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容易放屁:巴赫传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12:52

巴赫传记

巴赫(1685-1750)德国最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之一,又是管风琴演奏家。他生于爱森那赫市一个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但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他笃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众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响构思的核心,但他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宗教作品明显的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和逻辑性。                                                       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弥撒曲》等,其中代表性的作品为大型声乐套曲《马太·受淮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宗教改革运动康塔塔》、《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器乐作品《布朗登堡协奏曲》六首、《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两集、《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意大利协奏曲》、《赋格的艺术》一集、《音乐的奉献》一集、《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与奏鸣曲》六首等。
       但由于当时种种社会原因,巴赫的创作才能未得到应有的尊重,直到十九世纪中叶,经门德尔松等人的大力推荐,他的作品才得到大量出版和演奏。巴赫的作品对近代西洋音乐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西欧他有音乐之父不可超越的大师的荣称。  

           “没有巴赫,神学将可能缺乏信仰的对象,神学也可能只是一种空洞的幻想。。。。。。对巴赫来说,如果说有人欠了他的且永远也还不清的话,那个人就是上帝本人。”

巴赫--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1685年3月21日,欧洲音乐史上的伟人、巴克音乐最杰出的代表,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于德国爱森那赫市。虽然这是一个小城镇,可它的市民却酷爱音乐。

  据说该市古代的城门上竟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中照耀的字样。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乐世家。对于具有极高音乐天赋的小巴赫来说,在这样的家庭成长原是十分幸运的,然而命运之神却偏要找些麻烦:他9岁丧母,10岁丧父,只得靠大哥继续抚养。

  尽管家里存放着大量音乐资料,可专横的兄长就是不允许他翻阅学习,无论他怎样苦苦恳求也无济于事。小巴赫只得趁哥哥离家外出与深夜熟睡之际,在月光不偷偷地把心爱的曲谱一笔一划地抄下来,历时长达半年之久,因而大大损坏了他的视力。他的晚年在双目失明中痛苦地度过,直至去世。

  一个年仅10岁且丧失双亲的孩子居然是以这种方式来向自己的家庭索取宝贵的知识,多么可悲而又可敬啊!奇怪的是,如此高尚而执著的追求竟打动不了他的兄长--当他发现了弟弟的秘密时,立却暴跳如雷,不仅无情地没收了小巴赫的全部心血,而且还严厉地惩罚了他,毫无自省与怜悯之心。

  巴赫15岁时,终于只身离家,走上了独立生活的道路。他靠美妙的歌喉与出色的古钢琴、小提琴、管风琴的演奏技艺,被吕奈堡米夏埃利斯教堂附设的唱诗班录取,同时进入神学校学习。这里的图书馆藏有丰富的古典音乐作品,巴赫一头钻进去,像块巨大的海绵,全力汲取、融合着欧洲各种流派的艺术成就,开阔了自己的音乐视野。

  为了练琴,他常常彻夜不眠,通宵达旦。每逢假日,他都要步行数十里去汉堡聆听名家的演奏。

  回顾巴赫的成长道路,我们可以发现,他曾向许多有名的音乐家请教,但却从未得到过一位正式的老师长期的指导。正因如此,他才如同一只辛勤的蜜蜂,到处寻找与吮吸营养,成尽辛劳,在所不惜。后来,当有人问起他的艺术是怎样才达到如此完美的境地时,他简单而严肃地回签:如果谁像我这样下一番苦功,他也会达到同样的境地。

  18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处于一种封建贵族割据的分裂状态,一个城堡便有一国诸侯,领土不大的德国居然被瓜分在352个各自独立的小国。大大小小的领主们为了炫耀自己的权势与豪华,一般都设有歌剧团呀宫适乐队。民间艺术家们为求生存,大都沦为宫廷或教会的乐工、奴仆(当时的德国,无论在宫廷还是教堂,都把乐师当作与勤杂工、看门人、厨师等完全相同的奴仆来看待),巴赫自然也在动难逃。尽管他辗转各地,频繁地更换工作地点,但妈终未能摆脱卑微的仆役地位。

  德国大剧作家、政论家莱辛曾经这样讲道:天才即使不是生在极端贫困的阶层,也是生在生活非常艰苦的阶层里。老天好像臆要在这样的阶层里比其他阶层里出更多的天才似的。确是如此。在巴赫的一生中,贫困与死亡像一对可怕的魔影紧紧相随。他不仅从未享有富裕舒适的生活,而且从9岁起就因父母相继去世而开始感受到死的阴郁,长大成人作父亲后,又眼睁睁地将自已孩子中的11个送进坟墓(他先后两次结婚,共生有20个孩子)。

  巴赫晚年为医治眼睛曾两次作了手术,结果不仅未能重见光明,反而摧垮了身体,终于在1750年7月28日离开了人间。

  与另一位巴罗克音乐大师亨德尔相比,他们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但巴赫所走的道路,显然要曲折许多。他们出生的时间仅相差26天,出生的地点仅相距150公里。亨德乐因父亲反对他学习音乐而偷偷躲在阁楼上凭借月光练琴,而巴赫则因大哥不肯给他乐谱不得不悄悄地在月光下抄写。他们都成为巴罗克音乐的代表人物,而在晚年都双目失明。

  亨德尔爱交际,好活动,对周围世界有着广泛的兴趣,并善于适应环境。他不仅在意大利赢得了成功,而且在英国更是声名显赫,受人尊敬。

  相比之睛,巴赫内向、安静,终身为教会与宫廷服务,不出国门一步,生时默默无闻,死时悄然离去。正如法国音乐评论家保罗.朗杜尔所言:巴赫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为后代人,甚至也不是为他那个时代的德国,他的抱负没有越出他那个城市、甚至他那个教堂的范围。每个星期他都只是在为下一个礼拜天而工作,准备一首新的作品,或修改一首旧的曲子;作品演出后,他就又把它放回书柜中去,从未考虎到拿来出版,甚至也未想到保存起来为自己使用。世上再也没有一首杰作的构思与实践像这样天真纯朴了

  巴赫的音乐作品包罗万,除歌剧外遍及当时所有的音乐领域(这一点叠民亨德尔截然不同,亨德尔成功的道路正是从歌剧起始)。尽管作品中的大部分早已散佚,但仍有500多部保留下来。

  其中比较主要的代表作包括:《平均律钢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赋格的艺术》(The Art of Fugue)、《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6首、《小的琴协奏曲》两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6首、《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与组曲》6首、《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农民康塔塔》(Peasant Cantata)、《咖啡康塔塔》(Coffee Cantata)、《马太受难乐》(Matthauspassion)、《b小调弥撒曲》,等等。

  巴赫在音乐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将复调音乐推上一个空前的高度(亨德尔则偏重于主调音乐),在这个领地里,可以说他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境地。

  由于他具有人道主义的崇高信念和对美好生活不屈不挠的追求,他的音乐往往生气勃勃,富有人情味。

  巴赫在世时,作品不为人们所理解,他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是伟大的莫扎特和贝多芬,首先发现了他的宝贵价值。他们被巴赫音乐的深刻,完美与无懈可击所震动。当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某些作品时,不禁惊叹道: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名字德文Bach,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

  今天,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能听到巴赫的音乐。其中,许多作品早已被列为艺术院校培养学生的必修教材和国际重大音乐比赛的参赛曲目。巴赫被称为不可超越的大师,甚至被誉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魏玛阿恩塔特时期(1703~1707)1703年4月,巴赫任魏玛宫廷小提琴手,工资单中写明是仆役。8月往阿恩施塔特任新教堂管风琴师。1705年冬,巴赫请假徒步赴吕贝克听杰出的北德乐派管风琴家D.布克斯特胡德演奏,深受启迪。数月后方返回阿恩施塔特。为此巴赫两次受到宗教法庭的审讯,除因擅自超假外,还被谴责为在众赞歌中作出许多惊人的变奏,混入许多陌生的音响,使公众为之惊惶失措,并曾把一个陌生的少女带进教堂中演唱,以及在星期天讲道时间上酒馆(据1706年2月22日及11月11日《宗教法庭记录》)等等。巴赫愤而去职。

米尔豪森魏玛时期(1707~1717)1707年6月巴赫任米尔豪森教堂管风琴师。同年与堂姐玛丽娅·巴巴拉结婚。不久因与教堂监督发生矛盾,其演奏受到指责,乃离去。1708年7月任魏玛宫廷管风琴师,兼为宫廷作宗教音乐。1714年起被任命为宫廷乐师,每月为宫廷创作新曲,因而作大量康塔塔。1717年秋,巴赫赴德累斯顿与法国哈普西科德演奏家L.马尔尚进行演奏比赛。临赛前马尔尚不辞而别,巴赫不赛而胜。魏玛公爵与其侄发生争执,巴赫倾向后者,致使公爵恼怒。巴赫要求离职不准,竟被公爵无理监禁4周,罪名是由于其倔强,强行要求辞职。巴赫在被监禁期间写下《管风琴小曲集》。

克滕时期(1717~1723)1717年8月巴赫任克滕宫廷乐长后的6、7年间,是巴赫一生中处境较为顺利的年代也是创作上(尤其在世俗性器乐创作上)丰收的年代。克滕公爵热爱音乐,对巴赫非常器重,常在一起奏乐,一起旅行。他以国库收入约1/30的经费作为其宫廷乐队的开支。此期间巴赫写下许多最重要的代表作:《平均律钢琴曲集》上卷(1722)、《勃兰登堡协奏曲》(1721~1723)、小提琴独奏奏鸣曲(约1720)、大提琴独奏奏鸣曲(约1720)、《创意曲》(1723)等。1720年7月他的妻子去世,1721年与安娜·玛格达勒娜结婚。1720年11月旅行汉堡时,在赖因肯面前演奏管风琴,他以各种方式即兴演奏众赞歌变奏《在巴比伦河边》达半小时以上,博得赖因肯的赞叹。

莱比锡时期(1723~1750)1724年,巴赫以其《约翰受难曲》作为接受考核的作品,去争取莱比锡托马斯教堂乐长这个颇具声望的职位。莱比锡市议会和教堂认为该作品过于戏剧化,但由于找不到更合适的人只得录用巴赫。同时他还在尼可拉教堂供职,并兼事托马斯教堂附属学校的教学和演出工作。巴赫在莱比锡度过了他的后半生,写下了265部宗教康塔塔、6部经文歌、5部弥撒曲、4部受难曲、2部清唱剧等宗教性乐曲,又创作了《平均律钢琴曲集》下卷(1744)、《意大利协奏曲》(1735)、《戈尔德贝格变奏曲》(约1736)等世俗性乐曲。在莱比锡,他常与莱比锡市议会、教堂的主持人、教堂附属学校的校长等发生冲突,也曾因反对教规、校规以及创作不符合教堂要求等,而屡遭谴责。巴赫并不屈从,曾上书议会和法庭进行自辨,致使市议会成员认为巴赫已属不可改正,1730年决议予以减薪处分。1737年,他向德累斯顿的萨克森选侯奉献作品,请求赐予德累斯顿宫廷作曲家的头衔,获得批准。宫廷作曲家的头衔,有助于改善巴赫的处境。1747年,巴赫访问波茨坦,为普鲁士皇帝腓特烈演奏。返回莱比锡后,他又根据普皇的一个主题写作了一部乐曲《音乐的奉献》(1748)献给普皇。最后,巴赫还写作了一卷《赋格的艺术》(未完成)。由于他的体力日衰和双目失明而就此搁笔,1750年7月28日逝世于莱比锡。

巴赫与宗教音乐 巴赫生括在18世纪上半叶封建落后、四分五裂的德意志,终生在教堂和宫廷中供职,从未离开过德国。时代和环境的局限使他和当时德国大多数人士一样,在思想、创作上打下深深的宗教烙印,但是这些并未妨碍B赫作出伟大的创造。B赫作为一位市民乐师,深到地反映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市民阶级中先进分子的精神面貌以及广大德国人民的思想情感和愿望。人文主义精神和德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包括理性主义哲学),给予他深到的影响。巴赫对当时的早期启蒙哲学和数学有所接融,曾读过G W.莱布尼兹的《论智慧》。1747年加入L.C.米茨勒尔··科洛夫创办的音乐科学协会。巴赫音乐思维的高度逻辑性,结构的严密性,都和当时崇尚理性和数学的理性主义有所联系。他对音乐科学的创造——十二平均律积极支持,并通过创作《平均律钢琴曲集》加以应用和推广,它不仅扩大了调域的应用、转调的自自以及丰富了音乐语言和写作手法,并且对于以音乐的科学理论取代音乐理论的神秘主义,也有重大贡献。这种对理性、知识科学的追求,正是对当时德国社会的愚昧、迷信和偏见的有力否定。巴赫的音乐富于哲理性,具有沉思冥想的性质和内在的思想情感。巴赫的音乐有其鲜明的个性,不论是悲剧性、戏剧性或各种生括风俗性的描绘还是丰富的内心刻划,都达到了深切动人的境地。他作品中的不少悲剧性的乐章,深刻反映了当时德意志人民(尤其是市民阶级)的苦难、挣扎、期望,体现出纯朴、坚强的性格以及对光明幸福的追求。尽管与此同时常有宗教思想情绪的流露,或向宗教寻求精神解脱的倾向,但始终与消极悲观、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绝缘。坚实、宏大是巴赫音乐的基本性质。巴赫的音乐常在充满压抑的气氛中,呈现出一种坚持不懈的倔强,哪怕充满深切的悲痛,也包含有沉着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哪怕笼罩着一片深沉的黑暗,也不断酝酿着力量,彷佛要突破桎梏、冲破黑暗,以致最后导向戏剧性的高潮和光辉的结束。在巴赫作的一些声乐曲中,还有歌唱爱情、婚姻(《婚礼康塔塔》、《婚礼合唱曲》等)、吸烟(《烟草康塔塔》)、喝咖啡(《咖啡康塔塔》)等的生括内容。在许多器乐曲(包括各种舞曲)中,也体现了各种生动、活跃、轻松、甚至诙谐的形象。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德国市民的生活,流露出对人世生活的热爱和广泛的乐趣。巴赫的音乐中更贯穿着一种充沛的生命力,常常具有江河直下、一泻千里的气势。他的一些代表作,如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1708~1717)、钢琴曲《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1720~1723)、《意大利协奏曲》(1735)小提琴独奏奏鸣曲《d小调恰空》(约1720)等,都具有宏大的气魄和奔放不羁的性格,这正是新兴的市民阶级在先进思想的推动下,力图挣脱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表现。巴赫经常忘乎所以地把教堂当成管风琴音乐会场,无拘无束地发挥其管风琴即兴演奏的才华,常把宗教礼拜时用的《众赞前奏曲》,通过各种变奏加花(如《亲爱的耶稣,我们在这里》)和无比丰富而活跃的伴奏(如《欢乐吧,教徒们》,以及繁多的变音和富于色彩的和声(如《在巴比伦河边》),把原来众赞歌曲调几乎掩盖了,使一般墨守教规和乐规的人惊惶失措。巴赫也常将他早已写成的世俗乐段或曲调,直接引用到宗教作品中去,从而使宗教音乐中也渗透着世俗的因素。

巴赫与民间音乐 巴赫作为一位杰出的作曲家,他的创作植根于德国民间传统音乐之中,音乐语言极其丰富,并具有鲜明的个性。这首先表现在巴赫音乐(尤其是赋格)的主题和各个声部的个性化上。不论是短小的动机或气息宽广的曲调,都有鲜明的轮廓和丰富的内涵,在反复的再现或变形中,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充分展示它的内涵,并且通过各种不同的和声——对位的背景变换以及新的对比——变化因素的提供,使其在整个音流进程和升腾中显得更加丰富而饶有新意。巴赫的音乐绝大部分以严谨的复调写成。他的复调常结成为严密的音线之网,其中每根线条理清晰、脉络鲜明,既有独立的生命,而又各系整体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每个声部有它流畅的进行和不同的起迄、起伏,同时也基于明确的和声功能性,从而使音乐织体的纵横关系达到有机地完美结合的境地。巴赫的乐曲从整体结构上说尤为严谨而完整,往往具有宏大的幅度和宽广的气息,具有统一的广阔发展而又内含丰富的对比变化,常令人联想起同时代的巴洛克式建筑:体积宏大、结构严密、比例对称而均衡,同时也富于鲜明的对比和潜在的动力,以及华美壮观的装饰。同样巴赫音乐的形式结构也从不陷于呆板、凝滞,强劲的动力使它始终保持着生命的脉搏跳动和呼吸起伏。严密的布局和逻辑的发展中,经常不乏自由幻想的因素和出其不意的新意,这使他在艺术构思中将严谨和自由这两种对立的因素巧妙地统一起来。

中世纪来,以民间艺人为支柱的德国民间音乐传统,在人民中一直保持着。历代充当民间艺人城市吹鼓手或管风琴师的巴赫家族的音乐传统,也为巴赫所继承。从幼年充当歌童起,巴赫即在接触宗教音乐的同时,广泛接触民间音乐。德国民歌、民间器乐以及在民歌基础上产生的新教众赞歌是巴赫音乐语言素材的基础。自马丁·路德实行宗教改革以来,在德国各地设立教堂合唱队的制度,世代延续不断,这形成了德国(尤其是德国中部)所特有的一种音乐传统。它对德国复调合唱、康塔塔和管风琴音乐的发展,都有重大作用。巴赫不仅继承德国中部的音乐传统,并对北德乐派和南德乐派的管风琴艺术和音乐风格等,也进行过深入的学习和继承。在继承本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巴赫富于创造性地广泛吸取了外国音乐成就。自15、16世纪尼德兰乐派以来高度发展的复调技术,17世纪以来以A.维瓦尔迪、A.科雷利等为代表的意大利器乐和声乐艺术,以F.库普兰等为代表的法国哈普西科德音乐、室内乐和组曲的艺术成就等,都是巴赫学习的对象。

巴赫对后世的影响 巴赫的音乐创作标志着德意志民族音乐的开端,对后世音乐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几个世纪以来,德国屈服在外国的压力和影响之下,经济的落后、政治的分裂、精神文化的堕落,使得德国几乎无民族意识可言。文化受法国影响的支配,宫廷操法语,学术界用的是拉丁文,主宰剧院和乐坛的是意大利人。当贵族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日益依靠外国,在音乐上日益崇拜和模仿外国音乐的时候,当粉饰封建统治的宫廷音乐,死气沉沉的宗教音乐,以及追求享乐的浮华、浅薄的乐风盛行的时候,巴赫的音乐坚持并发扬了质朴、坚实的德意志民族音乐的风格。当德意志民族的语言还未能统一的时候,巴赫的音乐却已标志着德意志民族音乐语言的形成;当第1个使德国文学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德国文学家G. E.莱辛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巴赫的音乐却已为德意志民族音乐奠定了基础。这对于促进德意志统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尽管巴赫在世时,他的作品未能广泛流传,但经过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他的音乐日益发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自从1802年德国音乐学家J. N.福克尔出版了第1部巴赫传记以来,尤其是1829年F.门德尔松重新发掘、演出了巴赫的久被人遗忘了的《马太受难曲》以来,巴赫的音乐在现实音乐生活和音乐教育、创作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与日俱增。巴赫音乐思维的高度逻辑性和哲理性,其艺术技术手法的严密、精巧,始终是学习作曲者的楷模。18世纪末叶的古典乐派大师w. A.莫扎特在其晚期创作中明显地吸取了巴赫复调音乐的精神和手法。L. van贝多芬在音乐的逻辑性上更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巴赫的成就。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家,如R.舒曼、F.门德尔松、F. F.肖邦等,也从巴赫的音乐中吸取灵感。20世纪各种不同倾向和流派的作曲家,也分别从巴赫的音乐中获得新的力量,如民族乐派的B. 巴托克就把巴赫、贝多芬、C.德彪西列为他从中获益最多的3位作曲家。I.F.斯特拉文斯基和P.欣德米特,更直接以巴赫的线条对位和巴罗克的音乐形式、手法作为其音乐写作、乃至音乐风格的基础。法国六人团的A.奥涅格也在音乐建筑的严密性上以巴赫为楷模。综上所述,巴赫及其音乐不仅是他以前音乐成就的集成者,更以后音乐发展的启迪者。

G大调小步舞曲(爱的协奏曲)
其实这个解释并不是很准确,巴赫当时写的作品并不叫爱的协奏曲,你说的可能是理查克莱德曼节选的一首,而恰恰这首被克莱德曼改成了一个庸俗的名字而以。它准确的说法是G大调小步舞曲;而且不得不提的是,巴赫的却给自己的女人写了很多歌,但这首却不是。这是他在1708年魏玛找到了管风琴师兼宫廷乐长的职务,这段日子后来被称为“魏玛时期”的时候写的,1714年底,巴赫在访问卡塞尔城的演出中,亲自为弗里德里希亲王演奏,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无与伦比的指尖功夫与踏板技巧令人瞠目结舌。此外,巴赫即兴演奏的本领也令其他人望而兴叹,大脑中如泉涌的乐丝和韵律,顷刻间随着指尖流淌而出,几个小时都不会停歇,这是一种何等高超的艺术修为!而这这首,就恰恰是他即兴里最出名的一首!!!

贝多芬传记

贝多芬(1770-1827)  德国著名作曲家,其父为德国宫廷歌手,他从小随父亲接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学会了弹琴与作曲。自1792年起,他一直定居维也纳,以教学、演出和创作乐曲为生。后来因为创作上的成就而成为德国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之一。他的作品,在欧洲音乐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对近代西洋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自28岁起,贝多芬听力逐渐减退,至50岁时双耳完全失聪,但他却一直隐忍着这种致命的打击,坚持指挥、作曲,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交响乐九部,其中第三、第五、第六部又称作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再加上第九部合唱交响曲,都是享有盛名的交响乐作品。除此而外,他还有《悲怆》等32部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6部弦乐四重奏曲及《庄严的弥撒曲》等众多作品。

《月光曲》是贝多芬作于1801年的一首钢琴奏鸣曲。

月光奏鸣曲

  这首著名的“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三十一岁时的作品,本名是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这段时期的贝多芬已渐渐脱离了海顿与莫扎特风格的古典乐派的影响。因为不堪耳疾的痛苦,在第二年写下了“海里金斯达塔遗书”。在这首只标有“幻想奏鸣曲”的乐曲中,我们可以见到这位音乐大师内心上的激动难安与忧郁、沉重等种种不同的情感。

  本曲的别号“月光曲”,并不是贝多芬所亲题的,而是由一位德国批评家兼诗人雷尔斯达布在文字方面的渲染,由出版商在乐谱标题上附加了“月光”(Moon light)而成为妇孺皆知的的曲名。这首奏鸣曲确实是由贝多芬题赠给芳名泰丽莎的伯爵千金,这位年青貌美的姑娘是他的钢琴学生,彼此情意相投,泰丽莎也真诚地爱着这位老师,并且答应下嫁他。后来因为受到父亲的极力反对,婚事终于失败。贝多芬受到这种深痛的打击之后,将他的情感灌注到这首热烈奔放的钢琴乐曲上来表达。

  本来“钢琴奏鸣曲”是一种包括三、四乐章的大器乐曲,通常第一乐章是用快速的奏鸣曲式作成;第二乐章则是慢板的浪漫曲,面终曲乐章则是用急速的轮旋曲式作成。可是这首月光奏鸣曲的快、慢乐章的顺序,并没有依照这种惯例,而是由慢板起,经过稍快板,在急板的终曲乐中做为结束。

  第一乐章:是缓和的慢板,2/2拍,升C小调,自由的歌谣曲式,主调明显,那种“不绝如缕的三连音”自始至终贯穿整个乐章。这种宁静和缓地流泻的情景,使当时名诗人雷尔斯达布联想起风光明媚的湖上,水波荡漾的月光……由于这种文字上的描述渲染的影响,本乐章也成为这首奏鸣曲“月光曲”的称呼代表。确实是一段夜曲梦幻般的优美音乐,相当感人。

  第二乐章:是稍快板,降D大调,3/4拍。在严肃的第一乐章之间,贝多芬特地安插了这一段优雅可爱的诙谐曲。这种前后形式优美对比,李斯特评为“开在两个深渊间的花朵”,而莱内克则称为“金色的桥梁”。

第三乐章:是急板,升C小调,4/4拍的奏鸣曲式。在这段终曲乐章中,那种燃炽般的激列情感里,充满着优美的情绪……使人联想到,贝多芬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他那坚毅的意志。这首钢琴奏鸣曲一直到本乐章才采用了正规的奏鸣曲式,其结构也是相当珍奇杰出的。跟激情而升腾的第一主题音型形成对比的第二主题使用了哀伤地歌唱般的旋律。这两个主题的呈示部,经过反覆之后,以第二主题作中心进入展开部,在复示部之后接到不协和的滑奏的结尾,全曲则在一段激荡的感情变化后告终。

勃拉姆斯传记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十九世纪后半叶最卓越的、古典乐派最后的一位作曲家。1833年5月7日生于汉堡一个职业乐师的家庭里。他童年生活十分贫困,十三岁便在酒店里为舞会弹伴奏,在剧院帮助父亲演奏。与此同时,为了多得报酬,他还写了不少沙龙音乐作品,包括多种舞曲、进行曲和管弦乐曲改编曲等。他曾从师戈赛尔、马克逊学习钢琴,一生中交游颇广,尤其得到舒曼夫妇及约·阿希姆的赏识与支持。他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但他没有进过音乐学校,靠他自己的勤奋好学、他的卓越才能和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觉悟。他的成熟的作品证明了他掌握着登峰造极的艺术技巧和才华。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响曲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而仍带有自己的特点。他重视奥地利民歌,曾作有九十余首改编曲。所作形式繁多的重奏曲,提高了室内乐的地位。此外,他还作有二百余首歌曲、四部交响曲、一批钢琴小品与主题变奏曲、协奏曲,其中以《D大凋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小提琴、大提琴双协奏曲》最为著名。六十年代,他定居维也纳,把当时欧洲这个音乐中心作为他的第二故乡。l897年4月3日他在维也纳逝世。

勃拉姆斯的交响曲的构思之宏伟和规模之庞大,同他的先辈有很密切的联系;他的音乐戏剧性可说来自贝多芬,对民间歌曲、舞曲等体裁的兴趣显然效法于舒伯特,他个人热情的叙述音调,则使他更接近于舒曼。他继承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吸取了深刻的人道主义和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着力表现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斗争生活,他的作品成为继贝多芬之后西欧交响音乐的杰出典范。如果同奥地利交响乐作曲家布鲁克纳相比较,布鲁克纳的九部交响曲好象都是从一个统一的结构派生出来的,而勃拉姆斯的

四部交响曲却各有其不同的思想内容,各自形成一部独特的音乐戏剧:《第一交响曲》象史诗那般宏伟,可以看到贝多芬"从黑暗到光明"的构思的强烈影响;《第二交响曲》是风俗舞蹈性的抒情诗;《第三交响曲》是一曲悲壮的颂歌,但它的戏剧性的终曲却令人神迷心醉;而《第四交响曲》的戏剧性发展则几乎达到古典悲剧的境界。

  就其历史功绩而言,在德国音乐史中,人们时常把勃拉姆斯同巴赫与贝多芬相提并

论,把他们比作三个主要支柱,即根据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和勃位姆

斯(Brahms)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总称为"三B"。

  《摇篮曲》,这首常用于小提琴独奏的《摇篮曲》,原是一首通俗歌曲,作于1868年。相传勃拉姆斯为祝贺法柏夫人次子的出生,作了这首平易可亲、感情真挚的摇篮曲送给她。法柏夫人是维也纳著名的歌唱家,1859年勃拉姆斯在汉堡时,曾听过她演唱的一首鲍曼的圆舞曲,当时勃拉姆斯深深地被她优美的歌声所感动,后来就利用那首圆舞曲的曲调,加以切分音的变化,

瓦格纳传记

   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2——1883),德国著名作曲家。 

   瓦格纳生于莱比锡一个小官吏家庭。他自幼丧父。继父是一个演员兼剧作家,从小培养他对戏剧的兴趣。中学时期瓦格纳酷爱戏剧及贝多芬的交响曲。

   1831年瓦格纳入莱比锡大学学习和声及对位。二十岁写成数首管弦乐曲,并着手歌剧创作。

   1833年起他在维尔茨堡、马格德堡、柯尼斯堡等地剧院担任合唱与乐队指挥。

   1839年,瓦格纳携妻去巴黎,生活困窘,十分清苦。此问,他写成歌剧《 黎思齐》与《漂泊的荷兰人》。

   1849年瓦格纳因参加五月暴动失败,到苏黎世避难,并开始创作《尼伯龙根的指环》。

   1860年,他大赦回国。1864年他应巴伐利亚国正路特维希之邀赴慕尼黑。1877年拜罗伊特剧院落成,瓦格纳前往等演自己的歌剧。1882年完成最后一部歌剧《 帕西发尔》。次年,病逝于意大利的威尼斯。

   瓦格纳毕生集中于歌剧的(自称“乐剧”)创作与改革。他提倡歌剧必具音乐、戏剧、舞台场景之有机融合特点。瓦格纳一生创作歌剧十四部,均自撰剧本。其中代表作有《罗恩格林》、《纽伦堡的名歌手》、《尼伯龙根的指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

   此外,他还著有《艺术与革命》、《歌剧与戏剧》等论著。主张歌剧改革,宣传了自己关于“艺术的方向应该百向人民”的观点。

《婚礼进行曲》取自瓦格纳所作的三幕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中的混声四部合唱《婚礼大合唱》是当贵妇人们引导着爱尔莎,国王和贵族们引导着罗恩格林进入新房时所唱,音乐庄严而抒情,乐队重复着合唱的声部,这就是欧美各国几乎家喻户晓,常用做婚礼音乐而得名的《婚礼进行曲》。

婚礼进行曲

爱我 但是不要只因为

我今日是你的新娘

不要只因为这薰香的风

这五月欧洲的阳光

请爱我

因为我将与你为侣

共度人世的沧桑

眷恋该如无边的海洋

一次又一次起伏的浪

在白发时重温那起帆的岛

将没有人能记得你的一切

像我记得的那么多 

那么好

爱我 趁青春年少

 

罗伯特·舒曼  

罗伯特·舒曼 (Robert Schumann,1810-1856),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自幼显露出音乐、诗歌、戏剧等多方面的才华。先学法律,但仍孜孜不倦地学音乐,以至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钢琴家。1830正式开始了音乐家的生涯。由于急于求成,把手指练坏,转而从事音乐创作和评论。他是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之一,生性热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1834年创办《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有许多新颖独特的钢琴名曲如《蝴蝶》、《狂欢节》、《交响练习曲》、《幻想曲集》等,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发展。与妻子克拉拉的结合,一直被人传为美谈,并促使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1840年写了一百三十八首歌曲,被称为“歌曲文萃”。最著名的有:歌曲集《桃金娘》、《诗人之恋》、《妇人的爱情和生活》等。后又写下了四部交响曲,及《a小调钢琴协奏曲》、《曼弗雷德序曲》等杰出的作品。

舒曼和他的《梦幻曲》

    《梦幻曲》只是舒曼著名的组曲《童年情景》中的一首。然而就是这只有四小节的乐曲此后居然被改编为小提琴、大提琴、竖琴、长笛、吉他独奏曲,管弦乐曲及无伴奏合唱曲等等,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凡是听过舒曼的音乐的人,无不为这个出生在一个有文学气氛的家庭里,从小就表现出特异的禀赋。和莫扎特一样7岁就能作曲,10岁便与学友一道用两把小提琴,两支长笛,一支单簧管,两把法国号组成的小乐队演奏自己的管弦乐作品的天才舒曼的艺术才华所倾倒。

舒曼不仅是音乐家,同时还是诗人,其中《诗与音乐艺术的内在关系》一文最早展示出他后来作为一个音乐评论家的才华。同时代的肖邦、韦伯、柏辽兹、勃拉姆斯等都得益于舒曼创办的《新乐坛》。

作曲家舒曼从小感情充沛,想象力极强。常因感情过于亢奋而狂躁失控。据说他的无名指在练琴时老不灵光,愤怒的舒曼一气之下,竟把无名指和中指捆在一起狂练,以致使这指头造成永久性的损伤。到15岁时舒曼一反常态变得异常沉默和孤独。有过多的愁绪,过多的困惑和过多的烦恼。

         舒曼的〈梦幻曲〉只是《童年情景》组曲中的一章,那是一个关于天国、天使的童话般的梦,一个关于理想般如诗如画的幻想,据说舒曼写《梦幻曲》只是写热恋中的恋人克拉拉儿时的情景,但又何尝不是舒曼自己的情感宣泄呢?

〈童年情景〉是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作于1838年创作的一组音乐小品的总题目,是钢琴艺术史上的一部极为独特的作品。虽然按内容来说是描写儿童生活的,但这部作品不只是为儿童所写,也是为成人所作,表现成年人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作品手法洗炼,形象刻画生动准确,心理描写逼真,欢快动人,饶有情趣,但也流露出一种因为童年逝去而产生的惆怅感。这其中的第七首《梦幻曲》是全世界妇孺皆知的名曲,经常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这首曲子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使人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

勃拉姆斯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十九世纪后半叶最卓越的、古典乐派最后的一位作曲家。1833年5月7日生于汉堡一个职业乐师的家庭里。他童年生活十分贫困,十三岁便在酒店里为舞会弹伴奏,在剧院帮助父亲演奏。与此同时,为了多得报酬,他还写了不少沙龙音乐作品,包括多种舞曲、进行曲和管弦乐曲改编曲等。他曾从师戈赛尔、马克逊学习钢琴,一生中交游颇广,尤其得到舒曼夫妇及约·阿希姆的赏识与支持。他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但他没有进过音乐学校,靠他自己的勤奋好学、他的卓越才能和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觉悟。他的成熟的作品证明了他掌握着登峰造极的艺术技巧和才华。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响曲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而仍带有自己的特点。他重视奥地利民歌,曾作有九十余首改编曲。所作形式繁多的重奏曲,提高了室内乐的地位。此外,他还作有二百余首歌曲、四部交响曲、一批钢琴小品与主题变奏曲、协奏曲,其中以《D大凋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小提琴、大提琴双协奏曲》最为著名。六十年代,他定居维也纳,把当时欧洲这个音乐中心作为他的第二故乡。l897年4月3日他在维也纳逝世。
勃拉姆斯的交响曲的构思之宏伟和规模之庞大,同他的先辈有很密切的联系;他的音乐戏剧性可说来自贝多芬,对民间歌曲、舞曲等体裁的兴趣显然效法于舒伯特,他个人热情的叙述音调,则使他更接近于舒曼。他继承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吸取了深刻的人道主义和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着力表现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斗争生活,他的作品成为继贝多芬之后西欧交响音乐的杰出典范。如果同奥地利交响乐作曲家布鲁克纳相比较,布鲁克纳的九部交响曲好象都是从一个统一的结构派生出来的,而勃拉姆斯的
四部交响曲却各有其不同的思想内容,各自形成一部独特的音乐戏剧:《第一交响曲》象史诗那般宏伟,可以看到贝多芬"从黑暗到光明"的构思的强烈影响;《第二交响曲》是风俗舞蹈性的抒情诗;《第三交响曲》是一曲悲壮的颂歌,但它的戏剧性的终曲却令人神迷心醉;而《第四交响曲》的戏剧性发展则几乎达到古典悲剧的境界。
  就其历史功绩而言,在德国音乐史中,人们时常把勃拉姆斯同巴赫与贝多芬相提并论,把他们比作三个主要支柱,即根据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和勃位姆斯(Brahms)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总称为"三B"。

  《摇篮曲》,这首常用于小提琴独奏的《摇篮曲》,原是一首通俗歌曲,作于1868年。相传勃拉姆斯为祝贺法柏夫人次子的出生,作了这首平易可亲、感情真挚的摇篮曲送给她。法柏夫人是维也纳著名的歌唱家,1859年勃拉姆斯在汉堡时,曾听过她演唱的一首鲍曼的圆舞曲,当时勃拉姆斯深深地被她优美的歌声所感动,后来就利用那首圆舞曲的曲调,加以切分音的变化,作为这首《摇篮曲》的伴奏,仿佛是母亲在轻拍着宝宝入睡。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1685-1750)

    1685年3月21日,星期六。历史的镜头聚焦在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一个叫爱森纳赫的小镇。镇上的一所二层红顶楼房内,一个啼声洪亮的男婴呱呱坠地了。 两天以后,孩子在圣奥尔格教堂受洗,父母为他取名约翰·塞巴斯蒂安。

  孩子的父亲名叫约翰·阿姆布罗修斯·巴赫,是镇乐队的指挥。在塞巴斯蒂安出生以前,巴赫家族已在图林根生息繁衍了五代人。从他的祖父一代开始,整个家族就以音乐为主要职业,真可谓是音乐世家。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巴赫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经父亲的教导,他能熟练演奏小提琴和中提琴,还在他就学的当地学校的唱诗班中崭露头角。巴赫虽说没有像后来的莫扎特那样从小就被称为神童,却也在平实的家庭教育中打下了扎实的音乐功底,并且成长为一名虔诚的路德派教徒。

  巴赫十岁时便父母双亡,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奥尔德鲁夫他大哥家居住。巴赫在这位当管风琴师的兄长指导下,掌握了键盘乐器的演奏技巧,为日后成为键盘乐器演奏大师奠定了基础。 由于家庭和经济的原因,巴赫没能像亨德尔那样去接受大学教育,在十五岁时就远行到吕内堡求学。在三年多艰苦的求学历程中,巴赫广泛汲取了前人留下的丰富营养,亲自拜访了附近的一些音乐名师,掌握了精湛的作曲技巧。

  十八岁时,巴赫的音乐生涯开始了。在当时的保护人制度下,巴赫不可能如后来的李斯特和帕格尼尼一般风光,更不可能像今天的明星一样大红大紫,而是以仆人的身份,在保护人(教堂,贵族,市政府)的荫庇下生活和创作。(历史就是那么不公平。)这虽然让巴赫有了稳定的收入,却也不可避免的要和保护人发生冲突,乃至蒙受屈辱。

  巴赫最初于1703年和1707年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的教堂中人管风琴师,创作当然也以宗教音乐为主。 随著他的演奏技巧和作曲技艺的日趋成熟,巴赫也随之名声鹊起,并且也脱去了教堂乐师的黑色长袍,穿上华丽的制服,成为宫廷乐师。从1708年到1723年的十五年间,巴赫先后在魏玛和科滕的宫廷中供职。

  在科滕的日子是巴赫一生中的一个黄金时代。此间他创作了被誉为“键盘乐的旧约圣经”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和在管弦乐发展史上堪称里程碑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等大量出色的世俗和宗教音乐。

  1723年,巴赫的主人科滕亲王对音乐的兴趣似乎淡漠了,于是他辞去了宫廷中的职务,来到莱比锡出任圣托马斯教堂学校的乐监(音乐指导),在那里他度过了一生中余下的27年时间。

  莱比锡时期是巴赫一生中最长的一个时期,也是创作最多的时期。此时的巴赫无论演奏技巧还是作曲水平都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在莱比锡谱写的杰作,有感人至深的《b小调弥撒》和《马太受难乐》,《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和体现他高深作曲造诣的《赋格的艺术》等。1747年,这位无冕音乐之王去波茨坦旅行时被另一位国王—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召见,并表演了即兴演奏,在座的观众无不为之折服。第二年,巴赫把这次演奏的主题加以发展,写成了另一部总结他作曲和演奏艺术的作品—《音乐的奉献》。

  由于他长期用眼过渡,巴赫视力减退(也许正因为如此,画像上的巴赫总是眯著眼睛),晚年患白内 失明了,但他仍用口授的方式坚持创作。在逝世的前几天,他还在口授一首众赞歌《走向主的神坛》。乐曲每一个音符都表达出老人生前最后的虔诚祈祷,最后在第二十六小节处嘎然而止,成了大师的绝笔之作。

  1750年7月28日夜,巴赫的一生画上了最后一个休止符,安然的走向了他心中的神坛。 三天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下葬。此时,维瓦尔第已入土九年,他另一位伟大的同行亨德尔也因失明,创作渐少。可以说,随著巴赫的逝世,巴罗克时代也就此结束了。

  回顾巴赫的一生,可以说,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海一般的博大。巴赫全面的继承了欧洲几百年的音乐传统,把巴罗克复调音乐艺术推向了高峰。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巴赫在音乐史上,将是一座永 的丰碑。

名人谈巴赫

“巴赫就是巴赫,就像上帝就是上帝一样。”              —柏辽兹

“音乐归功于巴赫的东西,就像宗教归功于创教者的一样多。”       —舒曼

“如果巴赫时代以来所有写出的音乐作品都丧失了,也可以在他奠定的基础上重建。”                                   —古诺

“研究巴赫,你将在那里找到一切。”                —勃拉姆斯

“啊,北方快乐的孩子们,你们能汲取巴赫的营养,我是多么羡慕你们。” —威尔第 “巴赫是一切时代的音乐中最伟大的奇迹!”              —瓦格纳

“他的名字不是小溪,是大海!”(Bach在德文中是小溪的意思)     —贝多芬

“在巴赫的音乐里,我听的见上帝的存在”  —卡萨尔斯(世界著名大提琴家)

“巴赫用一个简单的主题,呼唤出了整个世界!”   —施威策尔(德国音乐学家)

“如果像山峦一样列举伟大作曲家们的名字,那么位于其顶峰的无疑是巴赫。”

                                  —高尔基

“巴赫是能给予你投资最大回报的音乐家,大师将亲自告诉你如何管理自己的财富,如何使它增长,直到有一天,突然间你会发现,你已经拥有了一个世界上任何人都夺不走的宝藏,那就是—对巴赫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房龙(美国传记作家)

趣闻秩

月夜抄谱

  巴赫十岁时父母双亡,不得不到外他的大哥处居住。这位兄长克里斯多夫曾向管风琴大师帕赫贝尔学琴,并拥有一本大师的手抄本乐谱,锁在一个带格子门的柜子里,密不示人。这对于求知若渴的小巴赫来说无疑是一大宝藏。于是,在一个月圆之夜,小巴赫偷偷溜进哥哥的书房,用小手伸进格子门橱里把乐谱卷起拿出来借著月光通宵抄写。六个月后,竟然抄完了一整大厚本乐谱。不幸的是当哥哥发现后,竟粗暴的把谱子没收了。巴赫并没有因此怨恨哥哥,他在悼念哥哥的讣文中满怀感情的叙述了这一“天真无邪的欺骗行为”。

求学之旅

  在巴赫的年代,贫穷落后的德国,交通和乐谱印刷尚不发达,要想向著名的大师们学习,除了抄录研习他们流传出来的珍贵的乐谱手抄本,就只有亲自拜访他们,聆听他们。这对于家境贫寒的巴赫来说,注定要踏上一段段艰辛的求学之旅。

  15岁时,巴赫离开了哥哥,徒步300公里前往吕内堡学习。在吕内堡圣米歇尔教堂学习期间,他结识并熟悉了该城的管风琴大师伯姆和他的音乐;巴赫还多次徒步一整天前往汉堡聆听赖因肯的演奏,一次徒步两天前往策勒聆听那里法国风格的宫廷乐队的演奏。

  在一次从汉堡返回吕内堡的途中,他没了盘缠,饥饿难耐地坐在路边一个小饭馆旁歇脚。突然饭馆窗户里扔出两个鱼头,巴赫连忙过去捡起来想以此充饥。(大师也经历乞丐一样的生活!)没想到鱼头里藏著两个金币,原来这是有心人的施舍。巴赫感激万分。这下他不仅填饱了肚子,还凑足了下次去汉堡的路费。

  1705年,巴赫已经担任阿恩施塔特新教堂管风琴师的职位,他向教堂当局请假四个星期去吕贝克聆听另一位大师布克斯特胡德著名的黄昏音乐节。在那里他被大师的音乐迷住了,待了四个月才返回。为此他受到了教会当局的训斥。

  巴赫为什么能成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除了许多外部因素以外,最难得的是因为他在物质生活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利用了当时一切可以接触到的音乐财富。从他稚嫩的小手在月光下抄写乐谱开始,这种精神就注定他会成为一个伟人。

不战而胜

  很多版本的巴赫传记中记载著这件使巴赫第一次名声大噪的事情。

  1717年9月的一天,德国中部的重镇德雷斯顿迎来了一位闻名遐迩的客人:法国著名的古钢琴演奏家马尔尚。那时,法国是欧洲的头等强国,各国宫廷无不向往听到来自凡尔赛宫的音乐。当时的德国分裂、贫弱,崇洋媚外的风气甚嚣尘上,对这位贵宾,更是前呼后拥。

  说起这个马尔尚,也真不是捧出来的,不然他也没法在云集了库普兰这样的高手的巴黎混。不过,巴黎的社交圈子把他宠坏了,他骄傲自负,还有打老婆的恶习。据说一次国王把他一半的薪水给了他的妻子作为抚恤,马尔尚就在给皇亲国戚们弹琴到一半时把琴一推说:“既然我的妻子得到我一半的薪水,就让她来弹另一半吧!”瞧,就是这个目中无人的主儿,到了落后的德国更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在一次音乐会上,马尔尚大出风头,他即兴弹奏了一首难度很高的幻想曲,博得观众热烈掌声。一会儿,演奏席上出现了一位陌生的年轻人,看样子不过三十出头。推荐他上台的人不知是什么居心,是想让他露脸呢,还是让他当陪衬出丑。

  这位年轻人弹起来了。出乎意料,他弹奏的技术也十分高超。啊,人们听出来了,他弹的就是刚才马尔尚的主题。这个主题经过12次新颖奇妙的变奏,又回到了原来的主题,仿佛由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然后叶落归根。当最后一个音符从大厅里消失后,人们还没从刚才的陶醉中苏醒过来。突然,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淹没了一切。

  “他是谁?从哪里来?”人们切切私语。有几个知道底细的人说,他叫约·塞·巴赫,就是那个有名的巴赫音乐家族的一员,现在是魏玛大公的宫廷乐长,正在陪同大公访问德雷斯顿。

  人们热烈的讨论著这个不速之客。站在一旁的马尔尚也在打量著这个夺走自己主角地位的年轻人。他也没想到在德国竟然有这样有实力向他挑战的演奏家,更想不到还这么年轻。

  巴赫走到马尔尚面前向这位前辈表示敬意。马尔尚有些不服气的回了礼。这时,有人提出,天色已晚,何不在明天让两人进行一次正式比赛呢?这个提议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只有马尔尚和他的跟屁虫们心里不乐意:让伟大的法国宫廷乐师跟这个无名之辈比试,胜之不荣,败亦有辱啊。可是在场的许多头面人物都希望看到这样一场比赛,马尔尚却之不恭,只好答应下来。巴赫在谦虚的礼节性推辞之后,也答应了。

  第二天,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人们早早的等待著两位比赛者的到来,并为能见证这场不平凡的比赛而激动。巴赫按时出场了,可马尔尚久久不见踪影。这时,他的仆人赶来,告诉人们:马尔尚先生乘最早班的邮车回法国了。也就是说,他以缺席的方式认了输。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庆祝他们的德国也有了可资炫耀的大演奏家。大家心里都清楚,胜负其实在昨天晚上就分出来了。

  其实,巴赫早就认真研究过很多马尔尚的作品,把他当作是了解法国音乐的窗口。在十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巴赫练就了高超的演奏技艺。在当时闭塞的德国,他并没有名声远扬。有了这一次不战而胜的经历,德国人才真正开始认识巴赫和他演奏艺术。

风琴之王

  如果说管风琴是乐器之王,那巴赫可称的上是管风琴之王了。管风琴是巴赫一生的主要创作工具,也是最能体现他演奏艺术的乐器了,巴赫生前作为一个管风琴演奏家的名气远超过了他作为作曲家的声望。巴赫首创了五指并用的演奏技巧(此前的音乐家很少用拇指触键),并高度发展了运用踏板的技巧。

  1714年底,巴赫访问了卡塞尔城,为弗里德里希亲王演奏了管风琴,引起了轰动。时隔多年后,有人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他的脚在踏板上飞行,仿佛是长了翅膀一样,使得声音像暴风雨中的雷鸣闪电一样在回响。亲王脱下手指上的戒指赠给了他。试想一下,如果巴赫熟练的脚就得到这样的赠与,那么亲王又将以何物去奖励他的手呢?”

  音乐家阿格里科拉在巴赫逝世后这样评价他的地位: “就像希腊只有一个荷马,罗马只有一个维吉尔,德国也只有一个巴赫。无论是在作曲艺术或管风琴和羽管键琴的演奏上,全欧洲迄今还没有人能比得上他,将来也不会有人能超过他。马蒂尼神父著名的和声艺术,马尔切罗的新颖和创意,杰米尼亚尼的如歌的旋律和风格,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的巧手,把这一切加起来,都远远不能同巴赫匹敌。”(文中所提几人都是巴罗克时期意大利音乐家)

  巴赫的另一样绝技是即兴演奏。他的儿子C·P·E·巴赫后来回忆说,父亲经常即兴弹奏不可名状的美妙旋律,一连几个小时都不停,没有一首谱写下来的曲子可以与之媲美。1720年,巴赫前往吕贝克访问了97岁高龄的管风琴大师赖因肯,并为根据他的主题即兴演奏了幻想曲《在巴比伦河畔》,一连两个小时,才思化作美妙的音符汩汩流淌出来。赖因肯惊叹:“我原以为这门(即兴演奏)艺术已经死去,现在我看到它在你身上还活著。”

  据说巴赫还喜欢到郊外乡村的小教堂中弹奏简陋的管风琴。有一次一位久闻巴赫大名但并不相识的乡村风琴师听过巴赫用简陋的风琴弹出了惊人美妙的音乐时,他对眼前这位非凡的陌生人说:“您若不是伟大的巴赫,就是一位来自天堂的天使。只有他有这样的技艺!”

数学家?

  巴罗克时代的数学家莱布尼兹(微积分的奠基人之一)曾说:“音乐是灵魂在不知不觉中的算术。”巴赫曾读过莱氏的著作,他的作曲艺术也验证了这一格言。在避免牵强附会的前提下,数的研究和它的意义的发现,是了解巴赫音乐价值的的一种有效手段。

  巴赫曾多次把姓名字母注上数字应用在作曲中,作为自己作品的“数字签名”。在拉丁字母表中,BACH四个字母的序数分别为2、1、3、8,相加得14,而J.S.BACH以此类推可得41(拉丁文中J与I等同)。在巴赫的许多重要作品当中,这两个数字都反复出现:《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C大调赋格曲的主题由14个音符组成;莱比锡时期两部重要的宗教作品康塔塔BWV75与76分别由14个乐章组成,巴赫的绝笔之作众赞歌《走向主的神坛》旋律声部的音符数,第一行是14个,总共41个。

  巴赫不仅在自己的姓名上尝试运用数字的象征手法,还把数字广泛的运用在结构的“宏观调控”上,在宗教音乐方面尤为突出:歌颂三位一体的主的音乐他常写成三拍子、三声部的形式;唱摩西的十戒的众赞歌的主旋律在曲中出现十次;当歌词涉及到“时”或“日”的概念时,器乐部分就奏24个或365个音符,等等,而人们在这方面对巴赫的了解可能只是冰山之一角。 由此可见,巴赫音乐思维的高度逻辑性、严密性是和他对数的使用以及对理性的崇尚分不开的。难怪肖邦曾经说过:“巴赫就像一位天文学家,靠数字的帮助,发现了最奇妙的星星。”

没缘份

  巴赫和亨德尔这两位大师出生日期只相差一个月,出生地相距不到80英里,却从未谋面,不能不说是音乐史上的一大憾事。其实,他们曾几次失之交臂。

  亨德尔多年旅居意大利和英国,巴赫对他钦慕已久,曾两次到亨德尔的老家哈雷拜访其老母。1719年,亨氏回德国访问探亲。此时,巴赫在科滕任职,距哈雷不到20英里。他得知此事后,立刻跳上马车赶到哈雷,却扑了空—亨德尔已经动身回伦敦了,真是“无缘咫尺不相逢”。

  十年后,亨德尔又回到家乡。巴赫那时有病在身,就派写了亲笔信派长子威廉·弗里德曼前去邀请亨德尔来莱比锡会面(两地相距也不过20英里),也未如愿。多年以后,亨德尔三返德国,受到了隆重欢迎,可这次他那位伟大的同行已经孤寂的长眠了。

  其实,两位大师除了出生时间和地点相近外,差别实在不小。巴赫出身于手工艺人家庭,仅受过中等教育,一生从未离开德国。亨德尔则出生在富裕的中产阶级(外科医生)之家,受过大学教育,先是留学于意大利,后又在英国取得成功。加上亨德尔生性傲慢,此时又誉满欧洲,对巴赫这位土生土长的音乐家多有怠慢,也是情理之中。从音乐创作上来说,两人的差别就更大了:巴赫的乐风内向而细腻,以德国式复调风格的宗教音乐为中心,亨德尔则宽广奔放,以意大利式主调风格的世俗音乐为主导。巴赫擅长创作康塔塔和受难乐,亨德尔则拿手巴赫很少尝试的歌剧和清唱剧。因此,他们两人若泉下相见,除了客套一番外,不知还能谈些什么呢?(我并不想,也没有资格对两人的成就高低做评论,两人同样可以说是伟大的)。

瞧这一家子

  巴赫家族毫无疑问可以称得上音乐世家。据权威的《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中“巴赫家族”条目记载,这个家族从巴赫的高祖到孙子共七代人,历经二百六十多年,从事音乐事业的多达78人,卓有成就的有14人,最杰出的当然还是约翰·塞巴斯蒂安。

  在欧洲音乐史上,不乏父子、兄弟或物翁婿相传的音乐家族,如英国的普赛尔家族和意大利的斯卡拉第家族;但在这些家族中只有法国的库普兰家族(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出过五代音乐家,其中以弗朗索瓦·库普兰最负盛名)或可与之媲美。

  巴赫的家族可算是人丁兴旺,他本人就曾先后育有子女二十人,但只有一半活到成年。巴赫去世后,他的儿子和弟子们仍在欧洲乐坛上活跃著,其中成就最大的当数三子卡尔·菲利普·伊曼纽尔和幼子约翰·克里斯蒂安,成了古典前期重要的音乐家。可好景不长,他家的男性后裔没有活过第二代。1843年,巴赫的最后一个孙子(当时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出席了由门德尔松捐赠的巴赫纪念碑揭幕仪式。他于两年后去世,从此享誉乐坛的巴赫家族就“断子绝孙”了。

收入和遗产

  1703年,巴赫在阿恩施塔特任管风琴师时,固定收入为每年工资50弗罗林加食宿费30塔勒(弗罗林,塔勒都是古币名,1塔勒略高于1弗罗林),这在还未完全从三十年战争创伤中回复过来的德国,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待遇了。

  1707年,巴赫来到米尔豪森任职,工资为每年85弗罗林,外加粮食,木材等实物补贴,比以前宽裕了一些。此外,在婚礼和葬礼的服务上也可得到一些收入。

  1708到1717年间,巴赫在魏玛出任宫廷乐师的九年间,年薪由150弗罗林增至250弗罗林,比当时的上司—乐长还高。

  1717年,巴赫成为科滕亲王的宫廷乐长。由于巴赫此时已闻名遐迩,加上亲王热衷音乐,他的工资也一下子涨到了450塔勒,仅次于宫廷第二高官典礼官,比他的前任也翻了一番。

  1723年巴赫到莱比锡上任时,各种收入总计约每年700塔勒。当时1塔勒可以买10磅生肉或7磅黄油。算起来巴赫的生活可算得上是“大康”生活了。 从巴赫工资的变动上可以看出,大师的一生没有一夜之间的飞黄腾达,是不断进取,踏踏实实的走出来的。应当指出的是,巴赫虽说过著较宽裕的小康生活,但由于他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夭折的和存活的孩子有二十个),还远不算富有,比起此时每年拿五千到一万塔勒的歌剧明星来,还是清贫多了。(当然,人的价值是不能以金钱来衡量的。)

  巴赫的遗产不多,总共千余塔勒。包括一些债券,股票和图书等,最大的一宗是乐器,占了三分之一还多。当然,还有一笔价值无可限量的宝贵遗产—那就是他留给后世的音乐。

入土难安

  1750年7月31日,巴赫入葬于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的南墙下,没有墓碑或任何纪念物。因此,他的准确墓址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近一个世纪后,人们才又记起了这位大师。1850年成立的巴赫学会为了弥补前人忽视大师的罪过,决定在巴赫诞辰200年之№重修巴赫的陵墓。然而,世事沧桑,风物全非,墓地已是荒烟蔓草,巴赫墓址已不可寻。无奈,莱比锡市政委员会只好在墓地南墙钉了一块铭牌,刻著: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1750年7月31日葬于此处

  又过了九年,教堂墓地翻修,推倒南墙,挖掘地基,这才有了一个寻找巴赫遗骨的机会。但1750年下葬在此的人有一千四百人之多,寻找巴赫遗骨无异于大海捞针。幸好查点纪录才知道,这一千四百人中,只有十二人是用橡木棺材盛殓的,而巴赫就是其中之一。(想必当时能用的起橡木这样结实的木材作棺材的人不多)。

  1894年的一天掘出了三副橡木棺材,其中一副有一成年男性骨骼,身材不高,头部很大,额头略平,下巴厚重,眼窝深陷。经与巴赫肖像比较,又经科学的检验,认定这是巴赫的遗骨。随后,遗骨被装入一口厚重的石棺,安置于圣约翰教堂的祭坛下。石棺上简洁而庄重的刻著: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1685-1750

  又过了半个多世纪,由于二战战火的破坏,大师的棺材又于1950年迁往圣托马斯教堂。就这样,巴赫在他死后二百年,才真正入土为安。他虽没有亨德尔那样享受国葬,极尽哀荣(亨德尔葬于历代国王圣贤下葬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可谓“生得伟大,死得光荣”),却也没有像贫病交加死去的维瓦尔第那样,被草草埋在乱葬冢,让后人永远无法寻觅。巴赫的一生可谓生得踏实,死得平凡,但他却在平凡的生和死中铸就了一种超越生死界限的伟大。

复兴

  巴赫逝世后,他的音乐好象也同他的遗体一起埋入了坟墓,几乎成了广陵绝响。在他死后近五十年中,曾经回响在图林根和萨克森的巴赫音乐,除了他的儿子和学生偶尔演奏外,已经很少能听到了。根据那时期的记载,巴赫在当时德国人最喜爱的作曲家名录里,仅名列第七位。(现在前六人中除了亨德尔一直享有盛誉,泰勒曼有些名气外,其余的都不广为现代人所知。)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十九世纪是浪漫主义艺术潮流蓬勃发展的时代。对过去加以崇拜是浪漫主义的倾向之一,而且巴赫激情洋溢、气势恢弘的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也有相通之处,因此巴赫的音乐受到了普遍的赞赏。巴赫的祖国德国在遭受拿破仑入侵的耻辱后,更渴望复兴本民族古老的文化传统,也推动著人们去寻求文化传统中真正有特色的宗教信仰,巴赫在这方面成了一个典型人物。

  巴赫音乐复兴的顶点是1829年门德尔松指挥上演《马太受难乐》。当时年仅二十岁的门德尔松在得到原稿后,进行了一些修改,排练了近两年的时间,于1829年3月11日正式于柏林歌唱学院演出。他用了150人的合唱队,这比100年前的1729年4月1日耶稣受难节巴赫在圣托马斯教堂首演时的人数多了五倍。当时,大厅里一片肃穆的气氛,人们怀著虔诚的的心情去聆听这一宏伟壮丽的乐曲。曲终,暴风雨般的掌声响起。当时在座的哲学家黑格尔非常感动,后来他写道:“巴赫是……一个坚定而博学的天才,我们只是在最近才重新认识到他的全部价值。”这次演出成为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从此复兴巴赫的运动在欧洲更深入的展开。

  1850年巴赫逝世100周年时,巴赫协会在莱比锡成立了,次年开始了《巴赫全集》的编纂出版工作,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到1900年始告完成,1947年的重印本共有46卷之多,堪称音乐史上的丰碑。 巴赫和他的音乐就是这样经历了埋葬与复活的曲折历程。巴赫的音乐,超越了一切时代、文化和流派,成了全人类的文化财富。

巴赫之旅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段旅途。

他的一生也是在一段段平凡而又不凡的旅途中度过的,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串坚实的足迹。

  他是一个本分的的德国男人,没有像亨德尔那样去周游世界。他在世时的声望,也没有太多超出他的脚步和音乐所能到达的范围。

  可在他死后的一百多年,人们突然像圆桌骑士追寻传说中的圣杯一样追寻他生活的足迹。他的音乐也飞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这段传奇,原本是从德国中部的一个宁静的小镇开始的……

  巴赫的一生经历了爱森那赫、奥尔德鲁夫、吕内堡、阿恩施塔特、缪尔豪森、魏玛、科滕、莱比锡八段旅程,南北不过300多公里,东西不过100多公里。可就在这德国中部的方圆几百里,孕育了巴赫和他不朽的音乐。走,我们上路!

吕内堡——学艺

  1700年,巴赫15岁。按照那时的传统,该是自谋生路的年龄了。巴赫当时在奥尔德鲁夫的学校里是优等生,还在唱诗班里唱高音声部。正好,在北方的吕内堡,有一所学校为嗓音好的穷苦学生提供免费的音乐教育。巴赫理所当然的获得了学校的推荐。

  在巴赫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从奥尔德鲁夫到吕内堡300公里的路程大部分要靠步行。这段旅途中很长一段是北德山地的荒原中崎岖的山路。这对一个15岁的少年来说一定十分艰苦。

  吕内堡坐落在德国的北部,今天约有7万人口。在巴赫的年代,吕内堡由于蕴藏著丰富的盐矿,而且加入过垄断波罗的海贸易的汉萨同盟,工商业比较发达。城市中有三座大教堂,巴赫加入的是圣米歇尔教堂的音乐学校。由于这个城市没有遭到二战战火的破坏,古迹保存的比较完好。圣米歇尔教堂至今完好如初。学校至今还保留著巴赫住过的学生宿舍。

  北德地区是当时德国音乐活动最繁荣的地方。吕内堡及其周边地区汇集了众多的音乐大师:汉堡的赖因肯,吕贝克的布克斯特胡德,还有本城的伯姆,都是远近闻名的管风琴大师;往南100公里的策勒宫廷,供养著一支高水准的法国乐团。这些都让求知若渴的巴赫向往。

  巴赫的学校相当于现在的高中,以音乐和神学课程为主。他还参加唱诗班,除了在宗教仪式上演唱外,还为城市的婚丧嫁娶服务,能多少有些报酬。

  不久,巴赫变了声,不能参加唱诗班的活动了,这道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作曲和演奏。米歇尔教堂有一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藏有二百多年来的175位作曲家的1100多部手稿,其中就有巴赫几位祖先的作品。他通过这座音乐宝库熟悉了十六至十七世纪来的众赞歌曲目,这对他未来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他有编号的1120首作品中,有1/3以上是以众赞歌为基础创作的。

  1701年的暑假,巴赫徒步一整天前往吕内堡西北50公里的汉堡,去聆听管风琴大师赖因肯的演奏。他高超的即兴演奏技术震撼了巴赫。他还徒步100公里到吕内堡以南的策勒聆听宫廷乐队的演奏,学习了法国音乐及其演奏技巧,特别是华丽的装饰音技术,并且抄录了一些法国作曲家包括库普兰、马尔尚等人的作品。日后他把其中一些素材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之中,有些则作为教学范例使用。

  让我们再次回到吕内堡。这里街道两边还保存著许多巴罗克时代的建筑物。远处的教堂是城中的另一座大教堂—约翰教堂。当时那里也有一位管风琴大师—伯姆。伯姆是巴赫的图林根老乡。与巴赫相识后他十分欣赏这位有为的年轻人。巴赫的一些早期作品也可以看出伯姆对他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教会学校的宗教和音乐教育,巴赫已经成为一名虔诚的路德教派信徒,立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神圣的音乐事业,用崇高的旋律感化众生,去为上帝服务。他踌躇满志的等待著机会。1703年,这个机会到来了。

爱森那赫——诞生

 美丽的小城爱森那赫坐落于德国中部图林根林山的西北麓,今天约有5万人口。作为马丁·路德、瓦格纳等历史文化名人生活过的地方,特别是作为巴赫的出生地,她常年吸引著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小城800多年的历史中,积淀下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有著特别浓厚的音乐氛围。德国的吟游诗人在这一带曾盛极一时,早在1207年,这里就举办过恋诗歌手的赛歌会(刘三姐?)。以保护穷人闻名的匈牙利公主圣伊丽莎白也曾居住在此。

  1521年,宗教改革的先行者马丁·路德被革出教门后,隐居在此地的瓦特堡(左图中山顶的城堡)将《圣经》翻译成德文,并创作了后来被恩格斯誉为“十六世纪的马赛曲”的第一批众赞歌(这也是后来巴赫创作的重要体裁之一)。

  在巴赫出生前,他的父亲在镇上已担任了十几年的音乐指导,赢得了广泛的尊重。1685年3月21日,巴赫出生在镇上的一所红砖顶小楼里。这所房子自1906年起为德国新巴赫学会所有,并被辟为巴赫故居纪念馆。这所房子在二战中曾一度受到破坏,战后又被完整修复起来。

  在纪念馆前有块标牌向大家介绍这座房子著名的主人。在馆中,陈列著一些17、18世纪的乐器,生活设施也都按照那时的样式摆放,并标有德、英、法、西、荷、日等文字的说明。有一位专职的导游用德语向游客介绍巴赫的生平,并播放一些他的作品的录音以配合解说,甚至有时还亲自为游客用古钢琴奏上一段。

  在房子的后院,有一个修剪整齐的花园,更为这古老的建筑平添了许多生气。馆外的纪念品商店里,出售各种会让你日后回忆起这段美好经历的纪念品:巴赫肖像、有关巴赫的书籍、乐器、明信片、纪念币等等,应有尽有。(旅游资源开发得还真充分)。

  镇上的其他古迹也有很多值得观赏:巴赫接受洗礼的圣格奥尔教堂;位于城南小山上的瓦特堡可俯览全城景色,从市中心步行到达只 30分钟,特别值得一看:不但爱森那赫秀美的自然景色尽收眼底,还因为这里是马丁·路德翻译《圣经》的地方。因为他强调音乐对民众的教化作用,对宗教音乐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巴赫也是在他的感召下,以无比的虔诚创作了大量感人至深的宗教音乐作品。有人说,巴赫是新教(经路德改革过的基督教)历史上仅次于路德的人物,也许并不为过。

  巴赫10岁时便父母双亡,不得不离开了爱森那赫,来到离此地30英里的奥尔德鲁夫投奔他的大哥,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奥尔德鲁夫——成长

  奥尔德鲁夫位于爱森那赫东南30英里处,两边为森林所屏 ,一条小河流经城内,那时人口不过一千多人,是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社会。1695-1700年巴赫就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这也是对他一生都非常重要的五年。

  1695年巴赫的父亲去世后,爱森那赫的家破裂了。奥尔德鲁夫巴赫的大哥克里斯多夫收留了四弟巴赫和三弟雅可布。克里斯多夫这年23岁,已经在这里的米歇尔教堂当了一年的管风琴师。尽管收入菲薄,克里斯多夫还是尽心抚养两个弟弟,供他们进入当地的老修道院学校上学。这所学校实行了捷克著名教育家卡门纽斯的教育改革,精简了枯燥的神学课程,加入了历史、地理、数学、自然科学等实用课程,音乐占有重要地位,高年级每周上五小时。巴赫在上学的五年间学习成绩优异,还加入了学校的唱诗班。

  任职乐师的哥哥没有忘记对弟弟进行音乐训练,还经常带巴赫到教堂听自己弹琴,使他对管风琴这件日后钟情一生的乐器有了感性认识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巴赫后来回忆说,正是哥哥为自己打下了键盘乐器技术的基础,所以说克里斯多夫是巴赫这位管风琴之王的启蒙老师也不过分。

  遗憾的是,在今天的奥尔德鲁夫,已经找不到多少巴赫的生活遗迹:巴赫兄弟的故居和米歇尔教堂的主体都在二战末期苏军的一次炮击中彻底的消失了。巴赫故居遗址所在的大街被命名为“约·塞·巴赫大街”。米歇尔教堂也仅存一座小塔楼,二楼有一座小图书馆。

  多么可惜!如果巴赫故居尚存,游人们将会很有兴趣的看到那个克里斯多夫存放帕赫贝尔等大师乐谱的柜子,想象小巴赫在月圆之夜偷偷抄写乐谱的情景。

  哥哥家里先后有五个孩子出生,巴赫也渐渐长大,知道自己该自谋出路了。1700年,巴赫被学校推荐进入吕内堡的圣米歇尔学校学习,那里为嗓音好的穷苦学生提供免费的食宿和教育。在那里,有将是怎样的一个天地在等待著他呢?

阿恩施塔特——开业

  1703年,巴赫学成归来,回到世代居住的故乡图林根地区。他在试奏中击败了其他两个竞争者,被任命为阿恩施塔特新教堂的管风琴管风琴师。在这里许多巴赫家族的成员担任过乐师的职位,对该城的文化发展功不可没。

  阿恩施塔特坐落奥尔德鲁夫以东20公里,在今天约有3万人,而在巴赫的时代只有区区3800人(相比之下,莱比锡那时有30000人)。那时是施瓦兹堡—阿恩施塔特伯爵 地的首府。由于城市较小,市区的古建筑保存的很好。漫步阿恩施塔特的街道,随处可见十八世纪甚至更早的建筑。巴赫这位伟大的市民自然不能被忽视,城市里有一座有趣的雕像,乍看是一位年轻人双手下垂两腿伸直,让人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其实表现的是年轻的巴赫在满怀激情的弹奏一架想象中的管风琴(演奏管风琴两腿需要踩踏足键)。

  巴赫大教堂坐落在城市东北角市政厅的对面。尽管巴赫家族有24位成员葬在该城的公墓中,这座教堂在十八世纪不叫巴赫教堂而叫“新”教堂。教堂有一些纪念品提醒著人们这里曾是伟大的巴赫的工作岗位。这座教堂1703年新建成了一架管风琴,这吸引了巴赫。 1703年8月9日,巴赫和教会当局签订了合同,其中规定:“在你的行为和举止方面,你必须表现出敬畏上帝,稳健,善待所有人民。在上帝和你可敬的主人面前,你要以一切方式表现出你是一个正直的仆人和管风琴师。”合同规定,巴赫的工资每年50弗罗林外加食宿费30塔勒。这在当时贫穷的德国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算是不错的待遇。

  巴赫的职责不外乎在各种宗教仪式上弹奏管风琴和指挥唱诗班。工作不忙,这让他有充足的时间去练习管风琴,把工作和学习结合了起来。巴赫逝世后,他的儿子C·P·E·巴赫在讣文中写道,他在这一时期" 刻苦学习当代著名管风琴师的作品"。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就成为了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和鉴定专家,不断被人请去演奏、咨询和测试管风琴。在这里他还创作了一些宗教和世俗音乐,如今这些早期作品大多失散了。

  然而,这几年的日子对巴赫来说摆脱不了诸多困扰。他负责的唱诗班成员有不少年龄比他还大,难以调教,而且行为粗野。有一次巴赫曾嘲笑唱诗班巴松手格尔巴赫吹奏声像母羊。格尔巴赫怀恨在心,在巴赫回家途中寻 ,巴赫拔剑自卫,几乎酿成恶斗。

  1705年巴赫得到四周的假期,使他有机会到北方三百多公里的吕贝克拜访年事已高的管风琴大师布克斯特胡德。在那里他每年举办的"黄昏音乐节"远近闻名。巴赫此行除了向他学习,也有意申请继任他的职位。在吕贝克,他被布克斯特胡德的音乐所迷住,久久不想离开。直到此年一月,他才动身返回,而这时他已经超假三个多月了。当然,他受到了阿恩施塔特教会当局的严厉斥责。除了超假,加给巴赫的罪名还有"在宗教音乐中滥加变奏"和"疏于管理唱诗班"。后来巴赫又有一次被斥责"擅自领陌生的女孩进入管风琴室并放任她唱歌"(那时教堂中女性不得说话和歌唱。这个女孩可能就是巴赫的表妹,他未来的妻子)。这些保守上级无端的斥责使巴赫感到十分不自由,渐渐对这里的工作失去了信心。1707年,米尔豪森的圣布拉修斯教堂接受了他的求职申请。在那里,巴赫会受到著怎样的待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