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国汀:《鱼我所欲也》教学导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06:37:57
作者:王北京    教案来源:德清筏头中学    点击数: 3513    更新时间:2006-9-15

19、鱼我所欲也

教学导航

教学指引
1、 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的内含,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择,把握好人生。
2、 学习经典议论文在论证结构和方法的独到之处。
3、 感受孟子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

要点讲解:
《鱼我所欲也》短小精悍,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气势恢弘感情强烈的特点,本文在论证结构和方法的独到之处也值得学习,特别是对学生学写议论文颇有借鉴之处。
1、 本文的议论手法。
第一节,课文开始以“鱼”“熊掌”设喻,自然引出在“不可兼得”情况,舍鱼而取熊掌的选择,进而提出自己的论点:在生和义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接着作者从正面进行阐述,如果人们重义就不会苟且偷生,做出不义之举。两个假设句,一正一反论述义重于生的道理。
第二节,作者也是先举出正面事例,说明以食“嗟来之食”为羞,正是义的含义。接着论述辨礼仪而收万钟之禄,是失掉“羞耻”之心的表现。最后用“乡”与“今”句作比,指出见利忘义就是丧失本心。与开头形成呼应。
纵观全文,无论是中心论点的提出,还是在论述过程中,所运用的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都无不体现了孟子严密的说理结构,使课文的说理效果更加明显独到。
2、 本文的文学手法
本文虽在阐明较为深刻的道理,但作者善用比喻手法,使全文形象生动,不生硬晦涩。如中心论点提出前,作者先用“鱼”“熊掌”设喻“”鱼”可喻为“生”,“熊掌”可喻为“义”,在          
不可兼得时,人们定会选择熊掌而舍弃鱼,通常情况下应该做这样的选择;同样,在生和义不能兼得的时候,人们也应该能舍掉生命而取道义。
对比的手法在文中的大量使用,也使本文增色不少。如“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体现了“义”,“无功而受万钟之禄”,则显示了“不义”,作者把自己“重义轻生”的观点通过两个事例的对比,清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排比、对偶等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说理气势,也使全篇显得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充分体现了孟子文   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

学习互动
学法指导
1、 体把握课文内容,疏理说理结构。
这篇课文,孟子通过强有力的说理,向他们阐述了“义”的内含,无论在何时何情况下,每个人都应坚守灵魂深入的“本心”。只有这样,才能在考验面前舍生取义;否则,就会做出见利忘义令人不耻的事情来。
第一节,按论述内容,可分三个部分:
(1层):作者以“鱼”“熊掌”设喻,引出论点。鱼是美味,人人可食,熊掌更是美味,其美远甚于鱼,在不可兼得之时,人们自然选择熊掌,孟子把“鱼”比作“生”,把“熊掌”比作“义”,形象地区分了“生”和“义”的价值高低,从而有了“生和义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的论断。
(2层):作者从正面进行论证,如果人们把“义”(即“甚于生者”)的价值看得比生者更高,就不会再去做苟且偷生的不义之举;同样,如果还有比“死”更让人厌恶的事,人们就会宁愿赴死也不会逃避。作者强调了“义”重于“生”,再次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3层):两个假设句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如果“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有甚于死者”,人们自然会舍生取义的道理,表面上看是假设,实际是作者在说明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人存在。
(4层):在前文论述的意义基础上,证明“义”不只是少数贤者才具有,一般人也都具备,天地之间,无处不在。相比较而言,圣贤之人更多能保持它罢了。孟子认为,人的本能固然是求生而恶死,但是世上还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也存在比死更可怕的东西,那就是“义”与“不义”。一个真正的人,决不能因贪生怕死而行不义之事。孟子从“性善说”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生来就有着羞恶之心,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第二节:
(1层):从正面举例,加以论证。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行道之人”“乞人”不屑接受“嗟来之食”,这是他们有“羞恶之心”的表现,这也正是“义”的内容。
(2层):从反面举例加以论述,证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之禄是失掉了“丑恶之心”的表现,是为求比生死都轻的“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等身外之物而行不义,这是见利忘义之举。
(3层):孟子运用排比句进行论述。以“乡”“今”两句子作对比,指出为得到“宫室之美,妻妾之奉、穷乏者感激”而舍义取利,就是丧失了“本心”。结尾句既归纳了此段,又与开头形成呼应,说明“本心”就是羞恶之心,即为“义”。
2、 朗读背诵课文
本文多采用对句,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易于朗读和背诵。要求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在诵读过程中,初步疏通字句,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探究文章的写作特色,习得语感,培养能力。
3、 疏通课文内容。
理解课文的意思应该有点难度,注意引导学生在对照注释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鼓励有不同、独到的见解,可通过学生互相解答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4、 学习本文,积累文言知识,掌握一词多义、古字通假、句式特点等。
(1)一词多义
A    呼尔而与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C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二者不可得兼
D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古字通假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万钟之不辩而受之
则凡可以辟患而不为之
(3) 文中的省略句、判断句在疏通课文时可略做提示,文中的对偶句、对比句要指导学生找出来并体会这些句式的运用对论证中心的作用。
5、 课文内容的延伸与拓展
学习本文,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深切领会孟子所说的“舍生取义”的教育意义。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孟子素提倡的“义”、“民为贵,君为轻” 等思想主张的阶级局限性,明确我们今天所说的“义”、“舍生取义”的具体内容。

例题解析:
1、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作者为阐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作者为说明论点所运用的论证方法,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对论证方法的了解,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会写议论文时,可以借鉴本文的论证方法。
解答要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
举例论证:(例句略)
对比论证:(例句略)
比喻论证:(例句略)
2、下面各组句中划线的词的意义是否相同?
(1)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蹴尔而与之
(2)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也
(4)  非独贤者有是心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分辨几个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解答要点:
(1)组中前句“与”为语气助词;后句中的意为“给”。
(2)前句的“而”表顺接;后句中的表转折。
(3)前句中的“于”意为“比”;后句中的意为“对于”。
(4)两句中的“是”都解释为“这个”
3 、 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如“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则凡可以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请从文中再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加以体会,然后仿照样式仿写句子。
设计目的:意在考查学生对文中此类句式作用的理解,并学写句式工整的句子。
解答要点:
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精彩的电视节目,我所欲也;勤奋学习并取得好成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电视而取学习者也。
4、孟子所说的“义”有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所提倡的忠君、尊长等封建思想道德伦理秩序,提出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对于后世,特别是今天来说,“义”应该赋予新的含义。请简要说明现在所说的义的内容。
设计目的:意在培养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的能力,正确地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解答要点:孟子所提倡的“义”是受封建儒家思想 的束缚,带有明显的阶级倾向,其根本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于今天而言,孟子的“义”的局限性日益明显。我们今天所说的义,是指为了民族利益、为了正义事业而舍生取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义”的内容扩大化,不必求得统一)

练习提升
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一(dan)(箪)食
  (2)一豆(geng)(羹)
  (3) (cu)(蹴)尔而与之
  (4) (fu)(弗)得则死
  (5)乞人不(xie)(屑)也
2、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
A 故不为苟得也   (苟且取得,这里是偷偷地取得的意思)
B 万钟于我何加焉  (有什么益处)
C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动词,表判断)
D 乡为身死而不受    (作为)
3、 翻译下列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文:假如人们所喜欢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哪一样不可以来用呢?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贤者独勿丧耳。
译文:并不是贤人才有这样的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提高训练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只奉而为   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D )
  A  学而不厌
  B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C  乡为身死而不受
  D   呼尔而与之
2、选出句中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1)呼尔而与之( B  )
A、你   B、助词   C、这样   D、那
(2)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B )
A、争辩  B、辨别  C、辩词  D、辩护
(3)是亦不可以已乎?(  A )
A、停止  B、已经  C、后来  D、过渡
3、所选文段中隐含了一个什么典故?可以用孟子的哪句名言作为印证?我们可以用文天祥的哪句传世诗作来论证作者的观点?
答:典故:    穷人不受嗟来之食。
孟子的话: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文天祥的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 课文中的“本心”指的是人的天性,从全文看,作者认为人应该具备怎样的天性呢?你认为还可以有哪些呢?
答: 文中的本心是指同情心,羞耻心,是非心,恭敬心
    还能添加的如:责任心,善恶心,仁慈心等等。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特意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此句与上段文字间有什么联系?
答: 作者强调人生来就有羞耻心,并不是只有贤者才拥有。作者在这里用此句,是为了说明这种本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间作出正确的选择。有的人见利忘义,惟利是图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那是失掉了本心的表现;而那些敢于坚守正义的贤者,他们淡薄名利,能够舍身取义,只不过是能够自觉保护和发扬这种固有的本心罢了。
    选文就是围绕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说明有的人能不受“嗟来之食”,这是舍生取义的表现;有的人见利忘义,是失掉了本心的反映。可以说此句在论证过程中起到了既过渡又总领下文的作用。
6、 模仿下面一段话,发表对选择的感言。
    选择博爱,我们品味异样精彩的人生;选择回忆,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选择坚强,我们感受经历失败后的成功的喜悦;
  根据内容,依照上面的格式再续写两句。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当今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种种考验,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略)
                                 拓展训练
(一)
以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国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注释:(1)焉耳矣:加强语气,相当于“了啊”。
     (2)凶:饥荒。
     (3)加少:更少。后文中的“加多”意为“更多”。
     (4)填:拟声词,形容鼓声。
     (5)直:仅,只是。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察邻国之政  (了解)
(2)填然鼓之  (击鼓)
(3)弃甲曳兵而走  (逃跑)
(4)兵刃既接  (已经)
(5)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人)
2 、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   移其民于河东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   移其粟于河内
     必先苦其心志
 C   请以战喻 
     杀之以应陈涉             
 D   直不百步耳
     贤者独勿丧耳
3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一句中的“此”指代什么内容?(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 、翻译下列句子
(1)王好战,请以战喻
  译文: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来做比喻。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译文:大王如果知道这些道理的话,就不要指望自己国家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译文:用逃跑了五十步来讥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人,你认为怎么样?
5 、文中的“百步而后止”和“五十步而后止”各比喻什么?孟子在这里用“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阐明了什么道理?
答:“百步而后止”用来比喻邻国之政。
   “五十步而后止”用来比喻梁惠王之政。
    孟子用“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阐明了只有真正去关心百姓体贴人民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才能维护统治。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了梁惠王不能体恤百姓肆意发动战争的行为,也体现了孟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和希望统治者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

(二)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指老人家)!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指老百姓)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叟!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sou)
(2)土庶人(shu)
(3)弑其君者(shi)
(4)不夺不餍。(yan)
(5)大夫曰:“何以利吾家?”(da)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不员千里而来。(员通“远”)
(2)何以利吾国。(对…..,有利)
(3)不夺不餍。(满足)
(4)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通“争”,争夺)
3、翻译下列各句
(1)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译文: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2)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译文: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
(3)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译文: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4)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译文:从来没有讲仁义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道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
4、文中孟子用“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和三个“弑其君”的例子各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答:(1)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2)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5、选文中孟子也在讲“义”和“利”的关系,这和《鱼我所欲也》的观点是否相同?
答:不同。本文说的是凡事都不可以利在先,否则后患无穷。暗指梁惠王惟利是图,不计后果。而《鱼我所欲也》一文则强调了在“义”和“利”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