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肉多少钱一斤2017:破玄:老子的密码(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6:08:18

二、孤寡不毂,数舆无舆

昔之得一者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浴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毂',此其贱之本与?非与?故致数舆无舆。是故不欲琭琭若玉,硌硌若石。

  --砚池堂本《老子》第二章(39)

  【释要】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以天道喻人事,讲述了“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政治哲学。“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这是老子给当权者提出的为政警告。任何高贵的侯王,都应体认到道的特性,有容乃大,厚德才能载物。否则的话,一旦失去民众的拥护,就要垮台。

  【通解】

  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得到道而灵验;河川得到道而充盈;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神不能呈现灵验,恐怕将无人供奉而休歇;河川不能保持盈满,恐怕要干涸;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将会倾覆。

  所以欲尊贵,则以不忘贫贱为立身之根本;欲崇高,则以不忘下层为建业之基石。因此,懂得这个道理的侯王,也就不自称什么尊贵的侯王、高贵的侯王,而是谦卑地自称为“孤家”、“寡人”、“不毂”。这不就是以贱为本吗?不是吗?故脱离、苛责民众,就会失去民众。得道的侯王不欲如显露于山表碌碌之玉,宁愿成为不显山不露水的落落之石,因为这才是守全之道啊。

  【消逝的字符】

  今本《老子》第39章文字为:“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与我们校订后的文字相较,今本《老子》本章里消失、变化的字符语汇主要有:(一)、浴字讹误成谷字。(二)、“侯王得一而以为正”变成了“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正”、“贞”古通。(三)“毋已…将恐”句式,在今本中统统变成了“无以…将恐”。(四)、今本前加进一句“万物得一以生”,后对应也加进一句“万物无以生,将恐灭”。画蛇添足。(五)、“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被改成了“侯王无以正,将恐蹶”。(六)“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被改成“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一、什么是“得一”?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浴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一”是老子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主要内涵指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其形成、发展和变化上有着共同的特点,即万事万物浑然一体,不可分割。通观《老子》五千言,“一”和“道”几乎就是一回事。“一”就是“道”,“道”就是“一”。“一”可以说是“道”的别名。故“得一”就是“得(德)道”。

  搞懂了“一”字,这一段经文理解上基本没有太大问题了(关于“浴”与“谷”之辨,以及“浴”的详解,我们先按下不表,在下一章解读“上德如浴”时再做展开)。需要解的只有“致”字:高亨注:“致,犹推也。”笔者认为,推开即离弃,引申为背道而驰。故“致之”与上文的“得一”是相对应的。

  关于“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继老子之后的道家代表人物列子,在其著作《列子》一书中曾用战国时期赵国的创始人赵襄子的一则轶事来讲为政者需谦卑。

  话说赵襄子有一次派新稚穆子攻打狄人,打胜了,夺取了左人、中人两座城池。捷报从前线传回来时,襄子正在吃饭,听了后却开心不起来,面带愁容。

  旁边的侍者说:“一个早晨就攻下了两座城邑,这是大家都高兴的事,现在大王您却有愁容,这是为什么呢?”

  襄子的回答很酷:“夫汪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不终朝,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无所施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哉!(江河的潮水再大,也不过三天便退;暴风骤雨不到一个早晨便停;太阳当顶,不一会儿便倾斜了。现在我们赵家的德行没有积善多施,一个早晨便攻下两个城邑,败亡大概要到我这里了吧!)”

  据列子记载,赵襄子打了大胜仗却高兴不起来,估计在当年是大大的新闻。当年名气很大的重量级学者、时事评论员孔丘听到这个新闻后,有如下精彩的点评:

  “赵氏其昌乎!夫忧者所以为昌也,喜者所以为亡也(赵氏大概将要昌盛了吧!忧患于未然是大国昌盛的原因,盲目乐观是大国败亡的种子。)

  “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取得胜利并不是艰难的事情,保持胜利才是艰难的事情)。

  “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齐、楚、吴、越皆尝胜矣,然卒取亡焉,不达乎持胜也(贤明君主以戒惧忧虑来保持胜利,因而福佑传及后代。齐、楚、吴、越都曾取得过胜利,然而终归灭亡了,就是不懂得保持胜利的方法)。

  “唯有道之主为能持胜(只有有道行的君主才能保持胜利)。”

  列子在转述完孔子的点评后,忍不住嘴痒,也点评了一句,“故善持胜者以强为弱。(善于保持胜利的人,总是把自己的强大视为弱小)。”

  笔者认为,孔子及列子对赵襄子忧胜的点评,看似简单的几句话中有着春秋大义:忧者所以为昌也,喜者所以为亡也。善持胜者以强为弱。贤主的持胜之道,在于懂得韬光养晦,积德多施,“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样才能把家国的事业从一个胜利推向另一个胜利,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

  二、孤寡不毂:统治者惺惺作态的秘密

  “夫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毂',此其贱之本与?非也?”

  在这里,要特别解释一下“毂”。一般人都将它解释为“善”,不毂即不善。笔者认为谬矣。“毂”的本义是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屈原《国殇》中曰:“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手操吴戈身披犀甲,车轴交错短兵相接,这个“毂”在这里用得相当精准,形容两军交战之激烈,战车的车轴都交错在一起了。“毂”,即中心,核心的意思,侯王们自称不毂,就是不愿自封为权力中心,权力核心。

  在后面的章节里,老子还再一次提及了:“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自名也。”笔者的理解是:古代的王侯自谦为孤家、寡人,其实就是希望臣民满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o小雅o北山》)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自谦为不毂(不是核心、中心),其实就是寄望“天下英才尽入吾毂中矣”(唐太宗语),紧密地团结、进入以王侯为中心的统治集团,得到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支持。

  关于“天下英才尽入吾毂中矣”的典故,还是通俗地讲解一下哈。话说当年总部设在西安的世界500强之首的唐朝国际,采用了当时世上最先进、最文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科举考试,来选拔企业管理人才。有一次正值唐朝国际全球海选高级管理人才,望着熙熙攘攘、来之四海,集聚西安、沸腾总部的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唐朝国际的CEO李世民先生胸有成竹,会心地笑了,“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矣”。不过,后来也有一个叫赵嘏的公共知识分子识破了李世民的用心。愤然作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故致数舆无舆”。

  “致数舆无舆”这五个字,坊间的解读普遍将其训为“致数誉无誉”,解释为“追求过高过多的荣誉反而会失去荣誉”。这样的解释是勉勉强强、马马虎虎、忽忽悠悠,将老子忽悠成了一个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的大师。神啊。思维太跳跃了。明明刚刚还在讲“贵贱、高下、基本”的领导哲学,一下子转到了封建社会的荣辱观了。

  致、数、舆,是三个要分开解的字。致,前文已注有推开、离弃之意;数,数落、苛责也(《列子o周穆王》“追数吾过”);舆,众也(《国语晋语三》“與人诵之”),我们今天讲的“舆论”即为“众论”。故“致数舆无舆”即可直译为:“脱离、苛责民众,就失去民众。”失去民众,也就是失去执政之本、之基,险矣。

  三、卞和献玉与逆淘汰的官场传统

  “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这一句话不太难懂,但要解准有点难。一般的说法认为:禄禄,珍贵貌;硌硌,坚硬、质朴貌。整句话直译即:得道的侯王不要求自己珍贵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这样的解释能说通,但仍是马马虎虎,不够精准。

  “禄禄若玉,硌硌若石”,怎样解才最精准,最得老子之本意?在繁琐的考证之前,我们还是先讲点故事。

  我国是世界上开采和使用玉最早、最广泛的国家,玉石文化也源远流长。传说远古时代黄帝分封诸侯时,就以玉作为他们享有权力的标志,商朝就已经使用墨玉牙璋来传达国王的命令。周朝时期,人们将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后来历代帝王的“传国之玺”也都是玉做的。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国王得到一块非常珍贵的玉石“和氏璧”,秦王知道后,竟佯诺以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这就是有名的“完璧归赵”以及“将相和”的故事背景。可见老子当年好的玉石就已经价值连城。

  关于“和氏璧”的发现,还有一个“卞和献玉”的典故。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玉璞。拿来献给厉王。厉王命朝廷的玉匠查看,玉匠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逐出国都。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匠查看,玉匠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楚文王继位后,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泪尽泣血。文王听说了,派人问他:“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哭得如此伤心?”卞和说:“我并不是因为被砍去脚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文王便命人剖开这块璞玉,果然是稀世之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故事讲完,我们来解“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我们先来看《文心雕龙o总术》(南朝o梁o刘勰著)里的一句话:“落落之玉,或乱乎石;碌碌之石,时似乎玉。”把刘勰的这句话与老子的经文对照,你会发现无论是“碌碌”还是“落落”,都可用于形容玉或石。以“碌碌”为贵、“珞珞”为贱,很显然说不通。刘勰此语语义甚明:貌似落落的玉,可以混之于石;貌似碌碌的石,却望之若玉。有点鱼目可混珠,假做真时真亦可做假的意思。我们前面所讲的和氏璧的遭遇,可以说是刘勰“落落之玉,或乱乎石”的一个注解。

  我们再来看道家四大经典之一的《文子》,其“符言”篇里的一段话:“故无为而宁者,失其所宁即危;无为而治者,失其所治即乱。故‘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其文好者皮必剥,其角美者身必杀;甘泉必竭,直木必伐......”大意是说:所以依靠无为得到安宁的,丧失了安宁的依靠就有危险;凭借无为治国的,丧失了治国的依靠就会有动乱。俗语云“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野兽长有美丽皮毛的,其皮就会被剥下来;长有美丽犄角的,其身就会被屠杀。泉水甘甜的就会早竭;树木长得笔直的会被先伐。

  从这两处文字,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碌碌”与“落落”,应该是用以形容显露本真与否,与贵贱无关。碌碌者,录录也。《说文》:“录,刻木录录也,象形。”雕刻在木头上的花纹为“录”,引申为历历可见。落落者,落漠、落然也,冷落萧索,漠然不见。

  得道的侯王不欲碌碌如玉,不就是一怕“石有玉伤其山”(《文子o符言》),好玉显露于山表,就有遭到野蛮开采的危险;二怕“火焱昆岗,玉石俱焚”(《尚书o胤征》)。不显山不露水的“落落如石”,才是守全之道啊。

  关于“卞和献玉”,我还想再说几句启示。楚王、玉匠与卞和三者是一对隐喻的三角关系。楚王对卞和有着“合法伤害权”,但卞和两次遭遇合法伤害的最关键因素却是来自朝廷玉匠对自己管辖的领域--鉴玉的“自由裁量权”。不甚专业、尸居上位的玉匠轻轻的一句话,就足以让真正的识玉行家卞和痛不欲生。

  楚王、玉匠与卞和的三角关系转换成政治学语汇,就是统治者、官僚与精英。“卞和献玉”两次的不成功经历,其实是遭遇了两次“逆淘汰”,即“精英淘汰”。产生“逆淘汰”的原因,在于楚国的官僚组织社会,出于集权需要的“利出一孔”。楚王决定朝廷玉匠,朝廷玉匠决定卞和献玉。由于这种权力分配的极端不平等,就决定了当某些人居于支配他人的地位时,就会“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和氏璧不出,你岂奈我何?

  真专家卞和一再败在掌握资源的伪专家玉匠之手,这样的故事其实是一则寓言。说真话的人往往要败在说假话的人手里。受教育程度高的往往要败在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手里。人格高尚的人往往要败在人格低下的人手里。这样的事情在人类社会多不胜数。不懂学术的往往管学术,不懂教育的往往管教育,不懂宣传的往往管宣传……最后的结果就是“庸常蹑高位,英俊沉下僚”。“逆向淘汰”、精英淘汰大行其道。这样的“逆淘汰”传统,或许就是今日社会厚黑学盛行的原因吧。

【砚池堂夜话】

晚年蒋介石对专制秦皇的反思

  老子所言的“致数舆无舆”,和它类似的警训其实有很多。比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比如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老子提醒统治者们,“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列子提醒统治者们,“善持胜者以强为弱。”执政者要谦卑啊。

  话说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开创时代的大人物,结束了这块土地上长达几个世纪的战乱,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他的名字叫嬴政。他太伟大了。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太伟大了,于是“已贵以高”,自称“始皇帝”。

  “始皇帝”的意思,就是三皇五帝、各国侯王俱往矣。古往今来,数风流人物只有我一个--从我开始,唯我独尊。如果说三皇五帝、各国侯王是一座又一座连绵的高山的话,那“始皇帝”的称号就是“山高我为峰”的意淫。用美国学者福山的话来说,就是“终结历史的第一人”,Starthere,从此,千秋万代,江山永固。

  两千多年后,又一个曾短暂地完成了中国“大一统”的大人物,在自己发动的内战遭到败亡的命运后,偏居到了台湾。他的名字叫蒋中正。在台湾的晚年岁月,他翻看中国史,寻求慰藉,目光曾久久地停留在秦始皇的身上--

  “古代的专制君王,以秦始皇为第一。嬴政征服六国之后,销毁全国武器,奴役人民,大筑宫室,焚烧书籍,坑埋儒生,刻石名山,称颂功德,从武力、文化两方面钳制人民,自以为帝位可传万世。但是人民苦于法令苛细,负担繁重,尤其楚人义愤填膺,相与激励,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为时不过九年,陈胜、吴广以渔阳戍卒九百人一呼而起,以张楚为号召,全国响应,这个专制王朝便覆灭了。”(《先“总统”蒋公文集》第二卷)

  “致数舆无舆”。在嬴政志得意满,自封“始皇帝”时,秦王朝覆亡的种子已悄然种下。在蒋中正领导国民政府取得八年抗战的胜利,被誉为“民族的救星”、“伟大的领袖”时,其败亡的命运不旋踵即至。

  市面有一本讲现代企业管理的书,名字就叫《从胜利走向胜利》。内容主要是探讨怎样打造一家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公司。说以弱胜强、以小胜大是从胜利走向胜利公司的最本质特征。以笔者浅见,该书的作者似乎并未领悟到道家有关“持胜”思想的精髓,重点不是以弱胜强,而是以强为弱啊。

  >>>超级大链接>>>

  是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有。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故曰:‘无形者,形之君也.无端者,事之本也。'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学,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毂,是其贱之本与!非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

  (《战国策o齐策四)

  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曰:“何谓也?”对曰:“爵高者士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处之。”孙叔敖曰:“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是以免三怨,可乎?”故老子曰:“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

  (《淮南子o道应训》)

  为仁人君子者,务尚谦卑为吉,所以又云王称孤寡不穀,此三字俗呼,皆微小无德之名,王臣乃称之,言其不自高也。小人夸己,可乎?所以俗云言吾恶者是吾师,言吾善者是吾贼。故下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此二说皆谄谀之称。君子当守道而不改,尤有称之何?小人好之甚,入恶地也。

  (明太祖朱元璋)

  孔夫子说,吾道一以贯之。一是道的大体,所以天地人神万物皆不可失的。

  (民国o江希张)

  原来老子深谙统御之术,可叹现今多认为他老人家是养生之祖。清静无为无不为,且是大作为。

  (鲁鸣)

  老子道德经,从世间说,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事做人;从出世间说,是教导我们如何归还大道。

  (朵朵莲花)

  王扉:这不是马太效应,而是逆向淘汰。//@曼丽在旅途://@洪晃:太对了。//@张书新:哈哈哈哈不用警惕了!已经晚了!!//@石述思:要警惕的马太效应:贪官淘汰清官;刁民淘汰良民;妓女淘汰处女;二爷淘汰爷们;装逼淘汰傻逼;禽兽淘汰教授;银两淘汰良心;伪善淘汰真实;权力淘汰法律;垄断淘汰市场;色情淘汰爱情;二奶淘汰老婆;孙子淘汰孔子。

  (新浪微博)

三、堇能行之,上德如浴

大音希声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异)道如类。

  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刑。道褒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砚池堂本《老子》第三章(41)

  【释要】

  老子在本章里干上了他国家图书馆馆长最擅长的“分类”的活:先以“闻道”的态度将人分为“上士”、“中士”与“下士”。其次,排列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道”和三种层级的“德”。再次,以“大方”、“大器”、“大音”等三“大”辩证地喻示大道的三种特质。最后,得出八个字的结论:道褒无名,善始善成。

  【通解】

  上士闻道以后,就会努力依道而行;中士闻道以后,将信将疑;下士闻道以后,以为荒唐不经而哄然大笑。道如果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所以古书《建言》有这样的话,“懂得道的往往看似暗昧无知;接近道的往往看似退却不及;不同道的往往看似没有分别。”

  上德如流水,本性清白却能承受天下之垢浊。广德如不可满盈,廓然无形。健德如怠惰偷安、清净无为,质朴纯真却看似同流合污。

  最大的方正看不到棱角;最大的器物总是慢慢成型;最美妙的乐音总是难以听闻;最美好的形象反而难见行迹。道博大无边而无以名状。

  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消逝的字符】

  本章在今本《老子》里为第41章。通行本文字作:“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与我们校订后的经文相较,今本《老子》本章里消失、变化的字符语汇主要有:(一)、“堇”字改做了“勤”字;(二)、“明道如费”改成了“明道若昧”;(三)、是“夷道若类”,还是“异道若类”?(四)、“道褒无名”改成了“道隠无名”。(五)、“善始且善成”变成了“善贷且成”。

  一、朝闻夕死,下士大笑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在这里需解释一下“堇”字。通行本此做“勤”字。但据《甲骨文字典》:堇“象两臂交缚的人形,为祭献之人牲”。有奉献,献身之意。用在此处有闻道后舍生忘死的验证实践之意。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论语o里仁第四》),其义相近也。

  老子在这句经文里描述了闻道之后,三种不同的人有三种不同的反应。唐代的文豪韩愈曾说过,“闻道有先后”。孔子也说过,“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o阳货第十七》)只有那些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对于不能理解道的真谛的下士来说,如果想让他们闻道之后不哄笑、不嘲笑,得道的神仙也无能为力。想象一下,如果让下士听说了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的表态,那还不得把孔子当个白痴一样的笑话:太可怜了这个五迷三道的年轻人,竟愿意白白去送死!

  “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异)道如类。”

  《建言》可能是古代的一本格言书。“建”通“健”,训“美”。建言,即格言。所谓格言,往往就是一些充满了哲理与玄机的语丝。其语汇特点就是有话不直着说,而是辩证着说。比如佛家常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比如今人常说的“恨亦爱,爱亦恨。由爱生恨,由恨生爱,爱恨交织……”

  何谓“明道”、“进道”、“夷道”?坊间最常见的一种解释就是光明的道、前进的道、平坦的道。“明道如费”。费,在今本中作“昧”,昏昧不明。光明的道好似昏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这样的解释似乎也言之成理。但就老子的“道”而言,它是一种自然法则、客观规律。既然是自然法则、客观规律,那就无所谓光明与否、前进与否、平坦与否。显然这样的解释很难站得住脚。

  且从先秦古人的文法来看,多用动词和名词。所以,“明道”、“进道”、“夷道”应该是动宾结构,而不是偏正结构。明道之“明”,在此是懂得、明白,非光明之意;明道即是懂得道的。进道之“进”,在此非前进之意,而是接近、进益;进道即是接近道的。“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即懂得道的往往看似暗昧无知,接近道的往往看似退却不及。

  比较难解释的是“夷道如类”。笔者怀疑此“夷”字或应原为“异”字,夷道或即异道。在古书中,“异道”一语还是比较常见的。《荀子o非相》:“古今异情,其所以治乱者异道。”南朝o齐o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四:“是以三王异道而共昌。”这两例“异道”均作“道相异”解,而后者在具体语境中又含有殊途同归之意。

  此外,异与类在古文中是一对反义词。如同进与退,明与昧。我们今天口语中还有“异类”这个词,但语义侧重于“异”(不同)而不在“类”(类似)了。笔者认为,夷(异)道如类,其译意当是:不同道的往往看似没有分别。

  印度哲人奥修曾断言,“人类”一语是他所碰到过的最大的神话。因为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人类,而不只是一种。人们看起来好象类似,但是其实不然。每一个人都跟其它每一个人非常不同,所以,事实上“人类”并不存在。“人类”的神话必须被抛弃,唯有如此,才能够进入人的真相。他说,老子将人类分成三种,跟古印度的分法一样。但这三分的分类法是任凭私意的,只是我们必须对它加以分类才能够了解,否则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人的种类,每一个人在他本身里面都是一个世界。这个分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笔者认为这就是“异道如类”的精义。

  明道如昧,进道如退,异道如类。大智若愚;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有高尚道德的君子,那谦虚的容貌像个愚钝的人)。这些老子的名言,流传到今天也仍是值得国人借鉴、觉悟的为人处世之道。《列子o说符》里有这么一则故事,讲述的是梁国的一个虞姓富翁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

  这个虞姓富翁当年绝对是富可敌国,其资产搁在今天,绝对能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家充殷盛,钱帛无量,财货无訾”。訾,估量、限量。有一天,他和一帮朋友在城市繁华地段的一家高档娱乐场所(可能是那个年代的“钱柜”),唱歌喝酒,设赌玩骰子。这时,一群侠客结伴从该娱乐场所楼下的街边走过。正值楼上赌博的哥们玩骰子大赢,获得所有赌注而大笑起来。说巧不巧,这时天上过来一只老鹰可能被这巨大的嬉闹声吓了一跳,一张嘴,口里衔着的死老鼠正好打中了路过的一位侠客的头。

  侠客听见笑声,以为死老鼠是从楼上扔下来的,便共同议论说:“这个虞老板富足快乐的日子过得太久了,经常有看不起人的意思。我们没有侵犯他,他今天却竟拿死老鼠来侮辱我们。对这样的事还不报复,枉为人也,枉称侠也!”之后的一个月高风黑之夜,众侠客杀进了虞家,把虞家上上下下全都灭了口。

  二、上德如浴PK上德如谷

  上一节我们讲了先秦梁国一位虞姓富豪的意外灭门案。有人说良贾深藏若虚好懂,但堇能行之难。这让我想起一则禅宗故事。有僧问赵州和尚,“狗有佛性吗?”赵州答,“有。”僧又问,“果真有,为何钻到这副皮囊中去,成了畜生呢?”赵州答,“明知故犯。”--笔者对此的感慨是:可怜世间多少强人能人,都折在这“明知故犯”四个字上头。

  “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字:“浴”。据笔者统计,这个“浴”,在仅八十一章五千言的《老子》一书中出现了十次,遍及七章。如在上一章中我们且放过的“浴得一以盈”、“谓浴毋已盈,将恐竭”;以及其他章节中的“旷兮其若谷”,“江海之所以能为百浴王者”,“浴神不死,是谓玄牝”,“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川浴之与江海也”。其字在老子思想体系的关键地位不可小看。一“浴”字不解,《老子》也就是懵懵然了。

  由于在《老子》通行本里将“浴”写作“谷”,坊间的众多注家也多将“谷”解释为山谷、河谷。“虚怀若谷”是我们今天常用到的一个成语,其出处就来自通行本《老子》“旷兮其若谷”一语。成语辞典给出解释是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问题出来了,“浴”和“谷”是通假字吗?既然谷是山谷、河谷,如果“浴”不通“谷”,那么“浴”是什么?多了三点水,语义也就完全变了。经笔者考证,通行本《老子》中的“谷”应是后世传抄中将“浴”误抄成“谷”。“浴”的本意是水,流水。所以这一章中的“上德如浴”,就是上德如流水。

  笔者的人证有二。其一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他在《赠萧少府》一诗中写到:“上德如流水,安仁道若山。闻君秉高节,而得奉清颜。”其二是宋朝大文豪范仲淹。他在《严子陵先生祠堂记》一文末尾写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范仲淹赞美的严子陵,是汉朝有名的隐士,其年少时就有高名,曾与后来成为汉光武帝的刘秀一同游学,引为知己。刘即帝位,征召其为谏议大臣,拒之,归隐富春江衅,耕钓以终。真所谓“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视高官贵爵为泥土,天下又有谁比得上呢)”。相传刘秀称帝后,曾三次遣使才访得严子陵入京,与之畅叙友情并同榻而卧。席间,严以足压在刘秀腹上,刘亦不以为然。次日太史上奏:“客星犯帝座,甚急”。刘秀笑道:朕与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笔者的物证亦有二,均来自《老子》文本。其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其二,“天下莫柔弱于水”。很显然,上善若水,就是上德如水,就是“上德如浴”。其实通观《老子》全书,你会发现老子对水是非常推崇的。认为水之性,至柔者也。贵柔处弱,但柔弱胜刚强,“几于道矣”。后世的道家也都继承了老子的这一观点,认为水“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淮南子o原道》)“为江海而不务其大,在坎穴而不耻其小”(《无能子》唐o不著撰人)真所谓伟大的水性,谦卑的光辉。

  说完了“浴”。说“辱”。辱,训“垢”,即污浊。所以,“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即“上德如流水,本性清白却能承受天下之污浊”。

  讲完“上德如浴”,我们来讲“广德如不足”。这句比较好懂,就是“广大之德如不可满盈,廓然无形”的意思。比较难解的是“建德如偷,质真如渝”。

  “建德如偷”。建通“健”,训“美”。建德即刚健之德,可引申为美德。偷,《说文》“偷,苟且也。”引申为怠惰。故“建德如偷”可意译为:刚健之德,如怠惰偷安般无为。

  “质真如渝”。渝,《说文》“渝,变污也。”渝是形声字。从水,俞声。其本义为水由净变污。引申为改变。故“质真如渝”可意译为:质朴纯真却看似同流合污。

三、大音希声,道褒无名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刑。”

  老子说,最大的方正看不到棱角;最大的器物不可卒成;最美妙的乐音“听之不足闻”(即人间难得几回闻);最美好的形象“视之不足见”(即不见行迹)。

  老子在这里,是连用了“四大”(大方、大器、大音、大象),来比拟“道”的四种特质。大方无隅,比大道无边;大器晚成,喻道无速成;大音希声,指道似妙音,难闻如天籁;大象无形,即“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淮南子o原道训》),能约能张,不拘行迹。

  特别说说“大音希声”。这四个字,字字都须小心留意。老子用字之精准,真所谓一字入经,“九牛拽不出”。

  插播完毕,我们回到正题,继续来解“大音希声”。

  “大音”,很容易望文生义成“最大的声音”,被人轻轻放过。笔者对其的释义是:“最美妙的乐音”。如果各位看官留意一下你周边的城市文化生活,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以“大音”命名的事物,如大音琴行、大音唱片、大音书屋等等。

  “音”与“声”两字的训义,也要细细推敲。我们今天说的声音,在古代声是声、音是音。同声相应,异声相杂。“声成文,谓之音。”(《礼记o乐记》)

  《礼记o乐记》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变成方,谓之音。”意即大凡音的兴起,都是从人心中发生的。人心里的情感变动,是由于受到外物的触发。人心有感于外物而变动,就表现于“声”;不同的声音互相配合变化,变化产生规律,把这些相应相杂的声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就叫做“音”。

  《礼记o乐记》又曰:“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这已经谈及人类与禽兽的差异了。禽兽只知道声响,人类懂得音乐。已经进入审美的层次。

  解完“音”与“声”,说“希”。

  就像“大音”不是“最大的声音”,“大音希声”也绝不是什么“最大的声音是无声”。如果老子要说的本意是“大音无声”的话,那就照“大方无隅”、“大象无形”的句式放言“大音无声”好了,也不必这么辛苦、费尽心思地拣出“希”字,来说“大音希声”。

  在《老子》一书里,“希”还出现在“道纪”章中:“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有老子这句话,我们就基本可以排除“希声”为“无声”了。希,本字作“稀”,有禾苗稀疏之意。所谓“希声”,就好比农家间苗一般,间众声以相和。大音希声,即不可得闻之音“抚玄节于希声”(《全晋文卷一六五o释僧卫言》),“与万物同其节奏(宗白华语)”。

  “音乐建筑在各种声音的关系之上。”(法国o泰纳《艺术哲学》)。所谓“大音”,就是至美的乐音,它让你顿生“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的心有戚戚;它是天籁,是美到和自然浑成一体,天然去雕饰,令人回味无穷,意在言外。老子口中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应该就是这样的一种审美感觉与趣味,强调的是这种乐音、形象给人带来的实体之外的意蕴,留给接受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说文》:“褒,衣博裙。”褒的本义就是衣襟宽大。比如古代读书人穿的衣服就叫做褒衣博带。褒在此此引申作博大、宽广解。

  老子说,道博大无边而无以名状。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始谓生养,成谓养成。后世的成语“善始善终”即脱胎于此。只有道呵,利生万物,利成万物。与万物始终,万物与道也始终不弃。

  【砚池堂夜话】

海南渔民曾这样“欢迎”国际友人“墨女”

  讲考证训字都讲半天了,还要考证训字。讲一则古人奇闻调剂一下,免得各位看官太累太闷。

  话说明朝的顾蚧在儋耳(今天的海南省儋州县)当郡守时,所辖的文昌县海面飘来一艘不明国籍的船,“内载有金丝鹦鹉,墨女,金条等件”。就是船上载有金丝鹦鹉、黑人妇女和金条等。时值五月,海上多飓风。按我们现在判断,这应该是一艘遭遇大风而迷途的非洲商船。但当时的文昌人哪知道世界之大、地球是圆的,哪晓得这“墨女”是今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先人之同胞,没有热烈欢迎这些远道而来的国际友人,而是干了件见不得人的事:“分金坑女”。然后,把金丝鹦鹉送到了县衙。

  由于金丝鹦鹉是个稀罕物件,县里不敢怠慢,就把这件事情上报到镇巡衙门。上司看后,认为其中必有隐情,就驳回公文,责令镇守府派人追查。这一下,文昌地方的当事人就非常害怕起来,甚至相约往海外逃命。一方面是人命关天,一方面是人心不稳。社会不和谐因素明显增多,当地官员也急得不知是好。

  正巧顾蚧这时来到文昌县,官员前来请教对策,顾蚧在看过原先呈送的公文后,只将原公文中的“飘来船”改为“覆来船”,改定后再呈上去,上级阅后竟停止了对此事的追查。

  这则奇闻出自明人冯梦龙所著的《智囊全集o捷智部》。一字不同,整个事件的性质就完全改观。如果是“飘来船”,那就非无主之船。突兀呈上的金丝鹦鹉,让上司推测多半发生了抢劫、杀人,务必追查到底;如果船是“覆来”的,那就是大风吹来的失事船只,金丝鹦鹉只不过是发现船只的渔民捡来的,这就不值得花精力去追查了。从这个小故事里,我们可以得知:表达表达,表述达意也。一字不慎,事关卿命。

  >>>超级大链接>>>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韩非子o喻老篇》)

  积和而成人,积功而成道,非朝夕之可就,故曰晚成。

  (唐o杜光庭)

  许多未作深入理解的人们会容易产生这样的误解,觉得老子“若昧”、“若退”、“若类”、“若谷”、“若不足”、“若偷”。抓住这些外观表现作为老子的精神实质而横加指责,“若存若亡”或“大笑之”的“中士”、“下士”,古今中外大有人在。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老子所推崇的“道”,的确是使人明澈在途的“道”,使人顺利进取的“道”,使人处世平易的“道”。

  (于道民)

  小时候读“卞和献玉”,一是恐怖,古代的刑罚太惨酷,二是同情,卞和的遭遇可怜,令人不忿。现在读“卞和献玉”,一仍是恐怖,二是无奈。“受教育程度高的往往要败在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手里。人格高尚的人往往要败在人格低下的人手里。这样的事情在人类社会多不胜数。”世情如此。

  (朱慧)