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ec工作在哪一层:回顾方觉人生就如一场讽刺的戏 ——浅析穆旦的《冥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56:18

回顾方觉人生就如一场讽刺的戏

——浅析穆旦的《冥想》

穆旦,一个苦难与忧思铸就的诗魂,一个抹去了“诗”与“生命”界限的诗人.他为了自己祖国的安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了自己祖国的建设,不惜放弃物质条件优越的西方选择自己热切期盼却是极度贫乏的故国家园;为了自己未竟的事业,不惜忍辱负重承担一切来自政治上的压迫与迫害。这位在四十年代最能体现中国新诗派反叛与异质的诗人,在自己晚年回顾自己一生,却笼罩着一层阴翳的色彩,忠诚憨厚的他觉得自己生命意义在于在诗歌上贡献点什么。他做到了,从1976年他重新拿起笔开始,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多时间里,写出了28首探索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诗篇。这一阶段,他延续了早年对于现代主义诗艺的追求,同时注重吸取中国古典诗歌和民间诗歌的长处,显示出了随时间而来的“诗”的智慧。

这种智慧最直接地体现在以深沉的思考为题的《冥想》上。诗人通过冷峻的笔锋讽刺性地道出了“我的全部努力不过是完成了普通的生活”的人生意义。正如刘小枫在《拯救与逍遥》中所说的那样:“世界本身的确毫无意义而言,但世界的虚无恰恰应该是被否定的对象。必须使虚无的世界充满意义,这就是诗存在的意义。”而穆旦的这首诗并未使世界充满意义,却是使之更具有现实性与戏剧性。

从人称上看,在这首诗中,作者贯穿全篇使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这样既保持了叙述的一致性,也给读者认识到了作者对自己一生总结的自嘲口吻。但是夹杂其中的也出现了第二第三人称的称谓,它们如果不能说是斗争,起码也是一种不协调的状态。一开篇,作者就用我们这一人称来引起我们的共鸣,并用第二人称的你来作为表达对每一个万物之灵的反诘与反省,虽然是陈述的语气,但是这种反诘的语气却是溢于言表的。第一与第二人称的转换是一种内省的标志,是一种扪心自问的态度。紧接着第二节,我们未能从文字中看出第一第二人称的存在,反而出现了第三人称它们。在这里,其实手就已经是万物之灵的人的具体形象化,它就代表了第一节的我们本身,这也是第一人称的转折称谓,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了虽然第一人称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它们的斗争状态开始显露。第三节,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没有转折体现,而是直接斗争在了一起,没有太大的波澜,却有长久的尴尬与不协调。在第二首《冥想》中,仿佛整首都在一个第一人称“我”的笼罩之下。其实不然,这里出现了代表着过去的一切的第三人称“它”,这个是第一人称的我现在的反思与过去的一切之间开展的又一场斗争。这些冲突反映了一种无形的戏剧性效果,同时也具备了在不同角度思考生命意义的可能性。在这里,人称可以表达的亲切度信息已经被作者冷峻且带着哲思的笔调淹没。

从逻辑上看,全诗在第一首中用了两个“为什么”的疑问句,构成了前两节,而第三节用一个“因此”的回答来总构全节。而第二首好像只在第二节上出现了“但”这一转折连接词。这是在大结构上的描述,这种好处在于把“杂乱无章”的叙述在形式上串了起来,减少了诗思飞跃时产生的突兀和抗拒感。但是在细看之下,往往在大的连接上的这些词(“因此”和“但”)真正起的仅仅是一种形式的提醒作用。从大的方面看,第一首与第二首在逻辑上是一个深入论证极具讽刺性人生的主题的过程。第一首中,第一节、第二节与第三节存在一个对照的逻辑关系,但是这也存在一层层深入论述的过程。小节内,都形成一个小小的对比:第一节和第二节都是一二句与三四句形成一个补充关系,即三四句补充一二句。第三节则是一二句与三四句形成对比的关系。在一二节时还是具体的论述,而第三节却是一语醒起梦中人抽象出种种的关系却只不过是自己对于自然与人类关系的一种无知。第二首的第一节与第二节是一种对比关系,用但来结构。第一节中,前四行与后两行形成了因果关系,不过这个因果关系未能被确定,因为连接词“仿佛”使人产生了怀疑。在第二节中,也是前四行与后两行结构,但是第一节的因果关系被打破而且在最后也出现了出乎人意料的冥想出来的想法。之所以说“因此”与“但”只是形式上的提醒,是诗内部有内在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真正总构全篇的是对照关系。在这个横向的关系下,纵向的就是越来越深入的递进论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诗的逻辑织体。在对照中我们看到了戏剧性,在递进中我们看到了讽刺性。

从具体的诗句上分析,最大的问题是昨天、今天和明天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戏剧性对比的关系,其中隐藏的是一种讽刺。作为万物的灵长,在今天可以主宰一切,说不定就在不久的明天,一切都将是埋葬人类的坟墓。在昨天想当然把自己当成是世界的主体,做着一切把别人安排的事情,到了今天却是发觉自己只能屈从于处于“奴仆”地位的大自然,受其安排。今天本来仿佛看到因昨天自己的辛勤努力而出现的一片大好的前景,却始料未及原来自己做的事情是如此的普通,除了完成普通的生活却没得到任何东西就要面对坟墓。第一节:自认为万物的主宰的,最后反而连一棵小树都不如,反倒要成为其根下的泥土。在开始的时候,你可以把大自然进行破坏,并蔑视其弱小,因为你自以为是大自然的主人。但你要想一下笑到最后的才是最美的,最终的胜利不属于人类,而属于哺育过人类的大自然。这里的泥土有一层深意,这个跟穆旦受基督教影响有关,基督教使穆旦认为:生命来源于尘土,最终归于灰尘。这就是俗世中生命来源的记忆、现实的短暂与人生的虚无。无论你对自然的干预有多强,你最终的归宿还是虚无的尘土。从这个问题引出了第二节:到底有没有真正永恒的东西?存在。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不是说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吗?但是,人是要腐烂的,只有其精神才能够通过文字保持不朽,藏之于名山,传之于后人。事实上灵与肉的分开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人是干不过上帝的。人的悲哀在于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在没来得及自己享用的时候就永远被时间分隔开了。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这些创造者到底是存在着一个什么样的地位。第三节:我们经常安排这自然界的一切,在自己生存的几十年里傲然把自己当成是万物的主体,支配着一切,控制着所有。但面对大自然的浩大与时间的长远,才发觉自己只是蜉蝣,只是沧海一粟。在大自然的规律面前,我们从来都只有服从的余地,几十年的生命换来的是居然是一直的被支配的境地,作为主体的自尊心一下子灰飞烟灭,主体?原是自己心高气傲看走眼了。这就引出了下一首:到底我们所能拥有的所能做的东西我们可以掌握多少?在面对坟墓之前,支配自己命运权利在自己手里。人类取得这把钥匙仿佛发现了自己有取之不竭的新鲜的动力喷涌而出,陶醉在自我的奔波、劳作与冒险之中,为共同的理想而献身。这时出现了朦朦胧胧的图景,前人从未创造与经临的理想家园好像就要走来,而且越来越近。这个图景是否真的出现了,这又引出了第二节:回首往日,只可冷眼相对,面无表情。因为那家园竟然是人类共同渴望的海市蜃楼,而且渐渐消逝,其中多少的悲都过去,多少的喜都泯灭。躯体将埋在坟墓,而精神上出现了从未出现过的荒漠,一切彷佛都变得不再可靠。这里,“荒漠”一词受了艾略特的“荒原”意识的影响,这是一个对整体人类悲剧命运的现代性关照,和对于充满极荒谬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的批判意识。通观穆旦一生,为了祖国,为了国家,几乎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到头来却被现实的政治束缚住了腿脚,在其中挣扎着保持了独立的人格,却得不到真正的自由发展,对国家的信任并努力为着国家的富强繁荣而奔波、劳动和冒险。全身心的奉献换来的竟然是现实的不公正待遇。这是多么可悲又是多么具讽刺色彩啊。最后,作者的冥想的最终结果出来了:自己的全部努力不过都用在了完成普通生活的份上了。在内容上有很大的落差感,但是在穆旦的处理上却是在慢慢的对照中,慢慢的逻辑变换中,循序渐进地被我们所接受了。这其中讽刺的对象好像一直都是作者自己,其实不然,他借着“泥土”与“荒漠”的张力,一直把讽刺的范围扩大到了人类自身和人类创造的社会。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难免被讽刺,在人类社会中我们都是舞台中的一员,我们都被迫着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像蚂蚁一般的角色。而人类又在与自然界的的相处的这出戏中又变成了讽刺的对象,像沙子一般的对象。

在这两首诗中,一个个的场景中笔锋流泻出的都是冥想,冷峻的笔锋,把批判收藏,但是诗的张力却是在一个个对照的讽刺场景中变得强劲。掩卷冥想,不觉自己就是那正在普通地生活着的自高自大的自以为是的万物的主宰者。上演着属于自己的一出讽刺戏。

 

 

参考文献:㈠郑云霞,在 传 统 与 现 代 的 断 层 中

——穆旦诗歌反传统的意义阐释.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8.03.

㈡段从学,在冬天的旷野唱出自我之歌

——论穆旦晚年的诗歌创作.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第21卷 第2期,2005年3月.

 

㈢戴惠,论穆旦晚年诗歌的美学倾向.江汉论坛,2009年3月.

㈣帅泽兵、许立业,九叶诗派:寻找残缺的诗意.甘肃高师学报,第13卷第4期,2008.

㈤高秀芹,徐立钱著,穆旦 苦难与忧思铸就的诗魂.北京:文津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