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now的歌:陈寅恪将其惊为天人 中国最末一代士大夫岑仲勉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6:40:04
  岑仲勉被誉为大器晚成的史学家,前半生混迹官场,后半生潜心向学,经历与学问俱奇。他生前留下千万余字学术文章,被历史学家刘节誉为“著作等身、群言是宝”。

    论及上世纪的广东史学界,曾有两位以中古史研究闻名的大学者,一位是陈寅恪,另一位就是岑仲勉。他生前曾与陈寅恪并称为中山大学历史系两大学者,身后却寂寂无名,只留下史学著作洋洋千万言。

    裹挟在中国近代社会巨变、中西文化对撞的百年风雨中,岑仲勉留下了世纪广东学人的另一重背影:

    与陈寅恪世家望族、留洋多年的背景不同,岑仲勉是一位广东土生土长的平民学者,用今天的话说可称得上是草根学者。没有名师指点、没有名校经历、没有史学科班训练,岑仲勉以近50岁的高龄从仕途隐退转入史学界,从广东闯入北方主流学界,甘受茅屋秋风之苦,终成一代史家,其身世经历,颇为传奇。

    岑仲勉“幼承庭训”,父亲是前清举人,堂兄是顺德最后一位翰林。年轻时受变法图强思潮的影响,耳濡目染着西学冲击,在这场家国身心所面临的革命风暴中,他一生没有摒弃投身史学的理想,独辟蹊径,续中国传统学问之命脉于一线。

    萧然万物,弦歌不辍。在“偌大一个中国安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动荡年代,岑仲勉钻入书斋,追寻经世致用的理想。但他留下的逸事传闻寥寥无几,可说可谈的近乎单调,使他的形象接近呆板。

    南方日报记者通过多方努力,还原了半个多世纪前这位近乎封闭状态的纯学人的精神历程。在岑仲勉的身上,我们既能看到中国历史上最末一代“士大夫”的影子,又可以看到新知识、新思想、新时代先驱的种子。他形销骨立,却以过人的意志,挣脱中国传统文人“学而优则仕”之归宿,迈向现代学人学术与人格的独立之境。

    “同为沟通东西学术,一代文化所托命之人,而其后世声闻之显晦,殊异若此,殆有幸与不幸欤?”(陈寅恪语)学术的境界和使命自有不同。在如今“大师满天飞”、“学术明星云起”的年代,岑仲勉式的学者,几乎已成绝响。

    这一期“广东世纪学人”,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个沉默的背影。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中国的变局,中国的文化传统究竟将何去何从?在这一世纪命题下,岑仲勉式的中国知识分子上下求索,自觉传承了“学者的使命”这一精神向度。岑仲勉的学术生涯、传奇经历,或许可以给今天的学者以最好启迪:绝不能“在现状下苟安,在思想上躲懒”。

    叫板陈寅恪,“弄斧一定要去班门”

    半个多世纪前的广州康乐园里,有这样一个背影,一个老人踽踽独行,从校外蹒跚着来上课。高度近视的眼镜,一身唐装布鞋,左胸前挂个怀表,言语讷讷,因身患帕金森病,手脚抖得厉害,那模样简直跟他的学问一样,古旧深沉。这位貌不惊人的大学者,名叫岑仲勉。

    当年在中山大学,岑仲勉与陈寅恪同为名师,学问最深,年岁也最高,又皆以中古史名世,并称“康乐园二老”。上世纪50年代,时任中大历史系主任刘节每年都会向入学新生介绍道:“我们系里拥有中古史两位大师:陈寅恪先生和岑仲勉先生,他们都是著作等身,满门桃李。二老同系任教,是全体师生的光荣。”

    但这二老绝少碰面。其实早在上世纪30年代,陈寅恪和岑仲勉已经在论著中隔纸传音,前者当时已经名满天下,对后起的岑仲勉赞誉有加,并将其视为“中国将来恐只有南学”的标志。

    那时,岑仲勉还只是个中学教师,陈垣将其论著转示陈寅恪,陈寅恪一读就惊为天人:“岑君文读讫,极佩。此君想是粤人,中国将来恐只有南学,江淮已无足言,更不论黄河流域矣。”

    暮岁之年,二老际会于康乐园时,已变身两病叟。陈寅恪讲《元白诗证史》,岑仲勉讲《隋唐史》,一个目盲足膑,一个头晃手摇。二老都用自己的著作充教材,异曲同工,成为校内两道景观。有趣的是,由于同是致力于隋唐史,岑仲勉有不少见解与陈寅恪相左,总是在讲课时一一挑明。在当年的隋唐史课上,岑仲勉总能旁征博引,论证陈寅恪所述不尽确当。如此“针锋相对”,很快招致一些人不解。岑仲勉本人得知后,十分坦荡地宣称:“我的看法,讨论与友谊,应截然划分为两事也。”

    岑仲勉总有一股“弄斧一定要去班门”的书生义气。在课堂上,岑仲勉有句名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进行讨论和商榷也得找名家,这样才有影响。”晚年,得知陈寅恪受排挤,岑仲勉曾发出这样的喟叹:“寅恪兄亏于现状啊!”

    陈寅格对岑仲勉的学术成就也非常推崇,晚年所著的《元白诗笺证稿》中曾多次引用了他的学术成果。据中山大学教授蔡鸿生回忆,二老虽是旧相识,晚年却很少来往。只因二老一聋一盲,即便会面也无法谈出一二,倒不如以文会友,更加畅快淋漓。

    除去学问相近,两位病叟爱好也颇为相投,都酷爱粤剧,可这二老一个失聪一个失明,一个只能看,一个则只能听,倒也各得其乐,相映成趣。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