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速成手册:试论领导者的公众形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8:01:52
烟草在线专稿  摘要:领导者良好的公众形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通过不懈努力来实现的过程。在当今社会,公道、正派、持之以恒,奋发向上是时下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崇高品质,也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良好形象之必然及要求。因此,领导干部要树立好的公众形象,就必需倡导“比干劲、比奉献的高层次、高境界的见贤思齐”之举。同时用江泽民同志教导的“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拼搏进取精神去创业,去奋斗。其领导者的公众形象是领导者内在素质的外在展示和流露,是领导者自身领导实践的客观后果,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在目前社会历史条件下,领导者良好的公众形象的主要特征是:道德完美的好人形象、无私奉献的公仆形象、是非分明的正气形象、开拓进取的创新形象、知识广博的学者形象等。本文就从领导者公众形象概念、领导者应具备的公众形象领导者公众形象的科学设计、领导者公众形象的优化维护、领导者公众形象的塑造进行了初浅探讨。

  关键词:领导干部 公众形象 设计维护 塑造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什么形象,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领导者的公众形象是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关注和议论较多的一个问题,结合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的保持共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认为加大领导者公众形象问题研究的力度,无疑是具有多方面意义的。

  一、明确领导者的公众形象

  领导公众形象是领导干部自身修养的外在表现。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只有从多方面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塑造良好的领导形象。首先应该明确界定和理解领导形象的概念。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说过:“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有人认为,领导形象就是领导者在穿戴打扮、言谈举止等方面给人的印象,甚至提出应包括身高、相貌等“自然条件”。这种看法虽不能说全无道理,但显然失之片面和肤浅。领导形象作为一个理论概念和学科范畴,它要揭示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概括事物的本质内涵,而不能用望文生义的方法来解释。准确地说,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在其素质基础上,由自身实践所决定的社会公众映象和评价。

  (一)领导公众形象是领导者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

  一个领导者有什么样的内在素质,必然会展示、流露出什么样的外在形象。这种内质和外形的统一是客观的、有规律性的,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毛泽东留给世人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形象,是他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开阔的胸怀、广博的知识等各方面素质的必然反映;而林彪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野心家、阴谋家形象,也是由其恶性膨胀的极端个人主义世界观和阴暗自私的心理素质所决定的。领导者良好形象的塑造,不能靠包装,不能靠表演,也不能靠所谓“强化训练”之类的措施,而应该靠自身各方面素质的不断提高。只有自觉地内强素质,才能外塑良好的领导形象。

  (二)领导公众形象是领导者自身领导实践行为的客观后果

  领导活动是领导者带领被领导者在特定时空环境中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领导者作为领导活动的主体,在领导实践过程中,必然给下属和社会留下印象,这种印象不断地重复、深化和综合,就会形成社会公众印象和评价,这就是领导形象。显然,领导形象具有客观性。所谓客观性,一是指领导形象的存在是客观的。只要是领导者,就必然给下属和社会留下自己的形象。领导者不存在有没有、要不要领导形象的问题,只存在有什么样、要什么样的领导形象问题。领导者与其形象是密不可分、如影随形的关系。二是领导形象的状态也是客观的。群众会很客观地从领导者的实践中形成对其形象的评价。谁是谁非,谁优谁劣,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谁半心半意甚至假心假意为人民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眼睛是全然不会错的。“天地之间有杆秤”,“公道自在人心”,这是对领导状态客观性的通俗表达,其正确性是无可置疑的。

  (三)领导公众形象是个过程

  领导公众形象的基础是领导者自身的素质,广大群众是从领导者的实践中对其形象进行判断和评价的。素质和实践都是动态概念,这自然决定了领导者的形象必然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或说是以过程状态存在的。领导形象作为过程,其运动变化在实践中表现为两个方向:一是正向运行,即领导者素质的提高和形象的优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国大批中青年领导者迅速成长,涌现出像孔繁森、李润五、马恩华和李国安等一大批深受人民爱戴的优秀领导者,他们是形象正向运行的突出代表;另一个则是负向运行,表现为素质的降低和良好形象的丧失。在反腐败的斗争过程中,这类典型事例决不鲜见。领导形象作为过程运动变化的两种性质,从根本上说,是由现阶段权力本身可以发挥不同性质的作用所决定的。领导者是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还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这必然会直接导致自我形象运行的不同方向。领导者要塑造和优化形象,就必须警钟长鸣,严格自律,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坚持和实践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

  二、领导者应具备的公众形象

  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群众对他们的关注是多方面的,就连性格爱好、言谈举止和穿着打扮等,也都会有人进行议论。这些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领导者的形象,领导者在这些似乎“无关宏旨”的问题上加以注意也是必要的。但是,决定事物性质的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新时期社会主义领导者的良好形象,我认为主要应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道德完美的好人形象

  领导者首先应该是好人。尽管好人不一定是个好官,但好官必须是个好人。 在社会生活中,下属和广大人民群众衷心爱戴并真诚拥护的领导者,往往并非因为他们的本事有多大、能力有多强,而是取决于他们的做人。周恩来是人民心目中的丰碑,大家对总理感慨最深、怀念和追忆最多的,是与他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密切相关的。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总理的形象首先就是非常完美的一个好人形象。 一般而言,群众对一个人是好是坏的评价,主要是以其道德状态为标准的,好人就是道德完美的人。所谓“完美”,是指私德好、公德好、官德也好。例如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严格自律、克己奉公、言行一致、诚实守信、亲切待人等。领导者应该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做人的品位。江泽民指出:“领导干部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做什么人?我认为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进行了精辟的阐释。……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无私奉献的公仆形象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而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本质则是人民公仆。无私奉献的公仆形象,是良好的领导形象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对于领导者来说,就是个领导观的问题。领导观是领导者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反映,是领导者对于从政为官根本目的的观点。在今天的社会利益格局下,领导者的利益观就其实质来说大致有两种:一是为个人、为小集团的利益当官。在这种领导观指导的领导实践中,必然以自我为中心、从私利出发,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甚至是骑在人民群众头上,指手划脚,作威作福;另一种则是社会主义领导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从政当官的唯一宗旨,在领导实践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为群众排忧解难。

  (三)是非分明的正气形象

  讲正气,既是中华民族为人处世的传统美德,也是由社会主义领导本质属性所决定而对领导者提出的必然要求。领导者树立起是非分明的正气形象,无疑是新时期良好的领导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

  领导者的领导目标实际上是通过他的影响来实现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领导就是影响”,领导者能否有效实施领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影响力的大小。实践证明,正气形象是领导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对于下属和广大群众来说,他们不仅要听领导者怎么说的,更要看他是怎么做的,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古人曾讲:“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显然,领导者讲正气,树立起是非分明的正气形象,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殷切期望的,也是其提高影响力、顺利开展领导工作的基本保证。领导者正气形象的素质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真正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才能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才能在工作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正直坦荡,敢于同各种歪风邪气和腐败行为做斗争。总之,才能树立起人民群众认可的正气形象。

  (四)开拓进取的创新形象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然也是一个地区、行业、单位进步的灵魂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时期的领导者应该积极开拓,锐意进取,树立起具有时代风采的创新形象。

  领导工作不单单是执行性、重复性的工作,而是要面对新矛盾、研究新思路、制定和推行新的战略策略。显然,领导工作本身就是要求领导者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是在多年“左”的影响和计划经济的束缚下启动和进行的,又处在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之中,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困难堆积如山,这更需要领导者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不能用旧意识看待新事物,不能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更不能患得患失,求稳怕变,甚至采取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态度。早在1978年召开的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就深刻指出:“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领导者应该有胆有识,敢闯敢试,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才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期望和欢迎的形象,也就是创新的形象。

  (五)知识广博的学者形象

  在今天社会历史条件下,领导者只有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成为学者型领导者,才能胜任新时期的领导工作。因此,学者形象也是新时期领导形象的重要特征之一。 领导者作为学者,首先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文化层次一般是以学历为标志的,虽然学历和能力、文凭和水平并不应该简单地划等号,但不能由此轻视学历。事实上,学历既是一个人获得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性条件,也是知识更新、不断有新的提高的阶梯和动力。尤其是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领导者的文化层次显得更为重要。领导者作为学者,除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外,还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由领导工作的复杂性、综合性和多变性所决定,领导者的知识面应该力求广博。从人才分类的角度来说,领导人才应是通才型,即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当然,要求拥有广博的知识面,不能简单化地推导为越广、越博越好。知识无涯,精力有限,领导者应从自己的具体岗位出发,对浩瀚的知识进行科学的选择和优化组合,形成自己独特、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胜任领导职务,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四、领导者公众形象的科学设计

  所谓科学设计,是指领导者在自我诊断的基础上,设计出自己新的、理想化的形象目标,这是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环节。 自我形象的科学设计,不是主观任意的行为,而是要根据党和人民的要求,根据我国新时期的历史特点,根据自己岗位的层次、行业、具体职务等因素来综合思考。新的形象既要理想、优秀,又要切实、可行;既要把握重点,又要注意全面。从领导观的校正、领导作风的选择,到知识结构的调整,甚至着装、言谈、仪态等都应该有所考虑。这样,设计出来的新形象才能丰满、鲜活,既有努力实现的价值,又有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形象的设计过程,实际上也是领导者对自己思想和行为进行认真清理的过程,是真实、全面地认识自己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在实践中就很难有真正的清醒和自觉,甚至会以丑为美,不断败坏自己的形象。现实中,个别领导者挥霍公款,吃喝玩乐,出入高级宾馆、酒楼,甚至动辄一掷千金,群众嘲之为“三星”(酒星、歌星、舞星)干部,有的人不仅不以为耻,反而自认为是“气派”、“大方”、“有魄力”,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领导的公众形象,涉及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和领导行为等方方面面。树立好的领导形象,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刻苦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一)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领导形象的核心和基础。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世界观如何,对于团结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从事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领导干部要做到在政治风浪中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鲜明,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一个人无论职位高低,都必须把世界观改造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焦裕禄、孔繁森等党的优秀领导干部,之所以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就是因为他们以共产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崇高境界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从而真正成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为人民奉献终生的人。

  (二)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领导观

  领导观是世界观在领导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领导观的核心和本质就是为人民服务。领导就是服务,权力、责任与服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领导干部在执政用权的时候,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看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看是否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的一切意见、办法和决策,都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群众,理解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只要群众感到我们切实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认可了我们的“公仆”身份,我们就能树立良好的执政形象,在任何情况下均可立于不败之地。

  (三)加大良好人格形象的塑造力度

  做好领导工作,主要靠党的坚强领导,也要靠领导干部个人的人格力量。领导干部良好的人格形象,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靠领导人格教育人、感染人,在许多情况下是领导权威不可代替的。领导干部应当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求下级和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领导者要善于靠人格力量去说服人、教育人、带动人。特别在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面前,必须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群众做出表率。

  五、领导者公众形象的优化维护

  优化维护阶段,是指领导者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自己设计的新的形象目标并使其不断完美的过程,这是塑造良好形象的一个关键阶段。领导形象优化维护必须有切实的措施,主要措施有:

  (一)勤奋学习

  在学习内容上,不仅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还应像江泽民同志所要求的那样,学习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应该广开学路,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既抓紧时间坚持自学,又争取、珍惜和利用好脱产集中学习的机会。通过勤奋学习,保证素质的提高和形象的优化。

  (二)积极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领导者素质的提高、才干的增长、良好形象的塑造,归根结底要在实践中实现。所以,要坚持深入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注意总结经验。把学习、工作、总结这几个环节,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统一起来,保持生机和活力,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

  (三)接受监督

  领导者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而权力如果失去监督,必将走向腐败。领导者对待监督的态度和采取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我形象运行的方向。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的行使,只能用于为人民服务,不能与人民利益背道而弛。因此,应该光明磊落,闻过则喜,欢迎监督,接受监督,积极主动地争取监督。

  (四)严格自律

  领导者严格自律是一种境界,是素质提高、形象优化的最可靠保证。新时期领导者的自律,贵在“三慎”:慎独,即在自己独自行使领导职权时,在似乎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自尊自重,好自为之;慎初,即对于违法、乱纪、缺德的事情,把住初始关,不为各种诱惑所动,决不给自己搞下不为例;慎微,即在看似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可见,领导者的公众形象是领导者在人民群众面前公开树立的一面旗帜,是其有效实施领导行为的“无形资产”。领导者应该强化形象的优化维护意识,高度重视良好形象的塑造。

  六、领导者公众形象的塑造

  领导者形象的塑造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需要领导者不断认识自我,并且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提高自己在下属乃至于整个社会中的形象。以下就是对塑造领导者形象的几个具体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塑造领导形象的重要性的一些相关研究。

  (一)充分信任下属

  如果把尊重下属看作是内涵的话,那么信任则是这一内涵的外延。信任是领导者实施领导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提高领导者自身形象的有效途径。汉高祖刘邦在平定天下之后,在洛阳的庆功宴上曾高度评价了自己非常信任的爱将张良、萧何、韩信的功绩。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积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是吾之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之,是其所以失天下也!”这一点充分说明信任下属与否直接决定着领导的最终效果。领导者要想取得领导活动的成功,必须做到对下属的充分信任。只有以信任为基础,才能保证管理活动的有效展开,也只有对自己下属有充分的信任,才能在他们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领导形象。

  (二)多建议,少命令

  身为领导,在对待下属时,不要以为他们是下属,就随意的命令。实际上,人人皆有自尊心,所以不妨建议代替命令,这样不但能避免伤害别人的自尊,而且能使其乐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且在自己的心目中对领导产生了一种好感,正是这种好感很可能成为其后来为组织贡献的强大动力。建议和命令的最大区别就是被建议或命令者对对方的看法和心态截然不同。建议是建立在一种平等的基础上的交流方式,而命令则是建立在明显的上下级关系的基础上的。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如果领导者想在下属的心里留下一个好的形象,就必须做到:多建议,少命令,使下属从内心里接受领导者的领导。当然,少命令绝不意味着领导者不可以采取命令的方式来实现领导的权威,一般来讲,强制性的任务应多采用命令的方式,非强制性的任务则更多的采用建议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领导者绝对权威和相对权威的统一,也才能使领导者恩威并施的形象在下属心目中的塑造和积淀。

  (三)广开言路,倾听不同意见

  下属寄希望于领导的,不只是领导者对自己个人生活的关心,还希望领导者能够光开言路,倾听和接纳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如果领导者能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就能使下属从内心认为自己的领导者是一个虚心、平易近人、乐于纳柬的好领导,这样领导者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形象也就随之上升了。所以,领导者应当注意,在制定计划,部署工作时,不要只是领导单方面的发号施令,而应当让大家充分讨论,发表意见。在平时,要创造一些条件,开辟一些渠道,让大家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反之如果不给他人发表意见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使领导的形象大打折扣。当然,当你决定选择某个下属提出的意见时,必须切记不要伤害其他意见提出者的自尊心。否则,非但没有起到听取意见的效果,反而使自己的形象大损,得不偿失。

  (四)学会有效的授权

  授权是一种艺术,它可以从两个角度给予分析。对领导者来说,有效的授权是成功领导的一个显著标志,从被授权和其他下属的角度来说,领导授权又是领导者民主和信任下属的象征。当然从最终的目的来看,有效授权又是提高管理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一个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如果下属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领导者应该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利,不去干预和牵制他们的行动,只有这样,领导者才可以充分发挥下属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才有利于组织目标的最终实现。

  (五)善待下属,揽心有术

  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善待下属,就会使下属产生一种“知己者”的感觉,并且有为报答“知己者”而奋勇拼搏、努力工作的意向。如何才能善待下属呢?首先,要把成功归于下属。一个领导者要时刻牢记功劳都是下属的,没有他们的努力自己是不会成功的。只有把功劳让给了下属,并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领导者才会得到下属们的信任,这样自己的形象才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若企图夺取下属的功劳,只会让自己“因小利而失义”,最终自己的形象得到巨大的贬低。其次,要重视下属。“疏远”是使下属工作意愿降低的最大原因,只有当下属认为自己得到最大重视以后,才会真正的去发挥自己的才智和水平。因此,领导者要想塑造良好的形象的话,还必须在善待下属上下一翻工夫。

  (六)敢于承担责任

  领导者也不是圣人,也经常有犯错误的时候,比如决策制定的错误、职务安排的不妥当、任务分配的不合理等等。这些最终都可能会导致领导工作力的下降,并且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在面对这些错误的时候,领导者不能回避,更不应该将责任转嫁到下属的头上,而是应该主动的去承担,方便时还应向全体下属做公开的自我检讨。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下属看到领导者在错误面前的这种积极的态度的时候,看到的更多的是领导者的这种精神和表现,而忽略了领导者先前所犯的那些错误。所以说,领导者敢于承担责任,能够使领导者在不利的环境中更能获得下属们的认同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