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盾斯保险柜厂家:风格设计Style Design——摘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7:57:12

风格设计Style Design

设计史点击 曹天慧 著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写在最前面

1.         长期以来,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搞专业的学生对史论课的热情不高,对学生的考核也只能通过期末考试来完成,如果是写论文,很多学生也会到网上下载资料,但是由于他们没有整理和驾驭材料的能力,论文往往是东拼西凑的抄袭而已。但是设计史知识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非常重要,对学生的修养以及日后专业发展在质上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到底怎么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者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呢?

2.         我想起,搞艺术的人在早期会临摹大师的画,然后再慢慢摸索自己的路,临摹是掌握别人创作思维和创作方法最好的手段。艺术也好,设计也好,这种以造型为特色的行业是任何栩栩如生的文字都无法真正描绘出来的。因此,文字理论的功用是不够的,只有亲自去画、去做,才能真正的理解。推而广之,设计也是可以临摹的——可以通过临摹设计历史上各种风格的大师作品去了解这个时期或者设计师本人的设计手法和设计特点,而理论上的知识则由老师上课来补足。

3.         运用不同的历史风格设计小型的产品,如手机、mp3、mp4、手表、开瓶器等,每次设计一个专题。因为通过一种产品在不同风格上的形式变化才能让学生切身感受风格的变迁,也能更好地理解风格。

4.         设计史课要解决的问题:1)了解设计史的发展脉络、风格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深入理解各种风格的本质及其对社会的和生活的以及设计本身的意义;2)模仿大师的风格做产品设计,通过设计真正把握风格的特征;3)辅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资料,协助学生选题,并辅导他们学习撰写论文。

第一部分 改革的新声

第一讲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和莫里斯风格

1.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开始于19世纪50年代的英国,后影响到美国,主要体现在建筑、室内和产品设计上,主要目的是挽救工业产品对社会审美的破坏,解决工业生产条件下产生的技术与艺术的分离状况。它的产生首先要归功于工业革命的诞生。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的转变,随之而来的还有整个人类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飞速进步。它使人类社会的发展搭上了高速行驶的列车而变得日新月异。

2.         尽管工业革命使生产方式由手工状态转变为机器生产,强大的动力使批量生产成为可能,大量的机器产品进入社会生产,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是,一直到19世纪中期,机器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依然粗糙简陋,缺乏美的形式。工程师只能解决技术问题而不懂美学,艺术家和工匠们的手工操作方式又无法介入生产,技术和美学在机器面前成为毫不相干的两回事,二者之间出现了一道巨大的鸿沟,体现在产品上的就是工业技术特征和手工艺技术特征的简单拼凑,这个特征在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上充分体现出来。它展示了工业革命的伟大成就。但是这次盛会的结果却是毁誉参半——粗糙简陋的廉价工业制品毁了多少年来手工艺时代创造的精致优雅的审美世界。这些工业产品在技术制作上粗糙简陋,为了美化他们,就把巴洛克和洛可可式的装饰生搬硬套地加于产品之上,甚至在铁质的椅面上画上木质花纹,丝毫没有考虑机器产品所需要的特殊美学要求。在大多数知识分子眼里,大工业化所创造的这个世界黑暗、丑陋、肮脏,毫无品味和美感,产品根本没有和人们的实际需要结合在一起,也没有考虑人们对于美的需求,他们甚至认为,人类文明的基石都会在机器的冲击下产生动摇。为了挽救产品质量的低下,许多人开始从各个方面进行努力。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理论家约翰·拉斯金,艺术家威廉·莫里斯,他们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其影响促成了西方现代设计史上的第一场运动——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3.         对于19世纪中叶的美学和技术现状,拉斯金既批判设计中的复古思潮和脱离实际需要的繁琐装饰,同时也反对大机器生产,认为机器生产违背人的本性,剥夺了人的创造性。他的思想影响了很多艺术家和设计师,例如威廉·莫里斯。他们认为繁琐复古的装饰和机器生产根本不可能结合在一起,用手工艺操作来避免机器生产的粗陋。在这种思潮的引导下,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浪漫主义开始在英国流行起来。

4.         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具有明确的民主主义概念:“一、产品是为千百万人服务的;二、设计工作是集体劳动的结果”。(①《世界现代设计史》第42页,王受之,新世纪出版社)但是事实上,由于莫里斯的产品全部为手工制作,造价不菲,即使他们拥有清新淡雅、朴实简洁的“大众”风格,但是仍然无法被大众享有,这使他的理想和现实产生了矛盾,也使他的努力仅仅局限在对设计美学形式的贡献上,而没有推进工业生产条件下的现代设计的发展。

5.         莫里斯、拉斯金以及很多他们的同辈艺术家,都认识到了工业产品在艺术和技术上的分离状况,并身体力行地进行设计创作,以期改善这个局面。但是同时,他们反对工业化、拒绝机器产品、主张“回归自然从自然中吸取灵感”的观点,使他们返回到中世纪的自然和手工艺的创作状态,这是落后的和不符合时代的发展的。但是,莫里斯及其同仁的探索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这也说明机器本身所存在的设计问题,机器生产的生活产品还无法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的审美习惯仍然停留在过去。社会亟需现代设计美学的出现,而设计发展的道理还很漫长。

6.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风格以莫里斯为代表,糅合了浪漫主义思想和中世纪田园风格的自然主义特征,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浪漫主义是流行于西方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的一场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主义模式的文化运动。主要特征是:一、憧憬异国风情,赞颂中世纪的理想,其实也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念。二、在艺术空间上立足于本土,在空间上则回归过去。三、不拘泥于规则和秩序,情感至上。中世纪的田园风格主要体现为一种清新自然的风格,它延续了欧洲中世纪的装饰原则,但是还没有巴洛克和洛可可的繁冗矫饰,体现为对材料的真实质感的偏爱,设计中多采用动植物等自然题材,色彩柔和淡雅,造型简洁朴实,注重功能。

7.         作为拉斯金的追随者,莫里斯也同样认识到生产与艺术的脱节,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脱节,他最早发现了“我们无法买到结结实实、普普通通的家具”(②卢永毅、罗小未。工业设计史,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33)

8.         莫里斯的设计有三个原则:一、崇尚哥特风格,主张返回中世纪的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纯朴实际的手工艺创作状态;二、在设计形式上,主张从自然,特别是植物纹样中汲取营养;三、注重设计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这体现在他设计的各个领域——家具、织毯、壁纸以及室内陈设等。

第二讲 新艺术运动

1.         新艺术运动大约从19世纪末兴起,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遍及欧洲各国和美国,出现了众多出色的设计师、设计集团,他们的作品影响非常广泛,不仅仅涉及建筑、书籍、插图、家具、纺织、服饰、玻璃、陶瓷等设计领域,出现了大批优秀的设计师,连绘画和雕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         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在设计思想上受到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的影响,开始从自然界中汲取创作灵感,利用自然题材进行创作。虽然在他们的作品中仍然可以看到新巴洛克风格、新洛可可风格、哥特风格的手法,但是他们完全抛弃了任何传统式样,走完全的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路线,在形式上走得更抽象、更富有动感,追求的是具有自然韵味的象征性线条,同时吸收了阿拉伯的装饰风格、日本浮世绘的平面装饰效果以及日本建筑和漆艺的装饰特点,创造出全新的唯美主义的表现形式,“笔触细长,似乎感觉灵敏的曲线使人联想到百合花的茎、昆虫的触须、花朵的花丝或偶尔也像细长的火焰,这种波浪式的、流动的、互相顾盼的曲线,它们从画幅的四角伸出,然后以不对称的姿态布满整个画面”(③《现代设计的先驱——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佩斯》第4页,(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王申祻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新艺术运动钟情于表现轻盈卷曲的花草树枝、柔美性感的女性、轻盈飞舞的昆虫,这些题材结合钢材、玻璃、陶瓷、珠宝宝石在设计师的手中创造出细腻柔美、生机勃勃、优雅华丽的艺术品。

4.         新艺术风格在各个国家的表现不同,而且各自有自己的名称。在法国和比利时称为新艺术运动,在德国称为青年风格,在维也纳称为分离派等。

5.         新艺术运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风格趋势:曲线型风格和直线型风格。

6.         法国和比利时的曲线型风格:法国的新艺术运动有南锡和巴黎两个中心。南锡以艾米尔·加莱为代表。加莱是一位著名的玻璃设计师和家具设计师。他设计的玻璃色彩柔和,造型典雅,着色玻璃的肌理和质感像玛瑙或宝石一样。他擅长在玻璃上进行镶嵌、雕刻等工艺,采用的大多是轻巧的植物和动物纹样,百合、荷花、蝴蝶、蜻蜓等具有柔美体态和晶莹剔透色彩的动植物都是加莱的最爱,也是其他的新艺术设计师经常运用的题材。他喜欢用珍珠、苹果绿、粉红、紫罗兰、橙和琥珀等色,他的设计代表了法国新艺术设计的优雅、高贵和感性的特征。

7.         比利时的新艺术风格和法国相似,都是从植物纹样中进行抽象创作,以动态的曲线为特色。相对比法国的曲线特征,比利时的新艺术风格更加富有生命感和活力,显示出生机勃勃的特征,在装饰的同时更注重整体感的塑造。法国的曲线更加感性和肉欲,优雅细腻中透漏出贵族般的奢华;比利时的曲线则更加动感、抽象。

8.         英国的新艺术运动以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学派为代表。主要人物是麦金托什和他的妻子麦克唐娜,麦克唐娜的妹妹和妹夫四人,设计史上称这个团体叫“格拉斯哥四人集团”。 麦金托什是这个集团的精神领袖。

9.         麦金托什注重设计的整体协调性,讲究装饰,也讲究结构,他通过自己独特的、程式化的语言将室内的装饰元素与建筑的结构在视觉上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整体统一的前提下,每一个单体都体现出和谐一致的美感。他的程式化语言包括:交错的纵横直线、带有长长的花茎和卷曲叶子的抽象花苞造型,这些形态是从自然形态和人体曲线中提炼出来并加以象征主义手法处理的抽象图案。

10.     高迪风格:在《新设计史》中被称为“荒野风格”。他的风格之所以在新艺术运动中独树一帜,除了他热爱的自然主义之外,主要是他与众不同的处理方法。他的曲线不是唯美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结合,他崇尚的是像山脉一样波澜起伏的曲线。他设计的建筑以巨大的体块特征和粗犷的装饰风格著称,粗糙的墙面,不规则的陶瓷碎片,山脉一样起伏的线条,装饰的图案也多是荒野中的野生植物和花朵。

第二部分 现代主义设计

第一讲 新设计美学的探索

1.         20世纪伊始,人们已经意识到机器时代的不可逆转,商业主义的形成和机器生产的发展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带来了一种美学的挑战;如何用合理的造型重新塑造一个完整和谐的社会环境就是这一时期人们探索的目标所在。他们不再回避大机器生产,不再奢望用手工艺传统代替机器,而是潜心研究机器产品的美学问题,并将这一行为看成是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的手段,将设计同社会良心结合在一起,开创了设计的伦理学探索,形成以美国为主的设计的实用性探索和以欧洲为主的设计的伦理性探索的局面。

2.         荷兰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师、建筑家在1918年到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团体,以杜斯伯格为首。风格派的探索有别于以往的艺术派别,他的艺术探索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它将艺术本质的探讨同科学与社会学结合在一起。风格派是“以一种几何和精确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精神支配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胜利,以及寓美于纯粹与简朴之中的思想。”(④《工业设计史》189页,何人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风格派决心用视觉造型的方式再现视觉世界的普遍构成规律,它不再描述物像的外观,而是寻求一种普遍的、永恒的造型规律来体现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宇宙的和谐。这种普遍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造型就是最基本的三角形、圆形、方形和点、线、面以及最基本的原色和中性色。因此,风格派也称为要素派。

3.         俄国构成主义:主张使用新材料如塑料、玻璃、金属等现代材料创造抽象的空间构成,利用结构体现空间、运动和力,反对描摹,主张抽象形式的创造,主张将艺术与实用的功能结合起来,体现艺术的社会价值。构成主义的观点使艺术家和设计师们的探索开始脱离传统的艺术而走向了技术与艺术融合的道理,这实际上已经是现代设计的雏形了。

4.         荷兰风格派和俄国构成主义都对机械美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对适应现代社会、工业社会的视觉形象的深入、系统的研究还是在德国。

5.         德意志制造联盟:建立者是霍曼·穆特修斯,他是德国的外交官,被派去考察英国的建筑与设计,回来后写了一本《英国的住房》,书中指出,优良的设计是工艺及经济的基础。他开始致力于德国的工业发展问题。联盟的建立旨在“为提高德国的工业产品的质量服务”。这个开宗明义的宗旨说明了德国社会终于认识到机器生产的必然性,并意识到机器产品需要一个新的美学方式来完善它的外形以更好地配合机器生产。1911年,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与汉斯·麦耶合作设计的法格斯鞋楦厂完全抛弃传统造型,采用简单的几何结构、内受力柱和玻璃幕墙结构,开创了现代建筑的新建筑,开开始了一种新的设计美学——机械美学的探索历程。

6.         机械美学的产生不是单纯的风格探索,而是在为批量生产的产品进行设计时产生的合理化结果。这种合理化探索在德国一个具有实验性的设计学校——包豪斯得以进一步展开,并走向成熟。包豪斯的创始者是著名的建筑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他主张为设计师和工匠建立一种以工作坊为基础的设计教育,在艺术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手工操作的训练,同时设立艺术造型课和手工实践课,前者解决艺术形式问题,后者解决材料和制作等技术问题,以达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这一伟大目的。崇高理想就是“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7.         尽管格罗皮乌斯否认所谓的“包豪斯风格”的存在,强调包豪斯并不是要发展出千篇一律的风格,它追求的是对创造力的肯定,目的是要造就多面性。但是无论如何,包豪斯这种主张采用几何造型、运用原色、使用现代新材料,看起来有点功能主义的设计,仍然被称为“包豪斯”风格。在当时大众的眼里,包豪斯代表着一切新鲜、时髦的东西。

8.         几何造型原则:由于收到荷兰风格派和俄国构成主义的影响,设计时大量运用几何形元素和原色。

9.         反装饰原则:反对设计中加入任何功能需要之外的东西——包括形式、材料,最大限度地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更好地使设计品被认知、使用。

10.     新材料原则:鼓励使用新材料。用钢管和皮革做椅子的材料,使用钢材和玻璃制造灯具等。

11.     合理性原则:包豪斯的设计从合理性出发,探索材料、形式和生产的最佳组合方法。

12.     经济性原则:经济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设计的社会责任感,设计的伦理学探索的结果。从工业社会开始,艺术不再是少数人享有的特权,艺术家从事生产,使更多的人享有艺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产生了设计,批量生产使艺术大众化、设计民主化。一直以来,艺术家的探索局限在手工艺范畴,小批量、制作精良、造价昂贵,只能少数人享有。设计民主化的意义在于广大消费者都能享有,因此,大批量、低成本是最重要的前提,即经济性是前提,这也正是包豪斯设计原则之一。

13.     现代建筑的最基本的原则:用最经济的预算,最先进的技术,最新型的材料,最合理的布置空间的形式、尺度和交接点,获得一个舒适的廉价建筑。

第二讲 机械时代的时尚运动

1.         装饰艺术风格: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涉及建筑、产品、平面、服装、装饰几乎设计的所有行业,到30年代达到了顶峰,以法国和美国为代表,展现了一个新的机器时代的设计美学和流行时尚。

2.         风格特征:1)几何形式:装饰艺术风格的几何造型来自立体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影响;2)强烈的色彩:色彩非常夸张,色谱中所有的纯色和一些艳俗的色彩如粉红色、鹅黄色、淡绿色等都被大量地采用;3)异国情调:装饰艺术风格除了对于新时代的热衷之外,仍然是一如既往的对于异域风情的迷恋。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玛雅文化和印第安人文化,包括黑人文化都是现代都是人猎奇的对象:4)以装饰炫耀为目的的宗旨:装饰艺术运动体现了一种现代的风格,但本质的精神还是一种的心理。

3.         流线型风格:是20时间30年代由美国发起,流行于欧美的一场设计运动,到40年代达到了顶峰。流线造型最初来源于汽车的风洞试验。经实验证明,流线造型可以减少风的阻力,从而加强汽车的速度和稳定性。流线型风格是机械美学的商业化发展,不但代表这大工业化生产的进步和成功,也代表着人们对于机器生产的认可。流线型风格的产品表现为形态圆润、线条流畅。与现代主义刻板的几何形式语言相比,流线型的有机形态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且更易于消费者理解和接受。20世界最著名的美国工业设计大师雷蒙德·罗维是流线型风格的倡导者,他一生从事工业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及企业形象设计,参与的设计项目多达几千个,从可口可乐公司的形象策划到美国宇航局的“空中实验室”计划,小到香烟的包装设计,大到飞机的内舱设计,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他奉行“流线、简单化”理念,即“由功用与简约彰显美丽”。他设计的设计师办公室、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火车头S1,“Cold Spot”电冰箱都是典型的流线型风格作品。

第三讲 机械美学与功能主义

美国的现代主义的发展

1.         机械美学的三方面的含义:一、建筑应像机器一样符合实际的功用,强调功能与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反对附加装饰;二、建筑像机器那样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强调建筑风格的普遍适应性;三、建筑应像机器那样高效,强调建筑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严格地说,机械美学不单纯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机器生产条件下设计的合理性探索的结果。

2.         第一代职业工业设计师: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和日益增强的市场竞争,制造商开始从各方面着手降低造价以增强竞争力:首先是利用标准化生产和合理化的设计改善批量生产方式;其次,新材料如塑料的应用可以直接降低造价;第三,产品造型的不断更新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直接手段。这一情况导致了市场和制造商对于设计师的需求,设计开始作为制造行业的必要部门和手段出现,设计师也真正成为企业和市场的一部分了。

3.         机械美学风格的总体原则是抽象造型原则,体现为几何形、无机的流线型和有机的曲线造型,色彩以纯色和中性色原则为主,但不是唯一的原则。”然而,机械美学原则不是简单的外形特征,它的简洁外形蕴含的是“形式追随功能”的功能主义原则,是符合批量生产技术条件下的设计的合理化探索的结果,几何形外观不是目的,体现产品的作用,使用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目的。所以,关于机械美学的风格的介绍不能像以往那样单纯第描述外形特征,而是通过了解设计过程和工作方法学习如何实现功能主义原则,在这基础之上新生的抽象美学就是机械美学。

4.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机械美学虽然体现为简洁抽象的外观造型,但其内在的含义却是深厚而且是多方面的,它涉及诸如消费者的需求、人体工程学原理、市场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问题,真正要实现设计的功能主义原则不是通过设计产品的外形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要深入研究上述问题之后找到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并将这个方案通过产品表现出来。

5.         德累福斯将设计看成是一项社会工程,对他而言,一个设计方案“必须满足所有的社会的、民族的、美学的和实用的需求”(⑤《设计百年——20世纪现代设计的先驱》 (英)彭妮·斯帕克。李信、黄艳、吕莲、于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博物馆的主任艾略特·诺伊斯认为,优良设计的标准是“使用方式之恰当,材料运用之高明,对制造过程合理适应并具有美的外表”。1950年,考夫曼发起了一个“优良设计计划”,每年举办一次优良设计展,大力推广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美学。美国本土对现代设计的认识,以及欧洲现代设计思想的传播,使现代主义在美国逐渐成熟并形成自己的现代风格。

 

德国的新功能主义

 

7.         系统设计是乌尔姆设计学院对现代主义的一大贡献,是对包豪斯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是德国现代设计发展的又一里程碑,继包豪斯的成就后的又一次辉煌。系统设计是以系统思维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设计观和方法论,系统设计来自系统理论及相关研究的成果。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将纷繁复杂的客观物体置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使产品在技术上、功能上、形态上以及表现形式上建立一种联系性和统一性,以使物质空间的创造获得秩序”(⑥卢永毅、罗小未。工业设计史。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129)乌尔姆设计学院的系统理论是由汉斯·古格洛特为首发展出来的,在设计上体现为单元的组合,每一个系统单元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大的整体的一部分,单元之间可以互换,它们具有无限的补充性,所以非常灵活。系统设计可以保证产品的统一性和耐久性,在形式上可以分为盒式系列、箱式系列和架式系列。例如,用统一的隔断或家具自由灵活地分隔空间,满足不同的需要,或是使很多人可以在一个空间同时进行工作又不互相影响,这种设计最终导致了景观办公室的概念,这种设计方法至今还在使用。系统设计利用单体的功能元件整合了不同的需求,使空间和时间以及产品的功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实现了乌尔姆设计学院利用设计使社会更加和谐有序的理想。

意大利:艺术的生产

 

8.         意大利将设计看作是一种文化、一种哲学,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意大利的设计既不同于德国新功能主义的技术性特征,也不同于美国的实用主义特色,而是将功能和人性化、艺术化、审美观结合在一起,用设计创造了一个艺术化的社会生活。意大利的设计侧重于解决机器和人之间的沟通障碍,用设计弥补高科技产品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和操作问题给人们带来的距离感。从这一点来讲,意大利的设计具有更多的人文关怀。

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有机功能主义设计

9.         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地处北欧,有着优良的手工艺传统和温和文雅的民族文化,它的工业起步比较晚,手工艺传统又非常深厚。所以,北欧的现代设计探索一开始就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的烙印。北欧的设计师在接受工业化大生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自身优秀的手工艺传统,他们没有在二者之间徘徊、难以取舍,而是利用批量生产的技术实现设计的工业化,但是同时,他们利用工业技术使产品保留了手工艺特征,形成了一种简洁而文雅的形象受到世界的瞩目。它兼顾了大工业化的生产特征,在对于功能主义的追求的同时保持了可贵的人性化探索,利用手工艺特征和有机的曲线形态使理性主义更具有人情味,被称为有机功能主义。在美国的设计探索中,它的有机特征更多地体现为技术性的面貌;北欧的有机设计则从形式上让人忘却机器和技术,单纯地表现为一种温和的生活形态,这就是北欧设计的独特之处。北欧的设计大多集中在传统的家居产品方面,因此北欧风格也被称为家庭风格。北欧的家居产品设计在世界具有领先的地位,和美国、意大利一起以各自独特的特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呈三足鼎立的局面。北欧的现代设计在二战之前就有所发展,第一代的职业工业设计师在国际上就已经展露锋芒,例如阿尔图·阿图就是著名的现代主义大师,他的很多建筑和家具设计代表北欧风格在国际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瑞士的国际版面风格

10.     瑞士国际版面风格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瑞士,中心是瑞士的巴塞尔和苏黎世。它被称作“客观图像”的蒙太奇摄影图片作为版面设计的图形来源,图像本身就具有传达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文字的附属物,文字、图片都是按照精确的网格进行排列,使用无饰线字体,一般是通用字体和霍尔维蒂卡体,具有精确的栅格化特征,但是采用不对称版式,对比和谐,版面工整严谨,信息传达明确清晰。

总结:这一章的重点不在设计,而在于理论。现代主义不是风格,而是一种设计理念,是为了符合批量生产、工业社会、经济一体化的经济环境而探索出来的一种理性的设计原则,它以机械美学为形式法则,以人机工程学作为理论依托,以批量生产为技术前提,以处理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为目的,以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和生活环境为最终理想。因此,这样一个具有强大理论框架、深厚的哲学和社会学基础的设计是不能通过所谓的风格练习来学习好的,只有真正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和实验,才能慢慢体会现代主义的精妙。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练习来尝试接触现代主义、功能主义的设计本质。但是,一定要知道,现代主义不仅仅是风格,真正好的设计不是摆弄线条和块面,而是对技术、材料、消费者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认真研究后,经过不断的反复实验才能得到的结果。

第三部分 反叛时代的反叛设计

第一讲 波普设计

1.         波普艺术最初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后来传播到美国,60年代在美国达到鼎盛,前后大约经历了10年的时间。Pop一词是Popular的缩写,意思是大众艺术、流行艺术或者通俗艺术。它是年轻人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年轻人对消费社会的迷恋和追求享乐、追求新鲜刺激的心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它反对现代主义学究般的教化思想和至善至美的理想主义,把设计当成是一种轻松的消费行为,使用廉价的材料、鲜艳的色彩、离奇夸张的造型进行设计,充分体现了波普消费者离经叛道、追求享乐的精神。

2.         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视觉元素, 绘画、日常用品如罐头盒子、包装盒、橱窗里的模特、连环画等等作为设计的形式来源,使用塑料、纤维板等廉价的材料、色彩艳丽,反对实用性和功能主义,强调装饰,追求夸张的造型、离奇的效果以及暂时性和幽默感,表现出强烈的“通俗、乐观和可消费性”,波普设计所代表的是一种时髦的口味和反正统的生活方式。

3.         波普设计的另一特点是色彩非常艳丽,这和功能主义的主张完全背道而驰。现代主义强调一种优雅舒适的生活品味,造型精致,色彩搭配非常谨慎,尤其是对于纯色的运用。但是波普风格的色彩却大胆豪放,纯度极高的色彩毫无禁忌地并置在一起,很少甚至不用中性色调和,形成一种非常炫目的效果。

4.         波普另一个特征是色情取向。受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性解放的概念开始被很多人接受,含有色情意味的作品也层出不穷,电影、小说、连环画、绘画和设计都有对性的涉及。

5.         波普设计是西方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表现出明显的乐观主义和追求消费的情绪,体现了西方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国际风格一统天下的反感,预示着后现代设计多元化的发展趋向。

第二讲 后现代主义

6.         文化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了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各个阶层、不同的人群对市场的不同诉求打破了设计上现代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极少主义的“黑匣子”自然不能满足如此众多的市场诉求,“现代主义之后”设计的多元化时代来临了。

7.         20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设计思潮就是后现代主义。分为广义的后现代主义和狭义的后现代主义。广义的后现代主义是指对经典现代主义的各种批判活动,其中包括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等。从形式上、方法上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高度隐喻的设计风格,这种设计是企图达到诗歌式的象征和隐喻的一种努力,对于现代主义的抽象性来说是一种反动;另一种是比较强调以历史风格为借鉴,采用折衷手法达到强烈表现装饰效果的装饰主义作品。

8.         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核心依然是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构架,是在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外壳加一层装饰,是形式上的反动,它的思想内容是建立在对现代主义的反动之上的,是一种文化上的自由放任的设计风格。它的设计没有固定的风格形式、体现为一种折衷的、多样化的设计语言,温图利这样形容后现代主义的设计特征:“我们喜欢混血的元素而不要纯种的、调和混成的而不是清爽的,歪曲的而不是一往直前的、模棱两可的而不是关联清晰的。。。。兼容并蓄的而不是排外的。。。。”

9.         后现代主义大量引用矛盾修饰法、讽刺和隐喻、模仿和置换的手法进行设计,桌子不再是桌子,更是一种概念、一种符号,甚至是一种政治态度。

10.     笔者在《后现代产品设计之我见》一文中将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的特征:1.隐喻的和装饰的设计;2.想像的和情感的设计;3.仪式化的特征;4.轻松的生活;5.有爱心的设计;6.卖点的设计。

11.     我们把后现代主义分为:孟斐斯风格、减少主义、复古风格、解构主义、高科技风格和建筑风格等。

12.     现代主义有其自身的缺点:过分注重理性和功能,忽视人的情感,或者说,认为“合适”本身就是一种快感。

13.     孟斐斯是世界最著名的意大利前卫设计团体,1981年,由艾托·索特萨斯领导成立。孟斐斯风格的一个特征就是普遍采用很俗气的材料——装饰板作为表面粘贴的装饰基础,在他们眼里,这些色彩艳丽的塑料装饰板是年轻、活力的象征。另一特征是对装饰的偏爱,认识装饰和产品的结构具有相同重要的意义,这在“装饰就是罪恶”的现代主义眼中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14.     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各种历史风格的回归。这种回归不仅是对古典风格的复制或“充满敬意”的模仿,而且还有很多以轻松、诙谐甚至嘲笑的手法,用廉价的、通俗的、可笑的方式再现历史风格。

15.     减少主义是对密斯·凡·德·罗“少就是多”原则即国际主义反对装饰原则的极致发展。减少主义将设计的元素减至最少,甚至为了追求简洁的美而忽略功能、忽略人的使用的方便性。例如减少主义风格的表经常会省略标识时间的刻度,整个表盘上面只有两个指针。

16.     高科技风格是对工业技术或更高的高精尖技术迷恋的结果。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技术性风格,强调工业的技术特征,包括运用能够体现工业的材料如不锈钢、铁板或者具有技术特征的管材、规则的孔洞、类似于螺栓的部件或机器的构造特征等;而是高风格,指刻意强调造型的技术特征和高科技品味,将工业的技术性外化为造型元素,通过精细的结构和充满技术感的材料使设计品有一种技术感和未来感。高科技风格使工业特征进入生活,并且再次表达了人类对于机器的崇尚和赞美。

17.     机械美学实质上是一种功能美学,这种美学形式是从产品的逻辑构造的合理性,产品的形式能够体现功能性和生产的技术特征等方面来体现。而高科技风格赋予工业结构及结构单元本身以美学价值,这是高科技风格和现代主义的不同之处,也是高科技风格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