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墙画颜料:(二)都是电子惹的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57:48

都是电子惹的祸

物理大师费曼曾经说过:如果在某次灾难中,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将毁灭,只有一句话能够传给下一代,那么怎样的说法才能以最少的词汇包含最多的信息呢?我相信那就是原子假说,即万物由原子组成,原子是一些小粒子,它们永不停息的四下运动,当它们分开一段小距离时彼此吸引,而被挤到一堆时则相互排斥。

宇宙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但是,当我们进入原子内部考察电子的运动规律时,却发现原子模型存在着三个致命的弱点。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由于异性电荷相吸,那么为什么质子和电子不会凑到一块来呢?

2:原子核中有若干个全部带着正电荷的质子,为什么它们不会相互推开呢? 

3:是什么东西把带负电的电子保持在一起呢?

这也意味着,理论上是不可能存在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的原子,但是,这是不正确的,万物的确存在,原子也的确存在,而且是稳定的,有大量的实验事实和整个化学的支持。”(摘自《费曼物理》)

那么导致原子不能稳定存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1·1  引入“某某素”“某某子”

十七世纪以后,机械唯物主义战胜了神学,自然科学发生了一次巨大的飞跃,以牛顿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他们建立了以经典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学、经典电动力学为基础的一个完整、严密的经典物理学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建立、大大扩展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物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在科学技术领域和哲学领域均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当时人们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迪卡尔奠定理论基础的分析方法:一般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然后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由于受到唯物机械观的影响,当时人们在把自然科学分出去的时侯,不自觉的引入了一些“某某素”“某某子”,然后用这些性质各异的“物质粒子”去分别解释各类现象。

例如,在研究燃烧现象时,引入了一种物质“燃素”。 在研究热现象时,引入一种0质量的热物质“卡路里”。在分析摩擦起电现象时引入“电子”。在分析磁现象时寻找“磁极单子”。在研究光现象时,粒子说引入了“光粒子”,波动说引入了传递机械振动光波的媒介物质“以太”。

那么引入这些物质后,到底能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大自然?大自然是否真的像人们猜测的那样客观存在这些物质?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引入“燃素”、“卡路里”虽然能够简易地解释当时发现的大部分燃烧现象、热现象,使人们相信它是正确的。但是,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在做金属的煅烧实验时,发现金属在煅烧后重量是增加的,而按照燃素说,燃烧后的灰烬应该比燃烧前要轻。在这种鲜明的事实面前,拉瓦锡毫不犹豫的拿起奥卡姆剃刀剃掉了“燃素”这种物质,提出了科学的燃烧学说-氧化学说。

1798年,英籍物理学家伦福德用钝钻头加工炮筒时,发现摩擦生的热是“取之不尽的”, “热质守恒”观点是错误的。于是伦福德果断的向0质量的热物质(卡路里)剪去;热是物质内部粒子运动的一种宏观表现,物质内部根本不存在热物质(卡路里)。伦福德的实验彻底摧毁了热质说,并为物理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905年3月,爱因斯坦根据著名的麦克尔逊、莫雷“以太漂流实验”否定了以太的存在。

1·2  摩擦起电的困惑

可以说电学是从研究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18世纪中期,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后提出;世界上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一种为正电,另一种为负电。摩擦两个不同物体就会引起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而失去电子的物体显正电。

但是,如果富兰克林当时再做一个实验;同种材料进行相互摩擦会不会产生摩擦起电现象?相信他绝不会轻易做出以上结论。

现在让我们拿一些容易起电的同种材料进行相互摩擦,例如;用力掰断一根旧圆珠笔套,然后用这二截圆珠笔套相互摩擦,我们会发现两个摩擦表面能够出现带电现象。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两个表面所带电荷为同性电荷,并且有的材料摩擦可以带同性正电荷,有的摩擦后可以带同性负电荷。在排除了外界的影响(如通过其它导体导走电荷等)之后,实验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实验表明同一种材料相互摩擦后,两个物体表面带同性电荷,这也表示同一种材料相互摩擦时,某一种电荷在两个物体的摩擦表面同时增加了。显然电子转移说遇到了与热质说完全相同的问题,它根本没有办法解释这一现象,而这一现象又是客观存在的。

1·3 我们发现了电子

1897年,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实验,第一个发现了“电子”。但是,汤姆逊测得的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平均值是1·3×10-11千克/库伦,而理论值却是0·56857×10-11千克/库伦,显然实验值和理论值相差很远。进百年来,不断有科学家重复汤姆逊的实验,实验表明汤姆逊当时的实验误差最高只能达百分之二十,而扣除这一因素,实验值和理论值仍相差很大。

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通过汤姆逊实验发现了电子,那么它会导致我们的一些精密电磁实验的实验值和理论值不相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爱因斯坦提出“只要摒弃牛顿所确立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概念,一切困难都可以解决。”现在,一些精密电磁实验的实验值和理论值必须通过“洛伦兹变换”才能达到一致。

1·4 原子不能稳定存在的力学原因

在建立原子模型时,我们引入了二种电物质“电子”和“质子”,但是,根据电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原子自然发展的趋势却是:同性粒子在斥力作用下将会自动分离,而异性粒子又是相吸的,这就造成同性粒子因斥力而分离,又因异性粒子的引力而聚合。同性粒子在引力、斥力双重作用下,将自动分离向着异性物质方向运动,其结果自然是异性粒子相互结合在一起而不再分离。

当我们想尽各种办法的把电一分为二,认为独立存在二种电性物质时,大自然以其不可阻挡的力量,使“二”重新结合成“一”。而要阻止大自然的这一趋势,我们不得不认为在质子之间存在一个比电力更为强大的“强作用力”。但是,由于“强作用力”不是来自于物质自身,因此我们目前仍不清楚其产生原因是什么、作用机理是什么。这也表示强作用力,目前它只是出于原子稳定需求,人为增加的一种动力。

为了阻止电子坠入原子核中,有人猜测:“原子必定有一种“稳定态”,在这种状态下,电子的运行轨道是稳定的,它不辐射光,也不会跌入原子核。”但是,处于“基态”的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异性电荷吸引力就会突然消失吗?

这个问题我们即躲不过去,也绕不过去,我们只能勇敢的正确面对。现在关键的问题真的不是讨论那一个“假说”更有希望解决原子稳定问题,而是应该考虑大自然是否真的存在一个由“电子”构成的原子。

如果大自然真的存在这样的原子,那么,我们一定能够建立一个稳定的原子模型。因为,大自然从来就没有欺骗过我们,相反,人的感觉、思想有时却会欺骗我们。

如果大自然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原子,那么,无论我们再怎么努力,我们“永远”也找不到解决原子稳定的办法。正如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指出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只有一面的基本粒子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只有一面的基本粒子不但不能构成万物,反而会导致万物不能稳定存在,阻碍我们客观、真实的认识大自然。

正如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所说的:“······  某些自然之谜已经解决了,但是进一步研究之后,证明了其中有许多只是暂时的和表面上的解答,往往有一个理论看来似乎很圆满了,但是进一步来读它就发现它还是不适当的。新的情况出现了,它们跟旧的理论是相互矛盾的,或者不能用旧的理论解释它们。我们读得愈多,我们对这本书理解得就愈充分,虽然我们不断地往前迈进,但是圆满的解答却似乎不断地在向后退逃。”

不可否认的是,借助电子的帮忙,我们确实能够解释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使人们相信它是正确的。但是进一步来读它,就发现它还是不适当的,在电子所涉及的所有领域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新的情况出现了······

既然大自然的力量是让电子和质子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把它们分开?

既然大自然的力量是让电子和质子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人类真的有能力把它们分开吗?

既然大自然的力量是让电子和质子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顺应大自然的这一趋势,认为二者原本就是同一物体的正反二面。

也许在顺应自然后,我们的理论会变得越来越自然。

也许在减去一些东西后,我们的理论会变得越来越简单。

也许离开电子的帮忙,我们反而能够更好的了解大自然。

也许没有了电子,经典电动力学理论反而变得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