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gami magazine本子:被遗忘的历史——晋绥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03:47

晋绥军

  

简述

  晋绥军,是山西军阀阎锡山率领的地方武装部队,属于国民革命军,晋是山西,绥是绥远,阎锡山控制这两个地方,所以叫晋绥军。其干部多是山西人。其中又分为五台、定襄派系(阎锡山),崞县派系(徐永昌),晋南派系(傅作义)等三个小派系。

被遗忘的历史——晋绥军

  现代史,由于受三百多年的晋商遗风的浸润,三晋民风变的些许的柔弱,但五千多年积淀下的厚重的军事文化,所形成的雄健的强悍的三晋民风,依然在三晋子弟的血液里一代又一代的奔流不息。南有傅作义,北有徐向前,这对军事强人,代表了三晋的一个时代,是三晋军事文化在那个时代的代言人。然而,那个时代,这对军事强人的老师阎锡山,则更是三晋政治和军事强人的总代言人。只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阎锡山本人及其领导下的晋绥军,这本该值得历史大书一笔的超重量级的人物和强大的军事集团,则被限制、萎缩、淡化、丑化。那么,究竟阎锡山此人是什么样的人物呢?有人说他是军阀,也有人说他是封建的土皇帝,本人给他定义,归根到底,阎锡山是军阀的封建的忠实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信徒。我的这个解释是没有贬义的,因阎锡山是一方诸侯,说他是军阀也没有不妥,说他是封建的,原因更简单,他是历史中人从历史中走来,没有错。作为留学日本五年的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的“铁血丈夫团”成员之一的国民党元老,他是近现代史上对中国有着非常重要影响的人物。他所领导的晋绥军为推翻清政府,为抗击外蒙独立,为民族的抗战,为民族的独立、自由曾作出过重大贡献。1911年11月5日下午,阎锡山与吴禄贞在娘子关会晤,决策推翻清廷大计,决定组成燕晋联军,其时,他们就已有共识:“山西是我们中国最重要的堡垒,将来中国万一对外有事的话,海疆是靠不住的,山西要负很大的责任,所以山西这个堡垒,要好好布置”1911年11月15日,袁世凯派曹锟和吴佩孚等率军攻打山西,阎锡山率领军队虽做了坚强抵抗,但还是被袁军打的大败。阎锡山只率领1000多人逃离山西,取道保德,率部攻入绥远,占领包头,才得以生存下来。1912年9月18日,孙中山先生访问山西,在太原逗留两天三夜。孙中山这次访问山西,是民国历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大的内容和影响不讲,阎锡山与孙中山之间的三件“小事”要说。一、孙中山与阎锡山单独合影留念;二、孙中山手书“博爱”赠与阎锡山;三、孙中山私下里特别嘱咐阎锡山:“北方环境与南方不同,你要想尽一切办法,保留山西这一块根据地”。
  之后,阎锡山在山西无不受北洋军阀强大的势力胁迫,并欲图夺取之。此时,阎锡山采取了“保境安民,惟力是视”方策。民国时期,对山西的国民教育,基层的政权建设,以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制定了宏伟计划,这些都是在孙中山访问山西的指导方针的落实。与此同时,阎锡山提出了“民德、民智、民财”的三大施政纲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阎锡山大抓了山西的各项建设,工业、农业、农田水利建设都有长足发展,尤其是军事工业的兵工生产,成绩更为突出。有了这些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样才有了抵挡北洋军阀各派系的武装进攻和北伐的成功。奉系军阀张作霖,派20万大军攻打山西,费时8个月,山西依然固若金汤,张大帅只能撤兵而回;北伐时期,阎锡山及其领导下的晋绥军,虽不是主战场,情况却十分耐人寻味,这是因为晋绥军集团,牵制了对方太多的兵力和精锐;抗战时期,山西造的枪跑弹药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抗敌的国共两军,有力地抵抗了日本鬼子的进攻。
  

“太原会战”后,阎锡山驻于临汾。1938年12月13日,阎锡山曾说:“我们今天军事上的失败,是过去数十年政治腐败的结果。故,意中事。不必悲观,不必失望。只要我们从今天起,立定革命的意志,认清革命的途径,拿上革命的方法努力去干,前途胜利是我们的。同时,我国多年的腐化恶习,没有今天日本的大力扫除,新的革命力量怎能顺利成长?------我以为我们今后的军事,应当采取运动战、游击战。今天此处失败,明天彼方进攻。不屈不挠,在山西境内与敌人周旋——我愿与全体同志在山西做牺牲者,不愿在豫、陕做个流亡者。奋斗到底!”当日,南京失陷,阎锡山坚定地提出了“宁在山西牺牲,不到他乡流亡”的口号。在山西,他领导晋绥军,进行了持久的抗战,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此赢得了“模范战区”的称号。
  这么一个民国时期的“模范省”当家人;这么一个抗战时期的“模范战区”的最高代表;这么一个曾经和泰戈尔一起探讨哲学、诗词的大师级人物;这么一个为中华民族解放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人,至今还得不到国人的了解、理解和尊敬,更谈不上什么怀念。改革开放快要奔向三十年了,很多的媒体、网站对阎锡山有的只是挖苦和讽刺。一条窄轨铁路——同蒲铁路线的建设,还有人说三道是。阎锡山在建设同蒲铁路线的时候,当时全国有几根铁路?!南京中央政府口头说要给一些钱。画饼充饥的事情没猜错,铁路建设中建成后,都没见到中央的一分钱。阎锡山为建设这条窄轨铁路,费了吃奶的力气。钢轨购买,基本用的是废旧品,还是建了一段,不得不停下来。没钱啊!最后只能用军队轮流当建设工人,建成一段马上运营一段。算盘底下成长起来的阎锡山,建设同蒲线窄轨铁路,肯定自有他的想法,但聪明绝顶的阎锡山,难道不知道一条窄轨铁路,如何能挡住外来的入侵?!
  现在来说说阎锡山的晋绥军事集团;
  这个强大的军事集团,在近现代史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这个集团的战斗力如何,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粗线条的阐述:
  一、晋绥军事集团的编制和该集团的重要人物
  晋绥军事集团,阎锡山是当然的领袖。他对这支部队的编制,很有个性和创造性。单独设立迫击炮团,手榴弹旅外加九个手榴弹营,仅此两项创,便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先河。这种编制在抵抗北洋军阀和日本鬼子的入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晋绥军的主要军事将领有商震、徐永昌、李服鹰、张荫悟、周玳、楚溪春、杨澄源、杨爱源、王靖国、傅作义、孙楚、李生达、陈长捷、郭宗汾等。这些人物大都出身保定系,这些人物也大都是阎锡山的“十三太保”,如李服鹰、张荫梧、楚溪春、李生达、傅作义等等。这些将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傅作义。这位被阎锡山由太原陆军小学保荐到北京清河陆军学校的15岁的青少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即回山西,由少尉排长连升至少校团副的他。在讨冯玉祥国民军的战斗中,由于守天镇指挥有方,一年之内,傅作义由上校团长升到中将师长。这在晋军、晋绥军历史上是没有过的。晋绥军的战斗力就是以傅作义的三十五师及其后来发展为三十五军为典型代表。后来,另起炉灶的傅作义,更是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出尽风头。抗战时期的1940年,他指挥的五原会战,击毙日本水川中将、步兵联队长桥大佐、特务机关长原中佐和五原矿日本籍军事技术人员500人,击毙日军1100人,生俘日军大小指挥官50人;毙俘伪蒙军3000人。傅作义本人也继蒋介石之后第二个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而他手下的几乎清一色的晋绥籍将领,诸如鲁英麟、董其武、郭景云、杨维垣、孙兰峰、安春山、朱大纯、刘春方、卫景林等抗战名将,也得到提拔重用。晋绥军史上,杨澄源之三十四军的战斗力也非常出色。守原平的那个姜玉贞旅即196旅,即属于该军编制。其它诸如商震、徐永昌、周玳、楚溪春、王靖国、陈长捷等,在抗战时期,为民族的抗战事业作出了贡献,在近现代历史上,也算是了不起的人物。抗战时期,寺内寿一大将、坂垣师团、东条英支部,都曾遇到这些晋绥军将领率部进行的顽强抵抗,吃了晋绥军的不少苦头。一支地方部队能有这样的表现和成就,这在近现代史上,恐怕只有桂系可以与之一比;一支地方部队能出这么多的人才,这在近现代史上恐怕没有一支地方部队可以与之相比,包括桂系。
  二、阎锡山及其领导下的晋绥军的战斗力是过硬的。这一点,从国共两军的对决中可以看出一二。(1)兑九峪战役东征是毛泽东、彭德怀亲自统帅下进行的,开始中央对解决阎锡山及其晋绥军是自信而满有把握的。这可从1936年3月6日至8日,毛泽东在红军东征总部驻地——孝义县大麦郊(今属交口县)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内容里看出。会议分析了红军东渡以来的形势,调整了作战部署。决定:“第一期以经营山西为基本战略方针”;要坚决贯彻“以发展求巩固的原则。目前是普遍摧毁反动基础,普遍发动群众,猛烈扩大红军,各个消灭敌人。”会议具体讨论了兑九峪战斗的部署,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在兑九峪一带重创阎军,扫清东进抗日的道路。毛泽东、彭德怀他们是有理由自信的,蒋介石的中央军吃过他们的大亏,粤军、湘军、黔军、滇军更曾惨败在他们手下,解决阎锡山的晋绥军应该没问题。结果却在兑九峪战役中触了霉头。毛、彭倾其中央红军的1、15军团的全部主力及总部直辖红1师、特务团与阎锡山的二个纵队(后增加到三个纵队)在兑九峪长达二十里的谷地上,拉开了战线。放眼望去,绵延几十里战场上,硝烟弥漫,杀声震天,战况十分激烈。两军从拂晓一直杀到午后,难见分晓。最后,毛、彭命令部队撤出战场,结束战斗。《彭德怀自述》里,就兑九峪的失利,归结为张的口子太大。(2)汾孝战役解放战争初期,我们的陈赓大将军,所指挥的晋南三战役——闻夏、洪赵、临浮,三战三捷,取得了歼灭蒋军之胡宗南有生力量两万五千余人的重大胜利。特别是临浮战役,把“天下第一旅”歼灭。在此前的上党战役中,陈赓还率军打败了阎锡山匆忙发动的主要由伪军临时改编组成的部队,可谓春风得意。1947年初,奉中央指示,陈赓、王震率领晋绥之独二旅、独四旅、三五九旅和太岳之十旅、十一旅、十三旅、二十四旅发起汾孝战役。胡宗南的部队都不是陈赓的对手,阎锡山的部队他当然看不起。他曾说:“阎锡山的这些鸟部队,既骄傲轻敌,又没有战斗力。”可这个汾孝战役却把陈赓同志搞的灰头土脸。此战役初期打的还是不错,但后来越来越糟糕。连陈赓自己的指挥所也遭到阎锡山部队榴弹炮袭击和飞机的扫射,中街村的战斗更是损兵折将。对于陈赓来说,汾孝战役需要记取的教训太多太多,他绝不会说这是个胜仗。至于说陈赓率军第一次攻打运城,后方已经做好接管运城的各种准备工作了,连进城的告示、标语都写好了。但因运城城坚壁厚,有胡宗南一部和阎锡山的地方部队把守,我们的陈赓将军率部啃了几下不动,去延安活动一下后就开溜了。(3)说到晋北我军与阎锡山部队的对抗作战,不提还好,一提就伤心。我们的杨得志纵队,三打小小的应县城,都不能成功。我想,林帅、聂帅一定至死也没有知道他们的徒弟会有这种表现。如果他们现在知道的话,能气的活过来。再说说1947年7月31日发起的大同战役。守卫大同的是阎锡山的第八集团军副总司令楚溪春,率1.9万部队,凭险固守一个多月,最终击退我军张宗逊、罗瑞卿、杨成武为大同前线总指挥的优势兵力之358旅,第五军分区第二团,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及教导旅,炮兵团,第一军分区独立第十二,十三团组成的攻击兵团,楚溪春这位阎锡山的爱将也从此名扬中外。
  徐向前领兵解决山西问题,接手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攻坚运城。对于城市攻坚战,徐向前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早在卾豫皖时期,几个地主名团的堡寨都令他和红军十分头痛;说熟悉,是因为长征时期的广昭战役和包座战役,胜负先不说,红军是付出了较大代价的。说陌生,是因为这次面对的是晋南重镇运城,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攻坚战了。说陌生,是因为攻坚运城不仅要和老对手胡宗南的部队交手,还要和距他家不到五里路的邻村的他的老师阎锡山的部队交手。
  吃肉与啃骨头的关系和利害,徐向前最有经验和体会。但他硬是横下一条心,两打运城,把运城拿了下来。继而一发不可收拾,攻坚临汾、决战晋中、解放太原,继而,场场战役是经典,场场战役美名传。临汾战役打出个“临汾旅”,成为共和国军史上最大的荣誉授予单位;晋中战役,以六万之众扣敌十万之师,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寡击众的著名战例;太原战役,也成为共和国军史上最难攻坚、费时最久、伤亡最大的“三最”城市攻坚战。
  以上战役的胜利,毛主席是给予过很高的评价的。
  临汾战役结束后,1948年6月1日,毛泽东在《关于辽沈战役的电报》的原文中写到:
  “徐向前同志指挥之临汾作战,我以九个旅(其中只有两个旅有攻城经验),攻敌两个正规旅及其他杂部共约两万人,费去七十二天时间,付出一万五千人的伤亡,终于攻克。我军九个旅(约七万人都取得攻坚城的经验,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大胜利。临汾阵地是很坚固的,敌人非常顽强。敌我两军攻防之主要方法是地道斗争。我军用多数地道进攻,敌军亦用多数地道破坏我之地道,双方都随时总结经验,结果我用地道下之地道获胜。……”
  晋中战役结束后,一九四八年七月十九日,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来电原文是:
  聂荣臻、薄一波、徐向前、滕代远、萧克、贺龙、李井泉、周士第诸同志及华北和晋绥人民解放军全体同志们:
  庆祝你们继临汾大捷后,在晋中地区歼灭敌一个总部、五个军部、九个人财产师、两个总队及解放十一座县城的伟大胜利。晋中战役在向前、士第两同志直接指挥之下,由于全军奋战,人民拥护,后方努力生产支前,及各战场的胜利配合,仅仅一个月,获得如此辉煌的战绩,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现在我军已临太原城下,最后地结束阎锡山反动统治的时机业已到来。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为夺取大原,解放太原人民而战!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毛泽东评价“临汾战役”是“很有意义的大胜利”;对于毛泽东评价“晋中战役”是“对整个战局帮助极大”,总也想不明白,有时甚至还想,有必要扣这么大的帽子吗!有时又想,给徐向前戴高帽,完全可以说点其它的吗,比如说他是如何用兵制胜,如何指挥有方等等。一定要说什么“很有意义的大胜利”和“对整个战局帮助极大”这样大的话吗。
  随着本人视野的开阔和年龄的增长,这才深深体会到,在雄才大略的毛泽东面前,我们这些常人,总是跟不上他异常活跃的思维和超人的智慧。我想,毛泽东对“临汾战役”和“晋中战役”的高度评价,是基于《三个月总结》《十大军事原则》和老人家对阎锡山和徐向前的认识中作出的。
  1946年10月1日《三个月总结》党内指示,针对蒋介石坚持要消灭共产党的判断,确定以打解决中国问题的方针。且大体勾画了解放战争的基本进程。用3至5年的时间,先实施防御,然后转入反攻和进攻。1947年12月,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中,多数原则中涉及到阵地战的问题,并强调,“应取小城市和中等城市和广大农村,后去大城市。”“一切守备薄弱的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守备程度的守备,而环境有许可加以夺取的城市和据点,相机夺取之。一切敌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吃透〈〈三个月总结〉〉、〈〈十大军事原则〉〉内容,我们就不难理解,毛主席对徐向前指挥“临汾战役”和“晋中战役”的很高评价了。徐向前指挥的这些战役的胜利,都大大超出了他老人家大战略设想和企图,也涉及到了他老人家所提出的作战原则问题。
  毛主席在起草这两份电报的时候,一定有万千感慨。这个徐向前不愧是张国焘的方面军总指挥。那个阎锡山在军阀里面混了那么长时间,长期不倒,靠的就是军事实力,他可不好惹。我和老彭是吃过亏的。和阎锡山为对手的在山西境内作战的部队,收效都不很理想。而你徐向前却这么干脆利索的把阎锡山的部队打的满地找牙。还消灭了1000多个日本鬼子。晋中战役打的真是非常好。那么少的人手,还多是地方部队,却敢于大纵深迂回和勇猛穿插。是大手笔,不简单!不应该把你放在后方呆这么长时间。可我不放心你!罗荣桓同志的病,比你的还重,可他是我的嫡系啊!委屈你了徐向前,趁此机会表扬表扬你,也算是个补偿。
  沧海桑田,方显英雄本色,徐向前元帅永垂不朽!

中原大战前后晋绥军编制

  中原大战前后的晋绥军编制
  蒋介石为分化各派反蒋力量,拉拢阎锡山,于1929年10月28日任命阎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阎充分利用蒋授予的职权.扩充军队。至1930年中原大战前,阎锡山的部队发展到10多个军,其情况如下:
  (一)步兵
  第一军 军长孙楚,辖孟祥吉、陶振武、马延守3个师;
  第二军 军长杨效欧,辖周思城、徐岱毓、李乐滨3个师;
  第三军 军长王靖国.辖田树梅、杜堃、田绣章3个师;
  第四军 军长李生达,辖霍原璧、段树华、陈长捷3个师;
  第五军 军长李服膺,辖朵珍、李俊功、贾学明3个师;
  第六军 军长杨耀芳、辖方克猷、赵廷英、温玉如3个师;
  第七军 军长关福安,辖郭宗汾、鲁英麟、刘添贵3个师;
  第八军 军长张会诏,辖杜春沂、周原健、于镇河3个师;
  第九军 军长冯鹏翥,辖楚溪春、高鸿文、黄光华3个师;
  第十军 军长傅作义,辖苗玉田、叶启杰、白濡青3个师;
  第一保安纵队 司令丰玉玺,辖李廷秀、王辅、刘召棠3个旅;
  第二保安纵队 司令杨澄源,辖刘光斗、李嘉林、梁鉴堂3个旅;
  第三保安纵队 司令周士廉,辖王弼、刘逢吉、马良3个旅;
  第四保安纵队 司令秦绍观,辖刘濯清、樊赓灿、黄士桐3个旅。
  上述4个保安纵队,中原大战开始后,均改为军的建制。
  (二)骑兵
  司令赵承绶,辖孙长胜、彭毓斌、吕汝骥、郭凤山4个骑兵师。
  (三)炮兵
  司令周玳,辖辜仁发、杨耀芳、温玉如、曾延毅、卢珖、周俊杰、冯鹏翥7个炮兵旅(各旅长在中原大战开始后稍有调整)。
  1930年3月15日,反蒋联军高级将领推阎锡山为中华民国军总司令兼第三方面军总司令,阎以徐永昌为前敌总指挥,张荫梧、傅作义为副总指挥,调集20多万大军,分兵6路,投入中原战场。阎在鲁北晏城设行营,亲自指挥。
  7月下旬,蒋介石再次调整作战部署,决定调集主力于兖州以北发起会战,情势陡转。9月18日,张学良发表出兵华北通电,东北军入关,反蒋联军损失惨重。
  10月,阎锡山中原大战失败,由天津逃住大连。张学良将晋军编为4个军,依东北军番号排列为:第四军,军长商震;第五军,军长徐永昌;第六军,军长杨爱源;第七军,军长傅作义。1931年6月晋军依中央军番号重新排列:第三十二军,军长商震;第三十三军,军长徐永昌;第三十四军,军长杨爱源;第三十五军,军长傅作义。后来又编了1个护路军,以孙楚为军长;1个骑兵队,以赵承绶为司令,1个炮兵队,以周玳为司令,另外还编了3个独立旅。
  参与的主要战役:
  

忻口战斗
又称忻口战役。发生于1937年10月11日-11月2日,地点则是在中国山西北部雁门关内的军事重镇,太原的北部屏障。该战役是抗日战争主要战斗之一,交战一方为守军之国民革命军,另一方则为日军。战斗起始时间为10月2日,总攻击则发动于10月11日。该战斗攻击部队为日军板垣征四郎率领的第5师团和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等。守军为卫立煌、等国民革命军将领率领的十个师以上兵力,人数达十八万以上。经过将近1个月会战,郝梦龄军长,刘家麒师长阵亡,中国守军则随即于11月2日退守太原。
  平型关战役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日至11月8日、民国26年)中的一场战役,由国民政府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所领导、历时一个月(从当年9月3日制定作战计划到10月2日全线撤退)、战场范围达数百里、中国方面投入兵力11个军共计十余万、历经大小战斗数十次,属中等规模战役。而平型关战斗(即共产党所称平型关大捷)则指该战役间第18集团军第115师林彪部依国民党指示在山西灵丘县西的平型关一带配合国军作战、成功伏击日军辎重队的战斗,为平型关战役中的一段小插曲。
  

18

娘子关战役为太原会战系列战役之一,也是中日战争早期的大型战役之一。地点是在中国战略要点太行山娘子关,该关口位于山西与河北交界支处。起始时间为1937年10月6日。攻击部队为日军川岸文三郎率领的关东军第二十师团。正面守军为中国孙连仲第26路军与曾万钟率领的第3军。10月8日-10月22日,日军于关外被中华民国国军包围,10月23日日军第109师团前来解围,10月26日,日军攻陷娘子关。
  娘子关战役晋绥军并没参加,该方向是中央派来的黄绍纮指挥,参战部队主要有孙连仲的26路军,冯钦哉的27路军,邓锡侯、孙震的川军,赵寿山的38军17师和军直教导团。晋绥军只是派了一个工兵团挖工事。
  当时晋绥军主力用于北线的忻口和平型关、雁门关方向。长城防线失守后,阎锡山组织了忻口会战,主力是卫立煌的中央军和晋绥军以及17路军改编的38军一个师。
  太原保卫战是太原会战的核心战役,也是太原会战的最后一场战役,为抗日战争早期的大型战役之一。地点是在中国山西太原。攻击部队为太原以北忻口方向过来的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和第5师团,太原以东娘子关方向过来的日军第20师团和第109师团。守军为阎锡山指挥的第二战区,卫立煌为第二战区前敌总司令,傅作义为太原城防司令。
  起始时间为1937年11月4日。5日东路日军占领榆次,6日北路日军兵临太原城下,7日两路日军在日空军配合下,对太原发动总攻。8日夜攻城日军突破北面城垣,守城傅作义部最后突围。11月9日,太原沦陷,战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