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监管措施清单:万元户杨智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0:11:47

万元户杨智玉

 

 

马克思说过,实现商品的价值,是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的所有者。

 

提起清原县甘井子乡二道河子村的青年农民杨智玉,恐怕许多读者至今还会记忆犹新地说:“晓得,不就是寒冬腊月从深圳用飞机千里运鸭,轰动了全国的那个乡下小伙子吗?”

是的,岁月飘忽,斗转星移,如今,这位“请‘狄高’鸭坐飞机”的年轻人,情况怎样了呢?

请读读两组截然相反的数字: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杨智玉第一次从深圳购“狄高”鸭五百余只,并租用民航飞机和三架军用直升飞机,将鸭子运到清原清原家里。仅一周时间,用十八元一只购进的“狄高”鸭,竟以每只一百二十元的高价,销售一空,盈利一万七千九百元。

——一九八五年一月十六日,清原火车站杨智玉第二次去深圳购“狄高”鸭三千只,由于种种原因,鸭价骤跌,亏损惊人,竟欠债二万七千九百多元!

他,破产了!

请看看两个截然相反的历史瞬间: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清原县二道河子村大华山脚下,青松添翠,白雪生辉,三架军用直升飞机,载着杨智玉和他购回的五百余只“狄高”鸭,缓缓落下。杨智玉着西装革履,戴太阳镜,满面春风,兀立于机舱门口。县、乡领导赶上去握手祝贺,二千多父老乡亲蜂拥而上,笑语迎人,鲜花扑面……

——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六日,晴空丽丽,骄阳灼灼。一列从通化驶来的客车,呼啸着向站内驰来,站在月台上的杨智玉,目光呆滞,神情迷惘。他狠劲地吸了最后一口烟,深情地向四周望了望,猛地向奔驰而来的列车扑去,一个悲惨的历史瞬间闪过人们的眼前……

他,自杀了!

从腰缠万贯到债台压身,从雄心勃勃到灰飞烟灭,仅仅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岁月之神,只是眨了一下眼睛,这年轻的农民就从希望的峰巅,跌进毁灭的深谷。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命运的不幸?

一九八六年八月二十七日,即杨智玉死后一个月,新华社的一篇报道称:我国已有一千三百万农民经商,成为城乡流通领域中一支人数最多的生力军。杨智玉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曾是这一千三百万生力军中的一分子。他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克尽绵薄之力。历史将以他的成功、失败的酸甜苦辣,昭示诸多的后来者。

 

           

杨智玉第一次贩鸭得手,一夜之间,陡然大富,遐迩闻名。小汽车不绝于阊,亲朋故旧趋之若鹜。单是请他吃饭的人,就摆起了“长蛇阵”。待他第地次贩鸭失势,债台巍巍,眉头紧锁之时,车与人骤减,那“长蛇阵”,也早已销声匿迹了。一九八六年除夕,村里烟花怒放,鞭炮声声。杨家只能与清雪北风相谑。冷寞孤寂之中,杨智玉回首往事,心潮难平,慨然执管,写了六副楹联。其中有一联曰:“有胆有识,胆过于识”。这当然不是穷途之哭,这是他痛定思痛后的自我省察。

一九八四年,杨智玉从《辽宁农民报》上看到,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狄高”鸭,在东北三省种鸭鉴定会上被确认为优良品种,他当即筹集现款,将全乡以四、五元一只从朝阳购进的几十只“狄高”种鸭,用每只一百元的高价全部买下,自家垄断,搞独家经营(颇懂一点生意经,可谓有胆有识之举),紧接着,他在吉林《红色社员报》上登出预售“狄高”鸭种蛋、种雏的广告,签定预售合同一百多份,收取预(予)购定金七万元(利用现代推销手段,亦谓有胆有识之举)。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杨智玉携带数万巨款到深圳,为了抢时间以减少途中运输的损失。且不致错过鸭价的好势头,他不惜数万重金,将定购的五百余只“狄高”鸭,请上民航和部队的飞机,作速运回(时间就是金钱,此举亦谓有胆有识)。

这首次贩鸭,杨智玉虽不乏有胆有识之举,但从他贩鸭的全过程看,还是胆过于识的。比如,租不到飞机怎么办?用火车运,少则一月,多则数月,冰天雪地,千里迢迢,损失不堪设想。再比如,即便能顺利运回,由于意外原因,鸭价暴跌怎么办?那是要倾家荡产的。对这些潜在的不利因素,杨智玉缺少足够的“见识”,便大胆“出山”,他的成功,大半是侥幸的,带有相当的盲目性、冒险性和偶然性。不幸的是,侥幸成功,非但没有使杨智玉认真思索那些潜在的不利因素,提高一点“见识”,从而谨慎从事,反倒使他胆子越来越大,以致到了“妄为”的地步,当他第二次去深圳贩鸭时,县畜牧局的同志告诉他,鸭价见跌,劝他不要冒险。可他却自有“见识”,认为既使鸭价下跌一半,他也能赚到大钱。他不但没听劝告,反而电报催请增加贷款三万元,将原定鸭数从一千五百只增加到三千只。胆子可谓大矣!然而,他只了解当时市场行情的一般变化,对市场行情将出现的急剧、特殊的变化,却了无所“识”。当他租不到飞机而改用火车,拖延近二月,将三千只鸭子运回时,鸭价行情急转直下,一跌再跌,原来每只售价一百二十元的狄高鸭,连几元钱一只都卖不出去了。

 

“我”        

一个辟远山沟里长大的青年农民,以重金租用飞机运鸭且赚了大钱,使人们领略了一代新农民的风采。然而,正当杨智玉名噪省内、全国(国中?),成为县劳动模范时,人们却发现,他的这一“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是违法的。一、无证经营。说是运鸭,实则贩鸭。贩鸭应先办“贩运户营业执照”,而他却没有办理。二、指空卖空。他家里只有百多只狄高鸭,一无种雏、二无种蛋,他却和人家签订了一百多份预售种雏、种蛋的合同。以收取的数万定金贩回五百余只狄高鸭,转手倒卖,不啻一个小小的“皮包”商。只是念及他动用飞机贩鸭在全国引起的积极影响,加之初犯,有关部门才宽厚地给了他一个口头警告,没有依法追究他任何责任。

违法经营,助长了杨智玉的投机性和冒险性。他签订的一百多份预售种蛋、种雏、种鸭的合同,除少数经过公证外,大部未经公证。少部经过公证的合同,因怕露了“无证经营”、“指空卖空”的马脚,被取消经营资格,而没敢到“经济仲裁委员会”去作“鉴证”。只作“公证”,而未经“鉴证”的合同是不合法的法律无法保证其有效的履行。这样,杨智玉的一百多份预售合同,均未得到法律的认可。他没把法律放在眼里,法律自然难以对他预售合同的履行,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护。据杨智玉“遗书”所列,杨死前共欠债二万七千九百二十五元,别人欠他的共二万九千零八十八元。照说,两项相抵,杨还剩一千余元,是不致破产的。但他的欠债,大部分(份)是贷款,受法律保护,必须偿还。而别人欠他的款项,都是个人按预售合同应付的买鸭钱。由于这些合同全是“君子协议”,没有法律效力,因而难以索还。当初,杨智玉要是依法经营,依法签订合同,就不会处此窘境了。

杨智玉曾试图以个人的努力去追还欠款。但均未如愿。吉林省永吉县一养鸭专业户,欠杨智玉买鸭款一万多元。但欠债人因拉电网养鸭,电死了人,被逮进大狱,杨智玉催要无门,空手而返。吉林省盘石县一养鸭专业户欠杨智玉买鸭款三千元。但欠债人突然病故,抛下病妻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甚是可怜。欠债人的妻子欲破产还债,杨智玉思之再三,动了恻隐之心。那女人家流着热泪一揖再揖。杨智玉眼里闪着泪花:“被产还债,你们孤儿寡母怎么活得下去,可着我一个人来吧,我年轻,还有东山再起的日子。”杨智玉一边索债不成,一边债台高筑,仰天叹息,悔不当初。他在“遗书”里恨悔交加地写道 :“……虽说外面欠我的钱款是够抵债的,但就连经公证的债务至今都无能力收回。可见其余我就更难收缴啦,只有一死……”清原县法院和工商局的同志说:“他若早把法律放在眼里,哪会有这样的一天呢?”

 

“热”        

时下,中国人的趋“热”风颇盛。不要说城里人以往的出国热,旅游热、购买小汽车热,单是乡下人搞商品经济,就有许多的“热”。什么“长毛兔”热,“蜗牛”热、“康贝尔”热、山楂热、猕猴桃热,等等。有人乘“热”而兴,有人却因“热”而废。

发展商品经济,趋“热”并不都是坏事。但在“热”之后,必须先“冷”一下。“冷”什么?清原县一位在流通领域闯(浪)多年且积累了一些经验的农民说,至少要“冷”三条:一要看那个“热”值不值得赶,即能否有较大的盈利;二要看自己有没有条件赶那个“热”,比如胆识、资金、科学文化知识、市场信息等条件是否具备;三要看卷进“热”浪之后,能不能保持冷静头脑,在“热”极将衰之时,及时地退出来。有此“冷”,其“热”可趋;无此三“冷”,其“热”当避。

杨智玉为什么趋“热”触了霉头?问题正出在他“热”得过火,“冷”得不够。从当时的市场行情看,狄高鸭价格确是看热,值得一“趋”。这一点,杨智玉是做了“冷”的判断的。但他并不具备趋条件。资金不足;没有鸭舍、饲料;身居穷乡僻壤,信息不灵;清原与深圳,千里遥遥,运输困难。他没有冷静地考虑这些,便盲目地卷进“热”流。侥幸得手之后,“热”得一发不可收拾,仅隔半月,又第二次去深圳贩鸭。当鸭价“热”极将衰之时,他非但没有冷下来,及时从热浪中退出,反倒一热再热,将购鸭数又增加了一倍。结果热极而悲,闹得一败涂地。

杨智玉赶狄高热,所以热多冷少以至热得忘乎所以,总是出在他那热发了昏的头脑上。他头次贩鸭成功,大摞大摞的钞票,晃得他眼花缭乱,禁不住大发感慨:“平时搞个千八百儿的,得累断了腰,这回我飞机一坐就赚一两万,看来,要赚大钱,也容易。”春风得意之中,他把发财致富的宝押在了狄高热上。他告诉(知)近的朋友:“我再贩二次鸭子,就能成为巨富,然后我到沈阳盖小楼,开个烤鸭店,把老婆孩子接去,尽情地过过大城市的舒心日子。闹好了,再到香港开个烤鸭店,当百万富翁去!”当狄高鸭价大跌,他正做着这小生产的梦幻,在狄高热的狂潮中“乘风破浪”呢,你要他冷下来,岂不难以哉!

 

   “一”      “二”

有人说,杨智玉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个人小算盘,但他仍不失为一个很有一点开拓精神的青年农民。此说有一定道理。别的不说,单是从土地束缚中挣脱出来,跳跃到商品经济领域这一点,就很可以反映当代农民的进取精神。用飞机运鸭子,恐怕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空前的展示了新一代农民的胆识。但是,杨智玉又是一个很不成熟的开拓者。他往往只想到成功,只想到一往无前,只想到一帆风顺,对可能出现的失败和暂时、必要的退却以及始料不及的困难,则大大的忽略了。这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常常给一些开拓者和他们的事业,带来致命的伤害

当三架军用直升飞机载着杨智玉和五百多只狄高鸭,欢唱着在杨智玉家乡上空盘旋,二千多乡亲翘首瞩望之时,邻村的一位姓宋的青年农民发了一通议论:“我们能‘卖’上三个‘单’儿:一、飞机降落的‘单’儿;二、杨智玉发财的‘单’儿;三、杨智玉上吊的‘单’儿。”杨智玉听到这番话后,大笑连声:“笑话、笑话,我杨智玉怎么会自杀呢?失败不属于我!”然而,那姓宋的农民不幸言中了。当杨智玉自信必定成功之时,失败猝然而至,他无论从物质 精神方面都没有做好迎接失败的准备,先是惊慌,后是颓唐,继之是彻底的绝望。假若他在成功之时,也想到失败,那么他就会做好迎接乃至战胜失败的准备,结局就将大不一样了。他首次贩鸭致富,一些有见识的人曾劝他“见好就收”,退下来,看看市场行情再说。但他思“进”心切,哪里肯退半步?结果“一往无前”地撞在了“鸭价大跌”的“枪”口上,闹得一蹶不振。那时,他家乡的一些农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从事人参种植,前景乐观,有的已成了“万元户”、“十万元户”。更何况那时狄高热趋冷的势头已见端倪,倘若他能冷静分析形势,及时退下来,掉转船头,去搞人参种植,那他就不致陷进破产的泥沼了。杨智玉租用飞机运鸭,得到广州民航和沈阳空军的全力支持和悉心照料。缺东西给东西,缺钱借给钱,运费优惠。事事顺利使他陶醉在一帆风顺之中,对困难想的很少。当他把第二次运鸭也同样想得很顺利时,困难来了。飞机不再承揽运鸭业务,联系火车,一等就是几十天,等他把鸭子运回来,“财神爷”已经告退,等待他的却是破产的恶魔。假若他当初不仅仅想到顺利方面,也把这些困难估计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那“财神爷”也许不会匆匆和他告别的。

杨智玉有句“口头禅”:“不干则罢,要干就破釜沉舟,不当百万富翁,就一死了之。”不当富翁,即为鬼魅,舍此别无他路。典型的形而上学。人世间的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怎么能有“一”无“二”,只要成功,不想失败,只讲进,不讲退,只想顺利,不想困难。搞那个砂锅捣蒜——一锤子买卖呢!

 

           

去岁空中运鸭惊天动地世人皆知

今载赔款四万损本带利无声无息

何去何从

肚大能装天下事

仓大能盛世上粮

心胸广阔

东山再起

以上是杨智玉杨智玉破产后写下的两副楹联和一个横批。从中不难看出杨智玉破产后痛苦的思想斗争。先是颓丧、彷徨,不知“何去何从”,断之以“天下事”为计,顿觉“心胸广阔”,最后则坚定不移,欲图“东山再起”。颇有一点“泰山压顶头不低”的骨气。

他有一兄一弟。破产后,哥哥和弟弟提出要替他承担三分之二的债务。他摇头:“不,我欠债,我来还!”他搞了八本剪报,研究养植、贩运的技术和市场行情,还专门把一些介绍专业户失败教训的文章剪下来,订成一本三万字的“教训录”,以为警策。他经营珍稀良种,效益不佳;他欲种植黑豆果,亦未能如愿;他种植几十万株樱桃,却无销路;他欲种植人参,又逢调整信贷政策,一时借不到资金。一(个个)次次努力失败了,他重新陷入了迷惘。与此同时,索债的接踵而至。靠什么还债?手扶拖拉机被开走了,摩托车给骑走了,电视机被搬走了,缝纫机给抬走了,录音机被拿走了。一文不名,一筹莫展。“我掌破鞋去!”他在无望中,仍想同命运抗挣,可还没等他走出家门,债主又堵上门来。好家伙,一下子就是三十五人!衰求的,讥讽的,咒骂的,拳脚相加的。他绝望了,扯过一根绳子套在脖子上:“要钱没有,要命拿去!”虽然乡里领导给解了围,但他东山再起的雄心,烟消云散了。

他开始想到了死。他两次提出和妻子离婚,为的是他死后不让妻子儿女负担债务,妻子死也不肯。为了免除他死后妻子儿女的负债之苦,他弄来一公斤肉,剁了馅,拌上耗子药,对妻子说:“包顿饺子吃了,咱一家四口一块走吧!”妻子苦苦衰求:“我死情愿,可你就忍心看着孩子们这么死去吗?”望着一双年幼的儿女,这刚硬的汉子,止不住地流下了热泪……

此后,他不再说什么,只是一味地干活。帮助妻子种上白菜;借车拉土把坑坑洼洼的院子垫的平平整整;把七零八散的柴草整整齐齐地垛好。七月二十六日,他把做好的小弹弓送给儿子,深情地抚弄着孩子的头发:“喜欢不?”然后对妻子说:“我出去要要账,要的多,就给孩子买个电视看吧!”临到门口又回过头来,叮嘱妻子:“别忘了把地瓜地里的草薅薅。”

他走了,永远地走了!

他在给妻子的遗书里,嘱托妻子:“处理遗体时,将我坐飞机穿的那套西装、领带拿去给我穿上”,还写了这样的几句话:“….这十元外汇及十五元港币留给您做个纪念,记住,再困难,哪怕是讨饭吃,也不要将它出卖,虽说不值多少钱,毕竟是我的一颗心。”

西服、外汇、港币,这是臬的“一颗心”呢?有人说:“迷恋现代富贵,临死还做着百万富翁的美梦。”也有人说:“这反映着中国新一代农民的觉醒,为改变自己的历史命运,欲在商品流通领域大干一场的雄心,至死未泯。”哪一说可以成立?不妨立此存照,留给更多的人去思索。不过有一条应该说的明确,杨智玉一死了之的抉择,是不足取的。

假如……

甘井子乡党委书记说:“杨智玉不是一个自私的农民。他贩鸭赚了钱,没有忘了乡亲。村里有二位‘五保’老人,他每人送去一百元钱,乡里有个敬老院,他拿出一千多元钱给老人们买了一台大彩电。他还提出要捐款把村里的学校好好办一下,还向乡里领导谈了带动全村致富的打算。万万没有想到,他就带着这些美好的愿望,匆匆地告别了人世。他的死,为我们当领导的提供了一些教训。”

清原县委、县政府派出的联合调查组,就杨智玉之死,从领导方面总结了教训。其中两条是,一、对农民发展商品生产要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尽可能地使他们避免经营中的盲目性;对破产的专业户,要注意加强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总结教训,使其及早摆脱困境,继续勤劳致富。

其实,在杨智玉经营狄高鸭不到二年的时间里,清原县各级领导给了他很大的关注和许多具体的支持。他首次去深圳贩鸭成功,县里给了他充分肯定,他光荣地当上了县劳动模范。当他面临破产,情绪低落时,县委书记亲自登门看望他。副县长张仁智带领有关部门的同志,四次到他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没鸭舍,帮他解决鸭舍;没饲料,平价调给他一万五千公斤玉米;不善饲养管理,特派一名畜牧师帮助他饲养;遇到全国性鸭瘟,派十名同志给他二千多只鸭子免费打免疫针;他需要孵鸭雏还债,特意赶制两台孵化器给他送去;鸭雏一时孵不出,畜牧局拿出一千四百多只鸭雏,替他顶债;特别是在贷款暂时冻结的情况下,县农行还破例批给他三千元贷款。当三十五个债主一起堵门讨债时,乡领导全部出面,用大半天时间做讨债人的思想工作,给他解了围;乡里还专门派一名司法助理,帮他去催要欠款。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做的尽善尽美。尽管清原县各级领导部门和各级领导同志做了那么多的工作,但县委书记还是不无自责地告诉记者:“我们对杨智玉的思想工作做了一些,但做的不够。物质上的具体支持多一些,思想上的关心、教育就不够细了。”

假如关心的过细一些会怎样呢?杨智玉那终生为农,当过多年人大代表的七十多岁的老父亲说:“那当然更好。杨智玉那小子当初跳的太高,捧的也高,一下子蹦到天上去了,到后晌想下来,没有梯子掉下来摔死了。”假如这位老人的感叹有些道理的话,那么,那“梯子”指的是什么呢?

改革大潮波翻浪涌的中国,有一千三百多万农民进入商品流通领域,这是划时代的壮举。随着改革的深入,将会有更多的农民跃入商品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搏击,奋进,由自然经济转入商品经济,诚如马克思所说,是一个“危险的跳跃”。祝愿我们那些有志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农民同胞,以青年农民杨智玉的教训为鉴戒,勇于“跳跃”,又善于“跳跃”,去争取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