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信用卡金融便民店:“三十而立”的真正含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3:24:56

有公司调查称,“三十难立”已成当今社会一种普遍现象。据说,有“43.1%的人还没有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40.5%的人还没有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甚至有38.9%的人还不知道30岁之后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有人则写文章说,“子曰:三十而立,指30岁之前完成学业、离家居住、结婚生子、经济独立”;慨叹“‘三十而立’这一标准是否还适用于高强度竞争与快节奏的今天”。我想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刚听学生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说真话,我简直大吃一惊。简单地拿孔子说的一句话与今天的青年作比较,而且能得出如此悲观的结论,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如果“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之类,当真是“三十而立”的“标准”,那么,恕我直言,孔丘先生自己根本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什么叫做“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是当官?还是发财?30岁的孔子既没有当上什么官,更谈不上发什么财。《孟子·万章下》:“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张中行《顺生论》认为这是孔子对职业“尽职” 的一种态度:“把本职工作做好,于己可以无愧,于社会当然也会有益。”可是后来孔子跳槽了,可见这并不是他“自己喜欢的生活”,也不是他“自己满意的工作”。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贫且贱。”《论语·子罕》有孔子自己的话,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乃至于多年以后孔丘先生还为自己的经济收入大伤脑筋,《论语·阳货》孔子对子路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就是证据。《论语·卫灵公》有孔子的名言:“君子固穷。”可见,终其一生,孔丘先生经济收入始终是个问题。

  从社会地位来看,30岁的孔子依然属于“草根阶层”。他曾经向上流社会靠拢,可是吃了闭门羹。《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狄子奇《孔子编年》谓阳虎此时尚未用事,怀疑此事是否可信。但是,由此可见孔丘先生30岁之前屡屡遭受歧视和排斥,却是事实。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分析说:“一个被人瞧不起的私生子,虽然仰慕礼仪,却没有机会受教育,在母亲死后,忽然得知自己是邑大夫之子,顿时飘飘然起来,听说贵族开那种宴会,才会忘乎所以,凭着少年人容易有的冲动跑去参加,没想到被季孙氏的家臣大大奚落一顿。”这样的痛苦经历,比今天的青年求职时遭遇的歧视和挫折,可怕得多。

  然而孔子确实说过“三十而立”。是吹牛吗?恐怕不是。问题出在对“三十而立”的理解上。程树德《论语集释》说:“窃谓立止是学有成就之义。”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说得更明白:“‘三十而立’,也就是学有所成。”这个学有所成,不单纯指知识和学问,还包括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包括一个人的人格。南怀瑾《论语别裁》说:“立就是不动,做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李泽厚《论语今读》说:‘三十而立’,有人强调与‘立于礼’有关,是指人从六岁‘习礼’到三十岁才算完全掌握熟练,但后世注疏多不拘泥于学礼,而泛指人格的成熟,更佳。”因此,他把“三十而立”翻译成白话文“三十岁建立起自我”,颇耐咀嚼。而李长之《孔子的故事》则以孔子的口吻说:“我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仿佛对任何事都有个主意了”,也就更为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认为自己“三十而立”,恐怕只能说是实事求是。

  综合起来看,“三十而立”,就是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确立起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把“三十而立”解释为“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之类,是对孔子的歪曲和侮辱,也抹煞了当代青年对理想道德情操的追求。这种肤浅的功利化解读,是浮躁之音,更是对青年的误导,应当引起人们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