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那三国红将:新华社:证监会表达治市决心 不能奢望新规立竿见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23:43:33

新华社:证监会表达治市决心 不能奢望新规立竿见影

2011年11月27日08:40 来源:东方早报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分红、高市盈率发行、退市制度、内幕交易等问题皆为A股市场长期以来让人头疼的顽疾。近几周来,证监会就这些热点问题的针对性表态令人鼓舞。这里想指出的是,虽然证监会表达的治市决心让投资者看到了很大希望,但不能奢望这些举措可以立竿见影。

  股市动荡凸显顽疾

  今年以来,随着股市的下跌,A股市场的投资回报率急剧下降,“重融资、轻投资”的弊病暴露无遗,引发投资者极大的不满。人们的印象中,A股上市公司“铁公鸡”颇多,投资者不靠红利靠博差价。而一旦市场处于下降的通道,亏损几成必然,收益无从谈起。在此背景下,分红老问题成为新焦点。

  关于高市盈率发行的问题,自2009年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来,新股发行定价基本实现市场化,再加上当时市场流动性充裕以及“打新”的传统心理,新股发行市盈率屡创新高。延续到今天,尽管这一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但是相对于二级市场的低迷,高市盈率发行仍然存在,并给上市贴上了“圈钱”的标签。在很多人看来,A股成为圈钱者的乐园,投资者的地狱。

  实质性退市制度的缺失也使A股市场备受诟病。上市公司已经不合格,却仍然死赖在市场上,成为“宝贵”的壳资源,股价严重偏离公司价值,加重了投机氛围。而内幕交易频发亦是A股一大景观,这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包括上述问题在内的众多市场热点一直在发酵中。在近日系列回应中,证监会就分红给出了近乎强制的明确措施,并透露对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和退市制度的考虑与安排,表明了打击内幕交易的决心。

  新政药到病除是奢望

  所谓监管“组合拳”的推出恰逢证监会新主席上任不久,不少投资者把此看作新一届监管层的新气象,并作出诸多揣测。实际上,无论是督促上市公司分红还是打击内幕交易抑或是推动建立退市制度,都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时间,治愈这些资本市场的顽疾不可能立竿见影。

  仅就分红问题而言,近十年来,证监会曾多次出台举措以提高上市公司分红意识,甚至将现金分红比例作为再融资的必要条件。最近的一次表态中,证监会不仅要求上市公司细化和明确分红政策,而且还在IPO公司中推行“强制”分红承诺。但实际上,上市公司情况千差万别,分红未必就是对股东最有利的选择。经济学家华生就此指出,这些政策的方向是对的,但远水不解近渴,难以改变股市回报率较低的状况。

  与此类似,高市盈率发行、内幕交易、退市制度等诸多问题都难以单凭现有政策彻底解决,而是需要更大力度的后续措施。可以预见,由于涉及多方利益,这些股市热点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必将遇到巨大阻力。

  以看似简单的退市问题为例,借助成熟市场的经验制定行之有效的退市机制并不困难,但关键在于,决策者不得不考虑普通投资者在遭遇股票退市时必然受到的损失,预警真正实行严格退市时所遇到的情形。这也是监管层早在创业板推出之前就明确退市思路,却迟迟难以推出具体方案的原因。

  发行体制改革面临众口难调的问题。在治市的推进过程中,发行人、承销商、投资机构和普通投资者各有各的诉求,一些观点甚至截然相反,从中可见利益博弈之剧烈。

  在资本市场,推行任何一项治理措施都无异于一场攻坚战。对此,监管层尤须坚定治市的决心,不受干扰,方能彻底解决股市的问题,还投资者一个健康的市场。

  “监管层作用会越来越小”

  任何市场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大环境,股市尤其如此。以充分信息披露为基础的股市注定是一个开放的市场,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监管层在其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小,市场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市场的建设者。

  毫无疑问,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是资本市场的受益者,也更有能力为市场的健康发展尽一份责任。当前,尽管监管层围绕市场主体归位尽责想了许多办法,但上市公司过度包装、中介机构不负责任等情形依然存在。

  相对而言,普通投资者在股市当中处于弱势,有数据表明,多年来中国股民总体处于亏损状态。但在网络时代,股民的声音越来越强,其提高对市场的认识水平和参与能力也愈显重要。

  除此之外,股市问题的解决还需市场之外的力量参与。在这方面,内幕交易的查处最为明显。早期,作为资本市场的执法者,监管层往往对一些明显的内幕交易行为束手无策,调查人员没有有效的渠道获得嫌疑人的身份证信息、银行账户信息等,很多线索由于缺少调查手段或证据不足而不得不放弃。而近年来,经过与公安部门和银行等机构的通力协作,内幕交易的查处已经越来越有力了。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