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王vrains27:音乐教育 民族之根 百花齐放 ——关于中国合唱发展的几点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17:51

音乐教育 民族之根 百花齐放

——关于中国合唱发展的几点思考

周正松

全面系统的音乐教育

2000年,维也纳指挥大师昆特.陶尔灵(GUNTHER.THEURING)教授在北京期间看了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中央音乐学院大学生合唱团、中央乐团附属少年与女子合唱团、工人合唱团、教师合唱团等7个合唱团的演唱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术研讨会上,我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说:“感觉仿佛是一个中国的旋律,配上欧洲古典至浪漫时期的和声。”应该说,他感觉到中国合唱音乐有自己的旋律,但用的是欧洲的和声,而且仅仅是古典至浪漫时期那200多年的和声,仿佛古典以前1000多年和20世纪以后近百年的都没有。

为什么会给他这种印象?我想主要原因是中国(大陆)音乐教育受前苏联影响。上世纪50年代始,我们所用的教科书,《音乐基本理论》是[苏联]斯波索宾著,《和声学》也是[苏联]杜波夫斯基、斯波索宾等合著,《交响配器法》是[苏联]瓦西连科著,《曲式学》还是[苏联]斯波索宾著。我国著名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等前辈留学是去苏联,请到国内教授合唱指挥的专家如杜马舍夫还是苏联的。而教学内容大多是从古典乐派到浪漫乐派再到民族乐派等等,记得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学习的第一个作品就是古典乐派海顿的《时钟》。昆特.陶尔灵教授的感觉是有道理的,我认为我们应该补课。

几经周折,我于2001年有幸到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参加昆特.陶尔灵教授的合唱指挥大师班学习,排练帕莱斯特里纳、蒙特.威尔第、许茨、巴赫等作家的代表作,的确收获不小。尤其是在毕业音乐会上,当我指挥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室内合唱团演唱《马尔采洛斯教皇弥撒》《幸福童贞女的晚祷》等具体作品时,切实感受到了那时期的风格和韵味。而后也就更加清楚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时期再到古典时期的合唱音乐发展,再链接已知的东西去学习浪漫乐派、民族乐派、尤其是现代乐派,感觉的确好多了。当然,发展合唱的同时还要提高指挥的水平,但不论是合唱还是指挥,其专业的学习不能仅仅是看,有的可以听,有的还要唱,有的最好是通过排练和演出,否则很难把握其时代、流派、风格、韵味,外国音乐是如此,中国音乐也一样。

因而我认为,中国合唱的发展需要全面而系统的音乐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

与时俱进的民族之根

近年来合唱比赛越来越多,班与班比,校与校比,行业内比,行业外比,市一级比完省一级比,全国还有各种比,国内比完国外比。2000年在奥地利林茨市举办第一届世界“奥林匹克”合唱比赛,我们中国(大陆)去了3个团参加;2002年在韩国斧山市举办第二届时,我们中国(大陆)一下去了16个团参加;2004年在德国不莱梅市举办的第三届,我们中国(大陆)去了22个合唱团参加;2006年第四届,干脆把世界“奥林匹克”合唱比赛搬到中国(厦门市)来比了!

然而,比赛是有比赛规则的,比如 “奥林匹克”合唱比赛,3届我都去了,每届都有来自七八十个国家、地区约两万多人参加,但我看决不是一个国家的人多、团多就一定最好。第一届设了28个项目,我们3个团其中2个团拿到共3项冠军;第二届设了25个项目,我们16个团其中3个团拿到共5项冠军;而第三届设了26个项目,我们22个团只有两个团拿到共两项冠军。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20多个项目中,我们能与国际接轨并能与别人较量的项目太少,而且每次能拿冠军的几乎都是唱中国民歌,或在相关的几个项目取胜。反过来我们看看外国团体,比如德国的宗教合唱,美国的爵士合唱,匈牙利的无伴奏合唱,南非的表演民谣合唱……能拿冠军的无不都是他们本国、本土、本民族的强项。

由此可见,越是民族的艺术就越被世界所承认,我们不能总跟着外国人学,也不能只唱自己那几首家喻户晓的老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优势之一,就是多民族组成,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56个民族的音乐艺术、色彩斑斓。一些民族如苗族、彝族、维吾尔族能歌善舞;一些民族如壮族、蒙族、侗族本身就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歌合唱;当然也有一些民族如门巴族、珞巴族、仡佬族深居边远山区,人口稀少,别说合唱,就连音乐素材都很少,若不挖掘发展,将会逐渐流失甚至被其他民族融化。但就是这些原生态的艺术最有代表性,最能得到世界的欢迎。最近本人策划、主编并指挥的《56个民族56首合唱》系列音乐会,持续3个月在香港演出并受到好评,就是因为演唱的是民族之“根”。同时我们的每首合唱加上每个民族的服装展示和每个民族的舞蹈表演,主持人还要解说该民族的概况包括民俗、风情,并在天幕配上该民族的风景投影……

因而我认为,中国合唱发展与世界接轨需有民族之“根”,而“根”的弘扬还需与时俱进,即在“根”的基础上加上现代多媒体手段,综合地表现出民族的文化,使其能真正立于世界之林。

合唱团队走向百花齐放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中国合唱的发展壮大、势头迅猛。前不久,广州《羊城晚报》报道仅“珠三角业余合唱团过万个”,那么全省有多少个团没统计,全国就更不知其数了。这繁荣的景象的确令人鼓舞,但是冷静思考一下,其实不然。比如说比赛,的确刺激了各类合唱团的不断兴起,但赛后能坚持下来的廖寥无几,一些单位每次比赛耗尽人力、物力、财力,追求的仅仅是一点点虚名而已;一些单位第一次参赛还主动积极,第二次再请也不愿意。当然这些个别现象不足为奇,也不影响大局,但若把“功利”作为追求目的,就会成为阻碍合唱发展的一个问题

另一方面,当业余合唱团体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专业合唱团却畏缩不前、举步艰难,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一些背离经济规律的如“大锅饭、铁饭碗”等终将被抛弃。2005新年伊始,随着广州交响乐团合唱团最后一批退休人员报批同意,意味着华南地区唯一的一个职业合唱团体已经也没有了。据悉首都北京的几个职业合唱团,日子过得也挺艰难,正规演出越来越少,业余时间忙“炒更”,哪个团有活去哪个团,哪里钱多哪里奔,这样走将下去,很可能也会走向消亡。的确,时至今日,市场调节着供求,供求又决定着生存,这是一个规律性问题。

其实,有些专业工作业余是无法代替的,我录制《56个民族56首合唱》时,作品一大半是新歌,没有排练时间,一节录音时间需完成2至3首,没有专业的肯定不行;还有一次公演,票已经卖出合唱团却没确定,一台专场晚会多半是新作品,只有6节排练时间,当然没有专业的还是不行;上个月广州交响乐团演出歌剧《卡门》,请来美国纽约大都会的女中音主角:伊丽沙白.巴顿、香港的男高音主角:莫华伦、上海的男中音主角:廖昌永,担任合唱的是职业的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四幕歌剧包括大合唱全部原文唱并带表演,没有专业训练过的团体肯定不行,(当然专业的并不一定就是职业的)。可见,要上档次没有专业的真还不行,无疑这也是规律性问题。

以上分析,说明合唱团体的发展之中,会存在问题,但也有规律可循,关键是怎样定位、如何发展,既要避免业余团体单纯追求功利,也要鼓励职业团体与市场经济结轨,即使借鉴海外、国外的经验,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

因而我认为,不论是业余团还是职业团,不论是官办还是民办,或是依托市场搞“官办民营”或“民办公助”等多种模式的实验团体,只要能遵循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终将走向百花齐放、自然而然。

 

作者为华南师范大学音乐系指挥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