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打字通的游戏:具身框架下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7:36:32
具身框架下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评
伍秋萍1 冯 聪2 陈斌斌1
(1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系, 香港) (2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广州 510275)
摘 要 具身理论是继计算隐喻、联结主义之后诠释人类是如何获取知识表征世界这样一个本质性问题的新视角, 指出概念系统的建构对真实身体及其身体活动的体验的依赖, 即具身性。随着认知科学的快速发展, 具身理论已从原始阶段的哲学思辨成为认知心理学、社会认知等领域解释各种现象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文章简要回顾了具身理论的起源及发展, 选取了社会认知心理学中主要的研究对象, 即态度、社会知觉、情绪等,总结具身理论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范式及最新研究成果。最后, 文章从实证的角度指出在社会认知领域中以具身理论为框架开展实证研究时值得注意的要点, 并提出此类研究结合其他研究视角(例如, 神经科学, 跨文化心理学)的可能性。
关键词 具身; 社会认知; 态度; 社会知觉; 情绪
分类号 B849:C91
        具身理论(theory of embodiment)是继计算隐喻、联结主义之后解答人类是如何获取外部世界知识建构内部概念系统的一种诠释的视角, 其核心是关注模拟、情境性的行动和身体状态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作用(Barsalou, 1999; 2008)。随着认知科学的快速发展, 具身理论已从原始阶段的哲学思辨成为认知心理学、社会认知等领域解释各种现象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李其维, 2008; 叶浩生, 2010)。著名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Psychology》曾对该议题做过一期特刊(2009 年第39 期), Schubert 和Semin (2009)在其中指出, 具身理论的价值不仅仅是推进了认知心理学理论本身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该理论使研究者能够用统一的(unifying)视角去看待心理学。无疑, 将具身理论应用于解释人的行为、态度、认知等各方面的心理过程将大力推动心理学其它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发展(Glenberg, 2010)。
        近两三年来, 国内学者也已捕捉到了这一热点议题(李其维, 2008; 李恒威, 肖家燕, 2006)。叶浩生先生的《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一文更是详尽阐述了具身理论对认知的解读, 并提出了在认知研究中亟待澄清的问题。本文在前人对该理论介绍的基础上, 简要回顾具身理论的基本思想, 并进一步从实证角度去综述在具身理论框架下的社会认知研究。文章首先归类了该领域基于具身理论的相关研究, 提出在社会认知领域应用具身理论开展实证研究的要点, 并结合其他的研究视角(例如, 神经科学、跨文化心理学)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以期推动国内对社会认知领域的具身研究的认识, 推进实证研究的后继发展。
        1 具身理论概述
        人类是如何获取知识的?简单说来, 认知心理学一直认为知识的获取是建立在知觉、概念、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中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的基础上, 最终达到对事物的理解与再认, 即所谓的“认知”。具体说来, 传统的认知理论认为人们通过使用跨通道的抽象符号(amodal abstract symbols)或表征来实现诸如推断、分类、记忆等高级水平的认知加工, 它与大脑的其他模块:知觉(如:视觉、听觉), 动作(如:运动, 本体感觉), 内省(如:心理状态、情感)是相互独立的。随着研究的深入, 研究者们逐渐发现传统理论并不能对人类的认知系统提供很好的解释。首先, 很少的实证研究证据支持认知过程中这种跨通道的抽象符号是存在的。其次, 假使这些抽象符号是存在的,传统的认知理论也无法清晰地回答:这些独立于知觉运动系统的知觉符号的抽象表征究竟储存于大脑何处以及这些抽象符号如何与计算的神经原理保持一致。再则, 它们都忽视了“身”的状态, 将身体仅仅视为承载行为的工具。然而, 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证据表明高级的认知过程与知觉、运动过程之间是相互作用的(Barsalou, 2008), 即,认知不仅仅只是借助身体这样的“硬件”来表达,其功能的实现是依赖于身体的。简言之, 认知是具(体)身(体)的认知。当身体的运动或对身体状态的体验或模拟对认知、态度、社会知觉、情绪等发生作用时, 这种效应便被称为具身效应, 而这种将“身”的状态作为一种功能依赖的学说被统称为具身理论, 其中尤以具身认知为主要研究热点。
        与基于跨通道抽象符号的认知理论相较, 具身理论的倡导者更倾向于用形式符号及其表征(modal symbols and representations)去解释人类的高级认知过程, 并认为形式符号对于解决人类身心脑之间关系有着重要意义(Barsalou, 2008)。基于形式符号的具身理论摒弃了跨通道的抽象符号来表征我们的知识经验的观点, 认为即使存在这样一种抽象符号, 它们也应该是来自不同通道的信息的共同表征, Barsalou (1999)将这样一种表征称为知觉符号(perceptual symbols), 并以此来解释概念表征系统的形成, 这便是具身理论发展史上著名的知觉符号理论。知觉符号理论强调人们加工知识信息的过程包括两种状态, 一种是真实的身体状态(actual bodily states), 一种是对经验进行模拟的心理状态。后者指的是, 在我们获得与世界、身体、心灵相关的经验时大脑的模块特异系统(modality-specific systems)会重现或再生产生某种知觉的(perceptual)、运动的(acted)、内省的(introspected)状态, 这些状态即被称为模块特异状态(Niedenthal, Barsalou, Winkielman, Krauth-Gruber & Ric, 2005)。与传统认知理论相比, 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依然承认模块特异系统的存在,心理表征等重要概念, 不同之处则体现在了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是新增并强调了“身”在认知中的绝对性的地位; 二是对模块特异系统的工作机制的不同理解, 具身理论认为模块特异系统在经验习得的过程中是对经验的再生(reenact)或模拟(simulation), 而不是简单的重新描述(redescribe)。例如:当我们坐到一把椅子上时, 大脑会捕捉各个通道的状态并将它们整合成为一个多通道的表征存储于记忆之中(比如:椅子的样子, 坐的动作,舒适与放松的内省状态)。之后, 如果我们需要提取一个类别的知识时(比如, 椅子), 我们的大脑就会激活这个多通道的表征, 并模拟与之相关的知觉的、动作的以及内省状态的信息。可见, 知识的存储和提取的方式都与传统认知心理学的解释不同。
        2 具身框架下的社会认知研究
        社会认知是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的主流认知心理学对传统社会心理学重新审视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视角, 它借鉴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和相关理论来探讨社会心理学中的概念, 例如, 自我概念、信念、刻板印象等。
        在具身理论的框架下所探讨的社会认知加工对象(例如, 态度)被简称为具身社会认知。Schubert 和Semin (2009)指出具身社会认知的主要含义是:人类的认知功能受到相对稳定的生态的、物质的、生物的条件的限制。研究任务的核心是要探讨这些生物的限制如何在社会情境中影响人类的认知功能的运作; 以及这种运作过程又是如何受到其他条件(例如更大的生态的、物质的条件)影响的。
        与传统的社会认知研究相比, 其差别并不在于“身体”本身有没有卷入在社会情境中, 而是两者分别赋予了身体在社会情境中的不同的角色以及对不同水平的身体状态的区分。具身理论框架下的社会认知不仅承认身体作为社会线索而存在,而且认为社会情境中的认知的功能受限于身体。
        因此, 对具身社会认知的探讨更有利于我们理解社会情境中的身心交互。近年来, 社会认知领域已累积了大量的基于具身理论的研究证据。鉴于态度、社会知觉、情绪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认知领域中最核心的三大主题(Niedenthal, Barsalou,Winkielman, Krauth-Gruber, & Ric, 2005), 本文将围绕这三大主题内的经典研究范例逐一展示具身研究的实验范式、研究结果及其理论贡献。
        2.1 具身的态度
        态度是对人或物的情感反应的集合, 一直以来都是传统社会心理学和后续的社会认知心理学的核心话题。从概念本身来说, 态度已经蕴含了具身理论的思想, 即我们从自身及他人的身体信息知晓自己或推断他人的态度。早在1884 年,Galton 就是采用人的身体姿势来定义并量化这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态度。例如, 实验者让两个被试坐在两张毗邻的椅子上, 如果一个人是喜欢另一个人的话, 他或她的身体重心应该偏向面向另一人的椅子的扶手的一侧。Darwin (1904) 也认为传递一个人对其他人或物的情感反应的载体就是人的运动行为, 特别是人的身体姿势。具身认知的研究表明姿势并不仅仅是态度外在的承载体,更重要的是有意或者无意的姿势会反过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影响到内在的态度。表1 列举了部分有关态度的具身研究的设计范式、结果及理论上的贡献(按时间顺序排列)。
表1 态度的具身研究范例
作者 实验设计 结果 推论
Wells 和Petty(1980)
给被试听一段信息, 并诱导被
试在听信息的过程中点头或摇
头, 之后让被试对这段信息进
行评价。
前期头部的运动会对被试后续的态度判断
有调节作用, 听信息过程中点头的被试相
比于摇头的被试要表现出对信息的更多青
睐。
具身反应解释了部分
的态度的产生( 评
价)。
Tom, Pettersen,Lau, Burton 和Cook (1991)
被试在完成某项虚假任务的过
程中, 在其桌上摆放了一只钢
笔, 与此同时以测试耳机为由
诱导被试做出点头或摇头的姿
势。
在测试耳机的过程中点头的被试会更倾向
于选择原本摆放在桌上的旧钢笔, 而摇头
的被试更倾向于选择新钢笔作为礼物。
行为选择指标上反映
出暴露在物体(钢笔)
前的姿势语言会影响
到被试对该物体的态
度。
Cacioppo 等
(1993)
被试暴露于一些图片面前, 实
验者诱导被试做出靠近图片的
向上推的动作或者是远离图片
的向下推的动作。
在趋向行为中看到的图片, 相比于在逃避
行为中看到的图片, 得到的评价更积极。
趋避行为对态度有显
著影响。
Förster 和Strack
(1997, 1998)
要求被试提名一些名人的名字,
并表明自己对这些名人是喜爱、
不喜爱或者中立。在提名任务的
过程中, 被试被诱导做出一些
趋近的动作或者逃避的动作。
在提名任务中做出趋近动作的被试更能提
取他们喜欢的名人的名字。相反, 做出逃
避动作的被试则记起了更多他们不喜欢的
名人的名字。
被试的运动行为会影
响到长时记忆系统对
态度指向的事物的记
忆提取, 而提取的形
式遵从一定的态度一
致性的原则。
Chen 和 Bargh
(1999)
实验1:被试通过拉杠杆或推杠
杆对呈现的积极或者消极效价
的词语(例如, 爱、恨)做反应。
实验2:无论形容词的效价, 被
试要求对出现的词语做出反应,
拉杠杆或推杠杆。
无论形容词在实验任务中是否要求被判
断, 被试对积极词做出的拉近的反应要快
于消极词; 对消极词做出的推开的反应要
快于积极词。
词语的加工与词语效
价、行为反应的相容
性之间存在很明确的
关系。
Centerbar 和
Clore (2006)
实验者诱导被试做出手臂弯曲
或手臂延伸的动作, 然后向他
们呈现消极或积极的刺激。
对于消极刺激, 回避动作条件下的消极态
度更强, 而对于积极刺激, 趋近动作条件
下的积极态度更强
趋避行为对态度有显
著影响。
Jostmann,Lakens 和Schubert(2009);
Ackerman,Nocera 和Bargh(2010)
要求被试在手里拿着一个重的
或者轻的写字板的同时判断特
定事物或事件的重要性。
手里拿着重的写字板的被试更容易高估事
件(例如, 公平决策)的重要性、对事件的印
象更深刻。
物理的重量影响人们
对抽象的重要性概念
的加工。
        从上述研究, 我们可以看到人与新的事物交互的过程中身体状态的改变会影响到随后报告的态度, 包括一般评价、选择倾向乃至记忆提取, 即“身”为诱发因素, 而心理结果为结果变量。
        2.2 具身的社会知觉
        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 我们是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的呢?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过程即社会知觉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很长一段时间, 模拟的过程在他人印象形成的信息加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都是备受争议的(Bandura, 1977), 特别是当该对象并非近在眼前时, 具身效应又是如何在这种离线的社会知觉中产生的?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精神分析领域也有过一些有趣的观点。例如, 著名的精神分析师Freud 认为歇斯底里的感觉-运动综合症患者实际上是对重要他人的记忆和思考的无意识再生的结果。在临床的个案总结中, Deutsch(1952)认为所有自发性的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过去的追溯, 身体的部分表征了这个人背后的整个家庭, 而身体的感觉和运动是对他人记忆和感觉的表达。这些基于临床经验的观点很少被整合到社会知觉和印象形成的研究中来, 但近年来该领域内还是累积了一些基于具身理论的研究成果(见表2)。
表2 社会知觉的具身研究范例
作者 实验设计 结果 推论
Andersen, Reznik 和
Manzella (1996)
要求被试描述在他们生活中一
个重要他人, 主试从中提取该
人的人格特征并虚拟了一些象
征这个重要他人的小说人物。
然后, 让被试阅读这些小说,
但不让被试意识到小说与他之
前描述的重要他人有联系。
当被试读到那些基于自己喜爱
的重要他人形成的小说人物时,
他们倾向于表现出了积极的面
部表情。相反, 当他们读到那些
基于自己不喜欢的重要他人形
成的小说人物时, 则表现出了负
性的面部表情。
被试的面部表情被他们所阅
读的小说所影响, 说明关于
抽象社会刺激的阅读是会影
响人的面部反应的。
Bargh, Chen 和Burrows
(1996)
让被试完成填句测试。在一个
关键的条件里, 句子包含了许
多与老年人刻板印象相关但与
运动无关的词汇。
那些被老年人刻板印象启动的
被试在走出教室时比控制组的
被试要缓慢。
启动任务激活了人们对于老
年人的刻板印象, 在这个刻
板印象中包含了老年人走路
较为缓慢的常识。这些常识
于是激活了人的动作图式,
从而产生了缓慢行走的具身
效应。
Vanman, Paul, Ito
和Miller (1997)
诱导被试想象有一个人, 这个
人随后是要与被试共同参与一
个问题解决任务的。
当被试所想象的合作伙伴是一
个有能力的、努力的、同种族类
型的时候, 被试更可能在面部肌
肉上表现出积极的表情。
评价性知识被激活的时候,
社会知觉的具身效应就产
生了。
Chartrand 和Bargh (1999) 一个培训过的实验者, 在与被
试交流的过程中做出两种不同
的动作:揉鼻子或者翘腿。
当主试揉鼻子时, 被试也会更多
地表现出揉鼻子的动作; 当主试
翘腿时, 被试也更多做出翘腿动
作。
对他人某一特定动作的纯粹
观察会促发知觉者自身做出
相同的动作。
Schubert 及其同事的系列
研究 (Giessner, &
Schubert, 2007; Schubert,
2005; Schubert, Waldzus,
& Giessner, 2009)
向被试呈现典型的高权力和低
权力的社会群体(教授、学生)
各两次, 一次是大号字体; 一
次是小号字体, 然后测查被试
对群体的社会权利判断速度和
精确性。
对特定群体的社会权力的判断
受到该群体所用字体大小的
影响。
物理高低大小加工与社会权
力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
Morhenn, Park, Piper, 和
Zak (2008)
用按摩的方式作为触碰经历,
然后探讨该组被试是否比没有
触碰经历组的被试会更愿意为
陌生人做出金钱上的牺牲。
触碰经历增加后叶催产素(OT)
的产生, 继而能够通过信任来引
发个体为陌生人做出金钱上的
牺牲。
身体的简单触碰能够引发心
里的反应, 并且受到生理机
制的中介作用。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社会知觉的具身研究与前面综述的态度研究的最大区别在于社会知觉的具身研究多是以“身”为果, 例如刻板印象的激活使得被试在走出教室时行动变得缓慢(Bargh, Chen, & Burrows, 1996)。被试“身”不由己地表现出了与激活模式相应的动作行为, 其中重要的机制就是知觉者对被知觉者状态的一种模拟,Chartrand 和Bargh (1999) 的研究就证实了这种非常直接的身体模拟的现象, 也被认为是一种在线的模拟。在另外几个研究中, 模拟的产生则被认为是一种离线的模拟, 因为不存在真实的老年人、合作伙伴、重要他人的外部刺激, 但这并不妨碍具身效应的产生。究其原因, 这可能是某种图式、评价性知识、抽象社会刺激的表征被激活的缘故。Andersen, Reznik 和Manzella (1996)则将此概括性地解释为社会知识的表征是具身的。
表3 情绪的具身研究范例
作者 实验设计 结果 推论
Laird, Wagener,
Halal 和Szegda
(1982)
开始时, 被试同时学习一
些诱发生气和诱发高兴的
材料(组内变量), 然后被
诱导做出笑或皱眉头的表
情(组间变量), 最后对最
初学习的材料进行回忆。
被诱导的表情对回忆成绩起到调节作
用。被诱导笑的被试对高兴的材料的
回忆要优于那些被诱导皱眉头的被
试。同时, 被诱导皱眉头的被试比笑
的被试更好地回忆起生气的材料。但
是, 这种效应只发生在被试面部表情
伴随一致的情绪状态的条件下。
当运动行为、情绪状态、学习
材料的情绪意义都一致的时
候, 被试的记忆表现是最佳
的。
Riskind (1984) 被试要求回忆自己的高兴
的或不高兴的自传体记
忆, 在回忆的过程中被诱
发了不同的姿势和面部表
情。
姿势和面部表情的操纵调节了个体提
取正性或负性生活经验的时间。相对
负性生活事件, 直立且微笑可以加速
正性生活事件的提取。
情绪加工存在具身效应。
Wallbott (1991) 要求被试对呈现的人物图
片的面部表情进行归类。
被试在分类的过程中倾向于模拟分类
中的面部表情, 且模拟的程度与分类
的速度成正比。
模拟促进了被试对面部表情的
辨别能力。
Stepper 和Strack
(1993)
以测试人体工程学的位置
对执行任务的完成为借
口, 让被试处于端正或下
跌的位置来完成成就测
验, 之后会收到一个假的
反馈说他们做得很好。最
后评定被试当时的自豪
感。
坐立端正的被试报告体验到了更多的
自豪感。
身体肢势直接影响到情绪状
态。
Niedenthal,
Brauer,
Halberstadt 和
Innes-Ker
(2001)
让被试观看变脸并判断两
张脸的面部表情是否有变
化, 其中一组被试可以自
由模拟, 而另一组被试要
求在嘴唇之间咬住一只笔
以阻止面部的自由模拟。
可以自由模拟表情的被试对于任何情
绪的脸的辨别都要快于被阻止自由模
拟的被试。
情绪表情的加工过程中, 模拟
扮演了“因”的角色。情绪的加
工与理解包括了真实运动的具
身效应和身体感觉
(somatosensory), 例如同情的
产生。
Zhong 和
Leonarde lli,
(2008)
让被试想象一段受到拒绝
的经历, 或者直接经历被
人拒绝的事件, 然后让被
试感受实验室的温度或者
询问被试要热饮料还是冷
饮料。
被人拒绝的经历对室内温度的估计更
低, 更想要一杯热的饮料。
Williams 和
Bargh, (2008)
让被试触摸冷的或者热的
刺激, 然后选择一份礼物
给自己还是给朋友
触摸热的刺激,被试更愿意选择一份
礼物给朋友
积极或消极的情绪经历与最基
本的身体经历之间的内在连结
Harmon-Jones 和
Peterson (2009)
被试腰杆挺直地坐在椅子
上或者躺在椅子上, 探讨
他们在受到消极评价之后
的情绪反应
相比挺直坐着的被试, 躺着的被试的
左侧前额叶(加工愤怒情绪)更不容易
被激活。
身体的姿势可以作为情绪调节
的缓冲器。
        2.3 具身的情绪
        著名的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 曾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到, 情绪是在对情绪刺激做出反应的身体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实,James 所申明的正是具身化的情绪。根据具身理论的观点, 身体反应可以促进情绪刺激的认知加工。这里, 我们将通过列举部分情绪的具身研究的范例来说明具身化的情绪信息加工的存在, 例如模拟他人的面部情绪表情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甚至达到共鸣(见表3)。
        表3 中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说明具身效应在情绪加工中发挥作用, 特别是当运动行为(例如笑)、情绪状态(例如体验高兴)、学习材料的情绪意义(高兴的材料)都一致的时候, 被试的记忆表现是最佳的。同时, 这些研究也表明了具身为重要认知和社会功能(再认、记忆、同情、理解)提供了支持, 且身体状态与认知、态度、社会知觉、情绪是互为因果的动态关系。
       上述表1 到表3 中罗列的基于具身理论的态度、社会知觉和情绪等研究仅仅是笔者挑选出来的一些较为经典的研究。这些态度、社会知觉和情绪的具身研究一致地说明身体状态和模块特异性状态在社会知识的加工和表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此总结的基础上, 本文尝试从实证的角度对具身理论框架下开展的社会认知研究提出一些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并提出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3 在社会认知领域中应用具身认知研究范式的要点
        在展述未来方向之前, 我们希望通过再次提炼和总结, 从实证的角度向读者呈现在具身框架下开展社会认知研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为研究者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引。
        首先, 具身社会认知研究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操纵身体的状态以诱发具身效应。以下两点特别值得注意:(1)导致具身认知的产生, 可以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基于身体状态的动作和空间等属性本身的改变, 也可以仅仅通过对这些动作的和空间等属性进行思维的过程。例如, Markman 和Brendl (2005)通过操纵正负性词语与被试名字(抽象的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对距离, 而不是刺激与被试身体之间的距离。又如:Boroditsky 和Ramscar(2002)在他们检验人们用空间关系来思考时间的研究中就强调并不是感觉运动的空间经验本身,而是人们对空间经验的思考影响人们对时间的思考; 此外, 还有一些研究使用独立于被试自己身体状态的空间信息来影响个人对权力、神圣等高级心理概念的知觉(Giessner & Schubert,2007;Meier, Hauser, Robinson, Friesen, & Schjeldahl,2007; Schubert,2005)。(2)具身认知的模拟调用跨通道的信息来表征, 是在工作记忆之外的无意识的自动化的过程。因此, 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操纵知觉的或运动的信息的时候, 切勿让被试觉察出知觉操作与之后的思维任务之间的联系, 甚至两实验组之间的知觉差异亦保证是在阈下的, 例如在Jostmann 等(2009)的实验中, 他们通过操纵人们手里拿的纸箱的重量来影响人们对重要性的判断, 他们在实验操作中确保了对这个重量的差异的知觉是阈下的, 也就是说在之前预实验中被试无法判断孰轻孰重的。
        其次, 具身框架下研究社会认知过程不同于单纯的认知过程, 它具有社会性的特点, 因此其因变量测量也要考虑社会性。过去的具身研究的因变量测量多数是用反应时、正确率作为指标,但这样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间接的测量。有时候,反应时或正确率只能反映有可能存在具身效应,但并不清楚它是否真的具有社会性。因此, 我们强调测量结果应该更多地结合直接的和间接的测量指标, 因为具身理论强调社会性的认知加工过程是可以具身于知觉和动作的信息和经历的, 因此不仅仅可以预测知觉的、动作的信息和经历可以影响高级社会心理过程(例如反应时、正确率),同样也可以影响高级社会心理的结果。因此, 对于具身的心理过程的测量可能需要更为直接的社会性指标(如:Schubert (2005)中要求被试对刺激材料进行权利高低的判断; Jostmann 等(2009)考查在一个假定的决策情境中被试认为自己意见的重要性如何)。
       第三, 分清具身效应和非具身效应。实验过程中, 仔细设计对照, 理清具身信息对思维影响的认知过程。比如:对于具身效应的实验解释目前还存在一个问题, 操纵知觉的或动作的信息之后带来的抽象概念思维上的差异究竟是一种促进效应还是抑制效应。例如, 在社会权利研究中, 发现当表达“女王”概念的图片处于较高的位置相比处于较低的位置时, 被试做权力判断的反应时为何更快?这一结果究竟是因为处于较高的位置促使反应加快, 还是处于较低的位置使得反应延迟造成的?(详见Schubert, 2005 的讨论部分)因此,为解决这类问题合理地设立控制组是必须的(比如:设置图片位于中间位置或使用其他的实验范式)。与此相关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对称性”问题,比如:较高权力的概念处于垂直方向的高处相对于较低权力的概念处于垂直方向的低处是否具有对反应时相等的促进作用, 或者某一个的效应会大于另一个?(详见Meier et al., 2007 讨论部分)。
        第四, 具身效应不是单向的, 而是双向的过程。这些多通道的状态信息(即:知觉的、动作的、内省状态的)与高一层的认知(或思维)是耦合(coupling)的关系。也就是说它们是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例如, 如果我们要验证权力这个抽象概念的思维是可以具身于个人对垂直方向空间位置关系的知觉的。那么, 一方面, 我们操纵垂直方向的空间位置关系会影响人们对权力的判断; 另一方面, 反过来, 我们启动被试不同权力大小的概念, 也会影响其对垂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Giessner 和Schubert (2007)在实验一和实验三中分别验证了两者的双向影响的关系。这提示我们在社会认知具身相关的实验中也应考虑这样的双向影响的关系。
        4 研究展望:多学科视角下的具身研究
        社会认知本身已经将传统认知和社会心理学进行了较好的链接, 具身理论对认知心理学的推动必牵引到社会认知领域的前进。前面所综述的丰富的社会认知具身研究的实证证据即证明了这一点。然而, 社会认知领域的具身研究只是初露锋芒, 目前还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有待澄清。例如, 社会认知的具身效应是否存在边界条件?
        如前所述, 具身理论强调身体状态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会起到作用, 但并未指明哪些社会认知是依赖具身的, 而哪些社会认知有时又是独立于身体的, 不同的社会认知的过程是否依赖于不同的具身状态。如果这种边界条件或调节效应是不存在的, 则更奠定了具身效应的普遍性。再则, 具身的社会认知效应的产生机制又是什么呢?抽象概念与知觉和动作之间的联系可能是通过情绪来中介的, 也有可能通过其他重要的中间变量。然而, 正如之前的一些研究表明, 情绪本身是与物理空间关系相联系的(Casasanto, 2008), 特别是与垂直方向的空间关系相联系, 情绪的中介效应亦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以上所述的具身社会认知的边界效应或普遍性的验证, 以及中间机制的揭示都是该领域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这些关键性问题的剖析则有赖于多学科视角的渗透。在当今心理学百花齐放的局面下, 无疑, 多学科整合是实现具身理论作为统一心理学科的重要途径。接下来, 我们将从神经科学、跨文化心理学等视角展望社会认知具身研究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
        4.1 具身社会认知的神经基础
        最近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 当基本的感知运动系统和高级心理系统同时适应于特定的外部环境时, 他们就产生了耦合关系, 在大脑皮层的相应部位产生重叠。我们以最近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的一项具身实验研究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Williams 和Bargh (2008)发现身体对物理冷暖的感知影响了人际冷暖。在他们的研究中, 实验让一组被试接触温暖的刺激(例如一杯热水);另一组被试接触冷刺激(例如一杯冷水), 随后让他们阅读一个中性人格的人的介绍, 并据此介绍判断此人的性格如何。结果, 他们发现, 接触热刺激的被试比起冷刺激的人觉得这个人更热情友好。冷暖刺激的感知是一种对外部环境的适应,特别是暖预示着环境的相对良好, 而冷环境预示着相对较差的外部环境。而人际的冷暖同样意味着个人是否拥有足够的社会资源抵御外部环境中的威胁因素。最近的脑神经研究发现, 对心理温暖和生理温暖的加工都能够激活脑岛皮层区域(Meyer-Lindenberg, 2008)。该实验说明了之所以物理温暖(好的环境)与心理温暖(安全感)实现耦合是在于他们的神经机制实现了重合, 并且反映在大脑皮层的相应部位(Williams & Bargh, 2008)。
因为大脑的皮层的发展是人类适应社会和物理环境的产物(Kaschak & Manner, 2009), 而具身认知正好能解释这种连结在大脑皮层相应位置反应的意义。虽然我们目前还不知道高低-权力、物理和心理轻重等产生具身效应的现象的神经基础, 但我们相信, 结合具身框架为基础的神经科学研究会发现更多的物理和心理系统在大脑皮层相应部位耦合的证据。
        4.2 具身研究的跨文化比较
        在中国开展具身研究, 在探讨上述重要理论议题的同时, 也为社会认知的具身研究提供了一个跨文化比较的平台, 使得具身研究不仅仅停留在西方文化验证的层面, 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文化是有关联的群体之间所共享的知识传统(例如, 观念, 习俗, 仪式)的集合并世代相传下来(Chui & Hong. 2007), 这些习俗、图式、规则、仪式塑造了人们在特定文化下对身体动作的运作与表达(body comportment)。换言之, 对身体的操纵与姿势的表达是人们传达文化的一种方式。从而,在不同的文化中, 身体状态可能激活了人们不同的情感认知反应。当身体状态和情感认知反应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的联结性逐渐增强时就形成了人们的复杂的文化表征, 这种复杂的文化表征又会反过来影响和缔造人的身体状态(Cohen & Leung, 2009)。例如, 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中国人,其上下的方位概念包含了等级社会结构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上为尊, 下为卑; 上为大, 下为小; 上为贵, 下为贱; 上为重, 下为轻; 上为令, 下为从;上为公, 下为私等等, 是一种关系式、地位式的具身概念。又比如, 中国人的自我具有相依性而非独立性, 对物理空间的私密需求与西方人相比有所不同, 大多中国大学生都能容忍多人共处一室的集体宿舍, 而西方大学生则更追求个人生活空间的独立。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 由于长期的熟人社会, 社会空间流动很少, 所以, 喜怒哀乐不形于色, 为判断揣测他人留有余地。人们的面部表情不丰富, 看似平淡, 偏向内敛, 情绪表达却十分精致。人人修得察言观色的功夫, 才可以在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诸如此类的有趣现象还很多, 站在跨文化的平台上, 结合具身研究的范式在中国开展社会认知具身研究的跨文化比较, 不仅是对具身理论的突破性的贡献, 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
        总之, 具身理论势必成为社会认知研究的一种新取向, 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广阔领域。在探讨社会认知的具身研究时, 同时考虑多学科(例如,神经科学、生物进化、生理物理学、文化心理学、社会学等)的相互作用对理解具身社会认知的发生原因、过程和结果是非常有意义的。
        致谢:本文是在2009 年暑期高级社会心理学研讨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办)期间完成, 感谢杨宜音老师、赵玉芳老师、曹慧、周懿瑾、利爱娟、吴莹、申腊梅、张娟等同学对本文做出的贡献!特别对赵志裕、康萤仪两位老师无私地为我们青年学者提供的宝贵的学习机会和大力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李其维. (2008). “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 心理学报, 40, 1306–1327.
李恒威, 肖家燕(2006). 认知的具身观. 自然辩证法通讯,1, 29–34.
叶浩生. (2010). 具身认知: 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 心理科学进展, 18, 705–710.
Ackerman, J. M., Nocera, C. C., & Bargh, J. A. (2010).
Incidental haptic sensations influence social judgments and decisions. Science, 328, 1712–1715.
Andersen, S. M., Reznik, I., & Manzella, L. M. (1996).
Eliciting facial affect, motivation, and expectancies in transference: Significant-other representations in social
rel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1, 1108–1129.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rgh, J. A., Chen, M., & Burrows, L. (1996). Automaticity
of social behavior: Direct effects of trait construct and
stereotype activation on 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1, 230–244.
Barsalou, L.W. (1999). Perceptual symbol system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2, 577–609.
Barsalou, L.W. (2008). Grounded cognit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9, 617–645.
Barsalou, L.W., Niedenthal, P. M, Barbey A., & Ruppert J.
(2003). Social embodiment. In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Vol. 43, ed. B Ross, pp. 43-92.
344 心理科学进展 第19 卷
San Diego, CA: Academic.
Boroditsky, L. & Ramscar, M. (2002). The roles of body and
mind in abstract thought.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
185–188.
Cacioppo, J. T., Priester, J. R., & Bernston, G. G. (1993).
Rudimentary determination of attitudes: II. Arm flexion
and extension have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attitud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5, 5–17.
Casasanto., D.(2008). Embodiment of abstract concepts:
Good and bad in right- and left-hande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38, 351–367.
Centerbar, D. B., & Clore, G. L. (2006). Do approach-avoidance
actions create attitud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 22.
Chartrand, T. I., & Bargh, J. A. (1999). The chameleon effect:
The perception-behavior link and social inte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
893–910.
Chen, S., & Bargh, J. A. (1999). Consequences of automatic
evaluation: Immediate behavior predispositions to
approach or avoid the stimulu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5, 215–224.
Chiu, C-y., & Hong, Y-y. (2007). Cultural processes: Basic
principles. In E. T. Higgins, & A. E. Kruglanski (Eds.),
Social psychology: Handbook of basic principles (pp.
785–809). New York: Guilford.
Cohen, D., & Leung, A. K.-Y. (2009). The hard embodiment
of cultur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9,
1278–1289.
Darwin, C. (1872/1904).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 in man
and animals. London: Murray.
Deutsch, F. (1952). On the mysterious leap: From the mind
to the body.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Förster, J., & Strack, F. (1997). Motor actions in retrieval of
valenced information: A motor congruence effect.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85, 1419–1427.
Förster, J., & Strack, F. (1998). Motor actions in retrieval of
valenced information: II.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motor
congruence effects.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86,1423–1426.
Galton, F. (1884). Measurement of character. Fortnightly Review, 42, 179–185.
Giessner, S. R., & Schubert, T. W. (2007). High in the
hierarchy: How vertical location and judgments of leaders'
power are interrelate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04, 30–44.
Glenberg, A. M. (2010). Embodiment as a unifying
perspective for psychology.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 Cognitive Science.
Harmon-Jones, E., & Peterson, C. K. (2009). Supine body
position reduces neural response to anger evoc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 1209–1210.
Jostmann,N. B., Lakens, D., & Schubert,T. W. (2009).
Weight as an embodiment of importa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 1169–1174.
Kaschak, M. P., & Maner, J. K. (2009). Embodiment,
evolution, and social cognition: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9, 1236–1244.
Laird, J. D., Wagener, I. J., Halal, M., & Szegda, M. (1982).
Remembering what you feel: Effects of emotion on
mem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2,
646–657.
Markman, A. B., & Brendl, C. M. (2005). Constraining
theories of embodied cogni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6–10.
Meier, B. P. , Hauser,D. J., Robinson, M. D., Friesen, C. K.,
& Schjeldahl K. (2007).What’s “Up” with God? Vertical
space as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divin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3, 699–710.
Meyer-Lindenberg, A. (2008). Trust me on this. Science, 321,
778–780.
Morhenn, V. B., Park, J. W., Piper, E., & Zak, P. J. (2008).
Monetary sacrifice among strangers is mediated by
endogenous oxytocin release after physical contact.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9, 375–383.
Niedenthal PM, Barsalou L.W, Winkielman P, Krauth-Gruber
S, & Ric F. (2005). Embodiment in attitudes, social
perception, and emo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9, 184–211.
Niedenthal, P. M., Brauer, M., Halberstadt, J. B., &
Innes-Ker, A. H. (2001). When did her smile drop? Facial
mimicry and the influences of emotional state on the
detection of change in emotional expression. Cognition
and Emotion, 15, 853–864.
Riskind, J. H. (1984). They stoop to conquer: Guiding and
self-regulatory functions of physical posture after success
and fail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7, 479–493.
Schubert, T. W. (2005). Your highness: Vertical positions as
perceptual symbols of pow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9, 1–21.
Schubert, T. W., & Semin, G. R. (2009). Embodiment as a
unifying perspective for psychology.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9, 1135–1141.
Schubert, T. W., Waldzus, S., & Giessner, S. R. (2009).
Control over the association of power and size. Social
cognition, 27, 1–19.
Stepper, S., & Strack, F. (1993). Proprioceptive determinants
of emotional and nonemotional feeling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 211–220.
Tom, G., Pettersen, P., Lau, T., Burton, T., & Cook, J. (1991).
第3 期 伍秋萍等: 具身框架下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评 345
The role of overt head movement in the formation of
affect.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2, 281–289.
Vanman, E. J., Paul, B. Y., Ito, T. A., & Miller, N. (1997).
The modern face of prejudice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that
moderate the effect of cooperation on a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 941–959.
Wallbott, H. G. (1991). Recognition of emotion from facial
expression via imitation? Some indirect evidence for an
old theor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0,
207–219.
Wells, G. L., & Petty, R. E. (1980). The effects of overt head
movements on persuasion: Compatibility and
incompatibility of responses.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 219–230.
Williams, L. E., & Bargh, J. A. (2008). Experiencing
physical warmth promotes interpersonal warmth. Science,
322, 606–607.
Zhong, C. B., & Leonardelli, G. J. (2008). Cold and Lonely:
Does social exclusion literally feel cold.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 838–842.
Embodiment in Social Cognition
WU Qiu-Ping1; FENG Cong2; CHEN Bin-Bin1
(1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2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Abstract: Embodiment theory, a new approach to explore how human-being acquires and represents world
knowledge, has been attached much attention and gradually flourished in the fields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social cognition and social psychology. The present article reviewed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embodiment theory, and mainly focused on applying embodiment paradigms on social cognition, including
attitude, social perception and emotion. And we pointed out the possibl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mbodiment researches in social cognition. We further proposed the possibility of
integrating other disciplines (e.g., neuroscience and cross-culture psychology) to shed light on the future
directions of embodiment studies in social cognition.
Key words: embodiment; social cognition; attitude; social perspective; e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