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lessnetview下载:广州史话:十三行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2:42:10

□刘文澜

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帝国商行》,追述的就是广州十三行的一段辉煌历史。

广州市文化公园以北有条十三行路,原叫十三行街,其得名应上溯到明代。附近的怡和、同文、宝顺、普安等街,分别是当年伍怡和、潘同文、梁天宝、卢广利等洋行旧址。

据志载:明正德十年(1515年)我国外贸就以官办牙行为媒介,以广州为盛。至万历年间,有三十六行代替市舶司盘验纳税。屈大均是明末至清康熙时人(1630年—1690年),其(广东新语·竹枝词)说:“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可见“十三行”名在康熙前已有。还说:“粤东之货,出于九郡者曰广货;出于琼州者曰琼货,亦曰十三行货;出于西南诸番者曰洋货。”因明代琼州府管领十三个州县,可见广州十三行街原为琼人经营琼货地。

自后,广货、洋货也涌到那一带交易。所以雍正间翊昂《粤中见闻》说:“广货、洋货、琼货分列十三行中”,已由单纯琼货嬗变成各货杂陈了。

李士桢的《抚粤政略》说:“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始设立洋货行和金丝行(对国内贸易)。”康熙四十四年徐振《四绘轩诗钞·竹枝词》:“十三行货总堪夸,新到东洋漂海槎;奇货独推英吉利,争先挑取贡官家。”至康熙五十九年,广州经营外贸的洋货行(又叫公行、洋行)在十三行衙内达十六家,并分头、二、三等,后又发展到四五十家,于是十三行成为洋货行的通称了,十三行街成了中外互市的洋行专业街了。在官方扶植下取得外贸特权,并经筛选成总商六家、副商七家,共十三家(当然,行商数各时期有变动,如乾隆四十三年只八家,道光二年火烧只剩五家,道光十七年又刚好十三家)。

来穗与我互市的外商有:荷、英、日、法、德、美、葡、俄、丹麦、瑞典、巴西、锡兰、吕宋十三国;又在河干置夷馆居集洋人,故有“十三洋行”、“十三海国”、“十三夷馆”之称,使“十三行”这名字更巧合“约定俗成”了。

道、咸间,国力式微,外商野心升级。他们携眷定居夷馆,出入有保镖,于现在六二三路筑码头。尤其是英国对华贸易的东印度公司倾销鸦片,使我国贫民弱、朝野不满。正如赵函的《沧海八首之一》云:“阿芙蓉土压潮来,此是昆明几劫灰。奇货公然违令甲,漏卮无计惜民财。俄看夷馆连云起,又报皮船狎狼回。试问敦煌贤节使,赐环何日下轮台?!”

道光十八年(1838年)年,清廷被逼下谕禁鸦片,命爱国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抵粤查办。次年正月,林则徐檄英领事义律至十三行,督兵围之,尽缴鸦片至虎门销毁。二十二年(1842年)撤十三行互市,总散各商、洋行制乃寿终正寝。咸丰六年(1856年)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起,广州人民烧了“夷馆”,十三行也烧成灰烬。后来,在那里建了民居或店铺,仍叫十三行街;1926年建马路时改称“十三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