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中文歌词:关于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实践与思考--河南监察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6:33:32
关于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实践与思考
【字体:大中小】   2008-11-06   来源: 宣教室
廉政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惩防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而廉政文化进农村,是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廉政文化进农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70%的人生活在农村,农村的和谐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农村部分地区还存在着财务管理混乱、惠农政策落实不力、干群矛盾突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滞后、对农村基层干部监管乏力等一系列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和谐稳定。破解这一难题,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力度,规范基层干部的从政行为,加强和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廉政文化是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可以把“廉荣贪耻”的廉政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干部群众的思想深处,起到净化党风、民风、纯洁基层干部队伍的作用,在广大农村营造出风清气正、政通人和的发展环境,实现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在中央的大力倡导和要求下,我市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工作中同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工作进展不平衡。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领导重视程度、组织实施方法不同,使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进展存在较大差距。领导重视或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相对来说廉政文化建设投入的经费较多,工作力度较大,效果也比较明显。如梨林镇、沁园办事处等,先后投资数十万元在辖区主干道设置了廉政灯箱广告、安装了廉政文化宣传橱窗,同时组织群众举办廉政书画展、排演廉政文艺剧目,使广大群众时时感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营造了“廉荣贪耻”的文化氛围。而领导重视不够或经济条件较差的乡镇,廉政文化建设投入则相对较少,造成硬件建设跟不上、工作措施不力、教育效果不明显。
(二)缺乏地域特色。当前廉政文化进农村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各乡镇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廉政文化建设同当地的地域特征、人文特点结合起来,没有合理整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条件,扬长避短,构建别具特色的廉政文化亮点,而是人云亦云、照抄照搬,造成工作雷同、形式单一,缺乏亮点和特色,削弱了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三)缺乏与相关工作的有机融合,形不成强势合力。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许多地方热情很高,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思想认识偏颇,不能正确处理廉政文化与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廉政文化与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法治文化的关系,往往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其他工作人为地分割开来,就“文化建设而文化建设”,造成廉政文化与相关工作割裂脱节,缺乏强有力的依附和支撑,孤军作战,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强势和合力,有的甚至最终演变为形式主义、“面子工程”,失去了廉政文化应有的作用。
三、廉政文化进农村必须做到“四个结合”,实现“四个提高”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廉政文化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作,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虚功实做,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先进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中,融入反腐倡廉工作的总体格局中,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整合资源、多方参与”的原则,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总体来说,要做到“四个结合”,实现“四个提高”。
(一)廉政文化进农村要与反腐倡廉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意识。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首先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党纪条规教育。要以党校或其他教育基地为依托,每年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基层干部的法律素质、政策水平和依纪依法办事能力,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其次,要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加强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要注重培育树立身边的模范典型,深入挖掘、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弘扬新风正气,使广大基层干部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又要以发生在身边的违纪案例为教材,深入剖析原因、解读危害,使农村干部吸取教训,受到警示,增强拒腐防变、廉洁从政意识。三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导向作用,着力营造“廉荣贪耻”的舆论氛围。在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设反腐倡廉专题、专栏,刊登、播放与反腐倡廉有关的访谈、评论、言论、警示教育资料等,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努力营造“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氛围,激发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
(二)廉政文化进农村要与规范财务管理相结合,不断提高基层党员群众的监督意识。乡村财务管理混乱是诱发农村基层干部为政不廉的重要原因,也是引发农村不稳定因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推动廉政文化进农村,必须与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相结合,解决长期以来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程序不完善,手续不完备,财务管理混乱问题。一要推行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在各乡镇成立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加强对村组集体所有资金、资产的管理。二要逐步推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设专人对农村财务实行电算化管理,方便群众随时查阅村组有关财务收支情况,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三要建立健全农村财务民主理财监督机构。在充实民主理财小组人员的前提下,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促进农村民主理财工作规范化。四要加强农村财务审计,严肃财经纪律。在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主权利的基础上,实行农村财务审计委托代理制度,成立农村财务审计专门组织,对农村财务进行定期审计,并对审计情况及时予以公布,促进农村财务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三)廉政文化进农村要与加强村务公开相结合,不断提高基层党员群众的参政议政意识。从更高层面讲,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增强广大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意识,提高农村民主化管理水平。因此,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必须加强村务公开工作,把村务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实行民主管理,这是避免暗箱操作,保障群众享受民主权利的有效方法。一要完善制度。制定出台村务公开相关规章制度,对村务公开的程序、内容、公开形式、责任追究、监督、考核等作出详细规定,规范农村村务公开工作。二要规范公开内容。村务公开不仅要公布村财务收支情况、大额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土地征用款和公益工程招标情况等,而且只要农民群众关心、认为需要公布的内容都要逐项明细公布,真正做到不缺项、不漏项、不敷衍、不应付,内容真实可信,从而使广大群众真正参与到村务管理中来。三要规范公开程序。村务公开要做到“四把关,五统一”。“四把关”即支书、村长把“双签关”,村会计把原始单据“规范关”,村民主理财小组把“合理关”,乡镇农经站把“合法关”;“五统一”即统一理财时间、统一结账日期、统一集中办公、统一公开时间、统一公开要求。四要变事后公开为事前公示。村级重大事务要在办理前公开,实行“一事一议”:“两委”班子集体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决议,并做到决议公告、操作公开、结果公示,实现决策的民主化。
(四)廉政文化进农村要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不断提高基层党员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廉政文化的传播必须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一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廉政文化与科技、教育、文化普法宣传结合起来,采取文艺演出、政策宣讲、普法宣传、科技下乡等形式,把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党风廉政建设等知识传播到广大农村,让群众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化活动中自觉接受廉政熏陶和廉政教育。二要变传统的灌输教育为“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教育,采取绘制廉政漫画、书写廉政格言警句、设立廉政宣传橱窗、廉政灯箱广告,组织群众观看红色电影、编排廉政小戏曲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宣传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理,使廉政文化建设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有条件的村镇,还可建设“廉政文化一条街”、“廉政文化一条巷”,或因地制宜,设立“廉政小游园”、“清风亭”、“清风廊”等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休憩娱乐场所,加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三要依托文化场所和文化阵地,大力传播廉政文化。结合文明村镇建设,在各村、镇办建立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大院等。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大院要有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内容,要投资购买影碟机、电教片、廉政教育书刊等,建立廉政文化活动室、“廉政图书室”、“廉政书架”等,依托阵地传播廉政文化,使农民群众时时感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
总之,廉政文化进农村就是要通过各种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把反腐倡廉、遵纪守法的有关内容和要求,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基层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头脑之中,使大家懂得什么是荣,什么是辱;什么是廉洁,什么是腐朽;什么是守法,什么是违法;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什么是应该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引导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讲廉洁、讲文明、讲道德、讲法纪、讲民主,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