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无法连到app store:浙江比江西富裕的原因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4:19:39
认真看完,有一种感觉油然而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p+ n/ |. }6 d. X
8 _: h2 C1 s! G2 N从易家河到茅坞村   在全省移民中有三分之一仍未摆脱贫困时,浙江移民却普遍比当地老百姓富裕。这一现象被称之为“浙江移民现象”。   “不管熟没熟的橘子我都包了”   11月的易家河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段时间吴真民天天都忙得团团转,见到他是在易家河村口的果业开发公司门前,一堆堆金灿灿的柑橘正在装箱,一个星期后,它们就将出现在北京、东北、福建的市场上。   “去年比今年更热闹,今年减产了。”42岁的吴真民是永修县易家河村民,也是一个浙江移民。他告诉记者,易家河村有5000多亩柑橘,去年产橘1000万公斤,受天气影响,今年可能只有300万公斤。   易家河人说,我们的橘子从来不愁销路。记者见到,在村里果业公司的车间内,不少外地客户都在自己动手给橘子装箱,因为晚了可能就要空手而回。记者听到一位大连的女老板问村民:“家里有橘子吧,没摘的赶紧摘吧,不管熟没熟,我都包了。”她告诉记者,每年都会来易家河收柑橘,但今年来的客户太多,橘子又少,都来几天了还没收满一车货。   易家河是个有2900人的大村,1970年310多个浙江移民搬到了易家河,如今易家河已是永修县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吴真民的家是一栋两层的小洋楼,外墙贴着白色的瓷砖,院子里种满了橘树,“既美观又不浪费土地,”他说。   推开房门,客厅里摆着一台彩电、一台冰箱,虽然有些旧了,但在农村并不多见。这房子是1995年盖的,当时花了10万元,还没有装修。为了做房子,他特地回了一趟浙江老家,“为了看看那边房子的款式”。他说,这房子当时在村里算比较好的,现在基本上大家都有了。   13时,吴真民的妻子就已经推着手推车去地里摘橘子了,家里种了15亩柑橘,“人手不够,请了一个人帮忙。”吴真民是村里果业开发公司的股东,所以没多少时间照顾家里的事情,女儿在县城念高中,儿子今年考上了南昌的一所大学,“妻子很辛苦的。”   “虽然辛苦些,但还是值得的。”吴真民告诉记者,去年家里收了10多万斤橘子,自己在公司的分红收入也有几万块,但都追加投入到公司里去了。他告诉记者,与其他村民相比,浙江移民的生活确实要好一些,现在本地人都跟着移民们一起种柑橘,本地老表一年仅柑橘这一块的收入就有3000多元,移民达5000多元。但有当地政府官员告诉记者,实际上移民们这一块人均收入能达6000多元,远高于永修县农民人均收入3000多元的水平。   永修县移民办万主任告诉记者,永修县共有移民3.6万人,柘林水库移民2.4万人,还有1000多名三峡移民,“两江”移民1.1万人左右,分布在全县8个乡镇。“两江”移民也就是浙江移民的人均收入普遍高于全县农民人均水平。   德兴市场六成西瓜产自茅坞   11时30分,郑森宝一个人坐在客厅里,一边喝着茶,一边剥着炒花生,爱人在厨房准备午饭,一个白菜炒肉丝,一个汤。“就两个人在家吃饭,不愿意麻烦。”与村口一栋栋几层的小洋楼相比,郑森宝的家显得有些“寒碜”,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土墙屋。   “子女都在外面,没必要盖那么多房子。”他的女儿在德兴市上班,儿子在浙江工业大学当老师。平时只有自己和老伴在家,“家成旅馆了,只在过年那几天热闹。”当然,郑森宝并不穷,他所在的茅坞村是德兴市的富裕村,而郑森宝则是这个村的致富带头人。   茅坞村是以种西瓜、甘蔗等经济作物发家致富的。上世纪80年代初,郑森宝第一次到30公里外的德兴铜矿,发现矿里人吃的东西都是在外采购的,而本地老表家家只种些枣树之类的。“这是个挣钱的好机会。”郑森宝说,当年他就把自家水田一半改种西瓜一半种水稻,结果西瓜的亩产值达到700元,水稻的亩产只有170元。   尝到了甜头的郑森宝之后成为了德兴市第一个种植杂交西瓜的人,第一个采用薄膜技术种西瓜。见种植经济作物比传统水稻更划算后,茅坞村的人开始挖塘养鱼,培育苗木,种植高产杂交辣椒、西瓜、甘蔗等经济作物。“现在我们村80%的耕地都种植甘蔗,德兴市场上六成的西瓜、甘蔗都是我们这里出去的。”郑森宝说。
) C! ^1 [' N8 |  H, n5 f( X2 P3 Y 德兴市移民办主任告诉记者,茅坞村去年的人均收入是5100多元,而德兴市去年的人均收入只有3200元左右。其实不仅是易家河和茅坞村,在记者走访的武宁县等地,都出现了移民收入大大高于当地老百姓的现象。   江西省移民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江西是全国水库移民大省,目前全省共有各类水库移民约110万人。其中,因修建浙江新安江、富春江水库,从1969年至1971年,有20万“两江”移民离家千里搬迁至江西,分布在江西10个设区市,50多个县市。“在全省移民中有三分之一仍未摆脱贫困,但浙江移民却普遍比当地老百姓富裕。”江西省移民办负责人说,有人称之为“浙江移民现象”。 讲述(一) 都从冷浆田开始   “你肯定看不出来,这原来是一块连牛都不愿意下地的冷浆田吧?”吴真民指着两亩挂果的橘子林问记者。其实,不仅仅永修县易家河是这样,记者获悉,人多、地少、地差是当时浙江移民们面临的普遍现象。   “牛都不愿意下的地”   年过五十的老李是个老移民了。1969年,口袋里揣着政府补贴的每人500块钱,从浙江开化县搬迁到永修时,他才16岁。“除了车费之类的开支,每个人实际上只有三百多块。”他先搬到了柘林库区,没想到第二年柘林湖开始建水库,刚刚安家的他和乡亲们又再次搬迁,来到现在的易家河。“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几根毛竹搭个架子,上面盖上油毛毡,就成房子了。”现在老李家是栋三层小楼房。   来到易家河,移民们每人只分到了几分“冷浆田”,“一下田就陷到大腿,连牛都不愿意下去的。”都是本地人不要的田。虽然当时本地人生活也并不很好,但能吃饱饭,而移民们只有尽量在地里种上红薯之类的充当粗粮,“一年种两季亩产也不到600斤,不够吃。”老李说,本地人虽然不富裕,但吃饱饭就满足了,我们浙江人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   改写赣北不能种植柑橘的历史   为了让有限的土地实现最大的效益,移民们开始把“冷浆田”改成旱地,种上了药材。之后,老李第一个从浙江老家买了柑橘苗回来,在房前屋后种上了柑橘,多的人家有几千斤,吃不完就拿到外面卖。此前,当地从没有人种过柑橘,当地人并不认同移民们的做法,“当时老表还取笑我们。这里种橘子还能成功?!”老李说:“我们咨询过农业部门的专家,他们也说赣北气候不适应柑橘生长。”   “为了种好柑橘,我们下了不少工夫,改良土地,引进新品种。”老李说,实际上移民们从1973年、1974年就开始种柑橘了,针对赣北地区气温偏低,柑橘树容易冻死的问题,他们自己摸索,采取提前给橘树剪枝叶等措施。   当地人种柑橘实际上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老表的田地比移民好,但也仅是够吃而已,见到移民们每年卖柑橘能收入上万元,本地人开始也种起了柑橘。   “现在不分浙江人还是当地人,”老李说,整个易家河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柑橘,仅柑橘一项一些种植大户年收入就有十几万元。   “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们不仅仅靠苦干,”易家河村长郑根水表示,“日子最好过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到了1995年、1996年,市场上柑橘多了,村里的橘子只能卖到三四毛钱一斤,老百姓互相烂价。”   这样,做大规模后,我们就面临着如何做出品牌,提高附加值的问题。于是,易家河的柑橘频繁出现在省内外的各类展销会上,“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易家河柑橘。”2001年“易家河”橘在江西省绿色食品展销会上崭露头角,获金奖不说,还通过了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次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农业博览会上,500公斤易家河展品橘开幕当天销售过半,价格涨到每公斤12元。   郑根水递给记者的名片上印着“易家河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股份公司是2002年成立的,注册了易家河的统一商标独一处。全村的橘子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记者在车间看到,村里所有的橘子都要经过机器挑选,然后打蜡包装。“如果收购价是一元钱一斤,加工后就能卖到一块五。”“我们专门有人常年在全国跑市场。”公司化运作使易家河的柑橘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使这个小山村与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市场联系在了一起。   不仅是易家河,永修县农业局副局长梁家想告诉记者,目前整个永修县的柑橘种植面积已达六万亩,占了九江市柑橘产量的大头。亩产在8000斤以上,以今年全县的平均收购价一元钱一斤计算,每亩毛收入可达8000元,刨去3000元的投入,仅此一项,农民增收3个亿。不但是永修,柑橘种植也辐射到周边的共青城、奉新、武宁等县市。   “永修县的柑橘都是从我们这里传出去的,我们比当地人更愿动脑筋,更愿意尝试。”说起这一点,老李颇为自豪。   本地人女儿不敢嫁浙江移民   同样,从浙江搬迁到德兴市的郑森宝一家当初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一个茅草丛生的山坞,没有人烟且野兽频繁出没的小山沟成为了我们的家。”“当时共迁了16户人,划拨给了我们101亩冷浆田。”   “当时粮食亩产只有200公斤左右。”郑森宝说,只有改造冷浆田,在田里挖了半米深的排水沟,在田里种上红花草当肥料。“当时本地人说,这样的田能种起来,铁树都能开花。”如今茅坞村的粮食亩产有800公斤,“比当地人的田都肥沃。”   浙江人的勤劳苦干给江西本地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在德兴市采访时,一当地人告诉记者,早先本地人都不敢把女儿嫁给浙江移民,就是因为浙江人太能干了,怕女儿将来吃苦。   其实浙江移民不仅仅只会埋头苦干,而且他们眼界开阔,善于学习先进的技术。当地移民办主任告诉记者,每逢科技部门有新的技术向老百姓推广时,总是浙江移民先接受。如当时在推广“抛秧”技术时,本地人都不敢试,结果也是浙江人先开始采用技术,几年后本地人才发现,“抛秧”技术不仅简单节省时间,也不会影响产量,“浙江人敢于尝试,敢冒风险。”
8 f* B/ G  E7 ~9 O讲述(二) 三十年的变与不变   35年,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一段并不短的历史。老李说,虽然现在浙江移民第二代已经起来了,但并没有丢勤俭持家、努力创造财富的浙江人特质。   对老李而言,这三十多年有了太多改变。从浙江开化县迁移到永修易家河时,他只是一个16岁的毛头小子,如今,头上已经出现了星星白发。移民与本地人几十年来在逐渐融合,和当地人聊天时,老李一直用永修当地方言,虽然他说的并不标准。吃饭时,老李告诉饭店老板,鱼里面要多放点辣椒,不然有腥味,“口味变了,刚来时我们不习惯很辣的菜。”   虽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几十年,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江西人,开口就是“我们浙江人”、你们“老表”。与家人在一起时,他们还说浙江话,也仍然保留着浙江老家的生活习惯。“我们包的粽子是四角形的,本地人是三角形的;我们的糍粑里包豆沙,本地人没这习惯。”老李细数着与本地人的差别。   “勤俭持家、吃苦耐劳是祖辈传下来的,是浙江人的特质。”老李说,虽然现在移民第二代已经起来了,但还是没有忘本,仍然保留着这些传统。老移民们也常向子女们讲述自己当年的艰辛,就是为了让他们不要丢了老本。   “虽然表面他们的生活与当地人无异,”武宁县罗坪镇关山村村委会主任肖厚坤表示,现在还是能轻易分辨出哪家是移民,哪家是本地人。“看到哪块地是荒的,那肯定是本地人。哪块地里准备种萝卜的,肯定是浙江人。”肖厚坤说,本地人与浙江人来往并不多,因为浙江人白天都是锁着门,在地里干活的,所以串门的并不多。而本地人现在农闲的时候就没事情做了,“四个人打麻将,有八个人围在边上看。”作为村委会干部,肖厚坤对浙江人的勤劳非常敬佩。   其实第二代的浙江移民仍保留着浙江人传统的特质。13时,关山村村民周国强正顶着太阳砌猪圈,旁边就是他两年前花了6万元盖的一栋两层小洋楼,铝合金窗户、瓷砖,与县城里的房子并没有多大差别。但他并不满意,“如果再有两万元钱装修一下就好了。”这是他今年和明年奋斗的目标。当然,他并不知道自己原来的家是怎么样的,36岁的他是移民后裔,在武宁出生的。只是十几岁的时候回去过一次,父母及一些亲戚在浙江开化。   土生土长的周国强从未怀疑过自己不是江西人,但有些本地人还是习惯称他为“浙江佬”。他并不在乎这些,“什么江西人、浙江人,能过上好日子就可以了。”周国强的爱人是江苏人,是两人在外打工时认识的,她一边聊天,一边手上的活并没有停下来,她要把晒干的黄豆整理干净。“做老表的老婆真幸福,整天可以打麻将。”她开玩笑说,做浙江人的老婆很辛苦,一年到头有做不完的事。   见到葛江民是在武宁县城,“有几个浙江老乡来了”,虽然是在武宁土生土长,但浙江移民之间的联系仍非常紧密。虽然没有经历过父母的那些艰辛,但对小时候的生活仍是印象深刻,“家里经常没菜吃,只有就着盐下饭。过年没有一件新衣服,母亲就抓一只鸡去卖了,换两尺布。”   现在的葛江民是武宁县的种植大户,有两个果园。“自己村里的土地有限,那个果园只有60多亩。”为了扩大规模,他在邻近的南市乡承包了一个180多亩的果园。他现在的家在武宁县新宁镇团结村,这是一个浙江移民村,有200多人是浙江移民。   “当初承包果园时,当地人都说我傻,因为此前有些本地人同样承包果园,但都亏了。”葛江民说,本地人没有浙江人有远见和冒险精神,现在他每年光这个果园的收入就近20万元。他告诉记者,眼下最重要的是扩大规模,为此,他无偿向果农提供技术、苗木,果子成熟后,由果业协会统一收购出售,实现规模效应。在他的带动下,已经有几百户农民开始种植果树,人均年收入都在千元以上。   “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但浙江人还是能吃苦,不像一些本地人那么懒。”葛江民说,本地人农闲的时候都是打麻将之类的,但浙江人一年有做不完的事。“吃苦耐劳是浙江人的本,不能丢掉。”他说。
8 w7 h5 t+ ~" k4 q. Y. e6 W* j 但他也坦言,现在回浙江老家,“他们还是都说‘变了’,被老表同化了。”一定要存到足够的钱才开始做房子,不敢借债,“这有点不像浙江人做事的风格。” 解读 农本文化与商文化   在江西省110万移民中,浙江移民搬迁后的条件并不优越,而在30年时间里,20万浙江移民从全省110万移民中脱颖而出,甚至普遍超过了当地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尝试着从文化上去解读。   信息日报:浙江移民为何能脱颖而出,两位长期从事移民工作,请谈谈体会。   方庭坤:我本人也是浙江移民,现在又分管移民工作,所以对浙江移民比较了解。我认为这与浙江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浙江人所崇尚的是商文化。具体表现为,浙江移民具有艰苦创业的精神,这是与本地人最大的区别。二是浙江人对教育非常重视,这点与本地人相比很明显。有些本地孩子读书很刻苦,成绩也很好,但父母不给孩子读,想减轻家庭负担,本地孩子初中毕业的比较多,但在香屯镇有一个移民村,现在有100多人口,在外读大学和参加正式工作的就有30多人。   邱自炎:与浙江移民相比,“农本”文化和“官本”文化对江西本地人的影响很深,我们缺乏内生、内在的创业文化传统,缺乏商业意识和冒险精神。不愿意从小事和微利入手,大钱赚不到、小钱看不上。   回过头看看浙江移民,发展的都是“草根经济”,靠勤俭持家、吃苦耐劳发家。当时移民的条件是非常差的,无论是居住条件,还是田地都比本地人差多了,但他们利用本地资源走上了富裕之路。这是浙江人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的体现,浙江移民只要有钱就赚,不管是钱多钱少。   而且浙江移民善于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如有一个移民村,当时与本地人种同样的西瓜,但利润不多,就自费到浙江学习技术,引进优良品种,西瓜比本地人的提前半个月上市,价格自然比本地西瓜高。   信息日报:文化的形成非一日之功,与气候、自然条件都有关系。   方庭坤:的确如此。浙江移民的勤劳与浙江的自然条件有关。具体而言,浙江人多地少,全省常住人口4613多万,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的1.06%。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内有耕地面积161.38万公顷,人均0.55亩,河流和湖泊占6.4%,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由此,浙江人养成了精细的耕作习惯和物尽其用的生活态度,尽可能地反复利用资源和重视工具的作用,对有限的生存空间和物质资源无比珍惜。从棉花种植到棉纺织的兴起,从植桑养蚕到丝织的繁盛,浙江人“巧变百出”。因为自然条件差,他们怕挨饿,所以形成了浙江人勤劳、勤俭、善于思考等特质。   邱自炎:因为自然条件好,没有温饱之忧,在浙江人吃不饱饭的时候,江西人能吃饱饭,所以始终处在优越环境里。江西以农耕经济为主,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依托。江西老表对养育他们的土地有深重的情结。拥有土地以及在土地上辛勤耕作成了江西老表创造和积累财富的主要源泉。这种单一的生产方式强化了农民的乡土意识,使江西人不善于经营。   信息日报:在易家河,浙江移民一直是该村致富的领头羊。当地人基本生活没有太大困难,往往安于现状。浙江移民的到来使人们的观念有了改变。另外,浙江移民也从其原住地带来了柑橘种植技术,试种柑橘便是由移民最先发起,最终为易家河村找到了致富道路。这是否说明江西本地人也受到了移民的影响,商文化在向农本文化渗透。   方庭坤:浙江人对本地人的影响不是说教式的,但确实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本地人。   邱自炎:浙江移民们带动了当地老百姓致富,有很多产业都是浙江人先做起来后,许多本地人跟着学。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些“插花”在当地老百姓村子里的浙江移民,他们现在的生活与当地人并没有多大区别,但成建制的移民,他们的生活基本上都优于当地人。 专家视线 小富则安与穷则思变   江西经济社会曾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那就是在“两宋”时期,从贞观13年到北宋崇宁元年,江西人口从319047人增加到4459547人,户数增长近29倍,江西上贡的粮食则是全国第一,多时达三分之一以上,经济的繁荣也造就了文化的繁荣,唐代以来江西出了10506个进士,占全国10%以上,读书成为下层民众出人头地的唯一选择,而“一门三进士,五里三状元”、“一门七尚书,十里九布政”的荣耀,更对乡里百姓有着无与伦比的示范作用。这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以至于我们在不久前还讨论了“临川的教育现象”。   这种独特的现象给江西带来的影响许多学者都有过深刻的研究,但我们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这种文化给江西人带来的却是封建保守、固步自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是造成江西经济社会在近代以来止步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   科举文化最核心和最本质的东西不是可以通过读书升官发财,而是它扼杀了人的创新思维和自由思想,你只有循规蹈矩才能生存,才能出人头地,你要创新,就要冒很大的风险,而人在满足了温饱以后,一般是不愿意去冒险的。江西历来是鱼米之乡,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难免成为小富则安典范,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在很长时期难以取得改革的先发效益的原因。   移民们则不同,他们原来有土地,也有自己的房屋,由于各种原因而移民了,他们失去了一切。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他们不奋斗,不创新,就没有生路,而奋斗、创新则给他们带来一片新天地,开弓没有回头箭,这种精神代代相传,让我们见到了“浙江移民现象”。(江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