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课件:最大博士群体在官场的六大罪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48:58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语出惊人,称“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在官场”,人大校长纪宝成可谓一针见血,对学术腐败讲了一句最大的“大实话”。中国博士群体竟是如此现状,国人感到的不是荣耀,而是颜面尽失。
笔者纵观各位网友对中国最大博士群体在官场现象的各类文章,总结出六大罪状,呵呵。

一宗罪:暴露了官场“文凭腐败”泛滥成灾现象本质。有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官员学历呈直线上升趋势,在公布的官员的简历中,厅级以上官员头戴博士帽的比比皆是,喝过洋墨水的也不在少数,官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博士部长、教授市长这样名不副实又虚无飘渺的头衔,官员读硕、攻博之风越演越烈,各式各样,名目繁多的“厅长培训、精英讲座”如雨后春笋,“MBA、MPA”更是遍地开花,不少官员也沉迷其中而“乐此不彼”,已至于出现陕西乾县科技局局长直言不讳地叫板考场教师“我掏钱买文凭,你有啥资格管我”荒唐之事,官场文凭腐败由此可见一般。
二宗罪:“权学交易”盛行官场,造就中国高学历低能力官员。官员用权力谋求学位,高校用权威谋求资源,“萝卜酸菜,各取所需”,“权学交易”的背后便是肮脏的权力腐败,所谓的“学者型”官员,说穿了就是腐败型官员。在这样“权学交易”盛行下,造成了无数高学历低能力的官员,而这些头戴各种学位光环的官员,忘记了学历不等同于实际工作、应变能力,忘记了实践出真知,经验比知识更重要,忘记了真正能力强、水平高的人,是经过实践锻炼出来的浅显道理,那些所谓的博士部长、教授市长,表面上夸夸其谈,说得天花乱坠,但实际上却是纸上谈兵的银样锻枪头——中看不中用,权学交易下,造就了诸多高学历的低能儿。
三宗罪:官场多博士是最大的“学术腐败”。在众多官员戴上博士帽后,大量的官员实现了“学而优则仕”顺利地实现向“仕而优则学”的华丽转身,官员在占尽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时,对神圣的学术资源也不甘旁落,要“插上一脚”,在普通全日制的博士生尚且需要两三年的学习研究才能获取殊荣的情况下,而官员则能轻轻松松,“三天打鱼,两天撒网”的学习就能轻松搞定,其证书水分之多可想而知。而目前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博士“生产大国”,已成功“超英赶美”,其中一条龙生产“官员博士”各类高校可谓“功不可没”,是中国最大的学术腐败。
四宗罪:学术屈服权力,高校沦为行政权力的“后花园”。“官场多博士,校园多官痞”,是一种畸形的社会现象,官员在官场比的是“博士帽”,教师在校园拚的“职位高”,学术的官僚化已积重难返,教育腐败与官场腐败狼狈为奸、同流合污,如此“相得益彰”的现象已成为社会的“潜规则”,让人可悲,学位的授予变成了学术与权力之间的交易筹码,高校沦为行政力量的“后花园”,成为最大的学术不端。
五宗罪:“逼良为娼”,用人唯文凭论成“官博士”最大的幕后黑手。在中国,官场的“学位证书”情结严重,学历的畸形崇拜影响深远,这是我国不正当用人机制下的“后遗症”,在我国,用人单位重文凭轻水平唯文凭论的用人思想无处不在、根深蒂固,文凭成了官员享受待遇、仕途晋升的“敲门砖”,甚至于一些很不起眼的职位首先要求的便是“本科”、“硕士”等学历,造成极大的人才浪费,而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则放在学历之后,如此畸形的用人体制,逼着官员在想晋升时,想方设法弄一个“注水”学位,为自己渡上一层“金”,“官博士”就是被用人不正之风上给逼出来的。
六宗罪:学术不彰,大学存在严重的行政化弊端。最大的博士群体在官场,不仅点出了行政与学术之间不正当的关系,更道出了大学行政化的严重弊端,在“权学交易”中,权威的大学逐渐失去其独立性和批判性,成为了依附于行政体制的御用文人和利益分赃者,造成“真的假文凭”泛滥成灾,正是这些鱼目混珠、滥竿充数的现象,严重损害了中国博士学位的声誉,不但加剧了政治对学术的压迫,而且导致博士学位大量的贬值。
正如有网友说到,面对如此严重的学术腐败和体制弊端,高等教育体制打破行政化改革势在必行。要全面清理官场的“捞博”与高校“捞官”乱象,果断砸碎官场“混文凭”的利益链条,彻底消除高校行政职级设置体系。这样才能破解“学而优则仕”与“仕而优则博”困局,还大学一个思想独立和学术自由的地方,唯有如此,学术才可能有复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