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os攻击免费:怪 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00:39:54
怪 兽

在安徽蚌埠火车站下车,第一眼便会看到一幅非常醒目的广告:传承亘古技艺,弘扬国玉文化。
这是蚌埠正东玉雕厂的广告,可以说,这也是蚌埠市的口号。
蚌埠市位于安徽省北部的淮河岸边,因古时盛产河蚌而得名。据《凤阳府志》记载,蚌埠为古采珠之地,所以又称“珍珠城”。珍珠是宝,由此看来,蚌埠人与宝早就有了紧密关系。建国后建起的蚌埠玉雕厂,正是这种渊源关系的承继和发展。
像很多国营玉雕厂一样,进入市场经济后,曾经很是兴盛的蚌埠玉雕厂衰落了。不是领导者无能,而是经济体制本身与玉雕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很难匹配。玉雕是个高风险的行业,有着很大的“赌性”,比如一块翡翠原石,进料时敢不敢赌?不开门子不见瓤,要价1OO万。赌赢了,可能值200万、500万、1OOO万,可是这翻番的利润与拍板者没有任何关系,是国家的。赌输了呢?拍板者的责任可就大了。既是这样,谁愿把不疼不痒的手指往磨盘下伸?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营玉雕厂面对的正是这样的尴尬。玉雕厂不景气,工人也就纷纷离厂,自己干去了。有人发了,就有更多的人效仿,后来连原本和玉雕没有关系的人也投身其中,建起了或大或小的玉雕作坊。据统计,蚌埠市玉雕作坊已超过1000多家,分布在城区各处,而集中地是在北工地、营市街、三马路等地,后来发展到南山路、东海大道一带。我在南山路就认识一对开小作坊的中年夫妇,二人原来都是国营企业工人,下岗后从扬州请了位玉雕工人,自己也开始学手艺,生意不错,解决了生计问题,温饱自然不在话下。
蚌埠市在调整产业结构时,将玉雕业划入大力发展的产业之中,无论从GDP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角度考虑,这都是个聪明的决策。毕竟有着深远的玉雕传统,毕竟有那么多技艺高超的玉雕艺人,毕竟有那么多人因玉雕而有了饭吃,毕竟玉雕产品为这个城市换回了那么多钞票。
但随之而来的隐忧,却像玉雕所面对的料石一样,沉甸甸压在人们心头。
蚌埠个体玉雕作坊,以仿古为主,我们先来看两剂配方——
配方一:氢氟酸溶液,浓度10%。将器物浸泡4~1O小时,器物表面即生成白灰皮。着加沁色,用高锰酸钾,做出的黄色即为铁锈黄;用硫化汞,做出黑色即为水银沁;用碱性橙,即做出枣红皮或洒金黄。
配方二:硝酸、硫酸各一半,加50%水,浸泡器物,时间因玉质不同酌情把握。此方主要用于咬缝。添加硫化汞、磷苯二钾酸、碱性橙等,即可得到各种沁色。
这是这些作坊给玉器染色最常见的配方,并不复杂,也不神秘,即使一些没有文化的家庭妇女,也可掌握操作。
蚌埠最大的玉市是位于市中心的古玩城。距离古玩城仅两站地的延安小区,在一片居民住宅区内外,就布满了这些小作坊。在这里,我曾经用一整天时间,亲眼目睹了仿古玉制作的全过程,和多家作坊主人有过深入的交流。
这些作坊,多数既是住宅,又是生产车间,也是做买卖的店铺。做成的玉坯经酸碱处理后,接下来的工序便是烘烤。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或者几个液化煤气罐,罐子上接一根长长的胶皮管,另一端安装一个像氧焊枪一样的操作工具,点燃煤气,便用喷射出的火苗烘烤那些半成品玉坯。操作者面前还有一盆水,一只鬃刷,烘烤几秒钟,鬃刷蘸水淬激,再烘烤,再淬激,如此反复,玉质就起了变化,变得疏松可以吃色了。到了这种程度,再给器物不需要颜色的地方涂上蜡,着色之处暴露,开始上色。上色的颜料,便是上边所说的各种化工物质。着色深浅视需要而定,有的要上若干遍,最后用油石、细砂纸打磨抛光,或用布砣蘸上三氧化二铈抛光。还有一种方法,把器物放进一种特别的滚筒内,加金刚砂、玛瑙粉或细锯末来抛光,称之为滚光。
北工地离蚌埠最大的民营玉雕企业——正东玉雕厂不远,是一个很有名气的玉雕作坊云集之处。这里一幢幢新建的居民楼拔地而起,与新建筑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地面环境,走进街巷,许多人家门前都流淌着红色的、绿色的、黑色的污水,都是处理过玉器的化学废水。这些污水从作坊排到大街上,有些人家干脆就在大街上冲刷打磨玉器,污水就在工人脚前漫成一条小溪。工业垃圾、生活垃圾,随意抛弃在房前屋后,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在这里,我见一个老妇人正在家门前用破抹布擦拭玉器。有人做这活儿时戴着胶皮手套,老妇人却赤裸双手,那手已被化学染料染成绛红色。我问她知道不知道染料对身体有害,她对我的问题很茫然,半天才回答:“不用手干,那用什么干活呀?”
污染,是如今玉雕仿古带来的最大忧患。以新充旧,以次充好,污染的是职业道德,是人的心灵;滥用化工原料,污染的是环境,是人的肌体。遗憾的是很多人对此尚缺乏足够的认识。我曾读到若干家媒体对蚌埠仿古玉雕的报道,称赞有加,推崇备至,有文章也涉及使用有害化学物质问题,但浅尝辄止,微弱的声音已被景慕之情湮没了。
问题还在于,这种状况并不是蚌埠所独有,而是如今仿古玉雕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在玉雕仿古异常活跃的西安、徐州、南阳、扬州等城市,我都曾目睹过类似蚌埠的情况。这已经成为毋庸讳言而又必须正视的现实。
正视是一方面,能否解决是另一个问题,对此我持一种非常悲观的态度。
最大的难点在于,仿古玉器有市场,能卖钱,这就决定了很难轻易剪除其弊端。
让我们把视线仍投向蚌埠。
蚌埠仿古玉雕走得最火的是被当地人叫做“怪兽”的大型摆件。在北方,这种东西人们称做貔貅。传说是龙的儿子。在玉雕题材中,龙是经常被选用的吉祥动物图案。龙生九子,龙的儿子也被神化,成了各具特异功能的神物:蒲牢,性好吼,多做古铜钟的上纽;饕餮,好饮食,常立于鼎上;睚眦,性好杀,常立于刀环上;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常为门的铺首;金猊,形似狮子,性好烟火,故多立于香炉;蚣蝮性好水,故多立于桥柱;狴犴形状似虎,很有威严,常立于狱门;顾履形似乌龟,善驮重物,故常用于石碑下部龟趺;螭吻形似兽,性好望,多做屋脊兽头。这里面没有貔貅。查《辞海》,对于貔貅的解释是“古籍中的一种猛兽”,《辞源》的解释是:“猛兽名,豹属。”也未讲是龙的儿子。端详玉雕貔貅或曰“怪兽”,其形其貌倒是与辟邪近似,辟邪在玉雕题材中古已有之,传世精品汉代、南北朝的都有,在博物馆和拍卖会上也时能见到。古代辟邪是一种类狮而带翼的神兽,而如今的貔貅,被解释成没有肛门,只吃不屙的怪物。因为只进不出,也就成了聚财的象征。被传得更邪乎的是,澳门赌场,是不许身佩貔貅的人人场的,你只进不出,赌场岂不赔老了?貔貅被赋予这样的意义,故而在一门心思奔向富裕的当代中国人心里,成了一种旨意明确的象征,占据了一个重要地位。
蚌埠几乎每家作坊都做“怪兽”,经烘烤酸碱处理,身上布满红色或黑色纹理,大到数十斤、上百斤的有,小到手把件也有,多是岫玉或地方杂玉。这种玉料,几元钱一公斤,一件个头不算小的“怪兽”,料钱百把十元,工钱在当地很便宜,也就百八十元,成本不到200元,批发价却能卖到三四百、四五百,而拿到各地的店里,价钱可以标到上千元。这样的赚头,如何能让厂家商家罢休?
“怪兽”真成了怪兽!
目前中国法律面对玉器作旧伪古,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因为摹和伪的界限有时很难划分清楚。厂家生产,法律是难以干预的,商贾在说明是仿品的前提下销售,法律也奈何不得,但在五花八门的销售渠道里,商贾怎样介绍这些东西,那只有天知道了。他就是昧着良心说瞎话,明知是伪古的东西却说成古物,你又能怎样?他会说:我看它就是古物!在玉器这个特殊行业里,中国现行法律还有很多空白点。
其实,蚌埠也有不少很正规、很不错的玉雕企业,正东玉雕厂就很有代表性。
这是一家创建于1996年的企业,历史并不长,但它从一开始,便突破了传统作坊的模式,融入现代化的理念,追求规模化经营,使企业快速发展。特别是 2004年4月,在新疆成功竞拍到矿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和田玉矿开采权,不仅满足了产品的原料需求。而且奠定了其产品的品牌基础。用这家企业的话说,现在他们已经形成了“原料有矿山、生产有基地、信息有网络、销售建连锁”的局面。
像这样的企业,当然不用走“怪兽”的路子。大凡伪古,都是用一些很次的玉料,上好的料自身就有着不菲的身价,谁舍得用酸碱去腐蚀?我参观过正东的产品陈列室,选料、设计、雕琢、打磨,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很讲究。一块玉坯在设计师精心设计、玉匠的神功点缀下,被琢磨成栩栩如生、会意传神的山子人物、炉瓶器皿、飞禽走兽、花鸟虫鱼、随身佩饰等。也有明清仿品,像子冈款牌子、乾隆工器件等,但不是用酸碱作旧,而是在做工上下工夫做出味道,在盘磨上下工夫做出包浆,而不是一味在沁色上做文章。
这当是中国当代玉雕业良性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