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纪2黄忠技能名:谈自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07:20
谈自觉 作者:陈长维 文章来源:柳州教育

 

    不管做什么事都得自觉,无论是干大事,还是谈小事,学习、工作,都得自觉,不会自觉学习、工作的人是没有成就的。

    在我们班,有不少同学都不自觉学习。该上课时不好好上课,该写作业时不好好写,或是不交作业,再加上以前老师压迫着学习,已有不少同学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这是怎么回事?这还得从三年级说起。

    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是由练老师教我们数学。她的教学特点是:上课上不好就多上几节课;纪律不好就多练几节课,作业写不好就罚,不会写就留下来教会你才能回家。

    从侧面看,这是理所应当的。学习不好就得教,纪律不好就得练,作业写不好就得罚。但仔细分析一下,却是不对的。首先这样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同学们就会产生依赖心理,使学生对学习开始厌倦,长期这样会使学生把学习当作自己的负担,把作业当做任务来完成。

    做什么事都得自觉,若整天都要别人催着你做事,还不如让别人帮你做。自觉,只有自觉才能做好每一件事。若当学习是一种负担,没有学习的习惯,即使今日有老师、同学相助,终究有一日,他们也会一一离开,没有人盯着你,你将会不再学习。

    你与其像当别人的工人一样被盯着,还不如好好的、自觉的写好作业,自己心里也愉快,更重要的是学到了知识。比如说我们班的某些同学,屡次不交数学作业,我不停地催他交作业,他却边写边和其他同学讲话,等了好久才写了一道题。我催他们交作业,他觉得十分的烦,又不好好写作业,这样不仅浪费了光阴,也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

    而老师的教学特点恰与练老师的相反:自觉听课,自觉做好听课,自觉写作业从不惩罚学生,不抢副科课。仔细想想:自觉的做好每一件事,小学毕业后在老师少管学生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学习成绩好。

    现在,我们班的同学逐渐会自觉学习了。在老师的努力下,同学们上课认真多了,作业写得好多了,不交作业的少了,考试也自然而然考得好了。我相信,在老师和班干的带领下,我们六(3)班的明天会更好!

    在文章最后,我希望同学们记住,不管做什么事,都得自觉的做,不管是自己喜欢的事,还是自己不愿做的事,都得自觉去做好。   谈自觉 作者:gaoxiaofang  
丰子恺老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作的一文中写道:有许多沙子铺在战场上,但这些沙子或粘附在行人鞋子上被带走或和泥土相混杂,一年后战场上的沙子全然不见踪影。但用袋来装沙,敌人的枪子炮弹一碰着这些沙袋其抵抗力“比铁还大,比石更强”,枪弹就失去了火力,由而观之,一盘散沙,粒数尽管再多,终究是见风而散,不可收拾,而小小一个沙袋却能抵御枪弹的肆虐,其天壤之别就在于是否有凝聚力。

 凝聚力也就是一种团结力,它能将沙子般小的个体凝聚在一起而形成一个抵抗力“比铁还大,比石更强”的整体,显示出意想不到的威力。反之,如果没有凝聚力,各人顾各人的,也只能谓之为“一盘散沙”。是的,做为一个班级,要使凝聚力把我们一个个松散的个体凝聚成一个团结的、坚强的整体,就必须靠自觉。

其实人生犹如一条行进在苍茫大海上的航船,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我们要离开那没有风浪的海港,去寻求自己真正的彼岸。因此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或大或小的目标,才不会使这条船迷失方向。然而有了舵,而没浆,这艘船终究会停泊不前。这双有力的浆,便是做人必备的自觉性。

我们这里所提出的自觉性是“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我们的生活中,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什么同学们都会把自己的课桌,自己的房间以及自己的个人卫生处理得很好,这全凭自觉性发生作用。然而,对于自身的许多方面,我们能使自觉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对于整个班级我们却做不到,例如开学之初,卫生没人主动去打扫,这难道不是个人心理作用吗?我们61人共同组成了这个整体,而这个整体是否有凝聚力,正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自觉性,让自觉为我们架起真诚无私热情的桨吧!这不仅使整个班集,也使得每个人的人生获益匪浅。

同样的自觉性在我们的学习中也相当重要。现在并不是奴隶社会可大多数人却仍旧处于奴隶的状态,自觉性早已在他们那艘船卷入漩涡迷雾时抛离船桨。试想抛掉了桨,船又怎会逃离险境,更别说什么勇往直前了。捡起这根桨,首先要明确的便是我们学习的目的。暂不谈什么豪言壮语,因为学习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我们自己。明确了这一目的,也因为
 

这一目的捡起并珍视自觉性,难道不应该吗?而且如果一个人整天生活在别人的督促之下,自己犹如一台被操控的机器,没有自由,不是很痛苦吗?相反,自己有了“桨”,有了学习的动力和计划,并一项一项把它们付诸实践,也是一件相当快乐的事。学习上的自觉我们具备了,但还需要我们的互助与友爱,那么我们才会真正抛开痛苦而到达快乐。

不要认为生活中的条条框框是束缚你的绳索,不要认为学习中他人的督促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好好架起那双自觉的双桨,绳索会变成平凡日子中的五线谱,督促也会成为一种常常飘在空中友爱的歌,因为我们友爱,所以我们团结;因为我们自觉,所以我们快乐。让我们用友爱织成那理想的风帆,用自觉做成行进之舟,在知识的海洋中,携手共进,努力拼博吧!

谈 自觉

徐沛喜

 

    结合当前开展的 “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大讨论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教育活动,现就如何增强党员干部自觉性问题,谈谈我的认识。

    一是让组织放心少担心。党员干部是“组织的人”,当然要“听组织的话”。无论哪一个政党,概莫能外。怎样让组织上放心? 1、政治上过得硬。立场坚定,坚持原则,自觉执行上级政策,始终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2、理论上过得硬。要加强理论学习,学以致用,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3、业务上过得硬。结合工作岗位和特点,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要干一行爱一行,真正成为 行业管理的行家里手,在工作上能独当一面。4、作风上过得硬。在学风、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各个方面作表率,并以良好的作风带动干部群众更好地工作。

    二是让领导省心少操心。一个人不管在什么岗位、任什么职务,都要爱岗敬业,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自律意识。要想让领导省心少操心,应该做到:1、肯干事。这是对待工作的态度问题。我认为,无论我们的工作你自以为是好是坏,岗位你自以为是重是轻,都要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何况,只要是党和政府的工作,并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肯干事,说的是对待工作的态度问题,这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态度。2、能干事。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能力。这一点不说也是要做到的,毫不含糊。3、会干事。我认为,这里要解决的主要是领导和工作的方式方法问题。说得高一点,就成为了一种艺术。比如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不具备较高的领导水平,是不可能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艰巨任务的。4、干成事。工作起来要有头有尾,抓好落实,干一件事能成就一件事,而不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这是组织上检验党员干部工作成绩的最有效的办法,没有什么理由比把事情干好更有说服力。5、不出事。胆子大一些,步子快一些,思路宽一些,办法多一些……都有助于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值得肯定。但是,还必须做到依法办事,按程序办事。假如是以违法乱纪为前提把事情办成了,无论是对组织还是对干部本人都是不负责的,也是得不偿失的。

    三是让群众舒心少烦心。我们工作为什么?归根到底是为人民服务。如果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一切事情都好办了。1、工作标准高。要高调做事,不可被动应付,更不能敷衍塞责,力争做到圆满。2、办事效率高。加快办事进度,加强效能建设。3、待人热情高。对待办事的群众要热情以待,笑脸相迎,能够办理的事情及时办理,因为政策等原因不能办理的也要解释清楚。4、服务水平高。增强服务意识,以便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四是让亲友宽心少忧心。在这方面,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工作业绩好。有了出色的工作,才有了立脚点,这是一个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同时也是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的条件。2、同事关系好。我一直认为,懂得团结,是一个人最大的智慧。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起倒台。团结同志,既是干事创业的要求,也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3、家庭邻里好。工作再忙,也要妥善处理好与亲朋好友的关系,要尽量照顾家庭,教育好子女。4、群众口碑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党员干部只有做到勤政廉政,才能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五是让自己开心少闹心。开心即快乐。我敢说,没有谁不喜欢快乐。那么怎么才能真正快乐呢?1、快乐取决于正确的价值观。不能说享受才是快乐,不能说拥有“高官厚禄”才是快乐,吃苦耐劳也是快乐,无私奉献也是一种快乐,而且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快乐。这就是个价值观问题。我们只有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才会把快乐无限制地拓展,也才会收获更多的快乐。2、快乐取决于良好的心态。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事业的成功,无疑会给人生带来收获后的快乐。快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境。过分强求不快乐,好高骛远不快乐,欲壑难填更不可能快乐,自寻烦恼那就更与快乐沾不到一点边了。或许,淡泊,坦荡,知足,洒脱………才会与快乐结缘。3、快乐取决于恒久的自制力。谨慎处事、交友,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加强自我约束,绝不能被投击钻营的人、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更不能被金钱、美色牵着鼻子走。否则,一旦失足,将再无快乐可言。4、快乐取决于健康的情趣。爱好高雅,劳逸结合,既有了好身体,又有好心情,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党、为国、为民更好地工作,为社会创造更多地财富,同时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快乐。   

谈自觉管理和感动管理

.作者:柴家强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今年教育部年度工作会议上说:“要使中国的教育‘由大变强’,必须紧紧扭住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不放松”。而提高质量的关键在于科学的管理。教育局杨宗荣局长在今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指出:“教师管理要由约束为主向放手使用转变,由以管为主向关心激励转变”。我认为,在当前普遍强调“以人为本”的情况下,自觉管理和感动管理不失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

一、21世纪的教育需要自觉管理

真正的教育不应只求收获不问耕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真正的教育应包含智慧之爱,因为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别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因此,最高境界的管理当是自觉管理。它是基于对人的高度尊重的一种管理。21世纪的教育需要自觉管理。教育工作中的自觉管理,其好处是多方面的:

1、成功教育离不开自觉管理

古语云:“忠言逆耳利于行”。但事实上“逆耳忠言”并非总是“利于行”。应该什么时候鼓励孩子,什么时候批评孩子?华东师范大学学者潘晓红通过脑功能成像研究发现,由于人脑对不同反馈呈现不同的偏好,非工作之外的情况下,家长和教师应该多用积极的评价反馈形式。潘晓红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他人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行为。通常积极反馈总是受人欢迎的,消极的否定的反馈会让人觉得不舒服。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22名学生进行了观察和实验。结果发现,在评价性反馈的脑活动模式中,大脑皮层中线的活动明显高过其他部分。而且,正面的评价性反馈比负面的评价更能激活该脑皮层区域。“这说明人们在听到别人的正面评价的时候,人们非常关注自我。也就是说,如果家长和教师多夸奖和表扬孩子,将会十分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如果领导也这样做的话,将会十分有利于激发下属的积极性。”

那么,领导、教师、家长怎样才能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信息反馈呢?当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说来应该多用积极的评价反馈形式,以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提高下属的积极性。在工作和学习情境下,家长、教师和领导要实事求是,把真实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或者下属。如果仍然一味夸奖和表扬,就会使他们的注意力从任务转向自我,大大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积极探索教育规律,主动靠拢教育规律,自觉拿起表扬的武器,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顺利进行成功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2、创新教育离不开自觉管理

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讲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思想,美国人叫“good idea”(好主意),钱学森认为,这在科学工作中是很重要的。有没有创新,首先就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good idea”。所以马上就有人说:“卡门教授,你把这么好的思想都讲出来了,就不怕别人超过你?”卡门说:“我不怕,等他赶上我这个想法,我又跑到前面老远去了。”好主意、好思想、好办法来自于读书、学习、思考与生活实践。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创新,最需要的就是自觉管理。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刚性的管理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各种规章制度一旦制订出来,就是硬梆梆的条条框框。在当今这个重视创新的社会里,有人认为,制度化管理等于束缚,制度化管理就意味着落后。这是不无道理的。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实际上许多事物是无法用量来计算的。在办学过程中,人是最能动、最积极、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因素。学校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人,人既有物质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对人的管理不能简单、机械,要给予人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作为学校中的“人”,其道德和良心是尤为重要的,这就是人性化管理的层面。制度管理往往像绳索一样束缚着人们的手脚,压抑着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制约着教职工潜能的开发以及学校的持续发展。

我们不仅需要每个人遵守管理制度,更需要每一个人自发地工作,始终维护学校的利益,同时,又能为学生的一生幸福负责。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立法治化管理的同时,需要融入人性化,在制订制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师生的合理需要,使学校发展的需要与教师、学生发展的需要相统一,从而使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达到和谐统一。因此,制度管理和自觉管理缺一不可,没有制度,学校将失去存在的基石,而没有自觉管理,学校将失去未来的发展。

二、感动管理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谈到感动管理,就不能不提及众所周知的“南风”效应。它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它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南风法则要求管理者要尊重和关心下属,时刻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多注意解决下属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下属真正感受到管理者给予的温暖。这样,下属出于感激就会更加努力积极地工作,维护集体利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微妙的相互接触。”感动管理是一种在自觉管理基础上的创新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更加先进的教育管理。它不是用规矩来要求人,而是要懂得尊重、包容、平等,彼此立场互换,要让人“感动”后心甘情愿地去奉献,所以感动的管理不是命令、指示、权威,而是要让人自动自发,是一种“无为而治”。

有一种说法:现代管理是“三分靠管理,七分靠情感”,很有道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管理者要真诚待人,将心比心。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要把师生当做“会说话的机器”,也不要随意地使唤他们,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仆人”。要让他们觉得自己很重要,不要把他们放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应当让他们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通过沟通去捕捉他们的心理状态,并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指挥。如果需要你的帮助,必须立刻提供帮助。

人性是自私的,人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意见,最重要的是面对不同的思想、习惯、经历、年龄、族群等,如何在这么多的差异之中,将人统摄起来,事实上是非常困难的。有些人从事管理,善于以谋略在人我之间制造矛盾,然而一旦被人拆穿,就不容易为他人所尊重;有些人从事管理,喜欢用计策先试探别人的忠诚,但是一旦被人识破,就不能为对方所信服。所以最好的管理方式,应该是对人尊重、爱护,凡事“以身作则”,并且勇于承担及包容部属的不足或过错;能够用“感动”来代替“谋略”,必然更能令人信服,更容易摄受人心。如我们每年购买图书、订阅报刊杂志充实图书室、阅览室,丰富教师精神生活;每年1次组织教师到医院查体;在车棚里安装上一些插座,方便骑电动车的老师充电;老人节、母亲节、儿童节前给老师们一个“温馨提示(或祝福)”;让学校办公室积极为老师们办理建设银行教师专用借记卡等。事情不大,花钱不多,却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温情管理。

三、自觉管理与感动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北大教师张颐武认为,我们处世最易出现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狭窄,不能容人,觉得周围都是坏人或蠢材,稍有不合就暴跳如雷,只有寥寥几个知己是好人,圈子小而又小。二是固执,看不出趋势,就只知道几个僵化的过时观念,格局小而又小。古语说:“浅狭一心,到处便招尤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心胸宽广,格局则大,天地才宽。在面临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挑战面前,以尊重和信任为前提、以宽松和弹性为标志的自觉管理和以关爱、帮助、诚信为标志的感动管理,就成为我们教育管理者与时俱进的一种首选的科学管理方式。它需要管理者具备阳光心态、实干精神、充裕的智慧和驾轻就熟的本领。用正气培育正气,让书香传递书香,使思想碰撞思想,用文化熏染文化,不断寻求日常教育生活的突破,鼓励良性竞争,追求有序竞争,避免恶性竞争,推动学校教育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科学的管理应该而且必须建立以激励为主的考核奖惩制度管理,用科学的评价来引领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追求为导向,设立教职工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机制,并向第一线的教师倾斜;建立全员评价干部的考评机制和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竞争上岗等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使学校工作严而有序、高效运行,还可以极大调动大批肯干、能干教师的积极性,从而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依法治校的制度管理和以德治校的自觉管理、感动管理刚柔相济、情理交融、相辅相成,可以提升学校管理的层次和境界,升华学校管理的内涵。只有这样,校长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提高管理的效能,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只有这样,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提高管理的效能,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实现每位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

自觉管理与感动管理需要我们学会尊重,学会信任,学会沟通,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少向外看,多向“内”看,常看自己内心,从而反省自我,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常看教师内心,从而换位思考,理解教师,关爱教师,多做实事;常看学校内部,才能与师生拉近距离,贴近心灵,及时掌握情况,实现互动共赢与良性循环发展。当我们能够用一颗真诚的心巧妙地去与教师们的心沟通的时候,教师们自然也就学会真诚地去与学生沟通;当我们善于激励教师的时候,教师们也就容易学会去激励学生了。

任何管理都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需要我们头脑清醒,思路明确,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不断总结与改进,坚持学习与创新。今天,自觉管理和感动管理已经在国内外许多企业普遍运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更要发扬创新精神,向自觉管理和感动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北京日报:维稳从每个人做起——再谈自觉维稳2011年03月06日 01:07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任思文

最近一段时间,从利比亚成功撤离35860名同胞的国家救援行动牵动国人心弦。在动荡危难之际,稳定繁荣的祖国,永远是中华儿女强大而温暖的后盾。事实再一次告诉我们:稳定是福,动乱是祸,没有国家的稳定就没有人民的安定。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像珍爱自己的眼睛一样,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首先要认清境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各种手段挑起“街头政治”的本质。他们通过互联网制造和散布虚假信息,煽动非法聚集,目的是把中东、北非的乱局引向中国,搞乱中国。他们打着民主的旗号,实际却干着扰乱人心、破坏社会秩序的勾当。哪里稳定,他们就把煽动的谣言散布到哪里;哪里有空子,他们就把挑起动乱的手伸向哪里。我们对这些别有用心的人,要时刻保持警惕,始终头脑清醒,擦亮眼睛,识破阴谋,决不让他们的企图得逞。

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就要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把一个满目疮痍、贫穷落后的旧中国逐步建设成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安居乐业,对未来充满信心。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的发展又进入一个关键时期。这个关键时期,就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就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基础的关键阶段。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境内外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就是想通过挑起动乱拖垮中国,阻挡中国的发展进程。我们就是要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从自己做起。稳定是福,是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福,只有在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个人的抱负才能充分施展,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动乱是祸,是对每一个人的祸,古今中外无数经验告诉我们,动乱从来都是一小伙别有用心的人得利,绝大多数人民遭难。和谐稳定,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维护和谐稳定,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出一分力。我们首都人民要带头维护大局,维护稳定,维护当前的大好形势。只要我们立足本职,做好本职,不信谣,不传谣,不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就是对稳定大局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