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际金融考的证:“让孩子真实成长(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11:46

编辑寄语:让孩子以最真实的方式成长(2)

《“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于智博 周奕 史青星

  龙凤梦的家长和孩子们:即使你怀着一定要成龙成凤的梦想,成功的道路也是有无数条,而不是一两条。

  有一种成才之路叫等待,等待孩子进入高速成长的那一天,不管多久。不要着急,尤其是男孩子,即使小时候输得很惨,哪怕到了20岁才开始醒悟,照样来得及。那些在起跑线上着急忙慌的家长,可以喘口气,静下心来,看看书中的于智博,想想自己孩子与众不同的那一条路在哪里?

  由于尖子和精英永远都是少数,所以大部分家长和孩子不管多么努力,如果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万条路中的一种,那么注定难逃平庸的命运,更不要说还要遇到于智博这类中场杀入的黑马!

  如何应对计划经济时期的教育

  我国的教育因为人口众多等种种原因,目前还处在计划经济阶段,容易让家长和老师一根筋地走批量生产的模块化道路。

  我们不反对应试教育,那也是这一万种成长方式中的一种。这本书只是想从应试教育的滚滚洪流中分出若干条欢快流动的小溪,告诉那些不希望迷失在各类标准考试中,又苦苦找不到出路的人们,成功的路真的不只是一条,而且每条路上都有光辉,都有锦绣美景!

  球王马拉多纳说过,如果没有快乐,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球星又有什么用?

  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按照计划经济的标准的生产线计划出来的学生,被送到市场经济的社会中,才发现,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期望中的龙啊凤的,不过是一颗颗平淡无奇的螺丝钉。完全不用这般煞费苦心,是可以轻松达到的。

  一个退休的重点小学老师,向我感慨孩子们后来的成长和小学时代大不相同。她曾经教过两个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男孩子。可是后来他们一个在大商场做保安,一个在超市做保安,为什么他们后来没有考上大学呢?她一直不明白这个问题!并为这两个男孩惋惜!还有更让他不明白的,还有一个男孩子,当时整天惹事,以为他必然将来进监狱,结果没想到他上了名牌重点大学!

  我也比较过很多精心养育出来的孩子和自然放养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确实差距很大,精心喂养的孩子在各方面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同龄人,可是成年以后,尤其是工作结婚以后,大多情况相同,小时候的巨大差距已经不存在了,甚至出现一些倒过来的情况!

  这就是,教育的殊途同归现象!

  请大家仔细阅读这本书,思考自己如何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教育体制下成才?

  当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时候,那些先行者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相信教育也是这样,希望于智博的经历能给那些先行的家长和孩子壮胆,帮助他们勇敢地自由展翅!

  软能力制胜

  前面说殊途同归其实并不全对,后续的发展,尤其是涉及到婚姻生活,人生规划等复杂的社会问题的时候,那些不幸成为“计划经济层次的教育”成果的“计划人”将面临更艰难的境地。他们虽然赢在了起跑线上,却在人生中途需要上气不接下气地跟上那些曾经远远落后于他们的放养成功的“自然人”。

  我在哈佛期间,常常看到河边有年轻人跑步、骑公路自行车,各类运动场和公园也活跃着快乐、年轻的身影。想想国内,锻炼的往往是老人,退休人员。黄帝内经中强调人应该按照真实的年龄来计划养身:小时侯身体至阳,需要大量活动,而我们的小孩子却被功课压得没时间锻炼;老年时要以安静为主,少运动,而我们因为一生身体没机会锻炼,老了感觉不行了,开始拼命锻炼,就像我们小时侯拼命学习一般 公园里,马路上,山上到处都是这些急于锻炼的老人,有的人甚至因此而突患急症。人们就是这样违背天性和自然,按照自己的设计和策划做事,最终难逃被自然和真实淘汰。

  让孩子们用哈佛校训强调的最真实、自然的方式成长吧(如能这样,就如同他们已经上了哈佛一般),希望这本书能启发人们,让孩子们具备体育运动能力、当众言说能力、诚信能力、公共事务组织和参与能力等软能力,它们和文化课学习同样重要

,它们将在放养过程中培养起来,在情商、德商、魅商、财商等多方面成就孩子们的魅力人生、快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