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腻子粉:小学科学教学案例1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0:21:51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

 

 

 

 

地球里面是什么样的

 

 

 

 

 

 

 

 

 

 

 

 

顺德北滘城区小学 肖平兴 0757-26332209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

地球里面是什么样的

顺德北滘城区小学 肖平兴

教学资源开发

《地球里面是什么样的》是建立在在学生对地球形状、大小等已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应用模型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内部构造。应用模型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是本册能力训练方面的重点,通过让学生根据的活动记录对地球内部情况作一个预测,再切开煮熟的鸡蛋,类比地球的构造,最后用橡皮泥做地球构造模型。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将无法直接观察的抽象的地球内部情况变的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取得多方面的效果。

课程分成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通过阅读了解网络课件中关于地球内部构造资料,并明确本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第二步围绕问题查找有前火山、地震的现象的资料,并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第三部分制作地球构造模型,进一步理解地球的构造;第四部分是进行保护地球的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准备:在网络教室进行;一个包括地球内部构造的,火山、地震的现象资料等的网络课件;和学生一起准备好一定量的熟鸡蛋、各色橡皮泥,让学生提前在网上搜集有关地球内部情况的资料等。

本课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能尝试用构造模型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能够通过网络资源查找火山和地震有资料现象,并据此作出简单的解释。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的;

●知道可以用模型方法来解释科学问题;

●知道火山喷发的炽热的岩浆来自地球内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合作与交流;

●体会科学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

●珍爱并善待地球,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段科学家正在用机穿穿探地下的录像,问:同学们你们谁知道录像中的人在干什么吗?(学生会提一般会提到采矿,探油,打井等)科学家是在探索地表下的情况,但他们探索的还只是地球表面以下浅浅一层里的宝藏,那么你们知道地球更深的里面是什么样的吗?你们来想象一下还可以有些什么方法来探索地球内部?

2.学生讨论交流。

二、认识地球的内部构造

1.谈话: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首先请大家拿起桌上的半个鸡蛋,说说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仔细观察它的结构,各部分是什么样的?

2.学生汇报。

3.屏幕广播课件(展示地球内部结构的图片),讲解:科学家根据对地震波的研究发现,地球可以分成三层,从表面到地心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的这三个部分就像这个鸡蛋可以分成蛋壳、蛋白、蛋黄一样。

4. 通过网络课件提出问题:

地壳是地球的表面部分,它的平均厚度是多少,它一般由哪些物质构成的?

地幔在地壳下方,它的厚度大概是地壳的几倍?

地核位于地球中心,科学家估计它是什么组成的?它的温度有什么特点?

5.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件上的资料以及其它的网页链接找到以上问题的解释。要注意的是,一、要引导好学生看解决疑问的重点内容,二、要求学生尽量在阅读资料后用自己的话来表述。一般的学生可以了解并理解到以下内容:

地壳是由地球表面坚硬的岩石组成的,也包括岩石表面的土壤等,它很薄,平均厚度20千米。地壳的厚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陆地部分厚海底部分薄,陆地上又是高原地方厚平原地方薄。

地壳下面的是部分是地幔,大约有2900多千米厚,是地壳的150倍左右。

地球中心的地核约厚3473千米。科学家估计它是铁、镍组成的,温度很高。

6.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7.小结:(略)

【评析】学生本身对地球内部的构造也是比较陌生的,但是通过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很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了解知识目的性强对记忆帮助较大,并且由于学生主动上网查找资料,他们了解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因人而异。

二、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1.播放火山、地震的录像资料,提问:地震发生时、火山喷发的时候有什么特征?它们产生的大致原因?

2.学生先通过网络学习有关火山、地震的知识,小组内部讨论后回答,教师择要整理。(板书)

3.提问:这些现象的产生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4.学生讨论交流。(把运动和温度合并在一起讲,学生讨论的时候可以适时进行温度的计算)

5.小结:这些事实说明地球内部并不像表面看到的一样平静,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运动,正是这样缓慢地运动造成了火山和地震。而且我们从这些现象里还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温度是很高的,连岩石都成了液体形态的岩浆了。

三、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

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内部的知识,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地球的构造,你能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一个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吗?

2.提问:地球的三个部分是不一样厚的,你打算怎样来表示各部分的厚度呢?

3.讨论交流。

4.学生制作。

5.展示优秀作品,总结制作情况。

【评析】制作地球内部构造的模型,实际上就是孩子们用双手凝聚思维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外显的过程。由于课本上已有大致的制作方法过程,制作难度也不大,所以教师最好不要演示制作过程。也许因为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孩子们的作品会有这样那样的欠缺,这并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学生学习地球模型的制作,也要让他们了解自己。爱因斯坦的小板凳不是也很拙劣的吗?但是谁又能否认他为之付出的努力呢?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更注重的是一个过程,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一个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参与的过程。

四、保护地球

1.介绍我国在江苏东海钻探的资料。

2.用玻璃管和橡皮泥团演示,讲解什么是钻探,什么是岩芯,以及钻探的意义。

3.看教材第7页的资料,提问:你同意这项计划吗?为什么?

4.讨论交流。

5.总结。(略)

【评析】科学研究是服务于人类生活的,当它影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候我们就要反对。科学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与自然相处,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态度,爱护地球、善待地球的意识正是这个态度在本课的集中体现。但是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避免流于形式,喊口号!要让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

教学片断赏析

导入新课教学环节

师:出示一段科学家正在用机穿穿探地下的录像,问:同学们你们谁知道录像中的人在干什么吗?

生:在穿探石油。

生:是煤炭吧。

生:可能是采矿,比如铁、铝等。

生:我猜想是打水井。

生:我在想他们是不是想把地球钻穿。(笑声)

……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而且大部分同学的说法都很合理,科学家是在探索地表下的情况,但他们探索的还只是地球表面以下浅浅一层里的宝藏,那么你们知道地球更深的里面是什么样的吗?你们来想象一下还可以有些什么方法来探索地球内部?

生:用更大的穿探机。

生:没用的,我用超大的X激光照射。

生:我在网上看到用声波来探测。

师:要我说切开来看看就知道。(生笑)我是说鸡蛋,我们先来观察一个切开的熟鸡蛋

……

【片断评析】教师努力营造了一个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乐于、敢于表达自己的所知、所想、所能的民主氛围,引导学生围绕“地球里面是什么样的?”展开讨论交流,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同伴共享信息。同时,由于预测的结果来自于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所以,当学生观看录像介绍的时候,就产生一种探索的欲望。正是由于这种欲望的产生,学生往往能够发现平时没有发现的东西,观察的收获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