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觉罗苍穹同人小说:谌青凡:看环球时报的民主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0:12:36

   众所周知,环球时报背靠大树好乘凉,但也不能胡说八道。2011年11月24日环球时评《民主,仅靠革命远远不够 》,可谓奇文杰作,聊供人们欣赏。


  此文究竟要向人们传递什么信息?顺着作者的思路,不妨从标题入手。此文作者相当地直白,他们认为在中国要实现民主,仅靠革命是远远不够的,言下之意,除了需要革命之外,还可以增加其他的选项。按1949后中国人的理解,革命就是通过暴力的方式,改变现状。而从中国现行法律的角度考量,环球时报颇有颠覆国家政权罪之嫌。从世界各国实现民主化的历史看,实现民主,并不需要革命。因为以暴制暴,不是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20年前的苏东剧变也许对中国人更有借鉴意义,然而在苏东剧变过程中,人们都没有发现革命的痕迹,充其量只不过是温和的社会运动。


  此文借中东和北非的政治变局为前提说:“我们需要民主,但我们显然需要真正‘好的’民主,它能帮我们避免专权,帮我们决策科学化,帮我们反腐败,但它不会给我们带来社会动荡。” 这番话说得并不完全到位,虽然说出了民主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诸多好处:避免专权,帮我们决策科学化,帮我们反腐败,不会给我们带来社会动荡。在环球时报的嘴巴里,这是比较难得的一次真话、明白话。显然这也是民主的标准答案。从这番话里不难发现,眼下的中国缺乏民主,因为只有缺乏,才会产生需要,道理不正是这样吗?不晓得环球时报心目中的“坏民主”是什么样的?其实民主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真假之分。所谓的“好民主”,不过是环球时报创造的一个伪概念罢了!按照环球时报的逻辑,世界上莫非还有好的专制?


  文章还扭扭捏捏说:“虽然中国这些年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目共睹,我们在‘民主’的问题上却一直处于被西方批判的位置。西方舆论十分强大,中国想说服西方很难。 但中国人别被西方控制了我们的头脑,保持我们针对“民主”的独立思考,却是至关重要的。”这番话说得似乎底气不足。其要害就是回避问题的实质:西方在民主问题上对我们的批评,是否客观和是否正确?如果对方的批评不客观,不正确,那就亮出我们的王牌来,据理力争。如果对方批评得对,那就要改进我们自身的工作。自从改革开放之后,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脑袋,在独立思考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不比从前那么容易被人控制。


  文章最后说:“今天中国人发表言论的渠道是否多了很多?各级政府权力受到的约束是否也在逐渐增多?官员问责是否在动真格?因“一包烟”、“一块表”、“一个微博”、“一张照片”被互联网“搞下台”的官员是否隔一阵子就被逮住一个?这些在5年前可以想象吗?这些年是中国民主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除了上述具体表现,这种进步的成果还包括:第一,中国人开始普遍认同,民主是大趋势,这个共识在逐渐定型。第二,中国社会渐渐能够分清“民主”和“西方民主制度”之间的区别,开始相信民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 不容置疑,言论自由、对权力的监督,对政府官员的问责,都是民主政治的应有的内涵。这些也都是西方实施多年的民主制度的程序与内容,相比较而言,只能说中国在这方面还做得不够、不到位、不完善;而不是故弄玄虚与节外生枝地提出“民主” 与“西方民主制度”之间的区别?


  试图以事物特殊性的概念,达到否定事物普遍性的目的,在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是一种极其低级的文字游戏!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一直奉行的马克思主义,不就是西方文明的产物,莫非中国还得创造一个东方文明的马克思主义?从慈禧太后开始,恐西症一直是一些中国人的通病,它不但救不了中国,反而是祸国殃民的代名词。一言以蔽之,恐西症的要害,就是恐民主。因为对同样来自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恐西派从来没有过独立思考与质疑!事实难道还不够清楚?面对外来文明,全盘否定与全盘肯定,都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