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摩诃无量哪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教授汉语的动词重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7:30:39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教授汉语的动词重叠  作者:王志英 发表时间:2009-12-28 07:44

    在我们的汉语教科书和大部分的汉语词典里,一向认为汉语的动词重叠表示“少量、轻微、婉转”等意思。有一位日本学生造了这样一个句子:
    (1)*老师在研究研究汉语。

    在日本的某个中国语学会上,有位大学的汉语老师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2)*老大爷,我来帮你开开窗户。

    写(1)这个句子的学生认为既然动词重叠表示“婉转”,那么对老师表示尊敬时就可以用。(2)的作者也是错认为用了动词重叠,语气就可婉转。
    另外,下面的句子的“看看”也绝不是表示“少量”。

    (3)你好好看看你写的作业,里边有多少错别字!

    在英语和日语里,同一个词重叠,只表示强调。如果我们还认为汉语的动词重叠就表示“少量、轻微、婉转”的话,只能使外国学生产生混乱,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好动词重叠。

    1. 汉语动词重叠表示的意思
    本稿主张, 汉语的动词重叠表示“不定量”和“部分完了”,从结果上看,动词重叠根据动作者的意志,动作的量可以是“少量”或“多量”。

    (4)我想看看你的照片。

    (4)的“看看”根据说话人的意志,“看”的时间也许长,也许短。时间的长短主要由“我”来定。
“部分完了”是指,动作只是局部的完了(end),量是不定的,没有明确的终点(goal)。

    (5)a 电视机我修了修,修好了。
          b 电视机我修了修,没修好。

    (5)的“修”重叠后,只是“修”的动作告一段落,也许到达了终点a,也许没有达到终点b,所以它表示的是“部分完了”。

    2.汉语的动词重叠为什么能表示“少量、轻微、婉转”等意思?
    汉语中的动词大部分只表示动作,不带结果。所以动词后一定要接补语或其他成份,这样才能使句子具有完整的意思。因为动词后不接任何成份的话,其动词表示的是“无限的量”(没有终点),这样和重叠后的表示“不定量”的动词相比,重叠后的动词会让人觉得量少。

    (6)a *你等。
          b 你等等。

    (6)a 的“等”表示永远地等下去。b 的“等等”是到说话人回来为止,“等”的时间也许长也许短,但直觉上比起 a 来讲要短。

    3. 祈使句里为什么常用动词重叠?
    在祈使句里,给对方发出要求时,其内容一定是一个要有结果的内容。动词的后边要接其他成份或像动词重叠这样的数量补语等。

    (7)a 麻烦你帮我开开窗户。
          b *麻烦你帮我开窗

    (8)a 我来帮你开窗户。
          b *我来帮你开开窗户。
    根据Leech1983“对他人的负担要减少到最小程度”,“对他人要提供最大的利益”这个对人礼貌的原则(Tact Maxim),向对方提出请求时,不给对方施加压力,动作的量多或少由动作者来定,这样对方就容易接受这个请求,请求实现的可能性也就大了

((7)的 a)。相反,如果要给对方提供利益,就应该尽全力给对方做到彻底((8)的 a),所以一般不用达不到终点的动词重叠的形((8)的 b)。

    4. 课堂上如何教授动词重叠?
    4.1 动词重叠是表示“不定量”的数量补语



    “少量”是指动词的后面接“一下、一会儿”等词;“定量”是指动词的后面接“10分钟”等表示具体数量的词;“不定量”是指动词的重叠,动作的量多或少,由动作者或动词前的修饰语的意思来定。

     4.2 对动词重叠的认识
    说话人用动词重叠,可以说出自两个动机。一个是说话人本人或第三者对动作量的多少说不准,就用了动词的重叠,这种动机可以说是无意的、或本来就没有必要去计算的。
    (10) 他仔细地看了看那幅画。
    (11) 我想去公园散散步。

    “看那幅画”和“去散步”的时间的长短,(10)是没有具体地测量,(11)是说话人事先也说不清自己将要散多长时间的步。
    另一种是说话人有意地要把自己的请求模糊化。当请求者向对方提出要求时,虽然想从对方那里得到更多的利益,但这种请求不好直接说出来,只好利用动词重叠表示的“不定量”,来使自己的要求变得模糊,让动作者去领会和决定,这样既保全了说话人的面子,又不会给对方增加压力,使自己的愿望容易得以实现。用动词重叠的形式来表达说话人的请求,这也可以看成是请求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而用的一种策略(strategy)。

    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告诉学生汉语的动词重叠的基本意思,还应该浅显易懂地告诉他们为什么要用动词重叠?这样教学效果或许会好一些,学生也容易理解和记忆。

                                  【来源】:世界汉语教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