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luenced什么意思:老子哲学的现代解说(22--2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22:45:00

老子哲学的现代解说(22--24)

2011-11-27——11-28     曾飞 老子哲学的现代解说(二十二)
2011-11-27         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大意】知道“不知”的哲理,很好;不知道“不知”的哲理,错了。因而圣人不犯错误, 就是因为时时担心着犯这种毛病,所以不会犯错误。

  【解读】老子严格区分名实,名只是实的映像,它虽然反映了实的部分特性,但无论如何都不可以以名代实,以为名囊括了似的全部特征,自以为已经无所不知。甚至于喧宾夺主,把名这种观念性、理论性的东西替代实来作为为世界本原。老子说得很清楚:“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状态才是始源,“有名”状态的“道”称之为生成其它名物之“母”,也就是母概念。而不是始源。《列子?杨朱篇》引老子曰:“名者实之宾。”“道”和“德”都是一种观念性的所谓的“名”,而无名的状态才是“实”,也就是实存的本源。因此老子强调知止的原则,老子说:“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不能把观念、理论的功能无限夸大,甚至抬高到朱熹理学的所谓“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唯理是从”的至高无上的境地,导致全民族的空讲道理的不良学风,统治者则乘机以理杀人,以至于造成近代中国的衰败。本章“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的阐述,是进一步明发知止的哲理,指明无论再高明的理论,它毕竟还是名,所反映实的特性是抽象、近似的,它有“不肖”的特征,也就是不可能包含实的全部信息,完全像无名之朴。因此还有许多无名之朴的信息,依然是不知的。知道这个“不知”的哲理,就能妥当地应用理论,而不至于走极端,陷入“唯理论”的泥潭。能这样当然很好。如果不知道这个“不知”的哲理,狂妄自大,以为自己把握了道和德,就无所不知,狂妄地叫嚷“战胜自然”,放肆地掠夺自然,造成最严重的环境灾难,甚至人类的自我毁灭。

  【附注】 帛书甲本作:“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文意清晰,无需疑其错漏而擅改。诸本讹脱之说皆不妥,不宜从之。病,担心,忧虑。《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病病”,第一个“病”作担心解,第二个“病”作毛病解。

  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也,自爱不自贵也,故去彼而取此。

  【大意】 民众到了连威压都不怕的地步,则重大的威胁就要发生了。不使百姓的居住狭窄,不使百姓厌恶生活。因为百姓不厌恶生活,所以也不至于厌恶领导者。因此圣人自知而不炫耀自己,自爱而不显贵自己,因而去掉那个而取这个。

  【解读】 用武力威压和思想控制来治理社会,到了一定的极限,老百姓再也不能忍受了,就必然爆发可怕的反抗。这符合物极必反的道理。注重民生,不逼迫老百姓,尊重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心愿,老百姓也就不会讨厌治理者。老子认为圣人应当自知自爱,而不要自显自贵。如果追求自显自贵就必然会去做逼迫百姓,破坏他们生活的安宁,甚至使用武力镇压和思想控制的恶劣手段来达到目的,这样做必然引发民众的反抗而自取灭亡。

  【附注】 王弼本作“无狎其所居”,义难明。敦煌等诸本作“无狭其所居”,义明,从之。奚侗曰:“‘狭’却说文‘陜’字,隘也。隘有迫谊。”

  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大意】 勇于妄作非为的则招来杀身之祸,勇于遵从道而不敢妄作的则能很好地生存。这两种做法或者有利或者有害,老天的好恶所在谁能知道它的缘由呢?老天走的道路,不争夺但善于制胜,不言语但善于回应,不必召集但自然而然来到,宽绰而善于预定结果。大自然的法度博大宽容,疏通但不放任。

  【解读】 妄作则殆,不妄作则活是老子前后贯通的的哲理,并非教人胆小示弱。大自然的运行依照一定的规律性,容纳各种各样的发展通途,但仍然有一定的规律加以约束,并不放任自由,因而曰“疏而不失”。

  【附注】 恢,大也。见诸《说文》。恢恢,容众之貌。《荀子?非十二子》:“恢恢然”是其谊。疏,通也。见诸《说文》。失,縱也。见诸《说文》。在手而逸去为失。失,放也。见诸《集韻》。

  七十四章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使民恒且畏死,而为畸者,吾得执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也。夫代大匠斫,则希有不伤其手矣。

  【大意】 如果民众常处于多数不怕死的状态,怎么能用杀来威镇他们呢?让民众常处于多数惧怕死的状态,那么对行为违规者,我就能够将其捕获而杀掉,谁还敢?如果民众大多必定怕死,那就常年设置专门掌管杀人的部门。因为代替专门掌管杀人的部门去杀人,好比代替木匠砍木头。而代替木匠砍木头,就很少有不砍伤自己的手的。

  【解读】 用死刑威慑百姓使他们不敢违规的办法,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行得通的。其前提是老百姓不厌倦生活,惧怕死亡。如果把民众逼迫到活不下去,连死都不怕了,以死来威慑就失去了意义。而且死刑必须 由专门的部门执掌,治理者不可以去替代,那样必定伤害治理者的威望。

  【附注】 本章文句诸本多异。所用文句使用张舜徽据帛书甲、乙本写正的文本。且,多之貌。《诗?韩奕》:“笾豆有且”是其谊。《说文》:“畸,残田也。”段注:“残田者,余田不整齐者也。”《庄子?大宗师》:“敢问畸人。”《释文》引李注:“畸,奇异也。”《荀子?天论》“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注:“畸,谓不齐也。”

  七十五章

  人之饥也,以取食(辶+兑)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大意】人们的挨饿,是因为他们取“食”的途径杂多,不贵“食母”,所以挨饿。百官不能治理好政务,是因为他们的君主妄自作为。民人的夭亡,因为这些人过度追求富裕益生,所以轻易死亡。只有不以生命来妄作的人,才算真正懂得贵重生命。

  【解读】 取“食”,不是获取食物的意思,而与“贵食母”同义。二十章曰:“我欲独异於人,而贵食母。”说的是“我的欲望独自不同于常人,而贵重从母原那里求食。”“贵食母”,只从母亲那里求食,直接吃母源的,也就是一切源于无名之朴,只遵循无名之朴的规律性办事,而不从杂多的途径“进食”,妄自产生道理。从杂多的途径“进食”,妄自产生道理,不尊道行事,就会败事,当然要挨饿。同理,君主妄为,百官无以治。同理,民众贵重自己的生命,而不依道养生,违反生命的规律而强益之,也就是过度追求富裕来益其身,反而造成夭亡。所以说,真正懂得养 益生命的人,就要尊道而养生,而不能滥吃营养补品,养尊处优,妄自益生而适得其反,酿成富贵病而自伤性命。

  【附注】 本章正文,张舜徽据帛书甲、乙本订正。据帛书,只有第二句有“其上”两字,其他句没有。第二句“百姓”指百官,不宜擅改为“民”。诸本以南面之术阐发老子,不解它是本是哲学著作,故擅改以符合南面之术的解读。(辶+兑),说文无此字。据张舜徽考证作途径解。文句与二十章“贵食母”之说合,故是其说。厚,优待,优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因而厚遇之。”成语“利用厚生”,利用:尽物之用;厚:富裕;生:民众。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富裕。成语出处 《尚书?大禹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老子哲学的现代解说(二十三)
2011-11-27          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仞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故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大意】 人之初生是柔弱的,他们的终死却是坚强的。生物的初生是柔弱的,它们的终死却是枯槁的。所以坚强是是死亡的途径,柔弱的才是萌生发展的途径。军队过于强横就会灭亡,树木过于强硬就会折断,所以强壮老旧的居于劣势,新生弱小的居于优势。

  【解读】 老子的柔弱指的是新生的弱小的事物,并不是指那些因腐败没落而脆弱不堪的东西。柔弱胜坚强指的是新生事物必然会依照规律发展壮大最后取代老旧而趋向灭亡的事物,无论这些老旧的事物表面上如何强大,它毕竟要按照规律走向死亡。

  【附注】“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句据帛书甲本,本无“是以”两字。《淮南子?原道篇》也引作“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故从之。它本或作“兵强则不胜灭,木强则兵”,义不通。“故强大居下,柔弱居上”句据帛书乙本。

  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若此其不欲见贤。

  【大意】 大自然走的路径,它真像开弓射箭啊!过高了就压低一些,过低了就抬高一些;过剩的就减损它,不足的就补充它。大自然的规律是减损有余的来补充不足的,人间走的路径就不是这样,减损不足的来供奉过剩的。谁能有剩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为道的人。因而圣人作为但不依恃,成功遂事但不居处,像这样他是不想显现所谓的贤者。

  【解读】不欲见贤。 三章曰:“不尚贤,使民不争”,圣人虽然成功遂事,但不自恃,不自处,不显示自己的功德,借以把自己包装成救人济世的贤达,以便追求名和利。圣人是真正在为道,而不是在争名夺利。减损不足的来供奉过剩的,拼命聚敛钱财而自肥,是世间流行病,有道者不为。圣人的所做所为是为众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为一己的穷奢极侈。

  【附注】 《说文》:“贤,多才也。”《庄子?徐无鬼》:“以财分人之谓贤。”《周礼?太宰》:“三曰进贤。注:有善行也。”《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着与他齐平。因而老子主张真正的圣人遵循道,不会把为道而民富自视为自己的善行,认为是自己以财分人,来显示自己就是所谓的贤达。因为为道而富民是规律的作用,而不是圣人的功劳。

  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大意】 天底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是论攻克坚硬的东西的本领却没有比它更领先的,所依靠的正是它那无可替代的特性。弱的胜过强,柔的胜过刚,天底下无人不知道,无人能实行。因而圣人说:“承受国家耻辱的人成为社稷之主;承受国家凶险的人成为天下之王。”正言听起倒来好像是反话。

  【解读】 老子说:“弱者道之用”,至弱的水,可以穿石,用以比喻柔弱特性的作用。并明发为王者的根基,也在于掌握了“弱者道之用”的哲理,正是由于承受了国家的凶险,才终于成为天下之王。

  【附注】 谓,通“为”。《韩非子?解老》:“啬之谓术也生于道理。”是,此,这也。《诗?小雅?宾之初筵》:“是谓伐德。”此为的意思。是谓天下王,此为天下之王。

  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大意】 调和大怨恨,必然留有余怨,哪里能用来治事?因而圣人把握契要来治事而不强求于人。有德的人掌握契要,无德的人掌握具体事物。大自然的规律性无亲疏,永远亲近善于为道的人。

  【解读】 老子以为治事要在符合规律性,犹如把握符信一样,要在相符合:道与德符合于朴,犹如左右契相符。古以右契为尊,左契为卑,以右契比喻无名之朴,左契比喻道和德,是以无名之朴为本源,圣人把握道与德这种“左契”来治事之意。所以治事要在愿望与实际相符合,不在于平和怨言,执行十一税等具体事物。符合大自然规律的人才能顺应规律而成功遂事,治事也才有成效。

  【附注】 河上公注曰:“古者圣人执左契,合符信也。无文书法律,刻契合符以为信也。”。“彻”是周朝的田税制度,朱熹曰:“彻,通也,均也。周制:‘一夫受田百亩,而与同沟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计亩均收。’大率民得其九,公取其一,固谓之彻。”彻,郊外路也。《史记?五宗世家》:“常夜後走卒行彻。”彻,小道也,以走小道喻抓具体事务,以执掌左契为走大道,相互对比而明其义。

  八十章

  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勿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大意】 小小的邦国,稀少的居民,让居民有自卫的武器但不使用,让居民惜死而不想迁徒。即使有车船兵甲的装备也无处使用。让人们再结绳记事。让他们食甘服美,生活居住安乐舒适。邻近的邦国互相可以望及,连鸡犬的叫声互相也能听得见,居民却一辈子也不互相往来。

  【解读】 帛书此章在六十六章之后。因此不是承七十九章圣人治事之道,主治事当复古的意思。而是承六十六章“圣人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的哲理,说明上古时代的小邦寡民,居民安居乐业的情景符合上述哲理,是举例不是阐述新主张。此类述古之辞周秦诸子类此者众多,庄子所述尤以此章文字极其相似,而曰“昔者”、“当是时”,明言为述古之辞。《淮南子》、《论衡》也有类似的述古之辞。因而老子引此种述古之辞,实为举例说明,并不是阐发复古的主张。此章多被后世学者曲解为老子主张复古,实非老子本义。

  【附注】 使,让也。《荀子?性恶》:“使天下皆出於治。”重,惜也。《史记?张耳陈余传》:“岂以人为重去将哉。”远徒,远动用之,做避免迁徒解。“十百人之器”依帛书,所指为居民自卫组织所用之武器。老子姓老氏,名聃,春秋宋国沛人,与孔子同时且长于孔子。孔子死后二百年左右流传的郭店《老子甲》是老聃思想的表述,与今本《老子》相对应章节有明显差异。郭店《老子甲》积极应世,主张以“道”佐人主治国,以“亡事”取天下。也就是说,郭店楚简《老子甲》等文献更直接体现老子即老聃的原本哲学思想。郭店《老子甲》无本章的内容。今本《老子》一书是老聃遗说的发挥,经后人李耳等的整理和发扬,变得更加完整和系统化,但也杂入一些时兴的思想内容。本章的内容就是当时诸子多推崇的述古之辞,被李耳引为例证。不是老聃或李耳独创的思想,指其为老子的复古主义思想不妥。

  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大意】 与朴相符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一定与朴相符。有真知的不博学,博学的不一定有真知。善于治事的不多作为,多作为的不善于治事。圣人不积蓄,尽已助人自己愈是富有,尽已给人自己愈是厚多。所以大自然走的路是补益之而不损害,圣人的走的路是为道而不硬争。

  【解读】 本章阐明言语要与无名之朴相符合之义。圣人所拥有的是道和德,用道和德助人,自己的知识当然更丰富了,把道和德传授给别人,自己当然更厚多。圣人走的道路与大自然的道路相似,为道而不硬争夺。

  【附注】 既,尽也。见《广雅?释诂》。为,助也。《国策?魏策》:“臣请问文之为魏。”


老子哲学的现代解说(二十四)
2011-11-28        五.深入理解老子哲学

  以老子哲学为代表的中国哲学体系的中心议题,是天人关系,只有在天人之际的架构里来理解和研究老子哲学,才能有效传承和正确理解中国哲学的精髓。它与西方二元存在论的思路根本不同,决不能把老子哲学纳入西方的二元框架之中,陷入老子哲学究竟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是辩证法还是机械论的无聊“研究”,并且以此来推行西方中心主义,抬高西方哲学,贬低中国哲学。

  因而,要深入理解老子哲学,就必须对老子哲学的根基、源流和拓展做进一步了解。

  二元哲学与三元哲学

  1.中国古代的三元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郑任钊先生在《先秦两汉哲学的造化三元观》一文中指出:“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郭静云(Ольга Городецкая)研究员做题为《先秦自然哲学中的一些重要观念》的学术报告”,“郭静云认为,《老子》等先秦文献表达了‘三生万物’的概念,这种三元观为万事万物造化之规律,是先秦自然哲学的核心观念。战国末期以后的文献中的造化三元观均将阴阳二极与其二者之间的和气视为宇宙造化之端。然而,从出土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更早的不同于这种‘阴、阳、和’的三元观”,但是“无论哪种三元观,第三元都有相同的涵义,既表达相辅混合过程,亦涉及‘气’概念,可见三元观之重点在于‘两极和气’。郭静云还认为,三元观是跨越哲学学派之整体文化核心概念”。

  旁观者清。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郭静云研究员作为外国的学者,从旁观察,一眼认明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根本性差异:中国哲学是三元观的哲学,而西方哲学则是二元观的哲学。

  2.西方和中国近代的二元哲学

  人类对世界的观察,可以用二元观来进行,也可以用三元观来进行。使用哪一种思维模式只是一种选择,并不存在专利权或任何宿命论的安排。中国近代的理学,也选择了二元观,用理、气二元论来描述世界,发展出与西方精神和物质二元论相类似的哲学思想来。而在西方,二元观的选择则一直占据主流。

  3.二元哲学与三元哲学探源

  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哲学在于“用思维和概念去把握真理”。用的是人类的理性思维方式。这种方式将世界人为地割裂为互不兼容的两个部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分为二”。于是有了两个对立的基本范畴:精神和物质。并以此为主轴来认识世界:“用思维和概念去把握真理”(笔者注:这里的思维专指理性思维,不包含非理性思维)。

  西方传统心理学认为:思维,就是人类专门去揭示事物的内在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心理活动。这是思维与其他心理活动(笔者注:譬如审美活动)根本不同的地方。思维的概括性不但表现在它反映事物的所有的本质属性以及反映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性,还表现在它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上。一切科学的概念、定理、规律、法则,都是思维概括的结果,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映。思维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总是借助语言进行的。语言是进行思维的基础,也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思维的过程通过语言进行,思维的结果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没有语言就没有思维。(郭卜乐:《思维》 )

  总之,二元观使用的思维方式,就是概念思维、逻辑思维。也就是人类以左脑为主要载体的理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是二进制的数位化方式。是以大脑神经单元的有无两种状态表征二元分割后的两种状态,进行概念、判断、推理逻辑三段论式的运算。这种运算与电子计算机有相同的基础。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阴一阳才成其为道。偏执一端就远离道了。阴阳是两端,“冲气以为和”才是能够反映世界原本存在之情状的方式。唯有“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才能从阴阳两端、两种符号构造出事件万物的表征方式来,这就叫做“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一阴一阳的二,产生出第三类千千万万的各异的事物来。中国三元哲学的主轴是天人关系,人通过天人之间的和谐空间:人化了的一部分天:“地”来把握道——天人体系的运行趋势。

  《易经》也就用阴阳两端的二进制数位化符号开始,用两端阴 (0),阳( 1 )的中间组合: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构造出了一种用以描述事件万物的数位式的结构图式系列,这种抽象模式可以表达成传统的“—”“--”两种卦划符号的组合,也可以用现代二进制数字“0”、“1”来加以表达,譬如天表达为乾[111111],地表达为坤[000000]等等。现代化地表达成一种数位化的方式可以用电脑用来描述事物的抽象结构的符号系统,一种表征事物发展变化特性的数位抽象模式。人们可以利用这种抽象模式来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吉凶——可行性,而不是真假——真理性)。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哲学思维。

  这种三元观使用的思维方式,就是形象思维、审美思维。也就是人类以右脑为主要载体的非理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同样也是二进制的数位化方式。是以大脑神经单元的有无两种状态表征三元组合方式下的各种不同组合,进行图式、联想、重组三段论式的运算。这种运算与现行的电子计算机有很不相同的运作方式。

  4.二元哲学与三元哲学的不同功用

  发明当代的计算机证明的“吴方法”的中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先生指出:“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数学,与以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为代表的西方数学,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体系,其思想方法各呈特色。前者着重应用与计算,其成果往往是以算法的形式表达(笔者注:一种模式)。后者着重概念与推理,其成果一般以定理的形式表达(笔者注:一种逻辑判断)。前者的思维方式是构造与机械化的,而后者则往往偏重于存在唯一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非构造性的纯逻辑思维。前者由于它机械化的思维方式与算法形式的具体成果,从思想方法上正切合计算机出现后的时代要求。”这表明,在作为思维重要工具的数学中,也显然存在二元观和三元观的不同方法论。数学家 W?F?William 说: “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的科学。它是研究、了解和知晓现实世界的工具”。明确告诉我们,西方数学体系直接就是理性思维的工具,使用的是二元观的方法。但数学家 De Morgan 就指出: “数学发明创造的动力不是推理,而是想象力的发挥”。已经体会到西方数学体系的发展也无法离开形象思维、审美思维的直接参与和支持。通俗地讲,没有想象与猜想,数学体系就无法建立。因此数学家 Borel 直接了当地说:“数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艺术,它的发展总是起源于美学准则,受其指导、据以评价的”。而中国数学体系和方法就更加直接发挥了形象思维的作用,表达成被称为“算法”的形式,也就是一种数学模式,使用的是三元观的方法。由于这种基于三元观的方法的中国数学方法,它的机械化的思维方式与算法形式的具体成果,从思想方法上正切合计算机出现后的时代要求,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此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先生指出:“无论是机器代替体力劳动,或是计算机代替某种脑力劳动,其所以成为可能,关键在于所需代替的劳动已经‘机械化’,也就是说已经实现了刻板化或规格化。”“数学问题的机械化,就要求在运算或证明的过程中,每前进一步之后,都有一个确定的、必须选择的下一步,这样沿着一条有规律的、刻板的道路,一直达到结论。”“中国古代数学基本上是一种机械化的数学”。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三元观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正好与现代计算机的使用融合无间,也必将因此而重返青春,以另一种崭新面貌在未来的数学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由此看来,由于二元观和三元观都具有人类思维器官大脑中的结构性根据,所以即使在当代,两种方法都有它各自的功用。

  二元哲学与三元哲学的不同功用就这样在思维工具数学当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而在人类的创新发明等活动中更明晰地得到体现。笔者在《中式创新哲学:器物、器用、器具三段论》一文中已经做了清楚的分析:“总之,器物、器用、器具这种创新三段论就是:发现某种器物有某种功能;对器物产生这种功能的运行结构原理进行研究归结其器用;利用器物的这种器用,仿效它用人工的技术制作人工器具以达到近似或更高的功用。”“事实表明创新哲学需要有形式逻辑基础上的思维工具以及实证、共享基础上的科技知识系统另一翼的强力支持。只有创新哲学的一翼,而没有形式逻辑和科技的另一翼,发明创新是无法高飞的。须知,中华传统文化是阴阳文化。只重视创新哲学的一翼,而轻视创新工具方法的另一翼,本来就不符合中华阴阳文化的传统。古人早已指明:‘孤阳不长,独阴不生’,事实表明,确实如此。因此,理学的理气论,强调理的绝对作用,走了极端,扔掉中国的传统创新哲学,使近代中国的创陷入了‘孤阳不长’状态。相反,独重西方科技,也容易重新陷入‘孤阳不长,独阴不生’的另一种困境。”

  三元哲学具有创新发明的直接功能,而二元哲学则具有等价变换的功能,能够让所发现的器用之理变得更加简洁明晰,变得更容易验证和使用,从而促进创新发明的深化和高度发展。

  总之,人类认识和适应世界的两种思维工具,直接建基于人类思维器官左、右脑分工后形成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和综合使用这两种思维工具将极大地提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实际能力。因此,我们不可废弃其中任何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