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行为理论 心理学:谭中: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旅游目的地国”的喜与忧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05:09

谭中: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旅游目的地国”的喜与忧

(2011-04-21)

fieldset {width: 306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align: center;}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普京:俄将斥巨资推行武器现代化
[中国早点] 等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人物面对面] 杨荣文谈"左二代"行动党候选人
[新加坡大选] 单选区对阵[图]
联合早报网招聘 Freelance网络新闻编辑 .c1{font-size:9pt; font-family:Arial,宋体; line-height:15pt;color:#333333;}A:link {TEXT-DECORATION:none;color:#333333;}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color:#333333;}A:hover {TEXT-DECORATION:underline;color:#990000;} 男人强肾一次治愈不反弹
非洲猛男征服少妇的秘密
手机监听★定位★取证★
糖尿病—清血化糖新疗法
● 谭中

  4月11日北京庆祝亚太旅游协会成立60周年。在大会上发表了一些数据:2010年,中国国内旅游21亿人次(世界第一),入境旅游5500多万人次(世界第三),出境旅游5700多万人次(世界第四),到2015年将发展到入境过夜游客接近1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33亿人次,预料届时就是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了。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说,中国正进入旅游业的黄金时代,要在未来五年中,使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的支柱产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突出历史人文特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认为以崇高的目的发展旅游业就会增强中国与世界的和谐、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如果把旅游业当作赚外汇的摇钱树就会有损中国的国际形象。 

在中国可看到世界文明缩影

  在人类历史上,中国和印度次大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客与最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使得孔子发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言论,使得唐朝诗人王勃道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言壮语。中国的特点是山河锦绣、人口众多、文化悠久,又受“天人合一”思想指导,注重“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互动。岳飞那一介武夫竟能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磅礴人生观与宇宙空间感觉,像李白那样的中国文人就更是三句不离大自然了。中外游客在中国旅游能尽情享受美景、文化、历史、人情、风俗、烹饪。

  中国这从古到今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国”又制造了超国界文化交流的旅游奇迹。比方说,印度佛教的八大菩萨,弥勒(Maitreya)在中国变成“未来佛”,他的神龛遍布中国,在印度却较难找到;观音(Avalokitesvara)、文殊(Manjusri)、普贤(Samantabhadra)、地藏(Ksitigarbha)都在神州大地(而不是天竺印度)设立大本营,他们的世界各国信徒都不远千里来中国膜拜。中国境内的伊斯兰、摩尼教、印度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名胜也不少。游客走遍中国就可看到世界文明的缩影。 

发展旅游业不能“金玉其外” 

  不禁想起隋炀帝统治时代,为了招徕外国商人,当他们到达首都时免费酒饭招待,还用彩色丝绸把树木打扮一番。外国商人问为什么,就对他们说中国如何富裕。可是,外国商人入境时沿途都看到贫穷现象,反问说,为什么不把这些丝绸施舍给那些穷人呢?这个例子说明中国建设旅游业“软环境和硬环境”还必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配套,不然就只有“金玉其外”而没有“金玉其内”了。

  八十年代印度驻华大使文克(Venkateshwar)曾经对“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这一口号稍有意见,认为有“我字当头”之嫌,如果改成“全世界都是我们(中国)的朋友”,那就是真正的国际主义精神。我看这种偏向在中国各行各业都很普遍,旅游业更有点像宣扬“中国中心论”的山头,有时会引起外国朋友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