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 第一课:中共三代最高领导集体核心成员巡礼:李岚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08:56:36
中共三代最高领导集体核心成员巡礼:李岚清 刷新               标签: [ 原创 2011-06-29 21:06:38] 作者:红色牧师       此日记引用地址:http://blog.people.com.cn/blog/trackback.do?wlog_id=1309352915986507

中共三代最高领导集体核心成员巡礼:李岚清

——献给为中国共产党事业发展殚精竭虑的人们

 

华中科技大学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

 

              求真务实的领导者

                                                                         ——李岚清

 

一、   求学经历

1932年,李岚清出生于江苏镇江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代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他的外祖父吴涤楼。吴老先生毕生教书,早年执教于扬州中学的前身——第五师范,后常年执教于镇江,亦曾担任过中学校长,国学修养很深,擅长书法、诗词。李岚清念小学时,在外祖父的要求下,他坚持在寒暑假期间到私塾去读《四书》《五经》,学写字。后来,日本侵略者占领江苏,强迫学生学日语,当时尚为幼童的李岚清亦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日语。由于时局动荡,吴涤楼老先生把他与几个亲戚的孩子叫回来,在家里开办“达才学社”,亲自教授中国历史、国文和书法。但因为在家里学没有文凭,所以只好又回到了学校。李岚清家有个姓马的朋友,是圣公会的牧师,夫妇都是从美国回来的。马牧师答应教他英语,条件是星期天到他们的教堂唱诗班去唱诗。李岚清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学得很认真,为他以后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岚清初中毕业时,日本已经投降了。由于家里孩子多,经济困难,正好江苏医学院招收初中毕业生,高中、大学连读,考上后全部公费,还供吃住。那时,镇江是江苏省会,江苏医学院就在镇江,也就是后来的南京医科大学。十五岁的李岚清考入了江苏医学院,成为一名少年大学生。李岚清回忆说:“江苏医学院的学习负担非常重,课程排得满满的。要我们在一年半内学完高中的全部课程,同时还开始学医学基础课。教科书大都是英文原版。此外还要学德语,因为这个医学院是德国派。”李岚清在这里经历了他人生中最紧张而艰苦的求学生涯。也是在这里,他接受了进步思想,成为我们地下医学院用外文原版教材教学,使我获益匪浅。教科书是著名学者编的,水平很高。用外文教材对我们提高外语水平起了很大作用。”几十年后,他成为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全国教育工作时,主张有条件的学校要采用一部分高水平的外文原版教材,是有切身体会的。

可是,紧张案中的学习和极差的伙食使李岚清的体质下降了。读完一年级后的暑假,他参加了当地学生反对国民党反对统治的示威大游行。国民党军警鸣枪阻止,学生们继续往前冲,一路走,一路高呼口号。那时天气很热,李岚清口渴难耐,在街边买了一瓶凉水里面放点糖精和色素的“荷兰水”喝。没想到喝了之后,已经潜伏的疾病急性暴发,他得了结核性膜炎,大病一场,被迫休学治病。

病愈后,李岚清想回到江苏医学院继续学习,然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最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当地有名的学校——京山中学,从高二下学期插班读起,重新走上求学之路。李岚清仍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是地下党员经常联系、培养的进步学生,也是准备发展的对象。后来因形势发展太快,情况发生变化,他未及入党,家乡就解放了。

毕业前夕,人民解放军渡江解放了镇江、南京。国民党溃逃,报纸面临停刊。上级指示报纸一天不能停,而我们党的办报人员还未渡江,地下党组织让李岚清带领几个同学立即接管《新江苏报》,由李岚清临时主编。在出版几期后,党派任的办报人员到了,李岚清和同学们回校继续学习。

高中毕业时,因国家建设需要人才,李岚清听从组织建议,选择继续升学,考取了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系。在学校学习期间,他担任青年团和学生会工作,被选为校学生会副主席兼群众文化工作部部长。

二、工作经历

1952年,李岚清大学毕业。那时,国家决定建设我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李岚清等一批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被分配到长春,投身到第一汽车制造厂火热的建设之中,从此开始了他从事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生涯。厂里先后派了五百多人到苏联的汽车厂实习,这些人回国后成了我国发展汽车工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李岚清是最后一批去的,还担任实习队长和实习队党总支书记。1956年至 1957年在苏联实习期间,他一方面刻苦学习技术,一方面及时了解学员的思想状况,关了很多工作。1958年,李岚清和其他工作人员将“一汽”试制的第一辆东风牌国产轿车,从长春运往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向正在召开的中共八大第二次会议献礼。

20世纪 70年代,他先后参与了“二汽”的建设和“三汽”的筹建工作。到国务院工作以后他又一度分管汽车工业,领导制定了推动汽车工业发展的第一个产业政策。他与新中国的汽车工业结下不解之缘。

三、工作方法

李岚清曾从事经济工作四十多年,分管教育工作十年,在国务院还分管过财政、税收、商业、外贸、海关、工商、机械轻纺、科技、文化、体育、新闻出版、老龄工作等。他的这些工作经历,以及在实践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对我们有宝贵的启示作用。李岚清十分讲究工作方法,正如在《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中所揭示的三大工作方法:牢牢抓住“尚方宝剑”;“借东风”,抓机遇;锲而不舍,一抓到底。

——牢牢抓住“尚方宝剑”。李岚清分管教育工作的十年,是不平凡的十年,推动了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很大的成就,其中奥妙便是“尚方宝剑”。李岚清说:“我是充分运用‘尚方宝剑’去推动工作。”他解释说:“我做事情,凡事都要有根有据。邓小平同志的论述,江泽民同志的指示,科教兴国战略,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央的文件,国务院的决定等,我都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视作‘尚方宝剑’。我们要善于运用‘尚方宝剑’来统一思想,推动改革和发展,为民造福。”以“尚方宝剑”统一思想,保证权威,减少阻碍,贯彻执行,收效甚大。

——“借东风”,抓机遇。李岚清常说,要推动改革,每一个重要的机遇都要抓住不放。例如,1995年,国务院批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正式开始实施“211”工程。在“211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度出现过纷纷“争办”、盲目攀比的现象。李岚清当即对国家教委的负责同志讲:“关于具体评审,我是外行,也从不具体干预你们的评审。建设‘211工程’,首先要办好基础教育,不能拖欠教师的工资,要是老师有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特别是住房。”这就借着“211工程”的“东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时积弊已久的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并改善了教师的工作与生活条件,真是一举数得。

经过调查研究、论证后看准的事情,就要坚决做到底;凡是我关心的事,谁也别想蒙混应付过去,哪怕过了几年,我也要问个究竟。”李岚清在分管文化工作期间,针对文化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把诸多工程项目列出单子,对需要立项的,请有关部门抓紧报国务院批准;对国务院已经批准建设的项目,他经常过问检查落实情况。例如,国家博物馆扩建工程、西藏布达拉宫维修项目、陕西秦始皇陵遗址公园项目以及故宫大修工程等等,李岚清注入了大量的心血,使文物保护难题迎刃而解。在保护文物的实践中,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李岚清对过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进行了补充,提出“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原则,并在讨论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时,建议把文物保护工作方针修改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坚持文物保护与管理应由政府文物保护与管理部门负责,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文物可以作为发展旅游的资源,但不应交由旅游企业去经营。

四、执政理念

李岚清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之一,曾经担任国务院两届副总理,任内成绩斐然。作为中共中央高层领导,李岚清的执政理念是完全符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力戒空谈,多干实事。李岚清常说,我们共产党人要力戒空谈,多干实事,党教育工作的“后勤处长”,是李岚清对自己分管教育工作的角色定位。他说:“后勤处长是干实事的。要是不干实事,这个后勤处长就没有用了。”这是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的体现。在他分管教育工作的十年间,他始终以教育工作的“后勤处长”自居,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问题抓起,从广大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困难抓起,扎扎实实地为教育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了教育工作面临的难题,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只抓政策,不批条子。在中国,领导批条子是官场的规则、潜规则。但是,李岚清在国务院工作长达十年,但他从来没有为钱批过条子。李岚清接受采访时说:“我最不赞成随意批条子,我从来没有为钱批条子。我的工作就是抓政策、出主意、搞改革、促发展。”他说:“行政审批要公开化、法制化,避免随意人优惠,这不容易产生权钱交易吗?你们可以查查我的批件,看看我是不是有随意性审批的。我做的都是指导工作。我认为政府行政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抓宏观政策和管理。不久前,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我非常赞成。我们必须吧行政审批纳入法制化轨道,让任何人都没权力随意确定行政审批事项,没有权力随意批条子。”在李岚清担任国家关税税则委员会主任期间,历经两届政府、两任总理,该委员会十年间没有任何一个人违反纪律批条子。他说:“不但我李岚清没有这个权力(批),总理也没有这个权力。”李岚清同志身居高位,以身作则,自觉维护法律、纪律,坚持依法办事,以法律为准绳管理行政事务。

——既然看到了,就不能视若无睹。在国务院工作的十年间,李岚清经常到基层调研,在调研中发现的教育问题,他都要管。他动情地说:“既然看到了,就不能熟视无睹。”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教育投入一直在欠账,全国各地学校的危房问题引起李岚清的高度重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校师生的安全问题。他多次强调:“凡是涉及学校安全问题,我必问必管!安全第一,人命关天,人都死了,还谈什么‘教书育人’!”这不仅体现了他一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也反映了他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和作为一个领导者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五、人生启示

李岚清同志的一生是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不断做实事、做好事、做贡献的一生,他的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实在是我等青年大学生之宝贵财富,李岚清同志是我等大学生成长奋斗之楷模。

第一,苦练本领,踏实做事。李岚清同志在复旦大学读书时所学专业是工商管理,那是名副其实的“工”“商”“管理”,工、商、管理都要学,在系里的实习工场学过机械加工中的车、磨、刨、铣、钳等工种,可以上机床干活。毕业后分到“一汽”,随后赴苏汽车厂实习,是实打实地学到了本事,掌握了本领。“文革”中李岚清在“二汽”发动机厂当党委第一书记,他亲自上阵,经常到车间开机床干活“促生产”。掌握本领是做事的前提条件,踏实做事是成功的必要因素。“向前看,不争论,少宣扬,多实干”,是李岚清多年来工作的准则。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十年,李岚清日理万机,但他始终坚持下基层考察、调研,掌握各方

我们青年大学生须知,没有真本事是干不成大事,靠磨嘴皮也成不了大业。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苦练本领,培养能力,适时埋头苦干,抛弃浮躁之风,踏踏实实地做实事、做好事。

第二,善于思考,开拓进取。在地方工作期间,李岚清便显锐意进取之勇气。在他的主持下,天津成立了全国首个外商投资中心。上世纪 90年代初期,在注意借鉴 1952年高等教育进行重大院系调整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李岚清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手段从整体上把握,提出“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近 10年的实践证明,通过以“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多种手段并用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框架已初步建立,形成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新体制,使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它不仅打破条块分割、重复办学的局面,实现优势互补,教育资源的合理重组、配置和充分利用,而且调动了中央、地方及社会各方面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使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明显提高。在这一改革历程中,李岚清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观逐步形成。

我们青年大学生应该学会思考,认真总结经验,汲取前人思想之精华,接受前人失败之教训。虽然我们人生阅历尚浅,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历史的反省、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只有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方能开拓新天地,取得大进步。

第三,坚持原则,维护法纪。李岚清同志当了两届国家关税税则委员会主任,但他公开宣布自己没有批条子的权力,没有任何权力减免个案关税。他领导下的税则委员会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的方案,不断对关税的结构和税率进行合理调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降低税率,又增加关税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李岚清同志坚持依法行政原则,自觉维护法律权威,以实际行动推动行政审批改革,为我国建立新的行政审批机制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青年大学生应该抵制诱惑,坚持原则,守住底线,遵纪守法。原则,就是一种底线,人一旦失去底线,那将十分可怕,试想,如果一个社会失去了底线,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灾难呢?因此,我们要在原则之上生活,要在底线之上做事,

光明磊落、坦荡一生。

第四,承担责任,为民服务。李岚清同志是大国办大教育的掌门人,他在书中如是说:“国务院两届分工,我从心系教育到情系教育,感受颇深,感情弥深。 ”“教育事业关乎国家民族的根本,地位之重,战线之长,困难之大,尤为甚也。 ”但他毫无畏惧,边干边学,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例如,通过“共建、调整、改革、合并”八字方针指导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使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时间推移,其中的深远意义将逐步显现。推动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优惠政策,部署在全国实施旨在改善教师住房的“广厦工程”,1994年至 2000年,全国累计投入资金 1 144亿元,建造教师住房 1.5亿平方米,相当于 1949年至 1993年的 1.9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李岚清同志十分关心校园安全,亲自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高校治安保障长效机制,推动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凡是涉及学校安全问题,我必问必管”。

李岚清同志勇于承担责任,把人民利益置于最高位置,坚持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是一个共产党人最朴素的写照。我们青年大学生应该学习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管身处何地,人民利益始终高于一切,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让每一个愿意学习的人都有机会学习”是李岚清同志的理想。同时,这也应该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理想。

人格魅力:求真务实,勤政爱民

方略魅力:宏观指导,多干实事

 

小组成员:潘世敏、韩乘申、操波、季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