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克v18破解免狗版:格古随笔:“鱼子纹”小识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2:41:57

格古随笔:“鱼子纹”小识

 

    谈起中国瓷器就会有很多民间传奇,汝瓷也不例外。稍有不同的是,围绕着汝瓷的一切已经不仅仅是传奇了,应该叫做神话,并且,这神话一旦形成就被后辈们一再的渲染造势、不断地添加和注入,即使到了今天也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倒不是说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它应该享有这样的待遇。而是因为在中国瓷器史上,大名鼎鼎的汝窑,才只有短短二十年的灵光闪现。在短短二十年的辉煌之后,因为战乱而瞬间就“寿终正寝”了。因此在民族的记忆中,它只留下了昙花似的匆忙影像,其余的什么都没有。这种文献的严重缺失,一下子就把汝瓷这本来很普通的实用器物,推放到了让人可望不可及的高度。从此它不再是一种寻常物品,在民族情感中它成了神器,是需要我们赞美和敬仰的。

    但是文献的严重缺失,也为后代研究汝瓷带来了天大的难题。可以说,在汝瓷研究这一领域里到处都是有待研究的空白,所有的专家观点和理论都是需要争论和推敲的。目前中国的汝瓷专家大概有三类:一是考古类专家,比如冯先明、赵青云等先生;一类是生产研制型专家,比如朱文立、孟汝松等;还有一类是文献类专家,或者叫名人专家,这些人的所有言论都是为公司服务的,所以我不屑提到这些唯利是图名人们。就这些专家的著述和言论来看,宏观的感性文章多了一些,真正及物的研究就少得可怜。我曾经就什么是“鱼子纹”,请教过十几个专家,所得到的结论相差很远,甚至是模棱两可的。

    清末大收藏家赵汝珍在《古董辨疑》中,曾把“鱼子纹”作为鉴定宋汝的唯一特征“……宋时仿汝者有龙泉窑,其豆绿者与汝窑大致相同,往往易于相混,非细别之,真伪不易辨也。即汝胎粗而略糠,龙泉则坚而细;汝釉薄而清,龙泉釉厚而混;汝无釉处呈羊肝色,龙泉则如瓦屑;汝釉上有光,透脱如料,龙泉无光,滋润若玉;汝鱼子、蟹爪均有,龙泉则绝无鱼子纹者。”

    然而,什么才是赵汝珍说的“鱼子纹”呢?

    通过近二十年对一些民间藏家的走访,对“鱼子纹”的描述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釉面的小气泡空洞聚拢处看起来很象成团的鱼子,二是由高温溶解的成片或点状的红玛瑙晶体。并且,第一个观点基本已被大家所认可。

笔者曾经对自己和朋友收藏的宋汝瓷做过持续的观察,在高倍放大镜的观察下,釉面下确实有状若鱼子的小气泡,并且非常像附着在水面上的鱼子。而我之所以不能接受这一观点,理由很简单:

    一是对“鱼子纹”这一概念的理解。所谓“纹”,就是“纹饰”,是附着于人或物表层的花饰,绝不可能是物和人的内在。比如“纹身”、“皱纹”等。由此我断定,所谓“鱼子纹”,应该处在釉的表层而不是釉下。

    二是第一种观点的描述本身就自相矛盾,“釉面的小气泡空洞聚拢处看起来很象成团的鱼子”。大家都知道,宋汝瓷的气泡,都集中在釉中和釉下(釉胎凝结处),除非借用高倍放大镜,否则肉眼是不可能看到的。

    因此,我个人比较认同第二个观点,即“是由高温溶解的成片或点状的红玛瑙晶体”。而这些结晶体若隐若现于汝瓷的釉面之上,呈点状或片状散布于汝瓷釉面的主色块中,从而减淡了釉面的光泽,使釉面折光温润,层次丰富。

    这种独特纹饰形成的原因,不仅仅是宋汝瓷在釉要中添加了玛瑙粉而造成的。更应该是釉色中的玛瑙粉和瓷胎中所富含的铜铁元素在高温下向釉表的溢出现象。大家都知道,宋代汝瓷采用热熔釉,这种热熔釉的特征就是其中没有水分、易凝结;再加上宋汝瓷施釉相对较厚。所以,胎体和釉色中的矿物质很难溢出釉外,只能停留在溢出的过程中。这也因此形成了宋代汝瓷浑厚、庄重、釉色层次丰富的特有现象。

    笔者曾经考察数十块宋汝瓷瓷片,从断面处看,在釉胎结合处都集中有大量矿物质成分(小黑灰点),在胎体的中间部位则相对较白、较纯,呈明显的矿物质向釉表溢出现象,这也许就是所谓的香灰胎形成的原因吧。

其实,在我经手的近十件宋代汝瓷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鱼子纹”出现,只是夺目的程度不同而已。个别看似没有的,也是因为釉层太厚而阻隔,处在影影绰绰状态中,而并非没有。

    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古人为什么把“鱼子纹”视作鉴定宋代汝瓷的唯一特征了。它是釉以及胎体中所富含的矿物质(玛瑙、铜、铁等)在高温下的氧化反应,它们遍布于釉与胎的结合处,呈灰、紫、黑等色泽。偶有溢出釉表,大部分情况是处在釉下及釉中。不仅丰富了宋代汝瓷的釉色、使釉色丰富厚重,同时也成了鉴定宋代汝瓷的唯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