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会开启事务吗:人教版普高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教师用书 第四单元(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14:32:37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单元引言分析

  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客观结果是把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中,具有超级稳定结构的封建制度下的中国被迫改变了它平静、独立的发展轨迹,在列强的侵略中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市场和国际政治斗争中。这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屈辱的、痛苦的过程,但同时又是一个抗争的、进步的过程。中国近代历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更是各阶级、阶层的人士寻求救国真理、改造中国、发展中国的探索史。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反封建、实现国家近代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百余年近代历史的主流。反侵略斗争既包括反对列强的政治、军事侵略,也包括反对外来的经济、文化侵略。而实现国家近代化则包括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体制和全面提升国人的公民意识、民主素养等全方位的社会改造过程。
第十课  鸦片战争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引言概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加紧对亚洲进行殖民侵略的史实。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推动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其获得了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更雄厚的经济基础。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推动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随着其生产力水平的飞速提升,英国对于海外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已经建立了东方殖民体系。拥有广袤领土、无尽资源和庞大人口的中国成为英国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不可能忽略的目标。鸦片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历次侵略战争后列强强加给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主要不平等条约。

  “虎门销烟”一目主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探讨鸦片战争的背景,需要从战前的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背景入手,在比较中进行思考。

  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既处在清王朝统治的后期,也处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末期,君主专制下的中央集权政治发展到顶峰,经济上仍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处于后人所说的“虚假繁荣”状态,阶级矛盾激化。更为严峻的是,长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国人昧于世界大势,盲目自大,不能以一个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世界。与此同时,世界却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英国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当时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正是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潜在市场。而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外来的商品经济有天然的抵抗力。中国政府坚持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英国倾销其工产品的梦想破灭,长期以来中国在中英正当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一些不法英商遂转而进行非法的鸦片贸易,以求减少中英正常贸易中的逆差所带给英国的损失。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又从根本上断绝了这条罪恶的“商路”。英国遂决意以此为导火索,诉诸武力。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而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只是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罢了。

  “鸦片战争”一目主要叙述中国爱国军民英勇抗击英国入侵,但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最终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并同英、美、法三国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历史,其重点在于分析以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为代表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各项条款中,“五口通商”“关税协定”等反应了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而中国社会因此发生的巨变主要体现在社会性质的转变上。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什么说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两个问题。

  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认定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因为:政治上,由于受列强侵略,中国的领土、司法、贸易等主权不断遭到破坏,已不再完整,但名义上的中国政府从未被列强灭亡;经济上,中国的资本主义因素在不断增长中产生了近代企业和资产阶级,并且资产阶级有了自己独立的政治主张,并登上近代历史舞台后,领导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文化运动。这一切都说明1840年以后的中国已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但同时,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虽有增长,却在近代始终未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而居主导地位的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这一问题涉及到相对艰深的理论层面,但是事关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学习,高中学生应该对此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战火再燃”一目主要叙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等历史。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并没有在被迫开放的中国获得它们战前所期望的巨大市场,因此要求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这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史学界认为,这次侵华战争在起因、经过、结果等诸方面都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因而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命名之。

  需要特别讲明的是,鸦片战争结束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并没有意识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反而仍旧以自欺欺人的态度继续生活在传统当中。而英国在五口通商之后,并没有获得它所预期的那种巨大的经济利益。其原因包括中国的自然经济具有自保性、中国国民的普遍贫穷及英国商人的带有一定盲目性的商品输入等。但是英国政府认为一切的问题都源自于中国政府“开放”程度不够。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国政府提出修约,被清政府拒绝。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出兵侵略中国。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的导入,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如:

  ①因为学生初中学习过相关知识,即便作为常识也该对鸦片战争早有了解,所以可以采用传统的提问导入: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什么事件为标志?

  ②利用单元导言,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先试着把近代列强侵华史的线索串出来。

  ③利用视频材料导入,例如选用谢晋导演的《鸦片战争》相关片段。

  ④采用倒叙法,用补充的材料制造疑问,引导学生从学习的最初时刻即开始思考。

  “虎门销烟”一目可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特点。教师简单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对于这两者的冲突与碰撞,可选用英使马戛尔尼来华的事例,由学生自行总结鸦片战争爆发以前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林则徐虎门销烟一题可引导学生讨论“林则徐禁烟主观上为了维护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能否算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由此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能力。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禁烟运动是不是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一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形成透过历史现象看其本质的能力。

  “鸦片战争”一目是本课的核心内容。战争经过不是高中教学的重点所在,建议使用动态地图或者相关计算机课件,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对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分析是本目的重点。教师可在引导学生分析“中国都丧失了哪些方面的主权”之后,对“哪些条款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增强其分析历史问题的综合能力。最后,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增加一个讨论题目,即:“鸦片战争中,中国的战败能否避免?”或者,“假如道光皇帝信任并重用林则徐,鸦片战争中国有无可能取胜?”这是培养学生唯物辩证史观的思辨素材,只要条件许可,建议使用。

  “战火再燃”一目主要应突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这一主题。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逐条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列强所签条约的内容,还可以从两场战争的起因、参与者、战争经过等方面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结论。本目相关内容中,可以推荐的旨在培养较深层次历史思维能力的问题还有:①总督叶名琛的表现反映了什么深刻的社会问题?(参考答案见上文教材分析)②英法美等国家侵略中国的特点与沙皇俄国侵略中国的特点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参考答案:英法美等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它们在本阶段的侵华特点是以武力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并签订有利于列强的通商贸易条款为主;而沙俄是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具有浓厚军事封建残余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侵华特点是以掠夺土地为主。不同的索求反映了列强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但是侵略者的本质则是一致的。)

  2.教学案例

  案例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

  (师)充分了解战争的背景对于我们思考战争的起因和胜败的走向都会有所帮助。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分别是什么样子。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出对战前清朝社会状况和对外政策的描述。

  (生)政治腐败、国防废弛、财政拮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阶级矛盾激化、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师)好,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更多的细节。先说经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被称作什么经济?

  (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师)其特点是什么?

  (生)生产的目的不是用于交换,而是自己消费。

  (师)对了,这就是我们以前讲过的“买黄瓜经济”和“摘黄瓜经济”。[注:先曾举例,生活在城市的人要吃黄瓜多到市场去买;生活在乡村的人要吃黄瓜多到地里去摘。由此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经济状况可以概括成如下三点: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居统治地位:封建经济的特色;②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③土地高度集中:下层人民生活困苦,阶级矛盾尖锐。

  (师)清朝中后期已经到了中国两千年封建制度的末世,封建专制统治令人窒息。官吏普遍贪污腐化。“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样的俗语想必大家都听到过。请大家再看龚自珍的诗“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哪不胜栽禾?”请大家说说他诗中的意思。

  (生)清政府不干正经事儿,就知道搜刮东南富庶地区的老百姓。贪污横行,各层官吏在收赋税的时候公然加派,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宁可把牛杀了吃肉也比老老实实地种田要好。

  (师)政府搜刮民脂民膏,可是该用钱的地方却没钱。清朝的军备说明了这一点。清军军备废弛,战斗力低下。以武器装备为例,清军尚处于冷热兵器混用时代,只有精锐部队能够装备火器,而这些火器绝大多数是明朝时期仿造西方的“鸟枪”,比英军的武器装备落后二百余年。由于军费短缺,苛扣成风,有些鸟枪甚至是康熙初年制造的,已经用了一百五六十年。清朝的财政严重入不敷出,乾隆晚年之奢靡浪费达到惊人的地步。

  (师)以上各点是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内部的情况。清政府对外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此时可引导学生回忆唐宋时中国的对外政策,可以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来形容。结合教材叙述点明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意味着完全封闭国门,在清朝,它指的是把对外交往和贸易至于清政府的严密监控之下。(广州,十三行“官商”)]。这个政策最初的主要目的是海防,防止殖民侵略和维护自身统治。[可举例:葡萄牙骗据澳门,荷兰强占台湾,郑氏父子反清复明等等]。提问:明末清初的来自海上的威胁是不是很严重?

  (生)比起中国近代历史来算不上严重。

  (师)那么为什么闭关锁国政策一直得以延续下来?提示:是否还可以用“买黄瓜经济”和“摘黄瓜经济”的理论来解释呢?

  (生:讨论)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是根本原因,重农抑商的传统,文化上的自我中心主义等等,使对外开放成为完全不必要的事情。

  (师)外交政策也是由国内的经济状况来决定的。

  [说明:上面的教学设计是针对基础较好、思维层次较高的学生的,任课教师可视学生程度和教学需要自行决定增删取舍。]

  案例二假如道光皇帝信任并重用林则徐,鸦片战争中国有无可能取胜?

  (师)鸦片战争我们败了,但是当时的和现在的很多人都不服气,认为中国输在昏君奸臣当道,忠良遭受排挤,假如道光皇帝信任并重用林则徐,鸦片战争中国有可能取胜。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生:讨论)略。

  (师:总结)讨论清朝在鸦片战争中的战败是否可以避免,我们就应该客观地分析战争双方的实力对比,也就是说,我们得清楚在战争中清朝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劣势?这些优势是否可以抵消全部的劣势?发挥这些优势必须具有哪些条件?这些条件是否具备?

  中国的优势:地广人多,兵源充足,主场作战,反侵略,等等。

  中国的劣势:政治、经济、军事装备、战略战术、思想文化全面落后。

  我们已经对双方的军事装备作过了简单的比较,中方的劣势非常明显。大家再看一看这些图片,会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展示中英军事装备的相关图片]有的同学坚信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不在武器而在人,如果用对了人,比如道光帝重用林则徐等抵抗派,再发动亿万民众,那么就可以打胜仗。应该说,这个观点似是而非。战争的胜负不完全取决于武器装备,这是对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武器装备的优劣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即便是林则徐负责指挥与英军的作战,仍在使用老式鸟枪甚至是冷兵器的清军也不会是英军的对手。我们看林则徐自己是怎么说的: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尔。不此之务,即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况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师始能尾追,岸兵能顷刻移动否?盖内地将弁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睹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

  ──林则徐致友人信中语,引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林则徐的这段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生)林则徐自己也认识到了中英之间军事上的极大差距,认为以现有的军备力量不足以抗敌。

  (师)林则徐还特意强调,让朋友不要把他的这个观点泄露出去,这又说明了他的什么心态?

  (生)中国的实力确实不行,但是为了天朝上国的体面和自己的官声民望,知道不行也决不明说。

  (师)林则徐尚且如此,当时的中国官场、国人心态可见一斑。我们再看一份材料。

  1841年4月16日,……道光帝根据前方主帅奕经的请求,调广西兵1000名增援浙江。6月29日,该部头起、二起共550人到达,后两起450名尚在途中。而英军此时已放弃宁波,攻陷乍浦、吴淞,正浩浩荡荡驶进长江!奕经连忙将该部再派往江苏。一直到战争结束,该部未参加任何战斗。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这份材料又说明了什么?(全面落后的劣势把我们在理论上的那些优势也转化为劣势了。由于调兵速度快,英军往往在局部形成兵力优势,而且以逸待劳,再加上军事上的“代差”,清军焉能不败?如果只强调纸面上的数字优势,那就是“纸上谈兵”,在实际中作不得数的。)

  被外人侵略,理应振奋民族精神,鼓舞斗争的士气,但是,由于清政府政治腐败,与民众之间的长期的尖锐对立,“防民甚于防寇”,武装民众不可能,民心可用是空话。三元里抗英与其说是卫国,不如说是保家,其胜利的偶然因素极大。关键在于,鸦片战争时,中国的民族意识尚未萌芽,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缺乏经验。因此抗日战争中可以寄予厚望的人民战争在鸦片战争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综上所述,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个结论不易接受,却很难否定。

  案例三雨果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谴责

  (师)请同学们看这段材料。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维克多·雨果

  大家可以从这段材料中看出什么?

  (生)英法联军的暴行人神共愤,天地不容,受到全世界的谴责。

  (师)对。还能想到些什么?

  (生:讨论)略。

  (师)雨果是哪国人?

  (生)法国。

  (师)作为法国人却公开谴责自己的国家,并把法国称为强盗。雨果算不算“法奸”?

  (生:思考,争论)多数学生认为不能算。

  (师)雨果恰恰是真正的爱国者。因为真正的爱国主义绝不能故意无视自身的缺点和错误。爱你的国家,就要从最根本上去维护她的荣誉,而不是头脑发热,容不得别人说任何不是。我们中国人也该这样去爱国。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为什么自诩为西方文明的国家军队会将东方的文明精华焚毁?

  解题关键:军队本身就是国家暴力机器。

  思路引领:首先指出军队的实质,继而点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最终解释所谓“西方文明”摧毁东方文明的惨痛史实。

  答案提示:军队本来就是国家暴力机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被用来抵抗外来侵略,也可以被用来发动侵略战争。19世纪中期,那时的西方殖民主义者以人类文明的代言人自居,在全世界到处扩张、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一场不义战争。侵略者占领了北京城,以胜利者和征服者自居,对于他们认为的“野蛮、愚昧”的中国人自然是不用心存什么客气的。当他们看到那些“比我国(雨果语)全部圣母院的珍宝的总和还要多的夏宫的珍宝时”,侵略者的贪婪和掠夺的本性立即取代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孔。烧杀劫掠之后再放火焚烧,还要美其名曰“这是为了给中国人一个教训”。强盗的逻辑就是不讲逻辑,这条真理再次得到证明。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用史实说明,鸦片战争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解题关键:通过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和附件看1840年以后中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生的本质性变化。

  思路引领:注意总结鸦片战争与以往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之间的不同;注意《南京条约》和附件带给中国的领土、领海、贸易、关税、司法等主权方面的损失。

  答案提示:古代史上中国也曾遭受一些国家的侵略,如明朝时葡萄牙骗据澳门、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日本倭寇骚扰沿海,清朝时沙俄侵略中国黑龙江流域等。但鸦片战争与这些侵略不同。首先,以前的战争,敌我力量对比上中国明显占优势,而鸦片战争中,农业经济的封建帝国中国与工业化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交战,力量比较,差距悬殊;其次,以前的战争结果,中国基本都能捍卫领土主权,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几乎每战必败;第三,以前的战争或者驱逐侵略者,或者在战胜之后通过平等的外交谈判来解决争端,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只能被迫签署城下之盟,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带给中华民族沉重的灾难。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及附件中,涉及政治权利损失的方面有割占领土、侵犯司法主权、干涉中国内政、外交等方面;经济权利损失为赔款、开通商口岸、关税主权、不平等的贸易关系等。具体来说,政治方面有:英国利用《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英国通过《南京条约》附件获得领事裁判权,以后各国纷纷效法获取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独立。经济方面有: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及附件获得赔款2100万银元,东南沿海五口通商、关税协商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学习延伸

  上面这段文字是当时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原因的说辞,你认为他说得对不对?为什么?

  解题关键:注意义律的表述中“财产”一词的本质含义。

  思路引领:分析义律在说辞中置换概念的阴谋,指出其为何能够打动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英国议会。

  答案提示:义律的说辞根本错误。首先,他无视英国鸦片走私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已经造成的巨大伤害,反而指责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是“残酷的战争罪行”“一种侵略”,纯属颠倒黑白;其次,他故意将被中国政府没收的鸦片说成“英国人的财产”,意在打动坚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英国资产阶级,使他们的代表能够在议会中支持对华战争的议案;第三,他提出中国政府没收及销毁鸦片“在原则上是如此的危险”,旨在让那些反对鸦片贸易的议员相信他是在为英国的正当贸易“据理力争”。因此,义律此举属于编造事实、偷换概念,再一次印证了“强盗的逻辑就是不讲逻辑”这一公理。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鸦片走私致使白银大量外流

  盖自鸦片流入中国,我仁宗睿皇帝知其必有害也,故告诫谆谆,例有明禁。然当时臣工,亦不料其流毒至于此极,使早知其若此,必有严刑重法,遏于将萌。查例载:凡夷船到广,必先取具洋商保结,保其必无夹带鸦片,然后准其入口。尔时虽有保结,视为具文,夹带断不能免。故道光三年(1823)以前,每岁漏银数百万两。其初不过纨袴子弟,习为浮靡,尚知敛戢。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吏,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置买烟具,为市日中。盛京等处,为我朝根本重地,近亦渐染成风。外洋来烟渐多,另有趸船载烟,不进虎门海口,停泊零丁洋中之老万山、大屿山等处。粤省奸商勾通巡海兵弁,用扒龙、快蟹等船,运银出洋,运烟入口。故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1823—1831),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自十一年至十四年(1831—1834),岁漏银二千余万两,自十四年至今,渐漏至三千万两之多。此外福建、江、浙、山东、天津各海口合之,亦数千万两。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黄爵滋《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1838年),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

  林则徐奏陈禁烟法当从严

  或谓罪名重则讹诈多。此论亦似。殊不思轻罪亦可讹诈,惟无罪乃无可讹诈。与其用常法而有名无实,讹诈正无了期,何如执重法而雷厉风行,吸食可以立断,吸食既断,讹诈者又安所施乎?若恐断不易断,则目前之缴具已是明徵;若恐诛不胜诛,岂一年之限期犹难尽改?特视奉行者之果肯认真否耳。诚使中外一心,誓除此害,不惑于姑息,不视为具文,将见人人涤虑洗心,怀刑畏罪,先时虽有论死之法,届期并无处死之人,即使届期竟不能无处死之人,而此后所保全之人,且不可胜计,以视养痈贻害,又孰得而孰失焉?夫《舜典》有怙终贼刑之令,《周书》有群饮拘杀之条,古圣王正惟不乐于用法,乃不能不严于立法。法之轻重,以弊之轻重为衡,故曰刑罚世轻世重,盖因时制宜,非得已也。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夫财者亿兆养命之原,自当为亿兆惜之,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为计?

  ──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1838年),录自《林则徐集·奏稿》

  林则徐奏陈虎门销烟情形

  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所有核实杜弊,并会督文武大员公同目击情形,已于五月初三日(6月13日)销化及半之时,先行恭摺会奏在案。嗣是仍照前法,劈箱过秤,将烟土切碎抛入石池,泡以盐卤,烂以石灰,统俟戳化成渣,于退潮时送出大海。臣等会督文武员弁,逐日到厂看视稽查。其间非无人夫乘机图窃,而执事员弁多人留神侦察,是以当场拿获之犯前后共有十余名,均即立予严行惩治。并有贼匪于贮烟处所,乘夜爬墙,凿箱偷土,亦经内外看守各员弁巡获破案,现在发司严审,尤当按律重办……

  现除暂存此八箱外,计已化烟土,凑合前奏之数,共有一万九千一百七十九箱,二千一百一十九袋,其斤两除去箱袋,实共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截至五月十五日(6月25日),业已销化全完。斯时荡秽涤瑕,幸免毒流于四海,此后除奸拯溺,尤期约立于三章,庶几仰副我圣主除害保民之至意。

  ──林则徐《会奏销化烟土一律完竣折》(1839年),录自《林则徐集·奏稿》

  《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中关于日后“修约”的规定

  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

  ──中美《望厦条约》,录自《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选编与介绍》

  日后大佛兰西皇上若有应行更易章程条款之处,当就互换章程年月,核计满十二年之数,方可与中国再行筹议。

  ──中法《黄埔条约》,录自《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选编与介绍》

  1858年大沽之战的有关情形

  天津直沽河去海口二百里,一曰大沽港,设有炮台,为天津门户。港之外有沙洪一道,凡海舶进者必过沙始得入口,船至此辄浅搁不能行。当四国投递照会时,制使先遣大沽武弁驾当地小舟导之行,遂无阻滞。自此,夷人数以杉板及小火轮船探水游弋,制使以方议款,弗之禁,亦不设备。迁延二旬,洋艘渐熟,又以千里镜远窥炮台,具悉虚实。夏四月,弥、俄讲款,船舶口内。英、佛不俟命,遂于初八日(5月20日)二国同驾小火轮船及杉板数十号,闯入大沽口内。官兵开炮相持,不克,前路炮台陷,守台之游击以下死者八人。时副都统富勒登太扎营北岸,守后路之炮台,猝闻前军失利,兵勇惊溃,所有京营炮位,全行遗失,亦相继陷焉。

  ──夏燮《中西纪事》卷十四

  一个外国侵略者对焚毁圆明园的述评

  ……庄严华贵之区,且曾为高贵朝觐之殿,经此吞灭一切的火焰,都化为云烟了。屋顶在火焰中已燃烧了一些时候,不久就要倒塌,一百码外,就可以感觉到那种炎热,扑通的响,震心骇目,屋顶倒塌下来了。于是园门和那些小屋,也一个不留,一间不留,这所算做世界最宏伟美丽的宫殿,绝不存留下一点痕迹。至是我们已经完毕这件大工作,便再回到北京去。我重复声说一遍,这是一件好工作,虽然我纪述此事的时候,不免惋惜和忧伤;然给中国政府一个利害的打击,使它痛定思痛,乃是很必需的,现在已经完成此举了。所有年深日久,精美绝伦的建筑和物品,都一齐牺牲了,但是用来供献诚实英勇的亡灵们,他(它)的损失也不算大。呵!不,一条生命就足以值得所有这些东西了。

  ──欧阳采薇译《西书中关于焚毁圆明园纪事》,录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册

  2.课文注释

  闭关政策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实行的一种政策。清初,为孤立郑成功等反清力量,清政府曾两次下令实行海禁。及至郑氏政权灭亡,曾一度开放几个对外贸易港口,后又严加限制,中外贸易只留下广州一处。并实行“公行制度”,即由专门的行商垄断对外商易,并充当清政府与外商间的联系人。对外商在华的商务活动、居留的时间和处所等,都有着严格的限制。对华人华物的出洋也有着严格限制。这种闭关政策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专制政治统治的一种表现,虽然具有消极的民族自卫的一定作用,但到头来还主要是障蔽和束缚了自己。鸦片战争宣告了这一政策的破产。

  道光帝

  道光帝(1782—1850),即爱新觉罗·宁,嘉庆帝次子,1820—1850年在皇帝位。其间外患内忧日益严重,事变多发。面对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扩大向中国的鸦片走私,严重病国害民,有识之士激切呼吁禁烟的局势,他于1838年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主持禁烟。鸦片战争爆发后,他昧于时势,胸无定计,时战时和,游移不定,总体上看是实行妥协投降政策。将颇有作为的抗战派领袖人物林则徐革职遣戍,以庸劣无能的投降派人物取而代之。最后批准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元抚,一字少穆。1811年考中进士,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河东河道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勤政有为,关心民瘼。1838年受命钦差大臣到广州主持禁烟,坚决果敢,得力得法,很快打开局面。面对英国借端武装侵略的局势,积极进行战备,以致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侵略者在广东一度无隙可乘而北上发难。受投降派诬害被革职遣戍新疆后,他在那里兴办水利,开辟屯田,建策防备沙俄对中国西北的侵略。1846年被重新起用,历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的名句,抒发了精忠爱国的不移志向和情怀。

  琦善

  琦善(1790?—1854),满洲正黄旗人,姓博尔济吉特,袭侯爵。1836年任直隶总督。1840年8月,英军北犯大沽,威胁清廷。琦善上奏道光帝,力主与英方妥协,并诬林则徐等人措置失当,要求重治其罪。很快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继续与英方议和。到广州后一反前任林则徐所为,裁军撤防,并压制民众的抗敌斗争,擅自与敌方议约,出卖权益,以致节节被动失利,1841年春被革职拿问,不久即被赦免。历任驻藏大臣、四川总督。1853年任钦差大臣对抗太平天国,曾建江北大营,屡战屡败,最后死于军中。

  海龄镇江抗英殉国

  海龄(?—1842),满洲镶白旗人。1841年他任京口副都统。1842年7月,英军7 000人在海军配合下,进攻镇江。参赞大臣齐慎和湖北提督刘允孝率军守卫城外各山高地。海龄率旗兵1 000人和青州兵600人守城垣。镇江守军不畏强敌,奋勇抗英。21日,英军登陆,攻占城外高地,炸破西口入城。他督率部众与侵略军展开巷战,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城陷后,海龄自缢殉国。

  列强对华的“修约”讹诈

  为了扩大侵华权益,英、美、法等国借口《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中关于“修约”的规定进行讹诈。《南京条约》中本来没有“修约”规定,但英国援引有关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在该约签订届满十二年的1854年时,便要求修约,并连同英、法两国一同对中国发难。对他们提出的诸多非分要求,清政府基本没有同意。当时英、法正陷于克里米亚战争,美国在华兵力也不足以压迫清政府屈服,问题遂一度搁置。及至《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届满十二年的1856年,由美国带头、联络英法再次对华进行修约讹诈,清政府仍予以拒绝。在讹诈不能得逞的情况下,英、法两国便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两国的借口分别是“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亚罗号事件

  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搜查停泊在黄埔的“亚罗号”走私船,拘捕了船上12名中国水手。这纯系中国内政,与英国毫不相干。可是英国公使包令却指使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蛮横要求送回拘捕的人,并捏造说中国士兵扯下了挂在船上的英国旗,并要向英国公开道歉。“亚罗号”的船主是中国人,该船为走私方便,曾向香港英国殖民当局领有一张船籍登记证,为期一年。事件发生时,登记证已经过期。就连事件的策划者包令在给英国政府的报告中也承认,船籍登记证已经无效,船当时不在英国庇护下。可英国蓄意利用这一事件为借口,对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马神甫事件

  1853年,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违约非法潜入我国广西省西林县传教,吸收地痞流氓入教,勾结当地土豪劣绅,无恶不作,激起民愤。1856年2月,西林知县张鸣凤逮捕马赖等26人,并依法处死马赖。法国政府以此事件为借口,同英国一起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瑷珲条约

  1858年5月,俄国乘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威胁北京之际,以武力胁迫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在瑷珲(今爱辉县爱辉乡)订立的条约。规定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片领土割给俄国;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该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蒙受重大损害,清政府拒绝批准,到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时始予认可。

  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北京条约》一订立,法俄两国首先提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建议。法国专使葛罗表示:“所有该国停泊各港口之船只兵丁悉听调遣”(夏燮:《外夷助剿》《中西纪事》第20卷)。俄使伊格那提也夫面见奕表示为镇压南方太平军,请清军从陆路进攻,“该国拨兵三四百名在水路会击,必可得手”。接着俄国把以前答应送给清政府的一万支枪、若干门炮运到中国。早在1854年就狂言“剿贼自任”的美国,现在则要求为清军代运漕粮。

  关于是否借用外兵问题,清廷进行了几次讨论,少数人反对,奕等多数官僚表示欢迎“中外同心以灭贼为志”(《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79卷,第17页)。与此同时,麇集在上海的买办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如吴煦、杨坊等,则加紧活动,支持洋人组织洋枪队。1862年4月,英国轮船把李鸿章淮军从安庆运到上海,进一步与英法组成“中外会防局”,决定上海由洋人防守,得到清政府的批准。这样,太平天国便面临着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的严重局面。

  3.学术观点

  对于本课内容的主导线索和基本观点,国内特别是大陆史学界,基本没有原则性分歧。如对列强发动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和不断加深的危机,所表现出的野蛮、残忍和非正义性,都予以承认和谴责;对中国爱国军民不屈不挠地坚持反抗外国侵略,付出了巨大牺牲,表现出坚强的民族气节,留下了爱国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都予以认同和赞扬;对清朝统治者当中昏庸误国、投降卖国之辈的错误行径乃至罪责,都持批判态度。但是,在对有些人物的表现、有些事件的真相、有些具体问题的看法上,也存在分歧。择要略举两例:

  ①在对待鸦片问题上,鸦片战争前夕存在严禁派与弛禁派的明显分野,这是学术界的一般观点。也有论者认为,当时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弛禁派”,因为道光皇帝主张禁烟,封建官吏只能唯命是听,说在他身边还存在一个所谓“弛禁派”难以令人置信。

  ②关于琦善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一般认为他是妥协投降派的典型人物之一。但有的论者认为,找不到琦善关于弛禁鸦片的言论,他也没有诬害林则徐,其人在广东的所作所为也并非像通常所说的那样卑劣,更没有向英国人私许香港,总之,“卖国”罪名不能成立。

  4.参考资料目录

  ①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

  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

  ③苑书义等著:《中国近代史新编》,人民出版社。

  ④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

  ⑤《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中华书局。

  ⑥陈旭麓等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⑦(美)费正清等编:《剑桥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⑧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⑨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1995年版。

  ⑩姚薇元:《鸦片战争史实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苏同炳:《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第十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以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失败为主线,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太平天国运动在洪秀全领导下迅速兴起,定都天京,巩固政权,与清对峙,进入全盛时期。第二,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颁布了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由于阶级和环境的局限性,纲领没有实现。第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由于政权迅速封建化,内部统治阶层矛盾尖锐,导致天京变乱,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洪仁玕提出了开创性的《资政新篇》,不符合农民革命的范畴,迫于战争形势,不能实现。太平天国转入后期的防御战,最终失败。

  本课导言

  本课导言以洪秀全的个人经历和图片组成,突出反映了太平天国这一领导人的重要作用。分析导言注意洪秀全的个人身份、思想转变的原因、反清准备,从而进入太平天国的学习。

  “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一目,从背景、兴起和发展三个方面来介绍太平天国运动。

  ①太平天国兴起的背景

  教材从四个方面分析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在分析原因时要注意联系上一课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从鸦片走私白银外流的后果、商品输出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赔款加重人民负担及自然灾害等方面把握农民、手工业者近代生活环境的恶化,理解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近代社会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被迫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这是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要把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必然性。

  ②太平天国兴起和发展的过程

  太平天国的兴起教材主要写了三点: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永安分封诸王,标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形成和清对峙的局面。

  太平天国的发展教材主要突出两次军事行动:北伐、西征过程和结果。教材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北伐、西征的过程和影响。在学习太平天国走向强盛的过程中要注意太平天国运动的迅速强盛的背景。就太平天国运动的规模看,短短三年,从南到北,席卷半个中国,建立和清政府对峙的政权,有力打击了封建统治。在北伐、西征巩固政权方面也取得极大的成就,显现出在中国近代社会农民阶级的极大力量。在太平天国的斗争过程中,曾国藩领导的湘军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敌人。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一目。《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是农民阶级几千年来理想蓝图的完全体现,集中的反映了农民阶级的革命要求。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最能体现农民阶级在近代社会的革命性和局限性。

  教材首先说明《天朝田亩制度》实施的必然性:是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其次从内容和目的进行说明: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产品分配的原则和方法;《天朝田亩制度》的实施目的。

  《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比较完备的建国纲领,也是历史上农民第一次具体提出如何分配土地问题的方案。它集中地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土地问题上的需求,这就是没收地主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废除封建的剥削制度,建立理想的大同社会模式。这种制度能够极大地调动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说它是农民几千年来的思想结晶。但是农民作为小生产者,平均主义满足了其要求,但“均贫富,产品归公”的思想又超越了其小私有者的本性,农民失去了拥有土地的意义,所以最终无法实现,成为一种空想。况且,在这种理想蓝图中希望建立的社会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传统封闭经济模式,没有涉及商业的发展。而在太平天国占领的商品经济极其繁荣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推行也不可能实现。教材中[历史纵横]说明了现实生活中太平天国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保护农民土地所有权,要求农民交粮纳税,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

  从近代历史来看,历史没有赋予太平天国运动改朝换代的重任,天朝田亩制度恰恰暴露了农民革命的先天缺陷。《天朝田亩制度》废除了旧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但是不能提出新的土地制度,也不能解决近代农民的根本问题。要在近代社会废除原有的封建剥削制度,建立农民真正需求的民主制度、经济制度不是单纯农民革命能解决的。

  “天国悲剧”一目,介绍了太平天国由强盛到败亡的过程。

  教材首先介绍了天京变乱的原因和过程。需要学生理解的是天京变乱的原因,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来认识是理解天京变乱原因的关键。太平天国在反封建的同时,并没有找到新的思想武器,因此定都天京后,农民政权迅速变质为封建王朝。以洪秀全为首的统治阶层生活迅速腐朽化,在政治斗争上争权夺势,导致统治阶层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导致天京变乱。天京变乱的结果是导致太平天国的“政治危机”“军事危机”“信仰危机”和“人才危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洪秀全提拔李秀成、陈玉成指挥军事,洪仁玕总理朝政,重建领导核心。这不能挽救天京变乱造成的损失,但暂时稳定了太平天国的统治。

  教材又介绍了《资政新篇》实行的目的、内容、评价和没有实施的原因。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希望借助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措施来振兴太平天国。教材从政治、经济、文教三方面介绍《资政新篇》的内容。《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同,以太平天国官书发行。

  关于《资政新篇》的评价教材指出它的进步意义体现在,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但要指出这是洪仁玕个人才华和学识的体现。它的出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但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产物。因而它不能满足农民要求,也不可能解决太平天国后期的问题。在战争环境迫使下,它也没能实行。

  此后,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转入后期的防御战。教材主要写了江北大营、上海近郊、安庆、天京保卫战四次战役。需要学生了解的是后期江北大营等这些战役是防御战,目的是打破清军对太平天国的包围,部分战役能够胜利是李秀成、陈玉成、洪仁玕之间的军事配合和正确的战略战术,也与清政府面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打击有关。天京保卫战面对中外反动势力力量的强大,尽管太平天国将士顽强抵抗,但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①导入设计

  教师可以利用本课导言,通过历史人物导入。以洪秀全的个人经历来拉开近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教师也可以利用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的影响,出示图片“抽大烟”“五口通商后的上海”,使学生感受近代社会变化,从而进入本课学习。

  本课三个子目设计:教师可以围绕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过程,结合时代背景以探究太平天国兴衰的原因为主题,从而揭示近代民主革命农民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一目,教师可以利用太平天国视频、图片展现起义的开始、发展、定都,由此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会迅速兴起,并从广西一地席卷半个中国,建立和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呢?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分析鸦片战争后,近代社会的变化导致近代农民和手工业者生活环境的恶化,矛盾加剧从而使农民革命风起云涌,从而把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揭示太平天国行动兴起的必然性。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一目,引导学生思考农民阶级参加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从而深入分析太平天国为什么制定《天朝田亩制度》?从内容分析《天朝田亩制度》能否实现?建议教师把土地和产品分配全面分析,土地的完全平均分配反映了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的平等思想;而产品的分配却超越农民小生产者的本性,平均分配的土地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革命性和空想性并存。利用[历史纵横]说明在战争时期,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太平天国虽然废除了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但在农村征收赋税,没有真正实行《天朝田亩制度》。教师可以根据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引导学生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对旧制度的破坏,却无力建立新制度,这种建国纲领上的无奈说明农民阶级在近代民主革命的局限性。

  “天国悲剧”一目,建议教师补充一些天国将领迅速封建化的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学思之窗]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而深化问题?为什么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后必然出现内讧?太平天国政权的实质还是农民政权吗?结合领导核心重建及太平天国迅速灭亡的过程分析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会失败?近代社会,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农民如何才能改变命运?引导学生分析民主革命时期农民的地位和作用。分析《资政新篇》能否实现?注意把握近代社会特点。

  鉴于课时有限,不可能全部解决完成,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专长、地域环境和学生的特点及兴趣,针对某些具体问题来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

  ②教师也可以通过人物为中心对太平天国进行探究性学习。

  如:以洪秀全这个人物为核心,组织学习。组织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通过微观探究,形成对太平天国的宏观认识。比如对洪秀全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问题: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利用导言可以设计两个问题进行探究,一是洪秀全的经历与反清思想的形成;二是拜上帝教的建立发展。结合教材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的全盛

  通过学习了解太平天国兴起的过程,掌握太平天国反清的成果。

  洪秀全与天京事变

  设计两个问题,一是洪秀全与定都南京;二是洪秀全与杨秀清的关系。通过洪秀全在天京事变前后的心态和行为,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洪秀全与《资政新篇》

  通过洪秀全对《资政新篇》的态度,来全面认识《资政新篇》的历史地位。

  洪秀全与天京保卫战

  通过探究,全面认识太平天国后期面临的形势和失败原因。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关于导入

  自然经济在幅员辽阔的古老中国广泛存在,使得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中国人的主体。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至今依然如此。在封建社会,曾发生过无数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请同学们回忆古代农民运动发生的一般原因。如:土地兼并,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封建王朝统治的腐败黑暗;水旱灾害等。

  农民以推动改朝换代的方式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在鸦片战争以后,近代的农民问题随着时代变迁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鸦片战争后,一场起自广西、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案例二 关于导入

  天下“太平”是中国老百姓数千年不变的愿望,“天国”是西方基督圣经给世人描绘的生活理想。如果能生活在“太平”“天国”,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啊!19世纪中期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在建立人间“太平天国”的理想引导下,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是谁为中国农民描绘了这样的理想呢?

  这个人叫洪秀全。他和他所创立的拜上帝会为人们阐述了“太平天国”的理论。洪秀全是何许人?他为什么能把中国农民的理想和西方理想结合起来?我们就来了解他是如何组织起百万民众,加入到建立人间天国的理想当中的?

  案例三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

  太平天国作为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它的历史作用首先在于对封建统治的打击。《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废除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冲击封建生产关系的深度。现在我们对太平天国的反封建进行综合分析。在得出结论之前,我们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

  ──引自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

  设问:概括太平天国反清的理由。

  材料反映反清的理由主要是清朝政治统治腐败,社会贫富悬殊,百姓流离,社会矛盾激化。这说明太平天国反清是为群众的生存,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

  材料二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敷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船只无论大小,人民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序如冠履不可倒置。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下之田;商不能自贾取息,而谓货皆天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蔼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本部堂奉天子之命,统帅二万,水陆并进,誓将卧薪尝胆,殄此凶逆。

  ──引自曾国藩《讨粤匪檄》

  设问:从曾国藩口中可见太平天国反封建的功绩?

  从曾国藩的话,可见太平天国提出的革命纲领主张,不仅否定了现存统治秩序,打乱了清朝的政治经济秩序,而且从理论上彻底否定了几千年的封建君臣等级道德理论,对封建统治而言,可谓“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太平天国达到数千年反封建的高峰。其原因当然不能脱离这个时代,曾氏所说“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正说明借鉴基督教义,提出“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天下人皆兄弟姐妹”。

  综合以上材料,可见太平天国在反封建上达到一个历史高峰。它借用西方宗教组织群众,彻底否定传统思想道德;它借满汉矛盾反清。这些说明它没有先进科学理论组织反封建活动,必然会限制和削弱反封建的功绩。

  案例四如何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设问:我们学习了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是什么原因导致太平天国农民携千里之势控制清政府半壁江山,而又匆匆走向灭亡呢?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原因:孤军深入北伐;定都天京,天京变乱等方面的错误;清军和外国侵略者的双重打击。引导学生分析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尽管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统治者,但是由于自身缺乏先进思想指导,没有跳出封建主义的圈子,定都天京后迅速封建化,腐朽化。因此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从太平天国的兴起来看,近代社会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渐变过程中,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致使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而起。自身阶级局限性又是天国人民无法实现理想的美好社会,在天京城被轰塌下化为泡影。农民为什么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喜剧和悲剧的交错中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引导学生从近代社会的主要性质和主要矛盾分析。

  太平天国作为农民战争,失败是必然的。因为农民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太平天国的主要作用在于打击封建统治力量,扶正历史前进的轨道。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表明农民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但并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南方的封建统治秩序,以湘军为核心的地方官吏实力增强,这一切都会改变着中国近代社会的进程。以此为起点,近代社会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新的阶级成为民主革命的领路人。从而进入下一节辛亥革命的学习。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这场内讧的出现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解题关键:把握农民阶级特点。

  思路引领:根据内讧的显性原因是因为领导阶层争权夺利;深层原因是自身阶级局限性不能提出新的斗争目标而迅速封建化导致。

  答案提示:内讧是必然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运动,农民阶级掌权以后,由于没有先进的意识形态指导,政权迅速封建化,太平天国的将领不仅内部腐败,而且争权夺利。自身阶级的局限性最终导致内讧的必然发生。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有哪些?

  解题关键:理解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和失败原因。

  思路引领:太平天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反清成果、纲领意义、时代特点;太平天国的局限性体现在失败的原因上。

  答案提示:作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局限性:阶级、时代局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不能完成时代任务。

  学习延伸

  提示:(1)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独立、人民民主。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推翻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当时中国的资产阶级还没有产生,还不可能明确地提出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主张,进行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这次运动尽管失败了,它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勇敢地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对于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说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太平天国与旧式的农民起义相比,从理论基础和组织领导、纲领、任务、向西方学习等方面都体现出新时代的特点。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官府横征暴敛

  纳谷之时,数十百里,肩挑背负。及运至仓,书吏等又多索费用。虽极干圆洁净,亦故意挑斤刁措,有十日半月不能交纳者。……及其收谷,又不止淋尖踢斗,并多斛外抛洒,以供仓中斗级之肆攫,不准小民拾回颗粒,稍有不满意,即为挂欠,令其补纳。大约完谷一石,其耗费已需至数石矣。

  ──(广西)《灌阳县志》卷二十一

  太平天国布檄声讨清朝统治者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是尽中国之男儿而胁制之也……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是欲我中国之人稀少也。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之人贫穷也。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是使我中国之英俊抑郁而死也。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是欲绝我中国英雄之谋也。满洲之所以愚弄中国,欺侮中国者,无所不用其极,巧矣哉!

  ──杨秀清等《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清人记述太平军自武昌到南京胜利进军的情况

  贼分两岸夹江而行,过黄州、武昌(武昌县,今鄂城)、蕲水、蕲州,直抵广济县之武穴镇。……江督陆建瀛,先奉钦差大臣之命防江、皖,调兵驻武穴下之老鼠峡,会合前兵堵御,贼众聚至,寿春镇总兵恩长战殁,舟师溃。陆总督自龙坪退回金陵,一筹莫展。江西巡抚张芾驻瑞昌,防守陆路,九江未设防,贼薄九江而下,十七日陷安庆省城,安徽巡抚蒋文庆乘小轿出城,被贼杀死。藩司李仁退守舒城,臬司张熙宁带炮船防守小孤山亦退回,均奉旨逮问。正月,陆督从金陵即带广艇、舢板船进防芜湖之东西梁(山),不战而退。正月二十五日,贼船顺流而下,二十六日,福山镇陈胜元拒贼,中炮落水死。二十九日,贼船自新州至七里洲止。二月初十日,仪凤门地雷举发,贼聚登,二雷又发,大队拥至。另股由三山门越城而入,将军祥厚,都统福隆武率满营兵相持两日夜,力竭殉难,总督陆建瀛,提督福珠隆阿均被戕。

  ──谢兰生《军兴本末纪略》

  清人记载洪秀全大兴土木修建宫禁的情形

  四年(1854)正月复兴土木,于原址重建伪宫,曰宫禁。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如大兰若状。惟外面纯用黄色涂饰,向南开门,曰天朝门,门扇以黄缎裱糊,绘双龙双凤,金沤兽环,五色缤纷,侈丽无匹。其宫殿堂庑,下及厢簃庖湢,无不如是。且以黄绸十余丈挂诸门外,朱笔大书,字径五尺,其文曰:“大小众臣工,到此止行踪,有诏方准进,否则雪云中。”贼中呼刀曰云中雪,忽作歇后隐语,言外必杀也。门之两旁设东西朝房二所,内外各三层,亦皆宽敞高广。门外用红黄绸绉扎成彩棚,风雨任其淋漓,月余即更换一次。门前丈余开河一道,宽深二丈,谓之御沟,上横三桥以通往来。过桥一里,砌大照壁,高数丈,宽十余丈,照壁适中搭造高台,名曰天台,为洪逆十二月初十生登台谢天之所。台榜数丈,外建木牌数二,左书“天子万年”,右书“太平一统”。牌楼外有下马牌,东西各一。此洪逆伪宫之大概也。

  ──张德坚《贼情汇纂》

  清人记载东王杨秀清居功自傲,目无天王的情况

  秀全僻处深宫,从不出户,人罕识其面。他自知智慧不及杨秀清,一切军务皆委之,任其裁决。秀清自恃功高,朝见立而不跪,每诈称天父下凡附体,令秀全跪其前,甚至数其罪而杖责之,造言既毕,其为君臣如初。夫古之叛逆,末路受制于臣下,篡夺者有之,缚献者有之,袭杀者有之,未闻跪而受杖仍尊为王者。

  ──张德坚《贼情汇纂》

  ①“尚”与“上”同。拜上帝教视上帝为无比尊崇,只有“上帝”能用此“上”字。行文避讳“上”字,均以“尚”字代替。

  《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土地分配的规定

  凡田分九等:其田一亩,早晚二季,可出一千二百斤者,为尚尚①田;可出一千一百斤者,为尚中田;可出一千斤者,为尚下田;可出九百斤者,为中尚田;可出八百斤者,为中中田;可出七百斤者,为中下田;可出六百斤者,为下尚田;可出五百斤者,为下中田;可出四百斤者,为下下田。尚尚田一亩,当尚中田一亩一分,当尚下田一亩二分,当中尚田一亩三分五厘,当中中田一亩五分,当中下田一亩七分五厘,当下尚田二亩,当下中田二亩四分,当下下田三亩。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口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尚,受田多逾十五岁以下一半。如十六岁以尚,分尚尚田一亩,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分尚尚田五分;又如十六岁以尚,分下下田三亩,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分下下田一亩五分。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中的部分内容

  以上略述各邦大势,足见纲常大典,教养大法,必先得贤人,创立大体,代有贤能继起而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必永远不替也。倘中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悟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曷不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以顶天父天兄纲常,太平一统江山万万年也。

  一、要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于一,内外适均而敷于众也。又由众下而达于上位,则上下情通,中无壅塞弄弊者,莫善于准卖新闻篇或暗柜也。

  一、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若彼愿公于世,亦禀准遵行,免生别弊。……

  一、兴舟楫之利,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或用火用气用力用风,任乎智者自创。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若愿公于世,亦禀明发行。……

  一、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

  一、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即有法人而生巧者,准前造者收为己有,或招为徒焉。器小者赏五年,大者赏十年,益民多者年数加多,无益之物有责无赏。限满他人仿做。

  一、兴宝藏。凡金、银、铜、铁、锡、煤、盐、琥珀、蚝壳、琉璃、美石等货,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其招民采取。总领获十之二,国库获十之二,采者获十之六焉。……

  一、兴邮亭以通朝廷文书,书信馆以通各色家信,新闻馆以报时事常变、物价低昂。只须实写,勿着一字浮文。……

  一、兴各省新闻官。其官有职无权,性品诚实不阿者。官职不受众官节制,亦不节制众官,即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以资圣鉴,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

  一、兴市镇公司。立官严正,以司工商水陆关税。每礼拜呈缴省郡县库存贮,或市镇公务支用,有为己私抽者议法。

  ──洪仁玕《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东王令严,军民畏。东王自己威风张扬,不知自忌,一朝之大,是首一人。韦昌辉与石达开、秦日昌是大齐一心在家计议起首共事之人,后东王威逼太过,此三人积怨于心,口顺而心怒。北、翼二人同心一怒于东,后被北王将东王杀害,原是北王与翼王二人密议独杀东王一人,因东王、天王实信,权太重,要逼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北、翼两王不服,君臣不别,东欲专尊,北与翼计杀东王。翼与北王密议,杀东一人,杀其兄弟三人,除此以外,俱不得多杀。北王杀东王之后,尽将东统下亲戚属员文武大小男妇尽行杀净,是以翼王怒之。翼王在湖北洪山营中,同曾锦兼、张瑞谋赶回计及免杀之事,不意北王顿起他心,又要将翼王杀害。后翼王得悉此事,吊城由小南门而出,走上安省,计议报仇。此时北王将翼王全家杀了。后移洪山之军救宁国。困宁国清朝帅将不知名字,此人后与侍王李世贤二人战死在芜湖湾沚。北王在朝,不分清白,乱杀文武大小男女,势逼太重,各众内外,并合朝同心将北王杀之,人心乃定。后将北王首级解至宁国,翼王亲看果是不差。后翼王回京,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众人欢悦。主有不乐之心,专用安、福两王,安王即是王长兄洪仁发,福王即王次兄洪仁达,主用二人,朝中之人甚不欢悦。此二人又无才情,又无算计,一味固执,认实天情,与我天王一般之意见不差,挟制翼王,是以翼王与安、福二人结怨,被忌扶制出京,今而远征未肯回者,因此之由也。

  ──《李秀成自述》

  2.课文注释

  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加紧搜刮人民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七千万元的战费和两千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在1841~1849年的八年之间,这项税收就增加了三百三十多万两。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

  洪秀全

  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官禄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他7岁入塾读书,16岁的时候,因家贫失学,帮助父兄耕田,18岁受聘为本村塾师。他先后四次赴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取秀才。1836年,他到广州应考时,在街头遇到耶稣教士梁发讲道和散发传教小册子《劝世良言》,洪秀全也得到一本。

  1843年春,洪秀全仔细钻研《劝世良言》,相信基督教的教义,创立了拜上帝教。接着,洪秀全基于“独一真神上帝”“不得拜一切偶像”的宗教信仰,同冯云山和洪仁玕撤去本村塾中的孔子牌位。他们因此失掉教师职业。1844年,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西贵县赐谷村宣传教义。这年10月,洪秀全回花县着手创制宣传教义的文书,1846年先后写成《百正歌》《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他糅合基督教义和儒家的思想,劝导世人拜上帝、学正人、捐妄念,惩富济贫,实现公正太平的社会理想。

  1847年7月,他回广西紫荆山和冯云山设立拜上帝教机关。10月,他和冯云山到象州甘王庙,宣布地主崇奉的甘王欺骗世人的十大罪状,愤举竹杖击毁神像。这一行动,震动了整个紫荆山地区。从此,洪秀全威名大振,加入拜上帝教的人越来越多。这期间,洪秀全和冯云山等开始秘密商讨发动起义。1848年,洪秀全写成《原道觉世训》等,表达了要推翻清朝的志愿。

  1850年7月,洪秀全发布总动员令,号召各地会众于11月4日到金田村“团营”。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会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县东乡称天王。12月,他在永安州发布封王诏令,增订官制。第二年春,他颁布《太平条规》,作为太平军的军律。1853年3月,洪秀全进入南京城,改南京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定都天京以后,在他和杨秀清领导下,太平军进行北伐、西征、东征。在天京,诸王大兴土木,建筑王宫。洪秀全深居宫中,从不出门。1856年,他被逼封杨秀清为“万岁”,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斗争。他开始重用亲信,封长兄和二兄为王。后来,形势日趋恶化,洪秀全仍沉溺于宗教迷信,无力挽救革命。1864年6月3日,病逝于天京。

  金田起义

  随着形势的发展,洪秀全领导拜上帝会群众加紧起义的准备。他们首先将群众用军事编制组织起来。全军共有13 156人。军队的旗帜、衣帽、腰牌有一定的规格。军队的纪律简明而严格。他们制定圣库制度,规定人人不得私有财产,全部财物归入公库,按需要分配,以保证起义成员生活和战争的需要。他们还积极制造军械,准备时机成熟的时候,动员各地教徒到紫荆山区集中,发动起义。

  金田村拜上帝会和地主团练、清军屡次发生冲突,形势十分紧张。为了避免清军的追踪,洪秀全、冯云山躲到离金田村百里以外的平南县花洲山人村胡以晃家。清军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包围了花洲。经过战斗,洪秀全等又回到了金田村。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国号为太平天国。

  太平军北伐

  1853年5月,太平天国将领林凤祥、李开芳等奉命率领两万精兵北伐。他们从扬州出发,攻入安徽,在亳州,与太平天国将领吉文元率领的另一支太平军会师,向河南挺进。6月,在河南商丘与清军鏖战,毙伤清军三千余人。7月,北伐军渡过黄河,进入直隶。9月,北伐军前锋逼近保定,10月攻克沧州,沿运河北上,月底到达天津附近杨柳青。清军放运河水阻挡北伐军。北伐军孤军深入,后援不力。11月,北伐军撤退,在连镇至冯官屯一线被清军围困。北伐军苦战不利,悲壮失败。

  杨秀清

  杨秀清(1820?—1856),广西桂平县平隘山人,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生活贫苦。他烧过炭,打过铁,一度流浪江湖。1844年,他在紫荆山加入拜上帝教。冯云山被捕入狱后,紫荆山拜上帝教群众发生动摇,杨秀清自称天父(上帝)附身显圣,发布号令,团结群众,巩固了拜上帝教组织。从此他取得了代上帝传言的大权。金田起义,他任中军主将。在永安州,他被封为东王、九千岁,主持朝政,节制各王。1852年6月攻下湖南道州,用他和萧朝贵的名义发布檄文,号召人民起来推翻清朝统治。

  定都天京以后,他和洪秀全领导北伐、西征、东征。他为太平天国建立了很大功绩,但是居功揽权,妄自尊大。为了树立个人威严,他竟随意处死战士,还杖责过燕王秦日纲、兴国侯陈承镕、卫国侯黄玉昆(石达开的岳父),甚至借细故小事杖责洪秀全。1856年8月,他假托“天父下凡”,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他为“万岁”。9月2日,韦昌辉利用洪秀全与杨秀清的矛盾,把他杀害。1859年11月,洪秀全为了悼念杨秀清,决定9月2日为太平天国“东升节”。

  韦昌辉

  韦昌辉(1823—1856),壮族,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人,地主兼典当商。其父曾被押赴团局罚款几百两,韦昌辉为此怀恨在心,带领全家和同族人参加了拜上帝教。在永安州,他被封为北王。在太平天国初期活动中,他的功劳也不小。定都天京后,他对杨秀清表面上屈从逢迎,每逢杨秀清轿子来到,就奔前扶轿迎接。论事不到几句话,就跪称“非四兄教导,小弟肚肠嫩(意思是才识短浅),几不知此”。杨秀清借“天父”传言要杖责洪秀全的时候,他要求代天王受杖。他哥哥同杨秀清妾兄争房屋,杨秀清要他处置,他用五马分尸酷刑治他哥哥的罪。但是,他暗地里对杨秀清极为不满。1856年9月,他利用洪秀全和杨秀清的矛盾,将杨秀清及其家属和部下大批将士杀害,并妄图杀害洪秀全。韦昌辉的滥杀,激起天京军民共愤。石达开起兵讨伐韦昌辉。他逃至浦口被擒获,解回天京,11月被处死。

  曾国藩和湘军

  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1838年中进士,1839年任侍郎。他崇尚程朱理学。1853年,咸丰帝任命他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督办地主武装团练。他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装,兵勇及其将领多用湖南人,因此被称为“湘军”或“湘勇”。湘军以地域的、封建的关系为纽带来巩固内部;以程朱理学作为思想武装;以抢劫掳掠和官爵鼓舞士气;将领大多数选自所谓“宿儒”“生员”等地主知识分子。1854年2月,湘军练成水陆两军约一万七千人。

  江南大营溃散以后,清政府升任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节制浙、苏、皖、赣四省军务。曾国藩提倡“捕人要多,杀人要快”。这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被称为“曾剃头”。他举办洋务,建立新式军火工业,制造武器,武装湘军。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成为地方上势力最大的实力派。1870年,他在直隶总督任内查办天津教案,媚外卖国,屠杀人民,激起公愤。不久,他就病死了。

  石达开

  石达开(1831—1863),广西贵县那邦村北山里客家人,出身于地主家庭。当地土著地主和客家地主发生械斗,他家受土著地主欺压难以安身,率领2000客家人参加了拜上帝教。在永安州,他被封为翼王。1853年秋,他被派到安徽治理新占地区,很有成效。1855年1月,他被派增援西征,在湖北、江西战役中取得胜利。1856年9月,天京事变发生后,石达开从湖北赶回天京,责备韦昌辉杀人太多,韦昌辉又想杀他。石达开逃往安庆,但在天京的家属被韦昌辉杀害。韦昌辉死后,洪秀全调石达开回京辅政,但对他并不信任,而重用自己的两个哥哥洪仁发、洪仁达,对其进行牵制。石达开对此极为不满,以天王“重重生疑忌”布告军民,于1857年5月离开天京。10月,他带领大批将士离开安庆,走上同太平天国分裂的道路,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1863年5月,他和部下在四川大渡河安顺场被清军包围。他写信给四川总督骆秉章,请“宥我将士,赦免杀戮”。清将假作答应。6月,石达开带着他的5岁儿子和部将黄再忠等到清军营。清军乘机屠杀石达开的部下,并将他带到成都处死。

  陈玉成

  陈玉成(1837—1862),广西藤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他14岁跟着叔父,参加金田起义。1854年,他随西征军攻破武昌,升殿右三十检点。第二年,他随军再取武昌,被升为冬官正丞相。1856年,他支援镇江,破清军江北大营,歼灭吉尔杭阿军;击溃清军江南大营,在丹阳负伤。1857年,他率军在相城大败清军,同捻军会师,兵力扩大,被封为成天豫,任前军主将,同杨辅清等主持太平天国军事工作。1858年9月,他率军攻破浦口江北大营,11月在三河歼灭了湘军精锐部队李续宾部,狠狠打击了曾国藩的嚣张气焰,稳定了长江上游战局。1859年,他被封为英王,在江北连续打败清军胜保、张国梁,攻克扬州和浦口。1860年,他救援天京,配合各路太平军打破江南大营。第二年,他率军西征至贵州(今黄冈),因为李秀成军误期,会师攻取武汉没有实现,回救安庆。安庆失陷以后,陈玉成派部下赖文光、陈得才进兵河南、陕西,向西北扩大革命力量,作收复安庆的准备,他坐镇庐州,支持天京。1862年5月,清军进攻庐州,陈玉成转移到寿州(今安徽寿县),被混进太平军的歹徒苗沛霖出卖,被捕送清营。胜保劝他投降,陈玉成坚贞不屈,凛然斥责说:“尔本吾败将,何向吾作态”,“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6月4日,陈玉成在河南延津壮烈牺牲,年仅26岁。

  李秀成

  李秀成(1823—1864),广西藤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851年,他参加太平军。1853年,定都天京以后,杨秀清保举他为右四军帅,不久又被升任为后四监军,驻防天京城外高桥。同年秋,李秀成跟随石达开去安徽“巡查民务”,得到石达开的“见爱”。1856年,他在救镇江和破江南大营战中立功,被委为地官副丞相。1857年10月,他被封为合天侯,“任副掌率之权,提兵符之令”。他曾请求洪秀全“仍重用于翼王,不用于安、福王”,遭到严斥并革除封爵。1858年,他任后军主将,和陈玉成等一起主持军事工作。第二年,被封为忠王。1860年夏,李秀成又和陈玉成、李世贤再次大破江南大营,先后攻占常州、苏州、嘉兴、松江等地。不久,李秀成率领一支太平军攻到上海近郊。第二年1月,他再次率军进攻上海。由于天京告急,6月撤兵回救。1863年,天京形势十分危急。李秀成从丹阳回天京,力劝洪秀全“让城别走”。洪秀全不听。1864年天京陷落后,李秀成被俘写了“供状”,阿谀颂扬曾国藩。在“供状”里,他还记述了太平天国的兴衰,并向曾国藩提出“招降十要”和“防鬼反为先”的建议。在他写完供状的当天,曾国藩就把他杀死。对于李秀成“供状”的性质,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还在继续讨论之中。

  洪仁玕

  洪仁玕(1822—1864),广东花县官禄村人,洪秀全的族弟,任村塾教师。他是拜上帝教最早的信徒之一。金田起义的时候,他正在广东清远县教书,为躲避清政府的缉捕,他两度避居香港。1859年到达天京。洪秀全封他为干王,晋位军师,总理政事。他长时间留居香港和上海,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接触较多,到天京不久就向洪秀全提出“以资国政”的政纲──《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赏。1861年,他兼理太平天国的外交事务。天京陷落的时候,他在安徽广德。幼天王洪天贵福从天京突围,到广德与他会合。洪仁玕准备重振革命事业,但不幸在江西被捕。他在狱中写了表彰太平天国的“自述”,痛斥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的干涉。11月,他在南昌从容就义。洪仁玕在绝命诗中写道:“天国祚虽斩,光复待他年”,表达了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1860年,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兵东征,连续攻占常州、苏州,兵锋直指上海。英美等国为了阻止太平军攻占上海,由清朝苏松太道吴熙出面,委派美国殖民主义者华尔召募外国籍人组成“洋枪队”,任领队,驻松江。8月,华尔率洋枪队进攻青浦太平军,负重伤。他认识到这支军队不能战胜太平军,企图诱骗中国人充当炮灰,并谋英国的资助。1861年8月,他在松江改组洋枪队,任用欧美人当军官,招骗中国人充当兵士,组成中外混合军。11月中旬,洋枪队发展到两千多人。1862年初,当太平军进军上海的时候,洋枪队配合英法在上海的正规军、清军进行抵抗。清政府赐给华尔官衔,称洋枪队为“常胜军”。中外反革命军保住上海以后,开始进攻嘉定、青浦、南桥等地的太平军。9月,华尔率“常胜军”和英法侵略军一起进攻浙江慈溪,华尔受重伤,不久毙命。华尔死后,美、英、法侵略者互争“常胜军”的领导权。在美国公使蒲安臣的活动下,美国人白齐文任统领。1863年初,在英国的活动下,李鸿章撤掉白齐文,派英军官奥加伦暂行接替,3月下旬由英国人戈登任统领。戈登率军和李鸿章淮军密切配合,疯狂屠杀太平军。

  气壮山河的天京保卫战

  1864年6月,天京城内只有3万人,除居民外,太平军不过万人,能守城战斗者不过三四千人。7月3日,地保城失守,敌军居高临下,整日炮轰,并加紧挖掘地道,埋炸药破城。19日,湘军炸塌城墙,蜂拥而入。守城的太平军高呼:“弗留半片烂布与妖享用”,与敌人展开寸土必争的巷战。许多太平军将士坚守房屋,用枪炮不断轰击敌人。就是到了无法再守的时候,他们毅然点燃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为天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守卫天京的太平军,给清军以重大杀伤。担负攻城主力的清将朱洪章后来在回忆这场战役时,心有余悸地写道:“不易当年克此城,今朝却是信伤神。精兵四百遭全灭,壮士三千只半生。”

  湘军攻占天京城后,曾国藩给清廷的一份奏稿中也写道:“……与悍贼拼死鏖战之苦,实为久历戎行者所未见。……自六月初一起,令各营轮攻,伤亡极多。……如是半月,未尝一刻稍休,肉薄相逼,损伤精锐,不可胜数。总兵陈万胜、王绍羲、郭鹏程素称骁将,数日之内,次第阵亡,尤堪悯恻。”

  3.学术观点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史学界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认为是一场旧式农民革命。如刘大年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太平天国期间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突出的是农民和地主的矛盾”,而“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群众是旧式农民战争中的群众”。因此,“太平天国是旧式农民革命的顶峰”。

  第二种,认为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如郭毅生在《略论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一文中提出:太平天国革命无可非议的是农民战争,以农民作为革命的主力,但它爆发于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崛起于经济较为发达、中西交通频繁的两广,“此时社会各阶级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民已不是中世纪的封建农民,他们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特点,农民以外还有新兴的市民等级,这一社会力量投入革命斗争中,成为其核心和骨干。”如“杨秀清、萧朝贵、秦日昌等人便是无产阶级分子杰出代表”(此等人作者认为属于市民等级,编者注),“因此,就不能不使得太平天国革命具有了迥异于以往单纯农民战争的许多特点,其中如政治纲领中提出的平等观念,否定专制神权和专制政权的思想,便带有较为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

  章开沅在《有关太平天国革命性质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太平天国革命期间,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封建社会,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还不十分完备)。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已经在客观上呈现出来,尽管当时还没有成熟的资产阶级政治力量参加领导革命斗争,可是任何人民群众的反抗行动只要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中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统治地位,它便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因此便必然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而从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4.图画说明

  《资政新篇》书影

  书影天头上的一行字:“太平天国己未九年新镌”,说明这是太平天国在1859年刻印的《资政新篇》。左上角“旨准颁行”四字说明《资政新篇》是经天王洪秀全批准、赞成颁布的。中间《资政新篇》的“篇”少一点,是原刻本的写法,不能当成错字。右上一行字“钦命文衡正总裁开朝精忠干王”,是洪仁玕的职务官衔。“洪制”二字,说明《资政新篇》是洪仁玕撰写的。

  全盛时期太平天国都城下关景象

  本图采自英人照片。从画面上看,驻守天京下关的太平军建起高高的瞭望楼,警惕地监视着长江水面。它生动地再现了太平天国全盛时期天京的防务情况。

  5.参考资料目录

  ①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1991年版。

  ② 茅家琦主编:《太平天国通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③ 苏双碧:《太平天国史综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④ 郭毅生:《太平天国经济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⑤ 张一文:《太平天国军事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第十二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引言引出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基本国策从理论到实践的产生过程。吉田松阴被誉为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启蒙导师,后世叱诧风云的木户孝允、伊藤博文等人都是他的弟子。他的征韩侵华的思想对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对外政策影响极大。而《征讨清国方略》则已经在国策层面上完成了侵略中国的准备工作。如果联系近代史实就会发现,日本早在1874年就曾试图侵略中国台湾。由此可见,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无论从思想上、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可称蓄谋已久。

  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两个创深痛巨的不平等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一目,主要讲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中国爱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也是本目的重点。

  在这一目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以下背景知识:①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逐步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②帝国主义的根本特点是“垄断”;③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发展简况。此外,教师还可以视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能力差异自行决定,是否在讲授本目以前就与学生一起梳理出一条日本近代侵华的线索,并点明其特点是“灭亡中国”。这项活动也可以放置于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基本结束之后再进行。

  对于《马关条约》的巨大危害,教师可引导学生作出如下分析:首先,在领土方面:这是继俄国割占东北、西北地区大片领土以来的又一次大片领土的割让,最为严重的是台湾省,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又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是前所未有的严重形势。它不仅严重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同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次,在经济方面:①巨额赔款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清政府只得一方面加紧搜刮人民,加重其负担,另一方面大借外债。西方国家通过给清政府附带有政治条款的贷款,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②通商口岸深入到长江腹地,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使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深入到了内地。③在华投资设厂被正式写入条约文本,大开资本输出的方便之门。从此,西方列强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瓜分中国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沉重地打击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第三,《马关条约》之后,使西方列强在华争夺的矛盾斗争更加激烈、更加尖锐。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争夺中,遭受更大的损害。所以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两个子目主要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渐高涨之时,八国联军借口剿灭义和团运动发动新的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教师应适当补充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原因,兴起、蔓延的经过,义和团运动的概况等背景知识,否则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这段史实,对他们的历史思维的培育将会产生妨碍。

  对义和团的评价不是本课所要解决的中心任务,但是在教学中对此避而不谈也不可取。建议教师就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的差异和教学时间的多寡来决定是否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以反对帝国主义对华侵略为主要目的的农民运动,可以看作是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失败的背景下,由农民阶级发动的一场旧式的革命运动,不过这场运动突出反映了外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以之为运动的主导方向,这是包括太平天国运动在内的以前历次农民运动所不具备的一个特点。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的口号,出自于农民阶级朴素的爱国热情和对外来侵略的义愤,表现出他们没有判别帝国主义侵略与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之间关系的能力。义和团运动最终被清政府利用并出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同时,中国的封建小农经济造就了农民阶级分散、落后、狭隘、自私、愚昧、迷信、保守的特性。他们也没有鉴别外来侵略与西方先进文明成果之间区别的能力,而是一概加以排斥和打击,进行了一场盲目排外的运动,这与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不具备任何先进性。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同时也表明农民阶级因为其固有的局限性而既不可能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可能成为自身的解放者。”上面的评价能够从多角度对义和团运动进行比较客观的审视和反思,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参考。

  对于《辛丑条约》,应当引导学生注意其内容的特点,即:除去巨额赔款之外,其他各款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政治要求,其中“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者加入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一条,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代理人。《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的导入,教师可采用播放相关视频材料或展示相关图片的方式导入新课。例如:

  ①展示颐和园石舫和日本吉野舰的对照图片,说明二者的差别:前者为19世纪末最华美的艺术品之一,后者则是当时航速最快的巡洋舰之一。

  ②展示吉田松阴的画像,引导学生直接阅读了解他的相关思想,导入新课。

  ③播放《走向共和》《北洋水师》《甲午风云》等影视作品的相关片段导入新课,但需注意选择适当的片段播出。如《甲午风云》中丑化刘步蟾的错误信息就不宜选用了。

  “甲午中日战争”一目重点在于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战争的背景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介绍:①日本的明治维新及其崛起;②日本的“大陆政策”是什么?③东方封贡体系的简单含义,或以朝鲜与中国的宗藩关系为例说明之;④面对日本蓄意挑起战争的行为,清政府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态度?以上四点需要教师补充相应数量的课外知识,但是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对于帮助学生深入思考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此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乃至当今的中日关系等问题都会有很大助益。《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是本课重点之一。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逐条思考条约主要内容,并与《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进行比较,看看哪些条款是对前述条约的继承和发展,哪些条款则在性质上具有鲜明的帝国主义时代特色。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答案见上文教材分析)。教师应补充“三国干涉还辽”的史实,以便学生全面掌握。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的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课本语焉未详,建议教师自行制作相关课件,对此加以概述。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两目的核心内容为《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建议教师在讲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之前,适当补充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兴起的背景知识。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请教师在充分展现帝国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因素之外,不要有意删减反映农民盲目排外、仇外的史料。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够以故意无视自身缺点和错误的方式来进行。《辛丑条约》的影响应由学生自行思考讨论,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如能与以前历次不平等条约相互比较,效果当会更好。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黄海海战中国失败的原因

  (师)虽然定远、镇远两艘主力舰还在,但是黄海海战仍然是以中国海军的失败而告终。记得咱们曾经提到过,北洋水师在世界上的排名应该是超过日本联合舰队的。请大家看这样两段资料:

  据当时世界军事年鉴的统计,大清帝国这支海上武装,居世界海军的第8位。排名仅次于英美俄德法西意七大海上列强。此时日本亦雇有大批欧美专才,订购船舰,锐意发展海军。然……日本海军全部吨位炮位及海战潜力,实远落我后;在世界排名仅为第16位。

  ──《晚清七十年》第191页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炮火、航速等方面占有更明显的优势。日本联合舰队舰炮总数比北洋舰队多92门,其中最为重要的速射炮一项,日本方面为192门,而北洋舰队只有27门。日本海军参战各舰的平均速度比北洋各舰快1节,特别是第一游击队的4艘快速巡洋舰更是北洋诸舰望尘莫及。

  ──《中国近代海军史》第231页

  我们一度远远领先于日本,但为什么在黄海海战爆发前中国的海军实力却被日本赶上甚至超过了呢?

  (生)中国没钱购买新的军舰。

  (师)中国的确不富裕,但是日本的经济状况也不是很发达。在经济总量上日本仍然不是中国的对手。再说,没钱买新的军舰,难道还不能自己造吗?我们的洋务运动不是已经开展了三十多年了吗?

  (生)中国科技太落后了,洋务运动治标不治本,引进的技术固然不差,但是以中国的经济和技术基础,还不能全都学会。中国当时若想更新军舰,只有购买这一个办法。

  (师)就算如此,那就买吧。我们的钱哪里去了?

  (生)慈禧太后修颐和园用了。

  (师)你们都知道这件事。谁知道她究竟挪用了多少海军经费来修建颐和园?海军经费短缺是否是慈禧太后一人之过?

  (生)……

  (师)请看下面这两段材料:

  1888年,仅光绪皇帝的婚礼就耗资500万两白银,从1888年开始,慈禧又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公开大规模整修颐和园。与此同时,慈禧还下令进行“三海”工程。颐和园工程和“三海”工程耗资巨大,大大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从而给海军的建设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

  ──《中国近代海军史》第206页

  (修颐和园之款)出于海军经费的应为二千万两。其时正当中法战争失败之后,北洋大臣李鸿章极力呼吁建设海军,却不料名义上作为建设海军之用的购船经费,大半都被挪用于修建颐和园。因此,自光绪十四年(1888)以后,海军就没有再增添一舰。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上册 第277页

  (学生哗然)

  (师)别忙,再看一段:

  明治天皇于1887年谕令,“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的事情。然而从国库岁入中尚难以立即拨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故朕深感不安。兹决定从内库中提取30万日元,聊以资助,望诸大臣深明朕意。”

  伊藤首相接到御旨深为感动,便召集地方长官作了传达。全国华族(有爵位的人及其家属)和富豪也无不为之感动,竞相申请为海防捐款。到9月底,捐款总额达103万8千日元。海军将这些捐款和天皇的赐金全部用于扩充海军军备。

  ──《日本海军史》第27页

  (学生愕然)

  (师)两相比较,中国与日本的最高领导人,在建设海军的态度方面可谓判若云泥。这样迥异的态度对中日两国的海军建设有何直接影响呢?还得再看一段材料:

  在甲午前夕英国的阿摩士庄厂知道它老主顾(李鸿章)的脾胃,特以新下水的世界最快、时速23海里的4 000吨巡洋舰,奉献给这位中国“宰相”。英人知道鸿章是内行,非买不可;鸿章也自知非买不可。──但是……举朝只一个行家;余子碌碌,众口铄金,他就买不成了。结果这条船被日本人买去,就变成后来日本的吉野号。──其后把我北洋舰队冲得落花流水者,即此姝也。

  ──《晚清七十年》第205页

  (师)吉野号巡洋舰单艘造价白银60万两。而定远、镇远这样的超级海上堡垒,单艘造价也不过170万两银子。你们可以简单计算一下,慈禧太后挪用的两千万两白银海军经费可以干点什么?

  (生)大约可以再买10艘以上的定、镇级铁甲战列舰。

  (师)注意咱们前面提到过的海战常识,光有主力舰还不能算是一支真正的海军,假如一艘定、镇级铁甲战列舰配上四艘吉野级的巡洋舰可以组成一支特混舰队的话……

  (生)再增加四支这样的特混舰队。

  (师)别忘了,北洋水师本身还能组成两支这样的特混舰队。一共六支世界先进的特混舰队游弋在中国的海疆,中日战争会怎样?

  (生)日本必败无疑。

  (师)呵呵,恐怕中日战争根本就不会发生了。至少不会在19世纪末发生。可惜,中国的特混舰队变成了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长廊,还有那永远跑不动的华美绝伦的石舫。所以石泉先生说:

  盖颐和园成,而甲午战争中国之败势定矣!

  ──《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第42页

  案例二义和团运动的起因

  (师)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高潮。究其根源,义和团为什么要反对帝国主义列强?

  (生)列强侵略中国,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师)这无疑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生)义和团以反洋教著称,西方基督教、天主教在华传播是一种文化侵略。因此义和团运动具有抵御外来文化侵略的性质。

  (师)文化侵略。这个词有意思。那么什么是文化侵略呢?是帝国主义列强以输出文化为手段,服务于他们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吗?传教士是否都是外国间谍或者侵略者的帮凶呢?

  (学生讨论)

  (师)我们来关注一段材料:

  当时所有的基督教会都是以“反孝”甚或“仇孝”作号召的。他们认为人只能向上帝尽孝,不应向父母尽孝。……基督教这种上帝独大的“反孝”立场,因此与当时“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伦理,便针锋相对了。

  ──《晚清七十年》第364、365页

  (师)敬祖宗、孝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西方的基督教强调一切人都是上帝的造物,所以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种针锋相对算不算文化侵略?

  (学生争论)

  (师)我个人认为,如果基督教徒不强迫中国人接受这个教义,那就不能算文化侵略。反之,则当然算文化侵略。再看一段:

  中国以名教为治,天主教不敬祖宗神祉,所奉唯上帝,所尊为教王、神父,等于无父无君,悖理败伦。教化民德大坏,以致忘本而无忌惮。入教的妇女与男子齐集一堂,礼拜诵经,婚嫁悉由自愿,不经媒妁,不拜天地。……可谓廉耻道丧,人伦澌灭。育婴堂收养孤儿,目的在挖眼剖心,用以制药。开设医院、学校及救灾恤贫,亦系别有用心。

  ──《近代中国史纲》上册第205页

  (师)这段材料出自郭廷以先生的《近代中国史纲》。请大家思考怎样评价这段材料中提到的三种冲突?

  (生)属于中外文化冲突,但是中国人的反应似乎有些过激了。

  (生)前两个冲突或许还可以解释为因为传统文化的缘故,可以理解。但是第三个案例却不能不说产生于民众的愚昧。

  (生)真的有人认为西药是用人眼珠子制成的吗?

  (师)是真的。1871年发生的天津教案就直接起源于这个原因。

  (生)那这一项不能算文化侵略。

  (师)好,那我们至少已经发现了民教冲突的三个因素:帝国主义的侵略、文化冲突和部分中国下层人民的迷信和愚昧。这三者当中,帝国主义的侵略无疑是最核心的因素,但是其他两个也不宜忽视。我们来看一些义和团运动的揭帖,大家可以试着分析一下。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

  ──《义和团》第一册,第112页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乃霸天,不敬神佛忘祖先。男无伦,女鲜节,鬼子不是人所生。如不信,仔细看,鬼子眼睛都发蓝。不下雨,地发干,全是教堂止住天。

  ──《重新认识百年中国》上册第79页

  (学生哗然)

  (生)“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一句能反映中国人民痛恨帝国主义的侵略。

  (生)“劝奉教,乃霸天,不敬神佛忘祖先”一句能反映中外文化冲突。

  (生)后面的内容多反映下层人民的迷信和愚昧。

  (师)不要简单地以文字量的多少来判别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引发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根本原因。对此,李大钊先生说:

  自有洋人入中国以来,便给中国带来不安和扰乱,便给中国农民带来困苦和艰难。他们不认识帝国主义,却认识了洋人。洋人在他们的认识中便是帝国主义的代表。

  ──《李大钊选集》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联系甲午中日战争,谈谈你读这首诗的感想。

  解题关键:读懂诗人心中的难过和悲苦之情。

  思路引领:逐句分析诗中的含义,然后再谈自己的感受。

  答案提示:谭嗣同在诗中写道:“世上的事,没有什么能够抵消我的春愁,真想向着苍穹宇宙大哭一场啊。四万万同胞一起痛哭流涕,天底下哪里还是我们自己的华夏神州啊?”这首诗简明易懂,情感充沛,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开始疯狂地对华进行资本输出,中国的政治经济面临崩溃,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即将开始时的历史现实,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惆怅和悲凉,也可以作为诗人此后投身于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甚至不惜以一死来唤醒世人的伟大品格。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列举1894~1901年间,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史实。

  解题关键: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及相关的不平等条约。

  思路引领:按时间顺序,分阶段分层次列举相应的侵华战争及条约,可以酌情加上历次侵略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答案提示:参见本课知识结构图。

  学习延伸

  有人说:“中日关系的逆转,是从甲午之役开始。”阅读上面材料,试从赔款的角度,分析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

  解题关键:注意题目规定的思考角度。

  思路引领:结合材料中给出的日本在甲午战后获得的赔款总额及其使用方式,并尝试思索19世纪末中日在哪些方面拉开了巨大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尝试发现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必然联系。

  答案提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原因如下:

  ①日本从中国获得的赔款总额相当于日本四年的财政预算额,或者中国三年的国库收入。再加上3 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总额已超过四亿日元,中国不可能凭自己的力量在短期内偿付这些赔款,因此只有向欧美列强大举借债。这种政治性贷款属于列强资本输出的方式之一。中国经济因此倍受摧残。而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起步较晚,这笔钱无疑促进日本的资本积累。

  ②日本把这笔巨款的绝大部分用于发展军事力量。这是日本军国主义政权性质的体现。他在客观上是日本军队的实力暴增。以海军为例,甲午战争时中日海军实力大体相当,日本略占优势;但在十年之后的日俄战争中,日本海军打败俄国海军,已经俨然跻身于世界海军强国之林。陆军的发展也极为迅速。日本在日俄战争以后被承认为亚洲乃至世界军事强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俨然名列世界五强之一。

  ③皇室获得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赔款作为天皇支持日本海军建设的回报。这一点显示了日本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治统治格局,是日本政治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表现。

  ④教育基金虽然比例不高,但总额仍然巨大,将近1160万日元。这笔钱帮助日本在20世纪初迅速实现了六年制的小学义务教育,为日后日本教育兴邦奠定了基础。

  ⑤19世纪末以后,中国与日本的差距越拉越大,主要表现在教育落后、人才凋敝、政局混乱、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军事实力与列强相比不堪一击等等。由于日本凭借甲午战争赔款大力发展军事和教育,效果良好,因此,“中日关系逆转始自甲午战争”的说法有一定道理。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朝鲜知守不知攻,知己不知彼,其人深沉狡狞,固陋傲顽,觉之不觉,激之不激,非断然以兵莅之,则必不为我用也。况朝鲜蔑视皇国,谓文字有不逊,以与耻辱于皇国,君辱臣死,实不戴天之寇也,必不可不伐之,不伐之,则皇威不立也,非臣子也。……朝鲜……当天朝加兵之日,则遣使于清国,告其所以伐朝鲜之故;若清国必出援兵,则可并清而伐之。

  ──1870年日本外交官佐田白茅《征朝论》

  翁同等奏陈和战方策

  中国……此次派兵前往(朝鲜),先以护商为名,不明言与倭失和,稍留余地,以观动静。现在倭兵在韩,颇肆猖獗;而英使在京,仍进和商之说。我既豫备战事,如倭人果有悔祸之意,情愿就商,但使无碍大局,仍可予以转圜,此亦不战而屈人之术也。盖国家不得已而用兵,必须谋出万全;况与洋人决战,尤多牵掣。刻下各国皆愿调停,而英人尤为著力。盖英最忌俄,恐中、倭开衅,俄将从中取利也。我若遽行拒绝,恐英将暗助倭人,资以船械,势焰益张。且兵端一起,久暂难定;中国沿海地势辽阔,乘虚肆扰,防不胜防;又当经费支绌之时,筹款殊难为继,此皆不可不虑者也。然果事至无可收束,则亦利钝有所勿计。

  ──翁同等《覆陈会议朝鲜之事折》(1894年),录自《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十四

  姚锡光记述黄海海战的一个片断

  倭舰之攻我也,以快船为利器,而吉野为其全军前锋,绕行于我船阵之外,驶作环行,盖既避我铁甲巨炮,且以其快炮轰我左右翼小船,为避实击虚计。自我超勇沉后,平远、广丙亦来会,而船弱不任战。倭舰复分两枝,以快船四艘为一枝,兵轮五大艘为一枝,左右环裹而攻,于是我阵乱。致远药弹尽,适与倭船吉野值,管带邓世昌,粤人,素忠勇,且甚怨闽人之诈也,谓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世昌死之,船众尽殉。时已逾申刻矣。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卷四

  台湾巡抚唐景崧电告台民不服割台

  昨电示传播,台民不服闭市,绅民蜂拥入署,哭声震天。二百年来文物之邦,忽沦化外,流离迁徙,谈何容易!其惨自不待言。土勇数十营,誓愿与战,撤时断不肯缴军装。日人登岸,民必歼之。崧力不能禁,请设法告日,不可遽遣人来,来或被戕,官不任咎。此时官自难保,焉能保人?当此万古奇变,祈作设身处地之想,焉能使勿滋事端?非挽各国筹一善处之法,和局仍恐有碍。民急思乱,何事不为?并恐劫他国洋行,杀洋人,毁教堂,广开衅端,此后一日有一日之变矣。无任迫切待命之至。

  ──唐景崧《致军务处台民不服割地恐激他变电》(1895年4月25日),录自《清季外交史料》卷一○九

  义和团揭帖一则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劝奉教,真欺天,不敬神佛忘祖先。

  女无节义男不贤,鬼子不是人所添。

  如不信,请细观,鬼子眼珠都发蓝。

  不下雨,麦苗干,教堂恨民阻老天。

  神发怒,佛发愤,派我下山把法传。

  我不是邪白莲,一篇咒语是真言。

  升黄表,焚香〈烟〉,请下八洞各神仙。

  神出洞,仙下山,扶助大清来练拳。

  不用兵,只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

  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

  一概鬼子都杀尽,我大清一统太平年。

  ──侨析生《京津拳匪纪略》卷三

  山东巡抚毓贤奏陈民教相仇事

  窃思东省民教不和,实由近来教堂收纳教民,不分良莠。奸民溷入教内,即倚教堂为护符,鱼肉良懦,凌轹乡邻。睚眦之嫌,辄寻报复。又往往造言倾陷,或谓某人将纠众滋扰教堂,或谓某人即是大刀会匪。教士不察虚实,遂开单迫令地方官指拿,地方官或照单拘拿惩责,百姓遂多不服。结怨既久,仇衅愈深,外匪乘机构煽,以报怨复仇为名,因以闹教生事。其中固难保无被诱之拳民,然亦有拳民绝不与闻者,固不能概诬拳民以闹教之名也。

  ──毓贤《覆陈山东办理教案并无偏袒情形折》,录自《义和团档案史料》

  上册

  瓦德西论瓜分中国事

  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若以该国现刻武备之虚弱,财源之枯竭,政象之纷乱而论,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现在所欲问者,只是各国对此问题,究取何种态度。俄国方面,因占领满洲之故,在最近期间,当可心满意足。假如现在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占领福建,英国取得长江流域一部分,德国占据山东,则中国方面实无力加以阻止。因此,我们对此问题,必须十分注意,倘或一旦列强对于瓜分之事,果有妥协之望。

  但余对于此事,却认为绝对不能实现。英国极不愿意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占领福建。日本方面对于德国之据有山东,则认为危险万分。各国方面对于英人之垄断长江,认为势难坐视。至于美国方面,更早已决定,反对一切瓜分之举。俄国方面若能听其独占满洲,毫不加以阻扰,则该国对于他国之实行瓜分中国,当可袖手旁观,盖彼固深信,各国对于此事,彼此之间必将发生无限纠葛故也。因此之故,急欲促现瓜分一事,实系毫无益处之举。

  ──《瓦德西拳乱笔记》(1901年2月3日条),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册

  2.课文注释

  日本蓄意挑起侵略中国的战争

  1894年春,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5月底,起义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朝鲜国王李熙请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正在处心积虑寻找战机的日本,也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助剿”。6月9日至11日,清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所部两千四百多人先后在朝鲜登陆,部署在汉城至全州一线。日本则以护送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回任的名义派出陆战队400人入朝,10日公然占领汉城,至16日已有五千余人进驻仁川、汉城一带。这时,东学党起义已趋平息,中朝两国为避免事态扩大,提出中、日都从朝鲜撤兵。但日本却无理提出“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6月底驻朝日军骤增至一万五千人左右。在朝鲜局势日趋紧张的形势下,以慈禧为代表的清政府决策集团竭力避战求和,寄希望于俄、英、德、法、美各国出面“调停”。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以大院君为首的傀儡政府。两天后,大院君“邀请”日军驱逐在牙山的中国驻军,战争一触即发。

  牺牲于异国的左宝贵

  左宝贵(1837—1894),山东费县人,回族,行伍出身。1856年投效清军江南大营,进攻太平军。后长期驻奉天(今辽宁沈阳)。1889年授广东高州镇总兵,仍留奉天。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率所部自辽东渡鸭绿江开赴朝鲜平壤,守北城玄武门。9月日军分四路进逼平壤,平壤守军总统叶志超企图弃城逃走。左宝贵派亲兵监视叶志超,并登城指挥与敌激战,身受重伤仍坚持督战、燃放大炮,最后中炮牺牲。

  黄海海战

  中日甲午战争中发生在黄海海面的一次重大战役。1894年9月17日,清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护送运兵增援朝鲜战场的船只在鸭绿江口大东沟准备返航时,遭遇蓄意来攻的日本舰队,发生激战。战斗历时约五小时,日本舰队首先撤离,北洋舰队随后返航旅顺。此战中北洋舰队致远、经远、超勇号被击沉,扬威、广甲号自毁,死伤官兵千余人,损失较重,但主力尚存。日本方面旗舰松岛号及赤城、吉野、比睿、西京丸等舰受重创,死伤官兵六百余人。经此战北洋余舰退守威海卫港内,日本方面控制了制海权。

  姜绍祖

  姜绍祖(1874—1895),台湾新竹人,祖籍广东。秀才出身。1895年春,痛恨日本强迫清政府割弃台湾,自散家财,招募义军500人,奔赴前线抗日。他与吴汤兴、徐骧等人领导的义军相互配合,协同作战。6月中旬,日军近卫师团分路进犯新竹。姜绍祖联络徐骧、吴汤兴,在大湖口等地重创日军,至6月下旬,因粮断无援,只好撤退。7月上旬,姜绍祖会同诸路义军反攻新竹。他率兵由十八尖山攻入东门,与日军激战于枕头山,弹尽被俘,刚强不屈,悲壮殉国。年仅二十一岁。

  徐骧

  徐骧(约1858—1895),台湾苗栗人,祖籍广东。秀才出身。自幼读书习武,颇受推重。1895年春,愤激于《马关条约》对台湾的割弃,认识到“朝廷无力以卫吾台;能卫吾台者,吾民耳。”在苗栗组织义军抗日,被推为民团团长。1895年6月中旬会同义军首领吴汤兴、姜绍祖和清军分统杨紫云迎击进犯新竹的日军,消灭敌军樱井大佐1队60人。后率部在新竹地区坚持抗敌两月余。8月下旬,会同黑旗军和日军激战于大甲溪、彰化一带。彰化失陷,奉刘永福命募军队数百人,作为福字游胜军先锋营,出击云林地区。10月中旬率部战于曾文溪,13日阵亡。

  义和团

  19世纪末山东、直隶一带反对外国侵略的群众组织。由义和拳、梅花拳以及大刀会等民间秘密结社互相组合、渗透,在反教会斗争中发展而成。义和团的名称初见于山东巡抚张汝梅的奏折(1898年6月),奏折中说直隶、山东交界东明、冠县等地的“义民会即义和团”,练拳以“保卫身家,防御盗贼”。在1899~1900年群众性反教会斗争中,多数民间秘密结社相继采用“义和拳”或“义和团”旗号,由地区群众性的组织逐渐汇成大规模的义和团运动。

  “扶清灭洋”

  “扶清灭洋”的口号最早始于1898年10月赵三多、阎书勤等领导山东冠县人民举行反教会斗争之时,其所用旗帜即标“扶清灭洋”四字。此后多数义和拳组织皆用为反帝斗争的口号。这个口号鲜明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对于动员和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义和团的斗争有一定作用。在此之前,四川大足起义军于1898年春夏间提出“顺清灭洋”的口号。同年在湖北、云南的反教会斗争中也出现了“保清灭洋”的口号。这类口号在不同地区、不同组织中相继出现,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密切相关。“扶清”的主要含义,可从义和团的有关文告中得到解释。《义和团告白》:“保护中原,驱逐洋寇”;《增福财神告白》:“上能保国,下能安民”;《马兰村坎字团告示》:“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可知“扶清灭洋”的主要含义是扶保中国,而不单单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正如义和团揭帖所说:“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1辑,第133页)但是“扶清灭洋”又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口号。“扶清”的提法,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农民群众对清朝统治者施展阴谋手段的警觉。“灭洋”的提法,说明义和团运动存在笼统排外思想。“扶清灭洋”的口号,不是农民群众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给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带来一定消极作用。

  西摩尔

  西摩尔(1840—1929),英国海军将领。1852年加入英国海军。1857年,他作为中尉见习生,参加英法侵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2年在上海与太平军作战。1863年回英国。后升为中将。1897—1901年任英国驻华舰队司令。1900年6月10日,各国以保护北京使馆为名,由他率领一支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军队组成的侵略联军二千余人,从天津出发,进犯北京。在杨村、廊坊等地受到义和团和清军的狙击,被迫后撤,退回天津。1901年归国。著有《我的海军生涯和旅行游记》。

  瓦德西

  瓦德西(1832—1904),德国军官。1870年普法战争时为上校参谋长,1888年至1891年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1898年任陆军总监。1900年晋升陆军元帅,同年9月来华担任八国联军总司令,11月抵北京,残酷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纵兵在京城等地大肆劫掠。1901年6月回国。八国联军在中国遭到义和团的英勇抗击,使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彻底破灭。瓦德西在写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承认:“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分区占领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烧杀:瓦德西到北京后住在慈禧太后原先居住的西苑仪鸾殿(后为怀仁堂),其内藏有珍宝极多。不久该殿即遭焚毁,据称这是偷盗者纵火灭迹。“(北京)城破之日,洋兵杀人无算,……但闻枪炮轰击声,妇稚呼救声。街上尸骸枕藉,洋兵驱华人舁而埋之,畚锸既毕,即将舁尸之人尽行击毙,亦埋坑中。……大约禁城之内,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今高门大宅,尚有虚无一人而遗尸未敛、蛆出户外者。虽青屑、扬州十日记,何以过之!”(《缘督庐日记》)抢掠:侵略军攻陷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质损失甚大,但其详细数目,亦复不易调查。”“(皇宫)最大部分可以移动之贵重物件,皆被抢去。”(瓦德西《拳乱笔记》)第二次鸦片战争劫后残余的《永乐大典》,此次又“失去三百零七册”。此外,遗失的珍贵图书“经史子集等,共四万六十余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庚辛纪事》)凌辱妇女:“联军尝将其所获妇女,不分良贱老少,尽驱诸表背胡同,使列屋而居,作为官妓。其胡同西头,当径设法堵塞,以防逃逸,惟留东头为出入之路,使人监管,任联军人等入内游玩,随意奸宿。”(《拳事杂记》)贵族崇绮,“其眷属尽为联军所拘,驱诸天坛,数十人轮奸之。”(《庚辛纪事》)

  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次日凌晨,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西安。9月7日,慈禧太后在太原发布上谕,宣称:“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她下令对义和团“严行查办,务净根株”(《有关义和团上谕》)。

  3.学术观点

  ①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的战局及相关人物的表现问题,学术界存在较大分歧。譬如对战争双方的胜负问题,除双方都有明显损失而北洋舰队损失稍大的看法外,还有认为日本获胜以及北洋舰队取胜两种相差甚远的看法。对提督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济远舰管带方伯谦的表现情况,也都存在明显对立的认识。

  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义和团为借口发动的,与义和团运动自然有着密切联系。而对义和团运动的看法,通常是把它认定为民众自发掀起的一场反帝爱国运动,虽存在迷信和盲目排外之类的缺点,但决非主流。有的论者则把它负面的东西看得很重,对义和团运动持基本否定的态度。

  4.图画说明

  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日军进占旅顺后,疯狂屠杀无辜居民。据亲临现场的外国记者报道,城中只有36个掩埋尸体的中国人侥幸存活下来。此图是日本《近代百年史画报》上刊登的照片。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19世纪末,中国北方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扩大对华侵略,以清朝政府“排外”为借口,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了野蛮的侵华战争。图为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的情景。大沽口面临渤海,是天津的屏障。大沽口还背靠铁路,是由海上通往天津,到达北京的必经之处,军事地位极为重要。

  5.参考资料目录

  ①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

  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

  ③苑书义等著:《中国近代史新编》,人民出版社。

  ④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

  ⑤《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中华书局。

  ⑥陈旭麓等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⑦(美)费正清等编:《剑桥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⑧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爆发原因、《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难点

  三民主义、袁世凯篡权、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导入

  1924年3月12日,一位伟大的医生病逝于北京的协和医院,他就是孙中山。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十几万民众自发前去悼念,更有数万群众护送其灵柩一路步行到西山下葬,充分表达了各界对孙先生的高度拥戴。3月12日是植树节,当我们播种绿色的生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时,别忘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烈士们洒下的鲜血。

  在那样一个军阀混战,魑魅横行的年代,孙中山的伟大实践越来越被广大民众所认同。年轻的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唯有“医国救族才能解救亿兆穷苦大众”,从此,作为革命家的孙中山担负起了医治中国的重任。倾其毕生精力,他要使中国走向独立、统一、民主、富强,让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这一切理想的实现都必须通过革命打造现代化的制度方能完成。当“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惨败,“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遇挫,“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被剿杀后,辛亥革命能完成对中国腐朽肌体脱胎换骨般的改造吗?让我们一起走近孙中山,走近辛亥革命来寻找答案。

  教材分析

  首先,应明确辛亥革命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所导致的一次革命能量的大规模释放,是社会矛盾激化,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是资产阶级三次救国方案中承上启下的行动,是二十世纪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三大事件之一。其次,作为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之下的一个专题,作者试图通过这样的思路设计来诠释辛亥革命,即中国近代是一个外受侵略内受压迫的畸形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阻碍中国进步的最大桎梏,因此,反帝反封是中国民主革命最主要任务,先有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后有资产阶级发动的辛亥革命,都因其主观的不足和客观条件限制而功败垂成,而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最终由中国共产党完成了,这是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历史必然结果,因此辛亥革命的发生和失败同样也是历史的必然。第三,本课以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为中心,通过三个子目加以简明的阐释。

  第一目,“武昌起义”。辛亥革命从兴起到爆发将近二十年,从全国整体来看它是古代与近代、主观与客观、根本与直接、政治与经济、偶然与必然多种因素汇集而成的结果。教师要通过对事件的条分缕析,层层剥笋,切实提高学生认知重大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之能力。从各省来看,湖北从地理、历史、政治、经济、阶级等方面都具有其他各省所不具备的优势,在武昌拉开革命的序幕,也体现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探究中应悉心体会。

  第二目,“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创立,资产阶级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目标,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无论是政体设置、首都选择、历史纪元、国旗与国名的认定都彰显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决心开辟中国灿烂未来的希冀和愿望,尽管它运作了两个多月就宣告夭折,但从其人员的构成、体制的构建、法律的颁布,都表明这是一个真正的资产阶级政府,它体现了以一国之民而治一国之事,则事无不治;以一国之民而享一国之权,则权无越限的政治构想。孙中山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五权、三民、三步走的民主发展战略,希望彻底实现主权在民、民为邦本的目标,然而仅仅两个月孙先生的目标就化为了泡影。

  第三目,“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无论从哪个方面讲,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都不具备彻底铲除腐败社会机制,建立更新机制的能力。从主观角度看,中国民族资本自身发育严重不良。从客观角度看,阻碍中国进步的反动力量远远大于资产阶级,辛亥革命的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尽管如此,辛亥革命仍可称是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它对封建体制的冲击、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对进步意识的弘扬、对风俗习惯的革故鼎新与激浊扬清都是空前的,尽管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最根本的任务,但是它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为薪火相传的后来者提供了极好的借鉴。毛泽东同志正是从前辈的革命历程中悟出了革命纲领、革命政党、农民问题、武装斗争、革命中心等关键性问题的解决方法,才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由此可见,简单地讲辛亥革命成功还是失败都不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该进一步拓宽历史的视界,而不是简单下结论。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①导言的设计

  每当“五一”和“十一”这样的重大节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总会摆在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城楼正中的毛主席的巨幅画像遥相面对,作为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先生何以在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呢?陈天华,一个正当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为了祖国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何以有如此大的胆魄,以赴汤蹈海牺牲生命为代价来唤醒亿万同胞呢?邹容、吴樾、秋瑾、宋教仁,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他们用鲜血谱写了振兴中华的华彩乐章,让我们通过本课来回顾这段悲怆而辉煌的历史,在缅怀中珍惜美好的今天。

  ②三个子目相互关系的设计

  首先,通过设计提问,让学生明确辛亥革命在近代前期表现为三个层次的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在三个资产阶级救国方案和二十世纪三次巨变中所处的地位,增强学生宏观化历史的感觉。

  其次,以表格为载体,以师生共同探究为形式,完成对辛亥革命时代背景知识意义的构建。

  通过对本表的操作,使学生对时代背景的领悟具备一定的穿透力,同时也为其同化和顺应新的知识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和思路。

  其三,辛亥革命的酝酿是一个长达近二十年的较长过程,进行历史时空的动态研究才是历史思维的高级形式。辛亥革命的酝酿从经济发展到阶级的强大、从思想理论的提出到组织的建立、从人民的斗争到革命党的起义、环环相扣,一度前行,节奏很快。一次大的革命行动往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聚集能量,而辛亥革命的能量聚集正是从1894~1911年的过程,武昌起义是其能量的释放,在这之后的种种变化又在为新的革命聚集能量。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聚集了最大能量,一举荡涤了旧的尘埃,完成了对旧制度的初步改造。我们在教学中可利用哲学化的思考来诠释历史,看看辛亥革命前有着怎样的积累能量之过程。在师生的活动中首先归纳出辛亥革命酝酿的五个方面,再提供材料对其进行深层分析。经济发展是辛亥革命的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革命的伟大力量。对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和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则要进行重点分析,对于军事斗争略讲即可。

  其四,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则可以充分利用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掘本图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全国响应、南京政府、南北对立、台港澳的殖民化等。

  其五,辛亥革命的高潮。可以提供一个临时政府构成的成员名单,借以强调其资产阶级性质。绘制一幅西方代议制示意图,使学生能更加直观地认识民主共和整体架构。引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重要条文,归纳其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议会内阁、总理负责、总统象征的具体内涵,使学生真切感受这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对民主共和的热切追求。

  其六,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评价很易搞成生硬的一言堂形式,可以从多种角度把学生思维调动起来。比如通过介绍学术争鸣,辛亥革命胜利说,失败说和有胜有败说,使学生能够既学会以史实支持观点的基本方法。同时这也可以更深切地认识我们所说的历史是客观的真实和后人的主观活动交互作用的结果,人类所认识的历史只是客观历史的一个仿真品。因此,迷信任何一个固定不变的结论并不是尊重历史本身,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评论。还可以就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的变迁作革命前后的比较与思考,这样比干背条文要更易被学生吸纳。把马克思、列宁的有关革命最精彩的言论提供给学生,同时也适当介绍一点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理性认知的方法,如怎样理解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怎样认识事件的功绩与不足,怎样把握评价的标准等。评价是学生认知的最高层次,多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才能逐步提高学科能力。

  2.教学案例

  案例1 关于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1911年10月4日,清廷谕令内阁,典礼院会同礼部各衙创作“国乐”,声称声词壮美,定为“国乐”(国歌)。

  其歌曰: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臬,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今译曰:保牢疆土,靠老天庇佑,百姓欢欣鼓舞,庆幸生于清平盛世,真是幸福吉祥,心情舒畅,大清帝国有上苍保佑,象天不会坍下,象海不会枯干。

  当时百姓倒悬,歌词却说其乐融融;天下已大乱,歌词却说歌舞升平;清覆亡在即,歌词却说固若金汤,清廷行将就木而不自知,没几天国歌变挽歌,今天看来不失为笑料。这段材料出现在武昌起义的前一周,又是以国歌的面貌出现,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非常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并对清朝的腐朽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学中可以择机采用。

  案例2 关于清朝的“新政”和“宪政”

  20世纪初,清朝为维持统治,先后推出了“新政”与“宪政”,其力度大大超过了洋务运动,其措施归纳如下:

  政治:裁冗官衙及军机处、设内阁、资政院咨议局、初行三权分立、地方自治。

  法律:颁《大清新刑律》,仿西方体例,刑分主刑从刑,刑民分开。

  经济:1902清上谕,工商业为富强之根本,设立商部,出台保商措施。

  教育:1904通过《癸卯学制》,分学前、小、中、大、职等教育层次,是现代教育开端。

  军警:编练新军,仿照西方设立警察制度。

  这段材料的运用对于激活学生的思维,突破权威定论很有帮助。历史本身是完全客观真实的,但主观的认识却差异很大,我们通过此材料使学生能站在更公正、全面的立场上而不囿于某种定论很有帮助。比如,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出现的原因,各种版本课本都未提及清政府及北洋政府所起的作用,这显然是片面的。此外通过这些很有见地措施与清朝辛亥年间的土崩瓦解结果之间的相互悖离,提醒学生历史的因果因素是相当复杂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有时一致,有时完全悖离是经常出现的,需要寻找其答案。

  案例3 关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

  凡是要想推翻一个政权,首先是制造舆论,搞意识形态,搞上层建筑,革命如此,反革命也是如此。

  ──毛泽东

  利用以上这两段历史名人的言论再结合书上的《革命军》的材料,充分认识思想动员为革命所起的鸣罗开道作用,思想解放是革命的前提和先导已经被无数革命或改革所证明,法国大革命、中国真理讨论都表现了思想动员所起的伟大作用。

  案例4 关于三民主义

  我们绝不能让先烈们的鲜血白流,我们要使我们这个国家在上帝的保护下,得到自由的新生,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林肯《葛底斯堡演说》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司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证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想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以上三段材料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首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借鉴了林肯的三民主义,但有所发展;其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其民族观、政治观、经济观的具体体现;第三,三民主义的内容、手段、积极性与局限性应是分析的重点;第四,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想既调整生产关系,又不打倒地主,又不两级分化,不适合中国国情,不可操作。

  案例5 关于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前,革命党机关被清破获,三位领导人牺牲,当时清方搜出名册一本,内有新军多名。有人给湖广总督瑞徵献计,说香帅(张之洞)处理此类方法是将名单当众烧掉,可安军心。瑞觉得有理:“我也当众烧掉,但要抄录一份保存”。这席话不久传开,新军中革命者更不安,也是加速武昌起义原因之一。

  1911年5月由清朝铁路国有政策引发了保路运动,四川最为猛烈,甚至产生了全国第一个革命政权,清朝急调三批鄂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大大削弱,客观上为武昌起义提供了大好时机。孙中山曾说:若无四川保路起义,武昌起义要迟一年半载。

  武昌起义前,湖北的革命党总部被破坏,群龙无首,熊秉坤是革命党在新军第八工程营总代表,发展了二百多人。10月10号他主动承担起指挥之责,一举攻占武昌城,取得了辛亥革命第一个胜利。孙中山亲切地称熊为“熊一枪”,高度赞扬他在辛亥革命中的功绩。

  以上材料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为什么首先在武昌打响,除了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侵略压迫与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这个导致革命的根本因素外,在发生革命的必然性之外还有许多偶发因素在影响着革命的发生,联系前面所说的辛亥革命发生的深刻社会背景,就会使学生对历史事件背景的考察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案例6 关于南北议和

  首先,要学生参照辛亥革命的形势图,尽可能提取更多的信息,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各省响应、南北对立、建立民国。

  其次,选用材料:

  ……我认为,行动的时间已经到了。如果列强不欲担负使北京政府瘫痪的后果,袁世凯必须得到支持,因为只有他是稳定的保障。

  ──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

  用此段材料帮助学生认清列强严守中立与策划南北和谈的目的。

  案例7 关于中华民国的成立

  国号:中华民国正式提出是在1905年同盟会大会上,南北议和时有人主张用中华共和国、大汉民国,但未采用。

  国旗:湖北军政府用十八星旗,南京临时政府用五色旗,1914年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时采用青天白日满地红为国旗,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任非常大总统时废十八星旗和五色旗,正式以青天白日满地红为国旗、军旗。

  国歌:民国初年,杂然纷陈未能统一,直到1924年孙中山为黄埔军校训词定为国歌。歌词为: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公历纪年:公元与民国纪年换算方法是具体某年后二位数加减11即可,公元换算成民国减11,民国换算成公元加11。如1912年,后二位12-11=1,民国1年。民国三十八年,38+11=49即1949年。以上这些民国初建的小常识,可以使学生兴趣更浓厚。

  案例8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家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开,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这段材料的采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孙中山民主共和的思想主要来自法国启蒙思想,临时约法所规定的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代议内阁无不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导致西方强大的精神力量,然而规则的制定,必须遵循一个最根本的原则,暴力最强者说了算,这是一条元规则,是决定规则的规则,古今中外概莫例外。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首先用暴力推翻旧体制,成了掌握国家权力的暴力最强者,然后再以政权为杠杆,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造国家,在改造中完善规则。而孙中山当时并没有成为暴力最强者,自然也就不能左右规则的执行,袁世凯与北洋军阀为什么玩议会、约法、政党于股掌之中?皆因他们是封建势力代表,又是暴力最强者,这充分证明一个真理,武器的批判是批判的武器的前提条件,完不成武器的批判,批判的武器发挥不了作用,毛泽东同志枪杆子打天下,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正说明此点。

  案例9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文已循途东归,自美到欧,皆密吾要人,中立之约甚固……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电告国内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洲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至。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

  ──《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1912年1月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出了一份考卷,应考者300多人,有一道题要求考生列举崇拜的人物,统计结果是:崇拜孔子157人,孟子61人,孙文17人,颜渊11人,诸葛亮8人,岳飞7人,王守仁、黎元洪各6人,大禹、华盛顿、程德全(江苏省都督)各3人,康有为、袁世凯各2人……。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道路打开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未改变旧中国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

  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摈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应做的一切,它加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列宁

  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

  ──马克思

  评价是史学的最高层次,也是学生认知的最高层次。以往教学多是要学生干背教条,缺乏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本课尝试做一些变化。

  首先,应明确评价的标准,生产力、实践、社会的进步是最主要的衡量尺度。

  其次,要引导学生从以上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史料中选取哪些材料反映的是导致革命失败的原因,哪些材料反映了革命的巨大影响,并能具体从不同角度阐述。使学生牢固树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意识,引导学生先占有理解材料,再下结论。

  第三,应指明学生评价的一个明确的路径,如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的变迁等,使学生在前后对比当中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第四,“神入”一词由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是指研究者要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这种教学方法的操作就要帮助学生尽量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观察当时的世界,像他们那样思考,尽可能的深入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条件、经历、经验,不要迷信现成的定论,事实上像黎元洪为何被逼上任、南北和谈、孙中山去职、告友邦书等都有许多未定的疑点,大胆鼓励学生去探究,文字的历史永远都不是绝对的,客观的历史不可能完全被人类所掌握,只能求得更接近真实。

  第五,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有许多精彩的论述,常有画龙点睛之功效,理性认识的一般理论问题应循序渐进地传导给学生。

  说到底,评价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综合学科能力的高低,教师要不断在教学中精心策划聚沙成塔,学生的史学能力才能得到稳步的提高。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9世纪90年代走在时代前面的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为什么会在民主革命思潮兴起后,发表这样的言论?

  解题关键:首先要读懂题文立意,然后解剖题型结构(分出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和求答项),确定基本题型(述、析、评、比),筛选二基(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发表独到见解,规范文字。

  本题的提示项为查找,确定了分析类题型,限定项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潮兴起后,中心项为康有为发表言论。求答项为查找原因,注意应以史带论,以论驭史,史论结合。

  思路引领:首先,应回顾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国内的大背景及中国面临的问题。其次,明确在当时面临国家危亡,出现了维新、保皇、立宪、革命等代表进步政治倾向的派别,其共性都属于民族资产阶级,但其继承性、手段策略、追求的形式,又有其个性。第三,进一步挖掘造成资产阶级不同派别手段不同的内在原因及外部条件。最后,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提示:①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内忧外患,各界有识之士就开始了追求强国富民道路。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在此关头几乎同时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③这两派在挽救民族危亡,追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方面有其共性。④维新派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主张借鉴日俄经验,实施变法,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而革命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下层,主张借鉴法美经验,用暴力推翻清王朝,建资产阶级共和国。⑤两派围绕国家体制、斗争策略以及土地政策发生了一系列争论。⑥最终事实说明,由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造成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先天不足,不管它用什么样的手段,都没有改造中国的能力,结果只能是失败。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分析它所体现的民主精神。

  解题关键:首先要弄清民主精神的内涵与外延,其次,抓住每一项具体条款阐释民主精神的精髓。

  思路引领:从《临时约法》的产生过程、主权的归属、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体与政体的运作四个方面考察新旧体制的本质区别。

  答案提示:

  ①《临时约法》吸收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精华。

  ②这部宪法是通过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的。

  ③宪法就权利归属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由人治到法制的转换,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使人从臣民转变为公民。

  ④在政体运作方面,实行三权分立,保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内阁总理制实现政党、代议制,选举等诸多民主机制的运行,保障民主法制的真正实现。

  ⑤这部宪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于反对封建专制,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学习延伸

  收集外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封建势力妄图复辟的材料,同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的复辟活动进行比较,认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历史作用。

  答案提示:

  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结果:

  这次民意测验发生在辛亥革命十年之后的中国,它反映的主流民意是:革命救国,亲苏远美,列宁和孙中山两位革命家如日中天。这份材料是对那个特定时代关于革命、民主、共和、领袖、民意等诸多历史元素最生动的反映。

  1660~1688年是英国复辟王朝时代,能否发现类似的反映主流民意的材料,对于从社会角度把握时代的特征大有好处,同学们可以寻找最基层的材料来解读这段历史,百度、雅虎、谷歌是很好的工具。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兴中会宣言论时局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孙中山《兴中会宣言》

  《同盟会宣言》中阐述同盟会纲领

  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即皆负革命之责任,军政府特为其枢机而已。自今以往,国民之责任即军政府之责任,军政府之功即国民之功,军政府与国民同心戮力,以尽责任。用特披露腹心,以今日革命之经纶暨将来治国之大本,布告天下:

  (一)驱除鞑虏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戳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其满洲、汉军人等,如悔悟来降者,免其罪;敢有抵抗,杀无赦!汉人有为满奴以作汉奸者,亦如之。

  (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瑭、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

  (三)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四)平均地权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册

  孙中山论说三民主义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美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坛场时代也。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递嬗变易,而欧美之人种胥治化焉。其他施维于小已大群之间,而成为故说者,皆比三者之充满发挥而旁及者耳。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来之大患,要为缮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嗟夫!所陟卑者其所视不远;游五都之市,见美服而求之,忘其身之未称也,又但以当前者为至美。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纵能媲迹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而况追逐于人已然之末轨者之终无成耶!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

  中华民国缔造之始,而文以不才,膺临时大总统之任,夙夜戒惧,虑无以副国民之望。夫中国专制政治之毒,至二百余年来而滋甚,一旦以国民之力踣而去之,起事不过数旬,光复已十余行省,自有历史以来成功未有如是之速也。国民以为于内无统一之机关,于外无对待之主体,建设之事更不容缓,于是以组织临时政府之责相属。自推功让能之观念以言,文所不敢任也;自服务尽职之观念以言,则文所不敢辞也。是用黾勉从国民之后,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端在今日。敢披肝沥胆,为国民告: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

  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虽编制或不一,号令或不齐,而目的所在则无不同。由共同之目的,以为共同行动,整齐划一,夫岂甚难?──是曰军政之统一。

  国家幅员辽阔,各省自有其风气所宜。前此清廷强以中央集权之法行之,遂其伪立宪之术;今者各省联合,互谋自治,此后行政,期于中央政府与各省之关系调剂得宜。大纲既挈,条目自举。──是曰内治之统一。

  满清时代,藉立宪之名,行敛财之实,杂捐苛细,民不聊生。此后国家经费,取给于民,必期合于理财学理,而尤在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知有生之乐。──是曰财政之统一。

  以上数者,为行政之方针,持此进行,庶无大过。

  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倡言,万国所同喻,前次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对之抱平和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及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持平和主义,与我友邦益增亲睦,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循序以进,不为幸获。对外方针,实在于是。

  夫民国新建,外交内政,百绪繁生,文顾何人,而克胜此?然而临时政府,革命时代之政府也,十余年来以至今日,从事于革命者,皆以诚挚纯洁之精神,战胜其所遇之艰难。即使后此之艰难,远逾于前日,而吾人惟保此革命之精神,一往无阻,必使中华民国基础确立于大地,此后临时政府之职务始尽,而吾人始可告无罪于国民也。今以与我国民初相见之日,披布腹心,惟我之四万万同胞鉴之。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卷

  2.课文注释

  预备立宪

  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为将来实行立宪之准备”。1906年,清政府发布“预备仿行宪政”的上谕,说因为“规制未备,民智未开”,所以只能作立宪的准备工作。开始改变中央官制,设度支部、法部、邮传部、民政部、农工商部等,同时削减地方督抚的权力,把他们的军权收归中央。1907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下令在中央设咨政院,“以立议院基础”,各省设咨议局。第二年又宣布以九年为期完成立宪的筹备工作。革命派不断揭露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接连发动推翻清政府的武装起义。保皇派和立宪派对预备立宪热烈响应。康有为对它大加赞赏,将保皇会改为“帝国宪政会,期待从清朝的立宪中寻找政治出路。立宪派张謇等在上海组织“预备立宪公会”,汤化龙等在湖北成立“宪政筹备会”。他们在各省咨议局中占据多数,希望从此走上政治舞台。他们发起16省咨议局联合请愿,要求立即召开国会。1910年,清政府宣布,将原定九年预备立宪期缩短为五年,提前于1913年召开国会,在国会召开前两年成立新内阁。1911年5月,撤销军机处,成立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责任内阁。在13名阁员中,满族占9人,其中皇族7人,全部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室,被称为“皇族内阁”。预备立宪的骗局完全暴露,立宪派大失所望,许多人转而投机革命,清政府更加孤立。

  章炳麟宣扬革命论

  章炳麟(1869—1936),初名学乘,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与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1900年剪去发辫立志革命。1902年康有为发表《答南北美洲诸华侨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一文(即《南海先生最近政见书》),鼓吹保皇谬论。1903年,章炳麟在上海《苏报》上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他主要以反对满族的统治来论证革命的必要,他说:“今日之民智,不必恃它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他在文章中猛烈抨击康有为诋毁革命、宣扬保皇的谬论,并热情歌颂革命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一卷,第760页)

  邹容与他的《革命军》

  邹容(1885—1905),原名绍陶,四川巴县人。1902年留学日本。次年撰成《革命军》一书,由章炳麟作序发表。全书共七章,二万余字,宣传“革命是天演之公例”,“顺乎天而应乎人”,号召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书中论述了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他号召人们奋起革命,“作十年血战之期,磨吾剑,建吾旗,各出其九死一生之魄力”,同清朝统治者“驰骋于枪林弹雨之中”。《革命军》写成后不胫而走,风行海内外,发行总数达一百多万册。“君既卒,所著《革命军》因大行,凡摹印二十余版。远道不能致者,或以白金十两购之,置笼中,杂衣履餈饼以入,清关邮不能禁……”(章炳麟:《赠大将军邹君墓表》)

  陈天华撰写《猛回头》和《警世钟》

  陈天华(1875—1905),字星台,号思黄,湖北新化人。1903年留学日本,与黄兴等人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04年,陈天华用浅显通俗的文字写成《猛回头》《警世钟》两本著作,成为宣传民主革命的锐利武器。其中心内容是指明中国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危亡局势,唤起人们为改变这种局势而斗争。

  《猛回头》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及清王朝的走狗本质。书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书中还描述了祖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指出帝国主义“把我们18省都划在那各国的势力圈内,丝毫也不准我们自由。”《警世钟》体现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书中写道:“四万万人都舍得死,各国纵有精兵百万也不足畏了”。陈天华号召各阶层群众一致奋起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洋兵若来,奉劝各人把胆子放大,全不要怕他。读书的放了笔,耕田的放了犁耙,做生意的放了职事,做手艺的放了器具,齐把刀子磨快,子药上足……万众直前,杀那洋鬼子。”“这爱国的心,一定就要发达了,这救国的事,一定就要担任了”,“要想拒洋人,只有讲革命独立,不能讲勤王”。陈天华的文章一字一泪,深刻感人。学生读之“如同着迷”,兵士读之“即奉为至宝”,“散至民间,则用为歌本,遍行歌唱,其效力之大,不可言喻。”(《辛亥革命》第1册,第577页)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号逸仙,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1894年在檀香山组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次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准备在广州起义,事泄未成。1897年在日本奔走革命时化名中山樵,此后即以孙中山见称于世。1900年派人至惠州发动起义。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誓就职。2月13日,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被迫辞去大总统职务。其后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屡经失败。1924年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遗体安葬于南京中山陵。

  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孙中山最初的革命活动是从华侨中开始的。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进步华侨的支持下,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兴中会是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会员有一百多人。当时参加兴中会的有华侨工商界人士二十多人,其中有孙眉(孙中山的哥哥)、邓荫南、何宽等人。据统计,华侨人数占可查的全部兴中会成员的78%,因此孙中山把华侨称为“革命之母”。

  兴中会以救国为目的,其章程说:“是会之役,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盖我中华受外国欺凌,已非一日,皆由内外隔绝,上下之情罔通,国体抑损而不知,子民受制而无告。苦厄日深,为害何极!兹特联络中外华人,创兴是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第19页)孙中山在会员秘密入会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表明兴中会以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宗旨。兴中会成立后,数月之内会员增至百余人。第二年2月21日,孙中山又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对外用“乾亨行”名义作掩护,杨衢云被选为会长。

  以湖南革命党人为主体的华兴会

  华兴会是黄兴等在湖南长沙成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2年,黄兴被派到日本留学,经常与湖南留日学生倾谈反清革命。他十分留意军事技能的学习,每天演习枪弹骑射。1903年7月,他被东京军国民教育会派遣回国,从此坚定地走上了武装反清的道路。11月4日,他在长沙以庆祝自己30岁生日为名,邀集刘揆一、陈天华、宋教仁、章士钊等人举行秘密会议,决定组织反清革命团体华兴会,推黄兴领首。次年2月15日,华兴会正式成立,先后入会的有五百多人,大部分是归国留学生和国内各学堂的知识分子。在斗争过程中,华兴会曾提出“驱逐鞑虏,复兴中华”的口号。

  光复会的建立和发展

  光复会是成立于上海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3年,东京军国民教育会派龚宝铨等人回国,在上海组织暗杀团,参加的成员基本上是浙江籍的留日学生。1904年冬,在暗杀团的基础上成立了光复会,蔡元培被推为会长。入会誓词为“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光复会以“排满复仇”为号召,带有较为浓厚的汉族传统的民族主义色彩。以后不久,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先后入会,成为领导骨干。光复会还注意联络苏、浙、皖、闽、赣五省的会党,因此一部分会党成员参加了光复会。

  中国同盟会

  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各地革命活动蓬勃发展,为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准备了条件。1905年7月,孙中山到达日本东京,先后同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人商议筹建统一的革命政党问题。他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宋教仁集》下册,第546页)7月30日,孙中山召集筹备会,决定成立中国同盟会。8月20日,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到会者数百人。大会通过了黄兴等人起草的章程。总章第二条规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大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干事。在东京设立总部,在总理之下设立执行、评议、司法三部。国内设立东、西、南、北、中五个支部,支部下按省设立分会,国外设立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四个支部。还决定将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后来出版时改名为《民报》。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孙中山选集》第201页)

  三民主义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是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内容,即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第234页)民族主义“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孙中山选集》第81页)所以,民族主义反对的不是整个满族,而是反对满族统治者。

  民权主义,是指“创立民国”的内容,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选集》第75页)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民生主义,是指“平均地权”的内容,即试图通过解决土地问题达到两个目的:其一,消除国民经济生活中贫富悬殊和贫富尖锐对立的社会现象;其二,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平均地权“不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而是由国家统一核定地价。“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选集》第78页)孙中山解释说:“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简便易行之法。”(《中国国民党史稿》第45页)民生主义反映了孙中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因此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列宁曾经高度评价说:“孙中山纲领的每一行都渗透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它充分认识到‘种族’革命的不足,丝毫没有对政治表示冷淡,甚至丝毫没有忽视政治自由或容许中国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改革’、中国立宪改革等等并存的思想。这是带有建立共和国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义。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列宁选集》第2卷,第424页)由于阶级和历史条件的局限,三民主义也存在自身的一些弱点,主要是未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没有提出正确解决土地问题的办法,等等。这些都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因此它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三民主义是旧时期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特点,因此又称为旧三民主义。

  同盟会的重要舆论阵地《民报》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11月创刊于日本东京,初为月刊。它的前身是黄兴等创办的《二十世纪之支那》。《民报》于1908年10月遭日本政府封禁,共出二十四号,另附《天讨》等增刊(章炳麟主编),1910年初又在日本秘密印行第二十五号、第二十六号。主要编辑和撰稿人有陈天华、朱执信、宋教仁、汪精卫、胡汉民、章炳麟、陶成章等。《民报》从一开始就以战斗的、批判的姿态出现在政治舞台。以孙中山名义发表的发刊词,第一次公开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一系列文章以犀利的笔锋和严密的逻辑,从政治上、理论上、历史上对保皇派提倡的君主立宪以及清王朝的假立宪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同时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革命党人的主张。《民报》在国内进步分子中广泛流传,也和国外进步舆论相呼应,对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起了巨大作用。

  资产阶级革命家黄兴

  黄兴(1874—1916),湖南善化(今长沙人)。1898年入武昌两湖书院读书。1902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学习,和杨笃生等创办《湖南游学译编》,组织“湖南编辑社”。次年参加拒俄义勇队(后改为军国民教育会),不久即回国进行革命活动。1904年2月15日和陈天华、宋教仁等在长沙成立华兴会,被推举为会长,决定于11月16日(农历10月10日,慈禧太后70岁生日)在长沙起义,未发事泄,流亡日本。1905年在日本与孙中山筹划成立中国同盟会,参加起草会章,被推为执行部庶务。1907年到1908年间,参与或指挥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廉州、上思起义与云南河口起义。1911年4月27日发动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被任命为战时总司令。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临时政府北迁后,任南京留守府留守。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推为理事。12月,接受袁世凯委任之川粤汉铁路督办一职,次年1月辞职。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在南京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1916年10月病逝。著有《黄兴集》。

  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即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集黄兴等同盟会重要骨干会议,决定集同盟会精英,在广州发难,和清政府决一死战。会后进行分头准备,黄兴、赵声在香港成立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并派人到广州附近各地,联络新军、防营、会党、民军,以备响应。同时在广州设立38处秘密机关,刺探敌情,转运军火,为起义做准备。

  原定4月13日起义,因发生同盟会员温生才8日单独行动,枪杀广州将军孚琦,吴镜运被捕,原定起义被迫改期。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800名敢死队员分四路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小北门、巡警教练所和南大门。黄兴率队攻入总督衙门,决心生擒两广总督张鸣岐。不料张越墙逃遁。由于敌众我寡,起义队伍得不到接应,各路队伍虽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彻夜相攻,但都先后失败。黄兴侥幸脱险。

  事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多方设法收殓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城东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1932年,查得此次死难烈士达86人。由于习惯,人们仍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文学社

  清末湖北革命团体。1911年,蒋翊武、詹大悲等鉴于振武学社已遭破坏,决定将其改名为文学社,以研究文学为名,秘密进行革命活动。蒋翊武为社长,詹大悲为文书部长,刘复基为评议部长,遥尊孙中山为总理,以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半年间社员发展到近三千人,遍布湖北新军各标、营、队。由于发展对象主要是新军中的普通士兵和学堂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而具有较坚实的群众基础和较强的战斗力。文学社还出版《大江报》,进行革命宣传,促使湖北革命形势日益高涨。9月,在同盟会的帮助下,与共进会联合组成统一的革命领导机关,发动了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之后,停止活动。

  共进会

  1907年成立于日本东京的革命团体。由同盟会员焦达峰、张伯祥、孙武等发起,推举张伯祥为会长。由于不满孙中山、黄兴等只注意在华南边境发动起义,所以致力于策动长江流域的起义,在四川、两湖、江西的会党中吸收会员。虽拥戴孙中山为领袖,以同盟会的纲领为纲领,但有相对独立性,并将同盟会誓词中的“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1908年10月,主要成员陆续回国。1909年4月在汉口设总机关,后焦达峰在长沙建立组织,邓文辉在南昌建分会。除联络会党外,还注意在新军中发展势力。1911年9月,在同盟会帮助下,与文学社联合组成革命领导机关,发动了武昌起义。之后,停止活动。

  清末的新军

  新军是清朝末年组建的近代化陆军。1895年,由胡燏芬募集5 000人,编为10营,号为“定武军”,由德国教官用西法训练,以新式枪炮装备,初驻天津马厂,后移屯天津小站。旋由袁世凯接办,扩充为7 000人,改称“新建陆军”。同时,署两江总督张之洞也在江苏编练“自强军”两千余人。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后,逐步将新建陆军扩充为六镇(师),人称“北洋六镇”。1903年,清政府以推行“新政”的名义,设立练兵处,由奕劻任总理。袁世凯为会办,掌握实权。而后由练兵处制定陆军军制,各省设督练公所,新军编练推广到全国,计划全国编练36镇,每镇包括步、马、炮、工程、辎重等兵种,编制为12 512人。采取募兵制,应募士兵在年龄、体格、文化程度等方面有较严格的规定。中下级军官多由国内各武备学堂的毕业生充任,也任用一些学习军事的归国留学生。到清朝覆亡前,全国已编练成新军14镇。清朝统治者的本意是以新军作为维护其垂危统治的支柱,但它却成为革命党人争取的重要对象。经过革命党人的秘密工作,新军中许多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倾向革命,成为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起义的重要力量。

  武昌起义时清朝的湖广总督瑞澂

  瑞澂(1864—1912),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黄旗人。曾任江苏布政使、巡抚。1910年任湖广总督。1911年10月10日晨杀害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并下令搜捕革命党人。当晚,武昌起义爆发,民军攻占督署,瑞澂率部分卫队在署后围墙凿洞而跑,避入“楚豫”号军舰,逃往上海。清政府以失守武昌,潜逃出省,下令逮治,不久病死。

  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的熊秉坤

  熊秉坤(1885—1969),湖北江夏(今武昌)人。早年参加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第八营为士兵,加入共进会,任该营总代表,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11年10月10日夜七时许在该营率部起义,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16日民军扩编第五协,被推为统领,率部转战汉口、汉阳,后退守武昌。次年3月改协为旅,任第五旅旅长。“二次革命”时,在南京参加反袁斗争,失败后亡命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护法运动期间,任广州大元帅府参军。1927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

  被逼“革命”的黎元洪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湖北黄陂人。1883年考入北洋水师学堂。1888年派往海军服役。1896年参与训练新军。1900年任护军马队第1营管带。1905年任湖北常备军第2镇第3协统领官,后为暂编第21混成协统领。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之初,被士兵和下级军官逼迫“革命”,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实际上他一贯仇视反清革命,曾杀害革命党人。1912年被选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副总统。1916年8月,袁世凯死后继任为大总统。张勋复辟后,黎元洪辞去大总统职务。1928年6月病死于天津。

  1911年10~11月各地独立情况

  10月22日,湖南共进会首领焦达峰、陈作新率会党及新军攻入长沙,驱逐清巡抚,建立都督府。焦达峰为都督,陈作新为副。

  10月22日,陕西新军起义,清军将领文瑞自杀。革命党人推新军管带张凤翙为全陕复汉军大统领。

  10月23日,九江独立。11月1日,南昌光复,新军协统吴介璋为都督。

  10月29日,山西新军起义,杀清巡抚陆钟琦,新军协统阎锡山为都督。

  10月30日,云南独立,新军协统蔡锷为都督。

  11月3日,同盟会在上海起义,6日,成立沪军,推陈其美为都督。上海宣布独立。

  11月4日,贵州光复,新军教练杨荩诚任都督。

  11月5日,江苏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为江苏都督,宣布江苏独立。

  11月5日,浙江独立,立宪派汤寿潜为都督。

  11月7日,广西独立,原巡抚沈秉堃任都督。

  11月8日,安徽独立,同盟会员孙毓筠、柏文蔚相继任都督。

  11月9日,广东独立,同盟会员胡汉民任都督。

  11月9日,福建独立,新军统制孙道仁任都督。

  11月4~11日,海军宣布起义,“海筹”舰管带黄钟瑛为海军司令。

  11月13日,山东独立,原巡抚孙宝琦为都督。

  11月22日,四川重庆光复,中学监学张培爵任蜀军都督。

  11月27日,四川独立,立宪派蒲殿俊为都督。

  南京临时政府成员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内阁成员是:

  外交部总长王宠惠(同盟会员)

  陆军部总长黄兴(同盟会员)

  海军部总长黄钟英(原清海军“海筹”舰管带)

  内务部总长程德全(原清江苏巡抚)

  财政部总长陈锦涛(曾在清政府中任过要职)

  司法部总长伍廷芳(原清驻外公使)

  教育部总长蔡元培(同盟会员)

  实业部总长张謇(江苏咨议局局长,立宪派)

  交通部总长汤寿潜(浙江咨议局议长,立宪派)

  参谋本部总长黄兴(兼)

  秘书处秘书长胡汉民(同盟会员)

  法制局长宋教仁(同盟会员)

  印铸局长黄复兴(同盟会员)

  (各部次长除汤芗铭外,均为同盟会重要骨干)

  民国最早的法定国旗──五色旗

  五色旗,中华民国国旗之一。旗面为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即所谓“五族共和”。

  自1906年同盟会讨论旗帜时起,孙中山一贯主张定“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但当时因意见不一,未作正式决定。武昌起义时,共进会在湖北用的是“十八星旗”,陈炯明在惠州用的是“井字旗”,陈其美等在上海用的是“五色旗”。南京临时政府通过决议,以五色旗为国旗,在全国悬挂。但各省仍不统一,“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等地则仍被当作国旗使用。至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改悬青天白日旗为国旗。

  中华民国改用阳历

  辛亥革命以前中国采用的是夏历(即今农历)。革命胜利后有人提出:“我们始祖轩辕氏,以甲子年、甲子月朔的一天冬至为岁首,而现在世界所用的阳历,以冬至后第十天为一月一日,是与轩辕氏所定以冬至为岁首相近,不同夏历正月初一,要后冬至四十五天。”经过讨论,多数代表同意改用阳历。1912年1月2日,孙中山通电各省改用阳历,以临时大总统就职之日──1912年1月1日(黄帝纪元4609年,即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建元的开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于1912年3月11日公布,共七章五十六条。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以国会成立之日解散,其职权由国会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代表全国,接受外国之大使、公使”;“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受参议院弹劾后,临时大总统应免其职,但得交参议院复议一次。”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七章“附则”,规定:“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

  清政府起用袁世凯作内阁总理大臣

  武昌起义的消息震惊了清王朝,清政府急忙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军队赶往武昌镇压革命。但袁世凯一手培植起来的北洋军不听荫昌指挥,清政府束手无策。袁世凯的党羽们乘机掀起一股拥袁登台的声浪,理由是:不用袁世凯,指日可亡;如用袁世凯,或可不亡。东交民巷使馆区也有“非袁出来不能收拾大局”的传言。10月14日,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兼办“剿匪”事宜。但袁世凯嫌官职太小,借口“足疾未愈”拒绝出山,并指使他的亲信、北洋军将领采取观望态度,不要贸然向革命军进攻。此刻湖南、陕西、江西等省又相继独立。27日,清政府不得不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授予指挥水陆各军的全权。袁世凯仍不满意,提出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授他军事全权,保证供应充足军饷等条件。清政府不肯接受这些条件。这时,独立省份日增。29日,山西宣布独立,革命烽火已烧到清政府脚下。同一天,驻滦州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在袁世凯指使下致电清政府,提出组织责任内阁等十二条主张,扬言如清廷不允,就要率军进攻北京。在此压力下,10月30日摄政王载沣连忙下“罪己诏”,解散皇族内阁,宣布解除党禁。11月1日,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组织“责任内阁”。这样,清政府的军政大权实际落入袁世凯之手。

  南北议和

  1911年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为诱胁革命军向袁世凯妥协,向湖北军政府多次试探,11月26日由英国驻汉口总领事葛福出面“调停”,向湖北军政府提出议和条件。湖北都督黎元洪等以军事失利为理由,竭力主张妥协。12月初,南北双方达成停战协议,双方代表随即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厅举行谈判。伍廷芳代表革命军方面提出:清帝退位、选举总统、建立共和政府等条件。唐绍仪代表袁世凯向革命军进行要挟。与此同时,英、美、德、俄、日、法等帝国主义对议和施加压力,声称“中国的战争若持续下去,将有危于外人的利益与安全”,促使双方尽快达成协议。混入革命阵营的旧官僚和立宪派也竭力把南方引向拥袁的道路。在内外胁迫下,革命势力作出让步,孙中山发表声明,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举袁世凯当大总统。革命势力对袁世凯的妥协退让,终于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

  1912年1月26日,袁世凯指使北洋军将领段祺瑞等四十多人联名向内阁军咨府、陆军部和各王公大臣发出通电,极言局势万分危急,如“政体仍待国会公决”而再迁延不决,即“有兵溃民乱,盗贼蜂起之忧。寰宇糜烂,必无完土,瓜分惨祸,迫在目前”。强硬要求“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以现内阁及国务大臣等暂时代表政府”,不得为“一、二亲贵所尼”,否则将带兵入京。原已心惊胆颤的皇族亲贵读到这份通电后,更加丧魂失魄,感到大势已去。1月29、30日清廷御前会议决定“逊位”,以取得革命党人的优待条件。2月12日清政府公布退位诏书,并宣布退位后“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

  3.学术观点

  ① 关于辛亥革命的性质

  将辛亥革命认定为资产阶级革命,是多年来的主流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辛亥革命发生之时,中国业已存在着一个作为新兴社会集团的民族资产阶级,它尽管幼稚和弱小,但确实“形成了一股阶级的力量”,足以扮演发动和领导一场革命的角色,是这个阶级的中下层政治力量的代表,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他们提出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体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要求和趋势的纲领及方针政策,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努力付诸社会实践。有的论者持有不同意见。如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实质上是一次国内民族革命运动,它由国内被排挤的汉民族中的统治阶级和在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所进行,以推翻满民族的统治阶级为主要目标。近年有的学者则这样对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提出质疑:如果把资产阶级狭义地理解为“资本家阶级”,那么辛亥革命还在较大程度上缺乏这样的阶级基础;即使对资产阶级作相对广义的理解,孙中山等人虽然可以被认为具有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但他们并非就是资产阶级;从孙中山等人提出的革命纲领及其实践是否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看,其民生主义纲领至少在主观上并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因为它并不主张大力发展资本主义,而是要节制资本。

  ② 关于辛亥革命的结局

  对辛亥革命的结局,传统观点一般认为,这场革命既胜利,又最终失败。言其胜利,主要是鉴于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言其失败,主要是因为革命胜利果实未能保持和巩固,南京临时政府很快完结,政权最终落于袁世凯等军阀之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年来有的学者对这种观点提出异议,认为既胜利又失败的表述似有自相矛盾之嫌,衡量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应当主要从革命者所应担负和所能担负的两项基本任务,既推翻清王朝的民族革命和建立民权政治的政治革命所完成的情况去考察:就推翻清王朝而言,辛亥革命无疑是胜利了;就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来说,尽管不能说辛亥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但也不能说它的结局就意味着失败。有的论者更明确提出,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一次有广泛群众参加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它有终结,但不是失败。

  4.图画说明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赤坂区灵南坂召开。具体地点是日本国会议员阪本金弥的住宅。图为后人根据历史资料绘制的油画。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始建于1912年,建成于1921年,墓园大门上镌刻孙中山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大字。烈士墓穴位于黄花岗岗顶,以麻石砌成方形墓基,上修建碑亭,碑上有“七十二烈士墓”七个字。墓后立有“纪功坊”,坊的上半部用72块青石垒成金字塔状,坊顶立有高举火炬的自由神像,象征先烈们争自由,洒热血,精神崇高。

  5.参考资料目录

  ① 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② 金冲及、胡绳武:《辛亥革命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

  ③ 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中华书局1991年版。

  ④ 张磊:《孙中山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⑤ 张宪文主编:《中华民国史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教师教学用书多少钱一本 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电子书下载 有谁可以给我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1生物必修2教参答案拜托!!急用!! 为什么要出版小学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1复习提纲 哪里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的 MP3免费下载 感激不尽!!!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的单词课文的MP3 急!急!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英语朗读与听力录音 请问普通高中课程新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一的听力哪里可以下载? ”小学艺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备课 【求】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试题或网站 实验用标准帆布 历史与社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知识整理在那里找?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 古诗文 及其它诗歌(外国.中国现代诗) 成都市哪有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第一册 求高一历史必修一和必修二综合试题岳麓版 历史必修2 必修三的会考考点 在那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思想品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用范围是? 有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能帮我弄一份新的人教版的历史必修1~3的复习资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