论在个性主义还是在人道主义方面都给我们做出了不可抹杀的一种贡献。
      我经常在面对新儒家的时候说,我上几个月遇到杜维明,我对他说,你在英国说中国有个鲁迅,就是你推行新儒家文化的敌人。我说你想一想你提倡新儒家到现代社会,谁表现出了你们应该儒家宣扬的那种“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那样大无畏的精神呢?谁表现出了“士可杀不可辱”的那种人格力量呢?谁表现了大无畏的精神呢?不是鲁迅吗?杨德群(人名)在被杀的时候谁站出来了?是鲁迅站出来了!你新儒家干什么?你儒家知识分子连个屁都不敢放,你还要占据中国文化,想着指挥当代丅文化,还要说建立一个什么“儒家共和国”,你有什么资格说出这样的话来呢?所以说鲁迅不能忘记,忘记鲁迅就是忘记历史,我们良知都没有了,还讲什么儒家!
      我就讲到这里了,因为激动,有些说得可能过头了,有错的地方希望大家批判指正。   
      主持人:我们非常感谢王教授精彩的演讲,我们一直在努力并且用心去听您今天的讲座,时空相隔两千多年的文化史上的两位重要的文化人物,他们的性格和观点有很多迥然不同的地方。大家可以问问题,也可以以纸条的方式。我想先问一个,我想问的一个问题是:您觉得这两个人身上最大的共同点在哪里?
      王富仁:这个共同点我刚才也强调了,就是他们都是在中国社会当中为了整体的生存和发展,主动地积极地思考这个社会,思考人,并且在自己的历史时代,提出了人的一套思想价值的标准,并且在这个方面,应该说在他们也都是那个时代的人的一种,对社会人生影响最大的人。尽管中国古代的孔子和现代鲁迅不一样,没有在这样激烈的斗争当中表现自己,但是我们可以看看他在自己的弟子之间威望是很高的。我们现在有哪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我这自己最好的思想是老丅师的,没有一个人这样。他孔子没有想到自己的立身扬名。这些弟子经过多年之后,聚到一起来怀念老丅师,这个老丅师的感召力是很大的,这些学生也不是为了自己的成名,而是为了传承自己老丅师的思想。
      对于鲁迅来说也是这样,有些人绝对不会骂鲁迅的。
      你想萧军(人名),连整个木刻家群体、美术界,有些绝对不会背叛鲁迅的。我这样说,你别看政治力量很大,政治也不是说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假如说中国现代丅文人像毛丅泽东这样的人物,作为一个判断说他是反丅革命,可能全社会可能没有人,但是大家想一想在这个社会当中,假如有一个政治家发出了一个命令要全国批判鲁迅,我觉得在中国有一批知识分子,站出来反抗,为什么?他从鲁迅那里获得了反抗的精神,是一种独立的精神,这种精神他还是有传承价值的。我曾经说,你要是叫我批判别人,我最多是(不乐意)。但是你要是一个政治家强迫我批判鲁迅,那我要站出来跟你政治家对立了,杀我的头都不干了,大家想一想,我要是批判的话我那个做人的脸面都没有了。

 

主持人:所以王教授从孔子和鲁迅之间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忠于自己的理想和思想,坚持自己独立的思考。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无论是孔子那样温文尔雅的人,还是鲁迅这种所谓的凌厉尖刻批判,其实都是一种坚守。我们来看一看现场观众的问题。   
      提问:尊敬的王教授你好。孔子离我有两千多年,鲁迅离我不到一百年。我还是挑一个近的说,我定义的知识分子的概念是这样的,“知”就是知书达礼,“识”就是识别真善美。只有这几方面能力的人才叫知识分子。鲁迅正是有这几种能力的知识分子。我也感觉到王教授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初次接触鲁迅的作品还是在初中时代。鲁迅对真善美的讴歌体现在他的小说中的一件小事。我的问题是:在今天的社会中,你认为我们当今具有鲁迅精神的知识分子多还是具有“学霸”气的知识分子多?(我所理解的“学霸”就是利用占有了话语权强奸大众民意的知识分子);第二个问题就最近汪洋书记提到:再一次解放思想又如何!你所理解的解放思想的含义是什么?它具有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是西方文明的一个文明是圣经,西方文化的基石是什么?
      王富仁:我挑一个问题回答吧。
      我们既具有对鲁迅整体的知识分子至今有一个感触,有些东西我们不好用科学的方式来界定,要知道知识分子也是发生着变化,每个人内在的东西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只是说我们不要忘记鲁迅和鲁迅文化资源,至于谁跟鲁迅更相像,谁离鲁迅更远,不要作这样简单的判断,我们就是说在社会当中更重要的是通过思想世界来思考自己,来选择自己的前途。
      提问:毛丅泽东主席曾经评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明言他为什么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他是爱国的。但是台湾的作家李敖也保留跟鲁迅一样国丅民党开的工资条,请问这能说明鲁迅是爱国的吗?谢谢。
      王富仁:爱国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暂时不回答这个问题,我就说我自己感受当中鲁迅和李敖他们之间的相通点就是:他们都有对强权的一种傲然,或者反抗的态度。这是一个。
      但是我觉得鲁迅的反抗等带有很多的理性化和思考,鲁迅在当时有一个《杂役》,对青年人不要煽动一种情感性的,注入更多的理性——我声称的勇气,我觉得这是鲁迅跟李敖之间不同的一点,鲁迅更深层、更沉稳。李敖比起鲁迅就带有更多的才子气,后来作出的一种判断和讲话,他跟鲁迅不一样,鲁迅的语言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每一句号,你必须认真的对待。对于李敖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我们不要对他的话都一话一句钉得那么死。
      主持人:这里有一位暨南大学的珠海学院的学生。他问您从北大到广丅东汕头,跟我们北方来求学的学子多少有些相似,请问广丅东的学子跟北方的学子有多少有些相似?您来到广丅东后对这样的文化氛围跟您原来的感受不同的是什么?
      王富仁:还是有不同。当然我们是中华民族,文化、语言都是相同的,这些不用说了。我感觉不同的就是我为什么愿意到南方来呢?我愿意换一换文化的环境,来反思自己,也来看待传统文化。我总觉得我们北方有些政治意识较南方人更强,南方人在经济上的意识是比北方人更强,具体到一种文化的氛围当中也是一样。实际上在北方人在思维上是重视思维本身,南方人更重视操作、行动。我北方的一些学生叫他写文章可能写得很好,做事情可能不好。
      主持人:那您觉得鲁迅算方人还是北方人?
      王富仁:鲁迅有时候是超越了。他本身是一个南方人。鲁迅他屋里摆得很井井有条。他有南方人的很仔细,虽然他像战士。但是他的文章写得非常的精细,一个词一个词都很精细,在精细之中又有一种魄力。我们北方人往往是流于空洞。我是山东人。我经常说文化大革命当中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四人帮”里面三个是我们山东人,是我们山东出身的。粗俗,太简单,有一种盲性,在这一点上是永远跟不上鲁迅的。

 

主持人:其实我想我们王教授作为孔子的老乡,如此热爱南方人代表鲁迅,本身体现了我们地域广阔的一种互补性,这里有一个问题说:孔子作为圣人或者是思想家,鉴于世界上有众多的思想家,孔子的地位是否与世界上的思想家平等呢?
      王富仁:从我自己来说看文化的时候,就是说有一个感受。对这个人有一个感受,在文化上,不要讲平等,文化上没有平等。但是文化当中不要讲平等,不是说讲平等就说他是不对的。所以我在现代丅文化当中,我突出鲁迅,我不认为鲁迅与郭沫若之间的矛盾,包括沈从文、张爱玲都是平等的一个思想家。因为思想上不能叫平等,在小说当中也不能说曹雪芹的《红楼梦》与《红楼后梦》是平等的,各有各的独特性。
      文学是一种境界,不是所有的人可以达到的。所有的历史学家我认为现在都没有达到司马迁的境界。做的事情可能比司马迁多多了。鲁迅的境界迄今为止,还没人能达到。孔子作为一个思想家、哲学家,在儒家文化当中,孔子绝对是第一人,他是最高的。最高并不意味着他是圣人。我觉得孔子比老子在哲学上两者应该是平等的,并且在哲学这个角度,老子实际上更高于孔子。在社会学的角度上,孔子可能更高于老子。那就是说从哲学上老子是很了不起的。老子在道家文化当中,老子和庄子这两个是很杰出的哲学家,在社会学上,是孔子。我写的一篇文章叫《孔子社会学中的构成》,他思考的是社会问题,不是哲学问题。而老子是一个哲学家,他一开始就讲道,讲形而上学的东西,所以他是一个哲学家。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大家在思想的言语当中艺术家也有艺术思维,西方你看有很多连托尔斯泰、尼采也是思想家,中国文学艺术内在是很精深的。屈原在哲学上、思想上,我觉得应该提到老子、孟子、庄子、荀子,这几个著名人物的平等地位上去。在研究先秦思想的时候,我跟别人不同,就是从整体上我就加上屈原,在现代哲学上,哲学史必须加上去。到现在冯友兰也再上去,还有胡适,后来连金岳霖都加上了。说金岳霖的思想呢?没有。在哲学上在哲理的思想上,读过《狂人日记》没?所以说写现代哲学时,漏掉鲁迅是不应该的。
      主持人:其实说到这一点,我们想从这个话题引申出来,很多人理解为诺丅贝尔文学奖是一个体现,比如说印度的泰戈尔就得到了,但是中丅国人应该得到的没有得到,指的是鲁迅,那就觉得鲁迅没有得到这个诺丅贝尔文学奖是什么原因?
      王富仁:我首先第一个前提就是当前我们中丅国人太关注诺丅贝尔奖是不正常的,我们创作不是为了获得诺丅贝尔奖,而是要传达我们自己的信息;第二,一个民族最高的一个时代,两类人必然要作出牺牲:最高的天才和最差的蠢材。这个时代最受欢迎的是谁呢?不是天才。假如说我也是作为一个尼采来看的话,社会也不会接受我的。当然孔子也不知道,鲁迅这个人也不知道,文学也是这样。一个时代,一个最伟大的东西是在被别人忽视当中长出来的。一个少年才子,当他十几岁成了才子了。比如韩寒,他这一生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文化的伟人,因为他从小没有一种挫折,没有办法造就她比别人强悍的一种附加。
      主持人:但是我们无法回避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话语的问题,像孔子这样的“仁义”思想您怎样翻译成英文呢?像我们现在胡锦丅涛主席说的和谐社会,也没法翻译成英文。中华文化最灿烂的文化最尴尬的地方是我们不能在国际上去普及,而诺丅贝尔奖仅仅是不能普及的一个而已。
      王富仁: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其实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对知识分子的思想影响很大,自觉不自觉就进入了一个怪圈之中。我说句我心里的话:中国知识分子至少在宋代以后,知识分子的衰弱都是整体的倾向。在这个时候,尽管鲁迅这个杰出的人物产生了,但是必须知道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民族的英雄,一个民族的天才要首先本民族对他进行认知。假如本民族都没人对他认知,别的民族是不可能的。我们老是想象西方人怎样,但是到了文学当中,大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候,我曾经陪同苏联研究鲁迅的专家 有一次开会,那是最大的鲁迅研究专家、汉学研究专家的会议。那次我们一起去看话剧。那个话剧带着一种很滑稽的东西,演着演着大家“哗”地一声笑了出来,但是这个汉学家他一直是很严肃的,他笑不出来。为什么呢?懂得一门语言跟对这个语言感受差别太大了。我要欣赏这个文学作品,现在西方有些汉学家研究中国的文学,有些中丅国人也把他捧得那么高。这里面有两种原因:一个是西方人实际上是中国出去的汉人,他学了外语,然后研究中国,这个当然挺好,实际上这是中国文化,不是外国人。西方人要了解西方文化,感受到这种语言的魅力是很难的。我们在不断的文化发展当中,而中国恰恰因为经济文化上的落后,又和西方文化隔绝,在这个联系当中又必然是中国知识分子贱骨头,见了外国人腰杆挺不硬。好像任何一个西方的教授比中国的教授高两级,人家工资高,人家生活好。西方人看不起中丅国人,你看中国的知识分子他看得起西方人,西方人看不起中丅国人,自觉不自觉当中,平等交流这种东西就消失了,在当时来说,二、三十年代有多少人觉得鲁迅很伟大的?没有几个人,到了申请诺丅贝尔奖,鲁迅也是提名了,但是鲁迅也不介绍,他也没有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