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的专车司机职责:对清末新政的思考_一个欧洲人眼中的清末印象 转载 --- ido.3mt.com.c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4:21:57
',1)">
您的位置:ido社区-ido.3mt.com.cn →社区文学 →史料杂话XML
对清末新政的思考
发贴人:81.218.239.*发贴时间:2006-11-17【】[必看]
一个欧洲人眼中的清末印象 转载  (2006-09-20)
清末最大巡洋舰访问美国 途中全体剪辫  (2006-09-16)
理性看待清末 论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资本社会  (2006-09-08)
对清末四川的保路运动十分不解 转载  (2006-08-30)
清末西北回乱陕西汉族死亡400万 转贴  (2006-08-20)
清末扬名欧美的中国魔术师:朱连魁  (2006-07-25)
转贴 浅谈清末两广土客大械斗 修订版 转载  (2006-07-14)
小人物,大历史——他这样走过清末、***、伪满洲、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  (2006-06-24)
清末民初--枭雄袁大头  (2006-06-10)
清末新政(1901~1911)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非常可贵的开端。
最值得重视的是它提供了一个东方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典型。无论其成就或失败,都蕴藏着足以启迪后人的东西。那么如何评价清末新政呢?本文就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关于清末新政的影响。历时10年的清末新政,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后果。我认为,正确估量新政的后果,是确认它的历史地位的关键。
清末新政的推行,其消极作用是明显的。
首先,为了实行新政,清政府必须想方设法筹集经费,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使中国劳苦大众生活更加贫困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为了筹款,清政府不得不向下摊派,这是清末新政经费的最主要来源。清政府向下派款,而这些款项,各地方政府又通过提高部分商品物价从劳动人民身上榨取。此外又出现了许多新名目的税捐,"如粮捐、房捐、新捐、学捐、铺捐、膏捐、统捐、摊捐等等。"
其次,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崛起,是清末新政的又一恶果。众所周知,袁世凯是靠在天津小站练兵起家的,又靠出卖维新派和帝党及镇压义和团运动发迹的。在“新政”期间,于1902年清政府又令袁世凯训练京旗陆军,到1906年末,北洋六镇的军队都抓在了他的手中。因此,在清末,袁世凯声名显赫,并可以左右朝政。袁世凯及北洋军阀的崛起是这次新政的一大毒瘤。
第三,清末新政时,练新军、办警政,强化了封建***的国家机器,有利于清政府对人民群众反抗斗争的镇压。因为在清末,清朝旧式军队早已失去战斗力,而所编练的新军,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再加上各地办起的警察,加强了对人民反抗斗争的侦缉和镇压,这也是清末新政的一个恶果。
尽管清末新政有上述种种消极作用,但我们把它提到当时的历史范围内来考察时,不难发现,它却为历史提供了新的东西。
首先在经济上,清末新政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其次在政治上,清末政权机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末新政前,清政府基本上还是封建的政权机构。在清末新政期间,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1906年前改***衙门为外务部以及设立商部、练兵处、巡警部、学部等;还表现在1906年11月重新更定官制,除内阁、军机处仍旧外,新设立或改名称的有:外务部、学部、民政部、度支部、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海军部、军咨府、资政院、审计院。到此,清政权虽然仍是半新半旧的,但这毕竟是清朝政权机构迈入近代时期的开始。
第三,在军事上,清末中国军队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清末新政时注意编练新军,辛亥革命爆发前全国已编成16镇。于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新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通过清末新政,在这万面的变化是十分突出的。其一,结束了科举制度的历史。其二,清末出现了办学热潮。由于清政府号召办学,又公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加上废除科举制度,于是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其三,由于清朝政府的号令及地方官和个人的努力,很快地出现了留学的热潮。其四,政治思想界也有所变化。随着清末“预备立宪”的开展,西方资产阶级某些思想得到了一定的传播,在中国封建***思想体系中透进了一线民主的霞光。
第四,在阶级关系上,清末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了明显地增长,特别是这时,民族资本的中小企业大量涌现,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力量有了明显地壮大。与此同时,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也由甲午战前的10***左右,增长到辛亥革命前的66万多人。
最后,在新政与民主革命的关系上,新政促进了革命的爆发。清末新政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互相影响着的两个运动:由于民主革命活动的开展,触动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因此,清末新政有转移人们斗争视线、破坏革命的动机。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革命活动促使了清末新政的实行。但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另外一个客观事实,这就是由于清末新政的开展,又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主要表现是: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办学和留学热潮的出现,产生了众多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阶层,这是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由于清末新军的出现,由于革命党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新军,新军就逐渐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成了民主革命的阵地。
从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清末新政在客观上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二、清末新政性质。清末新政的性质,是一个分歧较大的问题。清末新政是一场缺乏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积极参加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下面试就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说明。
首先,是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在经济方面。中国的民族资本在1895至1898年间,发展较快,而1899年至1903年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处于低潮,这不适应时代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而清末新政在经济方面的措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在政治方面,人们知道,从19世纪末叶以来,挽救民族危机,是中国压倒一切的紧迫任务。戊戌变法及义和团运动,可谓都是以此为己任的。但是,它们又都未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到20世纪初,在帝国主义加紧争夺中国的情况下,“救亡图存”仍然是中国的中心任务和急于解决的最迫切问题。并且随着阶级力量的变化,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形成并日益壮大,提出了革命的纲领,要以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然而,历史的发展是错综复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成长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史也是如此。当时站在时代最前列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是脱离社会的孤立集团,他们的活动与斗争,必然受着社会各种力量的制约。其中较突出的有两种力量:一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活动,对于民主革命有着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二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随着时代的推移,随着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及其思想上的转变,他们在历史上的活动也不能简单地一笔抹煞,也应该进行全面地、具体地分析。
当时,清朝推行新政,捡起了几年前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口号和戊戌变法的具体措施,这本身将对革命派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清末新政的实行,有助于解决时代的中心——“救亡图存”问题。因此,我们说时代也赋予了清末新政以资本主义的色彩。
其次,从清末新政的目的及个别民族资产阶级人物在新政中的地位,给我们的启发。
个人认为,清末新政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拉拢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并进一步分化民族资产阶级、孤立革命派,以挽救自己风雨飘摇的政权。因为,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举起了革命的旗帜,并决心推翻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和革命派的激烈程度相比,立宪派还是温和的,还主张保留皇权。因此,20世纪初,清朝统治者对于国内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有了一定的让步,并且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有所表示,如1903年,商部成立后不久,清政府命张謇为该部三品官的高级顾问。这似乎是点缀,但是,点缀一下和不点缀毕竟有所区别。而且,在清末新政的年代里,清朝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益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措施,这不能不说同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要求相吻合。1905年开始的“预备立宪”,也适应了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要求。
第三,我们说清末新政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主要是从新政具体内容上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看法。
清末新政是中国封建***统治者搞起来的,但如上所述,清政府却在新政中推行了一系列奖励与保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措施,而且又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此外,当时交通、金融等事业的发展,也都和新政的具体政策有关。清末预备立宪的最后目标是用君主立宪制代替君主***制度。就清政府成立“皇族内阁”来说,其主观目的虽是一个政治骗局,但是,清政府自己宣布要搞宪政,这同以前反对宪政相比,毕竟是一个进步。就此而言,同样具有资本主义性质。至于在文化教育方面,废除科举、创办新式学堂,在全国出现了办学热潮,并形成了规模空前的留学热。从而给中国旧学、旧教育制度以沉重地冲击,使近代的思想文化比较广泛地传入中国。这些也无疑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所提倡并为之努力所提倡并为之努力的事业,也是符合民族的利益的,这无疑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最后,在军事方面,清末废除了武科科举,设立了武备学堂;派遣学习军事的留学生,特别是按照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编练新军,与清朝旧式军队有了质的不同。从上述清末新政的内容来看,已同中国封建社会自身的改革有了本质的区别。
总之,通过如上分析,我们似可认为,清末新政是清朝最高统治者自己搞起来的、缺乏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积极参加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 正如欧洲近代社会几个封建国家的改革一样。
三、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
从清末新政的目的、内容、后果等方面综合分析,笔者认为:这次新政不应该被视为“假维新”、“伪变法”而是一个确确实实推行了的改革运动。因此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中,它应该占有适当的地位。史学界通常认为,中国近代是由下列重大历史事件组成,这就是: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但是,几乎没有一本书重视清末新政。笔者认为,清末新政应该同上述事件一样,是属于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按历史顺序应该排在义和团运动之后,辛亥革命之前。我之所以建议这样处理,除了上面说过的原因之外,还从清末新政在中国近代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来考虑。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清末新政时中国民族资本有了明显发展,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重要的一步。在中国近代政治史上,由于清末官制改革,使中国国家体制开始向近代迈进,而且宪政也提到了日程上来。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清末的军事改革,使清朝军队发生了突出地变化,新军大批编练,这是中国军队建设的一大转折。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清末又恰是中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时期,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在中国封建的教育体制中,注入了西学的新鲜血液。清末新政既然在各个专门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就应该列入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之中。
参考资料:许涤新 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第679、858页,人民出版社1990年北京
《中国现代思想散论》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武汉。
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人民出版社1993年北京。
《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国近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对清末新政的思考》
地址: http://ido.3mt.com.cn/Article/200611/show551602c17p1.html上一贴:论“三英战吕布”下一贴:国家与王朝区别
科技IT
IT世界数码生活通信网络汽车时代
生活娱乐
体育焦点娱乐八卦开心爆笑旅游美景健康综合房产装修
社区文学
鬼话恐怖网络文学史料杂话长篇嚼字
情感男女
星座情感情感世界男人女人
动漫空间
动漫发烧游戏发烧影视发烧音乐发烧
摄影贴图
贴图空间摄影空间
社会经济
中国加油股票经济新知文化社会事件
>> 查看全部发言 [本主题共有帖数 0 篇]
对清末新政的思考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
字数 0
姓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us@thethirdmedia.com

网站简介 |网站导航 |联系方法 |相关软件 |会员权利 |论坛社区 |帮助信息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1101081255京ICP证040435号 北京华纵鑫湾技术有限公司 第三媒体© 1999-2009 版权所有
中关村新科祥园3号楼309公寓 邮编:100080 电话:(010)82521628,8252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