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赚钱:班主任工作手记连载:激励争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17:32
2008-12-31 10:40:36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ceec2480100c3nt [查看原文]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于 1998年6月15日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而奋斗。我知道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具有非凡的意义,教育工作者要抓住这个难得的契机,写好教书育人新篇章。我反复学习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在这次大会上所做的重要讲话,反复体会江总书记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针对尖子人才的培养问题所发表的观点。他高瞻远瞩地指出:“要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不仅是教育界的责任,也是全党全社会的战略任务。在出人才的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这不是提倡搞个人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我想几千年来中国受中庸之道的影响很深,“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于是人们不敢冒尖,不敢崭露头角。无形中压抑遏制了人才。在鼓励创新的时代,应该彻底铲除中庸之道。我现在带的是重点班,我认为对重点生而言,成人是前提,成才是目的,重点中学就是要培养具有高尚情操的尖端人才。想到这里,我决定召开一次特殊的班会,来强化同学们的一流意识。而在主题班会的题目上,我斟酌了许久。第一次在教案上写的是“知国·爱国·报国”,立即又觉得司空见惯。第二次拟的是“爱我中华,立志报国”,又觉得太直露。第三次拟的是“雄心壮志,攻关不止”,似乎又太生硬。以上三个题目恐怕都难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和树立远大理想教育结合起来呢?我思考良久,第四次写的是“为了祖国,你应该做博士”。随后又将“你”字改为“我”字,以突出主体性、主动性。主题班会课上,我灵机一动,并未全盘托出,有意隐藏了“祖国”和“博士”两个词,于是题目变成了“为了(   )(   ),我应该做(   )(    )”。随后我解释说:“今天请大家填空,看谁填的好。”果不其然,如平静的湖面泛起了浪花,五、六分钟的工夫,全班就填出了二十几项。主要有:⑴足球-球迷, ⑵高考-作业, ⑶事业-强人,⑷人民-个人,⑸民族-强者,⑹他人-奉献,⑺奉献-公仆,⑻未来-学者......结合所填的词语,大家畅所欲言,抒发理想。看火候已到,我这才托出原来的设想,我说:“我补充一条-为了(祖国),我要做(博士)。”看到同学们疑惑不解的目光,我有意停了停,接着说:“同学们,你们是当代青年中的佼佼者,要想报国,就应奋力攀登科学文化高峰,立志做出类拔萃的学者,就应敢于立志做博士;而不应以上大学取得学士学位为终点,起码以博士为奋斗目标。‘志当寸高远’嘛!”老师对自己有如此高的期望,在座的同学们的眼睛都闪着兴奋的光,“同学们,博士建制始于欧洲中世纪的意大利波伦那大学。世界各国都把博士看作是国宝,比如在奥地利,博士学位授予之日,皇帝(或总统)必御驾亲临,主持典礼,赠送镌刻国徽图案的荣誉戒指。中国博士建制步履维艰。过去中国学子有不少人获得了美国博士、德国博士、法国博士的桂冠,却没有人获得过中国博士的桂冠。你们哪一位知道我国是从什么时候才有了自己培养的博士呢?”看到同学们茫然的样子,我接着介绍说:“1982年6月16日,我国有了自己培养的博士,而这首批博士仅仅6个人。1983年5月27日,人民大会堂接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的第二批博士,18名登上学术高峰的学子荣膺‘金冕玉冠’。到1988年,我国拥有博士2956名;到1998年,我国拥有博士12917名。我校毕业生中已有10人获得了博士学位,这是我们的光荣和骄傲。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在博士、博士后的行列里,有在座的诸位。”我情绪激昂地结束了讲话,这次没有掌声,同学们都在沉思着,都在遐想着。
    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以创新为主旋律的新时期要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大胆创新。不仅培养普通劳动者,而且敢于培养尖端人才。对重点生、尖子生而言,就应敢于激励他们读硕士、攻博士,力争做博士后,做“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就应敢于激励他们喊出“为了祖国,我要做博士”的口号。当今,更需要班主任具有高瞻远瞩的气魄和勇于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