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舌苔厚白怎么办:广西农村信用社成立60周年:"草根金融"长成擎天树(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1:47:45

广西农村信用社成立60周年:"草根金融"长成擎天树(1)

2011年11月24日 13点57分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相关标签:广西

  编者按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最好的纽带,农村信用社经历了60年的改革发展。回首过去,光荣与艰辛同在,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今天起,广西农信联社在广西日报开辟《60载奋进与辉煌——广西农村信用社成立60周年巡礼》,宣传报道广西农合机构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展示广西农合机构创新特色产品和业务、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扶持“三农”发展的成效,体现广西农合机构在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激励农信人始终不渝坚持宗旨意识,继续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企业,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在庆祝广西农村信用社成立60年之际,广西农村金融人自然会想起1951年在当时的贵县黄练乡莫村大队试办农村信用社,那记载着广西农村合作金融事业的第一页。作为“草根金融”,广西农信社开始植根农村大地。

  风雨兼程六十年,沧桑巨变一甲子。广西农村信用社,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曲折历程,在新中国的各个发展时期,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广西农信社已长成一棵荫庇八桂“三农”和县域经济的现代金融擎天大树。

  改革创新成功实现跨越

  2005年9月,广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自治区联社)成立,拉开了广西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改革大幕。  经过6年的改革、创新、发展,广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发展成为一个资产优良、实力雄厚、运行安全、服务快捷、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的地方性银行,发展成为广西资产规模最大、资金实力最强、服务网络最广、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力度最大的金融机构。

  数字,展示出强大的综合实力。目前,全区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统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简称农合机构)网点和员工分别占广西金融同业的42%和37%;资产总额、存贷款余额均跃升到广西同业第一位。截至今年10月末,资产总额达到3263.17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548.7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34.82亿元,分别是自治区联社成立时的4.1倍、5.1倍、4.6倍。全区有76家县级农合机构存款存量市场份额在当地金融同业排名第一位,有62家县级农合机构存款增量市场份额在当地金融同业排名第一位。2010年实现经营利润43.34亿元,是自治区联社成立当年的10.78倍。今年前10个月,实现经营利润51.78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主要监管指标持续向好,整体资本充足率从2006年末的-10.51%提高到10.07%,提高20.58个百分点;五级分类不良率为3.65%,比2006年末实行初分时下降29.3个百分点。

  自治区联社连续6年(2005年至2010年)获得自治区政府颁发的“金融机构支持广西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全系统获得2011年广西“五一”劳动奖状,进入2011年中国服务业500强(位列第157位)、2011年广西企业100强(位列第13位)行列。

  2009年,银监会专门到广西总结自治区联社履职的情况并在全国推广。在2010年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上,自治区联社作为全国惟一一家省级联社作了典型经验介绍。2010年5月,银监会致函自治区政府,充分肯定自治区联社规范履职、夯实基础的成熟做法,并向全国推广。

  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凸显

  60年来,广西农合机构始终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农村,服务基层。无论风云如何变幻,农合机构为农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有商业银行开始从农村撤退的进程,我区农合机构毅然选择坚守,对“三农”不离不弃,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并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服务,加大支农力度,巩固了农村金融阵地,真正成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县域金融主力军,成为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

  全区农合机构充分发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优势,努力打造这一服务品牌,大力推广,扩大农户贷款覆盖面,满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信贷资金需要。从自治区联社成立到2011年10月末,全区农合机构累计发放农户贷款1750.61亿元。截至2011年10月末,农户贷款余额767.87亿元,比自治区联社成立时增加558.08亿元。同时,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力度,主动承担代理财政、民政、移民、计生等各部门发放中央及地方政府各项惠农支农资金2.3353亿笔、金额约1237.43亿元,惠及近1000万农户。全力做好新农保代收保费、代发基础养老保险等金融服务工作。大力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为315.25万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对295.7万农户进行信用评级,建立了25个信用乡(镇)、492个信用村、1525个信用组。

有“农”的地方,就有信合人的身影。广西农合机构积极实施产业化企业服务工程,推进“龙头企业担保+农合机构授信+农户承贷+农业政策保险”、“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模式,加快我区农业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2009年,自治区联社与自治区农业厅签订合作备忘录,3年内提供信用额度400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为做好我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产业金融工作,自治区联社与自治区林业厅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计划5年内为全区林业产业、林权制度改革等提供260亿元的信贷支持。据统计,自2007年以来全区农合机构累计向林业、桑蚕业、糖业、酒精淀粉业等广西优势特色农业发放贷款431亿元,各级农合机构成了广西优势农业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资金“加油站”。

  我区各级农合机构对中小企业扶持也“情有独钟”,实施了中小企业扶持工程,特别是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制定小企业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让利于企业;建立小企业贷款服务中心,全区农合机构均建立了中小企业授信管理部门和专业队伍,设立中小企业贷款服务中心和贷款绿色通道,为各类客户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截至2011年10月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807.76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和小企业贷款余额均占全区金融同业的50%。

  随着自身资金实力的增强,广西农合机构不仅“金融毛细血管”伸进村屯、农户,而且信贷领域越拓越宽,发展到支持地方重点建设项目、优势产业、工业园区建设。如对广西千亿元产业的信贷支持,累计对制糖、林业、造纸、有色金属等产业项目发放贷款340亿元;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信贷支持重点项目资金345亿元。

  为更好地服务“三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广西农合机构着力打造立体化、多层次、无盲区的服务格局。2010年上半年投入1340万元,一举填补37个乡镇金融服务空白点,实现了农合机构网点覆盖全区所有乡镇,提前两年半完成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目标任务。同时,大力推进全区农合机构网点亮化工程和文明优质服务工程,全区网点亮化达95%。畅通支付结算工程,实现农村支付结算网络全覆盖。构建了以营业网点为中心、以自助服务点为辅助、以电子服务机具为延伸的全覆盖服务渠道体系。截至10月末,正式运营的自动取款机、存取款一体机、自助服务终端达到1726台,自动取款机保有量领先于全区金融同业。开通了电话银行、短信服务和网上银行业务,成为全国农合系统第一家使用农信网银系统的省份。

  迈出现代金融企业建设步伐

  实现“银行”梦想,是几代信合人不断的追求。2007年4月,广西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广西鹿寨农村合作银行成立;2011年8月,广西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广西资源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几年来,大刀阔斧的企业改革实现了一系列新突破。

  ——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目前,正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大力推进省级联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加快组建广西农村商业银行。

  ——产权制度深刻变革,从县乡两级法人转变为法人治理相对完善的县级统一法人。自治区联社成立后,全面推行以规范股金、组建县统一法人为主要内容的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改革。在此基础上,推进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向股份合作制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过渡。目前,全区共组建90家县(市、区)农合机构,其中信用联社59家、农村商业银行4家、农村合作银行27家。股份制的股权改造如火如荼开展,全区农合机构投资股比例已达96.51%。

  ——跨区域经营首开先河。去年9月,由兴安农村合作银行设立的田阳兴阳村镇银行正式挂牌开业,标志着广西农合机构第一次迈出了跨区域经营发展、资本投资的步伐。

  目前,按照现代农村金融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起来的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管理更规范、资产更优化、效益更提高、支农更有力、服务更到位,做到支农方向不改变、支农资金不外流、支农力度不减弱,支持“三农”的内涵不断丰富扩展,成为当地机构网点最多、服务质量良好、市场竞争力较强的金融机构。全区31家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涉农贷款余额均居当地金融同业第一位,有力地提高了农合机构形象,促进了社会金融稳定。

  60年奋进,60年发展,60年辉煌!广西信合人豪情满怀,正沿着现代金融企业发展之路,走向更加兴旺、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