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左右运动型轿车:浅谈小学生的朗读训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30:43

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就是读的重要性。它能让学生在朗读中领会内容、体验情感、陶冶情操;能起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的特殊功效;还能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训练语感、规范语言、积累词汇。要使朗读教学充分发挥上述效用,必须注意讲究朗读训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借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和校广播员的榜样鼓励他们,用以后工作、交流的需要鞭策他们。2.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3.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4.给予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朝读时间指导读,课中精彩重要的段落反复读,课后对优美的文段欣赏品味读。5.经常进行朗读比赛,同桌赛,小组赛,全班赛,不拘形式、不定时间地开展赛读活动。只有在学生对朗读产生了兴趣,有了尝试的欲望时,读书才是有效的。


二、打好朗读的基本功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打好朗读基本功,即做到“五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也不例外,就这点来讲,小学生的朗读训练应该从小学一年级抓起,要求连词读,不数读,不唱读,长句子指导画停顿线,严格要求。学生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的要求,也就具备了读书的基本能力,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范读领路,摹仿入境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绝不是那么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因为小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感悟能力差,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也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因为范读能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课文的基调是欢快的、高昂的,还是平缓的、低沉的,给学生以遵循。因而减少了朗读训练的盲目性,增强了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再加上摹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摹仿读出来的内容一点不亚老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当然,教师范读时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运用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变化,使语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深深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

范读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讲前范读,一般适合于情境教学的文章。像《十里长街送总理》,课前可做适当布置,营造文中的气氛,这时教师进行精彩的范读,能一下子拉近学生与总理的距离,使学生顿时沉浸到了悲痛的气氛之中。这时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比较得心应手了。二是讲中范读,适合于范读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多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魏校长的话,“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这句话是魏校长听了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回答后发自肺腑的赞叹,一开始学生把握不准,我的范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读得更精彩,更具韵味,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三是讲后范读。讲后范读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品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要选择那些写景状物的优美文章,如《鸟的天堂》,范读时可让学生把眼睛闭起来,静静地感受榕树的静态美和“鸟的天堂”的热闹和欢快,在头脑中形成一幅鲜活生动的画面,达到一种境界,提高学生的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四、主动参与,适当点拨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创造。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训练与指导,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这时要充分给学生自主权,激活参与,让学生在自主朗读中进一步掌握朗读的技巧,主要采取的方法有:自读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此唤醒学生的灵感,激励创造。教师的点评不应该只是读得好或不好,而应该是怎么好,怎么不好,重音和停顿为什么是这而不是那,这样读跟那样读意思有什么不同。关键的时候教师还要“扶”一把,注意扶要扶得精巧,要扶在学生的疑处、难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最好的发展,最后实现不是读会而是会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