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l打印:人教版普高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教师用书 第三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8:40:29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单元引言分析

  引言简要指出了本单元学习的基本内容为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扼要说明了古代中国科技与文艺的伟大成就及其深广的世界影响,强调了本单元学习对于培养新一代中国公民的民族精神及基本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

  引言将本单元学习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古代科技;二、古代文学;三、古代书画与戏剧艺术。这三个专题内容分成三节编纂,共需用4课时完成。

  引言在学习建议部分提出了本单元学习应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即中外比较法,并适当利用乡土教学资源;指出了学习本单元内容应秉持的基本观点,即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分析和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观和世界文化观。

  在开展本单元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做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决不能流于浅薄和片面,应克服阿Q式的“我们家祖上比你们家阔多了”的民族自慰情结;也不可因近现代的落后而妄自菲薄,而是在进行深入考察落后原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思民族振兴的方法和途径。更富理性的思考,才是对民族的真正热爱。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

  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五个方面的典型事例向学生介绍了古代中国几千年的科技成就:一、四大发明;二、《九章算术》和珠算;三、《石氏星表》和浑仪;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这些成就一方面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以及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即造成中国科技在近代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和当代中国应如何迅速发展科技振兴民族。由于本课内容涉及的学科领域及其层面较为广泛,建议在教学时应结合相关学科知识开展教学活动,适当补充相关的基础知识,尽量采用相应的实物图片及影视资料进行教学演示,增加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感性了解,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奠定基础。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进行。

  本课引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书写材料的追溯,引出课文第一目“四大发明”。本课导言既给学生以课文内容背景铺垫,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注意到这一点,设计两个问题:一、最早的书写材料有哪些?它们有哪些不足?二、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发明和古代科学家?教师在导入时,在让学生阅读的同时,应充分注意用自己充沛的情绪和情感去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绪及学习热情。

  第一目“四大发明”

  教材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实物图片,介绍了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其传入欧洲,重点阐述了四大发明对推动欧洲社会的进步进而推动世界发生巨变的深远影响。

  本目内容共分三个层次:一、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二、四大发明先后传入欧洲;三、四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由于四大发明是本课的重要概念,建议教师在本目教学中首先增加有关四大发明产生和外传的基本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旧知结构,并采用实观教学的手段,引导学生从感性了解走向理性思考。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在两汉时期,魏晋南 北朝和唐宋时期,纸的质量和产量不断得到提高,唐代时传入阿拉伯帝国,后来,随着阿拉伯帝国对北非和欧洲的战争,造纸术传入北非和欧洲。这一部分内容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火药最早是炼丹家在炼丹时发明的,但应用于军事却始于唐末,指南针的前身是司南,出现于战国时期,北宋时开始应用于航海。最初的书都是手抄的,隋唐时出现了雕版印刷,北宋时期,随着文化的繁荣,对书籍的需求猛增,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些凝聚着古代中国人民无穷智慧的发明和发现,先后经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极大地促进这些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传播到欧洲后,与其内在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结合起来,西欧各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形态到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飞跃。西欧的发展遥遥领先于世界,从而奠定了它在近代世界史的中心地位,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火车头。

  由于16~18世纪西欧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变化是说明四大发明重大影响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当介绍这一时期西欧手工工场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以帮助学生在掌握较丰富的新知基础上顺利实现知识结构的重组。

  教学建议,从本目“资料回放”提供的材料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将四大发明和西欧16~18世纪巨变的相关知识再现和补充进来,然后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思考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欧发展命运不同的原因。

  第二目“《九章算术》和珠算”

  本目是对古代中国数学发展史上两个突出成就──《九章算术》和珠算的介绍。

  教材在介绍两大突出数学成就时,其基本思路是:《九章算术》代表了古代中国在数学研究及运用方面取得的成就;珠算是古代中国发明的最伟大的计算工具,它是电子计算机出现以前最先进的计算工具。

  关于《九章算术》。它成书于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它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产生缘于人们对自然数认识的扩大和实际需要,体现了数学发展与人类思维发展、人类生活需要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了数学作为一门思维科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称颂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正是对这一数学方法内在特点及在数学王国中地位的精当概括。而中国先民正是这一“最美妙发明”的最早发明人,早在商代中国先民就已使用这一记数方法,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然数数字、《国语》中的叙述都是这一发明的最好记录。《九章算术》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部分内容比较关健的一个名词是十进位值制,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另外《九章算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课文中的图注。

  关于珠算。它是古代中国人贡献给世界的最伟大的计算工具,它的前身是算筹。算筹是中国古代用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演算的一种工具。又称为筹、策、算子等。它最初是小竹棍一类的自然物,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计算工具,质地与制作也愈加精致。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材料的发现,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 cm,径粗0.2~0.3 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摆弄。参考课文中的插图。 算筹在中国的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中就有“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中国古代的算筹不仅是正、负整数与分数的四则运算和开方的运算的工具,而且还包含着各种特定的演算。 算筹是在珠算发明以前中国独创并且是最有效的计算工具。中国古代数学的早期发达与持续发展是受惠于算筹。中国古代有一句成语,叫做“运筹帷幄”,意思是在军营的幕帐中对战争的全局进行细密的策划。汉高祖刘邦在打下天下之后曾经称赞他的谋士张良,说张良能够“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说的筹就是算筹。那么算筹是怎么用于运算的呢?实际上,算筹的运算是建立在十进位值基础上的。为什么又要有纵式和横式两种不同的摆法呢?这就是因为十进位制的需要了。所谓十进位制,又称十进位值制,包含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十进制”,即每满十数进一个单位,十个一进为十,十个十进为百,十个百进为千……其二是“位值制,即每个数码所表示的数值,不仅取决于这个数码本身,而且取决于它在记数中所处的位置。如同样是一个数码“2”,放在个位上表示2,放在十位上就表示20,放在百位上就表示200,放在千位上就表示2000……在我国商代的文字记数系统中,就已经有了十进位值制的萌芽,到了算筹记数和运算时,就更是标准的十进位值制了。按照中国古代的筹算规则,算筹记数的表示方法为: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万位再用纵式……这样从右到左,纵横相间,以此类推,就可以用算筹表示出任意大的自然数了。由于它位与位之间的纵横变换,且每一位都有固定的摆法,所以既不会混淆,也不会错位。中国古代十进位制的算筹记数法在世界数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把它与世界其他古老民族的记数法作一比较,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古罗马的数字系统没有位值制,只有七个基本符号,如要记稍大一点的数目就相当繁难。古美洲玛雅人虽然懂得位值制,但用的是20进位;古巴比伦人也知道位值制,但用的是60进位。20进位至少需要19个数码,60进位则需要59个数码,这就使记数和运算变得十分繁复,远不如只用9个数码便可表示任意自然数的十进位制来得简捷方便。中国古代数学之所以在计算方面取得许多卓越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这一符合十进位制的算筹记数法。 直到明代以后,算筹才被算盘完全取代。

  对本目内容的教学,建议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图像资料基础上,调动学生动手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切身体会数学王国的奇妙和理解数学进步带给人类在思维发展和社会进步两方面的福祉,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数学课学习的理性认识。

  第三目“《石氏星表》和浑仪”

  本目主要介绍古代中国在天文学方面的两大突出成果──《石氏星表》和天文观测工具浑仪简仪。

  本注目教学必须结合地理学科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补充古代中国的宇宙结构学说,或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查阅等手段获取这些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古代天文学成就产生的基本方法和路径。古代中国的宇宙结构学说主要有三家:即盖天、浑天、宣夜说。盖天说即“天圆地方”说,“天员(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地之间有八根柱子撑着。浑天说则主张大地是个球形,外裹着一个球形的天穹,地球浮于天表内的水上(后来发展为“地在气中”),日月星辰附在天壳上,随天周日旋转。宣夜说认为“天”并常有一固定的天穹,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就在气体中飘浮流动。而其中浑天说对于观测天象而言,其价值和意义要远远高于宣夜说。赤道坐标、《石氏星表》、浑仪和简仪的发明都与浑天说分不开。

  关于赤道坐标,教材主要解释了这一坐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内容,突出中国是最早使用赤道坐标的国家,并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和现代天文学的认定来肯定其天文观测的科学价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历史纵横】,加深对赤道坐标的认识。《石氏星表》就是依据赤道坐标观测和记录恒星的科学结果,从而确立古代中国在星象观测方面的领先地位。同样,浑仪也是依据赤道坐标而制作的观测仪器,它经过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进一步革新,成为在望远镜发明以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对这两个天文仪器的了解,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阅读图注。

  教学建议,本目导入可以通过观察插图简仪和浑仪,也可以从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需要天文观察说起。

  第四目“《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因此教材充分注意到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农业国特色,着重介绍了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发展的两大突出成就──历法和农学研究。

  本目内容的学习涉及地理和生物学科的某些知识,由于教学安排的差异,建议教师根据具体教学的实际需要,适当补充相关学科内容,也可利用初中生物教材的知识对本目的一些生物学方面的基本概念作必要的理解。

  本目首先指出农业的发展与历法和农学研究密切相关。因此在介绍农业科学发展的内容时主要介绍历法和农书。关于历法,先是介绍了最早的历法《夏小正》,以及商代的殷历。随后用一句“秦汉以后,我国历法越来越精确”,概述了秦汉以后我国历法的发展。重点介绍了《授时历》,郭守敬制定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它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要早三百年。同时,教材用【历史纵横】介绍了干支纪日法。虽然不是重点,但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内容,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了解。

  本目的另一个内容是农学研究,教材以四大农书为例进行了介绍,学生需要了解四大农书的书名、作者及成书时代。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重点是《齐民要术》,需要了解这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它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特别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

  教学建议,教师能适当采用当代中国水稻杂交育种及袁隆平的事例,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本目学习内容的印象,了解科学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第五目“《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本目以传统中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和中药学的集大者《本草纲目》为范例,从最基础、最具特色的角度介绍古代中国医药学的发展成就。

  教材首先介绍了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然后介绍了本目中心内容之一《伤寒杂病论》,指出东汉末年张仲景总结前人理论和经验,结合自己实践,写出了集大成的中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的贡献不仅总结,还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了辨症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因而被称为“万世宝典”。 教材插图的图注对张仲景作了形象介绍,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加深认识。关于针灸疗法,可以参考本目【历史纵横】。

  其次,教材介绍了李时珍和《本草纲目》,这是一部重要的中药学著作,是对16世纪以前中药学的系统总结,被称为“东方药物宝典”。

  建议教师安排学生到本地中医院进行社会考察,向老中医请教关于传统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并了解在当今传统中医的发展趋向,使学生逐步形成在宏大的历史视野中观察具体历史现象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能力。

  教学中还应充分注意发挥【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清代复制的针灸铜人图”等所补充史料的作用,也可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网络搜寻和学习。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由于本课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极广、跨越的历史时期颇多,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切不可因循旧而使课堂教学零碎杂乱,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为宗旨,让学生在深切的知识体会中获得深刻的思想体悟。

  建议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可实验性材料,在注意教学内容体系、知识结构完整和教学流畅的基础上,适当留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将相关学科的知识在学生的动手中糅合成有用的实用的知识模块,有利于学生逐步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

  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在教学中采用探究性活动学习的方法,在事先动员和组织学生的基础上,将第一课时定位为教材基本内容学习及相关知识领域拓展,第二课时定位为主题讨论与探究。

  事先充分的动员和精心的组织工作是确保整个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因此,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能力状况安排活动的开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以较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第一课时以学生汇报和交流其课外学习的知识成果和思想感悟为主要内容,教师以主持人的方式介入或以质询、咨询的方式介入,引导学生的活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来解答,最后教师将古代中国科技的辉煌与近代中国科技作一比较,提出第二课时的讨论主题:是什么让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了?在古代中国科技发展和近代西方科技发展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然后布置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材料、兴趣、观点、能力等自由结合成几个小组,这些小组在课后依据自己的观点倾向整理和补充相应的材料,拟成发言稿,以备第二课时开展讨论。

  第二课时,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讨论可参照辩论赛形式进行,先后开展小组观点陈述、相互攻辩、自由辩论、总结陈述四个阶段。教师可以主持人身份或评讲人身份介入课堂,起到点拨、引领方向的作用。最后,可要求各组将本组的所有发言整理成文,打印分发给全体同学,作为课后继续进行深入讨论的材料和依据。

  2.教学案例

  案例一探究性活动学习方案

  (一)目标设定

  1.从感性与理性结合上,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发展线索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化上的重大事件,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从近代落后的事实和原因思考中,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识。

  2.引进“研究性学习”方法,采取“长作业”、编印《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例选》等形式,阅读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主要资料、典籍,使信息素养、问题意识、文言阅读、运用多学科知识解释科学现象、有条理地进行说明事理等能力获得训练。

  (二)教学活动组织

  学习内容组织:

  1.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自选一项:

  ① 中国古代科学发明实例(实物、技术、原理、现象)。(每人一项,班级内不能重复)

  ② 中国古代科学家与科学著述(生平事迹、著述内容与体例、科学史上地位、影响)。(每人一项,不能重复)

  ③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大事年表(时间、地点、出处)。(每人负责一个朝代,不能遗漏)

  ④ 中外科学技术交流的事例(时间、内容)。(每人1~2项,有中外印证)

  2.成果形式:

  ① 中国古代科学发明实例──题目、原文、现代科学观点的原理说明。

  ② 中国古代科学家与科学著述──传记、著作题解、著作或传记选段介绍。

  ③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大事年表──对相应时期科学发展述评。

  ④ 中外科学技术交流的事例──从历史角度的述评。

  以上成果形式均应制作成相应课件,用于课堂交流。

  操作步骤设计:

  1.操作过程

  ① 从教材或资料中(历史教材;科普读物;辞书、科技著作、网络等)找到线索;

  ② 依据线索,找到有关的原始记载,摘录并作好翻译,同时进行复述或改写;

  ③ 用自己所学过的相关学科知识,对这一事物的有关原理等作出分析解释,或整理翻译;

  ④ 按照要求整理成文,用统一格式进行“电子化处理”后打印装订;

  ⑤ 对作业作综合评价。

  2.保障措施

  ① 统一动员:印发“导引”,自寻方向和课题,一周内初报。

  ② 活动机制:采取“主题协作组”的形式。

  ③ 教师介入:不设“指导教师”,让学生根据需要主动上门求教。

  (三)教学程序安排

  1.寻找线索,确定方向──以收到“预研究”报告结束。

  2.找到凭证,初步整理──以填妥“开题报告”开始,以收到“中期报告”为标志结束。

  3.整理成文,交流评价──以学生交出“研究报告”为标志,课堂交流,共同参与。

  4.从学生的“研究成果报告”找出较好的内容,编成《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例选》小册子。印发全体学生。

  案例二 在介绍“四大发明”时,用实物投影、电脑、幻灯打出四张图片。

  图片1:西汉的纸和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制造出了纸。近年出土了这张西汉时代的纸绘地图,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至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植物纤维纸逐渐取代竹木简成为古代中国的主要书写材料。后传入欧洲,结束了羊皮纸和小牛皮纸的时代,有力地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图片2:汉代的司南模型和北宋的指南针模型

  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知道了磁性指南的特征。汉代就制作出了实际可用的司南,至北宋时即制作了用航海的指南针,并在南宋时期制作了更为方便和精确的罗盘针,大量使用于当时的海上商船。后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为西欧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不过在茫茫大海上,仅仅知道了方向还是不够的,还必须知道自己船只所处的位置,才能确定自己的航线。那么,海上定位这个问题,咱们智慧的先人是如何解决的呢?请大家课后注意下本课的最后一项学习内容。

  图片3:宋代的突火枪、突火箭和元代火药铳实物图

  中国古代的练丹家最早发明了火药,到唐代末年战争频仍,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发生,火药在军事的应用更为广泛,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火药传至欧洲后,经欧洲人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冷兵器时代首先在欧洲结束了。先进的西方火药武器不仅使欧洲封建贵族走向衰落,而且成了西欧资产阶级开拓殖民地的有力武器。然而火药武器在中国却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其技术一直没有得到重大改进,直到鸦片战争中国的冷兵器被西方的热兵器所打败。

  图片4:唐代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卷子和毕升活字版模型

  隋唐时期中国即盛行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是唐代雕版印品中的精美之作。到北宋年间,雕版工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极大推进了中国的文化事业发展。后来传播到东亚、西亚、欧洲等地,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尤其是欧洲人采用活字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使欧洲更快地迈入近代社会门槛。

  案例三《九章算术》和珠算

  教师可以拿一个算盘做实例,通过算盘上个位、十位、百位等的设置,了解十进位值制及其与珠算的关系。通过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数学知识,阅读课文中《九章算术》的图注,认识《九章算术》在数学史上的地位。

  案例四《石氏星表》和浑仪

  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对天空的观察说起,张衡从小就对天文感兴趣,喜欢在夏天的夜晚数星星。这个故事对所有学生来说几乎耳熟能详。那么,对着满天星星,我们如何数得清呢?第一必须分区计算,第二考虑到星空不断发生位移,应建立适当的坐标体系。古代中国早就有了这方面的科学创造。将星空划分为二十八个分区即二十八宿,建立起了赤道坐标体系。二十八宿是哪些呢?赤道坐标体系是怎么回事呢?长大了张衡是怎样用这些知识来数星星的呢?

  案例五“《授时历》和四大农书”一目的导入

  古代中国作为古代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农业生产是一切中国文明、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石。生活资料的生产技术改进,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社会的演进包括其他科学技术文化的进步。作为一个农业文明非常灿烂的古代中华民族,在农业生产和农业气象等科学技术方面又有怎样的成就而傲视世人呢?

  拓展:郭守敬头像。

  大家在前一目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元朝科学家郭守敬,他不仅在浑仪的基础上造出了简仪,促进了我国古代天文观察的进步,同时他主持编制的《授时历》,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这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有了它,农民可以更清楚农时,便于更加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

  案例六“《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一目导入

  大家知道中医和西医,很明显,西医是西方传入的医学方法,有谁知道它们之间最主要的不同有哪些?西医是建立在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上的,而中医则讲究望闻问切,重在观察。尽管按照西医的观点,中医有很多所谓的不科学之处,但是,中医不仅几千年来久盛不衰,而且至今它仍然可以治疗许多西医不能医治好的疾病。中医和中药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认可。学习本目,我们可以了解我国古代中医和中药的重要成就有哪些。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解题关键:四大发明的技术在中国成熟和应用,四大发明传播到西方和西方的应用。

  思路引领:结合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分析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

  答案提示: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成份超稳定的强大,在此基础上封建制度不断得到高度强大,在这样的社会和制度框架内,四大发明这样的先进技术并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相反,其技术始终得不到更深入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作出过什么贡献?

  解题关键:古代中国重大科技成就外传,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积极作用。

  思路引领:应选择对世界文明进程的作出贡献的突出科技成就。

  答案提示: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二、学习延伸

  古代科技对现代还有影响,你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中国古代科技影响的事例吗?

  解题关键:现实生活中的古代科技

  思路引领:日常生活中古代科技的影响

  答案提示:如中医、中药、农历、纸等。因为学生生活环境不同,事例可能大不相同,鼓励学生发言,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后汉书·蔡伦传》关于蔡伦与“蔡侯纸”的记载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州)人也。以永平(东汉明帝的年号,公元58~75年)末始给事宫掖(入宫当宦官)。建初(汉章帝的年号,公元76~83年)中,为小黄门(宦官的官职)。及和帝即位,转中常侍,豫参帷幄。伦有才学,尽力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每至休沐(休假,《汉津》:‘吏五日得一下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后加位尚方令。永元九年(97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jiān,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为纸。元兴元年(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汉安帝时,蔡伦被封为龙亭侯)。

  沈括《梦溪笔谈·技艺》记载毕升发明活字版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紧。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做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焉。

  宋以前有关制造火药的记载

  硫黄、硝石各二两令研,又用销银锅或沙罐子入上体药在内。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内与地平,四面却以土填实。将皂角子不蛀者三个烧令存性,以钤逐个入之。候出尽焰,即就口上,着生熟炭三斤簇煅之。候炭消三分之一,即去余火。不冷取之,即伏火矣。

  ──唐孙思邈《丹经·内伏硫黄法》见《道藏·洞神部·众术类》

  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

  ──《真元妙道要略》见《道藏·洞神部·众术类》

  指南鱼、指南针的使用

  若遇天景曀霾,夜色暝黑,又不能辨方向,则当纵老马前行,令识道路,或出指南车及指南鱼,以辨方向。指南车法,世不传。鱼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鱼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椀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

  ──《武经总要前集》卷15《制度·向导》

  方家以磁石面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盌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镂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kuànɡ)中独缕,以芥子许蜡缀于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

  ──《梦溪笔谈》卷24《杂志》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晦阴观指南针。

  ──《萍洲可谈》卷2

  是夜洋中不可住,维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34《半洋焦》

  刘徽在《九章》“圆田术”注中提出“割圆术”

  假令圆径二尺,圆中容六觚(即正六边形)之一面,与圆径之半,其数均等。合径率一而外周率三也。又按为图,以六觚之一面乘半径,因而云之,得十二觚之冪。若又割之,次以十二觚之一面乘半径,因而六之,则得二十四觚之冪。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汜胜之书》记载的无性杂交技术实例

  下瓠子十颗……既生长二尺余,便总聚十茎一处,以布缠之五寸许,复用泥泥之。不过数日,便合为一茎,留强者,余悉掐去,引蔓结子,子外之条亦掐去之,勿令蔓延。(编者注:用此法种瓠,可得巨型瓠。按书中说法,“先受一斗者,得收一石;受一石者,得收十石。”)

  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仲长子曰:“鲍鱼之肆,不自以气为臭。四夷之人,不自以食为异。生习使之然也。居积习之中,见生然之事,夫孰自知非者也。”斯何异蓼中之虫而不知蓝之甘乎!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卷首皆有目录。于文虽烦,寻览差易。其有五谷果蓏,非中国所殖者,存其名目而已,种莳之法,盖无闻焉。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阈而不录、花草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

  2.课文注释

  10进位值制记数法

  10进就是逢10进1,位值制是较高的单位不必创设新的符号。譬如,同一个数码2可以表示2,也可以表示20或200,只要将它放在10位或100位上,222即表示二百二十二。

  中国自古以来就使用10进制,甲骨文和金文的10进制很明确,但不是位值制而是中国独特的乘法累数制。使用从一到九的9个数码,再加上十、百、千、万这4个较高单位的符号,就能表示很大的数。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出现了算筹,同时有算筹记数法。用9个符号(每个符号有横、纵两种写法)便足以表示一切数。

  除了数码的写法在形式上不同之外,它完全具有今天通用的10进位值制的功能。算筹数码采用横纵两种写法,显然是为了避免混淆。今天如果将323用汉字直写,就极易看错。

  世界上具有位值制思想的地区有玛雅、古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玛雅的位值制十分明确,可是却用20进位,有时是18进,而且时间较晚。古巴比伦的位值制是60进的,60以下又采用10进简单累数制。印度10进位值制虽已在巴克沙利手稿上看到(见本书上册第592页,时间大约不早于3、4世纪),实际到6世纪末才正式使用。

  中国算筹记数尽管数码有两种形式,但完全有10进位值制的特点,即既是10进,又是位值制。因此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10进位值制记数法,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有的学者认为,现今通用的10进位值制记数法,真正的源泉是中国的算筹记数法,而不是印度的婆罗米文字。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摘自梁宗巨、王青建、孙宏安著《世界数学通史》下册)

  珠算与算筹

  算筹指算具,最初的筹码用小棍,木制、竹制、骨制都有,算筹长短约一二十厘米。在运算中,占地较大,算筹也易于被移动。后来,算盘取代算筹。珠算地盘小,算珠即使移动也易被发觉。珠算简化了算筹的运算方法,运算起来也迅速便当。因此,得以推广普及,很受欢迎。

  算盘是我国的发明,起源很早,在宋元著作中多有提及。明代中晚期是珠算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专门介绍珠算的书籍和珠算家。现存最早的珠算专著是徐心鲁著于1573年的《盘珠算法》,收藏在日本内阁文库。在珠算的推广和普及上贡献最大的专著是程大位的《算法统宗》。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之一──石氏星表

  星表是把测量出的若干恒星的坐标(常常还连同其他特性)汇编而成的。它是天文学上一种很重要的工具。我国古代曾经多次测编过星表。其中最早的一次是在战国时代。它的观测者叫石申,是魏人。他的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

  石申编过一部书,叫《天文》,共八卷。因为这部书有很高的价值,所以被后人尊称为《石氏星经》。《石氏星经》这部书已经在宋以后失传,今天我们只能从一部唐代的天文学书籍《开元占经》里见到《石氏星经》的一些片断摘录。从这些片断中我们可以辑录出一份石氏星表来。其中有二十八宿距星(每一宿中取作定位置的标志星叫做这一宿的距星)和其他一些恒星共一百一十五颗的赤道坐标位置①。①按《开元占经》所编星号看,《石氏星经》原文应该有星一百二十一颗,但是其中六颗在今本《开元占经》中缺佚了。

  我国古代天体赤道坐标示意图。I是赤道圈,II是地平圈,P是天北极。A、B是相邻的甲、乙两宿的距星,ab表示甲宿的距度。S是某一天体,as表示它的入宿度,SP表示它的去极度。

  石氏星表的赤道坐标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二十八宿距星的,叫做距度和去极度。距度就是本宿距星和下宿距星之间的赤经差;去极度就是距星赤纬的余角。还有一种是二十八宿之外的其他星,叫做入宿度和去极度。所谓入宿度就是这颗星离本宿距星的赤经差。不论哪一种方式,它的实质和现代天文学上广泛使用的赤道坐标系是一致的。而在欧洲,赤道坐标系的广泛使用却是在十六世纪开始的。

  恒星的赤道坐标会作缓慢的变动,这种变动的绝大部分是岁差造成的。因此,按照岁差规律,比较一颗恒星古今坐标的变化,可以推求出这个古赤道坐标的测定年代。

  运用这个方法对石氏星表的数据进行推算,结果表明:其中有一部分的确是公元前四世纪测定的,而另一部分却是在东汉时代大约公元二世纪重新测定的。

  古希腊最早的星表是希腊天文学家依巴谷在公元前二世纪测编的。依巴谷之前还有两位希腊天文学家也测量过一些恒星的位置,但是那也是在公元前三世纪。他们都比石申的工作要晚。

  《开元占经》中辑出的石氏星表里,在二十八宿部分还附有二十五个“古度”的数据。这些数据比石申观测的年代更早,对于这个问题,人们还没有很好地研究。

  石氏星表是后世许多天体测量工作的基础。诸如测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运动,都要用到其中二十八宿距度的数据。这是我国天文历法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数据。从这个意义上讲,石氏星表也是战国到秦汉时代天文历法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摘自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一名《内经》。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内容较完整的一部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古典医学著作。成书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前后。这部著作并非出自一时一人的手笔,而是在长时期内由许多人参与编写而成。原书十八卷,包括《素问》和《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把《针经》改称为《灵枢经》)各九卷。《内经》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指导下,以论述中医基础理论为重点,兼述卫生保健、临床病症、方药、针灸等多方面内容,为祖国医学的学术理论体系,奠定了广泛的基础。

  阴阳学说,作为我国古代自发的唯物观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内经》中贯串于学术体系的各个方面,用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病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阴阳学说从事物正反两个方面的矛盾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来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变化发展,认为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和协调(所谓“阴平阳秘”),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必备的条件。也就是说,如果失掉人体阴阳这种相对的平衡和协调,就会产生疾病。拿发热这个症状来说,阳盛可以引起,阴虚也可以引起,病因、病理各不相同。如何区别?又须结合患者发热的特点和其他临床表现进行整体分析。这种整体观念在后世医学又有所丰富和发展,是中医诊疗和分析病症的主要思想方法之一。

  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中用以说明生理、病理的重要理论。《内经》关于脏腑、经络的论述,已经比较系统和全面。《内经》介绍脏腑功能,有一段不平凡的记载。《素问·经脉别论》提到饮食经过胃和消化系的吸收,其中水谷精微之气,散之于肝;精气的浓浊部分,上至于心,由心脏输送精气滋养血脉,血脉中的水谷精气,汇流于肺,所谓“肺朝百脉”;由肺(通过心)再把精气转输到全身,包括体表皮毛和体内脏腑等组织。这是对人体体循环和肺循环概况的大致正确的论述。《素问》还提出“心主身之血脉”和“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理论,表达了心脏和血脉的关系和血液循环的概念。

  (摘自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3.学术观点

  关于蔡伦发明造纸术的争议

  从前,人们一直认为造纸术是东汉蔡伦在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依据是《后汉书·蔡伦传》,凡蔡伦以前的“纸”都被归为缣帛或丝絮片。

  1933年,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的新发现对蔡伦发明造纸术的定论提出了挑战。这是在新疆罗布淖尔(罗布泊)汉代烽火台遗址发现的古纸残片,4×10厘米大小。黄文弼的考古日记写道:“麻质,白色,作方块薄片。四周不完整”。“质甚粗糙,不匀净,纸面尚存麻筋。盖为初造纸时所作,故不精细也,按此纸出于罗布淖尔古烽燧亭中,同时出土者有黄龙元年(前49年)之木简,为汉宣帝年号,则此纸亦为西汉故物。”消息传出,中外报纸纷纷登载。古纸残片曾在国内展出,引起轰动。中国发明造纸术有了新物证,炎黄子孙无不为之自豪。非常可惜的是古纸残片毁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战火之中。黄先生保留了古纸照片和发掘研究记录。当时虽没有更深入地分析化验,但他断定这是用麻纤维制造的西汉古纸无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造纸工业迅速发展。古代纸张的考古和研究工作取得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新成果。1957年以来,有一批西汉古纸相继出土,不同学科的专家们纷纷加入研究行列,把造纸术起源的研究推向高潮。

  闻名国内外的“灞桥纸”是陕西省博物馆在1957年发现的。经专家鉴定,这次出土纸的尺寸是不足10厘米见方的残片,色泽为淡黄色,纸质细致,原料纤维中含有生丝,其制作技术相当成熟。因此,纸的发明可以说远在西汉以前。这不同于过去历史记载的东汉和帝时代中常侍蔡伦发明造纸术。1964年,经取样化验断定为麻纸,是由废旧的麻头、破布等麻类纤维制造的。1973年,甘肃居延考古队在北额济纳河沿岸汉居延遗址的金关故地发现两片西汉麻纸,是西汉发明造纸技术的新证据。

  最引国内外注目的是1986年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在天水县放马滩出土的地图古纸。这是已发现西汉古纸中年代最早的,也是我国最早的描绘于纸上的地图实物。据考古发掘报告,发掘的是一处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墓葬群。秦墓中出土物有绘制于木板上的地图4块共7幅,有460多枚木简。地图古纸是在一座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前179~前141年)的墓葬中发现的。这是一块手绘地图残片,置于棺内死者胸部,残长5.6厘米,宽2.6厘米。纸质薄而软,初呈黄色,后来褪变为浅灰间黄色,表面有污点。纸面平整光滑,纸上用黑色细线条绘制山川、河流、道路等图形。绘制方法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缣帛地图比较接近。肯定者认为,这一发现不仅把造纸的时间提早了二百多年,由东汉推到西汉初期,而且还说明纸已由一般书写发展到直接用于描绘。这是纸张使用的重大突破。

  4.插图说明

  《浑仪》

  浑仪由众多同心圆环组成,有一根轴把它们贯穿起来。这些圆环分三层:外面的叫“六合仪”,功用是确定自身的方位。中间的叫“三辰仪”,功用是测定星体的位置。里面的叫“四游仪”,在圆心处安装一个可以转动的铜管,叫“窥管”,功用是瞄准天空任何位置的星体。在圆环的侧面,有精细的刻度。当窥管对准某颗星体后,它所对应的刻度数值,就是这颗星体当时在天空的位置。图中的浑仪是明朝正统七年(1442)制成的,现在陈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简仪》

  郭守敬改革浑仪,制成简仪。其改革有以下几处:一是去掉那些不必要的圆环;二是把测量不同坐标的圆环分开,设置成两组基本圆环系统,即赤道装置和地平装置;三是改窥管为窥衡,瞄准时只要将星体跟窥衡上的细线中点连成一线即可;四是刻度采用十进位制,将一度分成十格;五是利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创造了现代所谓的滚动轴承。这一发明早于西方两百年。

  《清代复制的针灸铜人》

  1027年,北宋医学家王惟一铸针灸铜人,供学习考核用。铜人中空,可注水,在铜人外面遍身涂蜡,然后给他穿上衣服,让学医者练习针刺,刺准穴位会出水,刺偏穴位,针扎不进去。图为清代复制的针灸铜人。

  5.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

  《中国古代史常识》(专题部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 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2.分析与建议

  重点

  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

  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文学的重大成就。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介绍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和成就。教材分“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和元曲”及“明清小说”三目叙述,分别介绍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主要体裁及形成、主要流派及特点、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尽管本课知识点较多,但知识结构条理清晰,加上高一同学通过语文课中历代名篇的选读,对本课内容较熟悉,易掌握。较难处理的是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背景中去把握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本课引言通过原始歌谣《弹歌》的介绍,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正文学习;另一方面,对诗歌的产生根源作一介绍。由此,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建议教师先简洁地介绍诗歌的产生:语言──歌谣──诗歌。再从三方面分析《诗经》:①概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共305篇。绝大部分是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②内容:《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其中精华的部分,因多是周代各诸侯国的民歌,从而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文,适当引用《伐檀》《七月》或《硕鼠》的诗句加以说明。③地位:《诗经》的创作,为中国古曲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2)屈原和《离骚》

  建议突出以下三点:

  第一,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讲解中可引导学生看屈原像和屈子祠的图片,以加深印象。第二,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楚辞”。第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诗人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对楚国和人民的热爱。屈原的《离骚》,学生已在语文课中学过,教师可以适当引用《离骚》中的诗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由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了解诗和楚辞产生的背景及“风”“骚”的来历。

  (3)汉赋

  建议教师从三方面分析:第一,应使学生了解赋这一文学形式。赋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体物写志”。它直接源于骚体诗,但与先秦诸子的散文也有重要关系。赋讲究文采、韵节,兼具散文、诗歌的性质,后来逐渐向骈文、散文两个方向发展。第二,西汉时期赋的特点及成就。特点:以恢宏的气势、奇丽的景物、夸张的手法、华美的辞藻,表现出当时宏阔硕大的文化气度、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代表性作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可适当介绍《上林赋》,作品借“子虚”、“乌有”和“亡是公”三人为辞,用对话的形式,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作品情节跌宕,铺陈起伏,视野广阔,气魄宏大。第三,东汉时期赋的特点及成就。特点:篇幅大多较短,以抒情为主,字句平浅,意境较为清新。作品:张衡的《二京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2)唐诗

  建议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其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可作如下归纳: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唐代诗歌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要求学生记住四个阶段的名称,具体时间不作要求。然后,按四个阶段顺序组织教学。

  初唐(618~713年)。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可适当介绍陈子昂的诗歌成就,他力排前代“逶颓靡”的诗风,崇尚雄健刚劲的语言风格,主张作诗要有“风骨”,代表作是《登幽州台歌》。

  盛唐(713~766年)。这一时期是一个诗星璀璨的时代,唐诗的发展达到了繁荣的顶峰,诗坛上名家辈出,流派众多。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描写了悠闲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在艺术上很有成就。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赞美王维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以让学生回忆、背诵初中已学过的王维的诗,教师再点明其特点。这一时期另一诗派是边塞诗,其作品既描绘了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也反映了边塞军人无畏的气概、乐观的精神、思乡的情怀和将士苦乐的差异等,为唐诗增添了新鲜壮丽的色彩,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等人。可引用高适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岑参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乱石走”等脍炙人口的名句来加以分析。

  盛唐时期成就最高的当属李白、杜甫。李白蔑视权贵,愤世嫉俗,向往光明,追求自由;他的诗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具有突出的浪漫主义风格,有“诗仙”之称,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都是千古绝唱。教师还可向学生朗诵李白的《赠孟浩然》,体会李白诗的风格。杜甫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时代,一生贫困失意,颠沛流离,因而他的诗揭露了统治阶级政治昏庸、生活腐朽,反映了下层人民在战乱前后的悲惨境遇,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怀。他的诗风深沉浓郁,跌宕有致;语言上的功力非常深厚,“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种“毫发无遗憾”的严肃创作精神,使他成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突出的作品有“三吏”“三别”等。还可通过大家回忆初中已学过的《石壕吏》来说明。

  中唐(766~835年)。这一时期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元气大伤,原来潜伏着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完全取代了那种昂扬乐观的情调,在中唐时期成为主流。其杰出代表是白居易,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倡导诗歌沿着“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现实主义方向发展,在艺术上追求浅显平易的诗风。

  晚唐(836~906年)。这一时期成就较高的诗人是杜牧和李商隐,后人把他俩称为“小李杜”。这两位诗人的咏史诗都反映了走向衰落的唐朝现实,但也都流露出个人失意的颓丧情绪。杜牧在诗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绪,他以咏史来指责当时的统治者,“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第二目“宋词和元曲”

  (1)宋词

  建议教师分三点讲述:

  第一,先由学生讨论宋词繁荣的原因。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为三点: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②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③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在此,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一定社会的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内在联系,逐步培养他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在讲述两宋具有代表性的词人及其代表作品时,可从宋词的两大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入手,评析和鉴赏宋词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并比较两派不同的风格特点。

  婉约派词人及其风格特点。北宋的柳永和两宋之际的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可举柳永的《雨霖铃》和李清照的《声声慢》,说明婉约派词人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点。

  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要结合其代表作进行具体说明。南宋的辛弃疾继承和发扬了苏轼的风格,取得很高成就。可举出他们的代表作品和名句,总结豪放派词人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点。

  课堂或课外活动可举行宋词朗诵会或宋词鉴赏会,使学生从中感受和归纳出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不同:前者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咏叹个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后者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

  应指出的是,许多词人的作品往往兼具豪放与婉约两种不同风格,并不截然分开。如陆游不仅是大诗人,而留下了很多的词篇,其词作品既有豪放的佳作,也有婉约的名篇。

  (2)元曲

  这一知识点可略讲,只需强调两点:一、元曲的含义,包括散曲和元杂剧。二、元杂剧的成就,关汉卿与《别情》,马致远与《秋思》。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可介绍关汉卿的作品《窦娥冤》,高中语文教材也节选有其中的篇段。

  第三目“明清小说”

  对此部分内容学生比较熟悉,不但初中历史课学过,这六本小说很多学生也读过,或观看过相应的影视片,高中语文教材也分别选讲过其中著名章节。

  建议教师突出两方面:一是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二是六部小说的特点。

  第一,关于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教师首先应指出,明清小说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元曲并称,是明清文学的代表。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话本是说书人的底本,在说书人口头创作过程中,不断增加生动的故事情节,加工后的底文便作为书写文学在社会上独立流传,成为小说。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开辟了我国小说史的新阶段。

  第二,通过活动课加深对明清小说特点和成就的理解。如:举行明清小说故事会;或放映根据明清小说改编拍摄的相关电视剧的精彩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再设计探究性的问题。

  本课小结:建议教师先指导学生学习理解《本课要旨》,领会本课核心内容;然后教师归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几种文学形式的主要特点和成就,再要求学生将本课内容概括为“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一览表”(应包括历史时期、文学体裁及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等)。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多有涉及,建议教师应首先了解学生已学过的历代名篇的篇目,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引用。同时,也可以整合学校语文学科的教学资源,合作探讨、共同研究,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针对本课内容涉及人物多、时间跨度大、图片和音像资料丰富的特点,建议教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既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水平,加强文学修养并陶冶其情操。

  (1)关于新课的导入,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复习第1课“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相关内容,然后指出,我国古代不仅科技成就突出而且文学成就辉煌灿烂,由此引入。

  (2)关于“从《诗经》到唐诗”一目的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代文学瑰宝,至今仍闪烁着不灭的光辉,其旺盛的生命力是由于作品根植于民间,是劳动人民真情的流露和智慧的结晶。如:《诗经》三部分“风”“雅”“颂”中“风”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同时也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作才能,所以是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楚辞也是屈原吸收民间语言的精华,利用江汉一带流行的一种句子参差不齐、比较自由活泼的民歌形式,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所以这一诗歌体裁才能够光辉灿烂、千古不朽。同时注意对唐代诗歌的介绍,在突出唐代诗歌成就的同时,还应更多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分析,既分析唐诗繁荣的历史原因和条件,又要能把握到唐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及深层次的原因。可作如下设计:第一,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唐诗繁荣的原因。通过比较“盛唐”“中唐”和“晚唐”诗风的差异,折射出时代的变迁,进而进一步揭示文学与社会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可从大诗人杜甫亲身经历了唐代由盛转衰剧变,其作品也鲜明地反映了这个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的案例,说明文学的时代性。第二,在了解唐代诗歌成就的同时应突出李白和杜甫的成就,可以通过同学们以前学过的他们的作品,配合音像资料加深理解。

  (3)“宋词和元曲”一目教学的重点可放在宋词上,应引导学生通过代表人物和作品,比较、归纳宋词中的婉约派、豪放派不同特点。也可举办宋词朗诵会,在活动中加深对宋词的体验、理解和感悟。

  元曲可补充介绍关汉卿及代表作《窦娥冤》。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建议教师引导他们进行东西方文学比较,如将关汉卿及作品与同一时期英国的莎士比亚及作品作比较,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4)“明清小说”一目教学中可与语文教师进行合作。从三方面来组织教学:第一,有关我国小说的产生可由教师作简洁的介绍。第二,明清小说的内容大家相对熟悉,可通过举行明清小说故事会,或放映根据明清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去了解这些小说的内容。第三,有关明清小说的特点和突出成就是本目教学的难点,建议将其设计成研究性的课题,如“试论明清小说的特点及成就”。由学生去组织参与,合作探究,既立足课堂、课本,又延伸到课外、社会,既依托历史学科知识,又借助了语文学科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采用现实参与法,从端午节这一民俗入手引出屈原和《离骚》这一知识点。

  可借助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介绍课本中的屈原画像和屈子祠,同时,展现当今南方水乡端午节的习俗和情境。

  案例二 分析“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采用问题讨论法。通过讨论概括出唐代诗歌繁荣的五个方面的原因。从而探究中国古代一定社会的文化现象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及文化政策之间的关系,由此帮助学生理清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

  案例三 将【学思之窗】中的设问设计为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如:“试比较李白与杜甫诗歌的不同” 。

  建议结合学生研究性学习展开,依据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流程 “确定选题、研究性小组成员及指导老师──制订研究性学习计划──举行开题报告会──资料的收集、整理──形成研究成果──举行结题报告会”进行操作。历史课题的研究深化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附:某校高一同学“李白与杜甫诗歌的比较”课题组的结题报告(节选)

  李白和杜甫诗歌的风格不同。号称“诗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样飘逸的文字真可谓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而透过“诗圣”杜甫的那些“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的情愫,也宛然可见一个儒家圣者的情操。

  李白、杜甫有着同样不得志的境遇,但从两者的诗传达出来的感情却是大相径庭的。李白的诗中流露的是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傲气,认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己的才能最终总会有用武之地的一天。即使不得志,也可以“人生得意须尽欢”,甚至可以对名利嗤之以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的诗中有一种一蹴而就的不羁与恃才傲物。而杜甫则显得比较深沉和忧郁。他曾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襟与气魄拼搏,当他无法“居庙堂之高”,他仍然“忧其民”,在他自己极度困窘时,依然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潸然泪下。李白是个在世欲与幽谷之间寻找平衡的人,而杜甫无疑是一个“飘飘何所似”的苦行僧。

  李白和杜甫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不相同。李白是个浪漫主义的诗人,在他飘逸隐怨的诗句中,充满了奇特夸张的意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都迸发出旺盛的激情和个性精神,把读者带到一个亦真亦幻的意识流中。而杜甫却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揭示社会的本质。从杜甫的“三吏”“三别”和《丽人行》《兵车行》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揭示的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并从中体会到作者诗文背后蕴藏的深深的人道主义精神。所以说,杜甫的诗是大唐盛世背后的苦难缩影,是一本饱含着时间重量的史书。

  案例四 活动课:唐诗宋词鉴赏会(可邀请语文学科的老师参加)

  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有选择地播放配乐朗诵的唐诗宋词名篇的音像资料,师生一面倾听着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背景画面不断呈现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及李清照、苏轼和辛弃疾的画像、诗词的手迹、著作封面、当年生活的场所及如今纪念堂馆,再配以我国悠扬、舒缓的古曲民族音乐,从而将诗歌、图画和音乐熔为一炉,师生从中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感悟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情绪也受到美的感染和升华。

  不具备多媒体教学条件的学校,可利用课堂或课外活动时间由学生自主组织宋词朗诵会。建议由一组女生分别朗诵婉约派的代表作,而由一组男生分别朗诵豪放派的代表作,使学生从中感受和理解宋词不同派别──婉约派和豪放派不同风格。教师再补充、归纳出豪放派、婉约派的主要不同。

  案例五 举办明清小说故事会。建议教师提前布置任务,以便学生作好准备。可由学生自主组织,邀请相关教师参加,设计成小组竞赛形式,如将班级四个小组分为四组,每组推选两位同学,每位同学讲述明清小说名著中的一个故事,最后决出优胜队,并给予适当奖励。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想一想,除了文学,《诗经》、楚辞是否对其他方面也有影响?如果有,你能举例说明吗?

  解题关键:开阔视野,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考虑,体现学科渗透。

  思路引领:从学生熟悉的《诗经》、楚辞作品入手,取其精髓,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分析。

  答案提示:有多方面影响。《诗经》、楚辞的影响早已突破了文学领域,渗透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等各个方面,例如,楚辞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为古人探求真理的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其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词曲为什么会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

  解题关键:理解一切文学艺术形式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思路引领:实质是要分析宋词元曲出现的共同原因。

  答案提示:词曲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的原因有: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市民阶层的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和表演的曲,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加上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和曲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二、学习延伸

  资料略

  查阅辛弃疾的生平事迹,谈谈这首词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状况。

  解题关键:知道辛弃疾生活的时代背景。

  思路引领:通过当时的时代背景,阅读这首词,理解其中的意境。

  答案提示: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南宋偏安一隅,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如金与南宋的战争不断,一些有骨气的士大夫非常渴望收复丢失的中原故地,这首词就反映了这种心情。本题重点是帮助学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理解词意,使学生知道文学与历史的关系。鼓励学生探讨、发言,培养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诗经》摘录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式微》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七月》

  楚辞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离骚》

  张衡的《西京赋》和《东京赋》

  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缀以二华……以流河曲,厥迹犹存。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岐梁汧雍,陈宝鸣鸡在焉。于前则终南、太一,隆崛崔崒,隐辚郁律,连冈乎嶓冢,抱杜含鄠,欱沣吐镐,爰有蓝田珍玉,是之自出。于后则高陵平原,据渭踞泾,澶漫靡迤,作镇于近。其远则九嵕甘泉,涸阴沍寒,日北至而含冻,此焉清暑。尔乃广衍沃野,厥田上上,实为地之奥区神皋。

  ──《西京赋》

  其内则含德、章台,天禄、宣明,温饬、迎春,寿安、永宁。飞阁神行,莫我能形。濯龙、芳林,九谷八溪。芙蓉覆水,秋兰被涯。渚戏跃鱼,渊游龟蠵……于南则前殿灵台,和欢、安福。门曲榭,邪阻城洫。奇树珍果,钩盾所职。西登少华,亭候修饬。……于东则洪池清蘌,渌水澹澹。内阜川禽,外丰葭菼。……其西则有平乐都场示远之观,龙雀蟠蜿,天马半汉。

  ──《东京赋》

  王维的诗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碎与山翁。

  ──《汉江临眺》

  李白的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huī),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蜀道难》

  “三吏”“三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新安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

  士卒何草草,筑墙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潼关吏》

  寂寞天宝后,国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pí)。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谿。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无家别》

  苏轼和辛弃疾的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李清照的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2.课文注释

  楚辞

  楚辞是指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句法参差错落,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调,篇幅较长,宜于反映更为杂复的思想内容。楚辞“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是继《诗经》以后出现的一种新诗体。 “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文献,把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代人仿写的作品汇编成集,称为《楚辞》。“辞”即文词之意,故也写作“楚词”。从此,“楚辞”既是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也是一种文学体制的名称。汉人有时简称它为“辞”,或连称为“辞赋”。又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以“骚”来指称楚辞的。汉代文体特别发达,成为辞赋的主流,故后人又有将辞、赋分为两体的,即把其中以抒情为主、形式同于或近于诗歌者称为辞或骚,而把近于文而有韵者称为赋。

  楚辞的产生有其复杂的社会和文化渊源。春秋时期,楚国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为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楚辞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它受着《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发达而又独具特色的楚文化是楚辞产生的土壤。当时,地处南方的楚国仍然存在着许多瑰丽的神话,楚辞《九歌》就是经屈原加工过的楚国民间祭神的乐歌,而且,能歌善舞的楚国人民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也直接影响了诗歌的创作。所有这些都促成了的楚辞的繁荣。著名的楚辞作者,除了屈原外,还有宋玉等人。《楚辞》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诗》《骚》并称,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特别是《楚辞》中的屈原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辞,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它的比兴寄托手法,不仅运用在遣词造句上,且能开拓到篇章构思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创作的楷模。而它对其后的赋体、骈文、五七言诗的形成,又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系孔子所编订。本只称《诗》,后世称为《诗经》,共305篇,绝大部分是西周和春秋时期的诗歌。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郑樵:《通志》总序)。风是民歌,分15国风,有160篇,相传是由周王室派专人搜集的。雅是朝廷和贵族宴飨交际的诗歌。颂是祭神和祭祀祖先的诗歌,都是贵族的作品。《诗经》里有很多作品,生动地描写了奴隶和平民的生产劳动情况。如《周南·芣苢》写下一群妇女冒着炎炎烈日,弯腰采摘野菜时唱的歌谣:“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意思是:“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些来。”《诗经》里还有很多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反对奴隶主剥削和压迫的强烈情绪。《大雅·桑柔》写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说:“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祸以烬。”意思是:“祸乱滋生不平静,天下无国不亡民。人民不留半条命,统统遭难成灰烬。”

  《离骚》

  《离骚》是屈原在流放中的作品,全诗373行,共2 490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抒情诗。《离骚》之名,司马迁解释说:“犹离忧也。”在《离骚》中,屈原集中表现了自己忧国忧民、不肯与世浮沉的高尚品质以及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全诗共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描述诗人的身世、黑暗势力对他的迫害以及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我不是怕自己的身子遭殃,而是担心君主的乘舆要被毁坏)”“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长叹一声不禁流下眼泪,哀怜人民的生活如此多灾多难)”第二段描写他上天下地、入水登山,探寻自己理想的情况。最后一段表达自己在天门不开、陈志无路的绝境下,准备以死殉国的决心。通篇文采绚丽,想象丰富,结构宏伟,感情深沉,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杰作。鲁迅评价《离骚》说,“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人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指《诗经》)以上”(《汉文学史纲要》)。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司马相如(前179—前117),西汉辞赋家。字长卿,小名犬子。因慕蔺相如为人,改名相如。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年轻时喜好读书击剑,汉景帝时,成为武骑常侍,后来因景帝不好辞赋,称病免官。他周游天下,结交当时许多著名文人,作《子虚赋》,名声大噪。武帝读了他的《子虚赋》后,大为赞赏,并立即召见。他又呈上《上林赋》一篇,武帝读后大喜,受到重用,后来官拜中郎将,奉使西南。在西南期间,写有《喻巴蜀檄》《难蜀父老》等文。晚年免官闲居,郁郁而终。司马相如以赋见长,《汉书·艺文志》记载司马相如有赋29篇。但大都失传。现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等6篇。他的赋结构宏伟,纵横自如,语汇丰富,文采华茂。内容大都描写帝王苑囿田猎,极尽铺张之能事。卓文君是汉代著名的才女,西汉临邛人,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司马相如归蜀,路过临邛,结识卓文君,两人相爱私奔前往成都。因为家境贫寒,返回临邛,以卖酒为生。后来,得到卓王孙的资助,回归成都,买田宅为富。司马相如当京官后,淡泊了对文君的情意,准备抛弃她。后来,看到 卓文君写的信和诗,十分羞惭,亲自回乡把卓文君接到长安,誓长相厮守。两人故事遂成佳话,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所取材。

  唐诗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现在收集在《全唐诗》一书中的有2 300多个诗人的48 900余首诗歌。诗歌在唐代成为一种最普遍的文学形式,从帝王、贵族、官僚、文人到和尚、道士、尼姑和歌妓,都有作品。唐诗的内容极其丰富,大地、山河、战场、边塞、农村、城市,以及政治的风云、历史的题材和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妇女的遭遇等,无不加以描写。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唐代历史发展的面貌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唐以前的诗歌所没有的。唐朝的诗人发展了诗歌的各种体裁和形式,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呈现出万花吐艳的景象。著名诗人不断涌现。初唐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等,盛唐除李白、杜甫外,还有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中唐有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柳宗元、李贺等,晚唐有杜牧、李商隐等。

  李白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少年时期生活在蜀中,家境富裕,轻财好施,喜好文学,熟读百家书籍。又关心国事,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二十多岁时出蜀东游,十年之内,顺着长江南浮洞庭,北游襄汉,东上庐山,直下金陵、扬州,远到东海边,后来又到黄河流域许多地方。四十多岁时,经推荐,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作为文学侍从,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很兴奋,以为可以辅弼君主,实现他的抱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生活在草野间的人)?”当时,玄宗沉湎于歌舞酒色,政治黑暗腐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在长安不满两年,便愤然离去,继续漫游各地,“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名篇迭出。744年,他在洛阳和杜甫相遇,结成好友,在河南、山东一带,携手探胜,把酒论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在永王(玄宗第16子)幕府工作。后来,唐肃宗借口永王谋反,杀了永王,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中途遇赦。762年,李白62岁,在穷困和飘泊中病死于安徽当涂。李白存诗九百多首。他热爱祖国山河,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其中《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都是无与伦比的绝唱。

  杜甫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原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35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后,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真实地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极盛而走向衰落的这一历史转变时期的社会现实,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有时雄浑奔放,有时沉郁悲凉,有时辞藻瑰丽,有时平易质朴,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他的诗留存到现在的有1 400余首,有《杜工部集》传世。杜诗注本很多,以清康熙时仇兆鳌的《杜少陵集详注》最为详备,最为流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丽人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三吏”“三别”等,皆为世人传诵。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中唐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太原,后迁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境)人,生于河南新郑。他自幼聪慧, 29岁时进士及第。后来进入翰林院。次年授左拾遗。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均依旧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预国家机密。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服满返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四年后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又做过其他京官和地方官,如中书舍人、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子少傅和刑部尚书等。在杭州时,曾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并疏浚城中六口井,以利饮用。晚年长期在洛阳定居,过着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和“栖心释氏”的生活。时常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他在舒适的晚年仍然时常想到人民。73岁时,还出资募人凿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行船。两年后病终,葬于龙门香山琵琶峰。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我国中唐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

  杜牧

  杜牧(803—853),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曾做过黄、池、睦、湖等州的刺史和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京官。杜牧诗、赋和古文都极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高。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和李商隐齐名,也称“李杜”。在艺术上,杜牧自称追求“高绝”,不学“奇丽”,不满“习俗”,所谓“不今不古”。诗文中多指陈及讽谕时政之作,古诗豪健迭宕,近体诗清俊生动,尤以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最为情韵丰富、意境深远,达到很高艺术水平。著有《樊州文集》。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樊南生,又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出身于没落的小官僚家庭。25岁时,中进士。次年,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婿。但也因此卷入朋党之争,遭受排挤、攻击和冷遇,一生很不得志,只是担任过校书郎、县尉一类的小官,长期奔走于四川、广西、广东和徐州等地做些幕僚的工作,落魄江湖,过着穷愁飘荡的生活。46岁时死于郑州。李商隐的诗有独到的特色,他的作品总的来看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少;抒发个人的沉落不遇、感伤哀怨情绪的多。他的诗歌语言绮丽、对仗工巧、想象丰富,能够创造出含义深远、婉曲的境界,把深厚的感情细致而曲折地表现出来,耐人思味,感染力强,形成了诗歌的新流派,新风格。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著有《李义山诗文集》,文集已散失,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其诗注本颇多,以流行的冯浩的《玉谿生诗详注》较为详备。

  宋词

  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故名宋词。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是一种音乐化和格律化了的杂言体诗歌。 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叫做“词调”或“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宋词唱法虽早已失传,但读者当时的倚声或后来依谱所填的词,仍然可以从其字里行间感受到音乐节奏之美,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别有一种感染力量。一般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但也有的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有些词调既押平韵,又押仄韵。仄声之中,有要求专押上、去或入声的。各个词调的句式的长短与句中词语的平仄也是有规定的。倚声填词,每个字都须按照曲拍的谱填写,在审音协律方面有比律诗要求更加严密之处,这使词的语言音调显得特别精美。宋词的流派,历来有婉约与豪放之别。宋词流传至今仍有两万余首、一千四百余家,词牌之多,据《钦定词谱》统计,即达八百二十余调、二千三百余体。

  柳永和《雨霖铃》

  柳永(约984—1053),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人。政治上不得志,怀才不遇,放荡不羁,喜欢和民间艺人、歌女交往。他对词的发展也作出重大贡献,形式上由字数较少的小令发展为字数较多的慢词;语言上突破文人雅词,吸收了民间俚俗语言;表现手法上形成婉约风格。代表作如《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中,作者把依依惜别的离情和肃杀冷落的秋景融合在一起,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的大文学家、书画家。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苏轼本人在1057年(嘉祐二年)中进士。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他反对新法的一些措施,受到贬谪。哲宗时,他任翰林学士等,官至礼部尚书,后来又被贬谪。在政治上他倾向于保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他却是赞成的。在文学方面,他是革新的主将。他的词开豪放的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以诗为词,扩展了词的内容,包括怀古、咏史、说理、谈玄、感时伤事以及对山水田园的描绘和对身世、友情的抒发,达到了“无意不可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他用词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音律的束缚。他的散文明白畅达,同韩、柳、欧及其父弟并称。他还擅长书法,独创一格,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善画竹,主张神似。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父李格非为北宋晚期学者;母亲系状元孙女,读书很多。李清照自幼受到良好教育。18岁嫁给太学生出身的金石考据家赵明诚。婚后两人诗、词唱和,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生活优裕、美满。她44岁那年,金兵入据中原,他们被迫抛弃金石书画逃往江南。两年后,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只身在离乱贫困中漂泊,直至年迈病故。她的词,富于真情实感,重视音律,字句精练,属婉约派。后期的代表作有《声声慢》《武陵春》等,情调过于伤感。她的作品留下来的有后人辑录的《漱玉词》。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词人。他出生时,家乡已为金人所占。21岁时,他参加抗金义军。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辛弃疾来到南宋的都城临安,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他多次上书要求南宋政府收复中原,都未被采纳,反而遭到当权者的忌恨,落职后近二十年,闲居江西信州(今上饶市)。直到晚年,南宋政府才又重新起用,但仍对他很不重视。年迈的辛弃疾终于怀着收复中原的宏愿,抑郁地离开了人间。

  辛弃疾的词里有许多反映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政治斗争内容,并借以表达出词人自己的态度,交织着意气风发而又沉郁悲凉的复杂心情。坚定的抗金意志,始终贯穿在他一生的作品里。他的词,同苏轼一样,不把艺术形式放在第一位,并在更大的程度上冲破了词的格律,以文为词,问答如话,议论风生,自由奔放。辛弃疾由于政治上失意,力求从抑郁中解脱,这就给他的词带来了消极成分,表现出追慕庄周、寄情山水的倾向。

  陆游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 别号放翁。南宋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从小经历战乱,少年时期就树立了抗金救国的坚定志向。1163年,他积极赞助北伐,后来不幸失败,被免去官职。但前线生活提高了他的抗金意志和胜利信心,也极大地丰富了他的作品内容。1178年,他回到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做了几任地方官。由于朝廷不信任,终于失掉了官职,晚年长期住在故乡。报国的信念到死都没有衰退过。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诗人之一。一生写有近万首诗,内容极为丰富,作品风格豪迈。词作不多,同样表现了他忧国伤时的胸怀。有《放翁词》(一称《渭南词》),今存三十余首。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元曲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在金元时代的北方民间“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兴起的一种新诗体。而杂剧则属于戏剧文学的范畴,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成的。在杂剧中包括唱曲、宾白、科介三部分。虽然它的唱曲和散曲一样,都是配有音乐的歌唱,都必须按照一定的宫调和曲牌来写,但绝不能离开科白。科白是杂剧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表达剧中角色的思想感情,是一种代言体。而散曲除极少数例外,一般都是用来抒发作者自己感情的,尽管配有音乐,也只是作清唱用的,因为不需要科白,故称为“散”。元杂剧是带有浓厚地域性特点的戏曲艺术形式,属“北曲”声腔系统。杂剧的结构基本上有统一的规范,多为四折一本,有时应复杂剧情需要,也不限于四折。杂剧作为元代最突出的音乐成就,处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元杂剧创作中,可考的剧作家有80多人,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郑廷玉等一大批著名剧作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数量众多而又具相当艺术水准的剧本。今见于书面记载的作品有五百余种,而现存发现的剧本有一百七十多种。

  古典小说的起源和发展

  小说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魏晋时代,有一些文人或佛教徒,用古代的神话传说作材料,进行加工,创作了许多神仙鬼怪小说。到了唐朝,小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创造了相当完整的短篇小说的形式。唐朝的传奇小说,不仅篇幅比以前扩大了,而且注意到结构的安排和人物的性格描写、形象塑造,内容也由志怪述异扩展到人情社会的广阔生活领域。从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小说都是用文言写的。宋代开始出现白话小说──“话本”。白话文体的运用,在唐代的民间文学里已经萌芽。到了宋代,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的需要,民间艺人的说书活动──“说话”日益活跃。由于听众大多是平民,说话人就采用当时最流行的白话来讲述故事。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的话本,就是白话小说。到了元末明初,一些文人也开始用白话创作小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和章回体的长篇小说。元末明初,我国的白话小说进入了成熟阶段。

  明清小说

  明朝和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两个王朝,是中国古代小说最为繁盛的时期。从汉末以来延绵不绝的笔记小说(包括志怪小说与轶事小说),从唐代以来日新月异的传奇小说,从宋代以来流传广泛的话本小说,从元末以来蔚为大观的章回小说,在明清时期无不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在明清时期终于大踏步地闯入文坛,展示了矫健挺拔的雄姿和叱咤风云的气魄。明清小说凝聚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要真切地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明清小说是不可多得的通俗读本。

  在艺术结构上,明清小说借鉴并发展了古代史传编纂体制的传统,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说结构。如历史演义小说基本借鉴了编年体史书的结构体制,按照时间发展顺序,依次记述一段历史时期的事件和人物。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讽刺小说主要取资于记传体史书的结构体制,以某一英雄人物或某一英雄群像的经历事迹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在语言风格上,明清小说把文言、白话等传统书面语言和社会上流行的生活语言熔为一炉,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在表现方法上,明清小说具有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特点。在强调写实的同时,明清小说家也毫不讳言艺术虚构,甚至以虚构作为小说艺术创作的准则。在形象塑造上,明清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包括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在形象塑造方法上表现出与西方古典小说不同的民族特色。明清小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不仅表现为对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也表现在为我们提供了人生历程的生动象征。还表现在它是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的鲜明展示。

  罗贯中和《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1330—1400),名本,字贯中,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关于他的生平和创作,留传下来的资料很少。只知道他是一位很不得志的江湖流浪者。写过戏曲,但主要精力则从事于小说创作,相传著有《十七史演义》。不过他的作品,多经后人增损,原作反被湮没。较能保存他原作的面目的,还只有他编撰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根据民间长期流传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编成的。早在唐末,三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李义山《骄儿诗》即云:“或谑张飞胡(大胡子),或笑邓艾吃(口吃)。”到了北宋,出现了专讲三国分立故事的说话人。元朝又出现了许多搬演三国故事的杂剧,并且出现了一部《三国志平话》,这部平话从黄巾起义开始讲到西晋的统一,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元末明初,罗贯中在前人的基础上,又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历史资料,编撰出《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通俗演义一问世,便出现许多刊本。清康熙年间,毛宗岗加以修改,使小说的文字内容更加完整,称为“第一才子书”,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120回本的《三国演义》。毛本一出现,罗本反而湮没无闻了。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一直写到西晋的统一,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统治阶级的凶狠残暴以及人民的流离饥苦。小说展现了许多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揭示了许多战争规律,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小说还通过错综复杂的斗争,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具有惊人智慧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品格的诸葛亮,刚烈勇敢的关羽,奸邪诈伪、阴险凶残的曹操,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部小说由于“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长期以来深受群众的喜爱。它的出现,对后来长篇历史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过,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三国演义》也存在一些缺陷,书中不仅诬蔑黄巾起义,而且拥刘反曹的鲜明政治倾向贯穿始终,表现出浓厚的封建正统观念,这些都是应该批判的。

  施耐庵和《水浒传》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相传为江苏兴化人,曾在钱塘做过官,但无确证。又说他原籍苏州,后迁淮安,元至顺(1330~1333年)中过进士,生卒年不详,有人说是1296—1370,但大部分人只认可他卒于明洪武(1368~1398年)初。当代史学家罗尔纲认为《水浒传》为罗贯中所著。

  早在南宋时候,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出现了《大宋宣和遗事》等话本和其他戏曲。到了元朝,又出现了许多水浒故事的杂剧,以描写黑旋风者为最多。元末明初,施耐庵就在民间传说和话本的基础上,创作了长篇小说《水浒传》。这部小说问世后,许多文人不断进行加工修改,出现了100回、110回、115回和120回等不同的本子。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截取前七十回,卷首添段引子,后面加卢俊义惊噩梦的尾巴,又出现了一个70回本。

  《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它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描写以宋江为首的北宋下层官吏和劳动人民,在权贵、贪官、恶霸地主的欺凌压迫之下,从进行个人反抗到聚义梁山,向封建统治阶级展开武装斗争,真实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到最后失败的全过程。作者继承发扬了话本的优秀传统,长于写人叙事,并善于用从群众的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进行描写,使作品既有很高的艺术性,又朴实通俗,雅俗共赏,因而赢得广泛的欢迎。作品用一系列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以强烈的爱憎,勾画出高俅、蔡京、童贯、西门庆、郑屠、毛太公等许多权贵、贪官、恶霸地主贪婪残暴的丑恶嘴脸,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激起广大人民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仇恨,同时塑造了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阮氏三兄弟、解珍、解宝等一批农民起义的英雄好汉的形象,鼓舞着农民群众起来反抗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因此它尤其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民间长期流传。当然,由于作者思想上的局限,《水浒传》对封建制度不是持根本否定的态度,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流露出浓厚的忠君思想。此外,小说还渲染封建迷信和小生产者的“义气”。所有这些,都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尽管如此,《水浒传》仍不失为一部古典小说的杰作。

  吴承恩和《西游记》

  吴承恩(约1500—1582),号射阳山人,江苏山阴(今淮安)人。出身在一个小商人家庭。“性敏多慧,博览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观)之风。复善谐剧,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淮安府志·人物志》)但在科举考试中却屡试不中,直到45岁才得了一个岁贡生(地方官学选送国子监学习的生员)。六十多岁时,因家贫母老,无以赡养,谋了一个浙江长兴县丞。由于不愿向上司折腰,不久又拂袖而归。晚年写了《西游记》。其他诗文著作很多,死后大多散失了。后来,他的亲戚邱正纲收集他遗存的诗文,编成《射阳先生存稿》4卷。

  宋元以来,唐僧取经的故事已在民间广泛流传,并且逐步脱离真实的史实,加入了神怪的成分。孙行者这个形象已被创作出来,虽然是一个白衣秀士的模样,却已是一位神通广大的猴王了。吴承恩将这些民间流传的故事进行加工再创作,写成了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这部小说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写孙悟空的历史(第1回至第7回);第二部分写唐僧取经的缘起(第8回至第12回);第三部分写取经的经过(第13回至第100回)。整部作品,想象丰富,布局严谨,笔力雄健,语言流畅,第一和第三部分写得尤其引人入胜。作者借助神话故事,曲折地反映了人间的现实。小说描写了各种妖魔的凶狠残暴和西天佛国的贿赂公行。写唐僧到了西天,从如来佛手里取来的佛经是无字的白纸,唐僧只得把化斋用的紫金钵盂送给佛祖的侍者,才取得了有字真经。小说描写孙悟空大闹天宫、大闹龙宫、大闹地狱,把神鬼界的尊严、权力、秩序打得粉碎。如来佛问孙悟空:“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孙悟空干脆回答说:“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作者通过各种神化了的人物,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和罪恶,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权力,敢于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但是,《西游记》描写的是取经的故事,书中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宣扬了因果报应、宿命论的思想,这是它的不足之处。

  曹雪芹和《红楼梦》

  曹雪芹(约1715—1763),名沾,字梦阮,出身贵族世家,经历了一个封建富豪家庭盛极而衰的过程。少年时代的豪华生活,使他熟悉了贵族大家庭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人情和世态。晚年的贫困潦倒,使他能够更清醒地观察生活。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最终完成了《红楼梦》这部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创作高峰的杰作。《红楼梦》全书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写,后40回大家都认为是高鹗续写。关于高鹗的续书,有学者认为按曹雪芹的构思,贾家最后是要破落到“好似一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而高鹗却写成宝玉“中乡魁”,所以是一大败笔。也有学者认为高的续书基本上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并使全书的故事完整无缺,得以在广大读者中间广泛流传。这部小说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从繁荣走向衰败的故事。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悲剧,是这个故事的中心。作者没有表面地、简单地表现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从人物思想性格的深处,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去挖掘这一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充分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残酷虚伪和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罪恶。作品的主题也没有局限在个人爱情悲剧本身,而是围绕着中心事件,展开了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描绘了一幅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说明了整个封建社会已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深刻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伦理关系,悲愤满腔地控诉了封建主义的残酷无情和灭绝人性,大胆锐敏地预示了封建社会和封建统治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在中国,《红楼梦》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山东淄川人。出身小地主小商人家庭,在科举场中很不得意,满腹实学,屡不中举,到了71岁,才考得了贡生。《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聊斋志异》里的故事全是短篇,用文言文写成。最长的也不过三四千字,最短的才二十多个字。小说描写简洁生动,人物个性刻画鲜明,单是青年女子,就有很多具有典型性格的形象。读《聊斋志异》,就像走进一座五彩缤纷的人物画廊。每个故事的情节安排也都显出作者的智慧和匠心,故事性强,曲折有味。

  吴敬梓和《儒林外史》

  吴敬梓(1710—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在今安徽)人,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儒林外史》由多个单独的故事组成,每个故事既有联系,又可单独存在。这种特殊的长篇结构,对后人颇有影响。《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高峰。这部小说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强烈地抨击了罪恶的科举制度,并涉及了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客观上否定、鞭挞了科举制度,谴责官僚集团,揭露封建礼教,同情人民群众。被科举制度害得精神失常、心理变态的范进;本是贫寒青年,但在黑暗社会的熏染下逐渐腐蚀变质,抛弃糟糠之妻,成了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的匡超人;掠夺他人的土地,霸占寡妇的财产,专靠欺诈哄骗饱食终日的严贡生等人物形象,是中国讽刺文学中最早出现、最具影响的艺术典型。《儒林外史》还写了一些下层人民,表现了作者对他们深切的同情和热爱,颂赞他们正义、朴实的高贵品质和非凡的才能。鄙视功名的王冕,真诚善良的伶人鲍文卿,淳朴的农村小生产者卜老爹和牛老爹,便是这类人物的代表。

  3.插图说明

  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原是他的字。与楚国国君同姓熊,系楚武王子瑕后裔,瑕原食采邑于屈,因以为氏,故称屈原。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擅长)辞令”。楚怀王时任左徒,掌管出纳号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以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列传》)。他对内主张任用贤能,厉行法治,使国富民强;对外主张联合齐国,共抗强秦,进而统一天下。由于以上官大夫为首的旧贵族势力的反对和进谗,再加上秦国的挑拨离间,屈原被楚怀王免职,并流放到汉水以北。楚怀王死后,他回到楚国郢都,但不久又被楚顷襄王流放到江南(今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公元前278年,郢都被秦军攻破,楚被迫迁都于陈,屈原痛感报国无门,于夏历五月五日悲愤地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不仅是一位很有抱负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吸收民间的文学形式,采用方言音韵,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作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招魂》和《远游》等作品,以抒发自己的崇高理想和他对楚国的热爱、对腐朽的旧贵族的愤怒。后人将他的作品和其他一些人的作品编辑成集,定名为《楚辞》。屈原的作品不仅对我国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流传到国外,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早在盛唐时代,他的作品就传入日本,对日本文学产生了影响。他的诗作还传入西方许多国家,被译成多国文字,仅《离骚》就有德、法、英、日、意、俄文等多种译本,其他如《天问》《九歌》《九章》《招魂》和《远游》等也有外文译本。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屈原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在各国为他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4.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 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难点

  理解“书画同源”。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充满魅力的中国古代书画和戏曲艺术:汉字与书法艺术;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京剧的出现。中国古代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中国书画以它们独特的风采,跻身于世界艺林,充满魅力。

  本课引言从甲骨文说起,通过一以幅甲骨文的图片,引入本课正文的学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本课引言,掌握其中的有效信息。这段引言的信息量非常丰富,起码有这样一些信息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甲骨文的外形特征。通过观察图片,了解甲骨文的基本特征──象形文字。二、中国汉字的源远流长。比较同时代的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三、文字成为一门书写艺术,这是汉字的又一特点。

  第一目“汉字与书法艺术”

  教材主要叙述了汉字的起源、演变的基本脉络和趋势以及书法艺术的发展。

  (1) 汉字的起源

  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

  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2)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

  汉字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由商周的甲骨文发展到钟鼎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至今有大约三千六百年的历史。

  (3)汉字的演变趋势

  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隶楷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楷书。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在隶楷阶段,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

  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了,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钩、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起来;由多行书写产生出来的排列整齐的要求,使字形变化、笔画的长短、粗细被约束在方框内伸展,笔画分布的部位和疏密也受到制约,字形结构讲究平衡对称。楷书出现使汉字的方块化定型了,汉字的字体演变成熟了,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体。这是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的发展过程是汉字字体演变的支流。

  (4)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A.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自从有了文字,就有了书法。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书法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正像在西方美术中建筑和雕塑统领着其他门类造型艺术一样,书法和绘画则统领着中国美术的其他门类,而列为中国美术之首。当把书法与绘画并提时,又将书法摆在绘画前面,称之为“书画”,如“书画同源”“琴棋书画”“书画缘”“能书会画”等。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中国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

  教材介绍了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B.书法的几种主要书体。

  楷书。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发展:①始于东汉。②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代表作有钟繇的《宣示表》和王羲之的《乐毅论》。③唐代步入盛世,名家群起。初唐的欧阳询、盛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是这一时期的代表。④唐代以后,渐趋衰弱,但也不乏能手。如宋代黄庭坚、元代赵孟、明代文徵明、清代何绍基等。

  草书。特点: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虽实用性不强,但却是诸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代表人物有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最突出的代表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第二目“笔墨丹青中国画”

  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其绘画形式、艺术风格、表现技法都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1) 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

  早在六七千年以前,黄河流域的祖先就在陶器上绘制图案。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除彩陶画外,远古人类还在岩石上刻画或描绘了史前人类的生产方式、民族、战争、宗教等内容,称为岩画。此外,还有壁画、地画等。

  (2)夏商周三代的绘画

  这一时期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是出土的战国楚国帛画,以线条勾画物象,构图简洁而有序,平面感和装饰性极强,生动的气韵、简洁的笔墨、流畅的线条,表达出完美的意境,反映出画家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它们虽然不能叫卷轴画,但可以窥见当时的绘画水平,这时确立了中国绘画艺术以线条造型的民族风格形式,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

  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彩绘帛画,构图诡奇,充分反映出当时人对生、死两极,阴、阳两界,天、地、人三才,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看法。在每个物象的描绘上具有一定的写实倾向,虽然造型的基本手段是线条,但大量的色彩敷染,使整个画面瑰丽夺目。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夫妇宴饮图》,是工笔重彩的杰作。

  (4)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

  这一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他们文化修养很高,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了绘画艺术的提高。此时人物肖像画是主要的创作主题。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提出,要求绘画作品应重表现人物的风貌、气质。这和后来的绘画理论家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对当时绘画风格有很大的影响,也为中国画重气韵的特点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发展到晋、南北朝,中国画逐渐演变成单幅的卷轴画,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题材亦日益扩大。除人物,宗教题材外,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同时,书画理论著述的问世,指导了艺术创作的方向。此一时期的代表作是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北齐杨子华的《北齐校书图》。

  (5)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

  在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隋,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绘画艺术综合了前代的风格,为唐代的大繁荣奠定了基础。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其影响深远。中国的绘画发展是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紧密联系的 。从唐朝开始,由于是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再加上唐诗的伟大成就和影响,绘画重情趣求意境,追求一种“画中有诗”的意境,希望通过绘画来表达一种心境。文人士大夫追求的抒情性成为当时绘画的主流,文人画从此兴起。唐朝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开创了新纪元。唐代在隋代承前启后过渡的基础上,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初唐杰出画家阎立本善于描绘重大事件,传世作品有《步辇图》。盛唐时期的吴道子在人物画(含宗教画)和山水画领域里都有重大贡献。他的人物画,尤其是宗教人物,被誉为“六法俱全”,人物衣带如风吹波动,人称“吴带当风”,代表了人物画发展的成熟,其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孔子像》等,后人称他为“画圣”。此外,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6)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

  这些因素,使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各画种全面发展,题材愈加广泛,画派并出,空前繁荣,盛极一时,其光辉璀璨,照耀百代。中期出现了以水墨写意为主体的文人画,讲求诗书画统一,注重笔墨情趣,是富有生命力的画派新支。体备众法,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是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特点。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最高的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它描绘了北宋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的景象,作品充分展示了画家的写实功力,河流、物舍、舟船、城关、人群、虹桥、楼观、店铺、市街、驼队,等等,一切物象都刻画得入微传神。

  (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教材介绍了这一时期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代表作品有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徐渭的《黄甲图》、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

  元代带来的审美意识的变异,这给中国画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深刻地影响。元代卷轴画风格总的发展趋势是重视对古代传统的继承上,创新立意。突出表现就是文人画开始占据画坛的主导地位。所以适合于表现文人画家意识的山水画和枯木竹石、梅、兰以及墨笔花鸟大量涌现,人物故事画相对减少。随着文人画的繁荣,绘画作品中诗、书、画进一步密切结合而且成为普遍的风尚。这加强了中国画的文学趣味,更好地体现了中国画的民族特色。 同时,绘画理论和创作实践中,特别强调了笔墨技巧的运用,讲究绘画作品要具书法韵味,将书法融入画法之中,在笔墨技巧上起了新的变化,使水墨写意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要求绘画体现书法性用笔,反对刻意求工、求似,主张神似,逸为上。追求作品的古意和“士气”,重视画家主观意兴和思想感情抒发。中国画在明代产生了许多流派,各派又在创作和理论上自成体系。清代的绘画艺术,继续着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日益占据画坛主流,山水画的创作以及水墨写意画盛行。更多的画家在文人画创作思想影响下,追求笔墨情趣,很多画家钟爱梅、兰、竹、菊等题材和泼墨大写意手法,他们的艺术对近现代花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目“京剧的出现”

  本目教材以京剧为例,简要介绍了中国戏剧的发展历史。

  中国的戏曲艺术远源流长、丰富多彩。早在原始社会,人们过着刀耕火种、捕鱼打猎的生活。为了获取食物,人们在采集或出猎以前,要进行跳舞、欢歌的祈祷活动,以求成功。原始社会的仪式性歌舞因为要用人来装扮野兽或其他事物,便为后世人们装扮故事中的人物提供了借鉴。仪式性歌舞到后来发展为各种既娱神又娱人的节日民俗,成为一种歌舞传统。以后,宫廷和民间还有各种祭祀神灵、驱除瘟神的仪式,大家载歌载舞,活动中还需要装扮人物。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称为优伶,他们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专业演员。关于“优伶”,有这样的说法,据说,滑稽戏为中国戏曲的表演提供了重要基础。滑稽戏最早是由“优”发展来的。优是国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国王和贵族的缺点为职业。战国时期,楚庄王手下有一个叫优孟的人,善于讽刺。宰相孙叔敖颇器重他。孙叔敖病危时,嘱咐他的儿子日后穷困可找优孟帮忙。孙叔敖死后,他的儿子果然穷得以打柴为生。优孟得知后,穿戴起孙叔敖的衣冠,用一年的时间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装扮得十分相像。楚庄王以为孙叔敖复活,立即请他做宰相。优孟却说:像孙叔敖那样出色的宰相死后他儿子都只能以打柴为生,做宰相有什么意思呢?然后唱了一首歌,讽刺做贪官要受罪,做清官要受穷。楚庄王听后,感到对不起孙叔敖。立即招来其子,赐予土地和奴仆。于是,人们就把专以讽刺国王和贵族的缺点为职业的国王贵族弄臣称为优。早期的戏曲可能是说唱艺术。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配合管弦歌唱故事的“大曲”出现,用一支乐曲反复演唱叙述一个完整故事。北宋中叶,说唱艺人孔三传创造了一种用以说唱长篇故事的新曲体“诸宫调”。诸宫调是按故事情节的需要选用一定的曲子说唱故事,大大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元朝时,中国戏曲艺术开始走向真正成熟。元代的戏曲形式称为元杂剧。元杂剧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是关汉卿和《窦娥冤》。此外,还有王实甫的《西厢记》等。明代前期,在宋元南戏的基础之上,吸取元杂剧的艺术成分发展而来的戏曲形态,形成另一种戏曲形式──传奇。南戏,又称戏文,是宋元时期在中国南方流行的戏曲艺术。南戏最初是民间小戏,后来发展为一种规模宏大的戏曲,每个戏少则十几出,多则几十出。在角色行当上较为齐全,有生、旦、净、末、丑等。在表演方面,综合运用歌唱、念白、动作等多种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明初,统治阶级大力提倡戏曲艺术,朱元璋对南戏《琵琶记》非常赞赏,喜爱有加。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南戏的繁荣,吸引了大量文人参与南戏写作,使剧本更具有文学性。明代,南戏流行着弋阳、海盐、余姚、昆山“四大声腔”。弋阳腔高昂粗犷,发源于江西,在江苏、湖南、福建、广东及北方等地流行。海盐腔细腻柔和,流行于浙江一带。余姚腔也流行于浙杭一带。昆山腔发源于江苏昆山,最初只是些民间小唱,曲调悠扬婉转,后来经著名戏曲名家魏良辅吸收其他声腔的优点,又借鉴了北曲的演唱方法,对昆腔进行了改革,创造出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新腔,就是号称“水磨腔”的昆曲。不久,传奇作家梁鱼辰利用改革后的昆曲,创作了《浣纱记》。《浣纱记》写春秋时期吴越争雄的故事。吴王夫差在相国伍员的支持下兴兵伐越,欲报父仇,将越王勾践困于会稽山。勾践采纳大夫范蠡计谋,厚礼卑辞,向吴王称臣,并携妻子大臣赴吴服役。勾践在吴三年,敝衣劳作,曲意事关。于是吴王赦勾践还乡。越王回乡后卧薪尝胆,伺机复仇雪耻。范蠡举荐未婚妻西施使用美人计,西施与范蠡倾诉离情,并把当年定情物溪纱各留一半,互嘱毋忘。吴王色迷心窍恣意荒淫。越国此时兵精粮足,又施计谋使吴年荒粮尽并出师伐齐,越乘机侵吴,西施又从中迷惑吴王,使吴大败。勾践拜谢西施。范蠡与西施登舟远遁。《浣纱记》使昆曲迅速传播开来,传奇的演唱便形成昆曲一统的局面,昆曲成为明朝戏曲的主要形式。昆曲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是汤显祖和《牡丹亭》。从中国的原始戏曲到昆曲,教材用一段的文字进行了简要介绍,教师可以灵活处理。学生不必了解太多,只要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优伶──元杂剧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成熟──明代出现昆曲这一戏曲历史发展线索就可以了。本目的重点是介绍京剧及其发展线索。元代的杂剧和宋元南戏的产生为地方戏曲树立了楷模,大大推进了地方戏曲的发展。从明中叶到清初,昆腔由于唱腔的优美和剧目的丰富,在剧坛上几乎占有压倒一切的优势。但从清初到近代,地方戏曲日趋繁盛,有的唱腔更加丰富了,有的剧目更加多样了,并且有一批大型地方戏曲趋于定型和成熟。从声腔系统来看,除昆腔外,还有梆子腔、高腔、皮簧等三大声腔。属于梆子腔系统的,有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省的各路梆子戏;属于高腔系统的,有江西、四川、湖南、福建、浙江等省的高腔戏;属于皮簧系统的,则有湖北、安徽、广西、广东、云南等省的皮簧戏。在各种民间歌舞和曲艺的基础上产生的民间小戏也很兴盛,如湖北、湖南的花鼓戏;四川、云南的花灯戏;江西的采茶戏;安徽的黄梅戏;河北与东北一带的嘣嘣戏等。这些地方戏曲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和风格。

  北京自金元以来就是我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北方的戏曲中心。清初北京已是昆曲、高腔、梆子腔争胜的场所。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在安徽一带很有名气的“三庆”徽戏班,由班主高朗亭率领,以为乾隆皇帝祝寿为名,来到北京演出。徽戏剧目繁多,大多为民间故事、历史故事,表现英雄豪杰、爱国主义和生活情趣的内容,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同时唱词也浅显直白,大多数人听得懂。在表演上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唱念做打,悲剧喜剧应有尽有。尤其是武打戏,把武术和杂技的技巧应用到剧中,十分火暴热烈。

  徽戏在北京经常和其他剧种同台演出,注意吸收和借鉴它们的长处。尤其是与以唱二黄调和西皮调为主的汉戏的合演,逐渐形成了二黄与西皮的合流,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后来徽剧又吸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文字剧目和表演方式,逐渐形成以“皮黄”为主要声腔的京剧。到1840年左右,京剧的唱腔、念白、剧本和表演已经成熟,尤其是出现了以演“京戏”为主的一批演员,他们不再以徽戏、汉戏为名,而以演“京戏”自居。从此,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剧种──京剧。在第一代京剧演员中,最著名的是三庆班的“头牌”程长庚、春台班的主演余三胜和四喜班的主演张二奎。早期的京剧以迷人的唱腔、丰富的剧目、精彩的表演和京腔京味吸引了观众,使京城出现了京剧热。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已经被京城市民承认,成为人们最喜爱的舞台艺术。有个叫沈蓉圃的画家把同治、光绪年间的京剧十三位名演员照戏装画像,题为《同光名伶十三绝》。这“十三绝”是:老生、武生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小生徐小香,旦角梅巧玲、朱莲芬、时小福、余紫云,老旦郝兰田,丑角杨鸣玉、刘赶三。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京剧迎来了它的繁荣期,京城里形成了“满城争唱”的局面。由于京剧来源于地方戏,有着南北方许多剧种的优点,所以很容易地被各地观众所接受。自从占据北京舞台后,很多演员又走出京城,到全国各地演出,使京剧风靡全国,首先是天津,然后是上海、武汉、济南等地,都成了京剧的发达地区,拥有众多的京剧观众。京剧具有其他剧种难以相比的影响力,被公认为“国剧”。随着京剧在全国的广泛流传,各地需要很多京剧演员和文武场伴奏人员,于是,培养京剧人才的“科班”也日益增多。其中,1904年创立的喜连成班(1912年后改名为富连成)是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培养人才最多的一个。喜连成班由京剧教育家叶春善主持,教育家兼丑角演员萧长华为总教习,在四十多年时间里,培养了“喜、连、富、盛、世、元、韵”七代七百多名京剧演员,许多人成为京剧的“顶梁”人物。在20世纪的20年代到50年代,京剧在不断革新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流派纷呈,新剧迭出,走向世界,达到了艺术上的顶峰时期,创造了中国戏曲史上令人振奋的辉煌。1919年,梅兰芳率团首次赴日演出,京剧在日本受到热烈欢迎,1924年,梅兰芳第二次赴日演出。应美国文化界人士邀请,梅兰芳率团赴美演出,取得了很大成功。东方舞台艺术第一次在西方出现,引起了强烈的轰动,电影大师卓别林、黑人歌唱家罗伯特与梅兰芳结为好友,美国两所大学授予梅兰芳名誉博士称号。1935年,梅兰芳应邀到苏联访问演出,东方艺术再一次轰动了世界,梅兰芳与高尔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萧伯纳、布莱希特等世界文学艺术大师会面,受到了高度的赞扬。

  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再适当补充一些有关京剧艺术的知识。京剧用胡琴、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板、锣等打击乐器伴奏。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个行当的化妆如头带、脸谱、髯口、服装等都有一定的谱式。京剧的表演艺术,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歌舞并重的传统,将唱、念、做、打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它的表演都有一定的程式,采用虚拟性动作,把生活中事物通过抽象的表演,得到艺术的再现,取得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效果。但演出时,主要靠演员的唱、念、做、打吸引观众,演员的表演才是演出成功的关键,所以,京剧就形成了以演员为中心的表演体制。自清末民初谭鑫培创立“谭派”以后,又出现了好几个有影响的流派。比如余叔岩创立的余派、言菊明创立的言派、高庆奎创立的高派、马连良创立的马派等。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汉字与书法艺术”一目的教学。教师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理清其演变的基本脉络,归纳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教师可首先采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对汉字的演变了解程度。在课堂上重点讲清:我国的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保存在商代甲骨上用以记载占卜情况的文字,称“甲骨文”。甲骨文之后,又相继出现了钟鼎文、篆书、隶书、楷书以及连笔书写的草书和行书。虽然字形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它们的基本结构仍是相通的。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教材首先简介了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又分别介绍了楷书、草书、行书的特点、发展脉络以及各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按时间顺序梳理书法艺术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特点。如: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众多的书法家创造出风格多样、繁花似锦的书法艺术;隋唐时期是我国书法艺术的高峰;宋元明清时期,书法艺术继续发展,书法成为文人普遍爱好的一项艺术。特别要请学生注意看教材的碑帖,对比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的书法特点。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谈谈是否练习过书法?最喜欢哪一体?

  关于“笔墨丹青中国画”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结合教材插图并补充一些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理清中国画发展的基本脉络,体会各时期的绘画特点。如: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有彩陶画、岩画、壁画、地画等。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中国画逐渐演变成单幅的卷轴画,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题材亦日益扩大。除人物、宗教题材外,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在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特别是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

  关于“京剧的出现”一目的教学,在知道中国戏曲发展的大致线索的基础上重点了解京剧出现的时代背景。

  2.教学案例

  案例一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许多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古人常说“上古结绳而治”。古书上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实际上在文字产生之前,结绳是一种用来记事的方法。约定俗成,不同的绳结,或绳子的不同长短、颜色等,表示某种特定的含义。不过这只是一种记事方法,中国文字是通过另一种途径逐渐形成的。我国的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原始文字的雏形。

  为什么说到商代,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因为从文字结构和造字方法看,甲骨文已经历了相当长的演变过程,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和字形结构,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一脉相承的。甲骨文字形结构,已出现了后世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其中以象形字为多,还有会意字、形声字、指事字、假借字、转注字。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的发现对研究商周的历史和中国文字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案例二 看图片展子虔的《游春图》和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局部),体会隋唐画家的绘画特点。

  隋代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为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作品。画中以青绿设色,金线勾勒,富有装饰味,反映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盛唐的吴道子独创性地运用状如兰叶、富有变化的笔法来表现人物,所画的衣褶有轻盈飘举的动感,人称“吴带当风”。这种新画法已能表现各类物象的质感,不需要填色,纯用水墨线条就可以绘成形神完备的作品。后人称他为“画圣”。

  案例三 截取一些著名的京剧名段,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听,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材料略

  想一想: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解题关键:寻找有利于汉字生存发展的各种因素。

  思路引领:联系必修一、必修二的相关内容以及初中学过的文化史知识综合思考。

  答案提示: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反之,我国众多民族、众多方言,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谈谈中国书法和绘画发展的基本脉络。

  解题关键:“书画同源”,它们以独特的风采,跻身于世界艺林,充满魅力。

  思路引领:在继承前代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也注意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中国书画的发展形式与传统特色。

  答案提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人们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2)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这时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草书、行书,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臻于成熟。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大致分为七个阶段。(1)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有彩陶画、岩画、壁画、地画等。(2)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4)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这一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中国画逐渐演变成单幅的卷轴画,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题材亦日益扩大。除人物、宗教题材外,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同时,书画理论著述的问世,指导了艺术创作的方向。(5)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在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此外,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6)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各画种全面发展,题材愈加广泛,画派并出,空前繁荣,盛极一时,其光辉璀璨,照耀百代。(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特别是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

  二、学习延伸

  材料略

  阅读上面两首题画诗,谈谈文人画的精髓所在。

  解题关键:文人画。

  思路引领:了解什么是文人画。

  答案提示:文人画盛行于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要么是文人得不到重视,要么是文人受到的钳制很多,文人们以画写意,也就是通过画笔表述自己的思想感受,因此文人画不是以写真为目的,而是以表意为根本。因此,文人画重写意,讲究的是气韵、笔墨,通过笔墨表达主观意念。所以我们欣赏元明时期的中国画,感觉到的不是笔墨,不是色彩,更不是技巧,而是一种韵致,是一种无法用文字语言表述的韵致。即使是文字写成的诗词,其意境也常常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顾勤)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顾恺之画论──“传神写照”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又载: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世说新语·巧艺》

  2.课文注释

  古今一脉相承的汉字

  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世界上另外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如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中美洲印第安族玛雅人创造的象形文字,都已经成为死文字,不再使用。汉字从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字,一直到今天的现代文字,尽管在形体上、读音上或字义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性质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现代汉字和古代汉字一脉相承,现代汉字是从古代汉字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

  《鹳鱼石斧图》赏析

  1978年,在河南临汝阎村出土了一件陶缸。其器形为敞口、圆唇、深腹,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腹部是彩绘《鹳鱼石斧图》。这幅《鹳鱼石斧图》是仰韶文化的杰出代表作。

  《鹳鱼石斧图》画面纵37厘米,横44厘米。在绘画史上,它不仅反映了人类童年绘画萌芽时期的艺术风格,而且以其宏伟的气势,体现了中国史前彩陶画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

  整幅作品的内容分为两组:右边画的是一把竖立的装有木柄的石斧。石斧上的孔眼、符号和紧缠的绳子,都被真实、细致地用黑线条勾勒出来。左边画的是一只圆眸、长喙、两腿直撑地面的水鸟。它昂着头,身躯稍微向后倾,显得非常健美,嘴上衔着一条大鱼,面对竖立的石斧。

  石斧是新石器时代人们普遍使用的生产工具。人们用石斧砍倒荆棘,开辟田地。人们用石斧防御猛兽袭击,保护自身安全。石斧在原始人征服、改造大自然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自然,原始人对石斧产生了崇拜的心理。画面上的石斧是经过作者精心艺术加工处理的,它不是简单的静物写生。真实情况,石斧只能随意平放,不会自然竖立。作者让石斧巍然屹立在画面右边,斧刃朝向外边,形象严肃,一丝不苟,显示出巨大的威力,石斧被赋予灵性,人格化了。它已经成为氏族图腾,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了。画面上的水鸟,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鹳,但也有少数研究者认为是鹭。不管是鹳也好,还是鹭也好,都是能给原始氏族带来欢乐、吉祥的益鸟。鹳衔着大鱼,虔诚地面对石斧,意味着向石斧奉献供品,祈求石斧保佑氏族平安、吉祥、欢乐、丰收。这幅彩陶画极有可能是原始氏族图腾崇拜礼仪场面的一个特写镜头。

  一般彩陶上的绘画以装饰纹样为主,像这种描绘物象的绘画罕见。《鹳鱼石斧图》标志着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由纹饰绘画向物象绘画的发展。纹饰绘画与器物密切结合,而物象绘画与器物形状基本脱节,绘画的独立性增强了。整幅作品中,鹳、鱼、石斧的描绘极具绘画性。无论是形象的塑造,还是画面的构思,都不像纹饰绘画那样考虑如何与器形有机结合,而它仅仅是以陶缸腹部表面作画而已。在这里,绘画性彩陶与几何纹彩陶的分离,以至绘画与陶器的分离,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审美观念、创作思想及绘画技巧向更高阶段演进的体现。

  《鹳鱼石斧图》的表现手法与创作思想具有以下特色:

  作者根据石斧、鹳、画的不同形象、内容和要求,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去表现。石斧和鱼,用黑色线条勾勒轮廓,用起承转合刚柔互用的笔致,把表现对象的形状和神情描绘得十分生动;鹳则直接用色彩涂染形体,唯有眼睛,用浓重的黑线勾圈,中间用黑色圆点表现眼睛,显得分外有神。这幅作品已经孕育了中国绘画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两种基本形式──勾勒和没骨。

  用黑色线条准确地勾勒出石斧的真实形象,并赋予它灵性,把它人格化,让它巍然屹立在画面上,从这样的构思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中国史前绘画艺术家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思想。

  顾恺之

  顾恺之(346—407),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东晋大画家。他认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画人物之所以难,不仅难在不容易掌握人的形象特征,而且更难在不容易表现人的精神面貌。上面两个实例对我们理解顾恺之“传神写照”的绘画理论很有帮助。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眉目足以传情,明确地把人的精神、情感规定为艺术的表现对象,并将其置于突出地位,是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的一大贡献。然而,顾恺之并不认为只有眼睛才能传神,他画裴叔则,将其面颊上的三根毫毛画出来,使观者立刻感到“有如神明,殊胜未安时”。这就是说,画家要观察表现对象,将表现对象的特征真实地再现出来。“传神写照”的绘画理论,意味着鼓励画家通过探索,来表现人生超脱、永恒的精神境界。这种绘画理论与魏晋人物品藻和诗文评价的注重神韵是相通的。以风姿神貌的品评替代先前纯理性重道德伦理的评价,这使顾恺之的画论有了更为重要的审美意义。

  王冕与画墨梅

  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他出生在浙江诸暨一户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好学如痴。《明史》记载:王冕白天放牛,晚上到附近佛寺长明灯下读书。有一天,王冕把牛放到野地吃草,自己跑到私塾里去听老师讲课,天黑了,想起牛,结果牛不见了,回家被父亲责打一顿。他的好学精神感动了会稽一位叫韩性的读书人,韩性收王冕为徒,教他读书作画。王冕青年时代曾一度热衷于功名,但参加科举屡试不中,于是他焚毁文章,永绝仕途,浪迹江湖。他游杭州、逛金陵,然后渡长江,跨淮河,经徐州、济南到达大都,长途跋涉,使他的视野和胸襟大大开扩,使他对社会现实和统治阶级的认识更加深刻、清楚。由于王冕的诗画风格特异,不同凡响,声名鹊起,在大都期间,士大夫都争走馆下,向他求诗索画,一时缣素山积,而他经常援笔挥洒,顷刻而就。据记载,他不愿意为达官贵人服务,曾画一幅梅花悬挂在墙壁上,并题诗云:“冰花个个圆如玉,羌笛吹它不下来。”他经常讥讽元朝统治者,险些入狱。后来,他被迫隐姓埋名在家乡九里山蛰居,白天种粟锄豆,灌园养鱼,晚上读书作画,过着自食其力的清贫生活。他在居室周围种植了上千株梅树,数百棵桃树和杏树,自题为“梅花屋”。

  画墨梅,始于北宋华光法师。据说他看到月光把梅花映照在窗纸上,从梅影中得到启示,创造出用浓淡相间的水墨晕染方法画梅花。华光法师之后,南宋另一位画梅高手杨补之创造出两种画梅方法:一种是以墨笔圈出梅的花瓣,即所谓圈花法;另一种是用墨涂于绢上,烘托出梅花的白葩。王冕继承了传统画梅的方法,又有所创造。在圈花方法上,杨补之一笔三顿挫,而王冕改为一笔两顿挫,即所谓“钩圈略异杨家法”。他画出的梅花如铁线圈成,虽不着颜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千朵万蕊、含笑盈枝的姿态。另外,用胭脂画没骨梅花是王冕的独创,对后世影响很大。在绘枝干方法上,王冕注重质感的表现,用笔流畅顿挫适宜,潇洒遒劲。他在画新枝时,一笔拉几尺长,引枝断而复连,停而不滞,一气呵成,梢头露出笔的尖锋,显得灵气飞动,生机勃勃;画老干时,笔锋顿挫,能将老干的苍劲表现得淋漓尽致。清朝何瑗王作诗称赞说:“山农笔力劲如铁,中有窈窕姿倾城。清标信有烟霞骨,补之而后存典型。”

  文人画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崇尚水墨写意,技法精益求精。王冕画梅花,只画“野梅”,不绘“官梅”。山野梅花枝干挺拔劲直,不似官梅经人工造作,枝干盘曲媚俗。这自然跟王冕自己的身世、经历分不开。“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王冕笔下的梅花就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体现。

  3.学术观点

  关于楷书的形成及创始人有以下几种看法:

  (一)楷书创始人王次仲。

  《晋书·卫恒传》:“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

  《水经注·灅水·清夷水》:“郡人王次仲,少有异志,年及弱冠,变仓颉旧文为今隶书。秦始皇时,以次仲所改文字,简便于事要,奇而召之,三征而辄不至……始皇怒其不恭,令槛车送之。次仲首发于道,化为大鸟,冲出车外,翻飞而去。”清夷河为今北京延庆妫河。

  宋《宣和书谱》:“字法之变,至隶极矣,然犹有古焉,至楷法则无古矣。有东汉章帝建初(公元76—83年)有王次仲者,始以隶书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日之正书是也。”

  以上所引三书对王次仲虽有秦人、东汉人两说,但都认为,王次仲是楷书的创始人。

  (二)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钟繇。

  李学勤《文字学概要》:“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钟繇,所能看到的最古的楷书是钟繇所写的宣示表等帖的临摹刻本。”

  王新伟、傅爱国编著《艺术鉴赏绘画书法》:“自秦汉之际产生楷化笔画至三国楷书成型,以钟繇楷书为代表,是楷书发生时期。”

  (三)楷书是众人创造的,不是某一个人创造的。

  《辞海》:“楷书……始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汉字的故事》:“楷书也叫‘真书’、‘正书’、‘今隶’,是从隶书演变而来……楷书也是众人创造的,不是某一个人创造的。”

  4.插图说明

  《夫妇宴饮图》

  《夫妇宴饮图》出土于河南洛阳唐宫路南侧东汉墓。墓主夫妇宴饮是东汉墓室壁画常见的题材。作者在处理这一画面时,匠心独运,突破了常规夫妇对坐呆板的格局,而是抓住丈夫劝媳妇饮酒这一情节,细腻地刻画人物内心精神状态,因而显得既传神又富有生活气息。画面上丈夫左手持耳杯,右手作一手势,目视媳妇,进行劝酒,媳妇娇怯含羞,不好意思正视丈夫,却又用眼悄悄窥视,人物形象刻画得很逼真。作者描绘人物所用的线条“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再加浓重艳丽的色彩,成为典型的“工笔重彩”画。

  《墨梅图》

  王冕的《墨梅图》传世不止一幅。课本选用的这幅《墨梅图》画的是横出一枝梅花,枝干挺秀,穿插有致;枝干与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层次清晰;花用淡墨点染,花瓣和花蕊用浓墨勾点,显得格外清新秀丽。画上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诗画相配,表露出画家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5.参考资料目录

  《汉字的故事》,李梵编著,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书画史话》,周旻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艺术鉴赏绘画书法》,王新伟、傅爱国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探究活动课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

  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悠扬悦耳的戏剧,韵味十足的书画,独特的建筑,优美的诗词,这些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中国各个时期的科技文化,既保持与发扬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继承与发展了前代成就,又借鉴、吸纳了异域文化的成果,包容了本国各族的文化,同时又为世界文化和后世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天的中国依然身处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中。今天的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在新时代的转换。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跟随历史的潮流,传统文化才能延续下去并发扬光大。

  如何才能让传统文化立足于现代,让独特的中国文化鹤立于世界之林呢?不仅是继承,而且要批判地继承;不仅要发展,而且要创新地发展。只有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才具有世界性;只有具有包容性与发散性的民族文化,才能够创新。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保存本民族珍贵的传统,将其中的精华奉献给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活动内容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并能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建议教师在让学生了解教材的基础上,拓展活动范围,说明撰写论文的各项准备工作,整个教学活动分为收集、撰写、交流三个主要程序,包括课上和课下两部分活动,要动员学生从宏观或微观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预测传统文化的发展,进而写下自己的观点,互相交流。

  活动目标

  1.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了解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联系、变革,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讨和预测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撰写历史小论文,了解历史小论文的特点,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论述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4.通过对论文的讨论与评说,提高学生即兴发表意见、阐述观点的能力,强化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5.通过按组活动,加强合作意识,培养与他人合作的默契,提高社会适应力。

  活动准备

  1.活动指导:

  ① 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兴趣、能力、家庭背景等将学生划分成几个研究小组。以组为单位活动。选择合适的学生担任该活动的组织者,组织各小组的活动以及延伸活动的开展。

  ② 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好所需要的资料。学生根据选题查找资料,按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查找资料的来源包括:图书馆、录像带、多媒体光盘(VCD、DVD等)、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以及报刊杂志、电视广播、遗迹遗址、博物馆等。需要注意的是,资料应该丰富、全面,教师应该多多了解学生对本次活动的准备工作,必要时加以指导和协助。

  2.可供搜索的相关网址:

  中国昆曲网 http://www.kunqu.net/

  中国书法网 http://www.freehead.com/

  书法空间 http://jiqi.myrice.com/

  中华书法网 http://www.shxw.com/

  书法网 http://www.minaol.com/gb/art/sfw/

  中国美术 http://www.artcn.org/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中华文化 http://www.pep.com.cn/gzls/xszx/lsgs/zhsxwqn/

  唐人文化网 http://www.cc5000.com/indexl.htm

  故宫博物院 http://www.dpm.org.cn/

  今日中国──文化 http://www.chinatoday.com.cn/china/z200401/Index.htm

  春秋──中国传统文化 http://www.chinage.net/

  中华人 http://www.greatchinese.com/

  中国文艺──中国建筑 http://www.wenyi.com/art/jianzhu/

  活动过程

  1.集体讨论

  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闪光点、先进技术或思想中,选出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感触的内容进行评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由古到今(乃至未来)的传播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时效性及其在当前和未来的应用空间,结合现实生活,提出有创意的见解和建议。

  在讨论的过程中应当注意:

  学生对某些传统文化的细节或内涵并不是很了解,比如一些年代久远的古代科技,需要结合现代高科技的研究成果综合考虑;再如一些古代思想,应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考虑,否则只能是囫囵吞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些内容知识技能要求较高,难度较大,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需要的帮助。

  讨论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将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整理为这三类,从各种资料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来讨论。

  在整个讨论中可以考虑突出以下线索: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古代,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思想文化,均领先于世界,如四大发明;近代,落后于西方,同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接受了不少西方思潮、科技,不断适应时代发展。

  现在──传统文化在当代仍然有着强烈的魅力,如茶文化;但不少传统文化已经失传,不少正在消失,亟待拯救,如南京云锦;应尝试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如改良旗袍、中西医结合、汉字与电脑输入法等。

  未来──传统文化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传统的手工工艺具有欣赏价值与文明价值;传统文化中的环保精神在现代与未来的应用,如“天人合一”思想;一些旧传统会消失,一些会继续存在,甚至有所发扬,一些已经失传的技术可能被重新发明,如透光镜的制造技术。

  2.论文方案:

  ① 学生决定小论文题目,小组讨论,立论,并根据论点筛选资料。

  ② 应选择有现实意义的观点,或有创意、熟悉或有趣的题目。

  ③ 注意围绕中心论点选择材料。

  ④ 教师应鼓励各个小组选择不同领域的问题,以保证活动内容广泛、全面、丰富。

  ⑤ 指导学生制定出论文评比标准评价表,并在学生撰写论文前公布。

  3.选题参考

  “巧妙的建筑结构──传统建筑的发展”

  “透光镜制作技巧在未来的运用空间”

  “针灸的未来──中医的发展之路”

  “方块字与失语症治疗”

  4.撰写论文:

  ① 参考要求如下:

  文体:议论文

  格式:符合议论文的写法即可,字迹工整,用方格稿纸誊写清楚。

  字数:1000字左右(不超过1500字)。

  有完整的注释,注明所引用资料的作者与来源出处。

  ②撰写论文时应注意:

  论文应该紧扣活动主题,论点明确,文通字顺,表述清晰不含糊,语言简练易懂,篇幅不宜过长。

  论文应具备历史科论文的四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结论。

  论文应对某一问题深入挖掘,而不是宽泛地谈论,内容不应空洞。

  论文的论据应支持论点,论证有力。

  5.论文交流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指出各自的缺点,进行修改;教师可以从更深更广的层次上提示引导学生,提高论文的水平。也可以在论文宣讲会上交流(细节请参阅活动延伸)。

  活动延伸

  方案一 论文宣讲会

  1.筛选论文

  筛选分两个步骤:

  第一,每一小组将本组论文集中讨论、修改,目的是选择和确定符合本组所选题目的组员文章,然后上交。

  第二,将上交的论文进行分类。可以按论文内容分类,如:按照学科类型:科技类、文学类、美术类等;按照历史朝代: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等。组织者从每一类别中选出若干(一至二篇即可)具有代表性、观点明确且文笔流畅的文章,作为范文。

  2.准备工作

  选择合适的学生担任活动的主持人、评委、记录员,在教师的协助下,明确活动的内容以及过程。选择并熟悉相关资料与范文,作好课堂活动的准备。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论文制作成演示文稿或投影片,准备在现场演示,这样效果更佳。

  3.论文宣讲会

  ① 开场白

  主持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作简单介绍。各组学生所选题目不同,因此评委可能不了解相关资料,评选就不知从何选起。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学生找到的资料在全班交流,为之后的论文评选打好基础。

  请几位学生朗读他们的范文。注意朗读时应态度大方,咬字准确,富有感情。其他学生应认真聆听内容,必要时应做笔记。

  记录员将论文中所讨论的问题一一记录,列在黑板或投影上,便于下一步讨论。

  ② 问题讨论

  全班学生就论文中提到的问题有选择性地进行讨论。包括:论文中的观点是否有价值,其他学生如何看待该问题,等等。可以请论文作者进行简单的答辩,了解论文答辩的过程。主持人在讨论过程中要随机应变,适时地请学生上台(或在座位上站起来)阐述其观点。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见解时,态度要大方得体,言语准确清楚,讲话有条理,内容应合乎论题要求。学生发言时,记录员应作简明记录。

  ③ 评选过程

  评委认真评审,对论文的观点、现实意义、语言等各方面进行评选,综合得出结果。评比标准可以参照课本提供的表格。同时,评委评出演讲优秀奖,鼓励有独到见解、创新思维的学生,以及勇于在全班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评比标准参考如下:

  ④ 公布结果

  当场公布评选结果,颁发奖项,予以鼓励。

  ⑤ 活动总结

  由主持人进行总结,教师提出意见,评价本次活动的得失,包括闪光点与不足之处。

  ⑥ 注意点

  宣讲会应事先估计好时间,不能太长,以一堂课为最佳。活动应尽可能请学生组织、主持、整理,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教师应随时注意状况,及时提供帮助,以免发生冷场。

  方案二 成果展示会

  可在学校橱窗、宣传栏等地点展示优秀研究成果。(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教师教学用书多少钱一本 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电子书下载 为什么要出版小学标准实验教科书? 哪里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的 MP3免费下载 感激不尽!!!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的单词课文的MP3 急!急!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英语朗读与听力录音 请问普通高中课程新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一的听力哪里可以下载? ”小学艺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备课 【求】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试题或网站 有谁可以给我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1生物必修2教参答案拜托!!急用!! 实验用标准帆布 历史与社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知识整理在那里找?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 古诗文 及其它诗歌(外国.中国现代诗) 成都市哪有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高一历史必修3复习材料!!急用!! 谁有高一历史人教版的必修2和3的知识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 历史必修1复习提纲 人教版政治必修1.2.3.的知识结构(尽量详细),人民版历史必修3第一至第四单元笔记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第一册 求高一历史必修一和必修二综合试题岳麓版 历史必修2 必修三的会考考点 在那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