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花生酱汉堡:《婚姻保卫战》引发的话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59:35
http://www.jiaodong.net 2010-09-06 08:10:22 中国网
电视连续剧《婚姻保卫战》在内地五家卫视相继播出后,引起观众热议,它强烈的话题感不仅给人许多谈资和笑料,剧中幽默甚至有点夸张的情节背后,实际上呈现出很多现实家庭、婚姻问题。导演赵宝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茶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企业文化等各种文化现象汇集的今天,家庭文化建构非常重要,我们要通过这部作品表达这一点,想引发大家一种思考。”
为找原因而打架
赵宝刚眼中的家庭文化具体指的是什么呢?他说:“家庭文化的本质是要去了解男人和女人真正的需要和目的。在生活中,男人要懂得理解女人的想法,要学会为家庭分担一些;而作为女人要学会少提一些要求,多给予对方一些包容和支持。我们讲婚姻、讲家庭文化,要先从白领讲起,因为白领的知识文化程度使他们接受社会新理念更容易一些,把这个戏表达的内容放在白领阶层,我认为是比较合适的。其实这个戏表现的家庭是双方并非一味打架,而是想改变彼此现在经常打架的局面,到底什么原因,把它找出来,是因为找原因而打架,不是为了家长里短,如果大家把它看成为家长里短而打架,那这个戏太失败了。”
把握好自己的心态
赵宝刚不算高产导演,进入电视界20多年来,只拍了十几部作品。从参与执导《渴望》开始,到后来的《过把瘾》、《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还有刚刚播出的《婚姻保卫战》,他出手的戏部部都火。
赵宝刚比较喜欢有话题性的作品,一部戏出来,不但让人们觉得好看,更会反映一种社会现象,引发全民讨论。他举例子说:“拍《过把瘾》的时候,国内荧屏上还没有这种纯粹的都市情感剧,人们感觉很新奇,所以该剧一下子就火了;《永不瞑目》是海岩写的纯爱题材,更是引领了一个潮流;这几年人人都在说80后,可是并没有真正关注80后生活状态的影视作品出现,所以我就拍了《奋斗》。原来为什么不拍婚姻题材,是我觉得表现婚姻题材从历史记录来看都是比较残酷的,我不愿意表现残酷的事情,这回能够找到一种游戏感的方式,所以才拍了这个比较严肃的话题。婚姻给人带来了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实际也给人带来了一些伤痛,总结下来,自己对待人生实际就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如果你能够把握好自己的心态,婚姻还是蛮有意思的生活方式。 ”
换一种思维方式对待家庭婚姻
赵宝刚说,拍《婚姻保卫战》实际是希望人们改变心态,换一种思维方式对待家庭婚姻。 “这么说吧,是‘方程式生活状态’。什么叫‘方程式生活状态’呢?我们在教育理念上框了一个规规矩矩的方形,所有人都在这个方形里生活,包括教育、做人,全部都是规范的方形,然后人们按照这个方形进入到一个方格子里。人们最向往的工作是什么?中产阶级生活,也就是所谓白领生活。白领生活是什么呢?上班时高楼大厦,干净的环境,工资不错。但你想想,出了门就进入到一个大玻璃房子里,方形的,进入一个方形的电梯,又走入一个方形的办公室,坐在方形的格子里面对一个方形的电脑,这就是人们今天的方程式生活,非常规范。”
谈到婚姻,赵宝刚说:“婚姻这个问题,一般采访肯定都会问到我个人的婚姻问题,其实这个东西也没必要问,每一个只要是结过婚的人,看了《婚姻保卫战》一定是有感触的。这里所谓没感触的地方,所谓不真实的地方,就是他们根本就没认识到自己是这样的,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为什么要拍《婚姻保卫战》?这就是本质。有人说这个事情不真实,但实际上他在生活中就是这么做的,结果他说不真实,就跟两口子打架似的,丈夫这么说了,女的这么说了,就是这样的事儿,他就是不承认,他没意识到自己是这样的。这个戏的特点就是这样,我再说一句,我在媒体上也说过这个问题,男性看待剧中的女性以真实居多,女性看女性角色以真实居少。片子最后的解释,号召人们要有一种心态,夫妻关系基本都是在要求对方和改变对方,实际上要求对方和改变对方是不大容易做的一件事情,不如要求自己、改变自己。你想,如果你能有要求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多么值得骄傲啊,其实是很容易做到的。”(记者/肖杨 辽宁日报)
《婚姻保卫战》完美收官 五看“婚姻”成败
腾讯娱乐专稿 昨晚,由赵宝刚执导的最新力作《婚姻保卫战》在横扫荧屏两周后,完美收官。“夫联妇解”偃旗息鼓,四对夫妻在化解了重重矛盾后,终于找到了和平解决家庭婚姻的秘制宝典,为当下的新型夫妻关系提供了借鉴。剧中三对夫妻的故事结构,犀利的台词、诙谐幽默的表演风格。都成为了当下暑期荧屏最火热的看点,街头巷尾、各大网站观众和网友的火爆话题。同时,这部明星云集、话题性强、台词风格化的热播剧,却因脱离现实难以令大多数观众引发共鸣,从而产生褒贬不一的看法。
“最近看《婚姻保卫战》没?”
“看了……你说那个李梅是不是有病。”
如果坐在地铁上都能听到对赵宝刚近期热播新剧的热议纷纷,那从某种程度来讲,说明此剧真的红了。
这部涉及了80后、婚姻与家庭、生活与事业、夫妻关系、七年之痒等热门社会生活问题的《婚姻保卫战》在经过了一个月的热播自会后,成为了一部高收视的话题剧作,从拍摄手法到演员表演,从人物关系到台词风格都被大众拿出来争论、回味、批评或者总结。
概念化的剧情、对联般的台词、70后的演员、赵宝刚的风花雪月——是的,《婚姻保卫战》是《奋斗》的升级版,加大加宽加夸张的婚姻版本,发扬了《奋斗》假大虚空的缺点,却丢了当初石康式的幽默和张弛,它依然是一部颇具个性和话题的剧集,充斥着奇怪的人物和模式化的家庭,它满足不了人们在影视作品中需求感动于共鸣的愿望,但是猎奇、话题和找乐子,在《婚姻保护战》中都能找到。
这是赵宝刚继《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之后再次出手锁定80后,在热播热议上取得了“帽子戏法”般的成功,但在良好口碑方面继续被排入“争议”剧的榜单。论时髦时尚这几部剧不如偶像剧煞费苦心、论台词精妙又赶不上王朔改编剧的朗朗上口、论沉入生活更不及《媳妇的美好时代》这等朴实朴素的小老百姓戏码,那么《婚姻保卫战》这部剧能被归入的种类只有:“赵宝刚的80后剧”这一标签下了。
优劣对比之一:对白
赵宝刚喜欢京式台词,他也能驾驭个性化语言,他把生机勃勃的王朔小说成功改编、也把冯小刚式的幽默编排出色、他能将海岩的深情无往和狗血恋爱拍得自然动人,也能让石康潇洒的混不吝跃然荧幕之上,他一直是个压得住编剧和作者个性的导演,或者说,他需要那些具有强烈风格化的人物、台词,最终融合成赵宝刚自己的戏剧。
正方意见:幽默紧凑多金句
《婚姻保卫战》中最下功夫的当属台词,台词密集这一电视剧特色在本剧中可谓发挥到极致,几乎到了淹没情节的地步。但凭借着那些时尚、经典、幽默又凌厉的对白,《婚姻保卫战》得到了年轻一代的青睐。
台词花哨时尚又经常带出点小模小样的乖巧,是那种令人会心一笑或忍俊不禁的幽默,插科打诨又蜻蜓点水,可以说,《婚姻保卫战》用台词硬呈现出来一种异样的剧集面貌,场景不变下的两个人像是在演小剧场话剧,有时候又像群口相声。几个人一台戏,朋友、夫妻还是父女,几乎所有的对话都是在捧哏和逗哏,男的抖了包袱,女的就要跟上,那些妙语连篇、热气蓬勃的拌嘴、逗贫,虽然在生活中甚少出现,但精妙的台词还是讲出了一定的生活道理。
对于喜欢《婚姻保卫战》的观众来讲,台词贫是贫了点,密也密了点,但只要说得在理和有共鸣,就不算脱离生活。
反方意见:人物像一群成语字典
当初有石康的剧本打底,观众对于《奋斗》的批评声只集中在“胡扯”“不真实”“想当然”“根本不了解80后”等剧情核心上,但是经过了《我的青春谁做主》中对于京腔台词的无控制发扬光大,到了《婚姻保卫战》,台词方面已经完全失控了。
《婚姻保卫战》中的主角一共七到八个人,以佟大为与马伊琍为首的夫妻对戏时候简直像翻着成语字典在出口成章着,只是普通的买菜做饭、家长里短、上班哄孩子,总是想较着劲一样的字字珠玑,对着彪成语和列排比,生怕你的对联我没接上一样的努力。
《婚姻保卫战》毕竟是电视剧,并以贴近生活为卖点,以松弛的夫妻生活为主要内容,那么俏皮话或者聪明话一般是生活对话的点缀,但郭洋李梅这对夫妻如成语字典排排坐一样的生活,真情实感不见,松弛人生没有,这样两个人成天对着演话剧,婚姻不保卫一下也不行了。
而这些刻意而为的台词反倒暴露了导演才华欠奉的虚假文艺腔,精心修饰出来的故作潇洒,这么奋力反倒自爆其短,可以说,《婚姻保卫战》在台词方面上“独具匠心”的卖弄,除了带来了矫情的尴尬外,一无所获。
男人们都沦为家庭煮夫
优劣对比2:抓住话题
从2007年的《奋斗》开始,赵宝刚就“爱”上了80后,他在这个具有独特属性、曾经被上一代“妖魔化”、如今逐渐成为社会主流的群体身上找到话题和噱头,《奋斗》中敢爱敢恨和略显时髦的情节令人眼前一亮,闪婚闪离、80后初涉社会也成为话题,而后王朔时代的石康也以颇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在观众群中制造金句无数,虽然带着“不生活化”“瞎编乱造”“纯属逗贫”等争议和批评声,但《奋斗》依然成为被冠名了“80后奋斗史”的第一部大戏。
吃到了甜头的赵宝刚随即对解读80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和老一代电视人一起发现,在他们眼里写着小学生作文、吃着4毛钱冰棍、在蜜罐里长大、在高考里摸爬滚打的80后们不再是生活在“被定义”、“被标签”、“被评判”、“被带领”和“被保护”的时间里,他们拥有了左右时代个性的权力,并且是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有了各自的社会行为、甚至到了可以左右话语权的年纪,他们需要“奋斗”和“为青春做主”,需要努力和拼搏,也需要恋爱和地位,所以,他们有了一代人特有的经历和感慨需要抒发和解读了,于是赵宝刚抓住了这条时髦又热点路线,一抹黑又高调的走了下去。
正方:正中当下80后集体奔三潮流
不知不觉,80后已经集体奔三,婚姻问题、感情问题、婆媳关系、夫妻关系都进入了80后的日程表,大家的话题从讨论明星服装到了房车老婆,《婚姻保卫战》也是一出婚姻、家庭与社会现实交织的产物,但它和《蜗居》、《媳妇的美好时代》这类紧贴社会背景,脚踩草根环境的做法不同,它有点超脱于生活之外,更风花雪月更理想主义。
与其说《婚姻保卫战》是在保卫婚姻,不如说它变相描绘了理想中的婚姻,这理想还带着点轻松自在和阳光灿烂,这里面的男男女女都是讲笑话和博有趣的好手,没有被婚姻磨损和改造,孩子也不会是让人疲倦的累赘,就算是吵架,也仿佛是一场乐呵比赛,吵出了各自的热情、个性和高度,那些不大不小的事情无论吵得多九霄云外和貌似严重,最终总能欢乐开怀的回归。
简单、理想、耍贫嘴、偶像派、欢乐化——《婚姻保卫战》不是告诉你社会现实,也并非指正你的婚姻,只是一出乐儿,你看笑了就足够了。
反方意见:又拿80后说事儿
但赵宝刚对于80后的理解在这3年里一直偷懒般的停留在:爱逗贫、爱胡闹、爱喊口号,怎么不靠谱怎么来,怎么无所谓怎么说,女的必然高喊女权玩命拧巴,男的必须英俊时髦,满嘴金句,披上了这些80后的皮,赵宝刚给剧中80后的依然是70后的演员、60后式的习惯用语乃至50后的思维方式,这种奇妙的违和感一直如影随形的伴随着他的80后三部曲,也形成了矫情的特色鲜明,令大多数观众过目不忘津津乐道,令除80后之外的群体对着他解读出的价值观频频摇头或者充满猎奇,更令80后们一方面兴致勃勃,一方面哭笑不得。
女人们都耍起了小心眼
优劣对比3:情节故事
赵宝刚不愧是拍着海岩戏和纯爱剧成长起来导演,从《奋斗》到《婚姻保卫战》,他故事中的男女主角貌似和普通人生活在同一时空,但其实他们只是偷偷借了我们的生活做背景棚,他们大多人生轻松、生来富有,基本上生活中的刚性需求一概不必考虑,柴米油盐股票房价那是嘴上说说的谈资,并非实在担忧的问题,他们人生的唯一目标就是爱、为爱折腾,以及解决瞎折腾出来的一系列问题。
正方意见:跌宕起伏牵动人心
赵宝刚的剧一向是传统的好看的电视剧款,无论是什么题材、时代和空间,赵宝刚都能把偶像+爱情这个核心描绘到彻底的光彩,俊男靓女之下,一水的金风玉露、不变的一见钟情和永远的至死不渝,走的都是最传统的经典款,在爱情大路线上,赵宝刚基本从不另辟蹊径,绝对纯爱也绝对完美坚贞。但又懂得在小细节上玩不同凡响,比如80后的身份、幽默的对白和小小的道德冲突。
除了主角外,必定有一堆重量级各有特色的配角,配角和主角各自交织,两线三角,那是最基本的纠缠,有爱得非你不可的主角,也有生命不止倒贴不已的配角。
观众的心被几条线一同牵动,而爱情就在这些起伏变幻中得到考验、历练、锤炼,显得更加跌宕起伏和激荡人心。总体来讲,大方向正确,小细节取巧。这是最讨喜的电视剧类型吧。
所以,《婚姻保卫战》和《奋斗》一样都是赵宝刚一致的风格,帅哥美女扎堆,有爱得整整齐齐的男女主角,也有爱得乱七八糟的男女配角,各自风格,相互调和,对于观众而言,口味任选。即便是把视野放到了年轻化现代化和开放化的80后人士的婚姻生活中,赵宝刚的男女主角依然走的是不变的“一见钟情+金风玉露+至死不渝+忠心耿耿”的经典路线。
夹杂在《婚姻保卫战》那些举重若轻、痞气十足、漫不经心又口吐莲花的台词里,“爱情”“忠诚”“婚姻”依然认认真真的高悬在两位主角的头上,金光闪闪,双方之间没有欺骗,只有误会,没有错误,调和起来真是一出热热闹闹跌宕起伏、牵动人心却又绝不挑战身心的大剧。
反方意见:是话题是趣味却不是生活
《婚姻保卫战》虽然收视不错,引发热议,但最终的收视率和口碑上却远输《媳妇的美好时代》,究其原因也是赵宝刚一直以来的问题,他拍得从来都是“话题”、“言情”、“趣味”但却甚少有真的生活。剧中的男男女女,个个都是商人的头脑、艺术青年的性格、富二代的身家和明星的外貌,有资格脱离理想也有机会胡搞瞎搞,凌驾在生活常态之上后,再感叹出一堆烦恼来伤怀,这种“没事找事”的模式早在80年代初琼瑶奶奶就用过了,这种师奶式的思维是收视的不二法宝。
《婚姻保卫战》从某种程度上几乎是《奋斗》的续集,主角还是那几个主角,性格也还是那样的性格,没事找事的范儿已经成为剧集特色,在熟练的包装和演员的表演下,行云流水的构成了非生活化的小众情调。可是《婚姻保卫战》说到底,是瞄准的是两性关系、家庭婚姻、男女思维方式,以大众情感的社会问题作为核心,在这种常态话题的映照下,本剧从对白到剧情,从人物到想法,都令那些无与伦比的苍白矫情就暴露在外,无法掩盖了。
赵宝刚当年的剧名《拿什么保护你,我的爱人》可以拿来为《婚姻保卫战》做题眼,那什么来保护你,我的婚姻?打仗、扯淡和瞎折腾——这就是《婚姻保卫战》告诉我们的答案。
演员表演褒贬不一
优劣对比4:演员表演
《婚姻保卫战》中有三对夫妻,分别由黄磊、袁莉,于娜、刘金山,佟大为、马伊琍扮演。
演员的分配基本也如《奋斗》一样,佟大为、马伊琍在《奋斗》中曾是最不招观众喜欢的一对,这次也未能幸免,仍遭到群众们的强烈反抗,觉得他们的表演生硬,人物关系拧巴,难有共鸣与精彩。而与《奋斗》更相似的是,由黄磊、袁莉替代文章、李小璐出演的那一对夫妻,仍是《婚姻保卫战》中最受观众欢迎的角色,大部分观众都说:“最爱看的还是兰心他们那一家子的事,有趣味,很多情节比较真实。”
正方:表演很给力
《婚姻保卫战》中的演员最受认可的是黄磊老师,他饰演的家庭主夫许小宁招来了广大女性观众的喜爱,也得到了不少男性观众的共鸣。黄老师脱去他往日文艺青年的形象,变身“家庭煮夫”,和袁莉扮演的“大女人”兰心上演了幽默的夫妻档。
在“妻子”袁莉的眼中,黄磊扮演的许小宁是个不折不扣的“完美丈夫”:“许小宁有智谋、有智商,还肯为老婆牺牲,是个不可多得的好丈夫。而且他还胜任跟班、保姆、按摩师、军师、保育员等多重角色,真可谓是‘经济适用男’,相信和许小宁这样的丈夫生活在一起,会让人感到非常幸福。”而许小宁的箴言则是:“男人对付女人那得摩挲、摩挲,顺着毛儿捋,顺着气儿撒,得像太极一样。”许小宁的这种小处忍让、大处疏导的理念,使他和兰心的婚姻生活能够抵挡住种种坎坷,维持住令人羡慕的幸福状态。
黄磊在本剧宣传期曾携妻子孙莉接受访谈,表示每一段婚姻都需要“保养”,其实这部《婚姻保卫战》也可以用“婚姻保养手册”来理解。在生活中,黄磊也是一位丈夫、父亲和话痨,在《婚姻保卫战》中他多少有些本色出演,而其曾担任过导演的经验令他的表演节奏有张有弛,非常吸引眼球。
反方:假得还像在演《奋斗》
最被诟病的主角是马伊琍与佟大为,两个人的陆涛和夏琳在07年一度深入人心,仿佛代表着誓死真爱和一见钟情的模式,而巧合的是,在拍摄《婚姻保卫战》之前,生活中的“陆涛”和“夏琳”也分别经历了结婚与生子,正式成为了已婚一族,对于婚姻有了更深的体会,再来扮演深入人心的情侣服气,本是双赢好事,可是这2位在演技上较之已经很夸张的《奋斗》更差了一个档次。
几乎没有表情变化的“夫妻俩”大概忙着记住那些长到饶口的台词,尤其是气力不足台词功底差的马伊琍,每次念完那长长的台词都好像喘不过气似的,令人为她担心。
而包括以上这两位在内,以及黄磊和袁莉都被观众指为“70后干嘛装80后”,装嫩的效果太重,袁莉“家暴”黄磊的段落本想效仿杨晓芸调教向南,可是未能被观众接受,更有网友说:“都奔四的人了,就别往李小璐、王珞丹的路子上靠了,您有人家那份水嫩吗?”
人物穿着光鲜亮丽
优劣对比5:场景着装
《婚姻保卫战》是一出披着社会外套的偶像剧,不要沉重平庸和伦理说教,秀的依然是青春、养眼和活力,所以前卫的场景、漂亮的着装以及亮眼的明星也是其间的一大看点,不过导演赵宝刚并非是时尚中人,他捣鼓出来的所谓时尚剧也引发大家的怀疑和争议无数。
正方:时尚养眼
这部戏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赢得观众共鸣的同时,也营造了有关生活的一种理想氛围,引人向往。据说剧中三个家庭的房间,都是赵宝刚导演亲自装修出来的,难怪时尚感压过了家居气息。
而剧中,马伊琍饰演的清新白领、袁立塑造的成熟女老板、于娜饰演的过气名模,以及青春无敌的常小小等等,涵盖了每一个年龄阶层和性格女性身上的时尚元素,在这些人花花绿绿的着装和高级会所饭店的背景中下了功夫的本剧,无疑是为聚焦婚姻和分歧等严肃内核披上了娱乐味道十足的外衣,令人轻松和过目不忘。
反方:缺乏真实性
从《奋斗》开始,赵宝刚的青春剧就坚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了,天下掉下的有钱爸爸、开着宝马到处撒钱、有个巨大的厂房当loft住、认识多金英俊的帅哥等等,到了《婚姻保卫战》,赵宝刚又给已婚的80后们立下了标杆:几百米精装修的大HOUSE、清一色的Toyota、男的不是老板就是人家求着你做项目,女的都有自己的店和公司,嘴上也得念叨着自己买了什么包什么衣服。
艺术当然可以高于生活,剧中时尚也自然是供人欣赏和意淫,可是《婚姻保卫战》中的诸位都声称自己是普通人,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劳动人民,他们在里面理所当然的优质生活和装模作样却完全无法代表真正的生活和草根的时尚。
学习婚姻,幸福家庭没有标准照
赵宝刚导演的《婚姻保卫战》虽然在几家卫视收视率都还不错,但它在80后中的影响力,却远不及“前传”《奋斗》。论坛里讨论剧情、人物的帖子,盖出的都是“小平房”。以往跟帖最火爆的精彩对白摘录,也只有为数不多的人飘过。
赵宝刚给《婚姻保卫战》下的定义是“话题剧”,想用自己一个“50后”25年的婚姻经验,告诉80后如何生活;而80后却用“打酱油”心态,将老赵标榜的“婚姻保卫战”,变成标题党的一句口号。想通过剧情比对自己的婚姻,却发现所谓80后主人公的生活,基本上应了一句恶搞“有车有房、父母双亡”。筛除了“婆媳斗法”、“双面胶”、“蜗居”,没有了经济压力、忘记了养老问题、不担心孩子上学难,剧中仿佛提纯了的童话式幸福,被不少80后形容成“被幸福”。
标榜幸福,看似温暖却面目模糊
《婚姻保卫战》最后一集里,订婚那天跑了的老袁,遇到在酒吧借酒浇愁的杨丹。离婚时没说的心里话,统统倒了出来。两人发现绕了一大圈,还是彼此最合适。李梅和郭洋互不相让,“离就离”“谁不离谁就是孙子”,把他们的婚姻推到悬崖边。在民政局准备办离婚手续时,他们回忆起结婚登记时的情景,于是放下架子,承认还爱着对方。那份保卫婚姻的协议书,被小两口撕得粉碎。
“赵宝刚让我们有机会跳出来,旁观自己正历经着的生活。”豆瓣剧评上,一位80后给《婚姻保卫战》打80分。他还举了剧中例子:兰心把脸上面膜揭下贴到老公小宁脸上,顺带一句“别浪费”。“我忍不住偷笑,我发誓这可是不加修饰的生活原型。”不过,也有人评价说旁观久了,会觉得那只是别人的生活,甚至只是舞台上的生活:“看上去是在吵架,其实是在耍贫嘴。赵宝刚让主角的对抗,始终没有撕破脸,绕过现实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有观众发帖说,老袁并没有解释究竟为什么要“再追一次杨丹”。老袁一边说着和谁过不都是过,一边却说到头来发现心里只有杨丹。前后矛盾的观点之间,他只是微微一笑,不需解释也无法解释。而在他和杨丹重归于好的同时,老袁现任女友又该如何面对在订婚当天“被分手”?前一集中,那女孩还兴高采烈分发喜帖:“就算老袁不是,可我是第一次结婚呀。”只可惜她不是主角,不属于《婚姻保卫战》中幸福的主线。
很不幸,现实中80后创造的婚姻流行语,按照电视剧标准,大多都无法归入“幸福的主线”。闪婚、闪离,被结婚、被离婚,集体步入适婚年龄的80后演绎的生活秀,令无数父辈“看不懂”。今年4月,宁波一对夫妻创下一周“三离两结”闪婚闪离频率纪录。全国从结婚到离婚的闪婚记录,平均间隔只有25分钟。赵宝刚提纯出的3对不缺钱的夫妻,用集体大团圆,将复杂多元的生活“玩”成了概念。一位“50后”过来人说,“赵宝刚过了一回话剧导演的瘾。他在剧中设置的婚姻标榜出了幸福,看似温暖却有些面目模糊。”
懂得反省,已接近幸福
去年我国有1145.8万对夫妻登记结婚。而全国民事律师业务中,离婚案约占到33%。“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念经的人越来越多,其中80后新婚一族的“经文”中,充满了问题和困惑。
《婚姻保卫战》片尾,佟大为含着眼泪对电话那头的妻子说,结婚10年,你还信任我吗?这个家已让我不再感到温暖。这个片段令很多观众感动,但一位80后却不屑地说,“结婚10年后,还能谈温暖,还会订协议,那只能说他对生活充满新鲜感。”80后独生子女的婚姻,往往承载着两家人的期望,不少小夫妻之间的问题,源自各自家庭希望孩子,能在婚姻中一路幸福。随着时间推移,房子、孩子、养老,问题会层出不穷:孩子跟谁姓,春节在哪家过年,谁的爸妈带孩子?还有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首付月供你出多少我出多少?结婚10年,爱情早已被婚姻折腾得一地鸡毛。
民政部网站数据显示,今年前两季度,有124.5万对登记离婚。比2000年全年的121万对还多。还有人调查了某城市一年中2.5万对离婚夫妻,发现其中20%的婚姻关系维持不到3年;结婚不到1年就离婚的有970对。赵宝刚说:“不期望《婚姻保卫战》能帮助观众解决婚姻中的任何问题。电视剧不是婚姻教科书,如果婚姻中的男女,能看清自己和对方多一点,并且懂得反省,已经是极大的收益了。”
80后“闪离”族张先生说,毕竟现实不是电视剧中的大段台词,也不都是编剧和导演可以控制走向的“大团圆”。“幸福没有标准照,一家人抻着脖子念‘茄子’的全家福,大概只算其中一种。保卫婚姻,不如说保卫幸福,牵手或者放手,每个人心里都有幸福感悟。分分合合之中,有外人无法感受的痛,却也有别人不能理解的好。”(作者:王磊来源:文汇报)
六部戏折射新中国婚姻变迁      2003年:《结婚十年》
惊鸿一瞥:徐帆和陈建斌演的这对夫妻,第一年,“结婚了”;第二年,“有孩儿了”;第三年,为带孩子,“他妈来了”;第四年,“下岗了”;第五年,“出事了”;第六年,“有点钱了”;第七年,“外面有人了”;第八年,“离婚了”;第九年,“破产了”;第十年,他们在曾住过的旧楼前“重逢了”。难怪冯小刚看过几集就撂下了话:“30岁左右的人都可以看看,甭管结没结婚。”
核心观点:婚姻像面镜子,每个人都能在里面照出自己。
经典台词:一等男人家外有家,二等男人家外有花,三等男人到处乱抓,四等男人老婆不在家。
虽然我的婚姻生活才四年,但是拍着拍着,有时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让你在心里面过一遍自己的婚姻生活。一个女人即使她把濒临破损的家庭救回来,尊严却救不回来。(徐帆)
怕了,拍得我都不敢结婚了。(陈建斌)

2004年:《中国式离婚》
陈道明、蒋雯丽牵手走进被誉为“现代版《围城》”的《中国式离婚》,该剧揭示了在婚姻契约下夫妻之间的三种背叛:心的背叛、身的背叛和身心的背叛。通过一个普通家庭走向离婚的发展轨迹,该剧聚焦于婚姻生活中的不和谐、不宽容、不理性所带来的伤害与疼痛。
核心观点:女人对自我的忽视是造成婚变的根源。
经典台词: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女人,监视着这个男人面前出现的女人。
所谓过敏,就是当你七年之痒时,你老婆神经上出的一种疹子。
心的背叛的严重程度远在身体的背叛之上。一夜之欢算得了什么?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没有一时冲动偶尔走火的时候?心的背叛就不一样了。你心都不和她在一起了,身体还要和她在一起,不仅对你不公平,对对方也是一种欺骗,一种侮辱。
在中国,很多已婚女性都有一种“夫荣妻贵”的心态,因此迷失了自己,这无形中给男人很大压力,由此埋下危机的隐患。这部戏演起来让我感觉歇斯底里。(蒋雯丽)
保持自己的领地是保护爱情的一个好方法,当你全都交给对方的时候,你还剩下什么?当你再从对方手里往回要,就会出现问题。(陈道明)
2005年:《临界婚姻》
这是一个30岁女人的故事,由涓子主演。女人无法忍受一个性无能的男人躺在自己身边,也无法抵御一个疯狂追逐她并带给她心理与生理极大满足的另一个男人的热情,最终这枝“红杏”慢慢伸出了墙头。该剧首次涉及“无性婚姻”这一社会问题。
核心观点:越贞洁,越疯狂
经典台词:是向生活妥协,还是听从自己的心?
坦白是为了你们之间能够有一个更幸福、更稳定的将来,如果你的坦白会给他带来心灵上的阴影和伤害,这样的坦白并不是好的。
女人用红杏出墙报复男人根本不是办法。只要对对方还有感情,就应该坚守住家庭的堡垒。如果彻底没感情了,就选择分开。(涓子)
2006年:《新结婚时代》
继《中国式离婚》后,编剧王海鸰又本着“婚姻是个性化的”之观念,讲述了三个错位的婚姻。刘若英和郭晓冬扮演的夫妻是城乡结合的“穷富恋”,梅婷出演的那对是“姐弟恋”,还有一对则是教授跟家里小保姆的“忘年恋”。该剧还原了婚姻的本质,劝诫人们不要为了面子或为了别人而结婚,而当婚姻遇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时,应该坚持自己的选择。
核心观点:婚姻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
经典台词:夫妻过日子就是压跷跷板,你高我低,你低我高,不能总是一方高高在上,否则日子很难过得下去。
结婚你不是嫁给了某一个人,而是嫁给了这个人的全部社会关系。
你可以不爱江山爱美人,但是告诉你,没有一个美人是不爱江山的。
虽然剧中是演了离异的人,但我不会因为这样而对婚姻感到绝望。结婚好玩极了,很有挑战性。我随时都在想结婚,但是一定要找个舒服的人,因为两个人要在一起生活那么长时间。(刘若英)
2007年:《所谓婚姻》
《所谓婚姻》以女性的视角挖掘出了一种“第四种情感”——比爱情少了性,比友情多了情。剧中,这种“第四类情感”介入一对恩爱夫妻五年的婚姻生活。这对夫妻由佟大为和王艳饰演,最后佟大为在家庭与责任的约束下,理智地控制住了自己的情欲,化解了一场“假性婚外恋”的风波。
核心观点:婚姻中彼此的空间预留,既是利人也是惠己。
经典台词:婚姻不管别人怎么评价,说到底就是一个现实的男人和一个现实的女人之间最现实的联手合作。当两个人携手踏上红地毯就等于拿到了一份契约,男女就是契约的甲乙双方。合作者必须具备尊重、理解、宽容他人的基本素质。
发酵好了,婚姻就是一坛美酒,时间越长越醇正。如果发酵不好,婚姻就像一坛发了酵的泡菜。
这部戏几乎和我的个人生活坐标吻合。比如听胎音,我在生活中和戏里都有这个情节。我在生活中的角色和在戏里塑造的角色,对我来说是一个相互学习和补充的关系。(佟大为)
2007年:《金婚》
《金婚》的故事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总共横跨了50年,主要讲述蒋雯丽饰演的年轻漂亮的小学教师文丽和张国立饰演的重型机械厂技术员佟志的婚姻历程,两个人的争吵始终贯穿其中。《金婚》在观众中引发的强烈反响也是破纪录的。
核心观点:夫妻是最亲密的敌人。
经典台词:虽然你什么都没干,但是你心里可什么都干了。
找女人,疯点浪点都没事。找老婆,那得找奴隶型的。
半世纪牵手,养儿育女柴米油盐,苦也恩爱乐也恩爱,磕磕绊绊终不悔。五十年同心,事业家庭酸甜苦辣,哭也甜蜜笑也甜蜜,风风雨雨永相随。
女人都爱追求浪漫,而人生最大的浪漫其实就是一生只爱一个人。(蒋雯丽)
现实生活中没有教科书,能否到达金婚,关键在于两个人自己。我相信我自己可以做到。(张国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