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寄生汤:选读经典鸿篇 了解文化精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2:45:24

 

 

———苏教版选修教科书《〈论语〉、〈孟子〉选读》介绍

 

 

作者:徐兴无

 

转贴自:儒教复兴论坛

 

一、编写意图

 

众所周知,《论语》、《孟子》是记录先秦儒学思想家孔子和孟子的言行的书,这两部书不仅是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也是中国古代的文化经典。所谓古代文化经典与一般意义上的古代书籍是不一样的,他们往往时代久远,如韩愈所说的“三代、两汉之书”(《答李翊》) ,但却渊旨奥义,源远流长,让后人取资不尽,是古代典籍中的精华。现代著名文献目录学家余嘉锡先生曾指出:治学所以必读古书者,为其阅时既久,亡佚日多,其卓然不可磨灭者,必其精神足以自传,譬之簸出糠秕,独存精粹也。后人之书,则行世未远,论定无闻,珠砾杂陈,榛 勿剪,固宜其十不足当一耳。

《论语》、《孟子》篇幅很少,却让后世之人不断地释读、阐论、创发,对整个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子又私淑孔子,从《孟子》中可以看出,孟子在很多方面发展了《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的思想。汉文帝时恢复文教,《论语》、《孟子》等先秦诸子之学皆立为博士,但至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但他只设五经博士,确立的并非真正的先秦儒学,而是经学。因此,《论语》、《孟子》博士皆被取消,《论语》与《尔雅》、《孝经》一起成为基础教育的教科书,而《孟子》则被归入诸子的儒家类。但汉儒仍十分推崇《孟子》。扬雄就认为孟子是孔子的真正继承者,《法言·君子》曰:

  或问“孟子知言之要,知德之奥”。曰:“非苟知之,亦允蹈之。”或曰:“子小诸子,孟子非诸子乎?”曰:“诸子者,以其知异于孔子者也。孟子异乎? 不异。”

后世的注家, 如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就很注重“以《论》释《孟》”(清焦循《孟子正义》语) 。这说明两部经典之间有着思想上的脉络。唐宋以降,新儒学兴起,认为孔孟之间的思想传递是所谓的“道统”,于是《论语》、《孟子》的思想受到宋儒的特别重视,至南宋朱熹撰成《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孟子》和《大学》、《中庸》一起成为新的儒学经典体系。朱熹说:“论孟之书,学者所以求道之要。”(《朱熹文集》卷七十五《语孟集义序》又说:“语孟工夫少,得效多。六经工夫多,得效少。”(《朱子语类》一九)本来,这个经典体系是新思想自觉的体现,是对汉唐经学日趋僵化,丧失思想活力的反拨。元明清据此科举取士,《四书》便又成了新的国家意识形态经典。

1840年以后,古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经历了严峻的挑战,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在学习西方先进文明的过程中,传统文化面临着时代的扬弃和科学的剖析。经学和儒学作为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受到的冲击也最为剧烈,被尊奉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和被奉为亚圣的孟子失去了崇高和神秘的光环,从圣坛上消失了。但是它们在受到无情的批判的同时,也被近现代的中国人重新理解,被其他民族或文化逐渐了解。真实的孔子与孟子是永恒的。正如冯友兰先生所比方的那样: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第一篇、第六篇) ,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启蒙者。他们的思想已经融入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血液,造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性格,支撑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同时也影响了其他的文明。当我们以科学的精神,带着时代的思考不断地重温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时,我们会发现,他们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和充满魅力与真情的人格仍是那么隽永、优美,给予我们智慧与启迪,甚至是日久弥新。他们是崇高完美的圣人,还是觉解了宇宙与人生的哲人? 是道德的象征,还是真诚有个性的人? 他们自觉承担了何种使命因而超越了历史的局限? 他们之间相距百年,却为何能够心心相印,一脉相承?

当今我们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文化融合速度加快,因此很多民族和文化都对自身的古代文明予以新的关注,希望能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类发展资源。中华民族如果要振兴、崛起,除了吸收西方的科学和先进文化之外,如何重新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使之实现创造性的转换,有益于民族与人类,应该成为青年一代承担的责任。

《论语》、《孟子》之所以是中国的文化经典,不仅在于其中丰富的思想,还在于它们的文学成就。《论语》的言简义丰、隽永晓畅,《孟子》的言辩气雄,长于譬喻,是名符其实的古代语文典范,不仅哺育了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学,其中的许多精采语句仍是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名言,其写作风格同样对现代中国散文创作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论语》、《孟子》也是学习文,学习古文的最佳教材之一。

根据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的精神,将文化典籍研读作为高中语文的选修内容,鉴于上述《论语》、《孟子》在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地位和现代文化发展的需要,鉴于推动高中语文学习的目的,江苏教育出版社编写《〈论语〉、〈孟子〉选读》这部供高中二、三年级学生选修使用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并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委员会2006年审查通过。

本教材选取《论语》、《孟子》中的主要章节,按照孔子和孟子思想的主要内容重新编纂,努力展现这两部经典的思想精华与文化内涵。作为文化经典研读的选修教科书,本书的编写本着下列原则:一是知人论世,侧重让学生从《论语》、《孟子》的文本中读出孔孟的生平、所处的社会以及他们自觉承担的时代使命。二是以意逆志,侧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入与古代经典思想对话的场景之中,构建文本的阐释场域。三是关注时代,侧重发掘古典思想的现代价值,通过展示孔、孟思想在中华文化中的价值与影响,结合现代社会关注的价值观念,引发学生思考古典思想的现实意义,思考古典思想应如何经过现代思想的批判而重新得到辩证的肯定,思考从古典思想中获取人文力量的重要性。

 

二、编写体例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本教科书属文化典籍选修课程,因此一方面要保持高中语文课的课程定位,一方面意在拓展学生的人文思想。为了强化其语文性,我们在卷首的“致同学”中既阐述了阅读《论语》、《孟子》的意义,又指导同学如何重视论孟的语文性。全书以10个专题组成,分别为“从孔子到孟子”、“人的起点”、“仁者爱人”、“修养的境界”、“学问之道”、“人与文化”、“天下国家”、“立言”、“儒家之道”、“研究论孟”。这10个单元基本概括了《论语》、《孟子》中的孔孟人格、道德主张、文化观念、治学之道、社会理想和文学成就。每个单元之中,又分2 4 个组合,精选《论语》和《孟子》中内容相关的章节,按照先《论语》后《孟子》的顺序排列,两书之中的内容,再按文献自身的编次排列,选取最能概括本组合孔子或孟子的话为标题。比如“仁者爱人”这个单元中,分为3个组合:1个组合侧重选读孔子、孟子论“仁”的言论,以孔子的话“我欲仁,欺仁至矣”为标题;2个组合侧重选读孔子、孟子关于仁与其他道德内涵的言论,以孟子的话“仁义礼智”为标;3个组合侧重选读关于仁人君子的言论,以孔子的话“君子之道”为标题,这样便让同学更多地体验古代经典的话语环境和人文环境,能掌握更多的经典词汇与文化范畴。

在每个单元的开端都撰写了导语,力求以言简意赅的文辞阐释本单元的立意、选文的理由及研读要点。如第1单元“从孔子到孟子”的导语说:孔子和孟子,对我们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古代圣贤。熟悉的可能是他们的名字,陌生的可能是他们的思想。孔子:“不知言,无以知人。”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要了解他们的思想,首先要通过他们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了解孔子与孟子虽然相距百年,却能心心相印、并名传世的原因。“通过他们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概括了本单元第1组合“夫子自道”的内容,“了解孔子与孟子虽然相距百年,却能心心相印、并名传世的原因”概括了第2组合“天之未丧斯文也”的内容,而标举“知言知人”、“知人论世”,启发同学通过孔子、孟子的言论来了解他们为人与思想。

最后一个单元“研究论孟”以及全书后附的“参考书目”,旨在指导同学课外或今后进一步研读《论语》、《孟子》,包括介绍两书的文献面貌,介绍主要的研读方法。“参考书目”涉及到古今重要的《论语》、《孟子》注释,重要的孔子和孟子的传记以及春秋史、战国史、先秦哲学史、思想史、儒学研究、先秦散文研究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著作。以便拓展同学的研读视野。

在每一个组合后面,附有一则资料链接,精选古代文史经典或现代名家阐论,并加上标题,解释本组合选文中的关键概念或知识难点,每则的篇幅也力求做到简短隽永。比如在学习了“人的起点”单元中的第1个组合“人之生也直”的选文之后, 我们对孔子所说许多有关的“人之生也直”的思想有了一定的感性了解,但如何用我们的话概括出这个思想的内涵呢? 书中选了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中专论这一思想的话做为链接:孔子注重人之有真性情,恶虚伪,尚质直,故《论语》中屡言直。“直”者内不以自欺,外不以欺人,心有所好恶而如其实以出之者也。直者由中之谓,称心之谓。其父攘人之羊,在常情其子决不愿其事之外扬,是谓人情。如我心中之情而出之,即直也。今乃至证明其父攘人羊,是其人非沽名买直,即无情不仁,故不得为真直也。并给这段话加上小标题“人之有真性情”。这样,同学们对孔子有关人的本性的看法就了解得比较全面、准确,也能体会到现代人如何解释古代经典的方法。

每个单元的最后,设置了“阅读与探讨”和“积累与应用”。前者既有文化、思想类的探讨题,也有语文类的探讨题;后者则全是语文类的题目,包括诵读、作文、课堂活动,课外阅读等等,而文言文练习则是每单元的“积累与应用”中必备的题型,贯穿、总结了全书的文言文语法、词汇和句式现象,并兼顾必修教材以及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构成一个较为全面的文言文学习系统,通过本书的学习,基本上可巩固并拓展新课标所要求的文言文知识。比如第1单元“从孔子到孟子”的题目:

 

  阅读与探讨

 

一、结合选文,谈谈孔子是怎样评价自己的。

二、孔子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请概括出“斯文”的含义。

三、孔子与“楚狂接舆”、“长沮、桀溺”等人的志向有何不同?

四、孟子总结古代的圣人有哪几种,为什么他说孔子是“集大成”者? 他又是如何阐说的?

积累与应用

一、阅读本教科书后的“参考书目”,和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各选一至两种在课后阅读,在期中和期末各开一次读书交

流会。

 

二、课后阅读《史记·孔子世家》,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

 

三、文言文学习必须重视诵读。诵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停顿,讲究节奏,读清句读。试诵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句中怎样停顿才恰当。

1.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2.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

可以已乎?

3.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4.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四、文言文学习应注意区别古今形同而义不同的词语,避免以今律古,误解文意。比如本单元的“斯文”,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文雅”,而在本单元文言语句中的意思却是“这种礼乐文化”。你在文言文学习中遇到过这类问题吗? 你是怎样克服的? 与同学交流心得。

   教科书选文的文本和注释皆根据古今著名的《论语》、《孟子》注释文本,如宋代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清代刘宝楠的《论语集解》、焦循的《孟子正义》、现代学者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和《孟子译注》等,对其中一些文句的释读还参考了现代学者的一些相关著作。注释体例与必修课教材保持一致,力求简要、准确,注重通贯句意,解释名物典故,对有岐说的地方并存诸说,以供参考。

 

三、教学建议

语文经典和文化经典是《论语》、《孟子》的两面。作为语文经典,除了从两书中学习文言文语法、词汇和章句,提高文言文学习水平之外,应当重视两书语言的个性。比如这两部书的语言与中国古代的“立言”传统密切相关,立言就是孔子说的“有德者必有言”的“言”,而不是“巧言令色”的“言”,因此,他们的“言”都来自真切的人生体验与思考,来自道德修养和睿智,他们都认识到这是语文的才量源泉,同时也是如何准确、生动地传达“言”、修饰“言”的原则。孟子处在一个诸子兴起的时代,他自称不得已与人辩,雄辩的力量也来自他善养浩然之气和能近取譬的推爱之心。这两部书虽然是文言文,但它们中的许多语句至今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用语之中,他们的生命力从何处而来? 这些应该对我们如何了解我们的民族语言,学好语文有所启发。

所以,与《论语》、《孟子》富有生命力的语言文字融合在一起的人生体验与思考、道德修养与睿智,以及对社会和人类的关爱等等内涵构成了两书的文化精义。作为现代人,学习《论语》、《孟子》不能走古代经学教育和私塾教育的途径,不能仅仅将两书中的言论当作人生教条或当作古文知识来背诵,而是要经现代文化的视野,掌握《论语》、《孟子》的思想体系,在选修时要重视各单元的整体内容以及各单元之间的联系;还要掌握释读《论语》、《孟子》的基本方法,准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将孟子“知人论世”的思想转化为从生平与社会历史环境认识孔子和孟子的阅读视角,将孟子“以意逆志”的思想转化为从积极调动自己的思想,深入释读文本的阅读方法。作为教师要注意培养同学不断体会、涵咏古代经典内容的习惯,多组织讨论,探讨其中的义理与智慧。不能仅仅将两书的文本作为文言文学习的材料。古人就认为“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学记》) ,通过语文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资源,改善自我,有志于天下,应该是《〈论语〉、〈孟子〉选读》作为文化典籍选修课的教学目标。

 

最后,我们向大家推荐一些研读《论语》、《孟子》的书目:

 

  () 文献注释类:

[南宋]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钱 穆:《论语新解》,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杨伯峻等:《经书浅谈》,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 传记类:

钱 穆:《孔子传》,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匡亚明:《孔子评传》,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版(也见于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思想评传丛书”)

杨泽波:《孟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思想评传丛书”, 1998年版。

 

  () 历史研究类:

钱 穆:《国史大纲》(上、下)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童书业:《春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杨 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 儒学研究类:

[] 赫伯特·芬格莱特著,张华译:《孔子:即凡而圣》,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 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 葛瑞汉著, 张海晏译:《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 杜维明:《何为儒家之道》,刊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 散文研究类: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