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有口臭吗:引用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2:40:35
 引用 金关玉锁诀 《气功交流园地》建圈一周年盛典活动专栏 (原创)

引用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人体科学 2010-09-12 19:01:50 阅读10 评论0   字号: 订阅

 引用

天上人间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 篇题解释:
  本篇讨论了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脾胃的相互关系。故名曰太阴阳明论。马莳曰:太阴者,足太阴脾也;阳明者,足阳明胃也。详论脾胃病之所以异名异状等义,故名篇。
◆ 主题思想:
  本篇从经脉络属,生理功能及受邪后发病的特点等方面,广泛地讨论了脾与胃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阐明了脾胃表里相合,为后天之本的理论。
◆ 主要内容:
   讨论了脾胃两脏阴阳异位,有虚实不同的生理特点,指出脾为阴,胃为阳;阴主内,阳主外;阳道实,阴道虚的理论。
  论述了脾胃两脏感邪受病的不同,指出六淫之邪,先伤于阳;饮食起居失常,病生于阴。六淫之邪中,风邪先伤于上,湿邪先伤于下。
  提出脾不主时,寄旺于四季之末的论点;并例举四肢不同的病证,说明脾胃对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作用。

 脾胃阴阳异位,虚实不同的生理特点

原文: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藏。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语译:

  黄帝问道:太阴经和阳明经互相之间有表里配合的关系,是脾和胃所隶属的经脉。这两条经脉发生的疾病各不相同,是什么道理呢?岐伯回答说:太阴经是阴经,阳明经是阳经,两条经脉的走行部位不一样;在和四季气候的配合上,也有或虚或实,或顺从或违背的区别;从发病原因上看,两者也不相同,有的以内部因素为主,有的以外部因素为主。所以产生的疾病不同,而病名也就相异了。
  黄帝说:我想听你说说它们之间的不同情况。岐伯说:所谓阳,好象天气一样,是人体的外卫;所谓阴,好象地气一样,是供给人体生命所需营养的源泉,所以是人体的内护。阳气性质刚强,主管人体外部,外邪入侵往往首先侵犯人体属阳的经脉,造成邪气亢盛为主的实证,所以说阳道实;阴气性质柔润,主管人体的内部,饮食不当,生活不规律,使机体内部失调,多造成内在阴气损伤的虚证,所以说阴道虚。病邪侵犯阳经后往往进一步入侵六腑;而阴经的病变则常常进一步影响到五脏。病邪侵入六腑造成的病变,可以见到身体发热,睡眠不安,气喘等症状;而病在五脏,则可能见到脘腹发胀、胸闷、消化不良的腹泄,或者发展成为肠澼病。喉是主管呼吸的,与天气相通;咽是纳入食物的,所以主管地气。属阳的经脉容易受风邪的侵袭;而属阴的经脉则容易被湿邪伤害。足的三条阴经从足部向上行走到头部,而手的三条阴经从胸部向下行走,沿着臂膀到达手指的尖端;手的三条阳经从手指尖端开始向上行走到头部,而足的三条阳经从头部向下行走到足部。所以,阳经的病邪,先向上行走到极点,再往下行走;阴经的病邪,先向下行走到极点,再往上行走,风邪侵犯人体,往往先造成人体上部的病变;湿邪侵犯人体,则多数先造成人体下部的病变。

释义:

  本节以太阴、阳明为例,阐述了阴、阳不同之理。阴经、五脏主里属阴,阳经、六腑主外属阳,部位各异;脏腑经脉之阴阳不同,故与四时气候通应互有逆从、虚实;阴经、阳经的循行有从内而外、从外而内之别,所以阳者主外,有盈有实的特点;阴者主内,有藏有虚的特点。
  因此,阴经、五脏和阳经、六腑的发病规律有别:其一,六淫之邪从外而入,多为阳热有余之证,而有身热、不得卧、喘呼诸症;饮食起居不慎,病从内生,多为里阴不足之证,而见 胀、飱泄、肠澼诸疾。其二,疾病的发展趋向,病随气转,故阳经之病,上行日久转趋于下;阴经之病,下行日久转趋于上。其三,邪气袭人,同类相聚,故风为阳邪而易伤上、伤阳、伤胃;湿为阴邪而易伤下、伤阴、伤脾。

按语:

阳道实,阴道虚这一重要观点,注说不一:一从天地阴阳解,一从外感内伤发病解,一从阴阳六经之气解,三说虽于义皆通,然丹波元简云:考上文云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则阳刚阴柔之解,于义较顺。
  阳道实,阴道虚是阴阳学说的一个重要观点。即凡事物之属于阳者,必须有刚悍、充实、向外等特点;而事物之属于阴者,必须具有柔弱、不足、向内等性质。以人身之阴精阳气言之,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以脏腑阴阳言之,六腑为阳,主传导,实而不能满;五脏主藏精,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脏别论》)。阳主外,阴主内,所以外感病邪先伤人阳分,由表入里,传于阳腑,故阳经、阳腑之病多热多实;内伤饮食劳倦,先伤人阴分,病发于内,脏气受损,故阴经、阴脏之病多寒多虚。以脾胃言之,阳明之病,津液易伤,病多从燥化、热化,故以热证、实证为多见。脾为阴脏,其病多虚;胃腑为阳,其病多实,故对中焦之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论。虽然胃亦有虚寒之证,但此类病证常兼脾虚表现,治疗时亦常从补脾入手,如理中汤也是治疗胃之虚寒的重要方剂;脾亦偶有实热证,治疗时也往往从泻胃入手,如泻黄散虽为泻脾而设,但方中栀子、石膏为泻胃之药。综上所述,本节是以脾胃生理病理为例阐发阳道实,阴道虚这一阴阳学说之理,并为这一重要观点的临证运用作出示范。
 本节谓感受贼风虚邪者,病入六腑,而饮食起居失调者,病入五脏。
 不同性质的邪气,对人体不同部位的伤犯有一种易感趋向。
 但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外阴阳,上下左右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所以邪气伤人虽有一定规律,但并不是绝对的,如湿邪也可侵犯其他部位,引起各种病变。

 脾不主时与脾主四肢

原文: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语译:

  黄帝问:脾脏有病会引起四肢功能失常,这是什么道理呢?岐伯说:四肢都依赖胃所消化的饮食物的营养,而胃本身不具有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四肢经脉中去的能力,必须通过脾的运输、布散功能,才能使营养物质到达四肢。现在脾脏有病了,不能把胃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出去,那么四肢的经脉就得不到各种营养的补充,一天一天地衰弱下去,造成经脉不畅通,使筋、骨骼、肌肉都没有营养来补充,因此四肢也就失去了正常活动的功能。
  黄帝问:五脏中只有脾脏没有主管一个季节,这是什么道理?岐伯说:脾在五行中属于土,和五方相配位置在正中,因此,脾的功能根据四季的变化而分别从其它四脏的功能活动中反映出来。也就是说,脾脏通过其它四脏来实现它的主管时令的功能,在每个季节和最后十八天里,表现较显著,所以脾脏不单独主管一个完整的季节。脾脏为胃运送各种营养精华物质到全身,就好象天地孕育培养万物一样。人体从上到下,从头到足,都离不开脾脏输送的营养精华物质,所以,脾脏不能仅仅主管一个完整的季节。
  黄帝问:脾和胃仅有一膜相联,为什么脾能为胃输送布散营养物质呢?岐伯说:足太阴脾经,在阴中属于三阴,它的经脉贯穿胃,隶属于脾脏,向上连系到咽部,所以脾能够把胃中的营养运送到手足三阴经,进入五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有表里的关系,足阳明胃经是五脏六腑营养供应的来源,胃的经脉也能够把脾经中的营养转入至手足的三条阳经,而进入六腑。人体的各个脏腑都是通过足太阴脾经的输送而得到来自胃的营养物质的,所以说脾能为胃输送营养物质。四肢如果得不到营养物质的补充,就会一天天衰弱下去,经脉不通畅,筋骨、肌肉都没有血气的营养,所以失去了正常功能。

释义:

  脾胃为表里,以膜相连。脾为胃行其津液。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所化生的精微赖脾转输,全身上下内外,无处不到,四肢也莫能外。因此,脾病不能运化水谷精气以营养四肢,筋骨肌肉得不到水谷精气滋养,因而肢体不能随意运动。
  脾土居中央,以灌四旁,各脏无论何时,均需要脾转输的精气,四季各有十八日为脾所主,故脾不独主一时而旺四季。

按语:

  脾不独主于时而寄旺于四季之末的观点,进一步补充了四时五脏阴阳的理论。肝心肺肾分主春夏秋冬,这在《内经》中是一贯的,唯脾之主时有两说。两说虽各不同,但从全元起之注可以看出,两者精神基本一致,都在于强调脾的重要性。全氏在对脾主长夏注时说:脾王四季,六月是火王之处,盖以脾主中央,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六月也。是说长夏六月为一年四季之半,前可统上半年之春夏,后可主下半年之秋冬,脾旺此时,兼顾一年四季,这与本节脾者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突出脾胃为脏腑之本的精神是统一的。脾运化水谷,化生气血,滋养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如同自然界土能生长、滋养万物一样。本篇把脾不主时作为专题讨论,在于说明脾虽不独主一时,但却一年四季,无时不主,任何脏腑组织器官在任何时令中,都不能离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滋养,故有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也(《素问·玉机真脏论》)之说。脾胃充盛,五脏安和;脾胃受损,则五脏不安(《灵枢·本神》)。
  因此,临证时要正确处理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如果脾病影响四脏,分治四脏而不愈者,常常通过治脾而愈,李杲也是在《内经》重视脾胃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发展成为脾胃学说,更加丰富了《内经》有关脾胃的理论,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